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发展概况
幼儿园课程发展历程分析 幼儿园课程
一、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历程分析1. 我国古代的幼儿教育在我国古代,幼儿园教育起源于唐代的“沐浴教育”,主要是通过给孩子洗澡、按摩等方式来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发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宋代出现了类似于现代幼儿园的“拜师读书”制度,幼儿在家庭或师门内开始接受启蒙教育。
2. 欧洲的幼儿园课程发展19世纪末,欧洲开始出现现代幼儿园教育的雏形。
德国教育家弗超尔提出了“幼儿园”这一概念,并倡导了以儿童自主、活动、游戏为主要特点的教育理念。
这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对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我国近现代的幼儿园课程发展20世纪初,我国开始引进西方的幼儿园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
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幼儿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的幼儿园教育理念。
1949年新我国成立后,幼儿园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政府开始重视幼儿园教育,推动了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二、幼儿园课程的发展现状分析1.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现在的幼儿园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身体素质、社会性等各个方面的教育内容。
课程内容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开发智力、情感、社交等各方面的能力。
2. 幼儿园课程的教学目标现代幼儿园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兴趣、好奇心和创造力,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幼儿园课程的教学方法现代幼儿园课程注重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体验教学、项目教学等,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
4. 幼儿园课程的评价体系现代幼儿园课程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定期考察、观察评价、作品评价等多种形式,并注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评价,重视幼儿的个性差异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未来幼儿园课程的发展趋势展望1. 重视幼儿的个性差异未来的幼儿园课程将更加注重对幼儿个性差异的尊重和培养,引导幼儿在自主选择和实践中发展自我。
2. 强化跨学科整合未来的幼儿园课程将更加强调各学科内容的整合与渗透,通过跨学科的融合,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当代学校课程发展历程
当代学校课程发展历程
一、启蒙阶段
在启蒙阶段,学校课程的发展主要围绕着基础知识的传授展开。
这个阶段的课程包括了基本学科,如语文、数学、外语等。
学生主要通过背诵和复述来掌握知识。
二、包容多元阶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多元文化的出现,学校课程开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和创造力。
此阶段的课程内容得到了扩展,除了传统学科以外,还引入了音乐、美术、体育等领域。
学生被鼓励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三、关注实践应用阶段
在关注实践应用阶段,学校课程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和工作需求。
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如实验科学、实用技术等开始受到重视,并与传统学科进行结合。
学生接受更多的实践训练和项目实践,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创业阶段
当代学校课程的发展已趋向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这一阶段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团队协作和创业精神。
学生通过参与创新项目、创业实践等方式,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准备。
五、全面发展阶段
最新的学校课程发展已呈现出全面发展的特点。
除了传统学科和实践应用学科,课程内容还包括了人文素养、社会责任等领域。
学生将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社会责任意识等。
这样的课程目标旨
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以适应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
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2.英国实施“微电子教育计划” 3.法国实施“万台微机计划”
4.我国开设计算机选修课
1.1.2 计算机文化论 1.1.3 计算机工具论 1.1.4 计算机辅助教学
1.2 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
接
第三次课 如何做一个观课有心人— —以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
为例
• 展示文档“信息及其特征”教案设计 • 分析课程目标,课堂提问的艺术, • 作为一个观察课堂的新手老师: • 教学目标 • 重难点 • 导入用了什么? • 如何设置教学任务 • 这个教案是以前的,有没有生活中的热点可以增加? • 老师课堂提问一共用了多少问题?哪些是开放式问题?哪些是封闭型问
1.3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展望
1.3.1 信息素养:信息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 1.3.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研制 1.3.3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在实验中逐渐走向成熟
第一章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
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
– 信息素养是信息化社会中每一个人赖以生存、 生活、学习的基本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 在学校教育中它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 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认知能力和技能,构成
知识创新和学会学习的基础。 – 各国政府、教育部门都提出了适合本国发展战
略的“信息素养”培养目标,并作为国家信息 技术教育的目标。
题?
• 穿插“课堂提问艺术”这一个知识点稍作展开
•Big 6 方案目前不仅进入
中小学应用,而且普及领
域延伸到高等教育及成人
教育。
Big6图解
任务 界定
界定信 息问题
确定信 息需求
简述课程发展的历程
简述课程发展的历程课程发展的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和进步,课程也随之不断演变。
以下是课程发展的主要历程。
早期教育的课程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例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
在这些文明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公民品德和传授实用技能。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人文科学、语言学、数学和音乐等学科。
随着中世纪的到来,宗教因素开始渗透到教育体系中,宗教教育成为主流,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育主要关注对宗教知识和神学领域的教授。
在这个时期,语言学、文法学和神学这些学科成为教育的重点。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以人文主义为基础的新教育思想兴起,对课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们开始重视个体的全面发展,课程逐渐包括了人文学科、自然科学、数学和体育等内容。
这个时期诞生了许多大学和学院,其中最有名的是牛津和剑桥大学。
18世纪的启蒙运动进一步推动了课程的发展。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思维和科学方法,提倡普及教育。
课程内容开始关注科学、自然哲学、历史和政治等学科。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公立学校系统在许多国家建立起来,普及教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这个时期,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学科,如阅读、写作、算术和科学。
20世纪的课程发展经历了许多转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改革推动课程从传统学科向更多实用技能和社交技巧的培养转变。
例如,增加了手工艺、家政、商业和音乐等实用技能的教学。
到了20世纪后半叶,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课程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互联网和电子技术的普及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学习方式。
现代课程不再局限于传统学科,还包括了信息技术、媒体素养和创新思维等内容。
当今世界,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对课程发展产生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现代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国际理解和沟通能力。
同时,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被视为重要的课程目标。
总之,课程发展的历程反映了人类社会和教育理念的变迁。
国外地理课程发展概况
国外地理课程发展概况国外地理教育发展参差不齐,一般认为,作为独立学科的地理教育源于西欧,以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为标志,17世纪中叶后,西欧开始把地理教育列为普通学校课程,18世纪后传入东欧;这之后,随着地理科学和教育学的演变发展,地理教育呈现出课程多样性、重视乡土地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尤其是绘图能力训练等特点;教学内容上包括地理基础知识、本国地理、外国地理且大多以本国地理为主;教学方法上也不断发展、创新,如本世纪以来法国就把电影、幻灯运用于地理教学之中;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及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世界各国都掀起了规模巨大的教育改革浪潮,赋予了地理教育诸多新特点,我们不妨将此作为现代地理教育学的始端,推动现代地理教育改革的动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现代地理科学的发展不断充实和拓展了地理教育的知识内容和基础理论体系,如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人地关系理论逐渐成为地理教育明确而公认的主题;其次是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电教技术的发展使得地理教育手段、方法得以更新;其三是教育科学的进步,尤其是许多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成果在地理教育中的应用对促进地理教育改革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如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赞可夫的“实验教学法”、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法”、德国瓦根舍因、施腾策尔的“范例教学法”等等一大批先进科学的教法、学法理论被大量应用于地理教育实践,譬如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一书中就曾采用芝加哥位置确定的地理教学实例以阐明其“发现法”的教学思想;其四是“知识爆炸”,学生接受信息量大增、国际交往与交流日趋频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国际化,要求学生在加强全球环境保护、促进国际交流与发展等方面理解和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而这些方面地理教育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功用,同时也促进了地理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总之,推动现代地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虽然在改革的程序和侧重上各国各具特点却又表现出诸多共同趋势;二、国外地理教育改革发展趋势1.地理教育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时代化在国外,构成地理教育理论的主要依据大多源自同期的地理学理论,经历了环境决定论→二元论→或然论→人地关系“和谐论”的演变,学校地理教育也曾一度步入歧途;80年东京24届国际地理联合会上提出“在今日世界人口日增,环境变化急剧、资源匮乏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处境中,如何去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面临的主要研究课题”,这种辩证的人地协调观,自此在世界许多国家地理教育中开始得以充分体现,形成了较系统的科学的现代地理教育理论;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又进一步充实了人地关系和谐论的地理教育思想;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发大会”首脑会议以“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并通过了世界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取得了全球共识;因此,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和谐理论必将成为未来各国地理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这种趋势表明具有鲜明时代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现代地理教育理论的日臻完备;2.地理教育目的的全面化、综合化趋势当代国外地理教育目的在教育理论系统化、科学化基础上表现出全面、综合化趋势;其一、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人地协调发展的一些地理基础知识内容,了解人类生存环境,还要让学生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例如德国地理教程不仅要求让学生掌握地理空间,还要让学生参与空间设计与发展,他们认为“今天的学生,将来的公民,应该能用地理知识来指导行动”,因此空间结构成了地理教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即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其二、教育目的的全面综合化还表现在知识、能力与思想道德情操的全面发展上;正因于此,具备“生态保护责任行为”便成了德国地理教程的另一基本目标,他们认为“德国风景区已受到空气污染和工业交通引起的噪音影响,森林受到酸雨侵蚀……因此,学校应教孩子学会如何尽可能保护大自然,可见其思想教育乃至行为教育都已纳入地理教育的目的之内;3.地理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和大纲地理课程标准教材结构新颖化趋势目前国外地理教育在课程结构上仍将存在选修、必修、活动课程等结构多元化趋势;课程设置上既有综合课也有单独课程,如英法地理均单独设置,英国还以法律形式规定包括地理在内的十门课程为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并制订颁布了全国统一的国家地理课程,可见其地理教育地位之重要性;美、日、德等国地理课程大多融汇于社会学科,不过目前也存在走向单一设置的趋势;在课程安排上模式也是多样的,如英国有统一标准,德国却各州自有安排,共同点是都强调要能加强地理基础知识教学和发展学生能力并有利因材施教;在课程结构多样化下,各国地理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结构表现更加新颖的发展趋势;如大纲知识、能力要求目标具体,教材图文并茂增大图幅比重,教材编排富于启发性、思考性并重视学生智能培养,如德国地理专题形式教材便于学生思考并活跃思维;4.教学内容不断更新首先,随着现代地理学发展,许多现代地理学的新知识、新成果将及时反映到地理教学内容之中,而环境、资源、人口、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将成为地理教育的主要内容,以此体现出教学内容的时代特征;其次,更加注重实践性知识,即那些涉及个人,公众及日后职业生活的内容将成为地理教材的取材范畴,以突出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如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地理教科书中就编入了诸如垃圾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城市工厂布局等大量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内容;第三、知识内容的人文化比重加强,这是世界各国地理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这种普遍重视人文地理,体现出现代地理学以自然地理方法为研究手段,以人文地理为研究目的的发展方向,这种教学内容的权重更新也反映了地理学的发展趋势;5.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智能化目前,教学方法和手段尚处在传统与现代交替时期;即便是发达国家,传统教学法仍有不少用武之地,但随着现代科技成果的广泛运用,尤其是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电化教学技术的大量推广应用将是必然趋势;如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CAIG在英国和北美发展迅速,进入70年代以后,其硬件功能便已可完全满足教学要求,软件质量逐步得到改进,到1989年仅全英国教育资料服务处储备的地理软件就达165个;在教学方法上把诸多现代教学法和教学思想更加有针对性而又更广泛地运用于地理教学活动之中是目前国外地理教学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教学中注重师生双边活动甚至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发现活动以激发学习兴趣,开展独立思考以提高学生智慧潜能;如在德国,就要求教师通过不同方法的教学活动以使学生学会如何与专家、科学家甚至政治家们交谈,并同他们一起做决定,目的重在学生参与,因此“讨论和辩论便是学生获知的方法”,这种交谈或讨论中获知的方法正是发现法等现代教学方法的演变;总之,世界各国地理教育伴随世界教育的不断发展而表现出诸多特征,了解这些特点和趋势对促进我国地理教育改革和实践,无疑是有借鉴意义的;。
结合实际论述课程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课程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一、课程的内涵1.1 课程的概念课程是指学校或教育机构为实现特定教育目标而组织安排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和教学内容的总称。
它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学原理和具体学科教学内容等方面。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课程的内涵不仅仅是指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包括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
1.2 课程的特点课程具有系统性、先进性、时代性、客体性、实践性、发展性等特点。
系统性是指课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先进性是指课程要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紧跟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成长特点。
时代性是指课程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更新,保持活力和创新性。
客体性是指课程是为学生服务的,应该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宗旨。
实践性是指课程要注重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发展性是指课程要与学生的成长发展相适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 课程的目标课程的目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系列有机的学习活动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思想、品德、智力、体质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达到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目的。
课程目标一般包括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的发展趋势2.1 个性化定制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将逐渐朝向个性化定制的方向发展。
个性化定制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发展特点等个体差异,有选择地安排和组合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跨学科融合未来课程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
跨学科融合可以打破传统学科边界,促进知识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知识的通联和应用。
跨学科融合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多元化评价未来课程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多元化评价。
传统的教育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
课程类型的发展趋势
课程类型的发展趋势课程类型的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多样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课程类型将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学科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还将出现更多跨学科、综合性的课程,如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课程、艺术整合课程等。
这些课程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个性化:随着教育个性化的需求不断增加,课程类型也将越来越注重个性化。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课程,实现个性化发展。
例如,一些学校将提供选修课程、拓展课程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实践性:实践性课程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类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式学习、实习、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这种趋势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国际化课程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这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发展。
5.技术整合: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整合课程将成为趋势。
这类课程将科技与教育紧密结合,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学习体验。
同时,技术整合课程也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
总之,未来课程类型的发展趋势将是多样化、个性化、实践性、国际化和技术整合。
这些趋势将有助于培养更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教案课程概况怎么写初中
教案课程概况怎么写初中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还要求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了适应这一需求,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改变过分依赖教材、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领域,增强知识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团队协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素养。
5.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特长方面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
三、课程内容1. 研究性学习:学生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研究课题,进行调查、实践、分析、总结,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2.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学生参与社区活动,了解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3. 劳动与技术教育: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 信息技术教育: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应用的能力,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四、课程实施1. 课时安排:初中阶段每周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
2. 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访问式、问题式、搜集式、整理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
3. 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文化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
4. 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和实施能力,确保课程质量。
第一章-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
第一章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引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社会层面的文化建设,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的内在素养的某种结构性的追求,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信息素养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信息素养”……,那么什么是信息素养呢?本章将梳理信息素养的概念,追溯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史,并通过介绍国外一些国家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状况,让大家去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对比、分析中外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异同。
学习目标本章学习目标:⏹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信息素养的含义。
⏹了解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能够总结出各个阶段的变化特点。
⏹了解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与地区的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状况,能够概括出各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共性。
第一节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围绕信息素养的概念,专家学者等研究人员众说纷纭。
对相关观点的整理,既可以沿循某条线索进行,譬如依据时间顺序加以整理从中总结发现对信息素养概念认识的变化,也可以从对比的视角来进行观察,譬如,理论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方面的尝试,国外的代表性观点及国内的典型认识,专家学者的认识与一线教师的定位。
本节综合运用了以上提及的几种线索对信息素养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国外对信息素养的认识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并把它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与现在的信息素养理论相比,这个定义只是一个原始雏形。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下设的“信息素养主席委员会”在其研究的总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概念迅速从图书情报界扩展到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逐渐成为信息时代的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历程
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历程1. 介绍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历程是对幼儿园教育过程中课程内容、目标和方法的演变和发展的一种概括。
它与社会、文化、教育理念和研究结果等相关,并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推动。
本文将对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分析。
2. 早期幼儿园的课程发展早期幼儿园的课程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德国。
当时,弗雷贝尔创立了第一个幼儿园,他提出通过自由的游戏、体验和自主学习来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儿歌、手工艺和简单的游戏活动等,旨在促进幼儿的身体和智力发展。
3. 20世纪初到中期的幼儿园课程发展20世纪初到中期,幼儿园课程逐渐成为公立教育系统的一部分。
这一时期的幼儿园课程更加注重智力和学业的发展,强调语言、数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的教学。
课程内容也更加系统化,包括绘画、音乐和体育等艺术和体育活动。
同时,幼儿园的教育方法也逐渐从游戏和自发性学习转变为有计划的教学。
4. 20世纪中期到末期的幼儿园课程发展20世纪中期到末期,幼儿园课程开始注重幼儿的自主和全面发展。
教育者们意识到,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有更多的自由和参与性。
因此,幼儿园课程更加关注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正式的学前教育课程也开始在幼儿园阶段实施,涵盖语言和沟通、数学、科学、艺术、社交和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学习内容。
而学前教育课程的目标则是为幼儿提供全面、均衡和有质量的教育,以确保他们在进入小学前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5. 当前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当前,幼儿园课程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关注STEAM教育、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等领域。
课程内容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加关注幼儿的创新思维、合作精神和跨学科能力的培养。
此外,游戏教育也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认识到游戏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积极影响,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将游戏融入到课程中,通过游戏来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
本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
本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1. 导言本文将深入探讨课程建设的发展历程。
课程建设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不断发展的过程。
从最初的单一教学方法,到如今的多元化和高度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课程建设在不断变革中逐渐成熟和完善。
本文将以历史时序为主线,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主要的里程碑事件,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和理解课程建设的演变过程。
2. 开拓阶段:传统教学方法的兴起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课程建设主要集中在简单而庄重的知识传授上。
教师以简单的讲解和演示为主,并依靠传统的教科书进行教学。
这个阶段的课程建设主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缺乏关注。
3. 多学科整合:综合学科的兴起随着教育观念的演变,课程建设开始注重多学科的整合。
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提供更全面和综合的学习体验。
这种综合学科的课程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能力。
4. 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差异化需求随着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认识不断深入,课程建设开始关注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旨在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和学习风格,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
这种个性化教学的课程建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5. 教育技术的应用: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课程建设开始借助教育技术的应用,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
教学课件、在线教学平台和电子教材等教育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灵活和便捷的学习方式。
课程建设也在逐渐借助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开拓学生学习的新领域。
6. 探索性学习:开拓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近年来,课程建设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学习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批判性思考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索性学习的课程建设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和参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总结与回顾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创新,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章-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
第一章-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课程也成为了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概况,包括其历史背景、学科特点、教学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历史背景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计算机诞生的早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意识到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并开始将其引入教育领域。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开始进入学校,并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
二、学科特点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数据库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其特点如下:1. 实用性:信息技术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2. 创新性:信息技术课程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技术知识,进行创新和创造,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 跨学科性:信息技术课程融合了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
以下是常见的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2. 项目化学习:学生通过完成项目,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未来发展趋势信息技术课程的未来发展将进一步拓宽其应用领域和教学内容,以下是可能的趋势:1. 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将加强对人工智能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和创新能力。
2. 大数据:大数据的兴起将催生对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需求,信息技术课程将加强对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的教学。
3. 云计算:云计算技术的普及将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学生将学习云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4. 跨学科融合:信息技术课程将进一步与其他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能力。
课程建设发展历程—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发展历程—精品课程课程建设发展历程可以说是我国教育制度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精品课程则是课程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
本文将从课程建设发展历程和精品课程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课程建设发展历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建设也在逐步完善。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了素质教育,提出了学生主体、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
同时,也提出了“三结合”课程体系,即知识、能力、素养三个维度的教育内容结合,兴趣、情感、态度三个维度的教育方法结合,个性、群体、社会三个维度的教育目标结合。
之后,我国又相继实施了“新课程”、“实验课程”、“创新课程”等不同类型的课程建设。
其中,“新课程”是指以“教育必须贴近实际、与生活相联系,以学生为中心”为基础,从知识结构、认知方式、情感态度等方面全面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
而“实验课程”和“创新课程”则是在新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实践与创新的课程实验。
二、精品课程的发展精品课程是指在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策略、评价标准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以做到内容设计合理、知识层次清晰、教学法灵活多样、资源充分利用、评价严格公正等要求,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最优、教育质量最高的课程。
目前我国精品课程的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化学、数学、物理等科目中均涌现出许多经典的精品课程。
其中,一些优秀的精品课程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还在国外得到了很多关注和认可。
而且,在高等教育中,许多著名大学也积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
三、总结课程建设发展历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应该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加强对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推广,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追求教育的卓越与创新。
课程建设现状及其进展
课程建设现状及其进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课程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课程建设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近年来,我国对课程建设加大了投入力度,积极推动课程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本文将详细探讨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其进展。
目前,我国的课程建设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
一方面,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建设逐步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
各地积极探索实践,加大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推动课程内容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全面素质教育的落实。
高等教育领域的课程建设也在不断创新。
各大学积极开展专业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课程建设的进展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课程建设的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发展不充分的地区和学校,课程建设水平较低,存在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二是一些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代教育理念提倡发展全面素质教育,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
尽管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我国的课程建设仍不断取得进展。
一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课程建设的支持力度。
教育部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课程改革方案,指导各地各校开展课程建设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学校和教师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
各地教育局和学校开展了一系列课程研究和改革活动,推动课程建设向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
未来,我国的课程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各地各校要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推动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教育部门和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我国的课程建设在不断发展壮大的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学校课程发展情况汇报
学校课程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学校课程发展情况呈现出一系列积极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首先,学校
课程结构得到了优化和调整,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了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如品德、礼仪、健康、心理等方面的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和平台。
其次,学校课程教学方式和方法得到了创新和改进。
教师们更加注重学生的主
体地位,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项目化教学、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同时,学校还加强了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推动了课程教学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此外,学校还加强了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
的全面评价。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和工具,如考试、作业、项目评价、学科竞赛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状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帮助,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学校还注重了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加强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对接和
交流。
通过与社会各界、其他学校、教育机构等的合作,学校积极引进和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和高质量的学习资源,丰富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总的来看,学校课程发展情况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课程结构优化、教学方
式创新、评价体系完善、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大课程改革和创新力度,不断提高课程质量和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课程发展历程
幼儿园课程发展历程幼儿园课程发展历程引言: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从最初的纯粹游戏性质发展到如今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阶段,幼儿园课程经历了多个阶段的转变。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各个方面,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介绍其历程。
第一部分:幼儿园教育的起源幼儿园教育最早起源于德国。
19世纪末,德国教育家弗里德里希·弗洛贝尔提出了幼儿园的概念,强调通过游戏和自由活动来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这一概念在德国迅速扩散,并在其它国家推广。
第二部分:幼儿园课程的初期阶段在幼儿园教育刚刚出现时,课程主要以游戏为主导,强调儿童的自由发展。
这一阶段的课程设计基于儿童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然而,在这一阶段,课程内容并不系统化,缺乏针对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综合性教育。
第三部分: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与改革随着对幼儿教育认识的深入,人们开始关注幼儿园课程的改革。
在20世纪初,蒙台梭利和弗雷贝尔等教育家的思想对幼儿园课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蒙台梭利教育注重儿童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而弗雷贝尔则强调游戏与学习的结合。
这些思想的引入促使幼儿园课程更加注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兴趣发展,并提升了课程的科学性和教育效果。
第四部分:幼儿园课程的现代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幼儿园课程不断更新与改革。
现代幼儿园课程注重培养儿童的多元发展,包括认知、语言、社交、情感和创造力等各个方面。
在现代幼儿园课程中,游戏仍然占据重要地位,但更加强调与教育目标的结合。
课程内容更加系统化和多样化,配备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满足儿童的不同需求。
总结与回顾:幼儿园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的纯粹游戏性质到如今综合素质培养的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园课程逐渐注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兴趣发展。
现代幼儿园课程更加科学化和多样化,注重全面培养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交、情感和创造力等各个方面。
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对教育理念和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学课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大学课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结构的变迁,大学课程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改革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当前大学课程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1. 大学课程的现状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课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1 知识与实践脱节:大学课程常常过于理论化,与实际应用相脱节。
学生在课堂上纯粹追求高分,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1.2 专业狭隘化:部分大学课程过分专注于某一领域,缺乏跨学科综合性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3 教育模式单一:传统的大学课程教育主要通过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大学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大学课程需要朝以下几个方向发展:2.1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将实践环节融入到课程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2.2 跨学科综合发展:开设一些跨学科的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并进行综合运用。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素质,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2.3 引入互动式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
教师在课堂上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强化创新与实践能力:加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创新项目。
通过项目实践,学生能够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3. 如何实现大学课程的未来发展为了实现大学课程的未来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3.1 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教师应具备跨学科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和实践操作。
3.2 加强课程改革研究:加大对课程改革的研究和投入力度,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通过不断尝试和实践,总结出适合未来发展的课程模式。
幼儿园校本课程: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
幼儿园校本课程: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幼儿园校本课程: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一、引言幼儿园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需要,在园所内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经过幼儿园专业人员研究和设计,包括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的一套幼儿教育课程体系。
幼儿园校本课程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二、发展历程1. 幼儿园校本课程的起始阶段幼儿园校本课程最初起源于20世纪的欧洲,当时人们开始关注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探索如何为幼儿设计适合他们发展需求的课程。
这一阶段的校本课程主要是针对幼儿的生活和游戏经验进行设计,注重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
2. 幼儿园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阶段随着对幼儿心理、认知和语言发展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始融入了更多的理论指导,如蒙台梭利教育、多元智能理论等。
课程内容和方法也逐渐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
3. 幼儿园校本课程的规范化阶段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幼儿园校本课程逐渐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
各地的幼儿园开始制定和实施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教学要求的校本课程,以促进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
4. 幼儿园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创新阶段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幼儿园校本课程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各地的幼儿园开始开展更多的课程创新实践,如STEAM课程、自然环境课程等,以期为幼儿提供更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三、未来展望1. 强化幼儿园校本课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未来,幼儿园校本课程将更加注重课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将个别的学习活动融入到整体的学习中。
注重跨学科融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 重视幼儿园校本课程的生活化和社会化未来的校本课程将更加注重将学习与幼儿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3. 加强幼儿园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未来,校本课程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根据幼儿的兴趣、特长和学习能力,开展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
小学课程设置与发展趋势
小学课程设置是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学习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而设计的,它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以下是小学课程设置以及其发展趋势的一些方面:1. 学科综合性:小学课程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艺术、体育等。
这样的综合性设计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培养他们的学科知识,还促进他们的思考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2. 探究性学习:现代小学课程趋向于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
通过启发式教学和任务型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索答案、进行实践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多元化课程内容:小学课程逐渐注重多元化的内容,包括文化、科技、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
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价值观,并培养他们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4. 融合性教学:小学课程趋向于融合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知识,促进跨学科的联系和综合应用。
通过项目制学习、主题式学习等方式,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提供更贴近实际生活和问题解决的学习体验。
5. 创新与创造:小学课程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通过开展创意活动、艺术和科技教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 社会情感教育:小学课程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素养。
通过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公民教育等,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人际关系、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意识,帮助他们成为具有健康心理和积极社会行为的个体。
7. 利用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小学课程也越来越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学习和教学。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工具和资源,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小学课程设置正朝着综合性、探究性、多元化和创新性的方向发展。
它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社会需求。
简述课程发展的历程
简述课程发展的历程
课程发展的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教育的起源,那时教育主要是由个别教师为学生提供的私人指导。
随着文明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形成了集体教育的模式。
在中世纪的欧洲,宗教教育占据主导地位,教会成为教育的中心。
学校开始出现,并将课程划分为宗教知识和拉丁语等经典学科。
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16世纪,出现了新的学科如数学、科学和人文学科。
18世纪至19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对实用教育的需求。
工艺技能和技术知识成为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工业学校和职业学校应运而生。
这段时期也见证了教育的普及化,初等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0世纪初,教育理念开始转向个体发展和综合素养。
以约翰·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运动将学生的兴趣和体验纳入课程
设计。
同时,知识的分类和组织也成为课程研究的重点。
到了20世纪后半叶,信息技术带来了数字化教育的时代。
计
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在线学习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现代课程发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今,全球化和面向未来的教育目标推动着课程发展的新方向。
跨学科、跨文化的课程设置越来越流行,培养全球公民意识和解决全球问题的能力成为新的课程重点。
同时,可持续发展和
社会责任也渗透到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人权和社会正义等价值观。
总的来说,课程发展的历程始终围绕着社会需求和教育理念的转变。
从古代个体指导到现代全球化的课程设计,不断适应并回应着不同时期的挑战和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发展概况
1.学科性课程“建筑环境学”的由来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前身“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
业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引用前苏联教学模式后建立的。
改革开放后,
我国教学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1998年建设部对建筑类各专业进行了
重组和调整。
建设部在“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城市燃气供应”
的基础上,扩充建筑电气、建筑给排水所涉及的建筑环境及其设备工
程等范畴的内容,重组为现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全国专
业指导委员会确立了“建筑环境学”为专业重组后一门主干专业基础
课,并确立了这门课程为专业学科性课程,至此,课程“建筑环境学”
诞生了。
2.校内“建筑环境学”前身“人与室内环境”的教学实践
1995年8月黄晨教授日本进修回国,利用在日进修期间收集的相关资料,吸取了日本建筑环境方面的教学成功之处,1996年8月编写了“居住环境概论”,并于同年9月开设并主讲了“人与室内环境”选修课程。
通过3届学生的课程教学实践与完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
为后续主讲“建筑环境学”、主编《建筑环境学》教材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3.2000年正式确立“建筑环境学”为主干专业基础课程
1998年专业重组后,“建筑环境学”孕育而生,全国专业指导委员确立了“建筑环境学”在诸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1999年为本科开设的选修课程“人与室内环境”改为“建筑环境学”,2000年正式确立“建筑环境学”为本科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干专业基础课程。
学校根据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精神,安排了48学时的本科教学时数,并开始规划教学实验的建设。
4.校重点课程“建筑环境学”建设99年立项,04年通过专家评审
2001年9月,申请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申请并获得了校重点课程建设项目,2004年3月通过专家评审。
课程建设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
1)完成了“建筑环境学”教材大纲编写,获得了机械工业出版社普通高校建筑类系列教材的主编权,签订了出版合同。
2)初步完成了多媒体的“建筑环境学图说教材”。
3)初步建立了“建筑环境学”试卷库,试卷达20份。
4)完成了“建筑环境学”基本实验的建设,共计开设了热湿、光、声6学时的实验。
5.基本完成了建筑环境测量实验室建设
在专业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基本完成了建筑环境测量实验的建设。
实验室共计可以开设包括室内空气环境、建筑热湿环境、建筑声环境、建筑光环境等14学时9项教学实验。
测试仪器近20件,总固定资产达近60万RMB,为全面开设建筑环境测量实验奠定了硬件基础。
6.上海市重点课程“建筑环境学”建设05年立项,07年通过专家评审,“其成果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可在全国高等学校中推广”,2006年获得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
05年申请者组织申报并获得了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07年通过专家评审,2006年获得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
现已完成了如下几项工作:
1)黄晨教授主编的《建筑环境学》教材2005年9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2006年10月被定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2007年获得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经过几次修改,2007年5月正式以十一五规划教材出版。
2)配合出版教材,修改并完善多媒体课件“建筑环境学图说教材”。
3)网络教学框架结构和体系的设计与建设。
4)完善建筑环境各教学实验大纲与指导书。
2007年10月组织对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进行了专家评审,其评审意见为:建筑环境学课程建设“成果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可在全国高等学校中推广”,07年通过专家评审。
2006年教研组获得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重点
以各环境形成的机理、环境评价方法、环境控制原理为重点。
针对课程定位和培养目标,就课程重点,采取加大作业量,适当增加重点环节学时比例,利用师生互动讨论选择题,以掌握环境形成机理、环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等课程重点,同时加强建筑环境测量实验培养学生现场实测和环境评价能力、解决和分析环境问题能力等,进而掌握环境控制基本方法。
课程还以网络教学中的相关环节如网上练习,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基础知识。
课程定位与目标
1.本专业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
经过前几年培养体系的教学改革、大量的调查研究,本专业办学定位确立为以中小企业的气、电、水工程系统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为重点,兼顾设备设计、生产开展教学工作的定位方针,并以电控为特色培养方向,培养社会需要的既懂暖通又懂电控的具有设计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2.招生生源和就业流向
由图1、图2学校01~03届招生生源、离校去向的统计分布表明,外省市生源仍回外省市工作的学生比例为31.7%,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深入发展,外省市留沪工作的比例有上升的趋势。
为此我们的培养目标首先考虑能适应上海地区就业环境,满足上海地区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需要。
图3~图4是我校01~03届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65%毕业生就业于外资和国有企业,68%从事施工管理、营销工作。
同时也可看出我校毕业生就业面较宽,从事的专业工作性质分散,所需知识面较宽。
图101~03届招生生源分布图201~03届
毕业生离校去向分布
图3就业于不同性质单位的分布调查结果图4从事不同性质工
作的分布调查结果
3.“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的定位与目标
“建筑环境学”涉及了建筑、传热、声、光、材料及生理、心理等多门学科的内容,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科学,它包含了建环专业技术人员改善室内环境的基础知识和概念,具有信息量大、知识面广的特点。
掌握建筑环境学基本知识和概念是培养工程型应用型建环人才的必要条件,结
合我校定位和特色培养要求,建筑环境学教学实践中应以培养具有室内环境分析与评价、室内环境监测等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
以适应就业面较宽,从事工作性质分散的特点。
4.“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定位为以适应不同层次高校分析解决实际建筑环境问题能力为课程建设目标
据04年年底统计,目前全国具有建环专业的学校已达130多所,其中有重点高校约占10%左右(即一本招生),大部分均属普通高校,其中约有20%左右是近年来由大专上升为本科的学校,各高校人才培养层次不同,由于建筑环境学随时代发展特征较强,不同层次高校建筑环境学的教学都具通过建筑环境学的教学,能培养具有解决和分析随技术发展突现的建筑环境问题,为此本课程建设以建筑环境新理念、新方法、新发展为教学导向,以培养学生解决分析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作为我校建筑环境学课程建设的人才培养的定位原则,以适应不同层次高校教学使用的要求。
为此本课程教学紧紧围绕目前突现的地建筑环境所引起的节能问题、建筑环境评估及测量问题展开教学和实验室建设。
05年出版的“建筑环境学”教材就是以满足不同层次高校适应建筑环境发展、培养分析解决实际建筑环境问题为目标而编写的,教材出版后,受到了许多不同层次高校的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使用该教材的学校和课件的学校有:同济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平顶山工学院、长春工程学院、天津商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重庆科技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宁波工程学院等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