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资金的风险防范
社保资金的运作机制及风险防范
社保资金的运作机制及风险防范社保资金是指由政府和个人共同缴纳的用于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和社会保障的资金。
它的运作机制是指社保资金的收入来源、管理方式以及资金的使用和分配方式等。
同时,社保资金的运作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社保资金的运作机制1. 收入来源社保资金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政府财政拨款、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社保费以及投资收益等。
政府财政拨款是社保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用于弥补社保基金的不足。
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社保费是社保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二,根据国家规定,企业和个人应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社保费用。
投资收益是社保资金的另一种收入来源,社保基金可以通过投资运作获得一定的收益。
2. 管理方式社保资金的管理方式主要包括社保基金的征缴、划拨和使用等环节。
社保基金的征缴是指企业和个人按照规定缴纳社保费用的过程,征缴工作由社保部门负责。
社保基金的划拨是指将征缴的社保费用划拨到社保基金账户中,由财政部门负责。
社保基金的使用是指将社保资金用于社会保障和基本生活保障的各项支出,使用工作由社保部门负责。
3. 资金分配方式社保资金的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需分配和按比例分配两种。
按需分配是指根据社会成员的实际需求,将社保资金用于社会保障和基本生活保障的各项支出。
按比例分配是指根据社会成员的缴费金额和缴费年限等因素,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社保资金。
二、社保资金的风险防范1. 风险意识教育加强社会成员对社保资金风险的认识和理解,提高风险意识,是防范社保资金风险的重要措施。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媒体报道等方式,向社会成员普及社保资金的运作机制和风险防范知识,引导社会成员正确对待社保资金。
2. 加强监管和审计加强对社保资金的监管和审计,是防范社保资金风险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建立健全社保资金监管机制,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社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同时,加强对社保基金的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资金使用中的问题。
3. 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健全社保资金风险防范机制,是防范社保资金风险的重要保障。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及风险防范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及风险防范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规模不断扩大,基金管理及风险防范问题也日益凸显。
社会保险基金是为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必要物质帮助而设立的专项基金,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保险基金在管理和风险防范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和思考。
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现状及问题1、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地方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导致基金被挪用、滥用的情况时有发生。
2、投资运营不当:一些社会保险基金在投资运营中存在盲目性和短视行为,导致基金收益不高,甚至出现亏损。
3、监管力度不足: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力度不够,存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职权进行腐败行为的情况。
三、社会保险基金风险防范措施1、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责任,确保基金的安全和规范使用。
2、加强投资运营管理: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措施,确保基金的投资收益和安全性。
3、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力度,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4、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认识和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监督。
四、结论社会保险基金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风险防范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重视的问题。
应从制度建设、投资运营管理、监管力度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确保基金的安全、规范、高效使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服务。
社会保险基金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对策一、引言社会保险基金是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其安全和有效运作对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社会保险基金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这些风险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
二、社会保险基金的风险1、投资风险:社会保险基金为了保值增值,通常需要进行投资。
然而,投资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一旦市场波动,基金可能会遭受损失。
社会保障基金如何防范风险隐患
社会保障基金如何防范风险隐患社会保障基金作为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撑,关乎着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然而,在其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风险隐患,如管理风险、投资风险、制度风险等。
如何有效地防范这些风险隐患,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运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首先,要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制度是保障基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必须明确规定基金的筹集、管理、使用和监督等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流程,避免出现职责不清、权力滥用等问题。
同时,要加强内部监督,建立独立的监督部门,对基金的运作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此外,还应引入外部监督机制,如社会审计、公众监督等,增加基金运作的透明度,防止暗箱操作。
在基金的筹集方面,要确保来源的稳定和充足。
一方面,要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督促用人单位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杜绝拖欠、少缴等现象。
另一方面,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适时调整缴费标准和费率,确保基金的收支平衡。
同时,要积极拓展基金的筹集渠道,如通过国有资产划拨、财政补贴等方式增加基金的积累。
投资运营是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防范投资风险,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策略。
投资组合应多元化,包括债券、股票、基金、房地产等多种资产类别,以分散风险。
同时,要根据基金的性质和风险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各类资产的投资比例。
在选择投资项目时,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评估,选择信誉良好、盈利能力强的投资对象。
此外,还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实时监测投资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避免出现重大损失。
加强信息化建设也是防范社会保障基金风险隐患的重要举措。
通过建立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基金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
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基金收支的监控,防止欺诈、冒领等行为的发生。
此外,要加强信息安全保护,防止基金数据泄露,保障参保人员的个人隐私。
浅析防范和化解社保基金管理风险
浅析防范和化解社保基金管理风险【摘要】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对防范和化解社保基金管理风险进行了分析。
在定义了社保基金管理风险并强调了其重要性。
在提出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投资者教育、强化内部控制、加强监管和自律、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等五点建议。
而在则强调了加强社保基金管理风险意识、持续改进风险管理措施、确保社保基金安全稳健运行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保基金管理风险,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稳健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保基金、管理风险、风险管理体系、投资者教育、内部控制、监管、自律、风险防范机制、风险意识、安全稳健运行。
1. 引言1.1 社保基金管理风险的定义社保基金管理风险是指在社保基金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和潜在威胁,可能对基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造成影响的因素。
这些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多种形式。
市场风险是由市场波动引起的投资损失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或约定的义务所导致的损失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投资资产无法及时变现而导致无法满足赎回需求的风险,操作风险是由内部人为失误、系统故障、欺诈等原因导致的损失风险。
对于社保基金而言,管理风险的管控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才能确保基金的安全稳健运行。
社保基金管理机构必须对管理风险有清晰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
1.2 社保基金管理风险的重要性社保基金管理风险的重要性在于其关乎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重要的一环,社保基金的安全运作直接涉及到亿万参保人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如果社保基金管理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导致基金资产流失,影响到参保人的权益和社会稳定。
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保基金的管理风险也直接影响着国家财政的健康发展。
如果社保基金管理不善,可能会对国家财政带来重大负担,甚至影响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
社会保障基金如何防范投资风险
社会保障基金如何防范投资风险社会保障基金是关乎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资金来源,其投资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然而,投资活动必然伴随着风险,如何有效地防范投资风险,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首先,要明确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目标应当是以稳健为主,追求长期的保值增值,而非追求短期的高收益。
这是因为社会保障基金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首先保障资金的安全性,以应对未来的支付需求。
同时,要根据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资金来源、支付期限等因素,合理评估其风险承受能力。
对于短期内需要支付的资金,应采取低风险的投资策略;而对于长期闲置的资金,可以适当增加风险资产的配置,但也要控制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
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投资组合是防范投资风险的关键。
投资组合的多样化可以有效降低单一资产的风险。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不应局限于某一类资产,而应涵盖股票、债券、基金、房地产等多种资产类别。
通过合理配置不同资产的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风险的对冲。
例如,股票市场波动较大,但长期来看收益较高;债券市场相对稳定,收益较为固定。
将两者按照一定比例组合,可以在追求一定收益的同时,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
此外,还可以考虑投资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资产,以分散非系统性风险。
再者,加强投资风险管理和监控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投资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要制定严格的风险控制指标,如投资回报率的上下限、资产负债率的限制等,一旦超过设定的阈值,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同时,要加强对投资管理人的监督,要求其定期报告投资情况,对投资策略和业绩进行评估。
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如风险价值(VaR)模型、压力测试等,对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进行模拟和分析,提前做好风险应对预案。
另外,选择合适的投资管理人也是防范投资风险的重要因素。
投资管理人的专业能力、信誉和经验直接影响着投资的效果和风险水平。
社会保险基金风险防控措施大全
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是指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
下面是山坡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保险基金风险防控措施,供大家参考。
社会保险基金风险防控措施摘要:社会保险基金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强社会保险基金风险防控,对维护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至关重要。
近年来,睢宁县人社局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制、落实社会保险基金风险防控制度,取得了一些成效。
关键词:养老;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控2018年,睢宁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6万人,征缴养老保险金56500万元,支出养老金64890万元。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17万人,基金收入2600万元,支出700万元。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3万人,基金收入35729万元,基金支出271686万元。
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风险防控、强化监督管理、规范经办服务,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社保基金安全程度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睢宁县社会保险基金中心基本情况冒领养老金。
一些离退休人员死亡后,其家属不按规定向单位和社保经办机构报告,其家属继续冒领养老金,导致“已死亡人员继续领取养老金”的问题;一些离退休人员被判刑或失踪后家属不报告,社保经办机构无法及时停发养老金。
2018年我们发现疑点待遇人2271个,核查确认问题人数2271人,其中死亡冒领361人,月停发养老金82467元,追回多发养老金73113元。
违规提前退休。
少数参保人员,在自身条件并不符合提前退休相关政策规定情况下通过修改身份证加大年龄、伪造特殊工种记录、伪造病历等手段,通过事后追补养老金达到连续缴费15年等,千方百计欲办理提前退休,或者是社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与参保人员内外勾结,违规办理提前退休。
重复享受待遇。
目前职工养老保险统筹工作是由各省、各统筹地区分别开展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没有实现互通,导致参保人员可以在两个不同的统筹地区和不同的险种同时参加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便可以在两个统筹地区或二个经办机构办理退休并按月领取养老金。
关于社保基金风险防控的调研报告及对策
关于社保基金风险防控的调研报告及对策调研报告:社保基金风险防控一、背景和概述社保基金是一种国家或地方政府设立的资金池,用于支付特定社会保障项目的保险费用和福利待遇。
社保基金的运营和管理面临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包括金融市场波动、投资收益下降、管理不善等因素。
为了有效防控社保基金风险,从而保证基金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二、社保基金风险的来源社保基金风险可以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因素。
1. 内部风险- 投资决策风险:社保基金的投资决策可能存在风险判断不准确、选择不当等问题。
- 运营管理风险:社保基金运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内部控制失灵、信息披露不透明、操作错误等问题。
2. 外部风险- 金融市场风险:金融市场波动可能导致社保基金投资收益下降或亏损。
- 社会经济风险: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政策调整等因素可能对社保基金运营产生影响。
三、社保基金风险防控对策1. 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 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社保基金风险的评估、预警和防控措施的制定。
- 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定期对基金投资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控。
- 设定风险防控的指标和限额,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风险。
2. 优化投资组合和风险分散- 多元化投资,避免重仓风险。
将基金资产分散投资于不同的资产类别和地域,降低单一投资风险。
- 确定适当的投资比例,使社保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能获得合理的收益。
- 加强对投资标的的尽职调查,选择风险较低的投资项目。
3. 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透明度高的决策和流程,确保运营管理过程顺畅运转。
-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开社保基金的运营情况和投资收益。
- 培养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提高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能力。
4. 加强监管和合规性- 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力度,防止违规投资和操作。
- 制定和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社保基金的运作。
- 加强对社保基金管理机构的监督,确保其合规经营。
五、结论社保基金风险防控是确保基金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社会保障基金如何防范风险隐患
社会保障基金如何防范风险隐患社会保障基金作为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安全与稳定至关重要。
然而,在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风险隐患,如管理不善、投资失误、欺诈行为等,这些都可能导致基金的损失,影响其正常运转和保障功能的发挥。
因此,如何有效地防范社会保障基金的风险隐患,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社会保障基金面临的风险隐患(一)管理风险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涉及到多个环节和部门,包括基金的征缴、支付、投资运营等。
如果管理体制不完善、职责不明确、流程不规范,就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导致基金的流失或滥用。
例如,在基金征缴环节,如果企业故意少报、瞒报缴费基数,或者拖欠缴费,就会影响基金的收入;在基金支付环节,如果审核不严,出现冒领、骗领等情况,就会造成基金的损失。
(二)投资风险为了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社会保障基金通常会进行投资运营。
然而,投资必然伴随着风险,如果投资决策失误、投资组合不合理、市场波动等,都可能导致投资损失。
此外,投资过程中的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也不容忽视。
(三)法律风险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
如果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就会给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通过违法手段侵占、挪用基金。
同时,在基金管理和投资过程中,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也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和处罚。
(四)人口老龄化风险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压力不断增大。
退休人员数量的增加、人均寿命的延长,使得养老金等社会保障待遇的支付需求持续增长。
如果基金收入增长跟不上支出增长的速度,就会出现基金收支失衡的风险。
(五)信息技术风险在信息化时代,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和运营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
然而,信息技术本身也存在着风险,如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系统故障等,这些都可能威胁到基金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二、社会保障基金防范风险隐患的措施(一)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社保基金的风险防范与内控管理
社保基金的风险防范与内控管理社保基金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资金规模庞大、投资范围广泛,社保基金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和稳定运作,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加强风险防范与内控管理。
本文将就社保基金的风险防范与内控管理进行探讨。
一、风险防范社保基金的风险主要包括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为了防范这些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投资组合的多样化。
社保基金应该将资金投向不同的资产类别和行业,避免集中投资带来的风险。
同时,还可以通过投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产来分散风险。
其次,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
社保基金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评估模型,及时发现、识别和评估各类风险。
并且,要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尽职调查,确保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可控。
再次,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和预警。
社保基金应该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了解市场风险和行业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
最后,加强风险意识和培训。
社保基金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风险意识,不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开展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风险管理水平。
二、内控管理内控管理是社保基金风险防范的重要手段,包括风险评估、控制措施、内部审计和风险报告等环节。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和流程。
社保基金应该制定详细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规范,确保各项业务的规范运作。
同时,要加强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其次,要加强内部控制措施。
社保基金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措施,包括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报告等。
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防范风险的发生和扩大。
再次,要加强内部审计。
社保基金应该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对各项业务进行全面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还要加强对外部审计的合作,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最后,要加强风险报告和信息披露。
社保基金风险防范工作总结
社保基金风险防范工作总结
近年来,社保基金作为国家重要的财政支出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保基金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
为了有效防范这些风险,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和稳健运行,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实践社保基金风险防范工作。
首先,社保基金风险防范工作需要加强监管和监督。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行。
同时,还应加强对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的监管,规范投资行为,降低投资风险,保障社保基金的稳健运行。
其次,社保基金风险防范工作需要加强风险评估和应对能力建设。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社保基金风险的评估和研判,及时发现和预警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同时,还应加强应对能力的建设,提高应对危机和风险事件的能力,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和稳健运行。
最后,社保基金风险防范工作需要加强信息披露和公众参与。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社保基金情况的信息披露,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社保基金的运行情况和风险状况,增强社会公众对社保基金的监督和参与,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共同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和稳健运行。
总之,社保基金风险防范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和稳健运行。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社会保障。
社保基金风险防控措施和建议
社保基金风险防控措施和建议社保基金是保障职工权益,提供社会福利的重要支撑,但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有效防控社保基金的风险,以下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首先,建立健全社保基金监管机制。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督,完善基金投资决策、运作流程和风险控制的规范。
同时,要加强对基金托管行为的监管,确保基金资金的安全和稳定。
其次,加强投资管理能力。
社保基金投资管理应高度重视风险控制,建立科学的投资组合配置和风险分散机制。
要加强对各类投资资产的研究和分析,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此外,要加强对投资机构的评估和监督,确保资金投向合理、安全、长期回报稳定的领域。
第三,完善社保制度建设。
社保基金的风险也与社保制度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
应加强职工社会保险金的征缴,确保社保基金的正常运作。
同时,要加强对参保人员的登记和管理,防止虚假参保和骗取社保金的行为。
此外,要加强社保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管理和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加强风险防范教育。
通过开展风险防控教育活动,提高职工对社保基金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加强宣传,普及风险防控知识,引导职工合理理解社保基金的实际运作情况,避免盲目追求高投资收益而忽视风险。
同时,要加强职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经验分享和风险提示方面进行互助,形成共同应对风险的力量。
总之,社保基金的风险防控需要依靠监管机构、投资管理、制度建设和风险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
只有全面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才能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和稳定,为职工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经办潜在风险及措施
社会保险经办潜在风险及措施社会保险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在社会保险的经办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防范和化解。
社会保险经办潜在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人为造假在社会保险经办过程中,有些参保人员可能会故意伪造身份证、户籍证明、工作证明、收入证明等基本资料,以获得不合理的社会保险待遇。
此外,还可能会假冒其他人的身份进行社保缴纳和领取待遇,造成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损失。
二、技术不足现在社保经办系统的普及和升级已经相当成熟,但是社保机构的工作人员在使用和维护这些系统时,可能存在技术不足的问题,会出现一些系统故障。
这些故障可能会导致参保人员的资料出现错误或者遗漏,使得参保人员无法获得合法的社保待遇。
三、管理不严社保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管理社保基金时,可能会出现弄虚作假、侵吞挪用、滥用职权等违纪违法行为,导致基金损失严重。
为了防范和化解社会保险经办过程中的潜在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是做好信息核查工作。
社保机构需要加强对参保人员资料核查的力度,特别是对与社保待遇有关的资料,如身份证、户口本、工作证明、收入证明等,进行仔细核查,防止错误和伪造的信息通过审核。
此外,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人脸识别等进行印证。
二是加强监管管理。
社保机构应该对参保人员资料进行维护和保管,建立健全的档案体系,加大违规行为查处力度,严厉打击侵吞挪用社保基金等违法犯罪行为。
三是提升工作技能。
社保机构的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社保经办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在遇到系统故障时,能够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降低参保人员和社保机构的损失。
四是加强信息公开。
通过公开对社保制度运行和经办情况的情况,增强社会监督和诚信意识,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公正性和透明程度,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保经办中的潜在风险。
总之,社会保险经办中的潜在风险是需要引起足够注意的,并且应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防范和化解。
社保基金安全风险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保障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稳定,防范和化解基金风险,根据《社会保险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社保基金管理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社保基金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2. 快速响应社保基金风险事件,及时处置风险,降低损失;3. 保障社保基金安全,维护参保人员合法权益。
三、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范围内的风险事件。
四、风险识别与评估1. 风险识别:针对社保基金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包括政策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市场风险等。
2. 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为风险处置提供依据。
五、风险处置措施1. 预防措施(1)加强政策法规宣传,提高参保人员、用人单位和社保基金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基金管理流程;(3)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基金管理透明度;(4)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2. 应急措施(1)成立应急小组,负责风险事件的处理;(2)制定风险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3)快速响应风险事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扩散;(4)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风险事件,争取政策支持;(5)对风险事件进行调查,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3. 恢复措施(1)采取措施恢复基金运行,确保社保待遇正常发放;(2)加强基金监管,防止类似风险事件再次发生;(3)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六、应急响应流程1. 发现风险事件,立即报告应急小组;2. 应急小组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工作;3. 根据风险事件情况,采取相应措施;4. 风险事件得到控制后,向相关部门报告;5. 对风险事件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预案。
七、监督检查1.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风险处置工作进行监督;2. 定期对风险处置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 对违反预案规定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八、预案实施与更新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 随着社保基金管理形势的变化,对本预案进行适时更新。
社会保障基金如何防范风险确保安全
社会保障基金如何防范风险确保安全社会保障基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救命钱”,其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环境下,如何防范风险、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首先,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保障社会保障基金安全的基石。
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管理、运营和监督等各个环节的规则和责任。
通过法律的强制力,对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形成有效的威慑。
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切实的执行,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发生。
在基金的筹集方面,要确保资金来源的稳定和充足。
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工作,规范征缴流程,提高征缴效率,杜绝企业和个人的漏缴、少缴行为。
另一方面,政府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的需求,合理调整财政投入的力度,确保社会保障基金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基金的管理是防范风险的关键环节。
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避免出现管理混乱、职责不清的情况。
同时,要加强对基金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风险意识。
在基金的运营过程中,要遵循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的原则。
安全性是首要原则,不能为了追求高收益而忽视风险。
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将基金投资于不同的领域和资产,如债券、股票、基金等,以分散风险。
同时,要建立健全投资决策机制,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评估和审核,确保投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
要建立内外结合的监督体系,内部监督要强化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业务流程,防止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
外部监督则要充分发挥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的作用,定期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管理和运营情况进行审计和检查。
此外,还要加强社会监督,提高基金运行的透明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基金的收支和运营情况,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
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保障基金安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与风险防范分析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与风险防范分析付娜丽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摘要: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保障基金支付负担较大,在投资运营中还应加强风险防范。
基于此,本文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问题展开了分析,从基金统筹优化、投资渠道拓宽等角度提出了管理策略,希望能够加强基金投资运营风险的防范,为基金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
关键词: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风险防范在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参保的人员日渐增加,使得基金规模不断扩大。
为保证收支平衡,还要加强基金投资运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但就目前来看,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容易引发基金贬值风险,因此还应加强基金投资运营与风险防范研究,确保相关工作得以科学开展。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问题(一)基金筹集困难结合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实践可知,目前广泛存在基金筹集困难。
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养老保险”)为例,2019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8.1%,65岁以上人口占12.6%。
随着社会进入中深度老龄化状态,人口红利将随之减退,造成包含养老、医疗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基金出现较大收支缺口。
受征缴制度不完善、个人缴费意识低等因素影响,个人和企业都存在少缴漏缴乃至不缴情况,给保险基金的筹集带来了较大压力。
实际在资金运营阶段,资金上缴首先要求各地根据结余状况预留部分支付费。
剩余归集到财政专户后需要集中上缴至社保理事会,最终才能形成投资资金池。
经过层层审批,上缴节奏较慢,出现大量资金沉淀问题。
而难以实现资金归集,造成地方缺乏委托投资的积极性,难形成规模效应。
(二)投资收益较低在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上,受投资渠道限制,存在收益低的问题,难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从而引发了收不抵支风险。
依然以养老保险为例,按照国家出台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基金将统一委托社保理事会进行投资,但是投资品种仅限于货币类、固定收益类等几种类型,并且对投资比例进行了限定。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存在哪些风险需要防范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存在哪些风险需要防范社会保障资金作为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其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然而,在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风险,需要我们高度警惕并加以防范。
一、制度风险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资金管理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制度设计的漏洞可能导致覆盖范围不全面,使得部分应受保障的人群未能纳入保障体系,从而影响资金的筹集和分配。
此外,制度的变更和调整如果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过渡,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也会给资金管理带来不确定性。
二、筹集风险资金筹集是社会保障体系运行的基础,然而在这一环节存在着诸多风险。
首先,企业和个人的缴费意愿和能力可能受到经济形势、就业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在经济下行时,企业可能面临经营困难,从而减少或拖欠社保缴费,个人失业或收入减少也可能导致缴费中断。
其次,部分地区可能存在缴费基数不实的情况,企业为降低成本,故意压低缴费基数,导致社保基金收入减少。
再者,社保基金的征缴力度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处罚机制,也会影响资金的足额筹集。
三、投资风险为实现社保资金的保值增值,往往需要进行投资运营。
但投资过程中存在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多种风险。
市场波动可能导致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甚至出现本金损失。
例如,在股票市场投资中,股市的涨跌会直接影响投资回报。
同时,选择投资对象时,如果对其信用状况评估不准确,可能会面临债券违约等信用风险,造成资金损失。
此外,投资决策的失误、投资组合的不合理以及投资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等,都可能增加投资风险。
四、管理风险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环节,管理不善容易引发风险。
一是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如财务制度不完善、审批流程不规范、内部控制薄弱等,可能导致资金被挪用、滥用或贪污。
二是信息管理系统的落后,数据不准确、不及时,信息共享不畅,容易造成决策失误和管理效率低下。
三是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可能会影响资金管理的效果和安全性。
社会保障与社会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
社会保障与社会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近年来,社会风险问题日益突出,不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对整个社会秩序和稳定构成了威胁。
为了防范和减轻社会风险,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政府和社会各界不断探索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防范社会风险的核心措施之一。
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涉及到养老金、医疗保障、失业保险等多个方面。
在养老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建设养老院、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等方式,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在医疗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医疗资源的投入,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确保人民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另外,失业保险的建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政府可以通过为失业人员提供一定的生活救助和再就业培训等方式,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其次,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是防范社会风险的关键一环。
教育是人力资源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风险预防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保障每个人都能够接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此外,技能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职业培训机会、创办技术学校等方式,促进人们自我提升和防范风险。
第三,完善法律体系和加强法律宣传是有效应对社会风险的必要手段。
法律的存在和实施能够有效规范社会秩序,制约违法行为的发生。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法律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规范意识。
此外,政府还要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确保社会各界能够公平公正地享受到法律的保护。
最后,加强社会互助与义务服务是防范社会风险的重要环节。
人类是一个社会性动物,只有通过相互合作、互相帮助才能共同应对社会风险。
政府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自发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慈善和志愿服务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群度过难关,并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总之,社会保障与社会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是多方面的,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个人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社会互助与义务服务等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社会风险,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中如何防范腐败风险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中如何防范腐败风险社会保障资金是关乎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资源,其管理的公正性、透明度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然而,在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过程中,腐败风险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腐败行为不仅损害了公众的利益,也破坏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信力和可持续性。
因此,如何有效地防范腐败风险,确保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建立健全严格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完善的法律法规是防范社会保障资金管理腐败的根本保障。
首先,应制定明确、详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和监督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明确相关责任和处罚措施。
例如,对于挪用、截留、侵占社会保障资金等违法行为,应设定严厉的刑罚和经济处罚,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力。
同时,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明确资金管理的流程和权限,实行岗位分离、相互制约的机制,避免权力过于集中。
例如,在资金的审批环节,应设置多层审核,确保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经过严格的审查。
二、加强透明度和信息公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信息公开是防范腐败的重要手段。
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情况、使用去向、投资收益等信息应定期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的监督。
通过建立专门的信息公开平台,如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及时发布准确、全面的信息,让公众能够清楚地了解资金的运作情况。
此外,还应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对提供有效线索的举报人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发公众的监督积极性。
三、强化监督机制有效的监督是防范腐败的关键。
要建立内外结合的监督体系,内部监督方面,加强社保部门内部的审计和监察工作,定期对资金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外部监督方面,充分发挥审计机关、纪检监察部门、人大、政协以及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
审计机关应定期对社会保障资金进行专项审计,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人大和政协要加强对社保资金管理的监督和质询。
同时,要加强对监督部门自身的监督,防止监督权力被滥用。
社会保障资金如何防范腐败风险
社会保障资金如何防范腐败风险社会保障资金是关乎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资源,其安全、有效、公正的管理和使用至关重要。
然而,在现实中,社会保障资金面临着各种腐败风险的威胁,如何防范这些风险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腐败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制度漏洞是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如果不完善,存在权力过于集中、监督不到位、流程不透明等问题,就容易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
其次,人为因素不可忽视。
部分工作人员道德素质低下,法制观念淡薄,在利益诱惑面前丧失原则,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再者,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腐败风险的原因之一。
公众对社会保障资金的运作了解有限,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督。
为了防范社会保障资金的腐败风险,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加强制度建设是根本。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制度,明确权力和责任的划分,避免权力过度集中。
优化资金的审批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腐败发生的可能性。
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定期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进行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深知社会保障资金的重要性和自身的责任。
加强法制教育,使工作人员清楚地认识到腐败行为的法律后果,从而形成不敢腐、不能腐的心理防线。
同时,建立严格的选拔任用机制,选拔那些品德高尚、业务能力强的人员从事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工作。
强化信息公开是防范腐败的有效手段。
通过多种渠道,如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使用情况等信息,让公众了解资金的流向和用途。
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公众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信任,还能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加大执法力度,对腐败行为零容忍。
一旦发现社会保障资金领域的腐败问题,要依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同时,加强对腐败案例的曝光和宣传,形成强大的震慑力,让潜在的腐败分子望而却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保障资金的风险防范——从2012年社会保障资金审计说起王延中2013-02-28 09:31:03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2013年第2期[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由于民生建设与社会福利支出刚性约束,如何保障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与可持续运行,对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障;资金;风险防范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伴随国家民生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社会保障收支规模迅速上升,占到国家财政支出和国民经济的相当比重。
由于民生建设与社会福利支出刚性约束,如何保障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与可持续运行,对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保障资金事关民生建设与社会和谐稳定大局随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基金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审计公报,2011年全国18项社会保障资金①共计收入28 402.05亿元,支出21 100.17亿元,年末累计结余31 118.59亿元(见表1),分别比2005年增长312.79%、299.78%和435.24%。
表1 2011年社会保障资金收支和累计结余情况表单位:亿元、%数据来源:国家审计署《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公报》,2012。
2011年全国财政收支分别为103874.43亿元和109247.79亿元。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复杂,有财政投入,也有企业和个人缴费。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主要来源于财政投入(占98.02%),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中财政投入为5391.48亿元,占20.58%。
2011年社会保障收入中,财政性投入总量为7555.34亿元,占26.60%。
把社会保障收支中非财政投入部分增加到政府当年收入之中,把重复计算的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去掉,可以看出社会保障资金收入和支出分别占到当年政府收入(124271.14亿元)的22.85 %和财政支出(122792.62亿元)的17.18%。
应当指出,审计报告中的社会保障资金没有包括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011年累计总量为8800亿元)以及没有纳入审计范围的其他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服务支出,也没有计算国家财政用于教育事业、卫生事业和住房保障的支出。
把政府财政用于社会保障与就业(8.4%)、教育事业(5.8%)、卫生事业(3.1%)、住房保障(3.2%)的支出加在一起,占到当年财政支出总和的20.5%。
如果进一步把社会保险基金中支出的单位和个人缴费计算在内(47714.77亿元),广义社会保障支出占到2011年全国财政社保支出与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总和(136471.15亿元)的34.96 %,比重已经超过1/3。
2011年全国GDP 471564亿元,18种社会保障资金收支分别占GDP的6.02 %和4.47 %,当年末累计结余的社会保障资金超过3万亿元,占当年GDP的6.61 %。
同时,广义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0.12 %,刚好超过一成。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社会保障收支已经成为政府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迅速上升。
表2 2011年社会保障收支占财政收支GDP比重单位:亿元、%资料来源:根据财政部网站公布数据和国家统计局“2011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资料整理计算。
社会保障资金规模的扩大,使其成为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的重要来源。
根据我们2011年和2012年对7000多户城乡居民的入户调查,社会保障收入占个人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
个人2012年社会保险待遇占全年收入的比重达到14.5 %,其中农业户口为12%,非农业户口为18%。
在我们调查的四川、江苏、湖南、黑龙江、山西、海南六个省份中,个人社会保障收入比重最高的为黑龙江,占27.4%,四川和海南分别为20.5%和20.8%,也超过了20%。
说明中西部省份城乡居民个人收入的1/5甚至1/4以上来自社会保障资金,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社会保障。
特别是退休职工,社会保障收入已经占到其平均收入的43%(见表3)。
表3 2012年社会保障收入占被调查对象个人收入的比重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项目组2012年入户调研资料。
社会保障作为民生建设的重点领域,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纾解社会矛盾、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等多方面的功能。
社会保障功能和作用发挥好,有利于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促进消费增长和技术进步,对于两型社会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而发挥着“养老钱”、“治病钱”、“活命钱”作用的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对于社会保障制度又是其中的关键,事关民生建设与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二、社会保障资金风险防范任重而道远2012年国家审计署对于18项社会保障资金的评价总体是肯定的、积极的。
审计报告认为,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网络。
为改革深化、体制转轨和社会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效发挥了“助推器”、“减震器”、“稳定器”和“安全网”等作用,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审计报告同时指出,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时间不长,相关制度尚处于推进和完善过程中,社会保障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社会保障资金安全运营的风险还是不容忽视的。
处理不好不仅造成部分资金滥用、效率损失,而且会带来整体制度可持续的风险。
一是制度设计方面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采取分人群设计、分部门管理、分地区实施的方式,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快速发展。
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扩大,相关制度衔接不够及分散、交叉等缺陷逐渐显露。
由于各个制度出台前主要针对某一特定人群,各项制度是分人群设计的,相互间尚未制定明确的衔接办法,即便同一险种各地执行的政策也有差异,无法保持制度的统一性,社会保险制度之间尚未实现有效衔接,造成重复参保和转移接续困难问题。
截至2011年底,112.42万人重复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农保或城居保,1086.11万人重复参加新农合、城镇居民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造成财政多补贴17.69亿元,9.27万人重复领取养老金6845.29万元,9.57万人重复报销医疗费用1.47亿元,全国共有240.40万人跨省拥有两个以上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此外,部分地区由于老农保问题复杂,新农保推进工作量大,还存在老农保基金尚未转入新农保的问题。
二是相当多的地方实行的保障政策尚不统一。
审计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底,21个省本级、201个市本级和1252个县未按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以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为单位缴费基数;全国实际执行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共有16种,最高为22%,最低为10%,有8个省份尚未实现省内缴费比例统一,有的省份缴费比例多达12种。
部分人群相关保障政策尚未完全落实到位。
至2011年底尚有192.90万名被征地农民未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障;2011年127.57万名被征地农民虽然参加了养老等社会保障,但待遇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政策的不统一,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不利于维护劳动者和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利,往往带来一些纠纷和问题。
由于政策不统一、待遇不一致导致的不同人群之间的攀比问题十分突出,往往成为信访、上访甚至群体性事件的诱因。
三是制度执行和管理中的问题。
再好的制度也要靠执行和管理来落实。
审计报告在社会保障资金执行制度和业务管理方面指出的问题最多。
比如,部分地区资金管理不够规范。
427.37亿元社会保障资金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经办机构等部门和单位多头开户4704个、违规开户2707个。
一些地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不规范,150家单位封闭运行的社会保险基金未纳入当地社会保险基金决算。
在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不仅仅存在于社会保险业务主管部门,其他相关部门也存在。
部分地区未严格做到专款专用,有305.92亿元社会保障资金在不同保障项目间相互串用。
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不执行制度,如果不是主观故意,最主要的是管理人员对于相关政策和业务不熟悉、能力不足造成的。
其实,两种因素可能同时存在。
由于管理中出现问题导致制度运行不畅,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后果相当严重。
四是管理手段存在的问题。
运用信息手段管理相关业务是信息化时代的客观要求。
我们对于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一直不落后,总体投入资金量也不小。
但是,相当多部门的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还较为滞后。
社会保障领域的“金保”工程实施多年,但是全国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尚未建成。
截至2011年底,各地累计投入并使用89.57亿元建成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由于标准尚不统一,数据较为分散,不同程度地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部分信息系统数据质量不高,社会保障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也未能充分共享。
新农合、新农保和最低生活保障分别有336个县、472个县和1657个县尚未实行信息化管理。
由于信息未能共享,社会保障部门未及时掌握保障对象死亡信息,向7.20万死亡人员发放养老金、低保金等1.75亿元。
五是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
社会保障覆盖面宽,难以完全由一个部门统管所有业务,导致各项业务由多个部门分别管理,由不同经办机构经办,资金征收机构也不统一,部门间工作衔接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政策执行的总体效果。
如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由多个部门分别管理,相互间工作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加上部分地区社会救助基层服务能力不足,管理比较薄弱,工作手段比较落后等原因,导致国家用医疗救助资金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的政策在一些地区未得到完全落实。
截至2011年底,有2514个县的城市和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累计结余126.39亿元,相当于这些地区当年医疗救助资金财政投入的80.28%,但这些地区低保人员中按政策得到医疗救助资金资助参加医疗保险的仅占63.69%。
我国在社会保障制度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进行过多次,核心问题是两个:一是决策层面上各个相关部门如何衔接,业务交叉部门需要上一个层级的领导协调,需要制度化的设置还是临时应对;另外一个问题是在应对中间地带问题的时候,如何防范各相关部门之间推诿扯皮、推卸责任。
“大部制”与专业化管理一直是中国政府机构改革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问题,涉及到政府职能的定位和部门之间的合理分工。
最危险的事情是政府及部门定位不清、部门揽权卸责成为风气,带来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影响制度运行。
六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违纪违规问题。
部分地区扩大范围支出或违规运营社会保障资金共17.3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