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作物高产因素
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名词解释
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名词解释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名词解释一、引言在农业领域,作物产量是评估农作物生长和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物产量构成因素是指影响作物产量的各种要素和因素,包括土壤、气候、种子质量、施肥、灌溉、害虫病害防控等方面。
本文将对作物产量构成因素进行详细解释,并探讨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二、土壤土壤是作物生长的重要基础,它包括有机质含量、肥力、水分保持能力以及各种营养元素含量等要素。
土壤的肥力直接影响作物的吸收养分能力和生长发育水平。
而土壤中的有机质则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通气性,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和吸收养分。
土壤中的各种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也是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
合理管理土壤并保持土壤肥力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气候气候是指一定地区长期时间内的天气状况。
气候对作物生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包括温度、日照、降水、风速等因素。
不同作物对气候的要求不同,例如一些热带作物对高温和湿润的气候更为适应,而一些寒带作物对低温和干燥的气候更为适应。
合理利用气候条件,例如调整种植时间、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等,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气候因素对作物产量的正面影响。
四、种子质量种子是作物生长的起点,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作物生长的健康与发展。
种子的质量包括种子的纯度、发芽率和萌发力等方面。
优质种子具有较高的纯度,意味着其中没有杂质和病原体,可以保证作物生长的健康和高产。
高发芽率和良好的萌发力也能够保证种子在播种后能够快速发芽并顺利生长。
选择高质量的种子对提高作物产量至关重要。
五、施肥施肥是指向作物提供养分的过程。
养分是作物生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包括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以及微量元素。
适宜的施肥能够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促进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增加。
然而,过量施肥可能导致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需要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施肥,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作物产量。
六、灌溉灌溉是指向作物提供水分的过程。
分析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的影响因素
分析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的影响因素农作物栽培技术包括了一系列的操作方法、护理技巧、管理措施和实施步骤等,旨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作物高产的影响因素包括了气候、土壤、水分、肥料、种质、病虫害防治等因素。
下面,我们从这些方面一一分析。
一、气候条件气候是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降水、光温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季节、地域适应性和产量影响较大。
气象条件对于农作物的幼苗生长、花期开放、结实成熟等阶段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结合当地气候特点,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例如选育适应当地气候的品种、科学施肥、采用前瞻性的气象预测等,以提高作物的产量。
二、土壤条件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基础,其肥力水平对于作物的产量影响非常大。
因此,进行土地改良、施肥等土壤管理措施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关键,这些管理措施可提高土壤肥力水平、调节土壤质地和物理化学性质,促进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三、水分条件水分充足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条件之一,特别是在生长初期需要充分的水分,缺水将会影响根系的发育、茎叶的生长以及新陈代谢等,从而对作物产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结合当地降雨情况和灌溉条件,对农作物进行合理的灌溉,避免过度灌溉和不足灌溉,以提高作物产量。
四、肥料条件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非常大,缺乏养分将会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对农作物施肥不仅是要保证肥料的种类、数量、时机等方面合理,同时还需要考虑气温、湿度等实际生长环境的影响。
进行施肥时,需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合适的施肥计划,以保证农作物在生长时期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和能源。
五、种质条件选择适应当地环境、养分丰富、产量高的农作物种质,是高产的基础。
因此,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应该注重培育优良品种,并进行科学培育,提高品种的抗病能力和适应性,使得农作物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保持良好的生长状况。
六、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对于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制约水稻高产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对策
2 提高水稻产量的对策
2 . 1 因地 制宜 选 择优 质 高产 良种 桑 植 县 地形 复 杂 , 地
多的品种在生产上应用导致无法使用统一 的高产栽培模 式, 更不能发挥 良种 良法的增产优势 , 影响了总体的产量
水平 。
势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西北地势海拨高 、 气温相对较低 , 俗称内半县 ; 东南地势海拨低 , 气温相对较高 , 俗称外半
生 规 律 不 了解 , 错 过 最佳 防治 时期 , 不能 有 效扼 制 病虫 的
村一品或一乡一品, 减少品种多 、 乱、 杂现象的发生。
根
2 . 2 适 当提早 播 种 时 间 。 推 广 适宜 当地 的 育秧 模 式
据 多年 经 验 , 外 半县 4 月5 E t 左 右播 种 , 内半 县 4 月1 0日
1 制约水稻高产 的主要因素
1 . 1 品 种杂 乱 繁 多 。 生产 应 用 不统 一
放开和种子商家利益的趋使 , 种子“ 多、 乱、 杂” 现象 日趋
严重 , 品种 良莠不齐 , 对粮食产量影 响较大 。据不完全统
计, 近年来进入桑植县的水稻 品种高达6 O 多个 。个别零 售商家追求高额的利润 回报 , 进行虚假宣传或垮大宣传 ,
乡镇和外半县的山坡 田、 灌溉条件较差的区域选择中、 早
熟品种 , 以生 育 期 为 1 3 2 —1 3 5 d 较 适宜 ; 对 外 半 县各 乡 镇
选择 中、 迟熟 品种 , 以生育期为 1 3 5 —1 3 8 d 较适宜。做到
一
不准确 , 桑植县是 山区县 , 交通不便 , 信息传输不畅 , 病虫 预测预报信息不能及 时传递到农 户手中 , 农 民对病虫发
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
河南农业 2016年第3期(中)张 杰 白雪冬 黑龙江省龙江县山泉镇农业站 161107摘 要:农作物高产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农业发展环境下,如何有效利用栽培技术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农作物高产涉及很多问题,品种的改良、环境的改善以及栽培技术的合理利用,都会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
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探讨农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为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作物;高产;合理密植;田间管理一、农作物高产的途径(一)改善土壤条件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载体,土壤条件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所以要合理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改善不良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农作物地力水平。
根据农作物种植的种类不同,采用适宜的方式来改良土壤,确保土壤结构合理,能够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还可以根据土壤自身的物理性状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种植品种,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二)选择优良的种子品种种子是农作物高产的决定性因素,只有高性能的种子品种,才能够为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种子品种越来越多,性能也逐渐得到提升,在选择种子品种时,主要应注重抗病虫害能力及高产的稳定性。
对种子的遗传因素不断进行改良,从而提高种子高产性能。
(三)适期播种适期播种是保证农作物高产的重要条件,农作物的健康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及养分,只有各个方面达到一个适宜的状态,才能够保证农作物的高产和稳产。
适期播种能够提高农作物抵抗病虫害及不良天气条件的能力,从而保证苗全、苗齐和苗壮的目的。
如果播种时期过早,由于气温较低就会导致出并且参差不齐,抵抗能力较差;生育期就会缩短,二、合理密植(一)合理密植的意义合理密植是农作物高产的重要技术要素,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来保证有机质的供应,如果密植不合理就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农作物的种植在整体与个体之间是相互制衡的关系,以稻麦为例,如果栽植密度较大,个体所吸收的营养较少,就会呈现单株瘦小、穗小、粒少的现象,直接影响高产;如果栽植密度较小,虽然单株获得的营养较多,但是总体上获得的产量较低。
影响作物高产因素
一)遗传因素作物的主要经济性状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的含量的食味等品质都受遗传基因的控制,因此,作物的产品品质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同时作物之间和品种之间都存在品质的差异。
另一方面,作物的品质性状在遗传上一般都是数量性状,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培育选用品质优良的品种是提高产品品质最根本的途径。
(二)环境因素1.地理因素。
同一作物产品品质的优劣,因种植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有很大差异,如小麦从北向南,籽粒变大、皮厚、灰分多,而籽粒的硬度、蛋白质和出粉率降低,品质下降。
这样就形成了一些优质种植区。
如新疆的棉花、吐鲁番的葡萄、中牟的大蒜和西瓜等。
调整作物布局是改善作物品质的重要途径。
把作物调整到它最适宜生长的地区,可有效提高品质。
2。
光照由于光合作用是形成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基础,因此光照不足会严重影响作物的品质.例如,南方麦区的小麦品质差,其原因之一就是春季多阴雨,光照不足引起的籽粒不饱满,籽粒容重低。
3。
温度对禾谷类作物来说,灌浆结实期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粒重,影响品质。
例如,水稻遇到15C以下的低温,会降低籽粒灌浆速度;超过35C的高温,又会造成高温逼熟,影响品质。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抽穗至成熟期的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日平均气温在30C以下,随着温度升高,面团强度随之增强,面包烘烤品质得到改良。
气候冷凉和温差较大的地区有利于大豆油分的积累;亚麻和油菜籽的含油量则在较低温度(10C)时最高(分别为46.6%和51。
8%),并随着温度增加而降低;向日葵和蓖麻对温度呈曲线反应,在21C 含泊量最高(40.4%和51。
2%),而在较高和较低温度下的含油量较低。
4.水分作物品质的形成期大多处于作物生长发育旺盛期,因此需水量大、耗水量多.如果此时遭遇水分胁迫,一般都会明显降低品质。
我国北方小麦灌浆后期常遇干热风天气,如果供水不足,就会严重影响粒重.相反,水分过多,则会抑制根系的生理功能,从而影响地上部的物质积累和代谢,降低品质。
分析农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
分析农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一直被视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农业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
一、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之一。
中国幅员辽阔,北方地区寒冷干燥,南方地区温暖湿润。
不同气候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有着显著影响。
一方面,寒冷干燥的气候北方适合种植小麦等耐寒作物;另一方面,温暖湿润的气候南方适合种植稻米等水稻作物。
因此,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是农作物生长和富饶度的重要指标。
土壤的肥沃程度、水分保持能力等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中国土地资源丰富,但土壤质量存在差异。
有些地区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而有些地区土壤贫瘠,需要经过有效的土壤调理和施肥。
因此,土壤质量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灌溉水源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但水资源分布不均。
北方地区缺乏灌溉水源,南方地区雨水充沛。
因此,灌溉水源的供应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适当的灌溉可以提供足够的水分给农作物,促进其生长。
灌溉水源的不足或不良管理会导致农作物的减产和水资源的浪费。
四、农作物品种选择农作物品种选择直接关系到农业产量和质量。
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科学合理的选择适应性强的农作物品种,可以提高农业产量和抗灾能力。
合理选择耐旱、耐病、高产的品种,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五、农业技术农业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如遥感技术、精细施肥技术、高效灌溉技术等,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农业科技的发展还可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六、农业政策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如农村土地改革、农业扶贫政策等,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此外,农业政策还可以鼓励农民采用适宜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影响夏玉米高产的四个主要原因
影响夏玉米高产的四个主要原因
1、选种不慎重。
由于目前种子良繁体系尚不够完善,不合格的玉米种子仍占有较大比例。
部分农民贪图便宜,从小商贩或不正规的种子经营部门低价购买所谓的良种,导致严重减产。
2、种植密度不合理。
种植密度太大是当前夏玉米生产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如有些农民种植农大108,每667平方米(1亩)留苗竟达5000多株,较该品种的适宜密度多出约1/3。
由于密度太大,导致单株生长发育不良,空秆率高,雌穗秃尖严重,以致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造成减产。
3、施肥不科学。
在施肥上,普遍存在重氮肥、轻磷肥、忽视钾肥和微肥的现象。
因作物产量受*小养分律所制约。
单一过多施氮肥并不能达到高产,反而会因施氮肥过多,造成抗倒性差、病虫害严重,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另外,施肥时期不当,以及盲目施用某些有效养分含量(注:以氮、磷、钾的纯含量为准,中、微量元素不应计算在内)太低的玉米专用肥,均会造成产量下降。
4、浇水不及时。
靠天等雨的思想严重,往往不是根据玉米的需水规律浇好关键水,而是在受旱的情况下才浇救命水,以致严重影响产量。
1。
试析玉米高产的制约因素与相应的技术方法
试析玉米高产的制约因素与相应的技术方法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的高产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玉米的高产受到了多方面的制约,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方法来解决。
本文将从土壤、气候、病虫害、种植管理等方面试析玉米高产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方法。
一、土壤1. 土壤肥力不足:土壤中营养元素缺乏,影响了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技术方法:加强土壤肥力管理,做好有机肥、矿质肥的施用,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
技术方法:合理进行土壤水分管理,采取适当的灌溉措施,保持土壤水分,提高玉米产量。
二、气候1. 干旱灾害:气候干旱会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2. 气温变化:气温异常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和发育,影响产量。
技术方法: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如加强田间管理、调整种植时间等,以适应气温的变化,提高玉米产量。
三、病虫害技术方法:采取防治病害的措施,选择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害的防治。
2. 虫害:玉米螟、蚜虫等虫害也会对玉米产量造成影响。
四、种植管理1. 种植密度不当:种植密度不当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技术方法:合理确定种植密度,避免过密或疏松的情况,以提高玉米产量。
2. 土壤深耕不足:土壤深耕不足会影响根系的发育,影响玉米的吸收养分和水分,影响产量。
玉米高产受到了多方面的制约,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方法来解决。
在土壤、气候、病虫害、种植管理等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土壤肥力管理、土壤水分管理,选择抗旱性强的玉米品种,加强防治病虫害的措施,合理确定种植密度等技术方法,来提高玉米的产量,实现玉米的高产。
希望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和实践推广,能够解决玉米高产的种种制约因素,使得我国玉米产量不断提高,从而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
浅谈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及一些因素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物学通论》课程论文指导老师:李伶俐学院:植物保护学院班级:植物保护1班姓名:李映虹学号:07浅谈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及一些因素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摘要:作物科学是农业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
作物,即直接或间接为人类需要而栽培的植物。
近年来,因为环境与全球经济的变化,导致某些地区的作物低产,农民遭受损失的现象。
这使得我们更加重视作物生产,对国民经济建设起推动作用。
本论文,从外因和内因两个大方面分析了影响作物高产的因素,以及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以便在作物生产中有更高的效率及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作物高产外因内因措施形成影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作物生产是农业生产系统中的主体成分。
因此,作物生产是国民经济建设中至关重要的领域,作物产量潜力的改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作物高产的遗传基础是作物遗传育种学家不断探讨和不断发明创造的重要的学术命题,特别是在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作物高产特性及其改良的途径一直是各类作物遗传改良的一项重要任务。
长期以来,作物遗传育种工作者对各种作物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培育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一般来说,.影响作物高产的因素概括起来有四个:地域因素、气候因素、遗传因素、种植技术。
这中间,有内因子(如遗传因素),也有外因(如气候因素)。
内因改变作物遗传的特性,外因控制作物生态因素。
因此,为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获得早熟、抗倒伏、抗病等性状,科学工作者往往要综合这四个因素,因地制宜。
将提高作物产量潜力的途径归纳为育种手段、栽培措施、优化投入、控制逆境和改善环境等等在外因方面一、提高光能利用率1.延长光合作用时间(1)增加种植次数(也称增加复种指数)。
不同地区种植作物的次数不同,南方可以一年两季、三季,而北方只能一季到两季。
(2)套种:也说套作。
即在某一种作物生长的后期,在行间播种另一种作物,以充分利用地力和生长期,增加产量。
2.增加光合作用面积(1)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根据土壤肥沃程度等情况种植适当密度的植物。
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综述分析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已经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逐步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对于粮食的需求也正在不断增加。
粮食需求逐渐成为社会发展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
从当前我国的农作物生产结构以及耕地数量、面积的总体配比情况来看,社会的发展对于粮食的整体需求正在不断的增加,我国正在面临着粮食需求的供应问题。
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与高产的途径的研究能够帮助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必须在现有的农作物栽培以及种植工作的基础上,使用高科技进行技术改良工作,并且不断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推广范围,从而不断提升农作物的产量。
本文将从当前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改变农作物栽培的原有技术,从技术的应用角度以及农作物栽培的高产途径进行深入的分析,旨在通过开展相关的研究不断提高当前农作物的整体栽培质量与产量。
一、农作物栽培技术分析我国范围内主要的农作物栽培技术有以下几种:配方施肥技术,此项技术对农作物的施肥水平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旱地农作技术,此项技术在干旱地区应用,结合了修筑梯田、节水播种和化学抗旱功能,小畦沟灌、间歇性水流灌溉技术;清简栽培技术,该项技术属于中低产增产技术范畴,多在地方农作物综合治理中体现;合理密植技术,该技术作用是改善作物的光合作用效果,将有限的阳光进行充分运用。
农作物光合作用整个过程中,二氧化碳和光化学之间会存在相互的影响,但是若光合作用过程有任何不利影响因素,均会造成光合作用效果下降,所以农作物种植栽培应先明确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将作物种植密度进行明确。
合理密植技术属于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中比较常见的,应用较多。
上述几种栽培技术,直接关系到农作物产量高低,因而不管是应用技术,还是作物栽培,均要先对技术和作物特点做好充分了解,选择最适宜的栽培技术,保障作物产量。
二、农作物栽培技术效果的影响因素1、播种时期播种时期适当,是农作物栽培效果的有效保障,也是作物健康生长和高产的基础。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期完成有效播种,农作物种子便可以获得良好的发芽环境,温度和水分均处于适宜范围,为作物后续生长奠定良好基础。
农作物种植必备的五大要素
农作物种植必备的五大要素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而农作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获得高产、高质量的农作物产量,农民需要重点关注农作物种植的五大要素。
这五大要素包括土壤、水分、光照、气温和营养。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要素对农作物种植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管理它们。
1. 土壤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本环境之一,它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良好的土壤结构有助于保持水分和养分的储存和释放。
农民应该注重土壤的保育和改良,采取措施来提高土壤质量,如有机肥料施用、耕作措施的合理选择等。
此外,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2. 水分水分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常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供应,过少或过多都会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农民需要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的保水能力,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以确保农作物充分利用水分资源。
3. 光照光照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适宜的光照条件能够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提供植物所需的能量和养分。
农民应该根据不同的农作物的光照要求,选择适当的种植地点和合理的种植方式,确保农作物能够获得足够的阳光,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4. 气温气温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农作物对气温的要求不同,有些喜冷作物对寒冷的气温更适应,而有些喜热作物对炎热的气温更适应。
因此,农民需要根据不同农作物的气温要求选择种植时间和栽培方式,以确保农作物能够在适宜的气温环境下生长。
5. 营养营养是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其中主要包括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等。
合理施肥可以提供农作物所需的养分,促进根系的发育和光合作用的进行。
农民应该根据不同的作物需求,科学合理地施用肥料,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和作物生长不良的问题。
总结:农作物种植的五大要素,即土壤、水分、光照、气温和营养,共同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农民应该重视这些要素的合理管理,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和措施,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
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摘要:着重论述了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解决栽培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农作物;高质高产;栽培技术;注意事项我国是人口大国,对农作物的需求较大。
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磨灭的损害,土地荒废程度日益严重,导致农业生产率停滞不前,威胁着我国粮食安全。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实现农作物的高产栽培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实施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之前,应当准确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是抓好生理机制的基础。
制约农作物高产的根本原因是量与源的不协调。
如果某个地区长期拥有适合高产的有利条件,那么此地区的劳动效率势必会下降。
只有合理调配农作物的生理机制,制定科学的栽培计划,才能促进劳动效率与农作物产量的双重提升。
二是规范化作业。
随着高产栽培技术的普及,精细化的生产管理方式日趋加深。
应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条件制定适合农作物的栽培与管理方式,实行供种统一化的办事制度。
1.1 改善栽培环境土地环境、水肥条件、光照作用等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着重要影响。
在实践中,可通过调控光照强度、合理密植、田地重整等方式,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比如,人工提供光照,通过延长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时间,从而提高有机物的积累;利用间种、套种等方式,可提升田间的复种指数,确保主要农作物的发育条件得到满足;另外,还可以通过加强通风透气条件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势能。
1.2 改良遗传因素品种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农作物的最终产量和质量。
在实施高产栽培时,要确保品种的优良性,选择抗性好、稳产且能有效抵抗病虫害的品种。
必要时可通过采用基因重组的方式改变其遗传因素,对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具有现实意义。
在育种时,可选择多样化的育种方式搭配栽培管理方法,选择合适的发育期和成熟期加以人工干预,实现优质、高产的目的。
1.3 添加生长调节剂当前,不同地区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研发了能够促进植物生长的调节剂,通过延长农作物成熟期,达到有机物充分积累的目的。
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及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及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人类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需要了解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和有效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重点介绍玉米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一、玉米产量构成因素1.适宜的气温和水分:适宜的气温和充足的水分是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基础条件。
种植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状况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很大。
2.合理施肥:适量施肥是提高玉米产量所必需的。
要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和微量元素。
3.良好的耕作措施:种植前,要进行翻耕和深松,保持土壤的松散,提高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玉米根系的发展。
同时,在生长期间可采取适当的间伐和松土措施,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适宜。
4.优良的品种:选择适应本地生长环境的优良品种,生长势强、抗逆性强、耐旱耐寒、抗虫病。
1.精细制定施肥方案:制订施肥方案应考虑养分吸收、利用和转化的规律,合理配比有机肥和化肥,视土壤养分状况和玉米生长阶段进行追肥。
2.科学选址:选址要选择光照充足、充足的水源、排水良好、土层厚度适宜的土地。
3.选优品种:应选用本地适宜的玉米品种,一般以高产稳产的品种为主。
4.合理高密度栽培:高密度栽培不仅可以提高单株产量,而且可增加总产量。
夏玉米种植密度一般以每亩2.5-3万株为宜。
5.适时整枝:在玉米生长过程中,适时进行整枝,促进玉米分枝,增加光合作用面积,促进养分吸收和转化,提高播种密度和产量。
6.加强病虫害防治: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时发现病虫害现象,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7.适当掌握排水技术:在夏季雨季玉米生长期,应及时处理积水,以免伤害玉米根系,影响玉米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要提高玉米产量,需要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和农业措施,在栽培过程中注意细节的掌握,合理施肥、适时整枝、加强病虫害防治、合理种植密度和选用适宜的品种,都是非常重要的。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玉米高产栽培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以保证玉米的高产稳产。
本文将针对玉米高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进行浅谈。
一、问题分析1. 土壤质量不佳土壤是玉米生长的重要环境之一,但是由于土壤质量不佳,导致了玉米产量下降。
土壤中缺乏养分,酸碱度不平衡等问题,都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
2. 病虫害防治不当玉米生长期间会受到许多病虫害的侵袭,如果防治不当,就会导致玉米受害严重,生长受阻,产量减少。
3. 种植结构不合理种植结构不合理也是影响玉米高产的重要因素,过于单一的种植结构容易导致土壤退化,并且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4. 施肥施药不科学施肥施药对于玉米的生长十分重要,但是如果施肥施药不科学,就会导致土壤污染,影响玉米的生长。
二、措施分析1. 土壤改良针对土壤质量不佳的问题,可以采取土壤改良的措施。
通过加入有机肥、矿物质肥等方式,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2. 病虫害防治在玉米生长期间,及时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工作,可以采取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式,以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3. 种植结构调整调整种植结构,采取轮作种植的方式,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侵扰,保持土壤的肥力和健康。
4. 科学施肥施药在施肥施药过程中,需要科学施肥,根据土壤质量和玉米生长的需要,合理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并且要注意施肥量和施肥时间的控制,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玉米高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对于玉米种植户来说,也需要加强科学管理和技术培训,提高对玉米高产栽培的认识和实施能力,以保证玉米的高产稳产。
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
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农作物的高产栽培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和社会的粮食安全。
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作物的高产,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注意事项,希望对广大农民朋友有所帮助。
一、合理选用优质种子选种是农作物高产栽培的第一步,优质种子是高产的基础。
优质种子应该具有良好的抗逆性、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
农民在选种时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种子,不仅要注重产量和品质,还要注重抗病虫害和适应性。
同时要注意购买种子时要选择正规的销售点,不要购买假冒伪劣种子,以免影响产量和品质。
二、科学施肥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充分的营养,科学施肥是保证农作物高产的重要保障。
农民在施肥时要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品种特点,合理施用氮、磷、钾等不同营养元素,满足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还要注意合理施用有机肥和矿质肥,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肥力。
三、科学浇水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科学浇水是农作物高产的重要因素。
农民在浇水时要根据作物品种、生长阶段、天气情况和土壤水分状况,科学合理地确定浇水量和浇水频次。
避免过量浇水导致土壤水分过多,影响根系通气和抗旱能力,也要避免缺水导致作物生长发育不良。
还要注意合理利用雨水,加强排水系统建设,防止积水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四、密植适宜稀苗密植和适宜稀苗是农作物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手段。
农民在种植时要根据作物品种特点和生长阶段,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和行距,保证作物充分利用光热和养分,提高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及时进行适宜的稀苗,留下健壮的苗,剔除弱小和畸形的苗,保证作物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营养供给。
五、科学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高产的重要因素,科学防治病虫害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保障。
农民在防治病虫害时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轮作、混作、间作、间茬、抗病虫害品种选育、合理施肥和科学用药等,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如何利用植物生理学知识提高农作物产量
如何利用植物生理学知识提高农作物产量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反应的一门科学。
通过运用植物生理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理过程,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植物生理学知识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而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1. 优质种子的选择种子是农作物种植的第一步,选择优质的种子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至关重要。
在植物生理学中,种子质量被认为是农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选择具有良好品质和高产性的优质种子,可以确保良好的发芽和生长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 合理施肥植物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长和发育。
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满足植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根据植物生理学的原理,我们可以测定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并根据农作物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施肥。
3. 水分管理水分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需要合理管理水分。
通过控制灌溉的时机和水量,可以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并避免过度灌溉或干旱导致的产量减损。
4. 光照控制光照是植物合成光合产物的能量来源。
在植物生理学中,我们了解到不同光照条件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不同的影响。
合理控制光照条件,例如提供足够的阳光或人工光源,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5. 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生长调节剂是一类植物激素,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通过利用植物生理学知识,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生长调节剂来控制植物的生长进程。
例如,利用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农作物的分蘖、开花、结实等关键生理过程,从而提高产量。
6. 病虫害的防治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植物生理学研究了植物的防御机制,通过了解植物抵抗病虫害的生理过程,可以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和策略,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结起来,利用植物生理学知识提高农作物产量是一种科学而有效的方法。
通过选择优质种子、合理施肥、水分管理、光照控制、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措施,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农作物的生长潜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影响作物高产因素
一)遗传因素作物的主要经济性状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的含量的食味等品质都受遗传基因的控制,因此,作物的产品品质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同时作物之间和品种之间都存在品质的差异。
另一方面,作物的品质性状在遗传上一般都是数量性状,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培育选用品质优良的品种是提高产品品质最根本的途径。
(二)环境因素1.地理因素。
同一作物产品品质的优劣,因种植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有很大差异,如小麦从北向南,籽粒变大、皮厚、灰分多,而籽粒的硬度、蛋白质和出粉率降低,品质下降。
这样就形成了一些优质种植区。
如新疆的棉花、吐鲁番的葡萄、中牟的大蒜和西瓜等。
调整作物布局是改善作物品质的重要途径。
把作物调整到它最适宜生长的地区,可有效提高品质。
2.光照由于光合作用是形成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基础,因此光照不足会严重影响作物的品质。
例如,南方麦区的小麦品质差,其原因之一就是春季多阴雨,光照不足引起的籽粒不饱满,籽粒容重低。
3.温度对禾谷类作物来说,灌浆结实期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粒重,影响品质。
例如,水稻遇到15C以下的低温,会降低籽粒灌浆速度;超过35C的高温,又会造成高温逼熟,影响品质。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抽穗至成熟期的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日平均气温在30C以下,随着温度升高,面团强度随之增强,面包烘烤品质得到改良。
气候冷凉和温差较大的地区有利于大豆油分的积累;亚麻和油菜籽的含油量则在较低温度(10C)时最高(分别为46.6%和51.8%),并随着温度增加而降低;向日葵和蓖麻对温度呈曲线反应,在21C含泊量最高(40.4%和51.2%),而在较高和较低温度下的含油量较低。
4.水分作物品质的形成期大多处于作物生长发育旺盛期,因此需水量大、耗水量多。
如果此时遭遇水分胁迫,一般都会明显降低品质。
我国北方小麦灌浆后期常遇干热风天气,如果供水不足,就会严重影响粒重。
相反,水分过多,则会抑制根系的生理功能,从而影响地上部的物质积累和代,降低品质。
简述作物的产量潜力及增产途径
简述作物的产量潜力及增产途径咱来唠唠作物的产量潜力和增产途径哈。
一、作物的产量潜力。
1. 啥是产量潜力。
作物的产量潜力呢,就好比是一个学生,他本身具备的最好成绩是多少。
对于作物来说,就是在理想的环境下,没有任何限制因素,作物能够达到的最高产量。
比如说玉米,要是土地超级肥沃、阳光永远充足、水分恰到好处、还没有病虫害来捣乱,它能长出来超多的玉米粒,这个超多的量就是它的产量潜力。
这是作物本身的一种能力,就像人有自己的极限体能一样。
2. 影响产量潜力的因素。
品种特性:不同的作物品种就像不同天赋的运动员。
有的玉米品种天生就比较高产,可能是它的植株长得比较壮,结的棒子大,玉米粒还饱满。
这就像有些运动员天生就擅长跑步,速度快、耐力好。
生理特性: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有自己的一套生理规律。
比如说,它的光合作用效率。
如果一种作物光合作用强,就能更多地把阳光转化成自己生长的能量,就像一个特别会赚钱的人,能把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这样产量潜力就大。
像水稻,那些叶片宽大、叶绿素含量高的品种,光合作用效率就高,产量潜力也相对较高。
基因限制:作物的基因就像电脑的程序一样,在一定程度上设定了它的产量上限。
比如说,目前的小麦品种,它的基因决定了它在理论上最多能长多少穗、每穗能结多少粒,这就是由基因设定的产量潜力的天花板。
二、增产途径。
1. 改良品种。
这就像是给运动员进行特训升级。
科学家通过杂交育种或者基因编辑等方法,让作物变得更优秀。
就像把跑得快的和耐力好的运动员的基因结合,培育出超级运动员一样。
比如说,把高产但抗病性差的玉米品种和抗病性强但产量一般的品种杂交,得到既高产又抗病的新品种。
这样就能提高作物的产量潜力,让它在同样的土地和环境下长出更多的粮食。
2. 改善环境。
土壤管理:土壤就像作物的家,要是土壤肥沃、疏松,作物就住得舒服,长得好。
可以给土壤施有机肥,像农家肥、堆肥之类的,就像是给作物的家装修,让它变得豪华又舒适。
还可以进行土壤改良,比如盐碱地改良,让原本不适合作物生长的土壤变得适合,这样作物就能在更多的地方茁壮成长,增加产量。
粮食安全与作物高产种植技术
粮食安全与作物高产种植技术在当今世界,粮食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如何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足够的粮食成为了一项巨大的挑战。
而作物高产种植技术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
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不能保障粮食安全,就会面临饥饿、贫困、社会动荡等诸多问题。
从个体层面来说,缺乏足够的粮食意味着营养不良,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仍有大量人口处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的状态。
这不仅限制了他们自身的发展,也给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从宏观层面看,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稳定。
当一个国家依赖进口粮食来满足需求时,就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
一旦国际粮食供应出现问题,如产量下降、价格飞涨等,这个国家的粮食供应就会面临危机。
这可能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经济发展受阻。
所以,实现粮食安全是每个国家都必须重视的战略目标。
二、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要实现作物高产,首先需要了解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
肥沃的土壤富含作物所需的各种养分,如氮、磷、钾等,能够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差异很大,例如,黑土肥沃,适合多种作物生长;而沙地保水保肥能力差,不利于作物生长。
气候条件也对作物产量有着关键影响。
光照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充足的光照能够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质。
温度影响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速度,不同作物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小麦适宜在温带气候下生长,而水稻更适合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下生长。
降水也是重要因素,过多或过少的降水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干旱会导致作物缺水枯萎,洪涝则会淹没农田,破坏作物。
病虫害也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
害虫会啃食作物的叶片、茎杆、果实等部位,直接减少作物的产量。
例如,蝗虫灾害爆发时,大片的农作物会被蝗虫一扫而光。
病害会使作物生长不良,降低作物的抗逆性,严重时会导致作物死亡。
粮食作物高产优质栽培指南
粮食作物高产优质栽培指南一、土壤的准备土壤是粮食作物生长的基础。
优质的土壤能够为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水分和空气。
在进行粮食作物栽培之前,我们要对土壤进行精心的准备。
首先是土壤的翻耕。
翻耕的深度根据不同的作物有所不同。
例如小麦这种浅根系作物,翻耕深度大概在20-25厘米就比较合适;而像玉米这样的深根系作物,翻耕深度最好能达到30-40厘米。
通过翻耕,可以将土壤表层的杂草、残茬翻入地下,使其腐烂成为有机肥料,增加土壤的肥力。
翻耕还能够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让作物的根系能够更好地生长发育。
其次是土壤的施肥。
施肥要遵循科学的原则,不能盲目。
有机肥是必不可少的,像农家肥、堆肥等。
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一般来说,在播种前,每亩地施入2-3吨的有机肥是比较合适的。
除了有机肥,还需要根据作物的需求施加化肥。
例如,种植水稻时,氮肥、磷肥、钾肥的比例要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调整。
在土壤肥力中等的情况下,大概每亩地需要施加氮肥10-15千克、磷肥5-8千克、钾肥8-10千克。
施肥的时候要均匀,避免局部肥料浓度过高对作物造成伤害。
土壤的酸碱度也对粮食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多数粮食作物适宜在中性到微酸性的土壤中生长。
如果土壤过酸,可以通过施加石灰来调节;如果土壤过碱,可以使用硫磺粉来改善。
二、种子的选择与处理种子是粮食作物高产优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选择种子的时候,要选择那些适应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
比如说,在北方干旱地区,就要选择耐旱性强的小麦品种;在南方多雨潮湿的地区,要选择耐涝性好的水稻品种。
而且,要选择纯度高、发芽率高的种子。
一般来说,种子的纯度要达到98%以上,发芽率要在90%以上。
种子选好之后,还需要进行处理。
种子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晒种。
在播种前,将种子放在阳光下晾晒2-3天。
这样可以提高种子的活力,促进种子的发芽。
对于一些容易受到病虫害侵害的种子,可以进行药剂拌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遗传因素作物的主要经济性状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的含量的食味等品质都受遗传基因的控制,因此,作物的产品品质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同时作物之间和品种之间都存在品质的差异。
另一方面,作物的品质性状在遗传上一般都是数量性状,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培育选用品质优良的品种是提高产品品质最根本的途径。
(二)环境因素1.地理因素。
同一作物产品品质的优劣,因种植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有很大差异,如小麦从北向南,籽粒变大、皮厚、灰分多,而籽粒的硬度、蛋白质和出粉率降低,品质下降。
这样就形成了一些优质种植区。
如新疆的棉花、吐鲁番的葡萄、中牟的大蒜和西瓜等。
调整作物布局是改善作物品质的重要途径。
把作物调整到它最适宜生长的地区,可有效提高品质。
2.光照由于光合作用是形成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基础,因此光照不足会严重影响作物的品质。
例如,南方麦区的小麦品质差,其原因之一就是春季多阴雨,光照不足引起的籽粒不饱满,籽粒容重低。
3.温度对禾谷类作物来说,灌浆结实期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粒重,影响品质。
例如,水稻遇到15C以下的低温,会降低籽粒灌浆速度;超过35C的高温,又会造成高温逼熟,影响品质。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抽穗至成熟期的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日平均气温在30C以下,随着温度升高,面团强度随之增强,面包烘烤品质得到改良。
气候冷凉和温差较大的地区有利于大豆油分的积累;亚麻和油菜籽的含油量则在较低温度(10C)时最高(分别为46.6%和51.8%),并随着温度增加而降低;向日葵和蓖麻对温度呈曲线反应,在21C含泊量最高(40.4%和51.2%),而在较高和较低温度下的含油量较低。
4.水分作物品质的形成期大多处于作物生长发育旺盛期,因此需水量大、耗水量多。
如果此时遭遇水分胁迫,一般都会明显降低品质。
我国北方小麦灌浆后期常遇干热风天气,如果供水不足,就会严重影响粒重。
相反,水分过多,则会抑制根系的生理功能,从而影响地上部的物质积累和代谢,降低品质。
5.土壤通常肥力高的土壤和有利于作物吸收矿质营养的土壤,常能使作物形成优良的品质。
如酸性土壤施用石灰改土,可起到明显提高作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营养元素中,硝态氮和硫酸钾对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有良好作用,铵态氮和氯化钾有提高烟叶中蛋白质含量和降低燃烧性的不利影响。
土壤的盐碱含量不但会影响作物产量,而且还会影响作物的品质。
6.大气污染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大气污染不仅会对作物产量造成巨大损失,对作物品质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臭氧和二氧化碳会降低大豆种子中油酸的含量,而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则会增加油酸的含量;种子蛋白质含量不受臭氧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三)栽培措施1.种植密度和播种期对于大多数作物而言,适当稀植可以改善个体营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物品质。
在禾谷类作物制种时,一般种植密度较高产田稀一些,以提高粒重、改善外观品质。
当前,生产上最大的问题是由于种植密度过大、群体过于繁茂,引起后期倒伏,导致品质严重下降。
但是,对于收获韧皮部纤维的麻类作物而言,在不造成倒伏的前提下,适当密植可以抑制分枝生长、促进主茎伸长,从而起到改善品质的效果。
播种期不同,植株生育和物质形成所遇到的温、光、水等条件也不同,这些条件的变化会对作物的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
2.施肥一般认为施用较多有机肥时,作物品质较好,过量施用化肥作物品质较差,而且会因化肥中有毒物质的残留影响人们的健康。
从肥料种类来看,适量施用有机肥或化肥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作物品质。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有利于作物高产优质。
实践证明,大豆单施有机肥可使籽粒的含油量下降,而在施有机肥基础上再施磷肥、磷氮肥、磷钾肥,均可提高大豆籽粒的含油量。
在所有的肥料中,一般氮肥对改善品质的作用最大。
特别是在地力较差的中低产田,适当增施氮肥和增加追肥比例通常能提高禾谷类作物籽粒的蛋白质含量,起到改善品质的作用。
譬如,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
肥料施用过少,作物生长发育不良,干物质积累少,产量低,品质也差;同样,肥料施用过量,尤其是化肥施用过多,容易引起物质转运不畅和倒伏等问题,反而导致品质下降,甚至会因有毒物质残留超标而影响消费者健康。
另外,微量元素也会对作物的品质产生影响。
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反应,取决于土壤中的丰缺程度、各种元素的互作和氮、磷、钾大量元素的供应状况。
3.灌溉根据作物需水规律,适当地进行灌溉补水,通常能改善植株代谢,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因而能改善作物的品质。
对于大多数旱地作物来说,追肥后进行灌溉,能起到促进肥料吸收、增加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特别是当干旱已经影响到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时,进行灌溉补水,不仅有利于高产,而且有利于保证品质。
4.生长调节剂在作物的生育过程中,喷施生长调节剂一方面可以提高产量,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品质。
例如,利用乙烯利的催熟作用,对早熟棉花和一年两熟地区棉花采用40%的乙烯利1 500—2250g/hm2,加水600~750kg于盛花后30-40d进行喷雾,可以加速棉铃早熟吐絮,减少烂铃和霜后花,提高部分棉铃的铃重和品质,增加霜前花的产量。
在接近采收叶片时,用乙烯利对烟叶进行喷洒,也可提早采收,并减少尼古丁含量。
在甜菜上施用青鲜素可抑制甜菜抽薹,使块根增产,并提高产糖量。
5.收获适时收获是获得高产优质的重要保证。
禾谷类作物大多数在蜡熟或黄熟期收获产量最高、品质最优。
例如,小麦不同收获时期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为蜡熟中期>黄熟期>迟收5d>迟收lOd>迟收15d,干、湿面筋含量也表现相同的变化趋势。
棉花收花过早,棉纤维成熟度不够、卷曲减少;收花过晚,则由于光氧化作用,不仅会使卷曲减少,而且纤维强度降低、长度变短。
其他经济作物也大多有类似的问题。
如延迟收获,红麻纤维细胞的平均宽度减小,长宽比增大;韧皮部的纤维细胞壁厚度和壁腔比随收获期的推迟而减小。
(四)病虫害对作物品质的影响1.病害在受到病害危害时,作物的品质会降低。
例如,大豆植株受细菌性斑点病侵染后,籽粒的含油量一般降低1%~1.5%,而感染霜霉病的籽粒含油量一般下降0.6%~1.7%。
花叶病毒的侵染会显著地抑制大豆的碳水化合物代谢,但会明显刺激氮化合物的代谢,因而籽粒中可溶性蛋白质大为增加。
玉米的大、小斑病是叶部病害,发生时,轻者产量损失10%一20%,重则减产50%以上。
但对爆裂玉米来说大、小斑病不仅会影响产量,更会影响原料的质量。
2.虫害在受到虫害危害时,作物的品质也会降低。
如玉米螟虫危害特种玉米时,会降低甜玉米果穗的可用性,严重时根本不能用于加工;爆裂玉米果穗受害会降低等级,甚至成为不合格产品;玉米笋被蛀后会失去利用价值;高赖氨酸玉米的果穗虫蛀后易引起果穗腐烂,降低品质。
品质优良的作物更加容易受到害虫的危害。
例如,高赖氨酸玉米在田间易受玉米螟、金龟子等害虫的危害,造成果穗腐烂,影响品质。
在仓储过程中,高赖氨酸玉米因其松软的胚乳和高赖氨酸含量有利于害虫的繁殖,易受虫蛀,应注意仓储害虫的防治。
天鹰椒高效生产技术问答天鹰椒是一种小型经济作物,我国南北方均有规模种植,近年来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由于缺乏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农民在生产中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可借鉴、参考的资料很少。
针对此种情况,根据河北省冀州市近20年天鹰椒生产实践经验及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编写了此书,目的在于为天鹰椒种植者以及打算种植天鹰椒的农民提供帮助和参考,使他们在生产中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有针对性地做好技术防范,少走弯路,避免生产失误,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冀州市在天鹰椒生产上曾出现过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种植面积缩小等一系列问题。
经过深入细致的田间调查及与椒农座谈,发现生产中存在许多技术问题,我们及时采取措施,通过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使冀州市天鹰椒单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种植面积得以恢复并不断扩大,带动了邻近的枣强县、景县、深州市、桃城区、故城县、武强县、辛集市、南宫市、威县、新河县等十几个县、市、区,区域种植面积达2万公顷,冀州市已成为该区域的产品集散中心、技术输出中心。
冀州市周村辣椒专业市场也因此成为农业部认定的65个全国性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
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天鹰椒高产栽培技术冀州市周村镇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北距冀州市10km,属于黑龙港流域,种植天鹰椒已有十几年的历史。
目前全镇种植面积达2000公顷(30000亩) ,并带动了全市及周边市县的种植,形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干制小辣椒生产基地。
周村镇的天鹰椒以椒形好、色泽艳、辣度高、香味浓闻名全国。
经过多年的种植,已形成了完整的高产栽培技术,667平方米产量在200kg以上。
周村镇1998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辣椒之乡”。
1 育苗1.1 播前准备(1)种子选择正宗天鹰椒朝天簇生,果实成圆锥形,长而尖,果长4--7cm,基部直径1cm左右,上部尖而稍弯曲,形似鹰嘴,呈深红色。
周村镇的天鹰椒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枥木三樱椒原种,品性特征保存较好。
但为防止种子退化,应于上年度收获前选取高产田中植株健壮、果实丰满、品性特征典型的植株,单独收获、晾晒,作为下年度用种。
重茬地应选择抗病品种。
(2)选地建阳畦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水源方便、3a内没种过茄科作物的地方筑阳畦。
阳畦呈东西走向,深30cm,宽1.3--1.5m,长度根据需苗量确定,四周筑阳畦,北框高于南框40cm,一般每667平方米需建阳畦不低于10平方米。
(3)配制育苗土每10平方米的阳畦需育苗土1.5平方米,畦内铺10--15cm厚。
育苗土由优质农家肥200kg、过磷酸钙2kg、磷酸二氢钾2kg,多菌灵1.0kg,及适量辛硫磷组成,调匀过筛后用甲醛150g对水100倍喷匀,盖膜闷4d。
7--10d后,将营养土填入阳畦,浇足水,盖无滴膜增温,夜间盖草苫保温。
大田阳畦北框可设玉米秸秆风障以利保温。
为防治地下害虫,应撒毒饵防治。
1.2 播种(1) 播种时间以二月中下旬为最佳时期,最晚不迟于3月5日。
由于2月份气温较低,除在阳畦北框建风障外,可将单拱棚改为双拱棚,使棚内气温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在17℃左右。
(2)种子处理播种前2--3d,充分晒种,然后用55℃温水(可用两份开水、一份凉水配制)烫种6--8h,再用0.1%高锰酸钾浸种10min,用清水清洗3--4遍后播种。
(3)播种选择晴好天气,每10平方米用干籽150g,均匀撤播,播后盖0.5cm厚的过筛细土,播后封膜,并起小拱棚,夜间盖草苫,保证地温在20℃以上,出苗前不要放风。
1.3 苗床管理(1)及时放风幼苗在长到两片真叶时,应选晴暖天气的中午前后及时放风。
放风口应选在背风方向,大小随苗龄的增大和天气转暖逐渐扩大。
棚内温度白天保持20--25 ℃,夜间17℃左右,草苫依温度状况相应揭盖,到四片真叶后,夜间可不堵放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