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旅馆建筑与室外景观设计关系的研究大学论文
山地旅馆建筑调研

李春雷 毛玺昊 李勇 柯开磊 李海宏
山地建筑
• 张永和-----山语间
建筑场地
建筑交通流线
襄阳桃金娘花园酒店——目前在施工阶段
• 项目坐落于襄阳市尹集乡的亚洲最大的紫薇花园 该酒店设计以追求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为核心理 念,融入自然环境之中
• 细胞形式的建筑与自然和谐。其外观形状变化,例如,从北方看, 酒店与周围的景观融合在一起。建筑向南边打开,俯瞰着湖面。 建筑的内部结构开始于低层的餐馆、放松和商业空间。每个空间 都是一个圆形的形状。
酒店有146间客房连贯的客房围合了三个内部庭院
大厅的设计
大厅与服务台
建筑模型
谢谢观赏
起伏的阳台结构,在4层高的楼上可以充分享受桃金娘公园的 视野,并作为过渡空间进入室内。建筑边缘载重一些较小的树使这种 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建筑外表面深度不同,以便最大化地接收自然 光。酒店的另一个可持续方面体现在每个房间都是一面朝向庭院,另 一面朝向桃金娘花园,能够更好地通风。此外,雨水被收集在酒店屋顶 被存储在水箱里,和用于管道和灌溉植物。
山地风景区特色度假酒店建筑设计研究——以神农架、武当山系列度假酒店项目为例

山地风景区特色度假酒店建筑设计探究——以神农架、武当山系列度假酒店项目为例摘要:随着人们对休闲度假需求的不息增加,山地风景区成为人们热衷的旅游目标地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山地度假酒店的进步也逐渐受到重视。
山地风景区特色度假酒店的设计与建设不仅关乎旅游业的进步,更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旅游体验。
本文将以中国山地风景区的代表性景点神农架、武当山为例,探究其特色度假酒店的建筑设计,并提出设计建议。
1. 引言山地风景区特色度假酒店作为旅游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最大程度地融入自然环境,营建出与周边景色融为一体的度假体验。
神农架、武当山作为中国重要的山地旅游景点,其特色度假酒店建筑设计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 特色度假酒店建筑设计的现状分析在神农架、武当山的特色度假酒店中,部分酒店虽然接受了传统的建筑元素,但缺乏对当地文化的深度理解,建筑风格和景区环境不够协调统一,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效果不够抱负。
3. 神农架、武当山特色度假酒店建筑设计案例分享以神农架的X度假酒店和武当山的Y度假酒店为例,介绍两个项目标建筑设计理念和详尽实施状况。
X度假酒店接受了木结构建筑,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材料,创设了与神农架森林相融合的度假环境;Y度假酒店以武当山的道教文化为设计灵感,将传统建筑元素融入现代建筑,呈现出与山水相得益彰的景观效果。
4. 特色度假酒店建筑设计的因素探讨在山地风景区特色度假酒店的建筑设计中,需要思量的因素包括:地域文化的融入、自然环境的保卫与利用、节能环保设计的应用、游客体验的提升等。
本文将对这些因素进行详尽探讨,并提出相关的设计建议。
5. 神农架、武当山特色度假酒店建筑设计的改进建议通过对现有的神农架、武当山特色度假酒店建筑设计存在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了改进建议,包括对地域文化的深度探究、景观设计的精细化、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等。
6. 结论山地风景区特色度假酒店的建筑设计对于提升旅游业进步和游客体验至关重要。
通过对神农架、武当山特色度假酒店建筑设计的探究和案例分享,本文提出了改进建议,为山地风景区特色度假酒店的建筑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山地旅馆设计调研报告

山地旅馆设计调研报告旅馆各部分的功能分析
各功能分析之间的关系
旅馆的构成和组织
主要部分的流线设计
坡地的处理方法
1、平基筑台
特点:是适应山地地形的处理方法,施工简单,可以减少土方量的开挖,并且能够将挖出的土用于填筑平台,节约资源。
2、灵活组织建筑内部空间
特点:利用地形变化,建筑与山体有了更好的结合。
且使内部空间变得丰富了,标准意义上的楼层概念变得模糊,使得使用者行走于建筑内部时有了空间维度上的体验。
但应注意在建筑靠近山体的一面的采光通风处理
3、利用和争取建筑空间
特点:利用结构柱或直接将建筑挑出下层岩体,是在不利地形上建造房屋的好方法。
并且在视觉效果上,建筑显得轻盈活泼,易成为视觉焦点。
应注意架空层下部的通风和采光
4、组织分层入口
特点:利用地形高差,分层布置入口,可使进出方便,使用者进门后,有了上行下行的选择,应注意处理好功能分区。
建筑与基地的关系
分散型:基地面积大时,运用此种布局方式,客房、公用、后勤
等部分各自独立,分散布置,建筑形态平铺在基地中,掩映
在山地的绿化里。
集中型:
水平集中:在基地面积适中时,客房、公用、后勤部分以水平廊道连接,结合庭院,可营造园林式的效果
竖向集中:基地用地紧张时,将客房、公用和后勤部分全部集中在一栋楼中,上下叠合,但应注意回车面积较小。
水平、竖向相结合:用地较为紧张时,类似于高层建筑的主楼与裙房布置方式,裙房中可布置中庭或庭院。
分散集中相结合:基地面积较大时,可将公用后勤部分集中
布置,客房部分分散布置,平面上,建筑疏密有致,立面上,
形体高低结合,富有层次感。
山地山地旅馆案例分析

一个智利的诗人曾经说过,“最重要的是每 天晚上灯的开启。而是关灯以后,所存在的 光的记忆”
杭州千岛湖度假村
简介
0 千岛湖开元度假村始建于2004年,位于杭州 市淳安县,是一家豪华度假型酒店,占地300 余亩,珍藏麒麟半岛的层峦叠翠,独享三面环 绕的盈盈碧水,半岛与千岛湖中心湖区月光岛 滆湖相望;酒店拥有227间豪华舒适、完全融 入自然风光的绿色客房,分别有湖景和园景房 可选,每一间客房都拥有独立阳台;度假村拥 有大小会议室共11个,可满足各类型会议及 宴会需要;夏威夷西餐厅与凝香苑中餐厅,让 来客体验美味之余更可尽享千岛湖秀美风情, 更有完备高档的休闲娱乐设施兼有800平方米 室外临湖游泳池、临湖SPA、价值千万的豪华 游艇等个性化尊容配套。2004年4月30日开业 以来,深受中外商务、休闲客人的称赞,因其 绝美的风景和浓郁夏威夷度假风情而赢得了 “东方夏威夷”之美称,2005年9月千岛湖开 元度假村荣膺五星级旅游饭店称号。
0建筑师:German
0地点:智利巴塔哥尼亚地区,
麦哲伦的埃斯佩兰萨省 0建造面积:5213.46 0项目年份:2004—2005 0施工年份:2004—2005
建筑设计来自于巴塔哥尼亚的牧羊农场建筑 散落分布在巴塔哥尼亚人们留下了许多痕迹如连客房建筑将 庭院三面围合起来其中后面的住客房稍微高 起来
沥青膜被黑色碎石覆盖着,这样 能使其不受紫外线侵蚀
聚氯乙烯恒温玻璃窗形成一个联 系的外墙开洞
0景观
天然草在这里自由生长。 一些大石头矗立在庭院中,强调空旷的感觉,捕获 着清晨的每一丝阳光
巴塔哥尼亚随意而生的植物景观把屋顶覆盖,混泥 土屋顶板上镀上了一层沥青膜和两英尺厚的毛毯似 的草
室内设计与室外设计紧密相关
基础设施健全
有关山地旅游地区住宿建筑创造设计的探讨

有关山地旅游地区住宿建筑创造设计的探讨摘要:本文从我国山地旅游旅馆设计现状及问题分析入手,提出现代旅馆业发展动向,在此基础上对山地旅游旅馆设计中的创造设计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
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China’s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mountain tourist hotel design analyses proceed with, put forward modern hotel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 on the basis of the mountain tourist hotel design creative design strategy were analyzed in detail.关键词:旅游地区、住宿建筑创造设计、设计策略Key words: tourism area,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to create the design, design strategy引言旅游建筑特别是旅馆类建筑作为与旅游业配套的主要硬件设施,其设计水平的高低将对山地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而直接的作用。
我国山地旅游旅馆设计现状及问题分析旅游建筑特别是旅馆类建筑设计水平的高低,对山地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而直接的作用。
近些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许多西南地区城镇己将旅游业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风景区开发、旅游设施投入上都加大了力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同时也遇到一系列问题:开发效益不高据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山地旅馆业年接待旅客住宿客房利用率不足一半,企业亏损面四成,总体经济效益较差。
图1中国旅游饭店业利润走势图2、破坏山地环境旅馆建筑对山地环境的影响主要存在于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两方面。
山地风景区旅馆在景区建筑中占地较大,总面积也较大,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因为体量过大而对景区整体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精品)SoteliaHotel山地度假酒店分析

一层室外公共空间
一层公共空间
二层室内公共空间
• 整个建筑空间是向内围合的感 觉,同时有向室外自然空间延 伸的元素。
•
• 垂直交叉的院落,以折叠的形 式在空间中蔓延;室内外庭院 互相嵌套
• 建筑公共空间--院落,将公共 空间和使用空间联系起来,并 且打了破室内与室外,建筑与 自然的界限
Sotelia Hotel分析
风景园林 2012.04.25
概述 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体量和造型 坡地处理 景观营造
场地交通流线分析
车行流线 人行路线
内部空间分析
功能分析 内部交通流线
内部空间分析
功能分析 内部交通流线
结构分析
柱网结构 空间结构
细节
表皮 铺装
总结
建筑与环境关系的 处理
2、通过公共空间—院落,打破 室内与室外、建筑与自然环 境的界限
总结—坡地处理方式
1、倾斜型:将房屋的勒脚提高到一定高度,
内部空间形成“勒脚层”以供使用,然后在上面设置主体建筑
2、阶梯型
1)错层:在同一建筑内部形 成不同标高的底面,依靠楼梯 的设置和组织,这样既满足了 地形的要求,也丰富了建筑空 间。
• 坡地处理
1、建筑顺应地势而高起,部 分一层在地下
2、人在建筑中的视线,在每 个楼层每个位置都有好的景观 视线
3、由于建筑是匍匐在坡地上 的,没有对后面的景观产生阻 挡,反而自身和自然景观融合 在一起,成为观赏的景观
• 景观营造
背景环境
建筑大体量没有将场地中唯 一保留的面向森林的良好视 角给堵上,好的景观方向的 建筑体量被设计为许多小的 单元,旅馆完全与周边自然 环境融为一体。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浅析山地风景区特色度假酒店的建筑设计方法 ——以神农村落特色度假酒店方案设计为例

浅析山地风景区特色度假酒店的建筑设计方法——以神农村落特色度假酒店方案设计为例A Preliminary Study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Resort Hotel in Mountainous Landscape Spots —E xemplified by Shennong Village Resort Hotel Design陈 蔚 周云飞 CHEN Wei, ZHOU Yunfei摘 要 本文结合实际项目分析了山地风景区环境对酒店的策划、选址、功能及规模选择的影响;归纳了此类型酒店在总平面布局、交通流线、造型与空间、景观设计等方面应注意的要点;并从生态和人文的角度,对将山地环境及地域文化特点融入酒店的特色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山地建筑;风景区;特色度假酒店;建筑设计Abstract:Combined with a practical project in the mountainous landscape spot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hotel planning, location, function and scale, and summed up the design points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site planning, traffic flow, modeling and space. It’s expected that this paper will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sort hotel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 in the mountainous landscape spots.Keywords:Mountain Architecture; Landscape Spots; Resort Hotel; Architectural Design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长假制度的实施,国内外旅游人数大幅增长,旅游市场开始发生结构性的变化,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模式逐步向度假旅游模式转变。
山地旅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目录旅馆建筑设计实例分析香山饭店.。
.....。
.。
.....。
.....。
.。
..。
.1 武夷山庄.。
.。
.。
...。
....。
.。
.....。
..。
.。
2实地调研案例分析风花雪月大酒店.。
.....。
.。
..。
..。
.。
...。
.。
.3兰林阁大酒店.。
.。
...。
.。
...。
..。
.。
5基地分析.。
.。
...。
.。
.。
.。
.......。
..。
.....。
7实例分析:简介香山饭店:香山饭店建筑独具特色,一九八四年曾获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整座饭店凭借山势,高低错落,蜿蜒曲折,院落相间,内有十八景观,山石,湖水,花草,树木,与白墙灰瓦式的主体建筑相映成趣,饭店大厅面积八百余平米,阳光透过玻璃屋顶泻洒在绿树茵茵的大厅内明媚而舒适。
饭店拥有285套多种类型的客房,客房内实现宽带上网,500个床位,房间宽敞明亮,设施完备.店内还有风格迥异的中,西餐厅,宴会厅,咖啡吧,商场,商务中心。
康乐中心有保龄球,沙狐球,游泳池,桑拿浴,保健按摩,美容美发,台球,棋牌,器械健身以及卡拉OK歌舞厅等。
从平面布局上来看, 对中轴线这一几乎是传统生命力的东西,贝聿铭理所当然的加以利用,事实上这条轴线从入口处的广场就已开始,穿过入口,通过主体建筑,直至后花园。
如果说建筑内部“常春四合院”的设置使室内外建筑环境相交融,那么后花园的设计,使整个香山饭店更加整体。
抽象的曲水流觞正是后花园之于轴线的点睛之笔。
设计理念香山饭店是由国际著名美藉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先生主持设计的一座融中园古典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环境艺术为一体的四星级酒店。
建筑设计师用简洁朴素的、具有亲和力的江南民居为外部造型,将西方现代建筑原则与中国传统的营造手法,巧妙地融合成具有中国气质的建筑空间。
武夷山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以独特的建筑风格与环境融为一体,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延续当地悠久的历史文脉,既突出闽北民居特色,由具有江南庭院风采,曲径回廊,浅滩流水,形成人工自然化,自然人工化的格局.促成了武夷山地区建筑“武夷风格”的形成,是“”新乡土主义”的经典代表作.立面分析:武夷山庄主体结合地形,高低起伏,自由错落,疏密有致,它的体型曲折跌宕,吊楼清影秀逸,尤以重叠穿插变化的屋面系统最富有特色,成为体型组合、立面造型和体现地方建筑特色的重要因素.也是调节自然环境和俯瞰景观的第五立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偽係无車或核术壇睨SHANGHAI JIGUANG POLYTECHNIC COLLEGE毕业成果形式题目实系别践专业班级姓名成学号果指导教师实习报告□毕业报告山地旅馆建筑与室外景观设计关系的研究建筑系建筑设计2班14060214山地旅馆建筑与室外景观设计关系的研究摘要作为山地建筑,要尽可能的保持地形原貌,保证不破坏当地有没得自然环境〃让建筑融入环境之中〃依山势而建〃尽少的填、挖土方!要减少填、挖土量。
相对于一般的建筑环境〃山地旅馆所处的地质、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和气候等方面均有较大的特殊性〃其对生态系统的变化做出反应的可能性要比平地环境大得多。
所以对建筑技术的依赖性要比平地建筑更加明显。
比如在山地建筑的交通组织方面。
为了适应山地地形的起伏变化〃我们要尽量使山地地表成为山地旅馆的背景或组成部分〃山地绿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山地旅馆的景观效果。
也就是说建筑布局在总体上应适应地形地貌特征、依山就势。
建筑也只有结合地形〃才能犹如在地上生长一样千姿百态、优美动人关键词:山地建筑地形地貌环境abstractAs a mountain build ing, to keep the terra in as possible, en sure not to destroy the local n atural en vir onmen t, let the buildi ng into the en vir onment, accord ing to the Mountain, to do the least fill, dig earth! To reduce filling and DIG. Compared with the gen eral con structi on en vir onment, the geology, topography, la ndforms, soil, vegetati on and climate of mountain hotels have great particularity, and the possibility of the cha nge of ecosystem is much larger tha n the flat en vir onment. So the depe ndence on architectural tech no logy is more obvious tha n flat build in gs. For example, i n the traffic orga ni zati on of mountain buildi ng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fluctuati on of moun tai n terra in, we should make the mou ntain surface as the backgro und or comp onent of mountain hotel, the quality of mountain gree ning en vir onment directly affects the Ian dscape effect of mountain hotels. In other words, the layout of the building should adap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an dform and the jiushi. " architecture, also only comb ined with the topography, can be as diverse as on the ground, beautiful and movingKey words: topography environment of mountain building目录摘要--------------------------------------------------- 1 页ABSTRACT ----------------------------------------------------------------------- 2 页第一章:绪论------------------------------------------- 3 页1. ----------------------------------------------------------------------------------- 项目背景 -------------------------------------------------------- 3 页2. ----------------------------------------------------------------------------------- 项目概况 -------------------------------------------------------- 4 页3. ----------------------------------------------------------------------------------- 设计依据与要求 ------------------------------------------------- 4 页第二章------------------------------------------------- 5 页1. ----------------------------------------------------------------------------------- 山地旅馆的现实意义 --------------------------------------------- 5 页2. ------------------------------------------------------------------------------------- 山地建筑设计的几个重要环节------------------------------------- 6 页3. ------------------------------------------------------------------------------------- 山地旅馆与地形结合的方式 --------------------------------------- 7 页4. ----------------------------------------------------------------------------------- 山地旅馆的景观特点 --------------------------------------------- 8 页结论 --------------------------------------------------- 9 页第一章:绪论1. 项目背景本毕业报告是在已经完成的毕业设计所涉及的内容中锁定一项专业主题进行研究。
本设计是关于在风景区内山地旅馆的设计〃〃总建筑面积2000 平米,功能包括大堂、客房、餐厅、咖啡馆、多功能厅等。
要求设计符合旅馆建筑功能要求;山地建筑对高差的设计要求;景区对旅馆建筑的景观要求;以及建筑结构要求和建筑规范要求。
2. 项目概况2.1 西方旅馆建筑的概况西方旅馆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客栈时期、大饭店时期、商务旅馆时期、现代旅馆时期。
各个阶段的发展有交错与渗透,并非截然隔断2.2 中国旅馆建筑的概况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旅馆的国家之一,旅馆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旅馆的名称、等级、规模亦各具特点我国古代旅馆的规模较小,其建筑特点如下: 1 .以低层木构为主、因 地制宜、吸收当地民居形式与特点。
2.依势借景、给合庭园绿化,布 局活泼、使咫尺天地再现自然风光,可供客人欣赏。
由于封建时代的社 会生产力和生活方式的长期停滞,我国古代旅馆的规模虽有扩大、装修技 艺日趋精致,但没有质的飞跃,一直停留在低层、院落式组合的格局中, 客房内只有当时的卧具、设备落后 .3. 设计的依据和要求3.1 设计依据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1. 建筑学专业 07 届毕业任务书2.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 62-903.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6. 《建筑制图标准》7. 《总图制图标准》8.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03 版3.2 设计要求GB 50352 — 2005 GB 50016 — 2006 GBJ 118-88GB/T 50104 — 2001 GB/T 50103 — 2001321建筑类型要求耐火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8度屋面防水等级H级防水使用年限15年322方案要求1. 考虑与自然环境、地形地貌的关系。
2. 体现旅游建筑应有的个性。
3. 建筑应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特征。
第二章一、山地建筑的现实意义我国是山地多、人多、耕地少的农业大国,增加住房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发展农业同样需要耕地面积。
因此,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保护好每一寸更地”是我国国策。
同时,资源开采、旅游业及房地产产业的发展,也需要进行山地建设。
因此,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中,山地建筑的建设将会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项目类型,探讨山地建筑设计也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山地建筑设计的几个重要环节1. 展现山地山体应有的特征因为山地地区的平地是有限的,大规模的绿化空间,大规模的广场不容易做到,事实上也没有必要这样做,不必将平地建筑的一些条件和设计的元素强加在坡地建筑里面。
而应该发挥山地山体应有的特征,创造山地建筑,提供一些另类的居住空间和居住的环境给居民。
2. 建筑风格与山体相融合山地建筑的建筑风格、立面设计、外形选材应该融合到山体里面,不能太喧宾夺主,尽量发挥山地的优势,创造一些真正优美的居住环境。
因为山地建筑的道路系统是比较复杂的,环境、绿化和空间之间每一条道路和每一个环境空间之间会有节点,主要利用这些节点,突出每个组团的分区和个别的主题性,不但只增加识别感,更要增加趣味性。
3. 充分利用山地建筑的坡度进行竖向设计处理结合山地建筑的地形特点,合理加以利用。
配合建筑群体的布置和单体设计,控制合理的场地坡度,同时减少开挖土石方,做好场地的护坡及挡土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