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逻辑学》完整版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言第一节“逻辑”的含义一、逻辑的词源1. 逻辑一词源出于希腊文的“逻各斯”(logos,复数形式是logoi).·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据说有专论逻各斯的著作《逻各斯》。
·逻各斯的基本词义是言辞、秩序和规律。
言语是这一语词的原创义,然后在此基本词义基础上派生出理性、理想、推理论证等词义.2。
逻各斯演变为“逻辑”一词·最先是由斯多葛学派使用;看作是由论辩术和修辞学两部分构成的理论。
·古罗马和欧洲中世纪的逻辑学家也在这种意义上来看待“逻辑”一词.·其后,逻辑一词的含义就一直和推理与论辩的方法和原则相关。
3。
逻辑一词传入中国·严复开始,“按逻辑此翻名学。
其名义始于希腊,为逻各斯一根之转”.·严复翻译的时间大约在19世纪末;·再过十多年后,由章士钊正式在汉语中定名,作为讨论思维、讨论推理的规范和秩序的学问4. 为什么logic要翻译为逻辑?逻辑学是有点特殊的学科。
特殊在什么地方?学科名的特殊和学科内容的特殊。
中国历史上和逻辑对应的学科?逻辑究竟研究什么?二、什么是逻辑?1. 逻辑是一门和方法、原则、规范紧密相关的人文学科。
她探索和研究的是我们进行推理(reasoning,inference)时应该使用的方法、技巧、标准和原则。
逻辑是一门讲道理的学科. 逻辑总是和语言相关.逻辑总是和论证证明推理相关。
p2 2。
三个方向的推理追寻历史:一个事件出现了,我们寻求其产生的原因,案件、历史、文物等,向后的推导.确定目标:未来可能出现的事件,这是向前的推理。
演绎推理:没有时空条件的推理,数学和逻辑。
几何证明和数学计算。
第二节逻辑历史简述一、古典逻辑1.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认为是逻辑学之父.2。
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科的标志是他所撰写的逻辑专著,这些讨论逻辑问题的专著有《范畴篇》、《解释篇》、《分析前篇》、《分析后篇》、《论辩篇》和《辩谬篇》,这些篇章后来合编为《工具论》一书。
基本思维规律
事,也不听我的话,他说他只听白痴的话。 求求你好好劝劝我儿子吧!” 乙:……
三、排中律
(一)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 程中,两个相互否定思想不能同假。其形式是:
A或者非A
现代逻辑一般表示为:
A∨﹁A
违反排中律就会犯模棱两可(其实是模棱两不可) 的错误,往往表现为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 或命题同时进行否定。
人案件进行二审判决。判决书最后几句是这 样的:“经审议,某某区人民法院判决案犯 ××死刑,是罪有应得、完全正确的。本院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请分析该判决书是 否存在问题? 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认为,重物体比轻物 体先落地。该理论在逻辑上能够成立吗?
实例分析3
甲对乙说:“近来,我儿子总做些不正常的
实例分析2
在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里,女主人公
波西娅有金、银、铜等三只盒子,其中一只 盒里放有波西娅的肖像。波西娅在每只盒盖 上各写一句话:
金盒:肖像在这只盒里。 银盒:肖像不在这只盒里。 铜盒:肖像不在金盒里。
波西娅向求婚者交底说,这三句话只有一句
为真。你认为肖像在哪只盒子里,为什么?
“你认识这个人吗?” 那人由于不知帷幕后面是谁,因而回答:“不认 识。” 欧布里德说:我已经证明,你不认识自己的父亲。
请问,欧布里德在玩弄什么把戏?
实例分析2
缅甸南部有个名叫缅尔古的群岛,这里的居民 计算年龄的方法很特别。婴儿一生下来,就算 60岁。以后每满一周岁,就减去1岁,活了60年,
甲、乙、丙、丁等四人讨论一块地种什么庄稼好。 甲说应该种小麦,但经过仔细考虑,他又说不应 该种小麦。 针对甲,乙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 丙说:“我看种小麦好。” 丁说:“我看还是种油菜好。” 针对丙和丁,乙又说:“你们两人的意见,我都 不同意。” 请分析他们四人的话语中有无逻辑错误。
逻辑学 思维形态的基本规律
同一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概念、命题的运用都保持确定性,不把不同的概念、命题混淆起来,不随意地把一个概念或命题换成另一个不同的概念或命题。
二、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
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会犯以下逻辑错误:
(一)“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
第三章
在上一章中我们了解了关于概念、命题和推理的一些一般知识,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介绍了对这些思维形态起作用的几个基本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这些规律为人们运用概念、命题和推理提供了起码的准则,也为逻辑学研究思维形式提供了出发点和基础,因而也被称为逻辑基本规律。
第一节
一、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
(2)卖小狗的姑娘
(3)遇难船员
(4)小干部
(5)世界奇闻
(6)人世间的经典
(7)悬殊不大
(8)刑警队长
(9)雪山飞狐
(10)射雕英雄传
(11)看相的
三、要正确理解和运用矛盾律
矛盾律的作用是保证思维的一致性、无矛盾性。思维的一致性、无矛盾性,同思维的确定性一样,也是正确思维所必须具备的。无论是日常思维,还是科学理论,都不允许有自相矛盾。在论证中,人们常常通过揭露矛盾来进行反驳。
违反了充足理由律的要求,会犯以下逻辑错误:
(一)虚假理由
“虚假理由”即以虚假的命题作为理由。
例:
(1)宇宙的中心
(2)呆气
(二)预期理由
“预期理由”即以真假尚未确知的命题为理由。
例:
(1)气功治癌
(2)飞碟
(三)推不出
“推不出”是指理由与推断之间无逻辑联系或无充分的逻辑联系。
例:
(1)澄子寻衣
逻辑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逻辑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逻辑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逻辑三大基本规律一、内容:(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二、作为逻辑三大基本规律的原因:1、最普遍地适用于各种概念、命题、推理和论证;2、正确的思维应当具备确定性、无矛盾性和明确性,而三大基本规律集中反映之;3、逻辑规律是思维规律,逻辑三大规律是总结的结果;同一律:一、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1、内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既“A就是A”;2、要求: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概念都要确定,并保持自身的同一,不得随意变更;二、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并用一个概念代替已经使用的另一个概念;表现为:1)随表达需要而随意变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不同概念混为一谈;2、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断定内同,或者用另一断定代替之;表现为:1)在思维中,用一个与原来相似但不同的命题代替原来的待断定命题;2)思考或谈论问题时,没有中心论题或者远离中心论题;三、同一律的作用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只要求在一个思维过程中保持确定;2)并不否认思维的发展变化;3)仅仅在思维领域里起作用;矛盾律:一、矛盾律的内容和要求:1、内容: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既“非(既A又非A)”;2、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真的命题(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同时加以肯定;二、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自相矛盾:同时肯定了互相矛盾的命题;2、悖论: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即通过一个命题的真,可以推假,而通过它的假,又可推真;三、矛盾律的作用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仅对于一个思维过程,即同一个时间、地点的同一对关系;2)并不否认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矛盾;3)矛盾律对于下反对关系没有制约作用;排中律一、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1、内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即“要么A要么非A”;2、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假的命题(矛盾关系、下反对关系)同时加以否定;二、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两不可:对于相互矛盾的命题同时不予肯定,或者含糊其辞;2、复杂问语的回答与排中律:回答复杂问语时可以通过否定前提同时加以否定;三、排中律的作用及其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应对于一个思维过程,即同一个时间、地点的同一对关系;2)排中律陈述不可同假,矛盾律陈述不可同真;3)排中律并不否认事物相互转化的中间形态;之所以说因为矛盾律,就因为两个辩题是相互否定的,所以不可能同真;而作为辩题又不能有任意一个为必然真,所以只可能在某种层面上两个命题都假,只有在各自的不同角度和维度上才可能各自为“真”即如果辩题抽象为“P而非Q”vs“Q而非P”则,当A时、用A的眼光去看,P而非Q成立而当B时、用B的眼光去看,Q而非P成立(一)同一律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必须是同一的。
逻辑思维训练(7)传统逻辑的基本规律
Logic and Critical Thinking
1
第一节 逻辑基本规律的含义
逻辑规律有基本的和非基本的之分。
非基本的逻辑规律——属种词项间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
性质命题直接推理应遵守的规则、三段论公理等——仅适用于一 种或少数几种思维形式。 基本的逻辑规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能够保证 思维的确定性、无矛盾性和明确性;适用于多种甚至全部思维形 式。
worthy to be Fra bibliotekesired9
第二节 同一律
混淆或偷换论题:在论证过程中把两个不同的论题(命题)这 祥或那样地混淆或等同起来,从而用一个论题去代换原来所论证的 论题。 在讨论“中学生需不需要学习地理”时,有人说: 我以为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某个国家的地形和位置完全
可以和这个国家的历史同时学习。我主张可以把历史课和地理课合
15
鲁迅先生的《门外杂谈》记载过这样—件事情:甲乙 俩人,一强一弱,扮着戏玩。先是甲扮武松,乙扮老虎, 结果乙被甲打得要命。 乙埋怨甲,甲则道:“你是老虎,不打,不是给你咬 死了?” 乙只得要求互换角色,结果乙破甲咬得要命,乙说怨 话,甲又道: “你是武松,不咬,不是给你打死了?” 这是旧戏《月连求母》中的一段,对此鲁迅先生给予 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与希腊的伊索、俄国的梭罗古勃寓 言相比,是毫不逊色的。 这段戏揭露了甲玩弄偷换概念的诡辩手法,把戏台 上的武松当作真武松来咬,把戏台上的老虎当作真老虎 来打,这就偷换了概念,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
14
从前有个秀才生了一个儿子,希望儿子将来有点出息,就给 儿子取名叫“学问”。后来又过了好几年,又生了一个儿子,想 到自己这么大年纪了又生个儿子,就随口给儿子取名叫“年纪”。 又过了几年,他又生了一个儿子,想想人都老了,又有了个儿子, 觉得有点好笑,就给这个儿子取名“笑话”。 十几年后,秀才已经是个老头了。三个儿子长大了,有一次 三兄弟到山上去砍柴,快天黑时回了家。老秀才问自己的老婆, 三个儿子砍了多少柴。 她老婆回答他说:“年纪有一大把,学问一点都没有,笑话 倒有一箩筐!” 俄国大诗人普希金年轻时,有一次在彼得堡参加一个公爵 家的舞会。他邀请一位年轻漂亮的贵族小姐跳舞,这个小姐 傲慢而冷淡地说:“我不能和小孩子一起跳舞!” 普希金并不生气,微笑着说:“对不起,亲爱的小姐,我 不知道您怀着孩子。”说完很有礼貌地对她鞠了一躬走开了。
逻辑学(华南师范)08逻辑复习练习题2
08级文学院逻辑学期末复习练习题部分参考答案第一章引论一、填空题1.逻辑学的发源地有三个,有古希腊、古印度和中国。
2.归纳逻辑的创始人是培根.3.逻辑学创始人是亚里士多德,他的《工具论》一书包括《范畴篇》,《解释篇》,《辨谬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
4.逻辑一词源出于希腊文的逻各斯。
第二章逻辑基本规律一、填空题1矛盾律的要来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从它们都是真的。
2根据逻辑基本规律中的矛盾律,“如果认真学习,就能考得好成绩”为真,则“即使认真学习也不能考出好成绩”为假。
3违反三段论规则的四项错误,从逻辑规律的角度看,是一种违反同一律律的错误。
4根据逻辑的排中律,若“王丽是涉外文秘专业学生但不精通国际经济法”为假,则相应的假言判断如果王丽是涉外文秘专业学生,那么她精通国际经济法为真。
5若同时肯定“甲班学生都是学英语的”和“甲班学生都不是学英语的”这两个判断,则违反矛盾律的要求。
二、单项选择题1若否定┐p→┐q又否定q∧┐p 则()的要求。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2这个推理不是间接推理,而是三段论推理,这一议论()的要求。
A只违反矛盾律B只违反排中律C违反矛盾律又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3以下断定中,()是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的。
A、SAP真且SEP假B、SAP真且SEP真C、SAP真且SIP假D、SOP真且SIP假4若肯定p∧┐q而否定p→q,则()的要求。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5如果同时肯定pVq和p∧q,则()的逻辑要求。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詹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选择题参考答案:1B,2A,(D)3C,4B,5D。
第三章命题演算一、填空题1与“只有通过外语考试,才能录取”相等值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如果录取,那么通过外语考试.相等值的联言判断的负判断是不通过考试,不能录取.相等值的选言判断是也许通过通过考试,也许录取。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课把握逻辑要义第2框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界本身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矛盾。”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
①把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混为一谈
②用逻辑矛盾否认辩证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③否认了逻辑矛盾是辩证矛盾的主观映象
④把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对立起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逻辑矛盾是人们思维不合逻辑、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 它是思维违反形式逻辑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是客观世界本 身的矛盾,它揭示的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对立与统一关系及 其运动过程。两者的区别在于:逻辑矛盾仅仅出现在思维领 域中,是可以避免的,但是辩证矛盾则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 不可能排除。“只有判断和判断才能相互矛盾”,显然是承认 逻辑矛盾存在,而认为“事物是不能相互矛盾的,世界本身不存 在什么真正的矛盾”,则是否认了辩证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因此题干并没有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混为一谈而是将两者 对立起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项。
微训练“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这个表述是否违背了矛盾律?
提示:不违背。第一个“死了”和第二个“活着”是从生理方面 讲的,第一个“活着”和第二个“死了”是从精神方面讲的,它们 是从不同方面来讲的,不违背矛盾律。
三、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 1.排中律的含义及公式。 (1)排中律: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 明确性 的思维。逻辑 思维既要排除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也要反对在“是”与“非” 之间骑墙居中,在矛盾关系的论断之间持“ 两不可 ”的态度。 (2)排中律公式:通常用公式“ A或者非A ”来表示排中律 的内容。 (3)公式的含义: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 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 同假 ,其中必有 一真 。
3.老师问:“你的作业做完了吗?”学生答:“我作业做得很认
逻辑基本规律
逻辑基本规律逻辑基本规律是正确思维的根本假定,也是理性的交流的必要条件。
主要的逻辑基本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一)同一律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必须是同一的。
同一律的公式是:“A是A。
公式中的A可以表示任何思想,即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概念或任何一个命题。
就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每一概念或判断都有其确定的内容,而不能任意变换。
同一律在思维或论证过程中的主要在于保证思维的确定性。
而只有具有确定性的思维才可能是正确的思维,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人们也才能进行思想交流。
否则,如果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同一律的逻辑要求,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混淆论题或偷换论题,那就必然会使思维含混不清,不合逻辑,既不能正确地组织思想,也不能正确地表达思想。
因此,遵守同一律的逻辑要求乃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违反同一律要求常见的逻辑错误有:①在同一思维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
比如,某报载小品文一则,讽刺一些恋人的“向钱看”:小伙子:“您老是要这要那,不怕人家说你是高价姑娘吗?” 姑娘:“怕什么?!裴多菲都说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嘛,价钱低了行吗?” 显然,这位答话的姑娘故意偷换概念。
我们知道,所谓“高价姑娘”的“价”,是“价格”的“价”——人们是用“高价姑娘”来贬斥那些把爱情当商品加以买卖的姑娘。
而裴多菲诗中“爱情价更高”的“价”是“价值”的“价”——它赞美真正的爱情比生命还要宝贵。
因此,同一个语词(“价”表)达的是不同的概念,但姑娘的上述答话却故意将它们混同起来,用前者偷换后者,这是一种明显的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②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
混淆或偷换论题是在论证中常见的一种逻辑错误。
这种错误是在论证过程中把两个不同的论题(判断或命题)这样或那样地混淆或等同起来,从而用一个论题去代换原来所论证的论题。
高考政治必选修三《逻辑与思维》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必选修三《逻辑与思维》复习资料【模块核心线索解读】1.本模块的核心是:逻辑与思维。
2.贯穿本模块的线索有四个:(I)科学思维:思维的含义、特征、源泉、作用、形态,逻辑、逻辑学、推理、论证与论辩、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科学思维的含义、特征、意义。
(2)逻辑思维:概念的含义、特征、明确概念的方法,判断的含义、特征、类型,推理的含义、构成、类型,形式逻辑研究推理的特点。
(3)辩证思维:辩证思维的含义、特征、方法、作用,分析与综合,质量互变,辩证否定,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4)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含义、条件、特征、表现、要求,联想思维的含义、依据、途径、实质、特点、水平、方法、作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超前思维。
【考情统计及备考策略研究】【模块必备知识结构化】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课程标准要求】1.描述常见的思维活动,体会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了解思维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2.区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掌握科学思维的特点。
3.辨析常见的逻辑错误,掌握形式逻辑的三个基本规律。
4.懂得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掌握科学思维的特点,体悟学会科学思维的意义。
【必备知识梳理】1.思维(1)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
(2)思维的源泉: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
(3)思维的基本形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思维的基本形态。
①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②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2.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1)同一律:合平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
这就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
(2)矛盾律: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
要避免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逻辑错误,就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
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论断而言的,A与非A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高中政治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三 《逻辑与思维》2.2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1.遵循同一律的理由是什么? 2.同一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3.同一律的要求是什么? 4.违反同一律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什么? 5.运用同一律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二、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1.遵循排中律的理由是什么? 2.排中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3.排中律的要求是什么? 4.违反排中律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什么?
例1 “小张去年还是学生,现在已是教师了”,这句话是否违反了同 一律的要求。
提示:没有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
一定是同一的。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和发展。 时间变化,小张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去年说“小张是学生”,今年说“小张是教师”,
例题5:一起凶杀案,现查明作案人可能是赵、钱、孙、李中的某一人,
但他们都否认自己作案。经过审讯,四人口供如下:
赵:“不是我杀的。”
钱:“李是杀人犯。”
孙:“钱是杀人犯。”
李:“不是我杀的。”
赵 (1)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真话,请问凶手是谁?为什么? 钱 (2)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请问凶手是谁?为什么?
二、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1.遵循矛盾律的理由是什么? 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要避免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逻辑错误, 就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 2.矛盾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1)常用公式:“A不是非A”。 (2)基本内容: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 和“非A”(表示对A否定的论断)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
例题3:下列说法中不违反形式逻辑基本规律要求的是( ) A.太阳既围绕地球运转,又不围绕地球运转 B.这个罪犯的行为既是故意的,又不是故意的 C.有人说:“我还没有决定是否考大学。” D.顾客:“同志,这儿有好酒吗?”售货员:“这儿的酒都是好 酒,我们从来不卖掺水的酒。”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高中政治《逻辑与思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4. 同一律的条件性
①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 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 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 ②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 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发展。它所反 对的,只限于在时间、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
思考:下列表述是否违反:我这儿全是好茶,从来不卖变质茶?
提示:甲的话是正确的。 乙的话违反了同一律,他混淆了概念,因为缩小的1/34是就铁水的体积而言的,增加的 133是就铁块的体积而言的。 丙的话违反了矛盾律,因为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 丁的话违反了排中律,因为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
Part 3
排中律: 思维的明确性要求
《威尼斯商人》里有一位品貌出众的富家姑娘叫鲍西娅,她遵循已故父亲的遗嘱,必 须猜匣为婚。抱西娅身边有金、银、铅三只匣子,其中只有 只匣子里放着她的肖像,这 三只匣上面各刻一句话:
1.遵循同一律的理由 ➢ 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 ➢ 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事实和规律,必须让思维确定下来,不能游移不定,
这就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
2.同一律基本内容: ➢ 常用公式:“A是A”。 ➢ 内容: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
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
2.矛盾律基本内容:
➢ 常用公式:“A不是非A”。 ➢ 内容: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
“非A”(表示对A否定的论断)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
3.矛盾律的要求 ➢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
定它们都成立。 ➢ 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自相矛盾”。
B
D.小林说错了,小方的答案是对的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把握逻辑要义第2框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pptx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设疑激趣|情景导入
逻辑思维能力在当下社会是人和人沟通相处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 不管是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处处都需要我们有清晰的头脑去面对。
探究:在逻辑思维的过程中,有哪些基本要求值得我们借鉴? 提示:同一律(确定性要求)、矛盾律(一致性要求)、排中律(明确性 要求)。
矛盾判断 和反对判 断
一致性(“A”和“ “自相 非A”不能同真,矛盾” 必有一假)
在同一思维过 排中律 程中,两个互 A或者
相矛盾的思想 非A 不能同假
矛盾 判断
明确性(“A”和“ “两不 非A”不能同假,可” 必有一真)
【探究总结】 1.同一律 (1)基本内容:通常用公式“A是A”来表示同一律的内容。这个公 式的意思是说: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 “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 (2)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 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 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 (3)注意: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和发展。 它所反对的,只限于在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
逻辑思维的三大规律
规律 名称
基本 内容
公式
适用 范围
要求
逻辑 错误
在同一思维过 程中,每一思 A是 同一律 想必须保持自 A 身同一性
概念或 判断
确定性(自身同一)
“偷换 概念 ”“偷 换论题 ”
规律 名称
基本 内容
公式
适用 范围
要求
逻辑 错误
在同一思维过 矛盾律 程中,两个互 A不是
相矛盾的思想 非A 不能同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就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词项,原来指称 什么对象就要一直指称这一对象,而不能随意变更。这样, 运用概念和命题进行推理的时候,才能保证思想内容的确 定性,否则就会发生思维混乱并引起行动上的错误。[案 例]<赠汪伦>李白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同一律 第二节 矛盾律 第三节 排中律
第一节 同一律
一、同一律的内容与要求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 与自身具有同一性。可用公式表示为:“A是A”,即 “A→A”。
它表示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词项、每一命题都必 须是确定的,都必须与自身保持同一。根据同一律的基本 内容,我们可以将同一律的基本要求归结为以下两点:
[案例]混淆概念三
从以上我们混淆概念和偷换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 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违反了同一律对于概念 确定性、同一性的要求;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无 意与故意,混淆概念是无意识,偷换概念是故意, 二者在性质上有所不同。
[案例]偷换概念
2、转移论题与偷换论题
按同一律的要求,在人们的同一思维过程中, 不仅要保持概念的同一性,而且要保持论题的同 一性,不能随意改变论题,否则也同样会发生逻 辑错误。
问:“你儿子犯了罪,你有什么说的?”
答:“我希望政府释放我儿子。”
问:“贩毒是不是违法?”
答:“还有人在贩!”
这个母亲的最后一句偷换了论题。因为公安人员的问 题是“贩毒是不是违法”,她不回答公安人员的问题,而 是答非所问,说“还有人在贩毒”。很明显,“贩毒是不 是违法”与“还有人在贩毒”并不是同一个论题,并且, 证明还有人在贩毒并不等于证明她儿子贩毒不违法,同时, 还在贩毒的人尚未受到处罚也不能说明她儿子贩毒不应受 到处罚。这种答非所问就是一种偷换论题的诡辩。
第二章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逻辑学对思维形式结构的考察,是从它所表 现的思维的真假关系方面来进行的。思维形式结 构本身无所谓真假,但其中的变项代入具体内容 后,便形成了有真有假的具体思想。同一思维形 式结构在不同的代入下,成为有不同内容的具体 思想。这些具体思想事实上是真是假,即是否符 合客观事物情况,逻辑学并不能解决。
⑵它们概括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
逻辑规律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性经过人们 亿万次的实践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有其客观 基础的。
千变万化的客观事物,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 下,总是具有质的规律性,这种质的规律性反映 在人类思维中,就表现为思维的确定性。
逻辑基本规律恰恰是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思维 的确定性。所以,客观事物的质的规律性,就是 逻辑基本规律的客观基础。
转移论题是指无意识违反同一律的要求,使议论离开 论题所犯的逻辑错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些人非常 喜欢发议论,但是由于缺乏逻辑训练,所以在发议论的时 候,往往东拉西扯,使人不知所云。
与转移论题不同,偷换论题是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用某一论题暗中代替另一论题而犯的逻辑错误。比如,一 个青年犯了罪,他的母亲包庇他,就采用了偷换论题的方 式。下面是公安人员与她的对话:
逻辑基本规律是对于一切思维形式普遍有效的, 即是说,它们是概念、命题、推理和论证所要共 同遵守的。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有三条:同一律、矛盾 律、排中律。
同一律保证思想的同一性,矛盾律保证思想 的无矛盾性,排中律保证思想的明确性。而同一 性、无矛盾性和明确性则是思维有确定性的不同 角度的表现。在现实的思维过程中,思维的确定 性即同一性、无矛盾性和明确性是人们正确思想 的最起码的要求,所以,这三条规律在各类逻辑 思维形式中普遍起作用,成为最基本的逻辑规律。 原因二: ⑴三个基本的逻辑规律对于一切思维形式是普遍 有效的。
二、违反同一律的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
在思维过程中,如果违反同一律的要求,就会 出现以下逻辑错误:
1、混淆概念与偷换概念
混淆概念是无意识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把不 同的概念当成同一个概念来使用所犯的逻辑错误。 这种逻辑错误主要是由于思想模糊、认识不清或 缺乏逻辑素养,不善于准确使用概念来表达思想 而造成的。混淆概念的错误常常在词义相近或一 词多义的情况下发生。[案例]混淆概念一、二
如果说混淆概念是由于无意识违反同一律而发 生的逻辑错误,那么,偷换概念则是故意违反同一 律的要求,将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来加以运用。 偷换概念是辩论中论敌经常使用的诡辩手段之一, 其目的在于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使人上当受骗。
例如,在刑法中,“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也是确定有罪与无罪的重 要界限,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 往往故意混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并最后用“正当 防卫”偷换“防卫过当”达到逃避罪责的目的。
逻辑学关心的是,当变项代入具体内容时, 基于思维形式结构的不同,其真假情况所表现出 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在于:有一类思维形式结 构在任意代入下都表达真实的思想内容,这类思 维形式结构称为逻辑规律。
பைடு நூலகம்
逻辑规律中,有的是关于某种思维形式的特 殊规律,有的是适用于一切思维形式的普遍规律。 例如,三段论的规则,只适用于三段论推理,不 适于直言命题对当推理和命题变形推理,也不适 用于各种复合命题的推理,更不适用于有关概念 和命题的问题。
2、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仅要保持词项内容的确 定性,而且还必须保持命题的确定性。
也就是说,一个命题陈述什么就陈述什么, 并且其前后的陈述应当一致。同样,一个命题是 真的就真的,是假的就是假的,也不能随意变更, 否则也会发生思维混乱。
例如,“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 个命题的内容是确定的,我们运用它进行推理、 论证的时候,必须保持其同一性,而不能时而认 为它是这样的内容,时而又认为它是那样的内容; 也不能一会儿说它是真的,一会儿又说是假的。
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适应条件
①同一时间 ②同一关系 ③同一对象
逻辑基本规律在“三同一”条件下才起作用,这很重 要,它直接关系到如何理解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问 题。
任何事物都处于永恒的发展变化之中,但在某一事物 没有变成另一种事物之前这段时间里,这个事物是相对稳 定的。
同一关系即同一条件,同一对象在不同的关系下可 以有不同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