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情况报告

合集下载

单位两化融合工作总结报告

单位两化融合工作总结报告

一、工作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工作,将其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年度,我单位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深入开展两化融合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目标1. 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2. 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实现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化;3.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工作措施及成效1.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1)投资建设了高速稳定的网络,为两化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升级了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提高了信息流转效率;(3)引进了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

2.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1)开展智能制造项目,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2)建立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3)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效率。

3.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1)通过两化融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2)实现了产品品质的提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3)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两化融合工作推进过程中,部分员工对新技术、新理念接受程度不高;(2)信息化系统建设与实际生产需求存在一定差距;(3)两化融合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融合不够紧密。

2. 改进措施(1)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信息化素养;(2)优化信息化系统,满足实际生产需求;(3)强化两化融合与企业发展战略的融合,确保两化融合工作取得实效。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 继续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2. 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实现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化;3. 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4. 优化两化融合工作,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总之,本年度我单位两化融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深入推进两化融合,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4年公司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公司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公司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的蓬勃发展,作为一家现代化企业,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信息化工业化发展的号召,逐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经过三年的努力,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益,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融合工作总结1. 信息化方面的工作(1)继续完善信息化设施和网络系统建设,推进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加强数据库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建设,优化数据资源的利用,为决策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参考。

(3)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提高了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能力,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机会。

(4)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完善网络安全体系,保护公司信息不受恶意攻击和泄露的威胁。

2. 工业化方面的工作(1)深化生产流程和工艺改造,提高生产效能和工艺精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2)推进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设备的引进和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3)加强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和质量检测体系,实现生产全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4)加强生产材料和供应链管理,优化供应链的运作,降低库存,提高物流效率。

3. 融合方面的工作(1)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构建信息与物理的融合体系,实现物联网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2)加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协同创新,建立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双向交流平台,促进信息和知识的共享。

(3)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实现生产流程的可视化和可控制化,提高生产过程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

(4)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提高员工的信息化和工业化娴熟度,培养一批具有信息化和工业化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三、取得的成绩和经验1. 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2. 加强了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力,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企业两化融合工作情况报告

企业两化融合工作情况报告

企业两化融合工作情况报告1.引言1.1 概述企业两化融合是指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生产与管理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两化融合已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本报告旨在总结企业两化融合的现状和进展,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推进企业两化融合的建议,以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报告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将包括对企业两化融合的概述、文章结构的介绍以及撰写本报告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包括对企业两化融合的定义和意义、现状和挑战,以及实施情况和效果的详细分析。

结论部分将总结企业两化融合的进展,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推进企业两化融合的建议。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可以全面了解企业两化融合的工作情况,并且得到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导。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企业两化融合工作情况报告的目的是对企业在推进两化融合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进一步明确两化融合的定义和意义,深入剖析现阶段企业两化融合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并提出进一步推进两化融合的建议,以期为企业在实践中更好地推进两化融合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通过本报告,也希望进一步加强企业对两化融合工作的重视,推动企业不断提升信息化和工业化水平的能力和水平。

2.正文2.1 企业两化融合的定义和意义企业两化融合是指传统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过程,是推动企业从传统生产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企业两化融合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企业对市场的敏感度和应变能力,推动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企业两化融合是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产物,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模式信息化,推动企业管理和生产方式的创新。

同时,企业两化融合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等方式推动企业的绿色发展。

企业两化融合整体评估报告

企业两化融合整体评估报告

企业两化融合整体评估报告1. 序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两化融合已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两化融合旨在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本报告旨在评估企业两化融合的整体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企业两化融合的现状分析2.1 信息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评估通过对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进行评估,可以揭示企业目前两化融合的实际情况。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的完善程度、自动化生产线的使用等。

2.2 组织架构与流程分析企业的组织架构和流程对两化融合的成功起到重要的作用。

评估中可以分析企业的组织架构是否适应信息化的需求,流程是否便捷高效以及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协同的情况。

2.3 人员素质与能力评估企业的两化融合需要有一支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团队。

评估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可以从人员培训情况、技术人员的水平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2.4 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企业两化融合中的信息安全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评估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以及对各类风险的评估能力,可以帮助企业在两化融合过程中更好地防范安全风险。

3. 企业两化融合评估结果根据对企业两化融合各方面情况的评估,可以得出以下评估结果:- 信息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较高,但工业化水平仍有提升空间,需要更多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应用。

- 组织架构与流程分析:企业组织架构较为合理,但流程仍有瓶颈,特别是在信息传递和沟通方面存在问题。

- 人员素质与能力评估:企业已有一支技术能力较强的团队,但对于新兴技术的应用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 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企业安全管理措施较为完善,但在识别和应对新型安全风险方面还需加强。

4. 两化融合建议根据企业两化融合评估的结果,提出以下建议以促进企业两化融合的发展:4.1 加强工业化水平提升加大对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稳定性。

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报告

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报告

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报告1. 背景介绍企业两化融合是指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使企业在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实现全面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两化融合已经成为了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本报告旨在对企业的两化融合程度进行评估,为企业提供改进的建议。

2. 评估指标2.1 信息化水平评估• 2.1.1 信息系统建设:评估企业是否具备完善的信息系统,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系统的建设情况。

• 2.1.2 数据管理与分析:评估企业对数据的管理与分析能力,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与处理、数据挖掘等方面。

• 2.1.3 云计算与大数据:评估企业是否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并对其应用程度进行分析。

2.2 工业化水平评估• 2.2.1 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评估企业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包括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情况、生产线的智能化程度等。

• 2.2.2 生产流程管理:评估企业生产流程的管理情况,包括生产计划、生产调度、质量控制等方面。

• 2.2.3 制造执行系统(MES)应用情况:评估企业是否应用MES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

3. 评估方法3.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企业两化融合的最新发展趋势和评估方法,为评估提供理论支持。

3.2 实地考察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企业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情况。

通过观察和与企业相关人员交流,获取第一手资料。

3.3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企业的相关数据,包括信息系统的日志、生产设备的运行数据等。

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企业的两化融合程度。

4. 评估结果4.1 信息化水平评估结果根据对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数据管理与分析、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方面的评估,给出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得分,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解释。

4.2 工业化水平评估结果根据对企业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生产流程管理、MES应用情况等方面的评估,给出企业工业化水平的得分,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解释。

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报告

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报告

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报告1. 概述企业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机结合,通过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提升企业的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本评估报告旨在对企业的两化融合程度进行全面评估,为企业制定融合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2. 评估内容本次评估覆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信息化水平评估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成果,主要考察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信息系统应用情况、数据管理与分析能力、数字化营销等方面。

2.2 工业化水平评估企业在生产制造领域的现状,主要考察企业生产流程的自动化程度、工业设备的智能化程度、生产效率和成本管理等方面。

2.3 融合应用情况评估企业在两化融合过程中的成效,主要考察融合应用的创新性、应用规模、效益和影响力等方面。

3. 评估方法评估采用综合性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据统计和专家评审等方式。

3.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调查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人员培训情况、管理体系构建情况等相关指标。

3.2 实地考察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现场和信息化应用场景,了解企业实际运行情况、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团队的融合能力。

3.3 数据统计对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财务数据、生产数据、人力资源数据等,以了解企业在两化融合过程中的绩效和效益。

3.4 专家评审邀请专家对企业的两化融合情况进行评审,包括评估企业的战略定位、创新实力、市场表现等方面。

4. 评估结果4.1 信息化水平评估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网络系统稳定运行,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较强,数字化营销手段应用广泛。

但在应用系统的创新研发和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

4.2 工业化水平评估企业生产流程自动化程度较高,工业设备智能化水平较好,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强。

但在生产过程中的灵活性和个性化定制方面还有待提升。

4.3 融合应用评估企业在生产制造和服务领域成功应用了一些融合技术和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两化工作总结报告

两化工作总结报告

一、前言自今年年初以来,我单位按照国家关于推进两化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两化融合工作。

现将一年来两化融合工作总结如下: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单位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两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确保两化融合工作有序推进。

2. 深化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1)完善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

投入资金升级改造了企业内部网络,实现了网络覆盖全厂区,为两化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2)推进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建设。

通过引入ERP系统,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协同效率。

(3)加强企业数据管理。

建立了企业数据中心,实现了数据的统一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3. 推进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1)引进先进自动化设备。

通过引进自动化设备,实现了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2)实施生产线数字化改造。

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生产线设备的实时监控、故障预警和远程诊断,降低了生产成本。

(3)开展智能工厂试点项目。

选取部分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探索智能制造新模式,为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1)开展两化融合培训。

组织员工参加两化融合相关培训,提高员工信息化应用能力。

(2)引进信息化人才。

积极引进具备两化融合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两化融合提供智力支持。

(3)鼓励员工参与创新。

设立创新基金,鼓励员工参与信息化创新项目,激发员工创新活力。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两化融合推进过程中,部分员工对信息化应用存在抵触情绪。

(2)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

(3)信息化人才储备不足。

2. 改进措施(1)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员工对两化融合的认识,消除抵触情绪。

(2)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

企业两化融合自评报告

企业两化融合自评报告

企业两化融合自评报告1. 简介企业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当前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本报告旨在对我司在企业两化融合方面的现状进行自我评估,并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措施。

2. 现状评估2.1 信息化建设情况我司目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已经实施了ERP系统,能够有效管理企业的资源、流程以及人员。

同时,我们还引入了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决策精度。

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我们的信息系统和设备更新存在滞后,没有及时跟上技术的发展。

其次,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许多业务仍然依赖传统手工操作,效率不高。

2.2 工业化水平我司在工业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拥有现代化的生产线和设备,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我们积极推进质量管理和标准化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然而,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工艺仍然依赖人工操作。

其次,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不够强。

3. 改进措施3.1 提高信息化水平针对信息化水平不高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 加强信息化设备更新,及时跟踪并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 提高信息系统的智能化水平,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自动化业务流程,减少人工操作。

-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对信息系统和技术的应用能力,深化信息化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

3.2 推进工业化发展针对工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 推进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加强物联网和传感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 加强研发创新能力,增加研发投入,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 深化质量管理和标准化建设,通过ISO体系认证等方式,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 总结企业两化融合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司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问题。

企业信息化建设总结汇报

企业信息化建设总结汇报

企业信息化建设总结汇报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我很荣幸能够在此向大家总结汇报我们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情况。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以提
高工作效率、优化管理流程和提升竞争力。

在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
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总结汇报如下:
首先,我们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果。

我们引
入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
共享和协同办公。

通过这一举措,我们成功地打破了信息孤岛,提
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沟通成本,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在数据安全和信息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们建立了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加强了对重要数据和信息的
保护,有效地防范了各类信息安全风险。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员工
的信息安全意识培训,提高了整体的信息安全水平。

此外,我们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和改进。

我们不断优化信息化系统,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满足
了企业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

我们还积极探索新技术的应用,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总的来说,我们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不断完善信息化系统,提高信息化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我要感谢全体员工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辛勤付出和支持,也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大家能够继续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

谢谢大家!。

两化融合报告

两化融合报告

两化融合报告
近年来,“两化融合”已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为了推进两化融合,在不久前,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的两化融合报告。

该报告结合当前国内制造业和信息化发展现状,提出了两化融合方向和目标。

其中,要求加强企业数字化建设和智能化改造,打造智慧工厂,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具体包括加强设备和工艺数字化、建设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物流与供应链数字化、推广虚拟仿真和数字化双创、打造以数据驱动的智慧制造等。

报告还指出,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技术是推动两化融合的核心和根本。

因此,中国制造业要加强核心技术创新,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培育并集聚一批创新型企业。

报告中,还提出了加快两化融合的五项重点任务。

一是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打造安全可靠的“网络工厂”;二是推
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建设高端、智能化、绿色化制造业;三是加速培育工业互联网应用,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协同创新;四是建设数字孪生产品,提供数字化的、高效率的产品设计和制造服务;五是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助力传统制造业提升效率和品质。

总而言之,进行两化融合,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市场的作用,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共同推动两化融合工作的全面展开。

企业两化融合总结报告模板

企业两化融合总结报告模板

企业两化融合总结报告(模板)
一、两化融合现状和主要项目建设情况
(一)企业两化融合现状
(二)主要项目建设情况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二、两化融合主要成效
(一)主要成果
与项目实施前的效果比较,突出效果提升数据。

(二)试点示范作用
对行业或区域内开展同类业务的可复制性和试点示范价值。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企业下一步两化融合主要项目和计划。

填报格式说明:文本正文请采用仿宋四号字,L5倍行间距;一级标题3号黑体、二级标题3号楷体。

重点项目概况可列表附后。

企业信息化建设总结汇报

企业信息化建设总结汇报

企业信息化建设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情况和进展。

首先,我要感谢所有参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同事们,是你们的辛勤付出和努力,才使得我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首先是我们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

我们对企业内部的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等进行了全面升级和优化,确保了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我们还引进了先进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协同办公平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

其次是在业务信息化方面的进展。

我们对企业的各个业务领域进行了信息化改造,实现了从传统的手工操作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变。

这不仅提高了业务处理的效率,还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更加精准和及时的数据支持。

另外,我们还加强了对信息化安全的管理和监控。

通过引入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和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有效防范了各类信息安全风险,确保了企业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转型。

我们将加强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动力。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更多的信息化专业人才,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最后,我要再次感谢所有参与信息化建设的同事们,是你们的努力和支持,才使得我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绩。

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谢谢大家!。

单位两化融合工作总结报告

单位两化融合工作总结报告

单位两化融合工作总结报告单位两化融合工作总结报告为了加速单位发展,紧跟时代潮流,我单位积极开展了两化融合工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现将单位两化融合工作的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一、两化融合工作情况总结1. 技术创新: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两化融合技术,我们成功实现了生产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

技术创新为单位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 信息化建设:我们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了数据共享和业务流程优化,有效提高了单位工作效率。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加强了网络安全保护,提高了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可靠性。

3. 人才培养:单位注重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两化融合人才。

通过组织培训、参观学习,我们提升了员工的专业素养,增强了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4. 产业协同发展:我们积极参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加强了与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合作。

通过合作,我们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了单位整体实力的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1. 人才储备不足:单位两化融合人才的培养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提供更好的培训机会和晋升机制,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加入我们的团队。

2. 技术更新速度慢:由于技术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我们的技术更新速度尚未跟上。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先进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提高我们的技术创新能力。

3. 数据互通问题:由于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数据互通和共享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信息化系统的整合,提升数据的互通和共享能力,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协同发展。

4. 安全风险:随着信息化的推进,单位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也越来越大。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安全可靠。

通过总结报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单位两化融合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意识到还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简报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简报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简报尊敬的领导:根据要求,我对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进行了简要总结和报告如下:一、工作概况:公司积极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通过整合信息技术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了生产、运营、管理的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

在过去的一个季度,我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 建立管理体系:制定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和相关的标准、规范,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责任,为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了基础。

2. 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在生产流程中引入了数字化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针对管理环节也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实现了信息共享和流程优化。

3. 提升人员素质: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对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能力和管理水平,增强了全员参与融合管理体系的意识和能力。

二、工作成果:在这个季度的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1. 建立了完善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包括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并逐步推广应用。

2. 实施了一批数字化项目,如生产数据管理系统、智能化设备监控系统等,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

3. 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了员工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管理知识的了解程度。

三、存在的问题:在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 部分员工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不够高,需要加强培训和沟通。

2. 部分数字化项目推进进度较慢,需要加强对项目的组织和协调。

3. 目前的管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为进一步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我们提出以下计划:1. 持续加强员工培训和学习,提高全员参与融合管理体系的能力和意识。

2. 加大数字化项目的推进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成,达到预期效果。

3. 持续优化管理体系,完善监测和评估机制,提高体系的运行效能。

5. 与相关企业和部门加强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和做法。

以上为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的简要总结和报告,希望能得到领导的指导和支持,着重解决问题,不断推进工作,为公司的转型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两化融合调查报告

两化融合调查报告

××镇亿元企业“两化融合”调查报告××县发改委:根据发改委通知要求,我镇高度重视,迅速落实专人及时深入有关企业对我镇工业“两化融合”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重点了解了6家亿元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生产自动化与管理集成、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生产过程自动安全监控系统、电子商务应用等方面的情况。

现汇报如下:一、调查基本情况(一)企业对“两化融合”重视程度不够。

从信息化建设情况看,调查的6家企业中,有5家没有成文的信息化规划和预算,只是在行政管理部门、财务部门配备了计算机操作人员。

在信息化经费投入方面,有2家企业一定的信息技术研发投入经费。

少数企业对信息化概念不是很明确,认为企业拥有一定数量的电脑,实现电脑上网,进行简单的文字处理、财务管理就是信息化。

有2家企业有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规划。

所有企业均未设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

(二)信息化管理人才缺乏。

被调查的企业计算机普及率都比较高,但企业信息化管理研发人员匮乏,仅有50%的企业配备了信息技术研发人员,但通过调查得知,并非所有研发人员均为专业或专职的研发人员,其中部分仅是兼职研发人员或从事与计算机相关工作的人员。

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占比不高,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计算机专业人才,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严重不足。

(三)网络运用率不高。

从本调查的30余户企业看,计算机均有较高的上网率,有3家企业已建立内部网,其余企业均未列入计划,只是接入宽带上网。

有5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主要用于企业营销服务系统和企业邮件服务系统。

多数企业建有自己的商务营销系统或网站,网上贸易额占比较小,仍有待提高。

(四)企业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

在调研的企业中,大部分的企业关注的信息化建设领域是市场与营销等零星业务,只有少数的企业关注生产与研发。

使用最多的领域是财务管理,说明经过多年的财务软件推广,财务软件的使用已经深入到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中。

此外,办公软件和进销存软件的使用比例也较高。

企业两化融合总结报告范文

企业两化融合总结报告范文

企业两化融合总结报告范文一、介绍企业两化融合是指将工业化和信息化两个领域进行紧密融合,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提升。

本次总结报告旨在回顾企业两化融合的进展与实践,并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融合进展1. 技术应用优化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我们对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和优化,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

例如,我们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提高了生产速度和产品质量。

同时,我们还引入了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生产设备的互联互通,提前预警了设备故障,减少了生产停机时间。

2. 创新管理模式借助信息化技术,我们重新构建了企业的管理模式。

通过数据化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我们能够更好地监控和管理企业的运营情况,及时调整决策,并且实现了跨部门的协同和沟通。

这种创新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响应速度。

3. 产品升级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

我们通过改进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并且加大了研发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

这些新产品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也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三、取得的成果1. 生产效率提升通过两化融合的实施,我们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生产线自动化使得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同时减少了运营成本。

生产设备互联互通的引入,大大减少了设备故障停机时间,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

2. 管理效率提升信息化技术的引入,使得我们能够实时监控和管理企业的运营情况。

通过数据化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我们能够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跨部门协同和沟通的实现,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决策速度。

3. 市场竞争力提升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和升级,我们的产品质量和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

这些举措使得我们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四、经验教训在企业两化融合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从中总结出以下经验教训:1. 技术引入需谨慎技术的引入需要慎重考虑,要充分了解技术的适用性和成本效益。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情况报告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情况报告

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實施情況報告一﹑文件之切實性﹕1.本公司兩化融合體系文件基本能保証體系的正常運作﹐為使其更加完善,將資料編寫到對應的程序文件中。

2.依兩化融合要求﹐將體系組織結構圖編寫入《兩化融合管理手冊》中。

二﹑記錄之切實性﹕两化融合記錄的規范控管﹐為两化融合管理體系相關規定要求及两化融合管理體系有效運行提供了依據。

三﹑兩化融合方針/目標的實施情況:1.公司對兩化融合方針經大量的宣導,各部門也有了進一步的講解和宣傳活動﹐“立足創新資訊整合精益製造持續優化”這16個字及其定意已讓全體干部職工熟悉。

2.公司已在相關職能和層次上建立了兩化融合目標﹐其目標的各項內容均以兩化融合方針為框架﹐并予以量化﹐各單位對兩化融合目標展開執行以于每月初檢討上月達成情況和計划本月實施內容。

四﹑兩化融合管理體系:1.在公司高階管理者的策划下﹐公司已依兩化融合的相關標准要求建立﹑形成文件實施兩化融合管理體系。

2.文控中心對公司所有與兩化融合體系有關的文件控制正常﹐確保了相關場所使用相應文件的適用版本。

3.文控中心對記錄表單進行了控制﹐各部門對記錄進行了標識﹑收集﹑編制﹑歸檔及保存﹐實施情況正常。

五﹑管理職責:1.在管理者代表的主導下﹐公司按照兩化融合標准要求對兩化融合管理體系進行了策划和持續改善﹐不斷提高了兩化融合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2.為確保公司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被有效執行﹐按計划的安排﹐公司在2021年07月進行2021年度第一次管理評審﹐以確保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的適用性﹑充分性﹑有效性﹐并檢討是否有必要對兩化融合管理體系進行修改。

六﹑基礎保障:1.為確保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的正常運行及增強客戶的滿意度﹐公司共有ERP系统、Agentflow2.0流程入口網站模組、ESS系統、EIP系統、GP系統、SCM系統、WEB-MAIL、HCP系統等多个信息化系统。

2.自動化設備目前公司已導入TNN 12臺,不再使用人工測試,可提高產能、提升品質、節約人工成本、滿足市場及客戶需求;NCP 7臺,可自動檢驗產品的外觀以及包裝功能;TCP 6臺,可自動測試、檢驗外觀、包裝功能,防止人為的疏忽,將不良流入客戶端。

两化情况总结报告范文(3篇)

两化情况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工作概述近年来,我国在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全面总结两化融合工作情况,现将有关内容报告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1. 制定政策体系为确保两化融合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两化融合发展规划》,明确了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2.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目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逐年提高,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3. 加强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目前,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逐年提高,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稳步增长。

4. 推动产业链协同以产业链为纽带,促进企业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目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日益紧密,产业协同效应明显。

5. 拓展市场空间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

目前,我国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

二、取得成效1. 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两化融合工作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

2. 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通过两化融合,实现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的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3. 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两化融合促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4. 人才培养与引进取得突破两化融合工作吸引了大量高层次人才,为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1. 深化政策引导进一步完善两化融合政策体系,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支持力度。

2. 加强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技术突破。

3. 优化产业链布局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4. 拓展市场空间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

5. 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总之,我国两化融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于企业两化融合工作情况的汇报

关于企业两化融合工作情况的汇报

关于企业两化融合工作情况的汇报连云港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1年7月13日)尊敬的俞军主任、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企业代表: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承办全省新材料产业龙头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工程研讨会,在此,我代表连云港市经信委对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借此机会,我简要汇报一下连云港市企业两化融合工作,请大家给予批评指导。

近年来,在省经信委的关心和指导下,连云港市始终把企业两化融合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从试点示范抓起,由点到面稳步推进,企业两化融合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对全市工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企业两化融合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一)加强引导,扶持推动。

一是政策引导。

以市政府名义或部门联合形式,制定出台《关于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意见》、《连云港市企业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等5项政策文件,对企业两化融合进行引导并给予保障。

市、县两级层面分别成立了两化融合领导小组,市级成立了企业两化融合专家委员会,企业两化融合工作机制逐步健全。

二是资金引导。

设立两化融合专项,从全市工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中拿出20%的资金用来扶持企业两化融合工作开展,每年扶持重点项目不低于20项;帮助企业用好税收优惠政策,2010年,两化融合研发项目为重点的全市企业研究开发费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突破5亿元,同比增长66.7%,是“十五”末的22倍。

(二)搭建平台,提供支撑。

一是建立网络服务平台。

在市科技创新网和市经信委网站“科技与两化融合”栏目,及时发布国家政策导向、产业动态、创新成果、企业技术需求等相关信息,促进信息交流,强化政企互动。

二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发挥地方高校、科研院所作用,组建8个科技专家团队与全市8个县区260余家企业对接交流,为企业信息化选型、招投标、项目实施等提供支撑。

三是打造学习交流平台。

与省经信委共同举办“江苏省第一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专题培训班,提升各级干部和重点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能力和水平;依托市两化融合专家委员会和信息化软件服务商,每年举办信息化学习交流活动8—10次,帮助企业培训人才,为广大企业相互交流学习创造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情况考虑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5年伊始,公司管理会议便讨论通过了《关于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决议》,组长由公司副董事长兼任,公司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并实施了《2015年恒大电子信息化建设工作计划》,经过半年以来的努力,领导小组按照既定计划稳步实施,时至今日,公司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以下做详细汇报:一、公司网站建设众所周知,互联网在国内外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为提高公司知名度,有利于产品推广和客户更方便的了解企业,我公司自成立初就建设和完善了自己的网站,并由专人进行维护更新,企业网站制作让企业信息通过互联网通达世界各个角落。

企业通过互联网发布企业最新的商业信息,供全球检索,以此来宣传自己的企业,宣传企业的产品,宣传企业的服务,全面展示企业形象,并通过网络与各行各业进行交流、推销和合作,同时通过互联网寻找货源和新客户,我公司通过网络推广,将产品信息及时快捷的反馈给市场,实践证明这是业务拓展最节约最有效的方式。

二、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公司在整个厂区进行了全面的网络覆盖,并率先使用了百兆光宽带,实现了网络、数据的快速传输,为信息共享、内部联系、客户沟通和以及对行业信息的及时反馈应对提供了有力的网络保障。

三、数字化网络监控和红外线警报系统我公司淘汰原有的模拟监控系统,重新上马新的数字视频网络监控系统,并配置红外监控联网设施,对整个厂区以及重要生产车间、原料库进行了有效监控,安保人员可以24小时对厂区情况进行清晰监控,特别是重要部门和重要车间部位进行红外线警报系统的布置,有效规避了企业可能产生的盗窃损失。

四、速达软件系统考虑到发展对数据管理特别是进销存管理的需要,在2014年初公司上马了速达荣耀G3系统,以量化数据的形式改善进销存的业务流程,实现三者的无缝对接,帮助企业维护更为亲密的客户关系,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五、金蝶K/3ERP项目公司在2015年10月引进上马了金蝶K/3ERP项目,公司建立一个以流程制造管理和标准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实现了以下目标:1、建立一个从营销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生产管理到财务管理实现全面集成的系统;2、财务上,满足日常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需求,并符合国家规范的财务规定;3、规范库存管理,增加库存管理的透明度,降低库存成本,与财务有效集成;4、规范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与财务的有效集成;5、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对生产计划、进度、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料、工、费信息进行有效的跟踪和控制,并准确及时反映;6、加强对生产成本与核算的管理,及时准确提供生产成本的动态信息;7、加强生产分析功能,能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生产状况查询功能和报表;加强对各部门资产管理的力度,满足财务对资产管理的需求;8、加强人事薪酬管理,对企业人力资源各流程进行了有效优化。

六、车间信息自动化建设情况1、生产过程自动化检测设备设施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公司在2015年度先后增加了多台套自动化生产检测设施,如生产自动水线上马后,一是改变了以往手工洗刷玻璃,手工检测清洁度,二是实现劳动力减半的效果,大大提高了产品良率,减低了生产物料和人工成本;公司是首批自主研发自动封胶机的企业之一,自从今年6月以来,公司自主研发的自动封胶机后,改变了原有手工封胶存在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封胶速度和良率;公司在今年7月份又引进一套自动化装脚及产品检测设施,淘汰了原有的手工设备,自动装脚,自动检测,实现了产能和良率双提升。

2、生产环境的自动化控制为保证车间的清洁卫生,保证产品的质量,我们还在核心技术部位安装空气质量检测器和自动化风淋门,严格把控空气质量,确保车间环境。

3、生产管理信息化和工业融合生产管理借用公司现有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开发等有机结合,设计—开发—下单—计划—生产—品检—仓储等各个环节能够严密对接,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有效融合,改变了原有扯皮推诿的不良情况,使得办公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大大提升。

二、企业业务介绍及行业定位我公司是主营LCD、LCM、CTP、Led背光等集研发制造销售一体化的科技型企业,属于光电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原厦门公司于2008年获得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并于2011年获得国家创新基金、厦门科技局以及火炬高新区的三大资金扶持,在目前国内外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式下,我公司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通过分析研究行业发展趋势。

细分市场,找出行业共性和差异,在细分市场中找到公司主要产品定位,在做到人有我有的同时,通过技术购买和自主研发,在定位领域做大做强,以此增强企业的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企业信息化建设体系。

1、企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情况简介公司自成立初就将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为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公司特别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见附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推进措施,2014年公司顺利导入了速达软件控制系统进销存的无缝对接;2015年4月公司引入一条自动化水线;2015年6月公司自主研发的自动封胶设备投入使用;2015年7月份又引进一套自动化装脚及产品检测设施系统;2015年10月金蝶K/3ERP项目的顺利实施,公司建成了以流程制造管理和标准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公司信息化建设走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金蝶协同办公系统正在积极组织实施,届时可实现在OA基础上,将现代化办公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以基础管理为核心,实现协同办公的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

通过网络,将跨时间、跨地点的同一组织机构内的人员组织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协同工作、实时交流与沟通,实现日常办公中的各种功能。

2、信息化工作机构公司在2015年初,管理会议决定成立企业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公司副董事长为组长,行政、人事、财务、生产、技术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公司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并稳步实施。

截止今日,公司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从人员状况来看,全员的信息化意识明显提高,信息化软件工具使用越来越深入人心;从工作效率来看,各部门各环节扯皮推诿的现象大大减少,人员办公效率大大提高,总体绩效水平改善明显;从进产销的联系来看,基本达到了无缝对接,大家按既定流程开展工作,内部满意度和客户满意度大大提高;从对外联系看,通过相关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了与政府各部门、相关行业企业以及境外专业机构的联系,为企业在政策咨询、产品推广、人才引进、技术吸收方面提供了很大便利。

3、信息化机制建设公司制定了信息化建设的流程和基本培训制度,在过去一年内,公司通过相关平台,对公司技术人员进行了专业培养,将信息化软件的使用以及信息化意识考核纳入到人员招聘、晋升中来。

4、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研发创新公司通过信息化平台,寻找相关专利机构,对公司专利进行申报保护,除此,在技术研发创新上,我公司积极寻找相关高校,开展企校交流合作,加快产学研结合,目前,我公司已经和合肥工业大学、巢湖学院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预计在2016年初落实具体项目的合作事宜。

5、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我公司率先使用了百兆光宽带,在办公软件方面,上马了金蝶K/3ERP、速达荣耀G3、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视频监控和警报系统等软件;在硬件购置方面,公司今年新置电脑50余台,更换数字视频监控器40余个,增置2个报警器站点;在生产研发自动化方面,公司对自动化水线控制、自动化封胶、自动化装脚和产检等进行了新置,只要输入相关生产参数即可实现自动化生产,使得公司信息自动化程度实现质的提升。

五、企业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

(一)年度重点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效果1、ERP系统上马后,企业管理走上标准化。

(1)销售管理销售部依据与业务员确定好的产品合同,录入销售订单。

主要录入:购货单位、合同订立日期、产品代码、合同数量、销售单价、销售金额、采购方式、交货日期、备注(工艺要求)在套打设置中,依据公司的实际需要,可设置各种打印方式,提供给各部门:(2)产品技术工艺部门技术部在接到销售部的合同,依据产品的代码,在生产数据管理--BOM录入中,制作BOM单,录入时,录入产品代码、单位,在表体中选择原材料或半成品并录入每单位标准用量,另外,单据中的工艺路线中选择适合的工艺路线,对每一种物料指定对应的工序:如果产品使用到半成品,要先制作半成品的BOM单,BOM单制作完后,进行审核、使用。

所有的BOM单完成后,在物料需求计划-MRP计算使用该向导可完成计算,计算完成后,生成计划订单,在单据类型中,可选择:生产任务类、采购申请类等,当物料为采购类的时,单据类型为:采购申请类,当物料为产品等自制时,单据类型可选,选生产任务类时,系统会生成生产任务单,而选采购申请类时,系统会生成采购申请单传到供应部。

同时,系统会将所计算的合同的产品所需要的材料计算出来,生成采购申请单传至供应部。

(3)生产管理当计划订单投放后,系统生成生产任务单,在计划状态时,可以修改工艺路线、开工日期、完工日期等,然后可以确认、下达,下达后,系统自动生成生产投料单、工序计划单。

(4)车间管理生产办公室依据生产部的生产计划,在工序计划单中,选择相应的机台,并设置机台的生产能力即每小能生产多少米产品,然后对机台的生产进行排程,并可随时调整生产按排,从机台生产能力负荷图,可以直观地查看机台的每天的负荷情况,生产排程后,在工序计划单中选择机台,选择相应的记录,下推生成按机台的派工单,生成派工单(基于设备),是按机台生成的车间生产任务单,可打印发给机台。

车间统计员依据工人的生产记录表或派工单的记录,直接通过派工单下推生成工序汇报,这样每个工序的执行情况就可以跟踪了。

(5)采购管理在物料需求计划中的计划订单,经投放后,系统自动将采购类的生成采购申请单供应部依据采购申请,可以有选择地生成采购订单,修改供应商,数量、单价,并随时可查看材料的库存情况,并对采购订单进行审核,另外可以打印采购合同。

(6)原材料仓库管理原材料的仓库保管员,依据供应部的采购订单,可生成外购入库单,可据实填写实收数量,系统会在下次通过该采购订单生成外购入库时,应收数量会自动核减。

当外购入库单进行审核后,即时库存会自动增加。

同时形成库存台帐,可直接打印原材料外购入库单。

(7)产成品仓库管理当车间最后一道工序汇报完成后,系统可自动生成产品入库单,也可通过生产任务单手工生成产品入库单,产成品仓库保管员进行打印产成品入库单。

(8)车间材料领用(仓库调拨)车间材料领用一直是的头痛的问题,为了准确地进行材料的领用,可依据车间的派工单进行领料,这样减少领用人员的领用次数,对仓库的管理和车间的管理也能方便管理,领用的效果是原材料仓库的数量减少,车间的材料增加。

(9)材料消耗管理材料消耗记录员依据车间工人填写的车间生产记录表(打印的基于设备的派工单)上的生产材料的消耗情况,在生产领料中录入,录入时选取基于设备的派工单,系统自动带出该派工单所应投入的材料,只要录入领料的实际消耗数量,这样可以对生产实际的领料与产品技术部计算的理论数量进行对比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