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第四讲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学习理论
第四章学习理论一、简答题1.简述学习的心理实质。
答: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经验而引起的。
2.简述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答:(1)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2)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 (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3.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答: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其学习内容含三个方面: (1)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 (2) 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3)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4.简述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答:按照学习的层次,加涅将学习分为八类,从简单到复杂依次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
按照学习的结果,加涅将学习分为5类,分别为: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
5.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答: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在条件作用的获得过程中,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十分重要。
一方面,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于建立联系;另一方面,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
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2)刺激泛化与分化。
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教育心理学)第四讲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三)
2
受控的心态
一些人可能特别觉得他们所处的环境受到了控制,即使实际上不是这样,他们也会表 现出一种宿命论,这很可能会干扰他们的学习。
3
固定心态
部分人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是一个固定数量的事情,因此当他们做错事时,他们会表现 出比较消极的情绪和行为。
4
简洁心态
拥有一个简单且明确的想法,会表现出更好的沟通、代表更有逻辑的想法、以及向他 人提供更有价值的建议。
(教育心理学)第四讲行为 主义学习理论(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探究各种奖励、惩罚、条件反射以及不良行为背后的因素, 并介绍不同行为改变正弦波实验
Skinner利用条件反射,让 鸽子通过敲击拨片来获得 食物,跟进在积极地认知 条件下的刺激-反应 (S-R) 连接。
帕夫洛夫的研究
3 心理治疗的基础
行为治疗的基础在于给予患者明确的反馈,组织治疗过程的学习和应用,而患者的角色 则是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行为方式并探索新的替代方式。
行为主义的研究实际应用
心理治疗学
该方法通常是基于行为主义和 认知行为主义的理论,由训练 有素的临床心理学家或治疗师 来帮助患者克服各种不良行为 或问题。
教育心理学
奖励、惩罚和行为改变
1 奖赏与严惩的应用
奖励和惩罚可以激励人行为的改变。对于人们想要改变的行为,应该增加奖励,但同时 要想办法减弱惩罚,同时为了不断提高奖赏效率,需要不时的调整奖赏的内容和方式。
2 行为改变的方法
人们可以通过自我暗示、自我养育、在真实反馈的基础上进行认知重构等方法,帮助自 己改变不良行为。
在教育领域,行为主义理论可 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应有的 鼓励机制和教学计划,以增强 学生的学习成效。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者通常利用行为主义 思想来了解员工行为的本质, 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相关的绩 效指标来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热 情,以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学习迁移-PPT课件
2
二、迁移的分类
• (一)到
积极的促进作用。 • 2、负迁移:指一种学习阻碍和干扰了另一
种学习。 • 3、零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没有
米时则甲组好于乙组。 • 结论:因为经过训练的儿童对不同深度的目标可以
作出更适当的调整,将折射原理概括化,并运用到 特殊情境中去。
10
• (三)经验类化理论对教学的意义 1、概括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它与教学方 法有密切关系。 2、同样的教材内容,由于教学方法不同, 会使教学效果大为悬殊,迁移的效应也 大不相同。 3、教学中应该强调基本原理的教学以及使 学生获得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知识。
产生影响
3
• (二)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划分 • 1、水平迁移(横向迁移):指处于同一概
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如学习锐角、 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等概念时的相互影 响就是水平迁移。 • 2、垂直迁移(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 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如对平行四 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着对菱形的学习。
第四章 学习迁移
•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 一、学习迁移的含义
• 三种观点
• 1、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 2、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 对新学习的影响。
• 3、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 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 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形成的影响。
1
• 理解: • 迁移不仅发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还
11
四、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一)代表人物:奥苏贝尔、布鲁纳等
教育心理学-第四讲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四讲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了解大学生认知发展、自我意识发展和价值观的发展特点(二)熟悉大学生认知发展过程、自我意识的特点以及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三)掌握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价值观的教育途径;二、知识点简析(一)大学生认知的发展特点1.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不同心理成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整到完整的发展过程;2.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心理成分的关系逐渐趋于相互协调的发展过程;(二)大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大学生的思维从以形式逻辑思维为主向以辩证逻辑思维主为转化。
1.形式逻辑思维的显著特点是,反映的是事物的相对静止性、客观性和确定性,较少注意事物的个别性、相对性和运动性。
2.辩证逻辑思维是对客观现实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映,其主要特点是既反映事物间的相互区别,也反映相互联系;既反映事物的相对静止,也反映相对运动;在强调确定性和逻辑性的前提下,承认相对性和矛盾性。
(三)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发展特点从价值观形成的一般规律上看,价值观的形成可分为:1.对价值的自由选择阶段;2.对价值选择的珍视阶段;3.对选择价值的行动阶段三、重点难点提示(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教育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分化;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我是谁”的困惑;3)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发展心理学家把这一阶段的心理变化过程称为“第二次心理诞生”)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2)帮助大学生运用社会比较策略客观、正确认识自我;3)帮助大学生调整目标以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3)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走出困境形成自我同一性;(二)价值观形成的标准路易斯认为以下7条标准可以评价价值观的形成:第一,自由地选择;第二,从各种可能选择中进行选择;第三,对每一可能选择的后果进行审慎思考后作出选择;第四,珍视与珍爱;第五,愿意向别人确认自己的选择;第六,根据选择行动;第七,以某种生活方式不断重复;(三)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点1.人生价值目标的特点:价值目标取向多元化;价值目标更加注重实际;2.人生价值手段的特点:重视能力与素质、友情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中的重要作用;一些传统价值观提倡的手段,如“甘作人梯”“谦虚谨慎”“委曲求全”等方式和手段已不为大学生所看重。
2024版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精品课件第04章
03阐述感知觉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感知觉的定义与分类分析幼儿注意力的特点,如短暂性、易分散性等,并探讨如何提高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能力。
注意力的概念与特点探讨感知觉与注意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训练促进二者的发展。
感知觉与注意的关系感知觉与注意介绍记忆的定义、分类及特点,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等,并分析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
记忆的概念与类型阐述思维的定义、特点及分类,如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等,并分析幼儿思维的发展阶段。
思维的概念与特点探讨记忆与思维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训练提高幼儿的记忆和思维能力。
记忆与思维的关系记忆与思维语言与沟通语言的概念与作用介绍语言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包括语言的理解、表达和交流等方面。
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分析幼儿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如单词句阶段、电报句阶段和完整句阶段等。
语言与沟通的关系探讨语言与沟通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教育和训练促进幼儿的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1 2 3阐述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定义、特点及分类,并分析二者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
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概念探讨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展阶段及特点,如象征性游戏、建构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等。
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展介绍如何通过教育、训练和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并提供具体的实践案例和建议。
培养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方法创造力与想象力01情感表达的方式幼儿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声音语调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02情感理解的能力幼儿开始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并尝试回应他人的情感需求。
03情感教育的意义帮助幼儿认识、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感,促进情感健康发展。
情感表达与理解03自我意识与自尊的关系自我意识是自尊的前提,自尊是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
01自我意识的形成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特点,能够区分自我与他人。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学习的认识过程PPT课件
的不同加工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但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保持安静的教学环境和良好的教室设施。
3、问题解(决的一含义)与特点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三)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
( 1 ) 尽 量 在某一段时间内注意的高度集中。
五、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消除
分
散
学
生注
意
听课
的
因
素
:
妥善
安排教学环节,维护好课堂纪律。保持安静的 “提取失败说” 认为,遗忘是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能提取或提取失败,其原因是失去了有助于回忆的编码线索,或者在贮存时没有适
在信息加工心理学看来,记忆与感知觉不同,感知觉是人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认识,相当于信息的输入,而记忆是人脑对 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1)有结构的问题或界定清晰的问题 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 (1)知觉具有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意义性(又称理解性)。 (4)识记的方法:记的方法不同,遗忘的程度也不同。 如颜色明度恒常、形状大小恒常等。 (一)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二)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分为: (2)对引起注意的新事物的意义理解程度。 (2)认知性:问题解决是通过一系列的认知操作进行的。
2.注意的稳定性
在某一段时间内注意的高度集中。与注意稳 定相反的是注意分散也即注意不集中。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1)对象本身的特点(如是否丰富、多 变等) (2)活动的内容与方式 (3)主体状态(如意志、兴趣等)
请你聚精会神地看这个图形, 你 看到了什么?
注意的起伏
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 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称 为注意的起伏。
4复合情绪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调查结果,中国成 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高于发达国家的 失眠发生率。
睡眠障碍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例如疾病、 遗传等,焦虑和心理障碍是其中之一 。
二.焦虑
第四讲 复合情绪
二.焦虑
第四讲 复合情绪
二.焦虑
(一)含义
第四讲 复合情绪
美国精神病联合会:由紧张的烦燥不安或身体 症状所伴随的,对未来危险和不幸的忧虑预期
31. 我的思想处于混乱状态 32. 我缺乏自信心 33. 我感到安全 34. 我容易做出决断 35. 我感到不合适 36. 我是满足的 37. 一些不重要的思想总缠绕着我,并打扰我 38. 我产生的沮丧是如此强烈,以致我不能从 思想中排除它们 39. 我是一个镇定的人 40. 当我考虑我目前的事情和利益时,我就陷 入紧张状态
既是多种情绪的结合,也是认知-评价的结合
第四讲 复合情绪
爱和依恋 焦虑 抑郁 敌对 自我意识情绪
一.爱
第四讲 复合情绪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一.爱
(一)含义
第四讲 复合情绪
爱:是我们对于自己所珍视的人或事物 的情感反应.
把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结合在一起的情感纽带
一.爱
第四讲 复合情绪
三元素不同的组合产生了不同形式的爱情
浪漫的爱情? 友情式的爱情? 空洞的爱情? 理想的爱情?
大学生如何对待恋爱和爱情? 爱情花开
你属于哪一种爱情依恋类型?
我觉得我比较容易与他人亲近,我对彼此间的相
互依赖感到很舒服。我不会经常担心被抛弃或者与
某人过于亲近;
---安全型
与他你亲近我有些不自在,我发现很难完全相信 他人或者让自己依赖他人。
湖南师大教科院学前教育《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学习心理导论ppt课件
学习是信息获取过程:事物的意 义存在于个体之外,事物的认知 就是单向的信息接收过程。
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过程:事物的信 息理解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而且依 赖于个体的原有知识经验。
供应链管理
目录
一 摘要
二 沃尔玛介绍
三 快速响应 四 有效客户反应 五 简要分析
一、摘要
▪ 1.本次课题以沃尔玛作为研究对象。 ▪ 2.根据所学的知识和网上搜集的资料。分析沃尔玛 QR和
(2)快速响应的优点
▪ 一是QR需要尽可能紧密地与最终客户联系,并获 取客户最新的需求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就可以做 出快速准确的物流反应。
▪ 二是由于加快了整个流程的速度从而降低了总前 置时间。这样就降低了库存水平,从而进一步缩 短反应时间,形成良性循环
(3)实施快速响应的条件
1.改变传统的经营组织和经营方式,加快对市场信息的反应。
中枢神经退化
随着对脑的测量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发现在 小猫脑的方位中枢区里,有处理直条纹和横条纹 的中枢神经。但是在小猫对竖线和横线的视觉发 育“临界期”时期,由于没有给它横线视觉的刺 激,导致方位中枢区内处理横条纹的中枢神经退 化掉了,因此,小猫看不见横条纹。
科学家做过这样 一个实验,将小猫饲 养在只有直条纹环境 中的笼子里数月后, 把铅笔竖着在小猫眼 前晃动,小猫有反应, 而将铅笔横着晃动时, 它没有任何反应。通 过研究发现,小猫已 失去了对横线的视觉 反应,而且,错过了 对横线视觉的“临界 期”,之后无论怎样 努力扭转这一局面, 都无济于事,这只小 猫将终身看不见横线。
ECR具有四大要素
快速的产品引进
最有效地开发新产品,制定产 品的生产计划,以降低成本
快速的门店分类
通过二次包装等手段,提高货 物的分销效率和库存使用率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四讲ppt课件
课程内容
01
02
03
04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 的应用。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评估与评价在教育中的 应用。
02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探讨了学习的本质和过程。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 反应之间的联结而发生的,强调了强化和 惩罚在行为改变中的作用。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 求,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
3
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奖励
给予学生及时、具体的反馈,以及适当的奖励和 鼓励,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04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实验法
总结词
通过控制和操作某些变量来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
详细描述
实验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常是通过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施加一定的干预, 然后观察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以探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实验法具有较高的控制性和可操作性,能够较为准 确地探究因果关系。
自我决定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
动机理论探讨了人类行为的推 动力和动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 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 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 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些 需求按层次排列,驱动人的行 为。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的内在动 机是自我决定的,强调了自主 性、胜任感和关联感在动机中 的作用。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 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营造一个安全、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 和发现新知识。
师资培训班高等教育心理学第四章PPT课件
(二)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
20
斯金纳条件反射的应用:程序教学
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 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 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然后让学生按 照知识顺序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伴随每 个知识项目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 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 的教学目的。
18
一天,郑板桥早早就等在学校门口,恭候学官的 到来。等学官骑驴走到他面前时,他走过去对着 驴深深地作了一个揖。驴大叫一声,猛地跳了起 来。学官没防备,被狠狠地摔下了驴背,跌了个 鼻青脸肿。他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气急败坏地 大骂:“这头蠢驴!”
以后的几天里,郑板桥总是守候在学校门口,对 着这个骑着驴的势利学官作揖,每次都让驴把学 官摔得鼻青脸肿。学官害怕,以后再也不敢让学 子们对他作揖行礼了。
直接动机:指向学习活动本身,效果明显,稳定 性差。
间接动机:指向学习活动结构,与学习的社会意 义(高尚的间接学习动机)和个人前途(低级的 间接学习动机)相联系
9
根据学习动机作用的主次不同
主导性学习动机:居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影响最强烈、最稳定。
辅助性学习动机:居于辅助地位、发挥辅助作用, 影响较微弱、不稳定。
学习动机
学习内驱力
学习诱因
学习需要
学习期待
7
三、学习动机的分类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
高尚的(正确的)动机:核心是利他主义,与社 会的利益相联系。
低级的(错误的)动机:核心是利己主义,以自 我为中心,来源于眼前的利益。
举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找个好工作而 读书。
8
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及其作用 的久暂性
5
(二)学习期待与诱因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四讲ppt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学生心理辅导
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心理辅导服 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心理学提倡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 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心理学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支持学生个性化 发展,促进潜能发挥。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
教育评价标准
01
教育心理学制定科学的教育评价标准,为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
另一种学习的干扰作用。
02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水平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
移是指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03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一般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或态度迁移到另一种
学习中去,具体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
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知识的应用
概念辨析
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和非 本质属性,掌握概念的内 涵和外延,能够正确地使 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
问题解决
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 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能力
培养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 造性活动,具备创新精神 和创新能力。
认知建构主义
认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 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学习者在 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实现,认为学习是 人的潜能的发挥和自我成长的过程。
自我实现理论
自我实现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和需要,通过发挥个 人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来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教 师 资 格 考 试《教育心理学》第四讲ppt
3、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就是在学习中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 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当然,组织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是密不可分的,如做笔 记和写提要等实际上是两者的结合。正面是一些常用的 组织策略: (1)列提纲 使学习者不得不考虑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2)利用图形 ①系统结构图。金字塔式。 ②流程图。从左至右,用箭头连接。 ③模式图或模型示意图。图解或简图的方式。 ④网络关系图。 (3)利用表格 ①一览表; ②双向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节 学习策略的学习和训练
(二)内化性原则
内化性原则是指训练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 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 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应用。
(三)特定性原则
特定性原则是指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具体的 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 •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个别差异选择
第二节 学习策略的学习和训练
(四)生成性原则(加工不照搬,生成自己 的东西)
自我检查:
1、某学生在学习“gas-煤气”这一单词时加入中介词, 将其加工成“gas-该死—煤气”。该学生所使用的 A 策略是( ) A、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D、计划监控策略
2、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画示意图方式来表述、 分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这种方式属于采用 下列哪种学习策略( C )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1、学习时间管理
(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
(2)高效利用学习时间
(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2、学习环境的设置 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4、学习工具的利用 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小结:
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重复、抄写、记录、画线等)
精细加工策略(想象、口述、总结、做笔记) 组织策略(组块、选择要点、列提纲)
教育心理学 第四讲
后能保持很强的持续性。当达到预期的反应数量而 不再出现强化物时,反应会暂停。
变时强化
变时强化,即不定时给予强化。 特点:反应建立缓慢,但稳定性强,强化
停止后仍能保持很长的持续性。
变比强化
变比强化,即在不定反应次数后给予强化。 特点:反应建立的速度很快,且当强化停止
消退
条件作用形成后,如果多次只给条件刺激而不用无 条件刺激记忆强化,结果是条件作用的反应强度将 逐渐减弱,最后将完全不出现。
怎样使无益的条件作用逐渐消退? 较为有效的方式——习惯化; 对抗条件反射。 较为无效的方式——移出情境;嘲笑责备;劝说。
泛化
条件作用形成后,机体对于条件刺激相似 的刺激作出条件反应。
(2)强化程式
强化程式是指反应受到强化的时机和频次。 强化程式可分为连续强化和间隔强化两种类
型,其中间隔强化又可细分为定时强化、定 比强化、变时强化和变比强化。
连续强化
连续强化(也称即时强化),即对每一次正确反应 予以强化。
特点:个体能迅速学会反应,但是当强化终止后, 反应迅速消退,持续性差。
程序教学
这是斯金纳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 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
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 (1)小步子原则 (2)积极反应原则 (3)即时反馈原则 (4)自定步调原则
(四)社会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班杜拉(美) 基本观点——主张不仅要关
注外显的和观察的行为变化, 还要关注内部过程的变化。 观察学习是该理论的重要部 分。
响的声音) 惊吓 恐惧 退缩
(无条件反应)
老师 (中性刺激)
无条件反应 (惊吓 恐惧 退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况下进行的。 第三,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2、学习水平分类(加涅)
信号学习 刺激—反应学习 连锁学习 言语联想学习 辨别学习 概念学习 规则学习 解决问题学习
3、学习结果分类(加涅)
言语信息的学习 智慧技能的学习 认知策略的学习 态度的学习 运动技能的学习
消退
条件作用形成后,如果多次只给条件刺激而不用无 条件刺激记忆强化,结果是条件作用的反应强度将 逐渐减弱,最后将完全不出现。
怎样使无益的条件作用逐渐消退? 较为有效的方式——习惯化; 对抗条件反射。 较为无效的方式——移出情境;嘲笑责备;劝说。
泛化
条件作用形成后,机体对于条件刺激相似 的刺激作出条件反应。
定比强化,即固定反应次数后给予强化。 特点:强化可以预期。反应建立迅速,且强化停止
后能保持很强的持续性。当达到预期的反应数量而 不再出现强化物时,反应会暂停。
变时强化
变时强化,即不定时给予强化。 特点:反应建立缓慢,但稳定性强,强化
停止后仍能保持很长的持续性。
变比强化
变比强化,即在不定反应次数后给予强化。 特点:反应建立的速度很快,且当强化停止
负强化
惩罚2
消除刺激 (消除厌恶刺激) (消除愉快刺激)
◆强化物的类别
一级强化——满足任何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 二级强化——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和一级强化反复
联合,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主要有社会强化、 信物和活动等。
◆普雷马克原理
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从而提高低频 活动的反应概率。
※ 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强化物
间隔强化
间隔强化(也称部分强化),即只对部分正确反应进 行强化。 特点:比连续强化有更好的持续性和更低的消退率。
定时强化
定时强化,即固定时段后给予强化。 特点:反应具有很短的持续性。随强化时间的临近,
反应数量迅速增加,当强化时间过去不再出现强化 物时,反应数量骤减,从而形成扇贝效应。
定比强化
分化
只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而对其他相 似的刺激不作出条件反应。
2、华生的行为主义
华生在1913年首先打 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 旗帜,他是美国第一 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 结果作为学习理论基 础的研究者。
华生的恐惧形成实验
实验结论 在当有其反机他应体条频的件繁相学等发习的生实情时质况,上下最就,新是某近种通行的过为反建练应立习比条的较件越早作 多的用,反,习应形惯更成形容成刺就易激越得与迅到反速强应。化之。间联结的过程,从
响的声音) 惊吓 恐惧 退缩
(无条件反应)
老师 (中性刺激)
无条件反应 (惊吓 恐惧 退缩)
重复——重复
条件反射 作用后
老师
惊吓 恐惧 退缩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获得与消退 泛化与分化
获得
获得是指条件作用的建立。 获得的条件是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时间
间隔。 一方面,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乎 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以建立联系; 另方面,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的信号,必须 先于无条件刺激呈现,否则也难以建立联系。
第四讲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学习概述
在下列例子中哪些是学习?哪些不是学习? 一个儿童摔倒后因疼痛大哭。 一个学步儿童在唱歌“小燕子,穿花衣……” 当突然听到门“砰” 地一声,托儿所里的一个
孩子跳了起来。 当邻居的小狗冲过来时,幼儿园的一个孩子尖叫
了起来。
(一)学习的界定
学习是基于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 比较持久的变化。
(2)强化程式
强化程式是指反应受到强化的时机和频次。 强化程式可分为连续强化和间隔强化两种类
型,其中间隔强化又可细分为定时强化、化
连续强化(也称即时强化),即对每一次正确反应 予以强化。
特点:个体能迅速学会反应,但是当强化终止后, 反应迅速消退,持续性差。
经典性条件作用是刺激(S)—反应(R)的 联结,反应是由刺激引起的,相应的学习模
式被称为S—R模式。
操作性条件作用是操作(R)—强化(S)的 过程,重要的是跟随操作后的强化(即刺
激),相应的学习模式被称为R—S模式。
2、强化理论
斯金纳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强 化作用,强化就是指能增强反应率的效果。
格式塔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 (2)学习是突然顿悟的过程,而不是渐进的
试错过程。 (3)强调整体观,反对行为学习理论的刺激
-反应的联结的思想。
格式塔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知识经验的 整体性和直觉经验的组织作用,关注知觉 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对于美国流行的联 结主义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适当的 解毒剂。
三、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非常关心人类的学习,重视 人在学习时的心理过程。
早期代表有格式塔和托尔曼,其后朝两个 方向发展,一个是新结构主义,如皮亚杰、 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二是认知主义,如 加涅等。
(一)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1、格式塔的学习理论 该理论诞生于1912年,主要代表人物包括
韦特海默(捷)、苛勒(德)、考夫卡(美 籍德裔)。 ※格式塔主要指完形,即对整体的认知。
(1)强化物 (2)强化程式 (3)强化应遵循的原则
(1)强化物
◆强化物 凡是能够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 根据性质不同,可以将强化物分为以下两种: 正强化——通过呈现刺激增强反应概率。 负强化——通过终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强反应概率。
惩罚是强化物吗? 在反应之后紧跟着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应 概率下降,则是惩罚。
◆ 外显学习 是指有意识、作出努力的和清晰的、需要付出心理 努力并需要按照规则作出反应的学习。
6、学习内容分类(我国学者)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学习 行为规范的学习
(四)学习理论简介
行为主义 新行为(认知) 主义
认知主义
假设
学习是外显行 为的变化
学习是外显行 为和内部过程
学习是内部过程的 变化
理或情绪反应。 中性刺激——不会自动引起生理或情境反应的刺激 条件刺激——条件作用形成后能够引起生理或情绪反
应的刺激。 条件反应——条件作用形成后习得的对条件刺激(以
前的中性刺激)做出的反应。
恐惧反应的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作用前 条件反射作用时
突然很响的声音 出现中性刺激(老师)
(无条件刺激) +无条件刺激(突然很
后,能保持最长的持续性。
(3)强化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教新任务时,进行即时强化,不要进行延缓 强化,因为后果紧跟行为比后果延缓有效得多。
第二,在任务的早期阶段,应对每个正确反应进行 强化,随着学习的进行,要逐渐转到间隔强化。
第三,强化要保证做到朝正确方向促进或引导,不 要强化不希望的行为。
3、新行为的塑造
程序教学
这是斯金纳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 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
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 (1)小步子原则 (2)积极反应原则 (3)即时反馈原则 (4)自定步调原则
(四)社会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班杜拉(美) 基本观点——主张不仅要关
注外显的和观察的行为变化, 还要关注内部过程的变化。 观察学习是该理论的重要部 分。
谁在强化谁?
一个新生儿正在哭泣,妈妈赶紧把他抱起 来。每次妈妈把他抱起来的时候,他就停 止哭泣。后来,这个婴儿哭得越来越频繁, 妈妈也只能越来越快地把他抱起来。
在这个情境中,哪些行为正在被强化?哪 个行为被正强化?哪个行为被负强化?
强化物与惩罚
行为被增强
行为被减弱
正强化
惩罚1
呈现刺激 (呈现愉快刺激) (呈现厌恶刺激)
2、桑代克的学习律
(1)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 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
(2)效果律:指在一定情境下产生满意效果 的行为倾向于在这一情境中重复出现。
(3)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准备 状态。
(三)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1、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
操作性条件作用和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区别
1、交互决定观
交互决定观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相互 影响。
个体 (主要是认知)
行为
环境
2、观察学习
班杜拉的波波玩偶实验
观察学习又称为替代性学习,是指通过观察 别人而进行的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没有外显的行为。 学习者是否把习得的行为表现出来,依赖于
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动机、兴趣、压力、竞 争、生理状况等。
理的发展。
(三)学习的分类
1、学习主体分类 (1)动物学习
消极被动性、直接方式、第一信号系统 (2)人类学习
积极主动性 既有直接方式也有间接方式(社会性) 以语言(第二信号系统)为中介 (3)机器学习(计算机学习)
人类学习与学生学习的关系
人类学习与学生学习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第一,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
而形成习惯。 习惯的形成遵循频因律和近因律。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得到 广泛的应用。
(二)联结主义理论
1、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在于 (1)学习的过程是通过盲目的尝试与错误 的渐进过程(试误说)。 (2)形成刺激——反应联结,无需观念作 为媒介。 (3)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
4、学习性质与形式分类(奥苏贝尔)
奥苏贝尔根据以下两个维度对学习进行分类: 一是按照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的和
发现的。 二是按照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将
学习分为机械的和有意义的。
5、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阿瑟.S.雷伯)
◆内隐学习 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 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的某些行为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