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终验收报告
模具验收报告范文
![模具验收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f9abc3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a.png)
模具验收报告范文一、引言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用于制造各种产品的形状和结构,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模具的验收工作十分重要,通过对模具进行科学、严格的验收,可以确保其质量满足要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验收目的本次模具验收旨在确认模具的质量和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设计和生产要求,以及检查模具的功能是否正常、结构强度是否合理,进而为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三、验收内容1.外观质量检查:检查模具的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缺陷、损伤和裂纹,并通过目测判断模具的整体质量。
2.尺寸精度检查: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和设备对模具的尺寸进行检测,确认各个关键尺寸是否满足要求。
3.内部结构检查:打开模具进行内部检查,确认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是否紧密,各个零部件是否安装正确。
4.功能性能检查:通过安装到设备上进行试模,检查模具的工作过程中是否存在卡滞、卡死等故障现象。
5.耐久性评估:模具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寿命需要进行评估,通过试模次数和材料选择等来判断模具的耐久性。
6.安全性评估:评估模具所涉及的工作环境和操作过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四、验收标准1.外观质量标准:模具表面应平整无划痕、无裂纹、无气泡等明显缺陷,无锈蚀和脱漆现象。
2.尺寸精度标准:按照设计方案和生产要求确定的尺寸公差范围内,各个关键尺寸应满足要求。
3.内部结构标准:模具内部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应紧密,各个零部件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向应正确。
4.功能性能标准:模具在试模过程中应正常协调工作,无异常噪音和振动,能够顺利完成模具的全部工作过程。
5.耐久性标准:模具设计寿命应满足要求,并且能够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的试模次数,材料选择应符合使用要求。
6.安全性标准:模具的安装和调试过程应符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模具本身应无尖锐物体和危险部件暴露,操作过程中无明显的安全隐患。
五、验收结论根据上述验收内容和标准,对所验收模具进行全面评估和检查,得出以下结论:1.模具的外观质量符合要求,表面平整无损伤,无明显缺陷。
模具验收报告(新)
![模具验收报告(新)](https://img.taocdn.com/s3/m/99cb0b470b4e767f5acfced2.png)
8
垃圾钉、支撑柱、回位弹簧的位置及数量是否合格
模具工程师
9
顶针板是否按要求安装导柱(2525以上模架4支)
模具工程师
10
顶板是否有顶出限位块及安全复位开关(如需要)
模具工程师
11
特长模具(2530以上模架)顶出孔必须三个以上
模具工程师
12
定位环直径是否符合成型机要求
模具工程师
13
加热器、热电偶、位置、数量是否按要求合格设置
模具验收报告
模具名称
模具编号
产品编号
适用机型
模架
样式
□自制模架
模架材质
出厂
日期
模穴数
□标准模架
型腔材质
型腔料产地
型腔标准硬
实测硬度
成型周期
模具外形及尺寸
(MM)
模具照片(主力图+前模+后模)
组立图
前模
后模
其它
模具点检项目( 共22项)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部门
判定
备注
1
是否有模具送货单、模具出厂检验合格单
开模厂商
相关意见:
注塑厂商
相关意见:
采购
相关意见:
模具工程师
相关意见:
模具工程师
2
模具最终图档(3D/2D)是否移交我司
模具工程师
3
是否有移交模具备用零件
模具工程师
4
模具铭牌\天地侧标记是否清晰(要求在操作侧)
模具工程师
5
水路连接标记(OUT\IN)是否清晰,安装是否方便
模具工程师
6
2525以上模具各模板吊环孔是否齐全、位置是否合理
模具验收报告
![模具验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1704a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b.png)
模具验收报告模具验收报告报告标题:模具验收报告报告时间:2022年6月10日报告地点:XXX工厂一、验收目的:为确保模具质量符合要求,确保后续生产的正常进行,本次进行模具的验收工作。
二、验收内容:1. 模具外观质量检查:我们对模具进行了细致的外观检查,确认模具表面无损坏、划痕、生锈等问题,外观质量良好,符合要求。
2. 模具尺寸检查:针对模具的各项尺寸进行了检查,包括模具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关键尺寸。
经过检查,所有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尺寸精度达到了设计要求。
3. 模具结构和工艺检查:我们对模具的各个部位及工艺进行了检查,确保模具结构稳定、工艺合理,并符合要求。
通过检查,认为模具结构合理,工艺安全可靠。
4. 模具材质检查:模具的材质是影响模具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对模具材质进行了检查,确认材质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
5. 模具性能测试:为确保模具的性能符合要求,我们进行了相应的测试,包括模具的使用寿命、开关次数等重要性能指标。
测试结果表明,模具性能良好,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三、结论:经过对模具的全面检查和测试,我们认为该模具的质量符合要求,能够保证后续生产的正常进行。
同时,我们建议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模具的维护保养,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在模具验收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模具表面存在轻微刮痕,需要进行修复;模具的使用寿命有一定的限制,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模具的维护保养,定期涂抹防锈剂,确保模具表面的光洁。
五、模具验收审批:经过对模具的全面检查和测试,我认为该模具的质量符合要求,能够保证后续生产的正常进行。
愿意将该模具投入使用。
六、报告编写人:XXX七、报告审核人:XXX八、报告批准人:XXX以上是本次模具验收报告的内容,经过全面的检查和测试,我们认为该模具的质量符合要求,具备正常使用的条件,并提出了对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以确保后续生产的顺利进行。
冲压模具验收记录(多工位版)
![冲压模具验收记录(多工位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5a172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1.png)
冲压模具验
收记录(多工位版)
➢静态验收检查项-后工序(拉延)
备注:
①模具上用来调整的(钢)垫片(除平衡块)只能为1片。
②模具零件的连接、固定要使用内六角螺钉。
③定位块、气缸要有定位柱销来确定位置。
④对照图纸确认侧销支承座强度,止动板过孔直径。
⑤所有图纸指示的螺钉、定位柱销要装配齐全。
⑥模具使用内六角螺钉拧入深度:铸件要达到螺钉直径1.5倍;钢件要达到螺钉直径1倍。
⑦定位块要有调整余量,如果会引起强度、成形方面的问题则不受此范围限制
⑧模具主要零件要有加工基准并刻印坐标。
⑨按图纸确认压板槽,快速定位,定位键槽,上
模定位孔的技术指标(数量、厚度、位置、形状等)。
➢静态验收检查项-后工序(切边冲孔、整形)
备注:
①模具上用来调整的(钢)垫片(除平衡块)只能为1片。
②模具零件的连接、固定要使用内六角螺钉。
③定位块、气缸要有定位柱销来确定位置。
④对照图纸确认侧销支承座强度,止动板过孔直径。
⑤所有图纸指示的螺钉、定位柱销要装配齐全。
⑥模具使用内六角螺钉拧入深度:铸件要达到螺钉直径1.5倍;钢件要达到螺钉直径1倍。
⑦定位块要有调整余量,如果会引起强度、成形方面的问题则不受此范围限制
⑧模具主要零件要有加工基准并刻印坐标。
⑨按图纸确认压板槽,快速定位,定位键槽,上
模定位孔的技术指标(数量、厚度、位置、形状等)。
➢动态验收检查项-(拉延)
➢动态验收检查项-后工序(切边、整形)
参数记录表:。
模具验收总结范文3篇_验收报告_
![模具验收总结范文3篇_验收报告_](https://img.taocdn.com/s3/m/f85ad8a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68.png)
模具验收总结范文3篇网格实验可以准确的反映材料在冷冲压成形中的应变状况,提示出成形中的危险区域,因此可以在冷冲压模具验收中发挥关键作用。
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模具验收总结范文,仅供参考。
模具验收总结范文一:工作目的:2、使参加模具验收人员熟悉了解GS-2项目的车身板金件及相互之间的搭接关系;3、使质量检验工程师逐渐了解和掌握品质检查要领及检具的使用方法;4、发现产品开发中的问题,保证项目顺利进行;5、使模具维修人员了解模具的结构、掌握模具维修方法;6、组织验收小组人员总结前期工作,争取在下阶段工作中做好再发防止工作;7、为今后东营基地量产准备资料提供技术依据。
1、保证GS-2如期完成模具预验收、整改、复检、模具细化、项目评审、模具接收工作;工作内容:1、按照项目组的验收计划目前已经完成了地板、侧围、前围、顶盖、五门、发动机室等内板件模具的预验收、复检。
侧围、翼子板、顶盖、后背门、左右前后门、机盖等外板模具的预验收。
编写《产品质量投诉联络兼对策报告书》300余份,编写《GS-2白车身和模具质量整改计划表》8份(天淇、天鹤、志诚、志鸿、全力、精英、内板厂、外板厂各一份)。
2、适时整理和清点钣金件的种类、数量,保证车辆车身的顺利焊接。
3、协助相关人员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保证验收顺利进行。
协助装焊车间整理整车钣金件一套,用于夹具的检验。
协助项目组进行检具验收。
4、检查板金件表面质量,尺寸、形状及安装孔位与数模是否一致。
并将实际结果反馈给项目组,为项目组提供问题判断和技术改进的依据。
5、通过跟踪装车过程,记录质量控制点,作为以后制件检验的重点检查项目,为以后量产时检验钣金件积累经验。
6、爆炸图中找出相关钣金件的CAD图跟踪装车过程,了解相关位置或孔位的作用,并为此进一步了解各个钣金件的功能。
7、核实模具与设备的匹配性、制件的下料尺寸、制件的冲压工艺等技术数据。
8、当天发现的问题在每天下午验收协调会上及时提出,以便于相关部门现场解决。
模具终验收报告范文
![模具终验收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70434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6.png)
模具终验收报告范文一、验收背景模具是用于制造产品的工业生产工具之一,其设计、制造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形状、尺寸和质量。
为确保模具的质量和性能能够满足生产需要,需要对模具进行终验收。
二、验收目的1.验收模具的制造质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2.检查模具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保证产品的精度和表面效果;3.验证模具的使用性能和稳定性,以确保其长期使用的可靠性;4.检查模具的操作性和维护性,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
三、验收内容1.外观检查:检查模具外观是否整齐、清洁,有无明显的损坏或变形;2.尺寸检测:对模具的关键尺寸进行检测,比较实际尺寸与设计要求尺寸的偏差;3.材质检测:对模具的材质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确保其符合要求;4.加工精度检测:使用测量仪器对模具的加工精度进行检测,包括平面度、直线度、圆度等;5.表面质量检测:对模具的表面进行检查,包括毛刺、划痕、氧化等情况;6.使用性能测试:对模具进行实际使用测试,测试其适应性、稳定性和可靠性;7.操作性和维护性检测:对模具的操作性和维护性进行评估,包括拆卸、更换部件的方便性等。
四、验收结果及建议1.外观检查结果:模具外观整齐、清洁,无明显损坏或变形;2.尺寸检测结果:模具关键尺寸与设计要求尺寸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3.材质检测结果:模具材质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符合设计要求;4.加工精度检测结果:模具加工精度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5.表面质量检测结果:模具表面光洁度良好,无明显毛刺、划痕或氧化情况;6.使用性能测试结果:模具在实际使用中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稳定性和可靠性;7.操作性和维护性检测结果:模具操作方便,维护简单,易于更换部件。
基于以上的验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继续加强模具制造工艺和工人培训,提高模具的加工精度和质量;2.注意模具的维护保养,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3.强化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遵守相关的工艺规范和标准;4.进一步提升模具的设计自动化程度,加快模具制造周期,提高生产效率;5.定期对模具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并建立完善的模具档案管理系统。
模具验收报告
![模具验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8ea032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9.png)
模具验收报告一、引言模具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生产工具,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产品。
模具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制造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了保证模具的质量合格,提高产品制造的准确性和效益,本文将对一次模具验收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
二、背景本次模具验收是针对某家汽车制造公司在生产新款车型时所使用的零部件模具。
该模具的设计及制造由模具制造公司负责,汽车公司负责进行验收和评估。
模具的验收流程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以及模具加工件的成品检验等环节。
三、外观检查首先进行的是对模具外观的检查。
模具外观应该完整无损,表面光洁,无明显的划痕、凹陷和氧化现象。
通过目测和触摸,发现该模具外观符合要求,没有任何质量问题。
四、尺寸测量接下来,对模具的尺寸进行测量。
我们分别测量了模具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关键尺寸,并与设计图纸中的数值进行比对。
通过使用数控测量设备,可以保证测量数据的高精度和准确性。
经过多次测量和对比,发现该模具的尺寸与设计图纸中的要求几乎完全一致,各项尺寸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五、成品检验模具的最终目的是用于生产零部件。
为了评估模具的性能和质量,我们将其用于生产相应的成品,并进行成品检验。
我们选择了一批典型的零部件进行测试,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装配性以及使用寿命等方面的检测。
在外观质量方面,我们对成品进行了仔细检查,包括表面光滑度、无明显划痕和凹陷等。
经过检验,发现成品表面光滑度良好,没有明显的质量问题。
在尺寸精度方面,我们通过使用影像测量仪对成品的关键尺寸进行了测量,并与设计要求进行了比对。
结果显示,成品的尺寸精度非常高,与设计图纸一致。
在装配性方面,我们对成品进行了装配测试,与原配件进行了对比。
结果显示,模具生产的成品能够与原配件完美配合,没有出现任何装配问题。
在使用寿命方面,我们选择了一批成品进行了长时间的使用寿命测试。
经过高强度的使用,成品没有出现折断、变形或其他质量问题,证明了模具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都非常合理。
模具验收情况汇报
![模具验收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4803786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6.png)
模具验收情况汇报根据公司安排,我于XX年XX月XX日对新研发的模具进行了验收工作。
在此,我将对模具的验收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对模具的外观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模具表面应该平整光滑,无明显划痕和变形,无裂纹和气泡等缺陷。
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该模具表面光洁平整,未发现任何明显缺陷,符合验收标准。
其次,我对模具的尺寸精度进行了测量。
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我使用了精密的测量工具对模具的各项尺寸进行了检测。
经过多次测量和对比,我发现模具的尺寸精度达到了设计要求,各项尺寸均在允许的公差范围内,符合验收标准。
接着,我对模具的加工工艺进行了检查。
模具的加工工艺直接影响着其使用寿命和成型效果,因此这一环节尤为重要。
我对模具的加工工艺进行了仔细观察和分析,发现模具的加工工艺精良,各个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度高,加工表面光洁度好,无毛刺和划痕,符合验收标准。
最后,我对模具的使用性能进行了测试。
我使用了相应的原料和设备,对模具进行了模拟生产,检测了模具的成型效果、使用稳定性和耐磨性等性能。
经过测试,我发现模具的成型效果良好,使用稳定性高,耐磨性强,符合验收标准。
综上所述,经过我对模具的全面验收,该模具的外观、尺寸精度、加工工艺和使用性能均符合验收标准,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同时,在验收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将在后续工作中及时进行修正和优化,以确保模具的质量和稳定性。
最后,感谢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对本次验收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将继续努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就是我对模具验收情况的汇报,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模具验收报告
![模具验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0f049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3.png)
模具验收报告一、引言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对于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模具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本次验收报告将对模具进行全面评估和检测。
二、模具基本信息1.模具名称:(填写模具的具体名称)2.模具型号:(填写模具的型号或编号)3.制造商:(填写模具的制造商名称)4.验收日期:(填写模具验收的具体日期)三、外观检查在外观检查中,我们对模具的外观进行了仔细观察和评估。
经过检查,模具外观无明显缺陷、损伤或变形,表面光洁度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四、尺寸测量通过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我们对模具的尺寸进行了测量。
测量结果表明,模具的尺寸精度高,各个关键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尺寸之间的公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五、功能测试在功能测试中,我们对模具的功能进行了全面检测。
通过模具的装配和操作,我们验证了模具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行。
测试结果显示,模具的功能完好,能够满足产品的生产需求。
六、材料分析我们对模具所使用的材料进行了分析和检测。
通过材料测试,确认模具所使用的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能,能够满足长期使用的需求。
七、模具寿命评估根据模具的设计寿命和使用情况,我们对模具的寿命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模具的设计寿命与预期相符,且在正常使用和维护的情况下,能够满足预期的使用寿命要求。
八、结论根据对模具的全面评估和检测,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模具外观无明显缺陷,表面光洁度良好;2.模具尺寸精度高,各项关键尺寸符合设计要求;3.模具功能正常,能够满足产品的生产需求;4.模具所使用的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能;5.模具的设计寿命与预期相符,能够满足预期的使用寿命要求。
九、改进建议根据对模具的评估,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定期进行模具的维护和保养,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2.加强模具的防护措施,避免外部因素对模具造成损害;3.定期对模具进行尺寸测量和功能测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模具验收报告
![模具验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4fec5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9.png)
模具验收报告一、验收目的。
模具是制造工业中常用的生产工具,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模具验收是为了确认模具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保证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次模具验收报告旨在对新开发的模具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确保其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二、验收内容。
1. 外观检查,检查模具的表面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变形或者磨损情况,确认模具外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尺寸测量,测量模具的各个关键尺寸,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确保尺寸精度符合要求。
3. 材料分析,对模具的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金相组织检测,确认材料质量是否合格。
4. 加工精度检测,利用三坐标测量仪等设备对模具的加工精度进行检测,包括平面度、圆度、垂直度等。
5. 使用寿命评估,根据模具的设计寿命和预期使用情况,评估模具的使用寿命和耐磨性能。
三、验收结果。
1. 外观检查,经过外观检查,模具表面无明显损坏或磨损,符合设计要求。
2. 尺寸测量,模具各项尺寸均在设计范围内,尺寸精度满足要求。
3. 材料分析,模具材料化学成分符合标准要求,金相组织均匀细致,无夹杂和气孔。
4. 加工精度检测,模具的加工精度达到了设计要求,平面度、圆度和垂直度均在允许范围内。
5. 使用寿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模具的设计寿命足够满足生产需求,耐磨性能良好。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模具验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小问题,主要包括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不够合理,需要进行优化改进;模具的一些细节部位需要进一步加强设计和加工工艺。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将在后续工作中进行实施。
五、验收结论。
经过全面的模具验收,确认模具的质量和性能均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同时,我们也已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改进措施的制定,以确保模具在生产中能够发挥最佳效果。
模具验收报告至此完成。
六、附录。
1. 模具设计图纸。
2. 模具材料化学成分分析报告。
3. 模具加工精度检测报告。
模具验收报告
![模具验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44cce7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9.png)
模具验收报告一、报告目的本报告旨在对模具的设计、加工、使用等环节进行全面的检验和评估,确保模具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以提供可靠的模具工件供应。
二、报告概述本次模具验收工作主要包括对模具设计方案、加工工艺、模具材料以及模具使用性能等方面进行全面检验,以保证模具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够满足生产要求,并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三、模具设计验收1. 设计方案评估:对模具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包括模具结构是否合理、模具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模具零件配合是否紧密等方面。
2. 工艺图纸检查:对模具的工艺图纸进行检查,包括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是否合理、尺寸公差是否符合要求、工艺标准是否明确等方面。
3. 零部件材料评估:对模具所使用的各个零部件的材料进行检查,包括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材料硬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损伤或缺陷等方面。
四、模具加工验收1. 加工工艺评估:对模具的加工工艺进行评估,包括加工工艺是否合理、加工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加工过程是否存在失误或疏漏等方面。
2. 公差检查:对模具加工的尺寸公差进行检查,包括是否符合要求、尺寸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形位公差是否符合要求等方面。
3. 表面质量评估:对模具的表面质量进行评估,包括表面光洁度是否符合要求、表面是否存在划痕或瑕疵等方面。
五、模具使用性能验收1. 使用寿命评估:通过模具使用试验,对模具的使用寿命进行评估,包括模具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裂纹或磨损、模具的使用寿命是否符合预期等方面。
2. 使用效率评估:对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效率进行评估,包括模具的开模闭模速度、生产周期是否满足生产需求等方面。
3. 其他性能评估:对模具的其它使用性能进行评估,如模具的稳定性、模具的可维护性等方面。
六、报告结论根据对模具的全面验收和评估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 模具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合理,结构紧凑,尺寸符合要求。
2. 加工工艺:加工工艺规范,公差控制合理,表面质量良好。
3. 材料选择:模具零部件材料符合标准,并且无质量问题。
冲压模具试模件检验报告(1)
![冲压模具试模件检验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a825244476c66137ef061924.png)
文件编号: 第1版 第0次修改
冲压模具试模件检验报告
第1页 共1页
模具编号
机号
机型
试模时间
试模人
零件名称
批号
材料
、模具正面面向操作者,操作工操作方便
2、模具表面无污渍、杂物(已用模具清洗液清洗过) 换模 后模 3、模具合模正常,无松动、移位现象 具详 4、模具主体及镶件无破裂、挤压、碰伤现象
□ 模具有破裂、碰伤现象
(2)模具调试不到位: □ 合模不正常; □ 定位不准; □ 顶料、脫料不顺畅
(3)试冲样件不合格: □ 试冲样件的尺寸和形状不符合产品设计要求(见检验记录)
(4)机器设备不正常: □ 设备晃动; □ 冲压不正常
质检员:
试模人:
操作工:
车间主任:
备注:模具安装人员在试模时,必须通知检验员到现场检验试冲件、确认模具安装正确并填写本表
1
2
3
4
5
6
7
8
试模 后样 品详
情
综合判定 其他 已对操作工进行培训、指导, 操作工已掌握相关要领 综合判定:
判定: □OK □NO
□ 模具完好、模具安装正确、机器设备正常、试冲样件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可以开机生产
□ 经试模和检测冲压样件,发现存在不正常现象,不能开机生产,主要原因:
(1)模具不完好:
情 5、顶料、脫料顺畅,废料在下模中易漏落,不堵料、不跳料
6、经连续冲压多件产品测试,模具性能稳定
判定: □OK □NO 判定: □OK □NO 判定: □OK □NO 判定: □OK □NO 判定: □OK □NO 判定: □OK □NO
模具连续试冲_____件样品,检验结果如下:
模具验收报告
![模具验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62b5da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2.png)
模具验收报告
模具验收报告
项目名称:模具验收
日期:[填写日期]
验收人:[填写验收人姓名]
项目背景:
模具是用于生产制造过程中对产品进行成型的工具,是产品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本次验收旨在确保模具的实用、可靠、符合生产需求的要求。
验收内容:
1. 外观检查:检查模具的表面、形状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尺寸检测:测量模具的各个部位的尺寸,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确保尺寸准确。
3. 材料检查:检查模具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材料的硬度、强度等性能是否达到要求。
4. 可用性测试:将模具安装到生产设备上,并进行试模生产,测试模具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5. 注塑件质量检查:分析分离模与模芯是否贴合紧密,是否有
缺陷,检查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尺寸偏差等。
验收结果:
1. 外观检查结果:[填写结果]
2. 尺寸检测结果:[填写结果]
3. 材料检查结果:[填写结果]
4. 可用性测试结果:[填写结果]
5. 注塑件质量检查结果:[填写结果]
结论:
根据以上的验收内容和结果,模具验收结果为[填写结果]。
确认模具符合设计要求,可进入下一阶段的生产使用。
备注:
[填写备注信息,如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的地方,以及对模具使用的一些建议等]。
冲压部模具验收报告
![冲压部模具验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b34524ee518964bcf847cdc.png)
送检日期序号合格1
2
3456712345123451234
滑动部件是否涂黄油
模具产品图纸一,结构图纸,零配件及模具材料供应商明细,使用说明书,电子图档是否齐全
备注 附合格产品全尺寸报告,需现场验证
凸凹模是否喷防锈油
模具设计模具外观试冲样件包装模具正反表面都应有该模具的标识,至少包括:产品名称及图号,模具名称,供应商标记
推料,卸料机构必须灵活,且在开启状态下必须突出凸凹模表面0.5-1mm
冲模所有活动部件的移动应平稳灵活,无滞止现象冲孔,落料的漏料孔应保持畅通
试冲样件的尺寸和形状符合产品设计图的要求,试样工件的尺寸不得达到产品图纸的极限尺寸
冲模质量稳定性(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生产八小时)定位,导正机构的设计凸,凹模等工作零件的设计
压料,卸料和出料的方式和防止废料上升的措施
安全防护措施的设计
备品,备件易损件是否齐全并附明细,有无供应商设计内容是否符合有关的基础标准
模具零件不允许有裂纹,工作表面不允许有划痕,机械损伤,锈蚀等表面缺陷
模具零件的材料,几何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值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冲裁模之凸凹模刃口及侧刃等必须锋利,不允许崩刃,缺口和机械损伤
热处理后的零件硬度均匀,不允许有软点和脱碳区,并清楚氧化物
模具技师检查项目标准冲压工艺的分析和设计,排样图是否合理卸料系统的设计
供应商名称
产品名称
模具名称
意见:
冲压部:
签字:日期:意见:
项目部:
签字:日期:意见:
采购部:
签字:日期:意见:
备注:
签字:日期:。
模具验收报告
![模具验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c10a2bc5acfa1c7ab00cc27.png)
模具的验收一、制品的验收模具制造结束后,要经过多次试模,一般中小型模具需试模1〜3次,大中型模具需要3〜5次,结构特别复杂的模具试模次数可能还会更多。
试模次数的多少与所采用的设备和操作工艺员素质有关,与模具设计、生产质量等因素息息相关。
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模具厂的技术水平。
最能全面反映模具水平的是最后一次试模所提供的样件。
通常把该样件送定货方,以检查结果作为模具验收时的一个重要依据。
样件基本尺寸正确与否可以反映模具的制造精度。
因此,在验收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制品验收。
验收制件至少在塑件成形或所要求的后处理完成16小时之后进行。
验收的标准环境温度23±K,相对湿度50士跖、露点温度21 C,大气压890〜 1060hPa空气流速<1m/s如果实际环境不标准,可在双方协商的条件下进行,或者所测得的数值用相应的长度膨胀系数加以修正。
1.制品基本尺寸的检验取得一件样品,首先要观察它的整体形状正确,基本造型是否符合产品设计思想。
然后对制品的基本尺寸进行检验。
2.制品配合尺寸的检验制品的配合尺寸是指制品互制品之间或制品与相关元器件之间的配合尺寸,包括局部配合尺寸和整体相对位置尺寸。
3.试装配检验当基本尺寸、外形尺寸、配合尺寸检查结束,认为基本符合设计要求时,可以进行试装配检验,这是制品检查中十分重要的手段,它可以对配合尺寸进行验证,对空间曲面进行验证。
4.制品外观质量检查当预装符合要求后,需要对制件的表观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这时的表观质量是指不存在常见缺陷条件下,表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5.动平衡和xx试验对于高速运转的部件要进行动、静平衡试验;对于要求强度高的制件,要进行抗冲击试验,强度、高温试验等。
二、模具的验收制件通过全面验收后,要对模具进行验收,前面提到,能够提供完整样件的模具,可以视为整体结构上基本合理。
然而,对模具的其它部位仍要认真检查,模具结构部位的加工精度、镶块方式、热处理手段等方面的因素直接影响着模具的使用寿命。
冲压部模具验收报告
![冲压部模具验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b34524ee518964bcf847cdc.png)
送检日期序号合格1
2
3456712345123451234
滑动部件是否涂黄油
模具产品图纸一,结构图纸,零配件及模具材料供应商明细,使用说明书,电子图档是否齐全
备注 附合格产品全尺寸报告,需现场验证
凸凹模是否喷防锈油
模具设计模具外观试冲样件包装模具正反表面都应有该模具的标识,至少包括:产品名称及图号,模具名称,供应商标记
推料,卸料机构必须灵活,且在开启状态下必须突出凸凹模表面0.5-1mm
冲模所有活动部件的移动应平稳灵活,无滞止现象冲孔,落料的漏料孔应保持畅通
试冲样件的尺寸和形状符合产品设计图的要求,试样工件的尺寸不得达到产品图纸的极限尺寸
冲模质量稳定性(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生产八小时)定位,导正机构的设计凸,凹模等工作零件的设计
压料,卸料和出料的方式和防止废料上升的措施
安全防护措施的设计
备品,备件易损件是否齐全并附明细,有无供应商设计内容是否符合有关的基础标准
模具零件不允许有裂纹,工作表面不允许有划痕,机械损伤,锈蚀等表面缺陷
模具零件的材料,几何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值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冲裁模之凸凹模刃口及侧刃等必须锋利,不允许崩刃,缺口和机械损伤
热处理后的零件硬度均匀,不允许有软点和脱碳区,并清楚氧化物
模具技师检查项目标准冲压工艺的分析和设计,排样图是否合理卸料系统的设计
供应商名称
产品名称
模具名称
意见:
冲压部:
签字:日期:意见:
项目部:
签字:日期:意见:
采购部:
签字:日期:意见:
备注:
签字:日期:。
冲压模具终验收报告
![冲压模具终验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6a54c1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64.png)
冲压模具终验收报告1. 目的对来自于外部的物料、内部加工的部品以及总成后的模具按要求进行检验,以确保投入使用的物料、部品和模具满足预期的要求。
2. 范围适用于所有组成模具的部品及模具,包括采购的物料、委外和内部加工的部品。
3.定义来料检验:外部购买的物料和委外加工部品的检验。
过程检验:内部加工的模具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检验。
最终检验:模具总成后的检验,包括模具外观、可成形性、成形产品等的检验。
4.职责4.1工程部负责相关检验数据的提供。
4.2质检部负责对物料、部品以及模具实施来料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
4.3仓库对采购物资质量负责,并配合质检部做好来料检验工作。
4.4生产部协助做好过程检验,并确保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物资不投入使用。
5.检验作业流程5.1来料检验5.1.1作业流程图5.1.2作业流程5.1.2.1仓管员在接收到外来的物料时,对物料种类、供应商、数量等信息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将物料存放在暂放区域,并以“待检品”予以标识同时通知品管。
5.1.2.2质检部接到报检信息后对物料名称、规格、供应商、包装、标识等与相应的采购文件进行核对,无误后进行抽样或全数检查,并将检验结果填入《出/入库检验记录》。
5.1.2.3检验合格的物料贴上“合格”标签,仓管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5.1.2.4检验不合格的物料,质检部会同设计、钳工、数控等相关人员进行检讨,可接受的以“特别采用”进行标识,无法采用的贴上“不合格”标签并予以隔离。
5.1.2.5采购担当将不合格物料的信息反馈给供应商,无法采用的物品予以退回同时填写《质量异常纠正措施单》。
5.1.2.6如特别采用的物料要修整的,修整后须检验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5.2过程检验5.2.1作业流程图5.2.2作业流程5.2.2.1各工序作业者完工后进行自检;若自检不合格则重新返工,本工序无法返工的按不合格处理。
5.2.2.2 质检部接到报检信息后进行抽样或全数检查,并将检验结果填入《出/入库检验记录》。
模具验收报告-修改版2004_12_01
![模具验收报告-修改版2004_12_01](https://img.taocdn.com/s3/m/8ac71ee8856a561252d36fe7.png)
g ültig ab:01-07-00 Ersteller:I/PW-C Datum:20-01-01Werkzeugbezeichnung / 模具名称Op – Nr.Beschneide-Lochwerkzeug 30KR = Konstruktionsrichtlinie/设计准则 AR = Arbeitsrichtlinie 工作准则ent- f ällt Her-steller ZW =Ziehwerkzeug 拉延模/NW =Nachformwerkzeug 整型模/BW =Beschneidewkz.切边模i.O.i.O.n.i.O.I .1I.1.1I.1.2I.1.3I.1.4I.1.5I.1.6I.1.7I.1.8I.2I.2.1I.2.2I.2.3I.2.4I.2.5I.2.6I.2.7I.2.8I.2.9I.2.10I.2.11I.2.12I.3I.3.1I.4I.4.1Daten-, Firmen und Enddruckstempel 零件号、周标记、公司及终端压力印记39D 663/647/88939V 1079Daten- und Firmenstempel sichtbar, ausbaubar, richtig gesetzt数据及公司印记要一目了然、可坼卸且位置要正确39D 663/647/88939V 1079Wie Fertigungsabnahmeprotokoll / Ziehanlagenabnahmeprotokoll 参照工艺验收报告/拉延模型验收报告Werkstoffe/材质Teilnummer am Oberteil vorn und hinten beschriften/上模前后标注零件号Bauteile mit Mat.bezeichnung u. Pos.Nr. Beschriften/部件标明材料和序号Hinweisschilder f ür Werkzeugdemontage 模具拆卸指示牌39V 1088/ 1096/1091/1093Beschriftungsschilder f. Gem.-Aufbau (auf einer Platte zusammenfassen)5 Felder (总模架铭牌)Werkzeuggewicht - wei ß auslegen, an 4 Seiten 压机重量四边涂白色39V 1076Tasche f ür Werkzeugbegleitkarte anbringen. (Bereitstellung durch Kunde) 放置模具随卡袋(由供货商准备)Luftbolzenschema (Ausgleichs-u. Zentrierbolzen auch f. Ersatzpresse)气垫顶棒示意图(也用于备用压机平衡棒和定位棒)39V1092Hinweisschild f ür Gasdruckfedern - Auff ülldruck/氮气缸满压指示牌39D 578Kennzeichnung - Werkzeugfront - wei ß auslegen/模具正面标记涂白色39V 1077/1076Beschriftungsschilder - gravieren, verschrauben/铭牌上刻字,用螺拴固定39V 1088/1093/1096/1091Farbanstrich mit Wkzgnr. - wei ß auslegen/模具号涂白色39V 1077/1076Kennzeichnung - Durchlaufrichtung - wei ß auslegen (beidseitig) 运行方向箭头涂白色(两面)39V 1077/1076Beschriftung und Kennzeichnung/标签和标记Energieanschl üsse/各种能源接口Pr.- RichtlinienProduktion in Ersatzpresse m öglich (Einbauh öhen beachten)是否能在备用压机上生产(注意闭合高度)Pr.- Richtlinien Bohrungen und Anlauffl äche f ür Einbauwagen/模具上用于换模小车定位面和孔39D 634 / 881Spannm öglichkeit - Spannflanschh öhe/模具上夹紧槽与压机是否对应,模具夹紧面高度39D 601Einbauzentrierung/模具在压机台面上居中安装39D 634Werkzeugmitten - wei ß auslegen/模具中心涂白色39V 891Werkzeugtransportelemente - Tragbolzen u.Transportwangen nach Norm 模具吊运部件--吊耳和吊耳部位的铸件壁厚是否符合标准39D 866-867Einbauh öhe/模具安装高度39D 666PresseneinbauI. Allgemeingeltende/有效地Normen / Richtlinien 标准和准则Kunde Werkzeugnu./模具号 3. Vorstellung2.07.200378-72 D 4161 4. Vorstellung 6Q4.809.605Seitenteil aussen links 2. Vorstellung 21.05.2003Teilnummer/零件号Teilbezeichnung / 零件名称 1. Vorstellung 4.07.2002Abnahmeprotokoll/冲压模具验收报告Presswerkzeuge 1D 3138 Ausgabe: BVersion:VWI.4.2I.4.3I.5I.5.1I.5.2I.5.3I.5.4I.5.5I.5.6I.5.7I.6I.6.1I.6.2I.7I.7.1I.7.1.1I.7.1.2I.7.1.3I.7.1.4I.7.2I.7.2.1I.7.2.2I.7.2.3I.7.2.4I.7.2.5I.8I.8.1I.8.1.1I.8.1.2I.8.1.3I.8.1.4I.8.1.5I.8.1.6 Anzahl und H öhe ausreichend, einsatzgeh ärtet / 数量和高度是否够Sucher und Aufnahmestifte im Durchm. gro ß genug, konisch geschliffen要考虑导正销和定位销足够大的通孔直径,磨削锥体leicht demontierbar / 易拆卸Lage, Anzahl, H öhe der Anschl äge/ 定位块的位置、数量和高度Verarbeitung (Radien), Gr öße der Aussparung f ür Anschl äge 加工(圆角),定位块间隙尺寸Einweiser, Sucher/ 工序件定位器,导正39D 807 39V 1242/1245Feingussanschl äge f ür Platinen und Teilefixierung/固定零件和料片的精细定位块Einweiser und Sucher / 挡板和导正Mit Dickenma ß beschriftet/ 标出厚度尺寸Unterf ütterung/下面是否台阶支撑richtige Materialpaarung/材料是否正确配对Befestigung / 是否固定R ückenf ührung / 回程导向richtig platziert und ausreichend/是否正确定位,是否有足够的位置S äulen konisch angeschliffen bei schwimmend gelagerten Wkzg. 浮动支承板模具用锥形头导柱39D 958F ührungsbuchsen und S äulen nach unten/oben freigebohrt 导套和导柱向上向下有通孔39D 862Anordnung, Stabilit ät ausreichend, Material, fester Sitz der S äulen keineKurstoffplatten o. Buchsen分布位置,足够的稳定性,材料,导柱固定位置,不允许用塑料导套和导板Halteklammern bei verdeckten S äulen u. F ührungsbuchsen 导柱和导套用压板固定39D 856F ührungen/导向Stollen - S äulen - Laschenf ührung/导槽--导柱-导板39V 1157/1159Mit Klammern gegen herausfallen gesichert/防止拔出,用压板固定39D 861Ausgleichsbolzen/平衡顶棒39D 896/11-1D 447In B üchsen gef ührt: Festschmierstoff (bei Einsatz Prod-Presse) 用固体润滑剂的导套(备用生产压机时)39 D 860Mit Bemi. Nr. und L änge beschriftet/顶棒上标明工装号和长度Auflauffl ächen f ür Tischkissenbolzen verg ütet/工作台气垫顶棒磨擦面调质处理Bei Normabweichung (z.B.abgefr äst) Nummerierung erforderlich 非标顶棒要编号St ößelkissenbolzen funktionell richtig und über Gussrippen gesetzt 状滑块气垫顶棒性能正确,放置在铸件筋上39D 638Einheitliches Tischkissenbild nach Konstruktionsrichtlinie der jeweiligenPressenstra ße/根据不同压机线设计准则统一工作台气垫图Pr.Richtl.Tischkissen- und St ößelkissenbolzen/工作台气垫和滑块气垫顶棒Pr.- Richtlinien Ziehkissenbolzen funktionell richtig und unter Gussrippen gesetzt 拉延气垫顶棒性能正确,放置在铸件筋下面39V 1228 39D 951Luftbolzen/顶棒Enddruckstempel richtig gesetzt(Formstufe) u. am Fertigteil sichtbar 终端压力印记位置要正确,可在成型件看见39V 863Endruckstempel auf Konsole gesetzt und einsatzgeh ärtet bzw. Verg ütet/ 终端压力印记需表面淬硬热处理I.8.1.7 I.8.1.8 I.8.1.9I.8.2 I.8.2.1 I.8.3 I.8.3.1 I.8.3.2I.9 I.9.1 I.9.2 I.9.3 I.9.4 I.9.5 I.9.6 I.9.7I.10 I.10.1 I.10.2 I.10.3 I.10.4I.11 I.11.1 I.11.2 I.11.3 I.11.4 I.11.5 I.11.6 I.11.7 I.11.8I.12Absteck- ,Halte- und Sicherheitselemente横插销,止动件和安全件39D 854/1 / 650 Flächen für Sicherheitsstützen vorhanden (Gelb-Schwarz gekennzeichnet)安全保护面(用黄黑标出)39D 591 gelb gestrichen / 涂黄色Maße auf Werkzeug eingeschlagen (Schlagzahlen)/模具上标出尺寸bei Werkzeugen für mech. Pressen mit Gasdruckfedern ( 70 x 50 x 3,0 dick机械压机模具带氮气缸( 70 x 50 x 3,0 )bei Werkzeugen für hydr. Pressen ohne Gasdruckfedern ( 100 x 60 x 7,1 dick )液压压机模具不带氮气缸( 100 x 60 x 7,1 )Ausführung (klappbar)/结构(可折叠)richtig dimensioniert / 正确地标出尺寸Ruheelemente / 静止元件39D 635 richtige Lage / 位置是否正确rot gestrichen / 涂红色Maße eingeschlagen/ 标明定距块高度尺寸Über Gussrippen gesetzt (Auflagefläche min. 50%) 放置铸造筋上(至少50%支承面)Distanzen (Einzelstufendistanzen,Gem.Aufbau-Distanzen)定距块(单副模具和总模架定距块)39V 1162 ausreichend dimensioniert/留有足够的位置Pressteil mit angez. Anlagebereichen und entsprechender Teilskizze冲压件上要标出接触范围和相应的蓝油零件entlang der Schnittkante, außerhalb Funktionsbereich freischleifen沿着切边边沿把不影响功能部分磨掉richtiger Pressendruck/要有正确的冲压压力PR.-Richtlinien Bei Methode ohne Nachformoperation im Ziehwerkzeug voller Druck 拉延模无后续整形工序时需要拉实压足Bei Niederhalter von Beschneidewerkzeugen ca. 5 - 10 mm breit切边模卸料板的面与刀口接触面宽度5-10MMBlechhalterbild funktionsbezogen/与性能有关的压边圈图Tragbild bei allen Anschlussflächen/所有接触面图Tuschierbild / 蓝油图Aufnahmen ausreichend, Verschraubung, Verstiftung/确保定位,旋紧,插牢Aufnahmepunkte nach Fertigungs-/Ziehanlagenabnahmeprotokoll定位点确定按验收的richtig gesetzt, leicht demontierbar, Steckverbindung, Kabelverlegung 位置是否正确,易拆除,插座连接和铺电缆Teilaufnahmen/零件定位Grenztaster, Platinenlagekontrollen, Teillagekontrollen论限位键,料片位置控制和零件位置控制39D 639 exakte Fixierung der Pressteile in allen OP-Folgen在所有工序上另外固定冲压件Sucher gegen Herausfallen bzw. Herausziehen gesichert 要防止导正销脱落。
模具验收总结范文
![模具验收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f8fcf3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8.png)
模具验收总结范文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模具在生产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模具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在模具制造中,模具验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介绍了一份模具验收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进行参考。
前言
模具验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材料、制造工艺、装备、质量要求等等。
为了保证模具制造的质量,模具验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并记录好每一个环节的情况,以便日后追溯。
模具验收总结范文
一、模具材质验收
•模具材料应符合要求,并经过检验。
•模具材料的热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试验。
•模具材料应无锈蚀、裂纹、缩孔等缺陷。
二、模具结构验收
•模具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
•各零部件应符合图纸要求并组装完整。
•模具的附加装置应打好标记并可靠牢固。
三、模具制造过程验收
•模具制造应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并记录好每一个环节的情况。
•模具制造中的加工误差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并记录好。
•对于有关模具性能的关键测量应进行试验和记录。
四、模具试运行验收
•模具调试时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并记录好每一个环节的调试情况。
•模具试运行时应全面评估其性能特点,并记录好每一个性能指标的测量结果。
•向用户交接时应对模具性能进行全面的和详细的说明。
结束语
模具验收对于整个生产过程至关重要,只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才能保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希望以上模具验收总结范文能够对大家的模具制造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对来自于外部的物料、内部加工的部品以及总成后的模具按要求进行检验,以确保投入使用的物料、部品和模具满足预期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所有组成模具的部品及模具,包括采购的物料、委外和内部加工的部品。
3.定义
来料检验:外部购买的物料和委外加工部品的检验。
过程检验:内部加工的模具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检验。
最终检验:模具总成后的检验,包括模具外观、可成形性、成形产品等的检验。
4.职责
4.1工程部负责相关检验数据的提供。
4.2质检部负责对物料、部品以及模具实施来料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
4.3仓库对采购物资质量负责,并配合质检部做好来料检验工作。
4.4生产部协助做好过程检验,并确保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物资不投入使用。
5.检验作业流程
5.1来料检验
5.1.1作业流程图
5.1.2作业流程
5.1.2.1仓管员在接收到外来的物料时,对物料种类、供应商、数量等信息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将物料存放在暂放区域,并以“待检品”予以标识同时通知品管。
5.1.2.2质检部接到报检信息后对物料名称、规格、供应商、包装、标识等与相应的采购文件进行核对,无误后进行抽样或全数检查,并将检验结果填入《出/入库检验记录》。
5.1.2.3检验合格的物料贴上“合格”标签,仓管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5.1.2.4检验不合格的物料,质检部会同设计、钳工、数控等相关人员进行检讨,可接受的以“特别采用”进行标识,无法采用的贴上“不合格”标签并予以隔离。
5.1.2.5采购担当将不合格物料的信息反馈给供应商,无法采用的物品予以退回同时填写《质量异常纠正措施单》。
5.1.2.6如特别采用的物料要修整的,修整后须检验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5.2过程检验
5.2.1作业流程图
5.2.2作业流程
5.2.2.1各工序作业者完工后进行自检;若自检不合格则重新返工,本工序无法返工的按不合格处理。
5.2.2.2 质检部接到报检信息后进行抽样或全数检查,并将检验结果填入《出/入库检验记录》。
5.2.2.3检验合格的部件以“合格”进行标识,移交下一道工序。
5.2.2.4检验不合格的部件,质检部会同设计、钳工、数控等相关人员进行检讨,可接受的以“特别采用”进行标识,无法采用的贴上“不合格”标签并予以隔离。
5.2.2.5对于不合格项质检部开《不合格项整改报告》,相关部门对问题点分析、纠正和预防,同时对预防措施进行确认。
5.2.2.6特别采用的部品对其它工序有影响的,责任者需及时通知相关方;要修整的部品,修整后须检验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5.3最终检验
5.3.1作业流程图
5.3.2作业流程
5.3.2.1模具零部件制造完成后,钳工担当对各部件进行组装、复合,实配合格后再
进行总装实配复模,并确认各部件功能运作正常,不符合要求的及时修正。
5.3.2.2总装实配后质检部按《模具自检表》相关内容进行检验,成形依据设计提供
的《试模联络单》,对模具进行试作并提供试作报告。
5.3.2.3试模品出样后,检测科对产品进行检测;营业技术担当对检测科提供的检测
数据进行判定,对不符合图纸要求或试作中的问题点以及顾客提出要求设计更改的内容向生
产部提出修正。
5.3.2.4试作合格的模具移交客户验收。
6.检验和试验
6.1取样
同一规格的物品按每批3~5pcs抽取样本或由品管担当确定,小于3件的批次进行全检,
有公差标准的关键尺寸在现有资源可以测量的情况下要全部测量。
6.2检验要求
6.2.1品管人员抽取样本后,先分别对外观、尺寸进行判定,再进行破坏性检验。
6.2.2外观检查环境要求:采用常态照明(40w日光灯使光线充足),待测量物品测量
面与检验人员肉眼距离25~35cm,观察角度要求垂直于待测量物品被测面的±45o角,观察
时间为10±5秒。
6.2.2监视和测量装置要求:卡尺精度等级不低于0.02mm,千分尺精度等级不低于0.01mm,
标准规精度等级不低于0.01mm,其它或自制的检具等装置要满足相关的工艺、检验文件或工
程图纸上的测量要求。
6.3检验内容
6.3.1五金类(螺丝、加热元件、弹簧等)
性质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要求缺陷类别
外观表面外观目视无色差、无混料、无氧化、无毛边一般
无机械损伤、无缺损、变形等不良重要
功能适配性配合产品配合应满足图纸或规格说明书重要
使用功能测试按规定测量其机械、电气要求项目
包装包装状况目视包装无破损,标签字迹清楚一般
6.3.2模具部件类(含毛坯和成品)
性质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要求缺陷类别
外观表面外观目视无机械损伤,无缺损及扭曲变形,无开裂重要
无氧化现象,表面光洁,倒角均匀无锐边,编号正确、清晰一般
材质供方检测目视供方提供的质保书(或物性表)满足规格要求重要
硬度硬度计硬度满足规格要求(45c\55c hrc<25、p20\px5 hrc28~35、718hh\dh2f
35~40、nak\2738 hrc40~45、skd61淬火hrc>45)重要
加工性工艺验证使用部门试用确认重要
性质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要求缺陷类别
尺寸尺寸卡尺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孔、槽可用塞规、芯棒测量)重要
尺寸千分尺/机床
3d值三次元/机床满足造型数据要求
垂直度三次元/机床满足设计图纸要求
斜度三次元/角度尺
适配性实配滑动部滑动顺畅,产品面间隙≤0.03mm,其它间隙≤0.05mm
冲裁模具
外观 1、模具零件不允许有裂纹,工作表面不允许有划痕、机械损伤、锈蚀等表面缺
陷
2、冲裁模之凸凹模刃口及侧刃等必须锋利,不允许有崩刃、缺刃和机械损坏
3、热处理后的零件硬度应均匀,不允许有软点和脱碳区,并清除氧化物
4、模具正反面都应有该模具的标识,至少包括:产品名称及图号、模具名称
试模 1、推料、卸料机构必须灵活;且在模具开启状态下须突出凸凹模表面0.5-1mm
2、冲模所有活动部件的移动应平稳灵活,无滞止现象
3、冲孔、落料的漏料孔应保证畅通
6.4缺陷等极
6.4.1重要:性能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会导致模具不能成形或最终成形品达不到要求,
以及客户不能接受或存在重大投拆的。
6.4.2一般:不满足规定的要求但不影响性能或与客户沟通能接受的。
6.5特别采用
属下述情况,不满足规定要求但不影响性能的,可特别采用。
a.部件尺寸超差,但实配后符合要求的可特采(产品面间隙不得大于0.03mm)。
b.经重新加工或修补后,能达到要求的可特采。
c.有缺陷但与客户沟通后能接受的可特采。
6.6免检
要求不高且工艺能完全保证的、现有资源不能检测的项目经主管人员同意后免于检查。
6.7紧急放行
生产急需来不及进行检验,且本工序的不合格品不影响下道工序加工,才能紧急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