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学s硕士培养方案 (1)
1059针灸专硕培养方案
![1059针灸专硕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77325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12.png)
1059针灸专硕培养方案一、引言针灸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针灸专业的需求与日俱增。
本文将介绍1059针灸专硕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针灸专业人才。
二、学术课程1.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学基本理论、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培养学生对中医学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2.针灸基础理论:包括针灸学基础理论、经络学、穴位学等,使学生掌握针灸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
3.针灸技术实践:通过实践课程,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培养其熟练的针灸技术和临床判断能力。
4.中医药学:学生将学习中药学、方剂学等相关知识,以拓宽其治疗手段和提升综合治疗能力。
5.临床实习:学生将在临床实习中与患者接触,熟悉临床工作流程,提升临床操作技能和沟通能力。
三、研究方向1.针灸治疗疼痛疾病:通过深入研究针灸治疗各类疼痛疾病的机制和方法,培养学生成为专业的疼痛管理师。
2.针灸养生保健:研究针灸在养生保健领域的应用,探索针灸在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方面的独特作用。
3.针灸辅助治疗心理疾病:研究针灸在心理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结合心理治疗手段,提供综合性的治疗方案。
四、学术研究与实践1.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其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2.学术论文:要求学生在培养期间撰写学术论文,提升其学术写作能力和研究水平。
3.学术交流:学生将有机会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专家交流思想,拓宽学术视野。
五、实践与社会服务1.社区服务:学生将参与社区针灸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针灸治疗和健康咨询。
2.国际交流: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增进对不同文化和医学体系的了解,提升国际视野。
六、毕业要求1.理论基础:掌握中医学和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
2.临床技能:具备独立开展针灸治疗的能力,熟练掌握各类针灸技法。
3.科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开展针灸相关的科研项目。
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40ba9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7.png)
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导言针灸推拿是中医学传统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是培养具备针灸推拿技能和中医学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对针灸推拿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培养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通过针灸推拿专业的系统学习,掌握中医针灸推拿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具备针灸推拿的实施能力。
2.业务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判断病情,掌握针灸推拿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能独立进行针灸推拿治疗,并处理常见的并发症。
3.实践能力目标:学生具备针灸推拿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能力,能够运用针灸推拿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4.创新能力目标:学生具备开展相关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够参与临床实践中的科研,推动针灸推拿专业的发展。
三、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诊断方法。
(2)针灸推拿基础理论课程:包括针灸学、推拿学等。
学生将学习针灸推拿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
(3)临床实践课程:通过临床实践,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针灸推拿技术,并了解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
(4)科研与实践课程:学生将参与相关科研和实践项目,培养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实践教学(1)临床实习:学生将参与医院的实习,向临床一线医生学习,熟练掌握针灸推拿技术,并了解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
(2)模拟实验:学生将进行模拟实验,进行技能练习和反馈。
(3)临床案例研究:学生将参与临床案例研究,深入了解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和疗效评估。
3.评估与认证(1)理论考核:学生将经历理论考核,以检验他们对中医基础理论和针灸推拿理论的掌握程度。
(2)技能考核:学生将进行技能考核,以检验他们对针灸推拿技术的熟练程度。
(3)临床实践考核:学生将参与临床实践考核,以检验他们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针灸推拿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针灸推拿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2a34297fd5360cba1adbe1.png)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院系医学技术学院针灸推拿技术专业专业名称针灸推拿技术专业专业代码630108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
学制与学历三年制,专科。
就业面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综合性医院针灸等部门从事针灸、推拿医疗及科学研究工作。
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具有助产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面向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综合性医院针灸等部门从事针灸、推拿医疗及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一)知识结构1•掌握大专毕业生应有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医学知识以及必要的现代医学基本知识;3掌握针灸、推拿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4具有运用针灸、推拿处理临床各科疾病的初步能力;5悉国家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6解中医学、尤其是针灸、推拿学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该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能力结构1•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较强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2•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3•具有良好的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查阅技术资料,采集、提炼、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6具有临床科研、探索新技术的能力。
(三)素质结构1•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意识,能遵纪守法。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4•具有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刻苦钻研的实干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5.具有良好的文化、身体和心理素质,具备良好公共人际关系的沟通处理能力。
6.具有一定的利用哲学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律意识较强。
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132fea561252d381eb6e7e.png)
专业代码:105124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概况: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科、推拿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经络腧穴学》为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经络一点通》入选国家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推荐名单,针推技能实践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针灸学》为省级教学团队,《针灸学》、《刺法灸法学》为省级精品课程。
近五年,本学科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子课题等各级各类科研课题77项,科研经费达700多万元;发表论文61篇,出版专着13 部;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重点实验室、针灸生理三级实验室等,各种仪器设备1300余台(件),总价值400余万元。
本学科曾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的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二等奖1项、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部省级二等以上的科技成果奖7项以及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本学科逐渐形成了以导师负责制为主,综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
同时还与泉州、漳州等省内规模大、特色明显的中医医院合作,充分发挥学院的办学优势及地方名老专家的经验特色,优势互补,共同培养临床硕士生,为今后学生的实习、课题、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本学科共有研究生导师39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24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5名。
自1996年获硕士学位授权以来,本学科已培养十四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主要到各级医院及高校从事针灸、推拿、康复等医疗及科学研究、教学工作。
近几年硕士生就业率均达100%。
二、培养目标(一)政治方面: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医药事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
具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
热爱中医药事业,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业务方面:1、掌握针灸推拿学领域扎实的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临床技能和必要的西医知识与技术,具有较强的传承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能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具备独立从事中医针灸推拿等工作。
针灸推拿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针灸推拿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56d72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1.png)
针灸推拿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掌握临床实践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医学科学研究能力;能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具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专业,尊重科学,学风严谨,团结协作,具有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服务献身精神。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3.继承和发扬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和某些疑难病症,能独立承担本学科临床医疗工作,在临床医疗技术上达到临床高级专业人才水平。
4.结合临床实践,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开展临床科学研究。
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6. 熟练运用计算机,具有良好的信息利用能力。
7. 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针灸治疗痛症的临床研究2.针灸治疗脑病的临床研究3.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4.针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5.针灸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研究6.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7.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实行研究生处、学院(医院)、教研室(科室)三级管理的导师负责制。
1.德育教育采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2.课程学习课程学习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完成。
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学习方法。
课程结束时,均应考核评定成绩。
3.临床实践及考核3.1基本要求按住院医师培养方式轮转,参加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临床实践,进行严格的临床训练,掌握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其操作技能。
3.2具体时间安排(共26个月)3.2.1导师指导下临床工作6个月,每周1-2次随师门诊或查房。
教学能力大赛_针灸推拿_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能力大赛_针灸推拿_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8da66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a.png)
XXX职业学院针灸推拿xxx学院(202X年修订版本)202X年X月目录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二、入学要求 (1)三、修业年限 (1)四、职业面向 (1)(一)职业面向 (1)(二)职业发展路径 (2)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2)(一)培养目标 (2)(二)培养规格 (2)六、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3)七、课程设置及要求 (12)(一)课程结构图 (12)八、教学时间分配及教学安排 (17)(一)教学时间分配表 (17)(二)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 (17)(三)教学安排 (18)九、实施保障 (23)(一)师资队伍 (23)(二)教学设施 (23)(三)教学资源 (24)(四)教学方法 (25)(五)学习评价 (25)(六)质量管理 (25)十、毕业要求 (25)(一)学分要求 (25)(二)证书要求 (26)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一)专业名称(二)专业代码二、入学要求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三年四、职业面向(一)职业面向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
(二)职业发展路径本专业职业发展路径如表2所示表2 专业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应在素质、知识、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2.知识3. 能力六、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七、课程设置及要求(一)课程结构图(二)各类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 基础素质课程2.专业类课程(1)专业基础课(2)专业核心课(3)专业拓展课(4)专业综合实践课八、教学时间分配及教学安排(一)教学时间分配表(二)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三)教学安排18注:说明:九、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1)队伍结构(2)专任教师(3)专业带头人(4)兼职教师(二)教学设施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校内实训室(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校外实训基地(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三)教学资源(四)教学方法(五)学习评价(六)质量管理十、毕业要求(一)学分要求(二)证书要求基本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针灸推拿学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针灸推拿学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98c573f242336c1eb95eb5.png)
针灸推拿学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见总则。
二、学科介绍针灸学科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刺灸方法;并运用上述理论应用于临床,探讨针灸方法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针灸理论,针灸方法的临床应用。
本学科注重研究针灸名家的临床经验。
以神经系统疾病的针灸临床治疗和机理研究为特色。
三、研究方向1.针灸组方与针法灸法的临床研究。
2.中风病的针灸与中西医综合防治研究。
3.情感障碍疾病、睡眠障碍的病因、病机、诊断和针灸治疗的研究。
4.原发性头痛,睡眠障碍疾病的针灸临床与机理研究。
四、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见总则。
五、课程学习要求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科学学位硕士生课程学习学分要求为18.0学分。
1.公共必修课共7.5学分外语(英语) 90学时 4.0学分自然辨证法 54学时 2.0学分科学社会主义 36学时 1.5学分2.必选课至少4门至少6.5学分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 65学时 3.0学分医学科研方法学(科学型) 36学时 1.5学分生命科学理论课程一门,至少1.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免疫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实验技术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一门,至少1.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神经解剖学 54学时 2.5学分神经生理学 20学时 1.0学分针灸治疗临床进展 20学时 1.0学分脑血管病学 36学时 2.0学分3.选修课4.0学分从选课表中选择六、临床工作1.目的:培养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了解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各项检查治疗技术(包括中医的四诊、西医的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诊断与鉴别诊断、针灸治疗等基本功)。
2.临床能力训练:参加临床能力训练6个月,结合研究方向至少轮转2个相关专业,了解本专业的一般临床工作。
专业代码:100512
![专业代码:100512](https://img.taocdn.com/s3/m/822264f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c.png)
专业代码:100512针灸推拿学(不含康复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研究生应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突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一)政治方面: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热爱中医药事业,遵纪守法,树立严谨的学风,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富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而努力奋斗。
对境外学生要求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针灸事业。
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服务,为针灸走向世界,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作出贡献。
(二)业务方面:1.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理论体系,具有系统、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及本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2.具备从事本学科科研、教学和独立运用针灸、推拿处理临床常见病的能力,在临床医疗上达到主治医师的水平,教学、科研方面具备中级人员的素质。
3.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
4.较熟悉地掌握一门外语和电脑知识,掌握现代信息网络。
(三)身体素质方面: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骨与关节病研究2.针灸与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3.针推治疗脊柱及相关疾病研究4. 针灸临床疗效与穴位效应规律5. 针药并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研究6.针灸治疗消化系统方面疾病7.针灸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影响的研究8.针灸预防保健研究9.针灸美容美体临床研究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分配学制三年(学习年限最多不超过六年),其中理论课程学习半年,临床实践及毕业论文工作2年半。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研究生培养方式灵活多样,实行导师负责制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应强调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研究生必须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注:1. 考试方式可选填笔试(由研究生部统一安排考场)、论文、撰写标书、课题设计、实验设计等形式。
2024级针灸推拿学专业培养方案
![2024级针灸推拿学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0e2a5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4.png)
2024级针灸推拿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针灸推拿理论基础和技术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具备独立从事针灸推拿相关工作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医疗保健、科研教学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培养内容1.针灸理论:学习中医经典理论,包括经络学、穴位学、针灸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针灸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推拿技术:掌握中医推拿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包括推拿手法、按摩技法等。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敏锐的触觉和操作技巧。
3.临床实践:通过临床实践课程,学生将针灸推拿理论与实际患者相结合,了解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提高诊断和治疗患者的能力。
4.科学研究:学生将在专业领域进行科学研究,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技术训练,培养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
5.人文素质:通过学习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培养要求1.学术素质:掌握针灸推拿专业理论知识,具备独立进行学术研究和执业工作的能力。
2.技能素质:熟练掌握推拿技术和针灸技术,具备临床推拿治疗能力。
3.创新素质: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针灸推拿领域中进行创新的研究工作。
4.团队合作: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医疗团队、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5.实践能力:通过临床实践和实验实践,培养学生针灸推拿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临床诊断能力。
四、培养方案1.专业核心课程-针灸学基础-推拿学基础-针灸推拿临床实践-中医经典理论-针灸技术实践-针灸推拿科研方法论2.选修课程-中医理论-人体解剖学-生物医学-临床实习-针灸推拿技术研究3.实践环节-临床实习:通过在医疗机构实习,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临床工作中,提高实践能力和诊断治疗水平。
-实验实践:通过实验课程,学生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评价体系1.学业评价:通过考试、论文和项目报告等方式进行学业评价,考核学生对针灸推拿理论和操作技术的掌握情况。
2024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24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bb662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c.png)
2024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和技能,系统掌握针灸推拿学科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的高级专门人才,能
够在医疗机构、科研机构、教育机构等方面从事针灸推拿学科教学、科研、临床工作。
二、培养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医学、中医药学、针灸推拿学等方面的学科基础
知识;
2.掌握针灸推拿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针灸推拿的基本技
法和操作方法;
3.具有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开展针灸推拿学科的基础与应
用研究;
4.具备一定的临床实践能力,能够独立从事针灸推拿诊疗工作;
5.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能够撰写科学论文和从事学术交流;
6.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临床医
疗环境。
三、培养方式
1.课程学习:学生需修满学位课程规定的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包括基础医学、中医药学、针灸推拿学等学科的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旨在系统掌握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2.科研实践:学生需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课题研究、数据分析等工作,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发表学术论文,提高学生的学术影响力。
3.临床实践:学生需参与临床实践的训练,通过临床实践参与针灸推拿病例诊断、治疗和康复工作,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技能水平。
针灸推拿学徒培训计划
![针灸推拿学徒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28f53c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6.png)
针灸推拿学徒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本次培训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精通针灸和推拿技术的优秀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1.系统掌握针灸推拿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经络学说、穴位学说、推拿手法和针灸技术等;2.熟练掌握各种常用针灸和推拿技术,并能够独立进行临床操作;3.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临床案例,能够开展针灸推拿技术的科研和教学工作;4.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医德医风,能够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培训内容1.针灸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经络学说、五行学说、经络与腧穴、针灸材料及器械等基础理论知识。
2.推拿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推拿手法、推拿器械、推拿治疗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
3.针灸推拿技术:包括各种常用的针灸技术和推拿技术,如:经络刺激、穴位定位、灸法、针灸手法、推拿手法等。
4.临床实践:安排学员进行临床实践,实际操作针灸推拿技术,锻炼学员的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
5.案例讨论与病例分析:邀请资深专家为学员进行案例讨论与病例分析,提升学员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
6.医德医风培养:着重培养学员的医德医风,注重学员的职业操守和业务素养。
7.职业发展规划:邀请资深专家为学员进行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员制定个人的职业规划,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三、培训对象本次培训计划面向全国范围内的针灸推拿从业人员和相关专业的学生。
对报名学员将进行面试和考核,选拔合格者进入培训学员名单。
具体招生对象包括以下几类:1.已从事针灸推拿相关行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推拿师、针灸师、理疗师等;2.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和即将毕业的毕业生,如:中医药、针灸推拿、康复治疗等相关专业的学生;3.对针灸推拿技术感兴趣并具备一定基础的广大群众。
四、培训导师本次培训计划将邀请资深的针灸推拿专家和学者担任培训导师,为学员提供专业的教学指导和学术交流。
导师团队将包括来自全国各地的权威专家和学者,学员将有机会与导师面对面交流,深入学习针灸推拿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针灸推推拿培训计划
![针灸推推拿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9ca86b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4.png)
针灸推推拿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本培训计划旨在培养针灸推拿技术人才,使学员掌握专业的针灸推拿技能,掌握基本的中医理论知识,了解针灸推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见疾病的针灸推拿治疗方法,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实践技能,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医德医风的针灸推拿从业人员。
二、培训内容1. 中医理论基础2. 针灸基本知识和技术3. 推拿基本知识和技术4. 常见疾病的针灸推拿治疗方法5. 临床实习6. 职业素养和医德医风培养三、培训对象具有中医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的医务人员,或者对针灸推拿有浓厚兴趣和热情的人士,年龄在18-50岁之间,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双手灵活能力。
四、培训时间安排全日制培训,培训周期为一年。
五、培训课程设置1. 中医理论基础(60学时):中医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四气五味、经络腧穴等内容。
2. 针灸基本知识和技术(120学时):包括针灸仪器、针具的选择和使用、穴位的选取、针刺的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3. 推拿基本知识和技术(120学时):包括推拿手法、按摩技巧、拔罐、刮痧等推拿疗法。
4. 常见疾病的针灸推拿治疗方法(180学时):包括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辨证施治、针灸推拿治疗方法等内容。
5. 临床实习(120学时):学员将进行为期3个月的临床实习,通过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技能和提高临床应用能力。
6. 职业素养和医德医风培养(60学时):包括医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医德医风、职业素养等方面内容。
六、培训教材1.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2. 《针灸学教程》3. 《推拿学教程》4. 《常见疾病的针灸推拿治疗手册》5. 《临床实习指导书》6. 《职业素养与医德医风培养教程》七、培训师资培训机构将邀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医师、针灸推拿专家担任讲师,为学员们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八、培训方法1. 理论课程采用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员们将通过专业的课件、多媒体教学,以及师资力量的教学来学习理论知识。
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1f43f4284ac850ac024228.png)
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Curriculum for Acupuncture and Tuina专业代码:100502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较好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和相应的现代医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中医针灸推拿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症进行针灸推拿临床诊疗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潜质,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针灸推拿学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针灸推拿学专业知识、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接受针灸推拿临床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针灸推拿技术与方法进行诊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2.掌握针灸推拿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3.熟悉国家医疗卫生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熟悉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人文关怀的有关知识;5.熟悉全科医学思想和中医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方式和必要的预防医学知识以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6.了解针灸推拿学科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7.了解针灸推拿学术思想发展基本规律和主要学术观点;8.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的能力;9.具有应用针灸推拿技术和方法防治常见病症的基本能力;10.具有与患者及家属有效沟通以及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11.具有阅读针灸推拿古典医籍和医学相关文献以及利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12.具有初步的针灸推拿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13.具有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卓越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14.具有依法行医和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患者以及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5年,实行4.5到7年的弹性学制 学位:医学学士四、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
针灸推拿学员培训计划
![针灸推拿学员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07992c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8.png)
针灸推拿学员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分析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传统中医疗法的认可度增加,针灸推拿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追捧。
目前,市场对于针灸推拿技师的需求量巨大,但是技术水平不高、专业素质不过关的从业人员也屡见不鲜。
因此,开展针灸推拿学员的培训计划,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培训目标本次培训旨在培养学员的针灸推拿专业技能,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使他们能够胜任相关的工作岗位。
具体目标包括:1. 系统掌握针灸推拿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2. 具备一定的临床实践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3. 熟练掌握常用的推拿手法和重点穴位的按揉技法;4.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能够与顾客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5. 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
三、培训内容1. 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包括中医基础理论、经络穴位、腧穴定位等;2. 推拿技术操作培训:包括推拿手法、按摩手法、拔罐等;3. 针灸技术培训:包括针灸理论、针灸操作技术、穴位定位等;4. 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包括实际操作中的临床实践技能和常见病症的诊疗技能;5. 专业素质培训:包括服务意识、沟通技巧、职业操守等。
四、培训方式本次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具体组织形式包括:1. 线上课程学习: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视频教学;2. 线下实践训练:利用实验室和临床实践基地进行技能操作和临床实践训练;3. 教师辅导指导:由专业的针灸推拿技术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和辅导。
五、培训计划本次培训计划共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包括不同的课程安排和培训内容:1. 阶段一: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培训(1个月)- 中医基础理论和经络穴位;- 推拿基本手法和按摩技术;- 针灸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2. 阶段二:临床实践技能培训(2个月)- 常见病症的诊疗技能;- 临床操作技能和技术实践;- 专业素质培训和职业道德。
3. 阶段三:综合实践和综合技能提升(1个月)- 综合实践训练和综合技能提升;- 学员能力测评和综合考核。
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1e5607da38376bae1fae4f.png)
附件1:新疆医科大学针灸推拿专业 5 年制培养方案一、前言(一)培养目标:在国家的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药政策的指导下,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符合医学教育标准和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的中医针灸推拿学科专门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并能为中医药事业奉献。
2、掌握中医针灸推拿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自我完善、独立思考和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具备相应综合素质、文化修养和创新意识以及初步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达到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4、能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分析和管理,自觉开展中医学科研工作。
5、能够较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进行学习、交流和工作。
6、能根据社会和工作的需要持续更新和终身学习。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扎实的中医及中医针灸推拿学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符合社会职责、社会参与及自我更新要求的初级中医针灸推拿临床医师。
(二)业务培养要求:应达到针灸推拿学教育国家标准和本地区教育规定的基本能力要求1、掌握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2、熟悉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3、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和急重病症的诊治原则,具备解决常见医疗问题和做出医疗决策的相应能力;4、能够与患者、家属及同事进行有效沟通;5、掌握一定的群体保健知识和技能,能在卫生保健系统承担职责;6、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调查整理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五年学位:医学学士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一)主干学科:中医学基础、现代医学基础、针灸推拿学(二)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经络腧穴学、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基础、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
针灸推拿科培训计划
![针灸推拿科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189a69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5.png)
针灸推拿科培训计划I believe that developing a training program for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is a crucial step towards advancing these traditional healing practices in the modern world. 针灸推拿科的培训计划对于推动这些传统疗法在现代世界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By providing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and hands-on training, we can ensure that future practitioners are well-equipped to deliver effective and safe treatments to their patients. 通过提供全面的教育和实践培训,我们可以确保未来的从业者具备为患者提供有效和安全治疗的能力。
This training program should focus on both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s, enabling students to develop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behind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while also gaining proficiency in techniques. 这个培训计划应该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熟悉针灸推拿科的原理的同时,也能熟练掌握相关技术。
Furthermore, it is essential to incorporate a strong emphasis on ethical considerations and patient safety into the curriculum of the training program. 此外,培训计划的课程应该强调伦理考虑和患者安全的重要性。
针灸推拿科医师培训计划
![针灸推拿科医师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23a4c0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1.png)
针灸推拿科医师培训计划一、针灸推拿科医师培训计划的目标(一)培养具备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的专业医生(二)提高针灸推拿科医师的整体素质,严谨的医德和专业性(三)促进针灸推拿科医师精通和掌握针灸推拿科技能和临床操作(四)培养针对特殊病症的临床治疗能力二、针灸推拿科医师培训计划的内容(一)中医基础理论课程1. 《中医基础理论》:介绍中医基础理论的相对论和绝对论,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的临床运用和推广。
2. 《中医诊断学》:讲授中医诊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
3. 《中医药理学》:讲授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药理作用,介绍中药的功效、用法、用量等。
(二)针灸推拿科技术课程1. 《针灸学》:包括针灸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讲授针灸的穴位、方法、操作等。
2. 《推拿学》:包括推拿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讲授推拿的手法、部位、操作等。
3. 《艾灸学》:讲授艾灸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包括艾灸的方法、使用等。
(三)临床实践课程1. 《临床实践基础》:包括实习、带教、听诊、诊断等临床实践基础课程。
2. 《临床实践操作》:包括临床操作技能、实际操作和临床操作技术。
(四)医德伦理课程1. 《中医医德》:包括中医医术、医德、医风、医德、医法等信息。
2. 《医疗伦理学》:讲授医学伦理代表的基本理论,解释现实的伦理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和工作准则。
三、针灸推拿科医师培训计划的实施(一)理论课程:采用讲座、研讨和互动的形式进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师资力量的选聘至关重要,需要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医师进行授课,同时学生可通过实际操作参与到课程中来,使学生学以致用。
(二)技术课程:引入先进的课程设计,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通过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和掌握基本技术,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操作技巧。
(三)临床实践:学生需要参与相关实习,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师傅们需要对学生进行独立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四)医德伦理: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医德修养,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医疗伦理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推拿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术型)
中医学1005针灸推拿学100512
针灸推拿学专业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具有雄厚的学科支撑,针灸推拿学科是江苏省重点学科,为全国首批针灸推拿硕士点、博士点和中医针灸博士后流动站;针灸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学科、推拿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针灸科、推拿科为江苏省重点专科。
针灸推拿学科在针药结合的效应规律研究,以及针推治疗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老年病、脑血管疾病、脊柱相关性疾病和针灸基础理论研究、医学气功等方面,形成了稳定而有特色的研究领域;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高学历、高级职称为主的师资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30余人。
近年来承担国家重大计划项目6项,国家级项目17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部省级项目50余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3项。
针灸学重点实验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针药结合实验室被江苏省教育厅确认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点,拥有各类科研仪器设备价值2500余万元。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热爱中医药事业,具有坚实的中西医基础理论及系统的针灸推拿学专门知识,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和科研思路及方法,熟悉本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自然科学素养,具备基本的科学研究及相关论文撰写能力,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针灸推拿事业发展服务的高层次研究型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针灸推拿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
2.针灸推拿治疗规律和机理研究(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脑血管病、老年病、神经系统疾病、痛症、脊柱相关性疾病);
3.医学气功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
4.针药结合效应规律及其机制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针灸推拿学学术型硕士学位的标准学制为3年。
课程集中学习的时间为第1学期。
第2学期进入本校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或国内外相关研究单位,在导师和指导小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临床培训及学位论文等工作。
未达到培养要求者可申请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四、培养方式
全日制针灸推拿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
成立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由该生的导师为组长,另有3~5名本专业和或相关学科专业的专家组成。
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制定个性化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并督促检查其实施;②对硕士研究生进行政治思想、医德医风等方面的教育;③全面指导和检查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临床实践、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④对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开题、撰写和答辩进行指导和帮助。
五、课程设置和学分构成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按照每18学时1学分计算。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应修满32学分,硕士研究生集中课程学习总学分不低于24学分,学位课程不少于20学分,其它为非学位课(即选修课)。
跨专业录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若干门本专业本科的主干课程,但不计入规定的总学分。
六、文献阅读
文献阅读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指导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进程指导研究生阅读与本研究方向相关的文献。
硕士研究生应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写出读书报告不少于1篇;另需写出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综述1篇,要求引用参考文献不少于2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6篇)。
每篇读书报告正文篇幅不少于2000字,文献综述正文篇幅不少于3000字。
由导师审核并评定成绩,成绩分优、良、中、合格、不合格,获“合格”以上成绩者以2分作为必备项计入总学分。
成绩评定表及读书报告、文献综述交学院研究生秘书存入研究生个人学习档案,在研究生管理系统录入成绩。
七、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包括参加学科范围(含学科)以上组织的各类学术活动和本人的学术报告或讲座。
支持研究生参加针灸推拿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6次以上的学术活动,本人作学术报告或讲座不少于1次。
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需填写《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本》,由主办活动的单位或主讲专家签署意见,答辩前导师审核签字后送交学院研究生秘书,由研究生秘书录入成绩,存入研究生个人学习档案。
八、实践能力
(一)科研实践
不少于18个月,在导师和指导小组的指导下,进行针灸推拿学基础或临床研究,掌握科研方法,初步具备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选题、设计、实施、总结的能力,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进行针灸推拿实验研究的研究生,研究工作在针药结合实验室或其他相关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的时间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验研究进展情况,可安排6~18个月,相关的临床研究工作可在临床实践的时间内同步安排,总时间为24个月。
(二)临床实践
时间不少于6个月,根据研究方向分别选择针灸科或推拿科,完成临床实践后填写《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临床实践出科考核表》。
已具有主治医师资格,
且在医疗岗位上从事医疗工作的硕士研究生可免临床实践要求,填写免修申请表,获批后即可获得此学分。
(三)教学实践
本学科根据具体情况为硕士研究生安排4~8学时的理论课教学或12~16学
时的实验课教学、临床带教。
硕士研究生完成教学任务后填写《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学实践登记及考核表》,考核合格者记1学分。
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且在教学岗位上从事教学工作的硕士研究生可免此项要求。
硕士研究生完成各项实践活动,考核结束后将表格送交学院研究生秘书,由研究生秘书进入研究生管理系统录入学分,并存入研究生个人学习档案。
九、中期考核
为了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入学后第4学期进行中期考核。
由学院组织考核小组,着重对硕士研究生政治思想品德、医德医风、治学态度、课程学习、文献阅读、开题报告、学科综合知识和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提出考核意见。
考核不合格者延长学制。
十、学术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答辩前,必须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CSCD或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工作相关的学术论文。
十一、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
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开题报告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阅读文献资料,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选题,写出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于第3学期或第4学期初在学科内进行开题,具体要求见《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开题工作的暂行规定》。
(二)论文中期汇报检查
研究生进入课题研究阶段后,在导师指导下严格进行科研能力的训练,并在第4学期末或者第5学期初报告论文研究中期进展情况,论文中期汇报可与中期
考核相结合,学院组织专家检查审核,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利于论文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研究工作记录
研究生应认真记录、妥善保存好所有研究工作的原始文件,如实验研究的实验录和检测报告、临床研究的病例报告表或研究病历等,其内容应符合开题报告的相关要求。
实验研究的记录应按《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实验记录本》
认真填写;临床研究的病例报告表或病历应当与临床研究设计要求吻合。
学位论文研究内容属于科技项目管理的课题,可直接填写该项目的《实验记录本》或《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表》。
(四)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的具体要求见《南京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格式范》、《南京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答辩的相关规定》。
十二、制定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的相关要求
导师和指导小组应根据国家学位条例、学科专业培养方案并结合硕士研究生个情况,认真制定个性化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详细填写培养计划表。
导师必须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3个月内制定出培养计划,经学院主管领导审核同意后执行。
培养计划表一式3份,由学院、导师、硕士研究生各保存1份。
在执行过程中如因客观条件变化,可以修订培养计划,但需经学院主管领导同意,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审核。
在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审查培养计划执行情况,未完成培养计划要求者,不得进行学位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