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的柱子称檐柱,在檐柱以里,位于内侧的柱子称 “金柱”。 ❖ 金柱又是除檐柱、中柱和山柱以外的柱子的通称, 依位置不同可分别以外金柱和内金柱。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外建筑史一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结构体系的优势,掌握木构建结构的主 要形式及其特点,理解古构架中主要结构构件的功能作用;掌握 古代单体建筑和群体组合的典型特征,掌握门窗、屋顶、天花和 藻井、彩画等建筑装饰的主要特征。
【学习要求】
能力目标
能够简要分析 中国古代建 筑的木构架 结构体系、 单体建筑、 群体组合和 装饰艺术特 征
❖ 2.多用于宫殿、庙宇大 型建筑。
chuan lin
❖ 3.重量通过:椽、檩、 梁、柱传到基础。
❖ 4.室内空间大、少柱。 ❖ 5.用材多(柱梁处)施
工复杂。3~5根梁
中外建筑史一
穿斗式
❖ 1.用穿枋串柱, 檩条放柱头上, 沿檩条再用穿枋 串柱。
❖ 2.用料小,整体 性高。
❖ 3.柱子太密,室 内柱子多。
中外建筑史一
名词解释
❖ 开间(又叫“面阔”):
❖ 木构建筑正面相邻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
❖ 通面阔:
❖ 各开间宽度的总和。
❖ 民间建筑 宫殿、庙宇 十分隆重
❖ 3、5间
5、7间
9间
❖ 11间的建筑:
❖ 陕西西安唐大明宫含元殿
❖ 北京清故宫太和殿
中外建筑史一
பைடு நூலகம் 名词解释
❖ 明间(宋称当心间): ❖ 正中间一间 ❖ 次间: ❖ 明间左右两侧 ❖ 梢间: ❖ 次间再外侧 ❖ 尽间: ❖ 最外侧 ❖ 9开间以上的则增加次间数
名词解释
❖ 金厢斗底槽(金箱斗底槽): ❖ 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拱,将殿身空间划
分为内外两层。内外柱高相等,但柱径略有差别。 ❖ 实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日本奈良唐招提
寺金殿。
中外建筑史一
名词解释
❖ 减柱造: ❖ 我国古代建筑柱网平面中减掉部分金柱的做法。 ❖ 金柱: ❖ 建筑物的屋顶梁架以立柱支撑,立于最外一层屋檐
中外建筑史一
名词解释
❖ 步(清代称呼): ❖ 屋架上的檩lin(宋称
槫cuan)与檩中心 线间的水平距离。 ❖ 通进深: ❖ 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 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 即前后檐柱之间水平 距离。即“进深”
中外建筑史一
名词解释
❖ 单槽:根据《营造法式》的记录,内柱将平 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区域。(例如山西 晋祠圣母殿)
中外建筑史一
名词解释
❖ 双槽: 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 区域。出自《营造法式》中的殿阁地盘图。
❖ 例如:(唐大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
中外建筑史一
名词解释
❖ 分心斗底槽: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 式之一,即以一列中柱及柱上斗栱将殿身划 分为前后相同的两个空间。一般用作殿门
中外建筑史一
这里所谓特征,是指从现存中国古代建筑实 例中所概括出来的、普遍存在的、不同于西方建 筑的独特之处。那么到底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体 现在哪里呢?
中外建筑史一
本章内容
❖ 2.1木构特征 ❖ 2.2建筑特征 ❖ 2.3装饰特征
中外建筑史一
2.1木构特征
❖ 2.1.1木构架的优点 ❖ 2.1.2木构架结构体系
中外建筑史一
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
❖ 2.11木构架的优点
❖ 1.“墙倒屋不塌”
❖ 2.易安装拆卸
❖ 3.适应性强,隔热防寒减震
❖
叠梁式(抬梁式)
❖ 中国古代木构架
穿斗式
❖
井干式
❖ 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与唐代, 宋代精致化,明清达到高潮。
中外建筑史一
抬梁式(叠梁式)
❖ 1.春秋时期出现,唐代 成熟。
❖ 柱: 内柱
❖ 组成
❖
外柱
中外建筑史一
柱
❖ 早期---------商--------秦---------汉---------南北朝
圆形、下 埋与土夯 实
下置卵 石,石 上加铜 锧
方柱 八角、束竹、 高莲瓣 凹楞、人像 柱础、 柱、倒栌式、 束莲花 直柱 柱
柱身
收分
较大
中外建筑史一
柱
❖ 河北定兴北齐义慈惠石柱上端建筑雕刻我国 现知最早梭柱形象。
❖ 宋-------------------------元
❖ 以圆柱最多 八角形、瓜楞
多用直柱、南方 复用梭柱皖南民
断面
居、祠堂
中外建筑史一
大木作
❖ 江苏苏州玄妙观三清殿、罗汉院大殿遗址
中外建筑史一
柱
❖ 梭柱:上段收杀,中、下二 段平直,柱的断面、高度与 建筑尺度关系在《营造法式》 中有规定。
❖ 柱径与柱高间比率越变越小 ❖ 东汉----------唐----------清 ❖ ½,1/5, 1/9 1/10,1/15 ❖ 南方民居 ❖ 结构轻 ❖ 1/15
❖ 马头墙:又称风火墙、封
火墙、放火墙等等,特指
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
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
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
“马头墙”。
中外建筑史一
照壁
照壁,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明朝特别流行,一 般讲,在大门内的屏蔽物。古人称之中为外:建“筑萧史一墙”。
大木作
❖ 大木作:我国木构架 主要组成部分,由柱、 梁、枋、檩等组成, 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 形体外观的重要组成 因素。
知识要点
相关知识
中国古代建筑的木 构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的建 筑特征
木建筑的优势和木构架结构体 系(叠梁式、穿斗式、井干 式)
单体建筑特征、建筑群体特征、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 门窗、屋顶装饰、天花和藻井、
饰特征
色彩、彩画等
中外建筑史一
【引言】 中国古代建筑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创作出
了自己独特的建筑结构体系、形式及装饰样式, 仿佛一首美丽的诗歌,涓涓流淌,历久不衰。我 们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种美丽传承和发展。
中外建筑史一
中外建筑史一
井干式
❖ 1.用圆木式、矩形、 六角形木料平行向 上叠置,转角处交 叉咬合。
❖ 2.再左右两侧立柱 承脊檩。
❖ 3.用木多,尺度和 门窗有限制,用于 少数森林地区。
中外建筑史一
大木作
❖
台基
❖ 建筑
屋身
❖
屋顶
❖ 一、屋身:
❖ 1.山墙:
❖ 位于建筑物两端的墙体。
❖ 其上三角形部分叫“山 花”。
中外建筑史一
柱
❖ 侧脚:柱子内向倾斜, 越靠边倾斜越明显, 宋,檐柱在前后檐向 内斜10/1000,在山 墙向内倾斜5、1000。
❖ 升起:柱列由中间向 角柱逐渐价高,向外 一间,升高2寸------13开间高1尺2寸。
❖ 都柱:秦汉宫遗址或 崖墓中,与厅堂品面 仅一根柱子,汉文献 中称“都柱”。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外建筑史一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结构体系的优势,掌握木构建结构的主 要形式及其特点,理解古构架中主要结构构件的功能作用;掌握 古代单体建筑和群体组合的典型特征,掌握门窗、屋顶、天花和 藻井、彩画等建筑装饰的主要特征。
【学习要求】
能力目标
能够简要分析 中国古代建 筑的木构架 结构体系、 单体建筑、 群体组合和 装饰艺术特 征
❖ 2.多用于宫殿、庙宇大 型建筑。
chuan lin
❖ 3.重量通过:椽、檩、 梁、柱传到基础。
❖ 4.室内空间大、少柱。 ❖ 5.用材多(柱梁处)施
工复杂。3~5根梁
中外建筑史一
穿斗式
❖ 1.用穿枋串柱, 檩条放柱头上, 沿檩条再用穿枋 串柱。
❖ 2.用料小,整体 性高。
❖ 3.柱子太密,室 内柱子多。
中外建筑史一
名词解释
❖ 开间(又叫“面阔”):
❖ 木构建筑正面相邻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
❖ 通面阔:
❖ 各开间宽度的总和。
❖ 民间建筑 宫殿、庙宇 十分隆重
❖ 3、5间
5、7间
9间
❖ 11间的建筑:
❖ 陕西西安唐大明宫含元殿
❖ 北京清故宫太和殿
中外建筑史一
பைடு நூலகம் 名词解释
❖ 明间(宋称当心间): ❖ 正中间一间 ❖ 次间: ❖ 明间左右两侧 ❖ 梢间: ❖ 次间再外侧 ❖ 尽间: ❖ 最外侧 ❖ 9开间以上的则增加次间数
名词解释
❖ 金厢斗底槽(金箱斗底槽): ❖ 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拱,将殿身空间划
分为内外两层。内外柱高相等,但柱径略有差别。 ❖ 实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日本奈良唐招提
寺金殿。
中外建筑史一
名词解释
❖ 减柱造: ❖ 我国古代建筑柱网平面中减掉部分金柱的做法。 ❖ 金柱: ❖ 建筑物的屋顶梁架以立柱支撑,立于最外一层屋檐
中外建筑史一
名词解释
❖ 步(清代称呼): ❖ 屋架上的檩lin(宋称
槫cuan)与檩中心 线间的水平距离。 ❖ 通进深: ❖ 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 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 即前后檐柱之间水平 距离。即“进深”
中外建筑史一
名词解释
❖ 单槽:根据《营造法式》的记录,内柱将平 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区域。(例如山西 晋祠圣母殿)
中外建筑史一
名词解释
❖ 双槽: 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 区域。出自《营造法式》中的殿阁地盘图。
❖ 例如:(唐大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
中外建筑史一
名词解释
❖ 分心斗底槽: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 式之一,即以一列中柱及柱上斗栱将殿身划 分为前后相同的两个空间。一般用作殿门
中外建筑史一
这里所谓特征,是指从现存中国古代建筑实 例中所概括出来的、普遍存在的、不同于西方建 筑的独特之处。那么到底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体 现在哪里呢?
中外建筑史一
本章内容
❖ 2.1木构特征 ❖ 2.2建筑特征 ❖ 2.3装饰特征
中外建筑史一
2.1木构特征
❖ 2.1.1木构架的优点 ❖ 2.1.2木构架结构体系
中外建筑史一
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
❖ 2.11木构架的优点
❖ 1.“墙倒屋不塌”
❖ 2.易安装拆卸
❖ 3.适应性强,隔热防寒减震
❖
叠梁式(抬梁式)
❖ 中国古代木构架
穿斗式
❖
井干式
❖ 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与唐代, 宋代精致化,明清达到高潮。
中外建筑史一
抬梁式(叠梁式)
❖ 1.春秋时期出现,唐代 成熟。
❖ 柱: 内柱
❖ 组成
❖
外柱
中外建筑史一
柱
❖ 早期---------商--------秦---------汉---------南北朝
圆形、下 埋与土夯 实
下置卵 石,石 上加铜 锧
方柱 八角、束竹、 高莲瓣 凹楞、人像 柱础、 柱、倒栌式、 束莲花 直柱 柱
柱身
收分
较大
中外建筑史一
柱
❖ 河北定兴北齐义慈惠石柱上端建筑雕刻我国 现知最早梭柱形象。
❖ 宋-------------------------元
❖ 以圆柱最多 八角形、瓜楞
多用直柱、南方 复用梭柱皖南民
断面
居、祠堂
中外建筑史一
大木作
❖ 江苏苏州玄妙观三清殿、罗汉院大殿遗址
中外建筑史一
柱
❖ 梭柱:上段收杀,中、下二 段平直,柱的断面、高度与 建筑尺度关系在《营造法式》 中有规定。
❖ 柱径与柱高间比率越变越小 ❖ 东汉----------唐----------清 ❖ ½,1/5, 1/9 1/10,1/15 ❖ 南方民居 ❖ 结构轻 ❖ 1/15
❖ 马头墙:又称风火墙、封
火墙、放火墙等等,特指
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
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
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
“马头墙”。
中外建筑史一
照壁
照壁,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明朝特别流行,一 般讲,在大门内的屏蔽物。古人称之中为外:建“筑萧史一墙”。
大木作
❖ 大木作:我国木构架 主要组成部分,由柱、 梁、枋、檩等组成, 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 形体外观的重要组成 因素。
知识要点
相关知识
中国古代建筑的木 构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的建 筑特征
木建筑的优势和木构架结构体 系(叠梁式、穿斗式、井干 式)
单体建筑特征、建筑群体特征、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 门窗、屋顶装饰、天花和藻井、
饰特征
色彩、彩画等
中外建筑史一
【引言】 中国古代建筑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创作出
了自己独特的建筑结构体系、形式及装饰样式, 仿佛一首美丽的诗歌,涓涓流淌,历久不衰。我 们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种美丽传承和发展。
中外建筑史一
中外建筑史一
井干式
❖ 1.用圆木式、矩形、 六角形木料平行向 上叠置,转角处交 叉咬合。
❖ 2.再左右两侧立柱 承脊檩。
❖ 3.用木多,尺度和 门窗有限制,用于 少数森林地区。
中外建筑史一
大木作
❖
台基
❖ 建筑
屋身
❖
屋顶
❖ 一、屋身:
❖ 1.山墙:
❖ 位于建筑物两端的墙体。
❖ 其上三角形部分叫“山 花”。
中外建筑史一
柱
❖ 侧脚:柱子内向倾斜, 越靠边倾斜越明显, 宋,檐柱在前后檐向 内斜10/1000,在山 墙向内倾斜5、1000。
❖ 升起:柱列由中间向 角柱逐渐价高,向外 一间,升高2寸------13开间高1尺2寸。
❖ 都柱:秦汉宫遗址或 崖墓中,与厅堂品面 仅一根柱子,汉文献 中称“都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