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史复习题1

合集下载

中外城市建设史-题库

中外城市建设史-题库

中外城市建设史-题库1、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2、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建筑结构形式属于干阑式。

3、古希腊希波丹姆城市布局模式的正确表述是,城市空间中一系列公共建筑围绕广场建设,成为城市生活的核心。

4、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5、关于中国古代城市的表述,错误的是汉长安城的布局按照《周礼·考工记》的形制形成了贯穿全城的中轴线。

6、1929年,XXX对无锡做了都市计划,把城市分为6个区域,其中生活区不属于这些区域。

7、外国独占城市的特点包括城市规划与建设意图明确、引进外国的建筑形式、规划图的分析。

8、正确的表述是,1929年南京的《首都计划》的部分地区采用美国当时最为流行的方格网加对角线方式,并将古城墙改在成环城大道。

1)这些城市是帝国主义国家直接控制的城市,具有明显的殖民地色彩;2)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帝国主义国家强制推行自己的文化和建筑风格,导致城市呈现出异国情调;3)这些城市的经济主要由帝国主义国家掌控,本地居民往往只能从事低端劳动;4)这些城市的社会结构极度不平等,帝国主义国家和本地居民之间存在着深刻的阶级对立。

比性。

广场中央是圣马可教堂和两座高塔,周围是建筑群和柱廊,形成了独特的文艺复兴风格。

(3)罗马的西班牙广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大的广场,采用了古典的椭圆形平面,中央是一座巨大的喷泉,周围是柱廊和建筑群,形成了宏伟壮观的景象。

2、巴洛克时期:广场建设更加注重视觉效果和雕塑艺术,强调对称和尺度感。

(1)罗马的圣彼得广场是巴洛克时期最著名的广场之一,采用了古典的椭圆形平面,中央是一座巨大的石柱,周围是柱廊和建筑群,形成了宏伟壮观的景象。

广场两侧是双排的柱廊,形成了对称的效果。

(2)巴黎的路易十四广场是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作之一,采用了古典的矩形平面,中央是一座巨大的喷泉,周围是建筑群和雕塑,形成了宏伟壮观的景象。

中国城市建设史部分题目参考答案

中国城市建设史部分题目参考答案

中国城市建设史1:我国新时期时期原始社会居民点布局形态与社会文化发展阶段有何关系?初期城市产生的条件是什么?(p3-4)【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城,郭】新石器时期,农业逐渐发展,到后期逐渐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

氏族部落的形成就必然产生聚族而居的固定居民点。

原始的居住形式有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

原始的居民点遗址都是成群的房屋及穴居的组合。

居民点的位置,由于生产及生活的要求,有一定的选择,一般都位于较为高爽,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

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点多在靠近河流的较高台地上,在长江中下游由于地势低下,水道纵横,居民点多在靠近水的墩上在浙江吴兴钱山漾由于多水潮湿,还发现高出地面的桩上建筑。

城市是由于手工业及商业的产生及发展而从一般的村落居民点中分化出来的,城市属于社会经济的范畴。

仰韶龙山文化说明公元前22世纪的夏代以前仍为原始社会,如财产公有及禅让制度等。

廓,有屋顶并一边有墙。

夏代就有“筑成以卫君,造廓以守民”龙山文化,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

2:现已发掘的商代主要城市有哪些组成物质要素?其布局特征如何?当时城市建设技术水平有哪些表现?(p5-7)【版筑墙,茅茨土阶】有宫殿,平民住宅区,有铸铁,制骨,制陶等手工业作坊,半穴居的住屋,可分为早期和晚期。

在这些穴居住室之间,还长间有一些制陶制骨冶铜等场地。

城池包括宫室,庙宇,住宅,坟墓,土穴,窖和地牢,方圆皆离宫别馆,绵延100余公里。

房屋结构,茅茨土阶○2殷墟(安阳小屯)一小屯村为中心,发现大量的》土房屋台基,这是当时公式建筑群的遗址。

房屋台基沿洹河两岸呈带状分布,长达5公里。

王宫的外围有密集的居住遗址,可能为小奴隶主或自由民的住宅。

王宫的遗址有一定布局,成组排列。

住宅有东西,南北两屋相对,中间有庭院,已发现四组,建筑轴线与磁针方向北偏东5度左右。

可知当时已注意朝向及日照。

发现有半穴居,还有穴及竖穴。

发现一长20米,宽10米,深2.8-3米的窖,为圈牛的牢,还有深7-8米的窖,有上下脚窝,可能是关罪犯或奴隶的牢。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复习资料古代:1.我国古代城市是如何产生?产生的时期、基础、条件是什么?产生:城市是由于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而从一般的居民点分化出来的。

产生时期: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早期产生条件:(1).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基础)(2).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直接原因)(3).精神文化的繁荣发展.(4).频繁的战争2.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时期及形成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城市需具一定的规模。

(2).需具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3).需具有一定的手工场所和交换场所(4).需具有的城市基础设施(5).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3.促进西周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分封诸侯。

(2)周王朝自身追求适中位置加强都城建设4.我国最早的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出现于何时,哪本书并阐述书中规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周朝的《周礼.考工记》主要内容:与井田制有关的经纬道路左祖右社旁三门宫城居中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影响:关于城市规划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5.秦汉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及分布的主要特点,并阐述分布特点的原因特点:(1).郡县制的推广、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城镇得到大量发展;(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3).众多商业中心兴起:(4).国际贸易城市有了发展;(5).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的是多宫制分布特点的原因:经济重心集中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南方还未发展6.我国在西汉时期形成了哪些城市经济区、并阐明各经济区包括的地理范围及中心城市(1)关中区:陕西全境四川巴蜀甘肃东部长安;(2).三河区:河东(山西西南部)、河内、河南(河南北部);(3).燕赵区域:燕在河北北部,赵在河北南部;(4).齐鲁区域:山东、泰山之阳为鲁临淄为中心;(5).梁宋区域:豫之东北、鲁之西南、苏皖(安徽)西北以定陶和商丘为中心;(6).颍川、南阳:河南中部、西南部;(7).三楚区域:西、东、南楚含长江怀阳衡城江陵长沙苏州淮北湖南长沙江南一带淮河长江流域;.南越区域:珠江流域7.西汉时期长安城的规划建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多宫制8.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发展有什么特点、并阐明特点形成的原因?发展特点(1).城市发展和分布上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2).沿大运河、长江城市发展轴线初步形成(3).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兴起(4).城市规模的等级结构有了调整,其规模差距拉大,中间府、州级城市数量显著增多(5).出现了最早的“镇”形成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2).经济重心南移;(3).大运河沟通,沟通南北,经济恢复9.试述曹魏邺城规划的特点?.城市有明确的分区,统治阶级与一般居民严格分开;(2).一方面继承了古代城与廓的区分,也直接继承了汉代宫城与外墙的区分,不过区分更加严格;(3).城市布局采用中轴线对称的手法10.试述隋唐长安城的规模及规划布局(1).中轴线由局部到全城,形成纵贯全城严禁对称布局的空间形态;(2).宫城由多宫制演变为单一的宫城,并且位置北移居中,形成了由宫城、皇城、外郭城组成的三重环套结构形态;(3).道路网由简单的、不甚严格的方格状演变为复杂的、十分完善的棋盘状结构,“坊”的排列也行不规整发展为整齐划一的形态;.市场的位置从城北移迁到城南,形成“前市后朝”的布局格局5.城市物质要素中,寺庙建筑尤其是佛寺建筑大量增加11.我国古代宋元城市发展建设及规划的特点(1).城市发展和分布“南升北降”态势依然延续;(2).兴起了许多的商业都会和许多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市镇;(3).对外贸易空前发达,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兴起既多且盛;(4).以省会为中心的省级城市体系开始形成;(5).核心城市在地里位置上转移比较频繁;(6).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封闭的“坊”“市”制度解体,开始形成开放型空间结构。

中国城市建设史重点复习题

中国城市建设史重点复习题

中国城市建设史重点复习题古代城市的形成【原始居民点的形成】人类居住的形式由流动的原始群落发展到固定的居民点,其间经历了数十万年的岁月。

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广大地区进入氏族社会。

农业从狩猎、牧业中分离出来,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农业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物质基础,组成氏族公社的先民幵始聚族而居,形成固定的居民点一一村落。

【原始居民点的特点】1、位置:一般都选在背山面水的高爽地段。

2、规模:一般范围较大,分布和居住较密集。

3、由成群成片的房屋建筑组合而成:房屋建造方式多种多样,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种:木骨泥墙房屋和干栏式桩上建筑。

4、幵始形成一定的功能分区。

【中国城市产生的时期】起源:我国最早城市是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也即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从考古文化上说,大体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3000—前2000年);从我国历史上说,相当于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经尧、舜、禹直到夏朝前期。

其间经历数百年之久。

作为刚幵始时产生的城市,其规模一般都还不够大,内部设施也很不完善,远不能与今天意义的城市相提并论,还不可能成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严格说来是些城堡。

这一萌芽时期产生的城市称为“雏形城市我国早期城市从原始社会末期幵始产生以后,但还不能认为其就此已经形成。

经过夏朝中前期300年左右的发展,大体至夏朝后期已基本形成。

美国着名城市规划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谈到国外最早城市产生的时期时这样写道:“城市,作为一种明确的新事物,幵始出现在旧一一新石器文化的社区中。

”又说“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城市遗址,大部分都起始于公元前3000年,前推后移不多的几个世纪。

”【我国城市产生的条件】(生产力+私有制和阶级分化+精神文化+战争+夯筑技术)1、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得以产生的基础。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发展并与农业相分离,发生了社会第二次大分工。

2、其次是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

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1、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并分析比较城市与原始聚落的区别。

答:我国城市经夏朝中前期300年左右的发展,大体至后期已基本形成。

城市产生的条件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财富,导致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社会精神文化相应的繁荣起来,出现商品交易;与此同时,部族间为了争夺领地、财富等,战争频繁,这使居民需要采取防御措施,随之,兼具防御和交易的城市随之出现。

如:黄河中下游的郑州西山遗址、长江中上游的都江堰芒城城址等。

(旧石器-新石器-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随着第一次劳动分工,原始聚落产生于新旧石器交替时期,原始聚落是指,农业生产逐渐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氏族部落形成,由此产生聚族而居的固定居民点。

城市最基本的表现在于集中,居民点已经初具集中的特征:人口集中、建筑物集中、生产资料集中。

但居民点仍不具备城市的形成标准,城市产生的标准有:具有一定的城市规模、具有城市永久性大型建筑、具有手工业生产场所和贸易交换场所、具有城市基础设施、具有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2、写出5个中国古代著名的海港城市及其相应繁荣时期,并概述海上贸易对城市的影响。

唐代以前,海上丝绸之路在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列外交往活动中始终处于比较次要旧地位,所以几乎只有番禺(即广州)一处港市。

唐代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加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自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由于战争的影响而再度受阻后,海上丝绸之路便逐渐取而代之,成为中国对外交通和贸易的主要渠道。

扬州——唐代泉州——唐宋广州——唐宋杭州——宋元明州——宋代影响:1、海上贸易促进了港市的迅速发展。

如广州作为南航路始发港,在唐代迅速发展为唐代第一大外贸港市;而此前默默无闻的泉州、明州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而获得进一步发展。

2、市舶司的兴废,直接关系到港市的荣衰,往往是市舶司之所在,就是重要港市之所在。

如扬州虽在唐代为第二大港市,但因唐末战乱影响,始终未设市舶司,其港市地位也被杭州和明州取代。

3、在城市空间形态上,海港城市突破了以往封闭的城垣形制,规模不断扩大。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

外国城市建设史一.填空题1.人类最初的居住形式:穴居,巢居,以游猎为主2.最早产生城市的时间及意义:公元前4000-3000年,意义:对传播人类文化的贡献,仅次于文字的发明。

3.古罗马伊达拉里亚时期城市城市建设规定的一般程序:p36(1)选址(2)划分地区,地区再分地块(3)确定街道走向(4)城市奠基仪式4.罗马帝国典型的营寨城:p36战争需要、方形城堡、棋盘路十字干道,以兰培西斯、啊奥斯达、提姆加德为代表5.中世纪西欧城市产生和发展的三个主要来源:p48军事要塞型,封建城堡型,商业交通便利型6.意大利中世纪的主要城市:p49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比萨7.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建筑师:p73乔托,米开朗基罗,伯拉孟特,阿尔伯蒂,费拉锐特,斯卡莫齐,珊索维诺,拉斐尔8.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广场:p80安农齐阿广场,罗马市政广场,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罗马纳伏那广场9.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哪属于“城市集中主义”理论:勒柯布西耶哪些属于“城市分散主义”理论:田园城市,有机疏散,卫星城市10.空想社会主义城市理论提出者及其城市名称:托马斯-摩尔城市名称:乌托邦、安德雷亚的基督教之城、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欧文的新协和村、傅立叶的法郎吉11. 二战以后及50年代主要的商业街区产生的城市,国家及类型:荷兰鹿特丹的林巴恩(步行商业街)、美国底特律的郊区购物中心、美国的市内商业街、日本的地下商业街12.60年代以来有哪些大城市进行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订工作:伦敦、巴黎、华盛顿、东京、莫斯科二.简答论述题1.古埃及典型城市卡洪城主要内容及其特点:p5城市平面为长方形,有砖砌的围墙围着。

城市用死墙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城西为奴隶居住区,有一条南北向大街从东侧城门贯穿这一区,居住密度极高。

厚墙以东又被一条东西长280m的大路将其分为两个部分。

而且这里道路宽阔整齐,并用石条铺筑路面,东西大路以北为贵族区,面积与奴隶区相似,但仅有十几座庄园。

城建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城建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城建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之一是位于哪个文明?A. 古埃及文明B. 古印度文明C. 古巴比伦文明D. 古中国文明答案:C2. 罗马斗兽场是哪种建筑风格的代表?A. 哥特式B. 巴洛克式C. 罗马式D. 拜占庭式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中世纪欧洲城市的特点?A. 城墙环绕B. 教堂中心C. 工业区发达D. 市场繁荣答案:C4. 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为了纪念哪个事件而建造的?A. 法国大革命B. 巴黎公社C. 世界博览会D. 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C5.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奠基人是哪位?A. 勒·柯布西耶B. 弗朗西斯·培根C. 阿尔多·罗西D. 彼得·贝伦斯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规划可以追溯到_________文明时期的城市规划。

答案:苏美尔7. 古希腊的城市规划中,公共空间被称为_________。

答案:阿哥拉8. 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典型布局是_________、教堂和市场。

答案:城堡9. 工业革命后,城市规划开始重视_________和卫生问题。

答案:交通10. 现代城市规划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强调了_________、社会和经济的平衡。

答案:环境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古代罗马城市规划的特点。

答案:古代罗马城市规划以广场为中心,道路系统发达,城市布局呈网格状,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如浴场、剧院和竞技场等。

12. 描述文艺复兴时期城市规划的主要理念。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强调人文主义思想,城市布局追求对称和几何形式,重视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以及公共空间的设计。

13. 解释现代城市规划中“智慧城市”的概念。

答案:智慧城市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来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点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点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一、原始的居住形式1.穴居2.巢居:干栏式建筑(河姆渡、云南川海门遗址、浙江吴兴钱山漾)3.半穴居(穴居与巢居的结合)4.地面建筑:黄河流域木骨泥墙建筑、东北内蒙古大石堆砌的建筑二、原始居民点的特征1.位置:背山面水2.规模:大小不等。

分布:居住密集3.由成群成片的房屋建筑组合而成4.开始形成一定的功能分区(西安半坡村遗址)5.功能特点:选址,居住,墓葬,手工业三、原始居民点产生的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基础)2.私有制、阶级的出现(直接原因)3.精神文化发展(文字、宗教、礼仪)4.战争(王权作用)5.夯筑技术四、城市形成的评判标准1.一定规模(前提)2.一定永久性大型建筑(实质)3.一定的手工生产场所和交换贸易场所或提供用于交换贸易的实物见证(实质)4.一定的城市基础设置(基础和保障)5.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基础和保障)五、殷周时代的邑都市城廓国1.邑:泛指所有居民点,奴隶主居住的邑为邑,四野农夫居住的邑为小邑2.都:凡是有宗庙、君王统治者的邑称为都。

3.市:中等规模的邑设市,这时的市相当于墟、场等4.城:“筑城以为君”这句话明确了城的功能,是为了保护君王统治,或设沟壑、或设夯土城墙,或设木栅栏5.廓:“造廓以守民”说明了廓的功能是为了管理劳动人民,内为之城,外为之廓。

三里之城,七里之廓。

6.国:在周代国与城意义相同,国在周代即“或”字,或体现字象形以戈守土,具有防御意义。

而且国与土同义,体现统治阶级的权利。

六、城市建制——城廓之制城廓之制:军事防御和政治统治的产物春秋战国时期的都城一般有城廓之分,城为贵族王宫,廓为一般市民住宅,城中一般有王宫,修筑在人工夯筑的高台之上,目的是防卫及显示其威严。

1.内城外廓型:曲阜鲁城,淹城2.城附于廓一角(相重):齐临淄3.城廓并列:燕下都,赵邯郸七、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发展和建特点1.城市数量激增,分布地域扩大2.城市规模扩大,人口盈实3.工商业繁荣发达,城市经济职能增强,市民生活也丰富多样4.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出现了新的比较科学的理论5.列国都城一般都有大小两城组成,并呈现多种组合形式八、秦咸阳建都原因(政治、军事,经济,交通,历史)。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一、填空、选择、判断:1、原始的居住形式: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

穴居巢居时间长,后逐渐发展成半穴居及地面建筑。

2、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农业的出现形成了固定居民点。

3、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使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阶层,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

4、城市本身的含义就包括城与市双重意义:城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交换的场所。

因此城市的出现应该具有商品经济以及防御功能的双重特征。

5、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

不规则城市代表:港口城市泉州,南京。

6、在原始村落后期,就已由于生产及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简单的分区,一般分为居住区、墓葬区、烧制瓷器的陶窑区等。

7、商城(郑州):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址。

郑州商城包括城外郊区在内总面积达 25 平方公里的古代大城。

城市平面近似方形。

城墙为夯土墙,又厚又高。

城市内外有宫殿、居民住宅区、制骨、制陶、铸铁等手工业作坊、农民居民点及墓葬区。

发现商城住宅,墙体为版筑。

8、周代的周原城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部。

西周的都城为丰京和镐京,位于陕西的西安。

周代的都城:公元前11世纪后半叶,周文王从周原迁都丰京及镐京。

9、井田的基本单位“夫”:即一农夫所受之一百亩耕地,被用来作为城市规划用地的基本单位。

10、商是第二个奴隶制王朝,统治600余年。

殷商时代已出现考古证实的城市。

城市中集中着为奴隶主服务的各种手工业和商业,如青铜器、骨器、陶器等。

周代的都城是丰京,镐京和后来建立的王城、成周,这时已有按一定规划建设的城市。

11、都城一般都有城与廓之分:有的相重,如齐临淄;有的内外两重,如鲁国都城;有的并列,如燕下都与赵邯郸。

城为贵族王宫,廓为一般市民住宅,城中一般都有王宫,修筑在人工夯筑的高台上,目的是防卫及显示其威严。

12、唐代国内最大的三个商业城市:南方海港广州(番禺)、长江与运河交会处的扬州(江都、广陵)、运河至黄河的转运中心汴州(开封)。

城建史作业一

城建史作业一

城市建设史作业1、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思想以及“四象”方位的源流。

“天圆地方”所指,不是简单的把天看成是圆形,把地看成是方形。

而是一种“道”的理念。

即天道圆,地道方,天为阳,地为阴,天地有别,阴阳不同,圆方各异。

而道又是自古以来华夏土生土长的教。

中国古代学者把人们这种与道教思想相联系的天笼罩着地的感觉概括成“天圆地方”的理念。

“四象”方位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四象”与“天圆地方”思想的源流不同,它源于中国古代的星宿信仰而不是道教。

中国古代将天空分成东、北、西、南、中区域,称东方为苍龙象,北方为玄武象,西方为白虎象,南方为朱雀象,是为“四象”。

战国曾侯乙墓出土漆箱上的绘画就已有完整记述。

这种“四象”是古人把每一个方位的七宿联系起来加以想象而成的四种动物的形象。

如东方苍龙,角宿象龙角,氐、房宿象龙身,尾宿象龙尾。

南方朱雀则以井宿到轸宿象鸟,柳宿为鸟嘴,星为鸟颈,张为嗪,翼为羽翮。

后来古人又将其与阴阳、五行、五方、五色相配,故有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之说。

后又将其运用于军营军列,成为行军打仗的保护神。

四象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最早指的是老阳,老阴,少阳,少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太极为一,意为混沌,两仪指的是阴、阳,而四象就是从阴、阳中衍生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四象的代表物,青龙代表木,白虎代表金,朱雀代表火,玄武代表水,它们也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来划分天上的星宿,也称四神、四灵。

2、“井田制”的特征以及对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影响。

(1)“井田制”的特征:《谷梁传宣公十五年》载:“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以八户农家为单位而集体配授农地,将土地分为井字形的九个单位,每单位百亩,中间位公田,周围是私田。

(2)对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影响:我国古代最先形成的“方形城制”就是土地分配制度——井田制的延伸。

滨州学院中外城市建设史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滨州学院中外城市建设史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下学期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一、简答题1 .请简述隋唐时期城市的总体特征。

(1分)答案:(1)城市类型丰富,数量较多,规模较大;(2)都城已经形成中轴线、皇城前朝后寝、严格的分区布置的格局;(3)城市居住严格采用里坊制;(4)城市商业集中设市、统一管理;(5)府州城市一般由子城和罗城组成。

2 .请简述营寨城特性。

(1分)答案:(1)城市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大干道或十字交叉或十字式相交,交点处是广场或神庙;(2)路网为方格网;(3)在主要道路出发点和交叉处,有凯旋门;(4)凯旋门之间有列柱街。

3 .请简述帝国主义共占城市的发展特征(1分)答案:①这些城市是我国原有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好,交通优越,便于帝国主义入侵,掠夺中国财富;②这些城市都有旧城,发展结果是旧城都淹没于新区中,而且在建设方面与新区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③这些城市都是资本主义类型的城市,在城市布局、经济上都比其他城市更为混乱,带有强烈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④在城市风貌上各时期、各国家建筑杂乱并置于一起,夹杂陈列。

4 .请简述明清南京城的特点。

(1分)答案:①中国古代城市中典型的不规则都城,顺应地形,从防御角度出发修建;②皇城、宫城为中国的传统都城形式——规则的方形,有中轴线,前朝后寝;③南京历代建都,应天府是在汗青根蒂根基上改建而成,因而整个城市布局不完整,分三个区,相互联系不紧密;④南京城在自然地形环绕中,建筑、环境、山水融为一体。

5 .请简述中国古代居住区的漫衍特征。

(1分)答案:①古代城市中居住区的布局与事情地址也有一定关系。

如在战国时的齐国临淄一农夫的住地靠近城门,便于去城外耕作,商人的住地靠近市场。

②古代都城中,官僚贵族的室庐多接近宫城,清代的北京皇帝大部分时间在西郊,贵族也多集中在西城,故有“富东城,贵西城”之说。

③南方居住区与河道有密切的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6 .秦都的外围规划遵循什么思想?(1分)A.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B.《周礼》的礼制建城思想C.《管子》的生态建城思想D.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答案:D7 .《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关于中国古代王城城制,体现的是?(1分)A.儒家思想8 .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答案:A8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1分)A.《大上海计划》代表着近代中国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古代史篇( 1— 8 章)第一章1、原始的居住形式有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

(P2)2、中国城市产生的时间: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的。

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

(P7)第二章1、名词解释:邑与都:邑并不仅是城市,而是泛指所有的居名点,都市奴隶主的驻地。

邑与市:并不是所有的邑都有市。

“市”与“井”:常常联系在一起,常称“市井” ,因为市一定是在居名点中,即在邑中,而居名点中必然有井。

城与国:国与城的意义相同,城市防御性的构筑物。

城与廓( kuo) :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城廓均是防御性的。

奴隶主贵族居城内,一般人民城外廓内。

城与市及城市: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有城的不一定全是市,市也不一定全有城墙,城与市的概念不同。

即私有制及阶级产生后,需要用城垣保护私有财产,需要专门的固定的交易场所,从而从一般的居名点(邑)中分化出来。

(P14)2、翻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建筑师丈量土地及建筑城市。

每边长九里,每边开三门,城内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每条宽度为车轨的9 倍,可以并排走三辆车。

王宫的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稷坛,宫殿前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后面是市场。

市场和朝拜处各方百步(边长一百步的正方形)。

3、周代建筑已广泛采用油漆,色彩也有等级规定,天子柱瓦用丹色,诸侯用黑色。

(P15)第五章三国至唐朝时期的城市1、曹魏邺城的规划( 1)曹魏邺城复原想象图P38复原图特点:( 2)总结:宫城有多个宫城变成单一宫城,且位于城北正中,中轴线纵贯全城呈对称布置,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和宫城与坊里“不复相参” 的规整的坊里,这都说明儒家的礼制思想,从邺城开始在城市建设中的强化和运用。

2、隋唐长安的城市规划思想P55优点:(1)隋唐长安的规划,仍是继承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传统,由于完全是新建,这种传统的布局方式表现得更为突出,而且有所发展。

城市建设史期末复习资料

城市建设史期末复习资料

城市建设史一、选择题1.秦汉、三国至隋唐、宋元、明清及近代城市的形式。

唐长安为里坊制,宋为街巷制,清朝胡同,近代上海石库门2.秦汉、三国至隋唐、宋元、明清及近代城市的规划是谁主持的。

柴荣主持开封城市的规划,汉长安(萧何或杨城延),北京城的规划(姚广孝)3.《周礼考工记》的几句话。

①“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说明周代王城是有一定规划制度的。

②“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说明道路宽度有分级。

③“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说明按封建等级,都城大小,其中道路宽度不同。

④“匠人建国,水地以县,置絷以县,以景为规,识日中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

当时已会定水平并运用简单的天文知识来定朝向方位。

4.古代城市选址原则。

选择适中的地理位置,即择中原则;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即‘度地卜食,体国经野‘的原则;考虑自然景观及生态因素,提出‘国必依山川‘的原则;考虑设险防卫的需要;考虑水源及交通问题,往往选择水陆交通要冲。

中国古代都城选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1都城位置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到政治及军事原因如汉初定都长安,主要理由就是长安位于关中便于防守,又便于东出潼关控制中原,明永乐迁都北京也有明显军事目的。

唐宋以来由于都城人口多,因此也重视经济交通因素如唐代东迁洛阳。

有些朝代的都城选址,还与当时统治集团的势力范围及根据地有很大的关系。

○2有些朝代随着势力范围的扩大,曾数次迁都如北魏、金、元。

有些都城选定某地区,但并不在原来城址上建都,而是在其旁另建。

原因一是原来城市在战争中破坏严重。

其次是观念的影响“鼎新革故”如在长安地区。

○3有少数都城是原来交通便利的商业都会,往往在原地改建扩建,而不另建新城如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

宫城部分往往新建。

5.管子几句话。

○1管子对城市选址加以总结:“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2凡仕者进宫,不仕于耕者进门,工贾近市。

西建03-13年真题中国城市建设史考题

西建03-13年真题中国城市建设史考题

03年中国城市建设史考题一、填空题。

(55/1’)1.城最初的定义是进行防御的实体,在中国古代“城”有不同的称谓,如《左传》记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无曰( )。

2.我国的城郭之制起源于()代关于“城”的记载()。

早期的“城”与“郭”关系比较随意,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城在郭内,如江苏武进淹城、()2)城附之于郭之一角(城郭并置),如:燕下都、()、();3)城郭分设,如:( ).3.乌尔城建于公元前2000-2100年,城中建有起着天体崇拜作用的(),其同时是城市的公共中心,体现了人性与神性的结合。

4.被誉为“城市规划之父”的()在希波战争后将棋盘式道路网的规划结构加以理论阐述,并在最先在()城的重建工作中加以应用。

5.公元前1世纪由奥尔梅克人建设的()城的中心由一组举行宗教仪式的纪念性建筑物构成,分布在一条2km长的大道两侧,主要的建筑物在()、月神庙。

()等。

6.印度中世纪的莫沃尔王朝在首都阿格拉建造了杰出的建筑物(),被称作“印度的珍珠”。

7.日本战国时期,为了战争的需要,封建领主们建造了大量的供瞭望及防御的建筑()。

8.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建设有()主持:隋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的规划建设由()主持;元大都的规划建设由刘秉忠主持。

9.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特别重视中轴线的建设,城市布局多以中轴线绝对布局,明清北京城以一条长达7.5km的中轴线构筑了帝都风貌,这条中轴线由南至北的重要节点有:永定门、()、大明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坤宁门、()、()、景山、地安门、()、()。

10.被誉为欧洲的客厅的是()11.明清时期的票号业中心城市有()和(),手工业中心城市(),其城市布局特征与其城市性质是相适应的。

12.公元894年以前,日本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模仿和学习,这其中包括城市建设的学习。

日本以我国的唐长安成为样板建设了几代都城,如飞乌地区的藤原京、今京都地区的()、奈良地区的()。

(完整word版)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完整word版)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课程代码252365)一、选择1.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 标志着( A )。

A.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B.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D.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2.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标志着城市出现, 分工主要是指( D )。

A.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B.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D.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3.我国可以确定位置的最早都城址是( A )。

A.殷墟遗址B.郑州商城C.西亳D.陕西半坡村4.中国最早的宫城遗址是( C )。

A.阿房宫B.长乐宫C.二里头D.明光宫5.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是( B )。

A.卡洪城B.孟菲斯C.阿玛纳城D.乌尔城6.我国最早的建制镇出现在( B )时期。

A.秦汉B.北魏C.隋唐D.宋元7.秦都的外围规划遵循( D )思想。

A.筑城以卫君, 造郭以守民B.《周礼》的礼制建城思想C.《管子》的生态建城思想D.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8.西汉长安的建城过程依次为( C )。

A.长乐宫 - 建章宫 - 未央宫、北宫 - 桂宫和明光宫B.未央宫、北宫 - 长乐宫 - 建章宫 - 桂宫和明光宫C.长乐宫 - 未央宫、北宫 - 建章宫 - 桂宫和明光宫D.桂宫、明光宫 - 长乐宫 - 建章宫 - 未央宫、北宫9.隋唐时期的“扬一益二”是指( A )。

A.扬州和成都B.扬州和杭州C.扬州和苏州D.扬州和淮安10.隋唐时期的四大航运城市是指( B )。

A.泉州、广州、杭州、扬州B.杭州、扬州、淮安、苏州C.泉州、广州、淮安、苏州D.泉州、扬州、淮安、苏州11.中国最早使用三合土夯筑而成的城市是( C ), 城墙呈白色, 有马面, 城防牢固。

A.高昌城B.交河城C.统万城D.渤海上京龙泉府12.皇城朝向为正南北向, 并与城市道路朝向形成一定夹角的明代城市是( B )。

A.安阳B.成都C.大同D.大理13.中国近代第一城是( D )。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中建史一.名词解释1.四水贯都:指城和四周有四条河道——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都通过护城河互相沟通。

2.三横四直:南宋平江府中城的河道和街道一样都是南北东西朝向,东西向有三条,南北向有四条较大的河道,人们称为三横四直。

3.关厢:中国古代的时候由于城区不断扩大,城桓用地不够,往往在城门外形成新的地区,称“关厢”。

4.藩坊:南宋时期外国人集中居住的地方。

5.九边重镇:明朝的时候为了加强对长城的防守在长城沿线划分了九个防守区—镇这就是“九边重镇”——辽东、蓟、宣府、、、、、、。

6.邑:泛指所有居民点。

7.都:奴隶主居住地。

8.社: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用以借指国家)。

9.城与郭:三里之城,七里之廓,为之城,外为之廓。

10.租借:条约中被迫同意开放“外人居留地”。

二.填空题1.夏代对后世城市发展最大的贡献是完成了对国土的第一次全面勘测。

2.对外通商最早的城市是。

3.清朝时期城市建设反面的、停滞不前,但园林和民居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4.唐和元大都的作者分别是宇文恺和秉忠。

5、唐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有三个分别是、、汴州。

6.宋东京城并非严格的坊里制度,整个城市共80 个坊,设八厢来管理。

7.地区曾多次被不同少数民族政权定都,分别是辽、金、元、清。

8.南朝都城是建康。

9.佛教是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

10.南北朝时期非常崇尚佛教,我国三个著名的石窟在此时期被建造的分别是,我国三个著名的石窟在此时期被建造的分别是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

11、“形胜”的含义地势优越便利,风景优美。

12.夏商周是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的萌芽阶段,发展了相土规划的方法。

13、明初定都,明成祖(朱棣)时迁都。

14.代城市建设主要受到象天法地影响。

15.中国古代城市中被多次定都的有长安、、、、。

16近代是由民族资本家謇规划的。

17、中国古代最早的大型公共园林是曲江。

18.战国时期按照《管子》思想修建的主要有哪三个城市齐临淄、楚郢、吴阖闾。

城市建设史分类复习题目

城市建设史分类复习题目

现在先贴城建史方面的题目中国城建史1.??宋朝之后城市建设与之前城市建设特征比较2.??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秉承思想体系3.??主要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思想与城市格局(周代洛邑城——曹魏邺城——吴国金陵——隋唐长安——元大都、明清北京)4.??唐长安和汉长安的比较5.??中国古代规划思想及典型城市(匠人营国思想、管子城市建设思想)6.??中国古代规划重要着作(周礼考工记——管子——孙子兵法——商君书)7.??不同历史时期都市布局的完善与发展8.??不同历史时期居住区的完善与发展9.??中国古代城市设计手法的运用10.??平江城规划以及平江图、平江城的意义11.??中国古代城墙的防御设施的演变12.??中国古代不同类型城市选址特征及其原因13.??中国古代城市与西方古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经济上、土地制度上、宗教上的异同14.??近代城市体系的二元结构和典型城市15.??近代城市体系的二元结构下不同类型的城市及其各自特征16.??上海自1845年开埠为商埠起至1949年上海解放止,一百多年来城市的发展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17.??青岛的建设与发展,规划的意义,青岛在德占时期与日占时期规划有何不同外国城建史18.??古埃及城市建设成就19.??希波丹姆规划模式及其演变,典型城市20.??希腊化时期城市特点21.??古罗马不同时期城市特点(伊达尼亚时期——罗马共和时期——罗马帝国时期)22.??营寨城特点及其演变,典型城市23.??罗马共和和罗马帝国时期广场的异同24.??中古城市社会特点、城市建设特征、典型城市的格局25.??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典型城市及其格局,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特点26.??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广场特征及典型广场格局27.??阿尔伯蒂、弗拉锐特、斯卡莫齐的城市建设主张28.??巴洛克时期城市建设特征及主要城市格局29.??绝对君权时期法国广场和园林建设特征和典型案例30.??在西方古代城市发展过程中,人文主义思想、君权思想的穿插交锋,理性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穿插交锋的过程演变31.??不同时期英国新城的特点、缺点,典型城市32.??法国、美国、日本、瑞典新城建设的特征33.??巴黎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建设(罗马营寨城——古典主义——雅各宾时期——拿破仑帝国时期——欧斯曼改建——1965年巴黎总规)34.??华盛顿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建设(郎方规划——B o s w a s h——放射形长廊)35.??哥本哈根规划36.??主要城市规划着作时期、作者、内容(建筑十书——论建筑——理想的城市——明日的田园城市——进化中的城市——明日的城市——阳光城——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寂静的春天——城市意向——美国大城市的生生死死——城市不是一棵树)37.??不同时期科学城的特征和典型城市38.??田园城市理论年代、作家、书名、产生背景、概念、规划目标、内容、影响39.??勒.柯布西埃、霍华德、赖特城市理论比较40.??堪培拉、昌迪加尔、巴西利亚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优缺点,规划年代和规划师41.??城市广场、现代商业中心、城市商业区、园林绿化等空间要素不同时期的特征及其演变趋势历史保护42.??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程上重要文件及其内容意义43.??历史保护遗产的意义44.??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风貌地区概念及区别45.??历史街区保护范围包括哪几个等级,如何划定,在保护区内有何法律规定46.??文物古迹保护区保护范围包括哪几个等级47.??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发展过程48.??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49.??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的问题50.??古城保护的管理机制,不同层次保护的管理原则51.??历史文化名城核定标准、审批程序,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的内容、审批、成果、作用52.??历史文化名城的分类53.??历史保护区划定考虑的因素、高度控制需要考虑的因素54.??名城保护规划与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55.??现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56.??城市更新的定义、目标、方式57.??我国城市更新的动力机制58.??城市规划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作用59.??保护规划编制的原则控制性详细规划60.??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定义、内容、成果、审批6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确定的意义、如何确定、要考虑哪些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62.??容积率与哪些参数有关,如何确定6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与地位64.??法定图则产生背景、存在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65.??美国区划法、香港法定分区计划大纲图、台湾土地使用分区管理、深圳法定图则的区别66.??控规中如何加强法制化67.??区划的定义,发展过程68.??通则式与判例式的定义与区别,典型国家,两者的结合69.??土地使用兼容性的定义、相关的影响因素70.??兼容性规划与管理如何进行完善城市规划思想史71.??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渊源(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巴黎改建——城市美化运动——公司城)72.??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和技术基础73.??田园城市思想社会背景、主要概念、空间模式、社会意义、结构示意74.??线形城市、工业城市、巴黎改建、赫尔辛基规划的空间模式75.??西谛、盖迪斯、沙里宁的城市建设思想76.??纽约的区划法规77.??现代建筑思想的缘起与思想根源、主要特点78.??CIAM的成立及其对城市的认识79.??Le Corbusier的现代城市设想与影响80.??邻里单位理论的目的与基本原则,Radburn规划81.??雅典宪章产生背景、主要内容、意义82.??广亩城产生背景、内容83.??物质空间决定论的主要概念、主要手段、在实践中存在问题以及对其的批判84.??城市意象研究的意义、主要思想及其主要内容85.??J.Jacobs的城市活力论产生的主要背景及其主要内容86.??倡导性规划产生背景及其主要内容87.??公众参与兴起背景及其社会意义88.??Alexander的城市半网络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89.??马丘比丘宪章产生背景、主要内容90.??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的对比第三批题目,是关于城市规划思想史、居住区、城市化、小城镇问题和城市结构与形态的91.??系统科学方法论产生的背景,现代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的概念92.??1968年英国城乡规划法的主要内容93.??系统科学方法论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94.??综合规划理论、分离渐进规划理论、混合审视理论、连续性规划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创始人、特点、优缺点95.??人文生态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其城市社会理论96.??同心圆、扇形、多核心理论的提出者、结构模式、优缺点及其发展97.??Wirth 的城市生活方式研究的主要内容98.??经济基础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可达性理论、通讯理论的主要内容99.??区位理论的定义和主要内容100.??政治经济学派从阶级斗争和资本积累出发对城市和规划的研究的主要内容101.??后现代思潮的形成、核心、总体表现、重要意义以及对于现代城市规划的批判居住区102.??有关概念(人类住区——日照间距——城市居住区——日照间距系数——日照标准——绿地率——公共绿地——环境指标——配建水平——千人指标——住宅区——社区——人居环境)103.??居住小区规划中应如何考虑居民的停车问题104.??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体系的内容105.??用地平衡表及其作用106.??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概念方法较以前有哪些改变,宜采取哪些具体措施107.??腾尼斯提出的社区形成的四个条件108.??社区在居住区规划中的意义109.??社区形成的基础110.??住宅区与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之间的关系111.??住宅区规划设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112.??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及其在住宅区规划的作用113.??服务半径的定义以及设施分级、服务半径确定考虑的因素114.??住宅区路网布局时应遵循的原则115.??影响居住区环境质量的要素116.??人居环境设计的指向原则117.??城市规划、行政区划、社区三者之间的关系118.??城市住宅区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19.??《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有何问题,如何修编120.??社区规划的概念、类型、内容,公众参与的作用121.??居住区规划现存的问题以及进行社区规划的必要性城市化122.??城市化的概念123.??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124.??城市化进程的S形曲线的主要内容125.??世界、中国、发展中国家(除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的特点126.??概念的区别(城市化Ⅰ与城市化Ⅱ;正统城市化、过度城市化、郊区城市化、乡村城镇化;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127.??城市化的单一指标度量法与复合指标度量法的定义128.??人口比例指标的计算方式及缺陷,城市人口如何确定129.??人口集聚度指标法的内容130.??城市化速度的定义131.??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前景132.??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战略方向小城镇问题133.??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模式134.??发展小城镇的优势、弊端、出现的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135.??我国小城镇发展应采取的对策136.??几个概念(小城镇——城市——乡村——城乡结合部——城乡一体化——郊区——城市边缘区)137.??城中村现象、特点及问题焦点城市结构与形态138.??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定义、关系与作用139.??城市结构如何协调发展140.??外部结构、内部结构、上部结构、下部结构的定义141.??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模式及图示142.??工业化时期、后工业化时期以及信息时代的城市物质结构的演变特征143.??卫星城式发展模式的特征144.??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表征及特点145.??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146.??工业化、后工业化、逆工业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定义147.??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148.??英国、美国和香港的城市规划运作体系组成框架149.??我国的城市规划运作体系组成框架150.??深圳的城市规划运作体系组成框架以及与传统城市规划运作体系的对比151.??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152.??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概念、区别、联系153.??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之间的关系154.??总体规划的任务、期限、定义、内容155.??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批程序156.??现阶段我国的总体规划实施存在哪些问题157.??远景规划的概念内容158.??城市性质、城市职能的定义以及确定依据159.??城市规模、城市规划区、城市建成区、开发区的定义160.??城市发展方向定义161.??战略规划的产生背景、与总规的区别162.??战略规划的技术核心、方法论基础,目前存在的问题163.??近期建设规划的产生背景、原因164.??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期限、必须具备的强制性内容、必须具备的指导性内容区域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165.??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定义以及之间的关系166.??区位理论与增长极核理论的内容以及在我国的应用167.??中心地理论的假设条件、三种基本类型的结构形态168.??区域规划再兴起的原因169.??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规划的发展变化170.??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城市连绵区、城市带的概念及之间区别171.??城镇体系的概念172.??城镇体系规划的概念、规划目标、编制内容土地173.??土地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174.??区位、区位理论的定义及内容175.??城市层面的土地经济学中的土地特征176.??竞租理论内容及推导177.??城市开发的类型以及其经济特征178.??世界层次土地政策的演变趋势179.??我国土地所有制所包括的内容180.??我国土地市场机制所包括的内容181.??我国土地市场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182.??用地适用性评价的概念和基本要求183.??自然条件评价、建设条件评价、经济条件评价的概念和内容184.??城市土地使用分类185.??国标中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结构指标比例186.??土地兼容性的定义、相关影响因素187.??兼容性规划和管理如何完善188.??土地使用开发强度的考虑因素189.??我国经济体制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190.??有关概念(城市开发——土地开发——公共开发——区位——郊区——城市规划区——城市建成区——城市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1.??土地储备制度的定义、作用、运作、意义、作用、问题、目标、对策192.??土地储备制度的土地征购方式、运作程序193.??土地置换的定义、问题、对策194.??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结构、交易的参加者、交易形式热点问题195.??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的定义196.??工业时代城市功能结构的特征197.??信息化城市在结构、空间、经济、文化方面的特征198.??信息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应对199.??信息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200.??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形成历史201.??人类住区的定义、发展任务202.??环境、社会、经济、城市空间结构可持续发展的体现203.??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原则204.??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205.??郊区化的定义206.??郊区城市化与城市郊区化的分别207.??郊区化的表现208.??中外郊区化在背景、动力机制、表现方面的对比209.??睿智增长的产生背景、内容、目的、特征210.??中国郊区化的利弊以及解决措施211.??全球化的背景、重要文献212.??全球城市、国际性城市、全球城市化、城市全球化的定义以及区别213.??世界城市的特征以及指标体系214.??城市产业结构重组的发展趋势215.??社会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216.??实体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217.??巨型城市、大都市连绵区的定义及联系218.??经济全球化的特征219.??全球化对于城市发展以及城市规划提出的要求220.??WTO对于中国城市发展的机遇221.??老龄化的定义、带来的社会问题222.??我国老年人独有的特点223.??城市规划、居住区建设对于老龄化问题的对策城市发展224.??城市如何产生225.??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226.??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227.??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进化理论、增长极核理论、区域空间结构演变阶段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分异理论、经济全球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28.??国外城市中心的演化规律。

外国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外国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外国城建史1. 古埃及城市建设成就用地选择上,注意因地制宜。

村、镇、庙宇建于尼罗河畔的天然或人工高地上,有利于解决水源和交通运输。

金字塔建于尼罗河两岸远离河道的高地沙漠上,使法老尸体不受河流影响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对其后古希腊希波丹姆规划形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早期规划的“死者之城”,以及新王国时期规划的阿玛纳城均出色的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

在卡纳克与卢克索神庙群体设计中,运用2公里长中轴线布局,两边布置约1000人面狮身像。

规划中应用了对称、序列、对比、主题、尺度等建筑构图手法2. 希波丹姆规划模式及其演变,典型城市公元前5世纪的规划建筑师Hippodamus于希波战争后从事大规模建造活动,采用了一种几何形式的,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的规划结构形式。

希波丹姆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

城市典型平面为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的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街坊,街坊面积一般较小。

根据古希腊社会体制、宗教与城市公共生活要求,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

私宅地段分为三种住宅区:工匠住区;农民住区;城邦卫城与公职人员住区希波丹姆规划形式在其本人的实践中有所体现,公元前475年希波丹姆主持米利都Miletus重建工作,自公元前5世纪以后,古希腊城市大都按希波丹姆模式建造,最有代表性的是建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普南城3. 罗马共和和罗马帝国时期广场的异同古罗马城在公元前4世纪修筑城墙,城市保留空地,作为被围时的粮食供应地。

城市中心广场在帕拉丁以北,在这里逐步形成广场群,即著称于世的共和广场和建于帝国时期的帝国广场。

共和时期的罗马广场由广场群组成,是城市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周围的房屋散乱,公共活动性质比较强烈,很像希腊普化时期的城市广场。

广场建筑彼此在形式上与整体不甚协调,建筑群体现了政治军事权力的增长,每一建筑群都比之前的大帝国广场是从共和广场的轴线中端向西北延伸约300m,由奥古斯都广场和图拉真广场等多个广场组成帝国广场建筑实体从属于广场空间,每个空间都有柱廊连接,端部的主要建筑物起着主要装点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雅典卫城设计的主要成就(5条)(p27)?
1按宗教仪式设计,使游行队伍在每一段路程中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不论是在山上或山下,不断地变幻着每一幅画面的构图,建筑布局灵活。
2既考虑了从山下四周仰望时的美,又考虑了置身其中的美。为照顾山下的观赏,建筑大体上沿周边布置;为照顾山上的观瞻,建筑不机械的平行成对称,而是利用地形把最好的角度呈向人们,并用雅典娜统一了分散在周边的建筑群。
•②城市本身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有6条大道从中心放射出来
•③中心区中央为占地22公顷的公园
•④居住区在中园层
•⑤工业地带处于城市外环
•⑥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
(3)布局
•①他还提出了母城与子城模式
•②有一个较大的中心城市,人口约为58000人
(4)实践
•①1903年在伦敦附近莱彻沃斯,18.4km2
•②沃尔文(韦林)(welwyn)
法国青年建筑师戛涅(Tony Garnier)
(1)概况
•法国人戛涅第一个从古典主义走出来,从功能上对城市职能作了初步探讨,认为:
•①城市应接近原料产地、能源及交通条件
•②能源是城市中的重要部分
•③总体规划应把工业、交通、居住三部分分开,工业与居住区间要有绿化,居住区应避免交通干扰。
(2)方案
•1898年Garnier开始了对罗马古城图斯可仑的工业城市的设想方案的探索
7、为什么圣马可广场称为“欧洲的会客厅”?
(1)由教堂、总督府、图书馆、办公楼所组成,突破了单一的宗权束缚,首次全面的反映了市民的生活需求
(2)夹小巷门洞,对比突出
(3)三梯形组合,利用透视调整空间效果
(4)空间过渡,联系自然,对景颇佳
(5)建筑群统一而有变化,横直对比,重点突出,造型美观。
所有的设计手法使圣马可广场成为世界上最精致的广场之一,线条组合优美、造型别致、对景效果较佳,故被称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
•③而这种带形城市正好为接近自然,带动农村发展,控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创造了条件
(2)方案(基本原则)
•以交通运输尤其是铁路作为形成城市的决定因素;
•城市要有一条宽40m的道路作脊椎,隔300m设一条宽20m的横道,形成一系列5公顷街区,城市就由这些带状地段组成;
•若从一个或若干原有城市作多方向的延伸,可能形成三角形网络体系。
宋(汴梁):
(1)布局特点
平面呈不规则矩形,有内、里、外三套城墙,虽宫城居中,然非古制。
全城除四条主干道(御路)井字交叉外,还出现了丁字路与斜路。
为沟通内外交通的联系,采用了四水贯都的方式。
由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商业街道很快出现——全城皆市。
手工业发达。
山水园兴起,出现了艮岳为代表的风景区,街道上也出现了绿化
发展(三个阶段)及实践:
①卧城(第一代):
巴黎在制定居住区规划时打算在离市中心16km的范围内建28个居住城,它除了居住外,生产、公共生活尚需去母城解决,人称“卧城”。
②半独立卫星城(第二代):
芬兰建筑师沙里宁按其“有机疏散”,1918年理论制定了大赫尔辛基规划,主张在该城附近建半独立卫星城,它有一定的工业及服务设施,可使一部分人就地工作,但还有一部分人就仍需去母城。
(5)评价
•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提出了现代工业城市适宜的规模问题;
•对人口密度、城市绿化、城市经济、城市交通等问题以及城市发展的总体模式等作了一定的研究;
•对城市规划学科有一定的影响,并且直接孕育了现代英国卫星城市的规划思想。
﹡标志着现代城市规划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框架。
9、“工业城市”是由谁提出的?
3建筑群因突出了帕提农神庙而统一起来。而位于最高点、体积最大、色调醒目,是唯一围柱式庙宇,风格庄严恢宏,其建筑装饰远过于纪念性,在整个建筑群中起到了衬托作用。
4卫城观赏角度多样交替,并充分强调其效果,这种观赏在现代也叫动态观赏。它在古希腊的出现是有些哲学基础的(毕达哥拉斯哲学)
5雅典卫城在建筑艺术成就上综合了多立克、爱奥尼等建筑艺术,有不同的建筑形式和艺术形式,材质和颜色取得了高度的统一,雅典卫城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无世俗的出现。
4、古埃及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在用地选择上,注意因地制宜。村、镇、庙宇建于尼罗河畔的天然或人工高地上,有利于解决水源与交通运输。金字塔建于尼罗河两岸远离河道的高地上,使法老尸体不受河流泛滥之患。
2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如卡洪城主要分两个区,阿玛纳分三个区,均体现了功能分区原则。
8、“田园城市”的概念,提出者及在哪一年以何种方式提出?
“田园城市”由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于1898年在《明天——一条引向改革的和平道路》中提出,1902年再版时,书名改为《明日的田园城市》。
概念:乡村与城市的结合体,为健康生活而设计的城市。城市四周有大量农田地带环绕,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和产品。当人口超过这一规模时需建设新城。

6、我国宋朝与唐代相比在城市建设上有哪些重要的变化并简述原因?
唐(长安)——宋(汴梁)
唐(长安):①城制逐步完善,宫城居中,轴线对称,两套城防,分区明确
②宫城、官署、居民严格分开
③壮丽辉煌的宫城设计
④交集中设置的二市
⑦封建规划指导思想和卓越的建造技术
⑧绿化及其它
•①人口3.5万,位于一条河流北岸,地势由河边向北开高,全市包括工业、居住、行政、文化、娱乐等设施
•②工业区位于东南,西边与生活部分隔着大片绿地,码头与火车站设在附近,地铁深入市内,并有快速干道相连
(3)评述
•出现了功能分区,发展留有余地
•③生活部分近乎长方形,中央为市中心,疗养院在北边向阳坡上,共建、学校呈手指状插在绿地中
实践城市:
理论提出前:卡洪城、美索不达米亚的许多城市、印度古城莫亨约-达罗等城市。
理论提出后的实践:米利都城、普南城(普列耶城)、希波战争后重建的城市。
米利都城:①纯粹的方格网道路,无主次之分
②市中心有露天剧院等
③整个城市虽规整,但建筑群之间的艺术处理不够
普南城(普列耶城):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执政时期彻底重建。
因建筑密集,建防火望楼
地位:
城市较顺应自然,适应了商业经济的发展,坊里制改变为自由的街巷制,城市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三道城墙,宫城居中对以后的城市规划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①街道比长安窄——对城市绿化、改善小气候方面的重视
②街道密度较大,一般街巷的间距很小——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
③望楼——城市防火的需要
③全独立卫星城(第三代):
二战后又提出全独立卫星城,它距大城市35-50km。市民5-10万人,有比例相当的工业居住区及成套公共设施,可使工作和生活就地解决
3、希波丹姆模式(p28)?
Hippodemus——希波丹姆(公元前5世纪的建筑规划师)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强调以棋盘式的路网为城市骨架并构筑明确、规整的城市公共中心,以取得秩序和美。
广泛应用方格网形状划分街坊,道路无主次之分
市中心布置商业、政治设施
市中心往往是广场,周围布置商场、学校等
3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对其后古希腊希波丹姆规划形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4早期规划的“死者之城”以及新国王时期规划的阿玛纳城均出色地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在卡纳克与鲁克索神庙的群体设计中,运用了2公里长的中轴线布局,两边布置约1000具人面狮身像。规划中应用了对称、序列、对比、主题、尺度等建筑构图手法。在阿玛纳的建设中也采用了类似的规划手法。
(3)实践
•1882年在马德里外围建了一个4.8km的带形城市
•1890年代又作了进一步实践,规划了一个马蹄形带形城市,从阿拉康至冯卡洛尔共长58km。
11、简述卫星城市的起源、发展及其实践?(年代,一二三代及哪些城市)?
“卫星城市”概念:卫星城市系在大城市附近,并在生产、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受中心城市的吸引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或工人镇。它往往是城市集聚区或城市群的外围组成部分。
•④居住区由许多30*150m2的建筑地段组成,其短边设城市道路,长边为步行林荫道,房屋朝南,并列式布置
10、带形城市(谁提出、基本原则、以什么为前提提出的)?
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伊•马塔(Arturo Soria Y Mata)在马德里出版的《进步》杂志上发表了带形城市的设想,使城市沿一条高速度、高运量的轴线向前发展。
经:南北道路
纬:东西道路
轨:车辙
经涂九轨:每条道路是车辙的九倍,可并排走三辆车
祖:宗庙社:社稷
朝:外朝市:市场
夫:周制的一百方步
对后世的影响:历史价值和意义
包括王城、宫城、庙社、里市、道路规划等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城市规划建设原则,推动了城市发展的进程,奠定了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对后世的城市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5、《周礼•考工记》中关于营国制度的主要内容,并加以解释,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
营国制度的主要内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解释:建筑师丈量土地及建设城市,每边长九里,每边开三门,城内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街宽为车的9倍,可并排走三辆车,左边为祖庙,右边为社稷坛,前为朝廷,后为集市,市与朝各方百步。“匠人营国”:建筑师丈量土地及建设城市。“方九里”:每边长九里。“旁三门”:每边开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城内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经涂九轨”:街宽为车的9倍,可并排走三辆车。“左祖右社”:左边为祖庙,右边为社稷坛。“前朝后市”:前为朝廷,后为集市。“市朝一夫”:市与朝各方百步。
④布局不规整,道路划分有一定的自发倾向性——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商业城市,不是因军事或政治需要建设的。
⑤市发展成商业街,商业分布城市各处——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抬头
⑥三套城墙,宫城居中,井字形道路——顺应自然,因地形而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