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血液流变学检查前应注意什么
• 检查前,若病情允许,要让患者停服影响血小 板的药物至少3-5天。否则要在报告上 • 注明在服药。 • 1. 如果病人正在进行静脉点滴的治疗,最好 停止2-3天后检查,否则应注明。 • 2. 血液流变学检查最好在上午未进早餐时取 血测定,并应提前告诉患者在前几天应以清淡、 低脂、低蛋白饮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2.血浆粘度 血液去除血细胞后,其内磨擦阻碍血液流动的磨擦力, 影响粘度主要是蛋白质、纤维蛋白等。 3.全血还原粘度 红细胞压积 全血还原粘度=(全血粘度-血浆粘度)/
是指单位红细胞压积引起的血液粘度,它表达了血液 受红细胞聚集性影响的情况。 4.红细胞压积 血液粘度与红细胞压积有密切的关系,当压积为零时, 属牛顿流体,液体的粘度是一个恒量,不随液体流动速 度的改变而改变。当红细胞压积大于10%时,血液即表 现出非牛顿特性,液体的粘度随着液体的流动速度变化 而改变,红细胞压积值越高 ,血液的粘度越高。而当 切变率>200S-1,RBC压积=45%,又可近似为牛顿液体。
毛细血管法
锥板法
3、血液流变学在临床报告中的基本项目 • ⑴ 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
⑵ 血浆粘度 ⑶红细胞压积 ⑷ 血沉 ⑸ 全血还度粘度(低切、中切、高切) ⑹ 血沉方程K值 ⑺ 红细胞聚集指数 ⑻ 红细胞电泳指数 ⑼ 红细胞刚性指数 ⑽ 红细胞变形指数 ⑾ 胆固醇 ⑿ 甘油三酯 ⒀ 血糖 ⒁ 纤维蛋白原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
• ①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增加(是由于缺氧 导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从而红细胞压积 • 增高,血液粘度增加) • ②红细胞聚集性增加(是由于血液触变性明 显异常,血液的屈应力增加而引起。 • ③血栓形成增强 • ④血小板聚集性增高
吸毒者
• 吸毒者血液粘度增高,红细胞聚集性, 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 • 因此在戒毒治疗中,应同时考虑应用改 善血液流变性的药物,使患者的血液高 粘滞状态得到有效的缓解,减少戒断反 应,巩固疗效。
六、标本的制备
– 全血肝素抗凝(5ML全血 +125单位肝素)

1.冠心病、心绞疼患者
① 血液粘度升高,尤以低切速下为明显。(因血液粘度增高, 可使心脏负荷增加,心输 出量减少,微循环灌注减少,使心肌缺血缺氧,从而造成严重 后果)。 ② 血浆粘度升高(主要是血脂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③ 红细胞聚集增加,红细胞电泳延长[RBC膜的蛋白质、脂 肪、核酸、多糖改变而电荷 改变]。 ④ 红细胞变形性下降。 ⑤ 体外血栓形成超标。 ⑥ 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糖尿病患者
①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升高(血浆粘度是由于r球蛋白增高及代 谢失调,脂肪酸,生长激素 等增多,刺激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升高引起,血液粘度则是 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变形性下降引起,另外糖尿病患者处于 高渗状态下,血液相对浓缩也是一个原因) ②血栓形成升高 ③血小板聚集和粘附性增加 ④红细胞聚集性增加,主要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 ⑤红细胞电泳延长,是由于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少引起 ⑥红细胞变形性,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病人降低,主要是 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改变有关。
当红细胞膜发生病变,或血浆中成分影响到红细胞膜,使红细 胞膜的带电物性受破坏,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量减少,则红细 胞聚集性增加,使红细胞聚集所需的切应力也增加。 8.红细胞变形指数 红细胞变形指数=1-(血浆粘度/全血粘度(高 切)|0.4)/ 红细胞压积 当红细胞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形状的改变的能力称为红细 胞的变形性,红细胞膜是一种双分子结构的生物膜,它使正常 的红细胞具有良好的变形性,当红细胞通过比它自身直径要小 得多的毛细血管时,可以很容易发生变形,顺利地通过微血管, 通常用红细胞变形指数表示红细胞变形能力。 9.红细胞刚性指数 红细胞刚性指数=(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 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 积) 刚性指数越大,刚性强,变形性差。
红细胞表面带有负电荷,在流动的血液中,细胞间具有相互排斥的力,防 止红细胞聚集。当血液在静止状态下,红细胞在血浆中即发生聚集,相互 形成网络,构成红细胞聚集体。这种红细胞网络具有一定的强度,当推动 血液的切应力大于此强度时,血液再开始流动时,这种红细胞聚集的状态 解除。红细胞的这种特性称为红细胞聚集。
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一、
什么是血液流变学,它包括哪些内容? 什么是血液流变学,它包括哪些内容?
• 1、什么是血液流变学 •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有关血液的变形 性与流动性的科学,也就是研究血液、 血细胞以及血管的宏观和微观流变性变 化规律及其在医学中应用的科学。 •
LBY-N6K自清洗快测血流变仪 自清洗快测血流变仪
10.红细胞电泳指数 胞压积
红细胞电泳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
意义同红细胞聚集指数,主要是 RBC膜发生改变,而带电 发生改变所致。 11.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参与了血液凝固,抗凝、纤溶、抗纤溶过程,在 血液流变学中对血液粘度、红细胞流变学、血小板流变学,血 栓形成均有影响,测定意义很大。
三、临床常见血液流变学异常的疾病
⑵ 怎样分析血沉方程值 血沉正常、K值正常:表明血沉与红细胞聚集性均正常 血沉正常、K值增大:表明压积增加,较高的红细胞压积使血沉表面上 处于正常范围 实际血沉增加,红细胞聚集性也高。 血沉增加:K值正常:表明红细胞压积降低,较低的红细胞压积使血沉 表面上加快, 实际上血沉与红细胞聚集性均正常。 血沉增加、K值增加:表明血沉加快,红细胞聚集性增高。 7.红细胞聚集指数 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粘度(低切)/ 全血粘度(高切)
(三)、改善血液流变性各参数的药物 1.降低红细胞聚集性:肝素、多种蛇毒制剂、链激酶、尿激酶、 蚓激酶(愽洛克)、 低 分子右旋糖苷、藻酸双脂钠,а-而氢麦角隐亭。 2.降低纤维蛋白原:蛇毒素、蛇毒凝血酶、蝮蛇拉栓酶、链 激酶、尿激酶、蚓激酶、 血塞通、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类凝血酶。 3 改善细胞变形性:已酮可可碱、钙拮抗剂、β阻滞剂、脑益嗪、 ATP、氟桂嗪、尼莫地平、心可定、輔酶A、活脑灵。 4 降低血浆粘度:低分子右旋糖苷、706代血浆、鱼肝油、三 七总皂戚、降血脂药物、安妥明、烟酸肌醇脂、消胆安。
(二) 中药 1. 丹参注射液:具有降低血液粘度,红细胞电泳速度,改善 微循环的作用,每天6- 8 ㏄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滴7-10天 为一疗程。 2. 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心肌供血,抑制血小 板聚集、溶液栓等作用。 冠心Ⅱ号注射液:具有降低血液粘度,增加红细胞电泳速 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红细胞变形性,抑制血栓形成,改善 微循环等作用。可加快血流,缓解心绞痛。
1.钙拮抗剂类(硫氮卓酮、尼卡地平、尼莫地平、尼群地平 等),具有改善红细胞变形性作用,改善微循环,缓解心肌缺 氧,抑制血小板作用。 2.维脑路通: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性,提高红细胞变形性,降 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作用,1500㎎加入10%葡萄糖液500㏄ 静脉点滴,每日一次,3周为一疗程。 3.藻酸双脂钠:具有降低脑血栓患者血液粘弹性的作用。推荐 200㎎加入5%葡萄糖液500㏄静滴,每日一次,14次为一疗程治 疗脑血栓形成。 4.甘糖脂:对红细胞变形和微循环有改善作用,推荐400㎎静 滴,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 1.活血素:是利用高科技制成的高度纯天然物质,具有改善脑 微循环和局部血流量,促进脑代谢及脑神经系统功能。还可以 抑制血小板和血栓形成,降低血液粘度,降低红细胞刚性指数。 推荐每日8㏄,三月为一疗程。
四、改变血液流变性的药物
• (一) 西药 • 1.阿司匹林:血小板功能抑制剂,小剂量使用具有抑 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推荐每日用量300㎎,不宜大剂 量和长期使用,服用期间应定期检查血液流变学指标。 • 2.潘生丁:血小板功能抑制剂,与阿斯匹林有协同作 用,推荐每日用量为400㎎。 • 3.苯磺唑酮:前列腺素抑制剂,具有较强的血管扩张 作用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推荐每日用量600-800㎎。 • 4.降血脂药(烟酸类、消胆胺)、安妥明类、硫酸软 骨素、不饱和脂肪酸、弹性酶、维生素E、藻酸双脂钠 等),主要是降低血浆粘度,改善红细胞变性,防止 动脉粥样硬化。
5.红细胞沉降率 是指红细胞处于静止的血液中会由于自身重力而自然沉降的 能力(影响血沉因素红细胞表的电荷改变,RBC数量,全血和 血浆粘度,血浆蛋白,RBC形态,聚集力等)。 6.血沉方程K值 压积)]) 血沉方程K值=血沉/[红细胞压积-1-LN(RBC
⑴ 为什么要用血沉方积K值 因为红细胞压积对血沉具有很大的影响,随RBC压积增 加,血沉速度降低;RBC 压 积降低,血沉速度增加。从而 提出了用方程式表达血沉与红细胞压积的关系。 (方程式:K值 = 血沉/[正常红细胞压积-1-LN(病人红 细胞压积)])
二、 主要项目说明
• 1.全血粘度 • 血液流动时其内摩擦力阻碍血液的流动,这种阻碍 血液流动的内摩擦力,就是血液的粘度。血液粘度的 单位用国际单位制毫帕。秒(mPa.s)表示。 • 临床上全血液粘度报告大多出现三个值,高切粘度、 中切粘度、低切粘度。各项粘度的切变率分别为:150、 60和10 mpa.s,分别代表血液在微动脉、中动脉和大动 脉中的流动速度。高切(微动脉中的流动速度)主要 受红细胞变形的影响,红细胞变形性降低,会使高切 率全血粘度升高,导致微循环障碍,红细胞寿命缩短。 低切(大动脉中的流动速度)主要受红细胞聚集性的 影响,在低切变率下的红细胞会形成钱串状聚集体, 血液流动时内摩擦力增大,血液粘度升高。中切反应 红细胞无明显变形和聚集时的流动性。
脑血栓形成患者
• ①患者血液粘度和血浆粘度升高(与低密 度脂蛋白有关) • ②血栓形成增加 • ③红细胞电泳延长(它们与低密度脂蛋白 呈正相关) • ④红细胞变形性下降(是由于红细胞膜过 氧化物含量增加)
肿瘤患者
• ①在食道癌、肺癌、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血 液粘度显著升高。癌症转移患者的血浆粘 度升高,骨髓瘤和巨球蛋白血症的患者, 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血沉增加,红细胞压 积降低 • ②纤维蛋白原升高,血浆蛋白下降,球蛋 白升高。 • ③红细胞变形性下降(认为是由于一种未 经鉴别的特种血浆蛋白的吸附于红细胞膜 表面上有关。
1.心肌梗塞患者
① 血液粘度增高(心梗病人与心绞痛病人的区别在于
开放的幅度大,变化快。在心梗的1-3天持续升高,约 1周后逐渐下降。另外血液粘度还可反映预后,血粘 度持续升高,则预后不良)。 ②血浆粘度、血沉压积增高 ③红细胞聚集性增高(健康人只需40—50S-1切变率就 解聚,急性心梗病人需500S-1切变率) ④纤维蛋白原升高(由于纤维蛋白原溶解降低,而纤 维蛋白原升高) ⑤红细胞变形性下降(在发病第1天即降低,一直持 续10天以后) .
周围动脉硬化
• ①纤维蛋白原升高(此升高是周围动脉硬化 最主要的血液粘滞因素异常指标,病情恶化 的病人纤维蛋白原初始水平可达到正常值的2 倍)。 • ②血液粘度升高 • ③红细胞聚集性升高 • ④红细胞变形性下降
2. 高脂血症患者
①红细胞变形下降(由于高脂血症使红细胞膜 胆固醇含量升高,膜面积增加,红细胞形态改 变呈棘球状而引起) ②血液粘度、血浆粘度均增加(由于高脂血浆 和棘球红细胞表面积增大) ③血栓形成增加,(由于红细胞变形下降,导 致血流形态影响,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 成) ④血小板聚集性增强(是因为高胆固醇血症可 改变血小板膜的脂质构成,使钙离子的内流增 加,并可损伤内皮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