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资料
青藏铁路(1)
![青藏铁路(1)](https://img.taocdn.com/s3/m/7925999dc1c708a1284a448b.png)
青藏铁路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21家):中铁一局、中铁二局、中铁三局、中铁四局、 中铁五局、中铁十二局、中铁十三局、中铁十四局、中铁十五局, 中铁十六局、中铁十七局、中铁十八局、中铁十九局、中铁二十 局、兰州铁路局、成都铁路局、铁道部建厂局、铁道部大桥局、 新疆建设兵团、中铁隧道集团、中国安能建设公司 青藏铁路承包公司:建设管理由青藏铁路公司承担在格 监尔理 木单 和位 拉( 萨1分1别家成)立:青乌藏鲁铁木路齐建监设理总公指司挥、部铁和一青院藏监铁理路公司、 甘建设肃总铁指科挥监部理拉公萨司指、挥甘部肃。陇总辉体监设理计公单司位,为北铁京道铁第城一监勘理公司、 北察京 设铁 计研 院,监其理中公拉司萨、河四特川大铁桥科、监拉理萨公站司房,分西别南由交铁大道监第理公司、 郑三州勘中察原设监计理院公和司中、国兰建州筑铁设道计学研院究监院理担公任司
冻土施工技术
片石通风路基 热棒
青藏铁路冻土研究投入逾亿元, 以桥代路、片石通风路基、通 风管路基、碎石和片石护坡、 热棒、保温板、综合防水体系 等措施均获成功。青藏铁路已 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大的冻土研 究基地。
隔离板通风管路基
建设期间面临的主要健康安全问题:
✓高寒 ✓缺氧 ✓干燥 ✓风大 ✓辐射强 ✓地处鼠疫自然源 ✓压力容器多 ✓爆炸物品多 ✓高原高空作业 ✓生活供应受限。。。。。。
✓建设青藏铁路,加强国内其他广大 地区与西藏联系,促进藏族与其他各 民族的文化交流,提高西藏人民的生 活水平
✓青藏铁路的正式通车对尼泊尔人来说也非常重要。 青藏铁路的通车使中国内地主要城市与尼泊尔贸易的 陆路运输时间从12至18天缩短到一周以内。青藏铁 路的通车,尤其推动尼泊尔落后的背部山区的经济发 展,未来尼政府可能会在这些地区设立边贸特区,使 其变成尼经济起飞的一个增长点。青藏铁路将帮助尼 泊尔更独立自主地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866e40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0.png)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简称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国家“十五”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居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之首。
青藏铁路线路全长1956千米,共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线路长度814千米,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修通并投入运营;二期工程,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线路长度1142千米,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经过海拔4 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
青藏铁路是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以上。
截至2022年6月底,青藏集团公司累计运送旅客2.6亿人次,旅客运送量由2006年的648.2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870.5万人,其中累计运送进出藏旅客3169.69万人。
青藏铁路的建设,可以说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民族意义、地区意义,也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https://img.taocdn.com/s3/m/aaf167822cc58bd63186bdda.png)
阅读“祖国各地”文青藏铁路青藏铁路,是指青海省至西藏自治区的铁路,属于中国国家铁路干线之一。
青藏铁路是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由西宁至格尔木段和格尔木至拉萨段合成,全长1956公里。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到处都是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
从青藏铁路起点格尔木市南山口车站前行,雪山巍峨,河流纵横,草原茫茫,湖泊遍布。
有着“亚洲脊柱”、“龙脉之祖”之称的昆仑山高大雄伟,平均海拔5500米至6000米,这里被人称作“道教第一山”,也是昆仑文化的发祥地、昆仑神话的摇篮。
翻越昆仑山,就进入中国最大的“无人区”——可可西里,这里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素有“高原动物王国”之美誉,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雪豹等珍稀野生动物给亘古荒原带来了无限生机。
雪域铁脉跨过长江源头沱沱河,穿越世界铁路最高点唐古拉山,进入藏北地区和当雄大草原,途经水雾氤氲的羊八井地热带,最后到达神圣“日光城”拉萨。
历经4年艰难挺进,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最后一排钢轨稳稳地安放在拉萨河畔,标志着这条雪域长龙实现全线贯通。
青藏铁路还创造了九大世界之最:世界之最一: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世界之最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世界之最三:穿越冻土里程最长;世界之最四:创高原铁路最高时速;世界之最五: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世界之最六: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世界之最七:海拔最高的火车站;世界之最八: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世界之最九:最高的铁路铺架基地。
这就是伟大的青藏铁路!这就是造福人民的青藏铁路!(来自《高铁网》经整理)1“铁路干线之一”中“干线”你怎么理解?()A苦干出来的铁路线B沿着干枯河道走得铁路线C主要的铁路交通线D建筑非常艰难的铁路支线2青藏铁路为什么被称为“高原铁路”?()A它是世界最长的铁路B它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C它是最高的铁路铺架基地D它经过最高点唐古拉山3乘坐在从格尔木至拉萨的火车上所欣赏到的景物,哪个概括不正确?()A荒漠的戈壁和沼泽湿地B雪山草原和纵横的河流C遍布的湖泊和茫茫的原野D壮阔的大海和满目的青山4这里被人称作“道教第一山”中的“这里”指哪里?()A青藏铁路B青海高原C巍巍昆仑山D唐古拉山5翻越昆仑山,就进入中国最大的“无人区”——可可西里。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b84334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8.png)
2007年正式运营
• 2007年6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投入运营 • 开通了拉萨至北京、成都、上海等地的旅客列车和货物 列车
02
青藏铁路的地理位置与线路特点
青藏铁路的地理位置及气候
地理位置
• 青藏铁路位于青藏高原上,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 跨越了青海、西藏两省区
气候特点
•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空气稀薄,日照强烈 -年平均气温在-8℃左右,极端气温可 达-40℃
可持续发展
• 青藏铁路为西藏、青海等地提供了便捷的交通运输通道 • 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青藏铁路简介
DOCS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青藏铁路的发展历程
青藏铁路的筹建背景及历史
01 20世纪50年代开始规划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加强西藏与内地的联系, 开始规划修建青藏铁路 • 1958年,国务院同意了修建青藏铁路的初步方案
02 20世纪80年代重新启动
02 环境保护技术
• 为了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采用了许多环保技术 • 如野生动物通道、植被恢复等
03 技术创新与突破
• 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与突破 • 如高原铁路设计、铁路铺架技术等
青藏铁路的建成与通车
2006年全线贯通
• 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贯通 • 实现了西藏与内地的铁路联系
• 改革开放后,国家重新启动青藏铁路的筹建工作 • 1984年,青藏铁路正式列入国家“七五”计划
03 2001年实质性建设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0298d5908a1284ac9504399.png)
青藏铁路简介
2006年7月1日,横贯青藏高原的青藏铁路全线正式通车。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它犹如一条巨龙,穿崇山峻岭,越起草原戈壁,过盐湖沼泽,奔腾在莽莽的“世界屋脊”上。
人们惊叹地称它为“天路”。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复杂多变,大部分地区是不适宜生存的“生命禁区”。
在青藏高原上修铁路面临着高寒缺氧、终年冻土、生态脆弱等巨大困难,这些世界性的难题严重阻碍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建设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十万筑路大军奔赴“世界屋脊”,这些设计者和施工者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挑战困难,以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克服困难,创造了许多“世界之最”:最高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清水河大桥……为了保护自然生态,还专门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迁徙修建通道。
青藏铁路的建成,沟通了西藏、青海和内地的联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这条钢铁大动脉的贯通,
彻底解决了人员和物资“进藏难”“出藏难”的问题,必将有力地促进藏族人民与其他各族人民的交流和友谊,促进西藏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因此,这条铁路又被各族人民誉为团结路、发展路、幸福路。
1.比一比,再组词。
泽()冈()宜()贯()择()岗()谊()惯()2.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说明这个比喻句是把
比作。
3.回答问题。
○1修筑青藏铁路时克服了哪些困难?
○2青藏铁路创造了哪些“世界之最”?
○3列举把青藏铁路称为“天路”的原因。
青藏铁路介绍ppt课件
![青藏铁路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e64fc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7.png)
青藏铁路对国家形象的提升
展示国家实力
青藏铁路作为中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展示了中国在高原铁路 建设领域的实力和成就。
增强民族自豪感
青藏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 撑,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推动国家发展
采用综合措施,如强化保温、主动降温等,确保铁路线路稳 定,解决了高原冻土区施工难题。
监测与预警
建立智能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线路情况,及时预警可能的 安全隐患。
环保和生态保护措施
环保理念
青藏铁路建设贯彻了环保理念,尽量减少对当地生态的影响,如采用环保材 料、优化施工方案等。
生态保护措施
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如植被恢复、野生动物通道建设等,以保护青 藏高原独特的生态环境。
技术难题
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如高原冻土、高寒缺氧、环境保护等。为了 解决这些难题,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并采取了多项创新技术和方法。
建设完成后的影响和效益
01
促进经济发展
青藏铁路的建设将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当地资源的开发和
利用。同时,铁路的建设还将加强与中东部地区的联系,加速人员和
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促进资源开发
青藏铁路沿线有着丰富的矿产、水利和旅游资源,铁路 的开通对这些资源的开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青藏铁路的开通缩短了沿线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得 人员和物资流通更加便捷,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
加强与外界联系
青藏铁路的开通使得*地区与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促 进了*地区的开放和现代化进程。
青藏铁路资料
![青藏铁路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ba9f8a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2.png)
青藏铁路资料青藏铁路资料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
该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
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
其中新建线路1110公里,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
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
一期工程: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一条纵贯东西的钢铁大动脉——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即青藏铁路一期工程。
这条铁路长约846公里,于1984年建成通车。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东起高原古城西宁,穿过崇山峻岭,越草原戈壁,过盐湖沼泽,西至昆仑山下的戈壁新城格尔木。
1958年分段开工建设,1984年5月全段建成通车。
铁路沿线海拔大部分在3000米以上,是中国第一条高原铁路。
17年来,国家用于西藏发展的重点物资绝大部分是通过这条铁路转运至西藏的。
截止到2000年底,青藏铁路西格段累计完成货物发送量8724万吨,发送旅客3573万人,完成进藏物资运输达875万吨。
这条铁路被沿线各族人民誉为团结线、运输线、幸福线、生命线。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不断加快,这条铁路的运输能力已远远不适应需求。
经过铁道部组织的精心论证,国家计委于1999年11月,对青藏铁路西格段扩能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了批复,工程总投资为7.4亿元。
去年年初,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上万名建设者汇聚于此,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扩能改造工程建设。
工程计划于2001年10月完工,工程设计为一级铁路。
扩能改造后,青藏铁路西格段年通过能力将大大提高。
青藏铁路西格段的建成使用,为格拉段入藏铁路的修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翔实的技术资料。
西格段于2007年开始进行复线建设,预计2012年完工。
青藏铁路的资料 (2)
![青藏铁路的资料 (2)](https://img.taocdn.com/s3/m/b82cf4f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f.png)
青藏铁路的资料1. 简介青藏铁路是连接中国青海省西宁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一条铁路线。
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线,也是中国铁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藏铁路穿越高山峻岭、大江大河和广袤无垠的草地,是一项建设壮丽的工程。
2. 历史•1954年:中国开始对青藏铁路进行初步勘测。
•2001年:正式动工建设。
•2006年:全线贯通。
•2007年:正式通车。
3. 工程背景3.1 地理条件青藏铁路穿越了高海拔的青藏高原,经过了大量的峡谷、河流和山脉,地质条件复杂。
这对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3.2 环境保护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工程建设必须高度关注环境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植被恢复、生态监测和废水处理等。
4. 技术特点4.1 高寒条件下的施工青藏高原气候寒冷,施工条件恶劣。
工程团队克服了高寒、缺氧等极端条件,采用了特殊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4.2 高海拔线路设计青藏铁路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了高海拔的特殊条件,包括轨道、桥梁和隧道等方面。
特殊材料的使用、轨道架设和桥梁设计都经过了详细研究和测试。
4.3 全线铁路通信系统青藏铁路建设了全线的铁路通信系统,包括信号设备、通信设备和调度系统。
这些设备保证了安全和运营的正常进行,并提高了列车运行的效率。
5. 经济和社会影响5.1 经济效益青藏铁路的修建不仅连接了中国内地和西藏地区,还促进了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
铁路的通车使得货物运输更加便捷,降低了运输成本,推动了青藏地区的经济繁荣。
5.2 社会影响铁路通车改变了当地居民的出行方式,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青藏铁路也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就业率的提升。
6. 旅游价值青藏铁路经过的景点和风景名胜使其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铁路沿线有着壮丽的高山峡谷、湖泊和草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铁路本身的建设和设计也成为了一种旅游景观。
7. 展望青藏铁路在连接青海和西藏地区之外,还为中国与西南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的经济合作提供了便利。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ebe55c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5.png)
青藏铁路简介青藏铁路简介青藏铁路全长 1956 公⾥,有 960 公⾥的海拔⾼程在 4000 ⽶以上,其中550 公⾥的地段穿越⾼原常年冻⼟地带。
其最⾼点位于海拔 5072 ⽶,常年⽩雪皑皑的唐古拉⼭垭⼝,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和“世界上最⾼的铁路”。
修建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进⼊新世纪之际做出的重⼤战略决策,是国家“⼗五”四⼤标志性⼯程之⼀,是西部⼤开发的重点⼯程之⾸。
青藏铁路北起青海省西宁市,南⾄西藏⾃治区拉萨市,全长约 1956 公⾥,其中西宁⾄格尔⽊约 846 公⾥已于 1984 年建成。
将要动⼯修建的青藏铁路格尔⽊⾄拉萨段,从青海省西部重镇格尔⽊市⽕车站引出,过南⼭⼝后,上青藏⾼原腹地,途经纳⾚台、五道梁、沱沱河、雁⽯坪,翻越唐古拉⼭进⼊西藏⾃治区,再经安多、那曲、当雄、⽺⼋井,⾄西藏⾃治区⾸府拉萨市。
线路⾛向与青藏公路基本并⾏。
青藏铁路穿越了可可西⾥、三江源、羌塘等⾃然保护区,因其独具特⾊的环保设计和建设,也被称之为中国第⼀条“环保铁路”。
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最长的⾼原铁路。
线路经过地区海拔 4000 ⽶以上的地段有 960 公⾥,翻越唐古拉⼭线路最⾼处达 5072 ⽶;经过多年连续冻⼟地段 550 公⾥,经过九度地震烈度区 216 公⾥。
沿线⾼寒缺氧,⽣态环境脆弱,地壳运动活跃。
在这样的区域修建铁路,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科研性,建设任务艰巨。
风⽕⼭隧道,是世界上最⾼的铁路隧道;位于海拔 4767 ⽶的昆仑⼭隧道,全长 1686 ⽶,被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冻⼟隧道”。
青藏铁路的修建,将结束西藏⾃治区不通铁路的历史,进⼀步改善青藏⾼原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西藏资源开发和经济快速发展。
对加强内地与西藏的联系,促进藏族与各民族的⽂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造福沿线⼈民,将发挥重要作⽤。
青藏铁路之最01 世界上海拔最⾼的铁路———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起⾃青海省西宁市,终抵西藏⾃治区⾸府拉萨市,全长 1956 公⾥。
关于青藏铁路的资料
![关于青藏铁路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1e5c4e26c85ec3a86c2c5c1.png)
关于青藏铁路的资料
青藏铁路标志着西藏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也标志着中国所有省、区、市全部通了铁路,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又一个伟大成就。
青藏铁路从青海省西宁市,经格尔木到达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一条青
藏线,穿越历史和未来;一条通天路,寄托梦想与期待。
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是藏族同胞与全国各族人民的连心路,是雪域高原迈向现代化的腾飞路,也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不断创造非凡业绩的奋斗路。
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对于青藏两省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各族群众生活,对于增进民族团结和巩固祖国边防,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扩展资料:
1958年,党中央决定建设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1984年5月这
段铁路建成通车。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从推进西部大开发、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大局出发,作出了修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的重大决策,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目标。
1800多个日日夜夜,五度炎夏寒冬,十多万建设大军在“生命禁区”,冒严寒,顶风雪,战缺氧,斗冻土,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了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难题,谱写了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光辉篇章,铸就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介绍词
![青藏铁路介绍词](https://img.taocdn.com/s3/m/ed4e2a7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6.png)
青藏铁路介绍词
青藏铁路是连接中国内地和西藏自治区的一条铁路,全长1956公里,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建设历时5年,2006年7月1日通车,对于西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青藏铁路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因为铁路穿越的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气候恶劣,环境复杂。
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面对高原缺氧、温差大、冰川垂直冻结等恶劣气候条件,还要克服地质灾害、水土保持等环境问题。
同时,为了保护高原生态环境,青藏铁路采用了许多特殊建设和保护措施。
青藏铁路的开通,使西藏地区的经济和交通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铁路的通车加速了西藏地区与内地的联系,使得西藏地区的物资和人员往来更加便捷。
其次,铁路通车促进了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
青藏铁路的美丽景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这对于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铁路的通车也加快了西藏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环保工作,有利于西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青藏铁路的通车不仅对西藏地区有着巨大的意义,也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青藏铁路的建设推动了中国的铁路技术和工程能力的发展,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其次,铁路的通车有利于中国对南亚、中亚等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青藏铁路的建设和通车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项伟大成就,它深刻地影响了西藏地区和整个国家的发展。
在未来,我们还需要持续加强铁路的建设和管理,让铁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eb2338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1.png)
青藏铁路简介青藏铁路,又称青藏线,是中国境内一条重要的铁路干线。
全长1956公里,起自青海省西宁市,终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中国“八纵八横”铁路网中的一部分。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最具挑战性的高原铁路,也是中国通往西藏的主要铁路通道之一。
起建背景青藏高原地势复杂,气候条件恶劣,地质环境恶劣,是一个世界上具有极高难度挑战的建设场地。
在青藏铁路建设之前,西藏地区交通主要依靠公路和民航运输,然而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限制,西藏交通一直是相对闭塞的状态,影响了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
青藏铁路的开通,将极大地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改善西藏地区和内地其他地区的联系,加强地区间的经济合作。
建设历程青藏铁路自1999年正式动工建设,历时多年。
整个路线穿越高山峻岭、河流湖泊,跨越地震带等多种复杂地质条件。
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人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
当地风景秀丽的自然环境也为这一建设增添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在这种困难的环境下,建设人员克服了极高海拔和恶劣天气导致的施工困难,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最终完成了这一世界上具有挑战性的铁路建设。
功能与意义青藏铁路的开通不仅缩短了西藏和其他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也对西藏地区的旅游业、资源开发等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
铁路贯通大大提升了西藏地区通过运输方式,青藏地区的资源和物资流通更为便捷,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青藏铁路的通车,进一步促进了西藏的经济发展,拉萨等城市也迎来了大量的旅游人气。
从经济意义上讲,青藏铁路的建设为西藏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为中国整体经济持续稳步发展贡献了力量。
结语青藏铁路的建设与开通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中国铁路技术水平和国家实力的体现。
青藏铁路的历程让人们对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执着的追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未来青藏铁路能够更好地连接西藏地区和其他地区,为地区的繁荣提供更多的动力。
关于青藏铁路的介绍
![关于青藏铁路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87279a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5.png)
关于青藏铁路的介绍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全线纵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条铁路,全长1956公里。
它连接了青海省西宁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被誉为“天路”和“世纪工程”。
青藏铁路建设于2001年,历时五年完成。
整个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自然和工程难题,但通过中国工程师的努力和创新,这条铁路最终成功建成。
青藏铁路是中国在西部地区进行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也是中国对西藏地区进行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改善的重要战略举措。
青藏铁路的建成对西藏自治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它不仅缩短了西藏与内地的距离,便利了人员和物资的交流,也带来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通过青藏铁路,游客们可以欣赏到西藏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为西藏的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青藏铁路的全线都处于高原地带,其中最高点位于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因此它也被誉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由于高原地区气候恶劣,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克服严寒、缺氧以及地质条件复杂等一系列挑战。
因此,青藏铁路被誉为人类工程史上的奇迹之一。
青藏铁路的运营为西藏地区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它不仅方便了西藏人民的出行,也为西藏的商品进出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
铁路的开通还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更多的人口可以分享到铁路带来的红利。
总之,青藏铁路不仅是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成就,也是连接西部地区与内地的重要纽带。
它为西藏的经济发展、旅游业的繁荣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青藏铁路的建设与运营不仅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程师的智慧和勇气。
青藏铁路的知识和意义
![青藏铁路的知识和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90cdfe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9.png)
青藏铁路的知识和意义摘要:1.青藏铁路的基本知识2.青藏铁路的建设意义3.青藏铁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4.青藏铁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5.青藏铁路对人民生活的改善6.青藏铁路的未来发展正文:青藏铁路,一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连接了中国西部的重要城市拉萨和内地省份。
它的建设不仅在我国铁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青藏铁路的基本知识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公里。
铁路穿越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唐古拉山脉、昆仑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最高海拔达到了5072米。
这条铁路采用了世界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保证了在高寒、高原、缺氧环境下的正常运行。
二、青藏铁路的建设意义1.政治意义:青藏铁路的建设有力地提升了我国的国家地位,展示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实力。
同时,它也为巩固我国边疆地区的主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2.经济意义: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降低了物流成本,缩短了西藏与内地的距离,为西藏地区的资源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持。
3.社会意义:青藏铁路的开通,大大改善了西藏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4.生态意义:青藏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生态保护,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确保了沿线生态环境的稳定。
三、青藏铁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青藏铁路的通车,为西藏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例如,西藏的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农副产品等可以通过铁路便捷地运输到内地,进一步拓宽了西藏与内地的经济交流渠道。
四、青藏铁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青藏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环保先行。
通过采取绕避生态敏感区、实施生态恢复、保护野生动植物等措施,确保了沿线生态环境的安全。
此外,铁路还采用了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五、青藏铁路对人民生活的改善青藏铁路的通车,使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物资供应更加丰富,物价水平逐步降低,就医、就学条件得到改善。
同时,铁路的开通也为西藏的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带动了当地就业。
青藏铁路知识汇总
![青藏铁路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1205bc7eefdc8d376ee32f2.png)
青藏铁路知识汇总青藏铁路东起青海省西宁市,经格尔木市,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公里。
由于青藏铁路大部分施工地段处于号称“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上,工程难度大,投入高,是我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
青藏铁路根据地形条件不同,大致分两大段,前半段是西宁至格尔木,地势较为平坦;后半段是格尔木至拉萨,地形、气候以及施工条件就骤然变得恶劣起来。
后半段是青藏铁路最重要的一段,但是却是单线,而非常见的双线或多线。
如果遇上相向而行的列车会车或者同向而行的列车超车,一条单线够用吗?青藏高原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我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第三极”。
青藏铁路的最高点位在海拔 5072 米的唐古拉山口。
青藏高原不但海拔高,而且地形复杂,大山大河数不胜数,地势险峻多变,而且高原上分布着我国70%的冻土,是世界中低纬地区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多年冻土区。
冻土区施工是世界性工程难题,铁轨铺设成本比平原地区高出很多倍。
另外,青藏高原地质活动频繁,地震频次高、强度大。
在这种高海拔且自然条件如此恶劣的地区修建铁路,世界上没有先例。
青藏铁路2001年6月29日动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整个工程历时5年。
从动工到成功通车,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团队克服了冻土、缺氧、高寒和生态脆弱等诸多难题。
虽然有国家强大的财力支撑,但工程造价十分高昂,投入成本令人咂舌。
相比单线铁路,双线或复线铁路的运力更大,但相应的投入的成本也会更高。
青藏铁路不是不想建双线或者复线,只是现阶段由于西藏与外部的客流量和货运量并不是很大,单线铁路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青藏铁路从开通到现在承担了进藏物资运输的四分之三,即便如此对于这条线路的运载能力来说仍然绰绰有余。
与其增加投入建设双线或复线,还不如将资金投入到其他的进藏铁路建设上,如川藏铁路,会取得更大的效益。
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尽可能多地增加进藏铁路的数量,对稳固我国西南边陲的安全更具有实际意义。
青藏铁路介绍
![青藏铁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4bc56d233d4b14e85246831.png)
青藏铁路大体与青藏公路平行修建,两者之间的平均距离不到10公里。在10公里的狭长走廊内已建有格-拉输油管、兰-西-拉光缆和青藏公路,再加上一条青藏铁路,其对环境的干扰强度可想而知。冻土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极难恢复。在这不到10公里的范围内,冻土环境的改变也必须将影响到工程的稳定性。所以无论从生态环境保护,还是从保护工程稳定性的角度,都必须开展冻土环境与工程的相互作用研究。
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车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车站,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位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长11.7公里的清水河特大桥,是世界上建在高原冻土地段上的最长铁路桥,也是青藏铁路专门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迁徙而建设的全线最长的“以桥带路”特大桥。
青藏铁路介绍青藏铁路介绍
`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18公里,其中多年冻土区长度为632公里,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长度约550公里,岛状不连续多年冻土区长度82公里,全线海拔4000m以上地段长度约为965公里。高原和冻土是青藏铁路修筑中必须解决的极大难题。冻土区筑路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冻胀和融沉。在季节冻土区主要问题是冻胀,在多年冻土区主要问题是融沉。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大多属高温冻土、极易受工程的影响产生融化下沉。铁路建筑是百年大计,必须考虑全球转暖的影响。IPCC2001年发布的预测称"全球表面温度预计在1990-2100年间升高1.4-5.8℃"。青藏高原是全球变化的"启动器"和"放大器",其升温更早于和高于全球平均值。因此,高温冻土加全球变化使青藏高原铁路的修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可以说:青藏铁路成败的关键在路基,路基成败的关键在冻土,冻土的关键问题在融沉。因此,要确保铁路建筑的稳定性,必须预测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冻土的变化,预测工程作用下冻土的变化以及预测两种因素叠加后冻土的变化及工程稳定性,即必须开展气候-工程-冻土相互作用的预测研究。
青藏铁路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814
![青藏铁路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814](https://img.taocdn.com/s3/m/120d187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6c.png)
穿越世界屋脊的钢铁巨龙-青藏铁路2006年7月1日,一列火车如一条钢铁巨龙从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起舞, 穿越世界屋脊通向雪域圣城拉萨。
它向全世界宣告: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中国青藏铁路通车!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向来被认为是“人类生命的禁区”。
青藏铁路北起青海省省会西宁,南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青海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于1979年铺通,1984年运营。
2001年开工修建的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00余公里,大部分处于生命禁区和无人区,其中穿越冻土地区550公里。
青藏铁路翻越昆仑山、唐古拉山,经过的最高点海拔5072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唐古拉车站海拔5068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火车站。
铁路沿线地质构造复杂、运动频繁,海拔高,日照强,冻土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举世无双。
风火山隧道全长1338米,轨面标高4905米,全部位于永久冻土层内,冰厚达150多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冻土区最长的高原永久冻土隧道。
而修建这样一条铁路,中国仅用了5年时间。
西藏曾经是中国唯一未通铁路的省级行政区,交通运输设施落后,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全国各地运往西藏的物资迅速增加,以公路为主的运输通道远不能满足发展的迫切要求。
建设青藏铁路,是加快青海、西藏经济发展、促进西部进步繁荣、提高当地人民生活的重要举措。
通车后短短几个月,青藏铁路已经掀动“高原经济热”,给青海和西藏人民带来经济实惠,被当地各民族人民赞誉为通向幸福的“天路”。
图片说明:1.2003年6月22日,青藏铁路建设进入西藏段,这是在海拔四千七百米的青藏铁路安多火车站举行的铺轨仪式。
2.青藏铁路在建设中不仅对工程质量一丝不苟,亦非常重视环境保护。
这是筑路工人和当地藏族民工在铁路施工路段移植原生草皮,以保护自然生态。
3.从2001年开工,青藏铁路经过5年的雪域奋战,建设者们创造出人间一项项难以想象的奇迹和多项世界之最。
关于青藏铁路的介绍
![关于青藏铁路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61a820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2.png)
关于青藏铁路的介绍
青藏铁路,全称为青藏高原铁路,是连接中国青海省西宁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一条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全长1956公里,被誉为“世纪工程”。
青藏铁路的建设始于2001年,于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
整个铁路线路起于西宁市,经过青海湖、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那曲地区,最终抵达拉萨市。
青藏铁路穿越的地理特点十分复杂,横跨高山、高原、河流等多种地形地貌,其中包括海拔超过5000米的唐古拉山隧道和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站,以及横跨海拔4700米的扎什伦布寺桥等。
青藏铁路的建设对于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不仅使西藏地区与内地交通更加便捷,也促进了西藏地区的旅游业和物资流通,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同时,青藏铁路也成为了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青藏铁路的建设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如高海拔、恶劣气候、脆弱的地质环境等。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建设者采取了许多创新的工程技术,如高海拔施工技术、寒区铁路建设技术等。
青藏铁路的建设不仅是一项技术壮举,也是中国对西藏地区的一项投资和发展举措。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线路是青藏铁路介绍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线路是青藏铁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0853f9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c.png)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线路是青藏铁路介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线路是青藏铁路介绍青藏铁路,简称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线路是青藏铁路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线路: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起于青海省西宁市,途经格尔木市、昆仑山口、沱沱河沿,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拉萨。
全长1956千米,是重要的进藏路线,被誉为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2013年9月入选"全球百年工程",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青藏铁路经过几十年努力,项目四起三下:西格段814千米,20世纪50年代准备建设,1979年铺轨,1984年运营;格拉段1142千米(新建线1110千米)因存在千里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级难题而长期停建,最终克服难题而于2001年6月开工,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运营。
2014年8月16日,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青藏铁路推动西藏进入铁路时代,密切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时空联系,拉动了青藏带的经济发展,被人们称为发展路、团结路、幸福路。
这条神奇的天路犹如吉祥哈达,载着雪域儿女驶向发展和幸福之园。
2016年9月12日,历时七年,总投资12.98亿元的青藏铁路无缝钢轨换铺工程完成,全线1956公里青藏铁路实现了"千里青藏一根轨",列车的平顺性和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青藏铁路工程概况本标段线路穿越西大滩断陷盆地、乱石沟峡谷区、昆仑山垭口、昆仑山垭口盆地及不冻泉河谷地带,地质、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独特,工程量大。
西大滩断陷盆地:地形平坦,地势开阔,植被不发育,其间小冲沟较发育,第四系地层较厚,多以冲、洪积圆砾土及卵石土为主,为岛状、片状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上限2.8 m-3.5 m,厚度5 m-20 m,冻土平均地温高于-0.5℃,以少冰、多冰冻土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藏铁路资料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
该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
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
其中新建线路1110公里,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
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
一期工程: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一条纵贯东西的钢铁大动脉——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即青藏铁路一期工程。
这条铁路长约846公里,于1984年建成通车。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东起高原古城西宁,穿过崇山峻岭,越草原戈壁,过盐湖沼泽,西至昆仑山下的戈壁新城格尔木。
1958年分段开工建设,1984年5月全段建成通车。
铁路沿线海拔大部分在3000米以上,是中国第一条高原铁路。
17年来,国家用于西藏发展的重点物资绝大部分是通过这条铁路转运至西藏的。
截止到2000年底,青藏铁路西格段累计完成货物发送量8724万吨,发送旅客3573万人,完成进藏物资运输达875万吨。
这条铁路被沿线各族人民誉为团结线、运输线、幸福线、生命线。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不断加快,这条铁路的运输能力已远远不适应需求。
经过铁道部组织的精心论证,国家计委于1999年11月,对青藏铁路西格段扩能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了批复,工程总投资为7.4亿元。
去年年初,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上万名建设者汇聚于此,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扩能改造工程建设。
工程计划于2001年10月完工,工程设计为一级铁路。
扩能改造后,青藏铁路西格段年通过能力将大大提高。
青藏铁路西格段的建成使用,为格拉段入藏铁路的修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翔实的技术资料。
西格段于2007年开始进行复线建设,预计2012年完工。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青藏铁路二期工程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当年完成投资11.877亿元,格尔木至南山口段既有线改造完成,实现了首战告捷。
2002年完成投资53.258亿元。
6月29日开始铺轨,年底顺利到达昆仑山。
青藏铁路建设的全面攻坚年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6亿元。
青藏铁路总投资逾三百三十亿元人民币;全线路共完成路基土石方78 530 000立方米,桥梁六百七十五座、近160 000延长米;涵洞2050座、37662横延米;隧道七座、9074延长米。
与此同时,青藏铁路在冻土攻关、卫生保障、环境保护、质量保证等方面也卓有成效,屡创佳绩。
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9:00全线通车,成为沿线基本实现“无人化”管理的世界一流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克服了世界级困难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建成以后还将以拉萨火车站为中心向外辐射,兴建3条客货两运的支线。
这3条支线在早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所有项目均在2020年前完工。
支线铁路的建设加快,将给西藏天路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青藏铁路之“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由于面临脆弱的生态、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狂风扰乱工作等几个世界性难题,在建设过程中创造出了许许多多国内外“第一”。
世界海拔最高为促进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早在20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就着力研究解决进藏铁路建设问题。
在经过1958年动工修建、1960年停工缓建、1974年挥师复建之后,1984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建成通车。
风火山隧道风火山隧道世界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位于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上,全长1338米,轨面海拔标高4905米,全部位于永久性高原冻土层内,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横跨冻土区最长的高原永久冻土隧道,有“世界第一高隧”之称。
来到风火山隧道,首先被隧道口前那巨幅对联所吸引:“乘白云抚蓝天搏击雪域缚苍龙,踏清风邀明月洞穿世界最高隧”。
风火山地区气候环境极为恶劣,年平均气温零下7℃,最低气温达零下40℃左右,严寒、缺氧。
来自陕西咸阳的中铁二十局300多名建设者,参加了打通风火山隧道的攻坚战。
为解决高原缺氧问题,他们建起了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制氧站,在隧道施工中,对洞内进行弥漫式供氧,使洞内氧含量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高原施工缺氧的难题。
同时,中铁二十局还给每个职工宿舍都配备了吸氧装备,并提供抗缺氧药物,保证每个职工都能吸上足够的氧气。
由于采取了科学的措施,在青藏铁路建设全线,虽然这里施工条件最恶劣,职工高原病发病率却是全线最低。
2001年10月18日,风火山隧道打响第一炮,产生的弃碴令人触目惊心。
这些弃碴含土量约为15%至20%,隧道地质结构主要为含土冰层,饱冰冻土、原始冰川、裂隙冰、砂岩、泥岩及泥沙互层。
风火山隧道被列为青藏铁路全线重点工程之首,誉为“天字第一号工程”。
昆仑山隧道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米,海拔4648米的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洞口六月飞雪,一天四季,高寒缺氧,氧气含量只有内地平原地区的一半,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0℃以下。
奋战在这里的青藏铁路建设者们,冒着青藏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修筑这条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在冻土区进行隧道施工比在平原地区施工难度大得多。
每到夏季,隧道内部温度上升,有时达7℃左右,在这样的温度下冻土容易融化,洞内时有冰渣掉下来,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
为了防止和减小冻土病害对隧道稳固性能的影响,在昆仑山隧道施工中采取了比平原地区多一倍的工序。
在平原地区隧道施工只需在锚喷支护后,外加一层混凝土即可,但在冻土地区隧道施工,还需要设两道防水层和一道保温板,起到防水保温作用,最后再衬砌一道混凝土。
这就相当于给隧道穿上了防水保暖衣,有效地解决了冻土隧道施工难题。
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中铁五局四公司规定四小时轮班作业制度,每天向隧道内的工人提供足量氧气,并定期检查隧道内的空气质量。
在昆仑山隧道口,一条黄色的通风管道犹如一条缎带横贯隧道,这条缎带将隧道外的新鲜空气源源不断输入隧道内,确保了隧道施工的氧气含量。
他们还将急救中心设在隧道口,并在工地建立了一座高压氧仓,员工宿舍也配备了氧气瓶。
同时,每季度对职工体检一次,如发现身体不适者,立即送到格尔木治疗。
昆仑山隧道于2002年9月25日贯通。
这凝固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呀!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唐古拉车站位于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垭口多年冻土区,占地面积约7.7万平方米,设计为三股道。
唐古拉车站主要适应列车会让的需要。
车站由中铁十八局下属的第六项目部承建。
根据这个车站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地质特点,工程设计中采用了片石通风路基。
这种设计可以使冻土温度保持相对稳定,以减少对冻土的扰动,达到有效保护冻土的目的。
唐古拉车站于2004年8月建成,成为千里青藏线上的一大景点。
世界最长“代路”桥清水河特大桥清水河特大桥位于海拔4500多米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全长11.7公里,是青藏铁路线上最长的“以桥代路”特大桥,也是整个青藏铁路格拉段建设的重点控制工程。
清水河特大铁路桥如同一条美丽的“彩虹”,飞架在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
这里可可西里高寒缺氧,植被稀少,生态脆弱。
同时这里处于高原多年冻土地段,冻土厚度达20多米,且含冰量高,这给修建青藏铁路增加了不少难度。
为了解决高原冻土区施工难题和保护好自然保护区,青藏铁路勘察设计的专家们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措施。
清水河地区季节性温差明显,夏季最高温度达38℃,冬季最低温度达零下40℃,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冻土区就会出现热融湖塘、暗河、冻涨球等现象。
除了在地表能看到的热融湖塘外,到了夏季,气温升高,冻土融化,还会在地下20米至30米之间形成暗河;而到了冬季,热融湖塘和暗河由于气温的急剧下降,会形成突出地表的冻涨球。
如果处理不好冻土问题,修筑的铁路将会变成高低不平的搓板路,留下运营隐患。
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个别桥墩因天寒出现了龟纹,为了保证桥墩的质量,中铁十二局指挥部已经炸毁了三座这样的桥墩。
在巨龙般逶迤而去的大桥下,各桥墩间的1300多个桥孔可供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自由迁徙。
现在,铁路路轨已从这座大桥上顺利铺架通过。
在神秘而美丽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清水河铁路桥已经成了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青藏铁路第一高桥三岔河大桥及落成纪念碑青藏铁路第一高桥——三岔河大桥从昆仑山北缘的纳赤台上行15公里,一座雄伟的大桥拔地而起,像巨人的双臂托起飞驰而来的列车。
这座大桥就是青藏铁路沿线最高的大桥—三岔河大桥。
三岔河大桥全长690.19米,桥面距谷底54.1米,是青藏铁路全线最高的铁路桥。
它共有20个桥墩,其中17个是圆形薄壁空心墩,墩身顶部壁最薄处仅有30厘米。
三岔河大桥地处海拔3800多米的高山峡谷中。
这里冲积地层形成的峡谷,犹如利斧将一座高山从中劈开,三岔河大桥的两端就悬架在地势陡峻的山崖之上。
中铁十四局三公司承担了三岔河大桥的施工任务。
类似规模大桥的施工,在内地正常工期需要两年。
但这座桥是青藏铁路格拉段的重点控制工程,承担着为前方铺轨架梁运输物资的任务,因此大桥建设的控制工期只给了一年时间。
为了保证按进完工,他们只好抓紧时间,就是寒冷的冬季也必须施工。
一二月份,当地气温最低到零下30℃以下,桥墩混凝土浇筑首先要解决保温难题。
他们经过反复实验,采用了模板内通蒸汽保温,模板外生火炉,外罩棉被、篷布的方法,硬是在冰天地中创造了一个相对温暖的小环境。
经过建设者的顽强拼搏,三岔河大桥用1年时间如期竣工。
长江源头第一铁路桥长江源特大桥站在“长江源”环保纪念碑前遥望沱沱河,只见一根根桥墩静静地伫立在河水之中。
清澈的水流绕过桥墩向下游流去。
这里便是是长江源头的第一座大桥—长江源特大桥所在地。
长江源特大桥全长1389.6米,共有42孔,跨过约1300米的宽阔河床。
桥址所在的沱沱河流域是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腹部的大河融区,兼有冻土及融区的双重特性,给施工带来了一定困难。
从2001年11月24日开工以来,长江源特大桥的施工进展十分顺利,主体工程比工程要求的日期提早了300多天完工。
全桥钻孔桩都经过了无损检测,合格率达到了100%。
在长江源头施工,最令人关注的是环保问题。
中铁三局采取了各种措施,保护这里的环境不被污染。
钻孔桩施工中产生的泥浆,都要进行二次沉淀处理,严禁将未沉淀的泥浆直接排入河中,沉淀池析出的水,用于路基施工和便道洒水。
而其它废料、废渣之类也都要集中弃置到施工废弃的取土坑里,加以平整。
至于爱护当地植被、不惊扰野生动物等,更是职工们人人遵循的准则。
编辑本段环保投入最多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脆弱的生态、高寒缺氧的环境和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等三大世界铁路建设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