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3节《噪声与环保》电子教案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声现象第三节噪声与环保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1)请分析以下案例,并提出相应的噪声控制建议:
案例一:某住宅小区附近有一条交通主干道,居民反映交通噪声严重。
案例二:某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较大噪声,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2)结合所学知识,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一:噪声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
问题二:如何从源头上减少噪声污染?
4. 思维拓展检测
(2)实物资源:参观当地的环境保护设施,如隔音墙、噪声监测站等,了解噪声控制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3)音频资源:收集不同类型的噪声音频,如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识别和区分。
2. 拓展建议
(1)调查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或课后时间,调查身边的噪声污染情况,了解噪声源、噪声级等,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噪声与环保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如调查身边的噪声污染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1)图书资源:推荐学生阅读与噪声与环保相关的科普图书,如《噪声与我们的生活》、《噪声控制技术》等,加深对噪声知识的理解。
(1)请举例说明噪声控制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谈谈你对噪声与环保的认识,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
5. 课堂讨论检测
(1)请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并分享讨论成果:
问题一:噪声污染对学生的学习有哪些影响?
问题二:如何在学校中开展噪声与环保教育活动?
(2)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噪声与环保教案1

《三、噪声与环保》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一、弄清噪声的来源及噪声与乐音的区别;二、噪声的品级及危害;3、噪声的防治。
(二)进程与方式通过体验和观看,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一、噪声的概念;二、噪声的防治(联系实际把握噪声防治的方式)。
教学难点噪声的概念的明白得及防治噪声的方式。
教学步骤(一)自学检测一、在你的周围,有哪些是噪声?二、减少噪声的方式1)————2)———3)—————3观看书本,指出操纵噪声的方法别离在哪里实施的。
(二)教学指导一、在你的周围,有哪些是噪声?(1)、噪声的来源:运行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工厂建筑工地和各类机械发出的声音,学校课间同窗的喧闹声,家用吸尘器,空调器,日光镇流器等工作时的声音。
(2)、噪声的危害人理想的声音环境,15dB---40dB->90dB,会破坏听力;>70dB,会阻碍学习和工作;>50dB,会阻碍休息和睡眠。
二、噪声的防治(1)温习人耳听到声音的进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发鼓膜的振动(2)(声源发生处)(声音的传播进程)(人耳)(3)减少噪声的方式(4)操纵噪声的声源(5)使噪声在传播进程中减弱(6)在人耳处减弱噪声(7)分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治理噪声的实际例子体验探讨:身旁的器材有:一个闹钟、一个纸盒、待比较的材料(泡沫塑料、硬纸板、玻璃)、一把长尺,设计实验论证以上四种材料的隔音性能。
实验步骤:解:设计方案为一、把闹钟放在纸盒中,盖上所测材料,然后从听到最响声音的位置开始,慢慢远离纸盒。
二、当恰好听不到闹钟声时,测出现在与声源间的距离。
实验记录:把实验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材料能听到最弱声音的实际距离泡沫塑料0.1m硬纸板0.5m木板0.4m玻璃0.6m实验结论从表中数据能够看出,泡沫塑料的隔音成效最好,而玻璃的隔音成效在四种材料中最差(声音也会钻“牛角尖”。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声现象第三节噪声与环保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标题:噪声与环保
1. 噪声的产生与传播
- 噪声的定义与来源
- 噪声的产生过程
- 噪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2. 噪声的等级与测量方法
- 分贝(dB)作为噪声强度的单位
- 声级计等仪器测量噪声的方法
3. 噪声对生活的影响
- 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睡眠、学习、工作等)
- 噪声污染的案例分析
4. 防治噪声的方法与策略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噪声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噪声与环保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1. 了解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知道噪声的等级和测量方法。
2. 理解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掌握防治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 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2. 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防治噪声的方法。
教学难点:
1. 噪声的等级和测量方法。
2. 防治噪声的具体实施方法。
- 案例研究:分析具体的噪声污染案例,让学生了解噪声问题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 项目导向学习:学生分组设计防治噪声的方案,并进行展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噪声制造者、受影响的居民等,通过模拟情境,增强学生对噪声问题的理解。
- 减少噪声源的产生
- 隔音、吸音等物理措施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3噪声与环保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和测量方法,掌握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噪声污染的防治:总结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五)作业小结
1.作业布置:布置一道与噪声与环保相关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作业要求:明确作业完成标准,鼓励学生创新思考。
3.作业反馈:收缴作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
2.噪声的分类:介绍噪声的分类,包括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生活噪声等。B)等单位。
4.噪声对人们的影响:分析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危害,如影响休息、学习和工作等。
5.环保措施:讲解环保部门对噪声污染的治理措施,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配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就噪声与环保问题进行讨论。
(二)问题导向
1.设计问题:针对噪声与环保知识,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问题探究: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与同学、教师探讨,共同解决问题。
3.问题拓展:将问题延伸至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噪声污染的防治办法,提高环保意识。
4.问题反思:引导学生总结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高自身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噪声的定义、噪声的分类、噪声的测量、噪声对人们的影响以及环保措施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中常见的噪声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进而分析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影响休息、学习和工作等。同时,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环保部门对噪声污染的治理措施,培养学生关爱环境、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声现象三、噪声与环保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本章节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噪声污染的实际案例,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任务驱动: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升华:
结合噪声与环保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噪声与环保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噪声与环保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如“调查身边的噪声污染情况,提出控制建议”。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题目:简述噪声控制技术中的吸声、隔声、消声三种方法。
答案:吸声是利用吸声材料减少声波在室内的反射和传播;隔声是通过隔音结构将噪声隔离在室外;消声是通过改变声波传播途径或降低声波能量来减少噪声。
题型3: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题目:噪声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具体影响?
答案: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具体影响包括:1. 听力损伤;2. 心理疾病,如焦虑、抑郁等;3. 生理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4)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深入了解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具体影响,如听力损伤、心理疾病等,以及防护措施。
(5)环保公益活动:了解与噪声污染防治相关的环保公益活动,如“安静日”、“噪声污染宣传周”等。
2. 拓展建议:
(1)开展调查研究:鼓励学生针对身边的噪声污染问题,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噪声来源、影响范围等,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 三、噪声与环保》_13

噪声与环保教学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常识性了解用分贝表示声音的等级。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噪声危害的教学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观点。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控制噪声的方法。
2、难点:噪声和乐音的区别;噪声的控制方法。
【教具准备]PPT课件、导学案。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回顾:点名生汇报,师补充、点评。
2、生齐读“学习目标”,师解读。
二、新课教学1、预习检查:组长检查本组同学导学案的预习情况,向老师汇报,师抽查。
2、自主学习:(1)学生根据《导学案》设计的内容实行自学,课前没有完成的在组长的协助下完成。
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稍后师生共同解决。
(2)汇报交流:师随机点名生汇报,其他同学适时予以补充。
(3)即学即练:生当堂完成,点名汇报,师点评。
3、合作互学:(1)小组长领着本组同学共同交流学习结果,重点是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形成共识。
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员要作好笔记,作为组内问题将体现在课堂上,由教师和同学共同完成。
(2)师据小组讨论的情况,师随机给各小组分配展示的题目。
小组交流讨论后,组长确定上台展示的同学。
(3)小组展示:各组派代表展示,其他同学予以质疑、师补充。
4、达标检测:生当堂完成相关习题,点名生汇报,师点评。
三、小结全课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师补充、归纳、小结。
四、布置作业1、完成《绩优学案》P67页填空题第4-8题。
2、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五、板书设计噪声与环保一、噪声及其来源三、噪声的防治1、噪声的概念1、控制噪声的三个环节(1)从物理学角度看(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噪声的来源(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2、噪声检测仪的作用1、噪声的等级2、噪声的危害。
【教学设计】《噪声与环保》(物理北师大八上)

《噪声与环保》《噪声与环保》是北师大新版八年级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的产生、传播、特性之后学习的内容。
有关噪声的知识。
关于噪声的教学,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讲解,注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动事例。
本节课的物理知识不多,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出发,要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常识性了解用分贝表示声音的等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噪声危害的教学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噪声的防治三种途径【教学难点】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玻璃、泡沫塑料、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放一段录像,先放出一段优美的旋律,然后放出一段嘈杂的声音。
然后引入课题:优美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而杂乱的声音则令人心烦意乱。
那么,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没有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这些声音的产生和或者削弱它呢?【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自娱自乐的过程中,深层次体会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并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探究的热情,进而引入新课二、噪声及其来源提问:在你的周围,有哪些是噪声?回答:运行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工厂建筑工地和各种机器发出的声音,学校课间同学的嘈杂声,家用吸尘器,空调器,日光镇流器等工作时的声音。
引导学生从物理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说说噪声,理解噪声的含义,找出乐音和噪声定义、波形的不同。
教师总结:1、噪声的含义:物理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2、运用多媒体和虚拟示波器让学生观察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并找出不同之处:乐音的波形:有规则噪声的波形:无规则。
3、学生分组讨论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噪声并举例。
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4.3噪声与环保 教案设计

四年级美术变形的魅力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获奖教学目标:1、研究人物变形画的表现方法,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变形现象,认识美术创作中的变形及变化表现手法。
2、提高观察与发现的能力,培养想象与个性化创造的能力,养成关注生活、勤动脑筋、巧创造的研究惯与生活态度,抒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寻找变形的规律与特点,创造独特的新形象。
教学难点:通过对事物整体外形变化的关注,掌握变形的表现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画好喜羊羊的气球学具准备:彩色卡纸、2B铅笔、剪刀教学过程:一)课前延伸:沟通交流老师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喜羊羊,让学生观察气球的变化,引出变形的话题。
二)方法探究1、猜图激趣,观察发现,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变形现象,探究变形的特点与规律。
2、自主研究,观察现象。
让学生自己找生活中常见的变形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方法探究,探究四种变形的特点与规律。
通过展示桶状变形图,引导学生探究四种变形的特点与规律,为接下来的创作提供基础。
三)创作实践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变形表现方法和规律,创造出自己的变形作品,展示个性化的创造能力。
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了解了变形的魅力和表现方法,培养了观察与发现的能力,提高了想象与创造的能力。
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了关注生活、勤动脑筋、巧创造的研究惯与生活态度,抒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老师:请你们仔细观察镜子前的小女孩和镜子中的小女孩,有什么不同?学生:变胖了。
老师:哪个部位变胖了?学生:躯干部位。
老师:那头和腿变胖了吗?学生:没有。
老师:这就是哈哈镜中的变形效果,因为中间部位拉长了,像个木桶一样,所以我们称之为桶状变化。
老师板书:左右拉伸-----桶状变化接着,老师展示了桶状变化的示范作品,让学生欣赏。
然后,老师用同样的方法总结出有波纹变化、拉伸变化、枕形变化。
老师板书:左右扭曲-----波形变化向外拉伸------拉伸变化向内压缩------枕形变化老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哈哈境下的四种变形效果,接下来我们看看画家笔下的变形现象和哈哈镜中的形象有哪些相同之处。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4.3 噪声与环保

第3节噪声与环保【知识与技能】了解噪音的来源、危害及防治;知道分贝的含义.【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增强环保意识;教育学生看待问题不绝对.【重点】噪音的防治.【难点】减弱噪音的三种途径.知识点一噪声及其来源1.本节介绍了有关噪声的知识.关于噪声的教学,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讲解,注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动事例.2.新课引入.(1)学生(一名学生用沾水的泡沫塑料在玻璃上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另一名学生拖动椅子发出刺耳的声音.)(2)老师:刚才的声音好不好听?学生:不好听.教师:我们把像这样嘈杂刺耳,令人烦躁的声音叫噪声. (课件展示: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3.噪声.结合课本使学生理解噪声在物理学和环境保护角度的意义的不同.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客观原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主观感觉).知识点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1.声音的大小用声级表示,单位是分贝(dB).2.把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定为0dB,一般15—40分贝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了50分贝会影响睡眠和休息;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分贝;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里,会使人的听力受损甚至引起其他病症.知识点三噪声的防治1.活动.同学们正在上课,门外传来隆隆的机器声.如何减弱机器声对同学们的影响?请说出你的办法.提示:噪声是声音的一种,所以噪声的产生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引起的.(1)关上窗户.(2)劝阻停止开动机器.(3)同学们捂住自己的耳朵自学.2.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要经过哪些环节?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3.根据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要经过的三个阶段,控制噪声也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即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这正好反映了活动中三种减弱机器声对同学们影响的方法.4.我们都知道凡事俱有利弊,那么噪声会不会有好处呢,或者说我们能不能利用噪声来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呢?(同学交流讨论时间)其实人们已经制造出了噪声除草机,可以用来除杂草;还有一种听力诊断装置也需要用到噪声发生器,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耳膜功能;另外还有噪声测温法探测人体的病灶;利用噪声发电、制冷、除尘……(结合课本“阅读材料”)【跟进训练】1.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机关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B )A.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2.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C )A.此地有乐队,可以出租B.道路变曲,行车注意安全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3.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种特性:(1)震耳欲聋,是指响度 .(2)闻其声便知其人,是应用了音色.(3)瓮声瓮气,是指音调.(4)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乡音未改是指音色 .4.图4.3-17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形可知:甲是乐音的波形,理由是波形是有规则变化的;乙是噪音的波形,理由是波形是无规则的.图4.3-175.噪声在真空中能否传播?为什么?答:不能,因为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声音的大小用声级表示,单位是分贝(dB).3.防治噪声三种方法: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教学视频见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3节噪声与环保教案-

3、出示教材上观察与思考的3幅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回答
控制噪声的办法。
4、学以致用:提出改进减小噪
声污染的建议P教材91页观察与思考
三幅图片。
P教材91页实践活动
3、观察图片,思考每幅图片
是对应的是哪种控制噪声的
办法。
4、合作学习:谈论交流学校
周围噪声污染情况及采取的
措施,提出进一步减小噪声
污染的建议。
课堂小结总结巩固,建构知识体系:组
织学生小结本堂课的收获。
对着板书,总结本节课
的收获,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当堂
检查
组织学生回答课件上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
回答课件上的问题。
德育渗透
学了这节课对你以往的行
为有什么启发?今后会怎么
做?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
球面临着资源、生态、环
境三大危机。
噪音给人们
生活带来困扰。
社会发展
剧增,人类无时不被被建
筑、制造、交通、嘈杂等
噪音困扰,干扰了人们正
常的休息、学习和工作,
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水平
逐年下降,对疾病的抵抗
力减弱。
首先谈谈上了本节课的
启发,认识到噪声污染对环
境的影响,同时意识到今后
该怎么做,从而树立生态环
保的意识。
板书设计一、噪声及其来源:1、物理学角度定义
2、环保角度定义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三、噪声的防治:1、在噪声的发源地减弱它。
2、在传输路径上隔离和吸收声波。
3、阻止噪声进入耳朵。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3《噪声与环保》教案(1)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学
目标
1.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
3.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重点
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
难点
环பைடு நூலகம்保护的教育。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优美的歌曲同学们都喜欢听,除了丰富人们的文娱生活,还可以使人奋进。但是,对建筑工地的敲击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电锯声、机器的轰鸣声等,同学们听起来感到烦燥,心神不安,这些声音都是噪声。我们这节课将知道什么是噪声?噪声是从哪里来的?噪声有什么危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减弱噪声?
三、小结本课内容
1.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2.噪声是当今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有损人们的身心健康。
3.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政府部门采取控制减弱噪声的措施。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做到不影响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总结本章知识
阅读
板书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
(5)和讨论"为什么非洲北部农村70岁老人的听力比美国20多岁的城市青年还好?"
教师归纳后板书: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4)阅读"怎样减弱噪声",请同学们说出减弱噪声的途径。引导学生根据城市建设情况,政府部门采取了在一些街道禁止汽车鸣喇叭的规定,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播放高音喇叭、禁止燃放鞭炮、在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设置噪声计量仪表等措施,都是为了减弱城市噪声,使人们正常地进行工作、学习和有安静的休息环境。(教师板书:减弱噪声的途径是,从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3节《噪声与环保》教学课件

当堂小练
2.为了减小噪声对人的干扰,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D)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 C.在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 D.关闭所有声源
当堂小练
3.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C ) A.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属于噪声 B.机床车间的机器工作产生的声音属于噪声 C.优美的音乐人人爱听,它不可能是噪声 D.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新课讲解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随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筑的发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 家庭设施(音响、空调、电视机等)的增多,环境噪声日益严重,它已成为 污染人类环境的一大公害。噪声不仅会影响听力,而且还对人的心血管系 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有人称噪声为“致人死亡 的慢性毒药”。
新课讲解
安装窗帘减弱噪声
行道树
2. 阻断噪声的传播:隔声、吸声和消声
公路旁的隔音墙
新课讲解
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戴护耳器,如 耳塞、耳罩、头盔等
课堂小结
当堂小练
1.你的邻居搞装修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
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无效的( B )
A.关闭门窗
B.将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通
C.用棉花塞住耳朵 D.将棉被挂在窗户上
新课讲解
这个实验说明,乐音是有规律的声音,噪声则是杂乱无章的声音。
新课讲解
(1)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发声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其波形 如图所示。
(2)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新课讲解
深度剖析 ①波形有规律的声音并不总是乐音,在我们不需要时它就 是噪声; ②波形杂乱无章的声音,在一般情况下都是难听的、令人 厌烦的声音,是噪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三噪声与环保教案

三、噪声与环保教学目标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控制噪声的思路。
通过学习,养成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重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控制噪声的措施。
结合实际,提出控制噪声污染的措施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诱思【播放声音】首先送给同学们一段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作为礼物,当同学们都沉浸在音乐里时,老师用泡沫塑料块摩擦玻璃发出刺耳的声音。
【提出问题】你听完这两段声音有什么感受?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回答:听音乐时感到轻松、心情愉悦,听到噪声时感到杂乱、烦躁,不愿意听到。
【导入课题】声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能给人以优美享受的声音,叫做乐音;另一类是令人感到心烦意乱的声音,我们把它叫做噪声,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噪声己成为国际公害。
那你想知道有关噪声的哪些知识呢?思考,质疑:(1)(1)噪声是怎样产生的?(2)(2)它对人体有那些危害?(3)(3)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或减弱噪声?认真听老师的讲述,进入本课的学习。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探究问题一:噪声的来源【过渡问题】你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乐音和噪声的波形有什么不同呢?回顾旧知,思考回答: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仔细观察,思考示波器上的两种波形之间的区别: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产生的波形是无规则的,音叉的波形是由规则的。
【引导总结】提问:你能说出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吗?仔细思考,组内讨论,学生代表回答: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是噪声。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温馨提示:这是从物理学的角度对噪声定义的。
【引导讨论】现在我们正安心的认真学习,突然从外面传来响亮而悦耳的音乐,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是噪声吗?请说明理由。
组内展开热烈讨论,学生形成两种不同的意见,组内学生代表发言,在老师的引导下最后形成共识:这是噪声,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4.3 噪声与环保

噪声与环保【教学目标】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教学过程】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四大公害。
在一些地区,一些单位,噪声成为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害。
那么什么是噪声呢?我们把听起来杂乱刺耳的声音,称为噪声。
例如:电锯尖厉的声音使人紧张,工程车轰鸣的声音令人心烦意乱。
那么噪声是哪里来的?究竟有哪些危害?用什么办法来减弱噪声呢?带着这些问题来进行学习,看你学完本节知识后,能掌握多少。
1、噪声的来源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的来源是非常多的。
在工厂里,发动机的运转声,通风机吸气或排气声,材料的锯割、冲压、切削声,使得一些工厂成为噪声污染非常严重的单位。
在公路上,噪声的主要来源是来往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振动声和排气声,以及车身的振动声。
这里的“罪魁”是拖拉机和重型卡车,其次是摩托车。
在家里,几名同学聚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说话、放声大笑、引吭高歌,或者开大收音机、录音机或电视机的音量,都会干扰家里人和邻居的生活,成为令人厌烦的噪声来源。
知道了噪声的来源,请同学们注意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要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和工作。
3、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同学们可能见过在街道上有一些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
分贝的符号为dB,用它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声——听觉下限,10dB相当于微风吹落树叶的沙沙声。
下图给出了一些声强的分贝数和人们相应的感觉。
30~40 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 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 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 dB以上的噪声环境里,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引起神经衰弱、头疼、血压升高等疾病。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噪声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噪声与环保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
1.兴趣浓厚:学生对噪声现象及环保问题在生活中有直观的感受,对此类话题具有较浓厚的兴趣,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知识储备:学生对声音的基本概念、声音的传播等知识已有一定储备,为学习噪声与环保奠定了基础。
3.思维发展: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步提高,能够理解噪声的定义、危害和控制方法等抽象概念。
3.创设互动式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例如,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噪声污染对生活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从自身做起,防治噪声污染。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噪声污染问题,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和项目,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校园噪声污染防治方案,并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c.你知道哪些噪声控制方法?请举例说明。
d.你认为我们应如何防治噪声污染?
2.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噪声与环保知识的掌握。
练习题示例:
a.解释噪声的定义,并列举三种噪声来源。
b.什么是分贝?如何使用分贝计测量声音强度?
3.家长协助,让学生利用网络或图书馆资源,了解我国噪声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整理成学习笔记,加深对相关法规的理解。
4.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关于噪声与环保的调查研究,选择一个特定场景(如商场、公园、医院等),测量并分析该场景的噪声水平,提出改进建议。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噪声与环保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

《三、噪声与环保》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从不同角度理解噪声的概念。
2、了解噪声的危害及防治。
3、知道分贝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噪声的防治。
教学难点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课件出示)(二)引入新课(三)出示学习目标(课件投影)(四)新课教学:教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学习课本内容,思考:1、从物理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分别说说什么叫噪声?2、噪声主要来源于哪里?3、噪声等级用什么表示?单位是什么,符号如何表示?4、不同等级的噪声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各组在组长带领下先自主学习3分钟后交流自己的收获,5分钟后比比哪组的学习效果最好。
)后教:要求学生识记的声音等级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听觉下限;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检测:1、关于噪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悦耳的音乐声可能是噪声;B.噪声都是机器工作时振动时发出的;C.噪声危害人的身心健康;D.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
2、一般人的理想声音环境是( )A.喜欢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B.喜欢在30-40dB的安静环境里C.喜欢在80-90dB的热闹环境里D.就是100dB以上的环境也不在乎3、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A.90dBB.50dBC.70dBD.30dB教学指导二:请同学们结合图认真学习“噪声的防治”部分内容,思考:1、从哪些环节能减弱噪声,并举例说明。
2、噪声等级用什么检测?他能不能用来防治噪声?(各组在组长带领下先自主学习2分钟后交流自己的收获,4分钟后比比哪组的学习效果最好。
)后教:比较:听到声音的三个条件与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声源的振动传声的介质健康的耳朵声源处减弱传播途中减弱耳朵处减弱检测:1、用洗衣机洗衣服时,衣服没有放好就会引起洗衣机的剧烈振动而发出噪声,这时应采取的措施( )A、戴上耳塞或捂上耳朵,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关上房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把衣服放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停下洗衣机用手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广州市近年来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增加了许多绿地,在道路两旁栽种了大量树木,改善了城市环境.下列关于城市绿化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环境温度B.城市绿地面积的增加,可以改善空气质量C.在道路两旁栽种树木,可以减少车辆噪声对居民的影响D.城市绿化后,可以减少工业废水和车辆尾气的排放3、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加装消声器B.在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C.用外罩把噪声源罩起来D.戴上防噪声耳塞小结:1、不同角度噪声的概念。
北师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案 第四章 声现象 三、噪声与环保

三、噪声与环保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2.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与观察,了解防止噪声的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本节课,培养学生懂得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意识。
2.通过实验和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2.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
教学难点1.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
2.环境保护的教育。
教具准备多媒体、玻璃板、示波器、电动机模型、泡沫塑料、空纸盒等。
新课引入先播放轻音乐片断、潺潺流水、喳喳鸟语、唧唧虫鸣,同学们听到后很享受;再播放嘈杂的吵闹声、喇叭鸣叫声、飞机的隆隆声,同学们纷纷捂住了耳朵。
由此引入课题:第一段优美的音乐大家都很喜欢,这是我们前面学过的乐音,那么第二段声音是什么呢?为什么两端声音大家感受截然不同呢?它们分别是怎样产生的?噪音有哪些危害?我们又该如何控制噪声?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学过程1.噪声的定义(1)引导学生自学课本,从物理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理解噪声的含义,找出乐音和噪音的定义、波形的不同。
(2)教师总结学生的分析结果,得出噪声的含义: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②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乐音的波形有规则,噪音的波形无规则。
学生分组讨论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噪声并举例。
①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②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③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④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知识点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出示两个问题:(1)噪声强弱是如何划分的?(2)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什么地方?3. 学生阅读课本,并交流讨论。
归纳总结:(1)噪声的等级的划分用分贝(dB)值表示,它实质上是指响度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声现象
第3节噪声与环保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验和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
通过噪声来源、控制噪声的学习,提高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
录音机、音乐。
教师用录音机放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并提问:
问题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请学生回答。
问题2:声音从录音机发出是如何传播到你们耳中的?请学生回答。
教师进一步举例说明声音的传播条件:需要介质。
找同学分别举例。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两个音频(乐音和噪声)。
听音乐的时候大家很享受、陶醉,而听到噪声时很多学生不自主地捂住耳朵。
由此引入课题:第一段优美的音乐大家都很喜欢,那么这种声音叫做什么?——乐音。
而第二段杂乱的声音令大家心烦意乱,不愿意听。
这种声音叫做什么?——噪声。
为什么两段声音给大家的感受却截然不同呢?它们分别是怎样产生的
呢?噪声有哪些危害?我们又该如何控制噪声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的定义
(1)引导学生自学课本,从物理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理解噪声的含义,找出乐音和噪声定义、波形的不同。
(2)教师总结学生的分析结果,得出噪声的含义:
①物理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乐音的定义:发声体做规则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运用多媒体和虚拟示波器让学生观察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并找出不同之处:
乐音的波形:有规则
噪声的波形:无规则。
②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学生分组讨论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噪声并举例。
(3)教师进一步总结噪声的来源:
①自然界中的噪声:暴风雨、海啸、雷鸣、地震、火山爆发等。
②社会生活中的噪声:各种家用电器发出的声音、公共场所人群发出的喧哗声等。
③交通运输中的噪声: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机动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
④工业上的噪声:工厂的各种机器、设备发出的声音等。
⑤建筑施工上的噪声:施工时各种运转的机械设备发出的声音、工人用锤子等简单工具发出的声音等。
(4)大家知道噪声的来源了,在学习、生活中就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并劝说亲戚朋友行动起来:减少噪声、保护环境。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噪声的产生和来源我们已经知道了,噪声有大小之分,应该怎样表示呢?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弄清以下两个问题:
①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
②不同的噪声的等级对人们所产生的危害又是怎样的?
(3)根据学生阅读后提请学生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噪声有什么危害,并总结出来。
(4)大家知道噪声的危害了,在学习、生活中就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并劝说亲戚朋友,尽可能减少噪声、保护环境,并且要学会保护自己,避免自己被太强的噪声伤害。
3.控制噪声
(1)复习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
(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
(2)噪声对我们危害很大,那么我们能不能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减弱或控制噪声呢?请同学们用桌面上提供的器材探究一下。
学生用桌面上的器材:闹钟、泡沫塑料、空纸盒、棉花开始进行分组实验探究。
(3)教师请各组说出探究结果,综合并总结出噪声控制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产生,禁止鸣笛、装消音器等。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阻断噪声传播,隔音材料、植树、关门窗等。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戴耳塞、耳罩、捂耳朵等。
(4)学生观察书本91页图4-23,讨论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在哪里实施的?
学生讨论并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治理噪声的实际例子?
(5)大家知道怎么控制噪声了,在学习、生活中就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并劝说亲戚朋友行动起来:减少噪声、保护环境。
例如:在教室里我们要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在家里尤其在别人休息时,不要把家里的音响设备的音量开得过大,等等。
社会调查
1.调查目标
(1)通过调查各地区噪声的来源,结合所学知识,制定合理有效控制噪声
的方法。
(2)通过调查和体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并向他人宣传。
2.学生分工
把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十人,分别在社区、广场、商场、马路、工地、工厂这六个地方调查。
3.调查内容
(1)所调查区域的噪声有哪些以及强弱等级不同。
(2)该区域的噪声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的危害。
(3)该区域的人们在实际中控制噪声的途径。
4.调查结果呈现方式
调查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表格如下:
调查地区噪声来源噪声危害控制途径
社区
广场
商场
马路
工地
工厂
5.活动总结
(1)调查结果
(2)调查活动的意义
(3)调查活动的不足与改进方法
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
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2.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如问题的提出方式等等。
这些设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