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分析(精编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考试分析,月考试卷分析1

七年级历史考试分析,月考试卷分析1

七年级历史考试分析,月考试卷分析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

让我们一起到一起学习吧!七班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这次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查内容:一至六课,但其中包含了第七课内容有8分。

主要题型:有选择题,读图题,连线题,材料题,列举题,探究题,题型多样,既有考查识记的,也有考查能力的。

从取得的成绩方面:7、8班的均分和及格率比较高,7班及格率96.61%,均分77.63;8班及格率87.93%,均分74.35,最高分达99分。

一般班3、4、6班及格率也可以,最高分达94分。

从成绩看,一部分学生学得比较好,知识落实到位,特别是7、8班学生表现的尤为突出。

这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是:1、各班学生优秀率不高,1班、2班、5班及格率比较低。

2、部分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不扎实,很多基础题也会失分。

如:连线题,张冠李戴;战国七雄,错字百出。

3、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差。

如:读图题,不会从图中寻找有用信息,盲目答题;探究题,不懂问题的意思,答非所问。

出现问题的原因是:1、时间紧迫,学生没有复习时间。

由于我接任课时开学已经两周,各班只讲到第二课;再加上后来七班级队列训练,耽误了一些课时,各班勉强讲完,特别是1、2、5班最后只讲到第五课,而6、7课的内容占到40分。

2、由于课程赶得比较紧,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能力的培育没有来得及抓。

3、老师上课语速过快,对学生要求过高,而七班级学生刚步入初中,对老师的教学方法还不太适应。

4、一个人代七个班四百多学生,精力有限,很难做到一一落实。

下一步具体工作措施:1、注重学生历史学习爱好的培育,因为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2、老师调整工作策略,从培育学生的学习习惯开始,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适应。

初二历史月考试卷分析.doc

初二历史月考试卷分析.doc

初二历史月考试卷分析.doc初二历史月考试卷分析初二历史月考试卷分析(一)本周我校组织了第一次月考,现针对这次考试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题分析本次命题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入手,选择三种题型,具有以下特点:1.命题符合以学生为本,切实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一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校的教学实际,没有偏题、漏题。

2.试题注重了基础知识,注重了对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具体体现在第一题、第三题上。

3.试题体现了灵活性,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出发,试题减少了死记硬背的考试内容,体现了创新教育,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存在问题一、学生方面:1、史实不清,是致命的弱点。

2、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

或不重视,或认为历史很好学,不过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赶得上。

3、解题技巧的欠缺。

表现在如何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佳项,提高正确率;如何审好题,做到紧密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尽量多得分等等。

4、看书不细。

未能听进老师的忠言相告,一相情愿地以为这儿不考,那儿不考,存在侥幸心理,结果遭受沉重一击。

5、不会读书。

学生习惯了把一节教材从头念到尾,而较少注意抓住历史发展的脉搏,体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领略历史的博大与精深。

6、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奴隶性强,不肯下工夫,主动去背去记积极性差,这是成绩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八年级是中学生两极分化最严重的时期,好学生可以考90分左右,而差生只能考10分左右,差距太大。

二、教的方面:1、课时和内容所限,有许多时候是跨节授课,导致学生对于整节内容不能形成系统的认识,影响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2、督促检查的力度不够。

3、历史故事能调动学生兴趣,但有时占用时间太长,课堂上很少应用,今后的历史课中应适度调整。

4、教师挖掘教材不到位,导致考试时有个别题型学生没有接触过,有的知识点,讲课中根本没有提到,结果学会无从回答。

三其他方面:1、本次考试试题出的偏难,题量大。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期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一、试题特点1.试卷基本构成这次月考是年级上统一命题,试卷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选择题,25个小题,共50分;第二部分是材料题,有四个小题组成,共50分。

考试范围是世界史上册第一、二、三单元古代史的内容(第1课至第8课)。

2.试卷难易程度和得分情况:这次月考是世界古代史的内容,内容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埃及、巴比伦、印度和古代海洋文明的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

试卷总体难度不大,但是平行班的均分很不理想,及格率不高。

二、学生考试得失分析(一)选择题情况:第4、8、14、15、20题丢分严重。

第14题和第15题是考查学生对古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区分,很多学生丢分,第20题是考查学生历史的基本常识,把年代换算成世纪,很多学生根本不懂,胡乱选择而丢分。

(二)材料题情况:第26题的第2小问丢分多,第28题的第1小问丢分相对较多,第29题的材料二丢分较多。

(三)各班均分情况:学生造成这次月考丢分的原因有下面几个方面:(1)基本功不扎实。

上课思想不集中,课后不注意复习(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

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比如: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区别,学生没有花时间去区分,造成答题失误(3)考试不冷静,胡乱下手。

很多学生材料题基本读不懂,历史的迁移能力有限。

三、存在问题(一)教师个人主要问题如下:1、平时缺少灌输优生意识,导致竞争意识缺乏,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

2、上课时对差生不太关注,忽视了对他们的管理,学习效率低下,导致差生较多。

3、平时对学生要求太松,落实不够,效率偏低。

(二)学生的主要问题如下:。

初中历史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分析

初中历史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分析

初中历史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分析本次考试采取闭卷形式进行,题型分:选择题,非选择题。

试题简单,但是涵盖了第一单元几乎所有重点内容。

本份试卷共30分,选择题10个共20分,非选择题1个共10分。

考试时间25分。

试卷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从这次考试中反映出学生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缺乏。

考生失分较多的题目为选择题的第2、4、5、6题;学生对时间和事件的把握不够准确。

材料分析题主要考的是唐太宗,学生没有读清题意,导致后面的几问都答错。

从总的来说,本份试卷难度适中,很好地表达了对学生学习的阶段。

关于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具体阅卷中,我们也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首先还是基础知识问题。

尽管是阶段总结性考试,还是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甚至是无知。

如第5题考的是科举制正式诞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有一局部同学会选错。

其次是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

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细心不够,甚至混淆了时间概念,尽管答得有条有理,但不能得分,实在可惜。

如11题第三问历史上这位皇帝的统治被称为什么?很多学生答成开元盛世。

最后,不少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较低,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材料题的解答方面。

有的学生不明题意,或思维模糊,当然无从答起。

(1)知识是能力之源。

要加大学生做题力度,把讲练相结合。

强化基础知识教学,讲授新课时注意细化知识点,复习时那么要突出重难点,加强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

(2)初中历史教学在注重历史基本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概念。

在这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并注重培养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

但有一个误区必须要防止:即由开卷考试可能带来的轻视历史基本知识、片面重视能力的问题。

(3)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完成对课本知识的讲解,要创造各种机会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对史料的分析能力,答题时分析归纳,组织语言的能力。

(4)还必须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比方和地理、文学以及政治常识初步的思想的重要阵地,变成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初三历史月考试卷分析

初三历史月考试卷分析

初三历史月考试卷分析一本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已结束,为了充分地获得考试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下面对试卷做以简要分析一、试卷的结构分析1、内容结构本次考试内容涉及初中历史所有知识点,满分75分。

2、目标水平结构根据课标和中考范围及要求,本次选题重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测查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的测查,例如历史试题中的时间、人物、事件和意义等等。

3、题型结构分析本次试卷分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类。

其实非选择题又包括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分析说明题、探究题。

另外,试题联系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要大事。

如日本“3.11”特大地震和海啸。

4、难度分析本次试卷总体来看难度适中,梯度较合理。

二、答卷情况分析1、成绩分布情况对三个班成绩统计情况,60分以上的一共15人,其中145班8人,146班5人,147班2人。

及格人数都不到30人。

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错别字严重。

如遵义会议写成“尊议会议”,一国两“制”写成一国两“治”等。

要求平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强调对学生错别字的纠正。

2学生审题不严密,不准确。

具体体现在简答题17题中。

3学生对有的历史概念模糊。

如探究题20题,世界格局的趋势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学生混淆了,这样失去了本不应该失去的分数,因为学生是记得这些基础知识的,只是历史概念上的混淆罢了。

4学生联系新旧历史知识,联系中外历史有一定难度。

这次月考是学生总复习以来的第一次全方位模拟考试,学生失分严重,没有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5学生答题不完整,语言叙述不规范。

比如材料题,说明学生思维局限,不开阔,局限于老师传授给他们的东西,没有发散思维,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答不到要点上来。

6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及运用能力虽有所提高,但还须予以重视和加强训练。

三、教学分析和教学建议1、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和反思,发现在指导学生复习时重知识结构、轻内容整合;重基础知识、轻热点分析;重题型训练、轻方法总结;重布置任务、轻心理调节。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初中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精编七年级A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25*2分=50分):1.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

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A.B.C.D.【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70-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人,学会使用和长期保存火种(天然火)使用打制石器。

选项A符合题意;骨耜是河姆渡人的生产工具,B排除;穿孔饰物是山顶洞人的,C 排除;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D排除。

故此题选A。

2.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某县发现了下图的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万年。

这就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A.元谋人B.山顶洞人C.北京人D.半坡人【答案】A【解析】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A符合题意;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B排除;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C排除;半坡人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D排除。

故选择A。

3.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下列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距今7000年左右的河姆渡居民使用骨耜;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铜器,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春秋后期出现铁制农具。

由此可见,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③④①②,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下图所示为根据化石复原的我国某遗址的远古人类头像,这一远古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题干图片反映的是北京人头像。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第一篇: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及考情分析科目:历史分析人:邓迎平一、试题情况1、考查的知识点及内容本次月考试题的范围是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1---5单元内容,所涉及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两个部分。

古代史内容分布在选择和填空题部分,重点考查的还是近代史部分.2、考查类型及方向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

非选择题有简答题、材料题、分析说明题,活动探究题。

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中,所用时间适中,符合历史科考试标准,与中考题型基本相符;命题思想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双基能力,强调学以致用,理解、运用层次的题目也较多。

非选择题多以专题形式出现依照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了考察,重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发生的大事件。

选择题从题型种类上看,有图文型、材料解析型、概念型、否定型、比较型选择题,组合型、图表型、最佳型选择题;其中情境性型选择题,注意题干的情境性,有7、8、11、13、14、15题使用了图片材料或文字材料,营造历史的氛围,注重对考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历史学习以能力立意的目的。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一)、学生对试题答案的理解、解决及概括的准确度三分之一的学生,重点主干知识掌握较为扎实,说明历史教师在教学与复习中比较到位,学生经过认真复习能从容作答。

例如选择题15小题3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率均在70%以上,辨析题、材料题、及问答题的基础部分得分率均较高。

(二)、学生对答题方法掌握的程度四分之一的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基本上能依托已知知识和借助课本知识进行解题并按质按量完成考试任务。

从试题的得分率可以看出,学生在历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比较方面的能力均有相当大提高。

开始注重历史与社会,历史与个人生活的联系,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综合。

学生的知识视野比较开阔,能关心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现实,因而答案既多元又开放,说明了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本次考试,参加人数共有341人,其中及格203人,及格率为59.53,平均分65.65分,最高分98分,最低分13分。

达到优秀的有111人,优秀率为32.55%。

一、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第一大题选择题最高分满分,最低分2分,大部分同学的分数集中在30至50分。

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重点、难点比较突出。

试题形式灵活,这部分题目整体比较简单,但学生的答题情况不理想,大部分同学错了5题以上。

第二大题列举题失分人数较多。

不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

大部分学生不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第三大题连线题普遍做得差。

学生基础知识基础掌握的不好,知识点混淆现象较严重。

第四大题有40%均能做全对。

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识记能力。

一些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就在这题闹了笑话,答非所问。

二、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

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3、审题不细致,不准确,理解题意不准确。

三、改进措施。

1、夯实基础,精讲精练。

准确的传授知识,精选题目让学生所学知
识得到训练。

2、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利用课堂,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最
快最多的消化当天所学知识。

3、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审题能力、解
题能力等),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规范学生的书写,避免在考试中不必要的失分。

2013-10-29
张敏。

初二历史月考试卷分析.doc

初二历史月考试卷分析.doc

初二历史月考试卷分析初二历史月考试卷分析(一)本周我校组织了第一次月考,现针对这次考试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题分析本次命题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入手,选择三种题型,具有以下特点:1.命题符合以学生为本,切实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一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校的教学实际,没有偏题、漏题。

2.试题注重了基础知识,注重了对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具体体现在第一题、第三题上。

3.试题体现了灵活性,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出发,试题减少了死记硬背的考试内容,体现了创新教育,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存在问题一、学生方面:1、史实不清,是致命的弱点。

2、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

或不重视,或认为历史很好学,不过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赶得上。

3、解题技巧的欠缺。

表现在如何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佳项,提高正确率;如何审好题,做到紧密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尽量多得分等等。

4、看书不细。

未能听进老师的忠言相告,一相情愿地以为这儿不考,那儿不考,存在侥幸心理,结果遭受沉重一击。

5、不会读书。

学生习惯了把一节教材从头念到尾,而较少注意抓住历史发展的脉搏,体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领略历史的博大与精深。

6、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奴隶性强,不肯下工夫,主动去背去记积极性差,这是成绩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八年级是中学生两极分化最严重的时期,好学生可以考90分左右,而差生只能考10分左右,差距太大。

二、教的方面:1、课时和内容所限,有许多时候是跨节授课,导致学生对于整节内容不能形成系统的认识,影响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2、督促检查的力度不够。

3、历史故事能调动学生兴趣,但有时占用时间太长,课堂上很少应用,今后的历史课中应适度调整。

4、教师挖掘教材不到位,导致考试时有个别题型学生没有接触过,有的知识点,讲课中根本没有提到,结果学会无从回答。

三其他方面:1、本次考试试题出的偏难,题量大。

新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2)

新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2)

新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2)九年级1、2两班历史教者:寇德本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已结束,为了充分地获得考试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下面对试卷做以简要分析:一、基本情况:本次参加历史考试的九1、九2两班共有107人,其中九1班53人;九2班54人,本次考试均分:九1班48,02;九2班47,24,及格率:九1班30,19%;九2班29,63%,优秀率:九1班9,43%;九2班1,9%,二、试卷的结构分析1、内容结构:本次考试内容涉及中国史和世界史历史两部分,比例分别为:中国史占52%、世界史占48%,满分100分,按照考试大纲要求这次考试中国史比例稍大点,超过了12%,2、目标水平结构:根据课标和去年中考范围及要求,本次选题重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测查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的测查,例如历史试题中的时间、人物、事件和意义等等,3、题型结构分析:本次试卷设计了四种题型,即单项选择题(40分)、改错题(16分)、材料解析题(20分)、简答题(24分),4.难度分析:本次试卷总体来看难度适中,梯度较合理,二、答卷情况分析1、各分数段分布情况统计表:分数段80-100 70-79 60-69 50-59 40-49 30-39 30以下九1 5 7 4 5 8 14 10 九2 1 6 9 10 8 7 132、各大题答题情况统计表:单项选择题(40分)改错题(16分)材料解析题(20分)简答题(24分)九,1班25,5 6 7,5 9,02九,2班23,4 6,5 6,8 10,54 3.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审题不认真,有的学生对题目的限定词或关键词没有认真审读,没有注意分析,导致失分,如选择题第1、3、6、11题 ,改错题,材料解析题等,没有认真审题,盲目答题造成张冠李戴的错误现象,(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如选择题的第2、3、4、5、6、11小题,改错题,材料解析题、简答题等都犯有类似的错误,究其原因是因为对盖脸的掌握不清楚,发生混淆概念的现象,这些都是课本出现或平时练习过的基础知识,但错误的学生还比较多,(3)、部分学生的答卷态度有问题,具体表现在:部分学生的试卷书写潦草,有乱涂乱改的情况;还有部分学生的试卷空白部分较多,连选择题都空下来不填,态度有问题,此外,还有部分学生,答题时间过短,交卷过早,没有认真答题,三、教学分析和教学建议1、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和反思,发现在指导学生复习时重知识结构、轻内容整合;重基础知识、轻热点分析;重题型训练、轻方法总结;重布置任务、轻心理调节,2、鉴于以上问题与不足,在这之后的教学中将:(1)加强集体备课,在备课、讲课过程中多学习、多探讨,(2)重视基础知识掌握,处理好“厚”与“薄”的关系;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使书由厚变薄;然后,有一个知识点全方位联系相关内容,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使书由薄变厚, (3)关注热点,处理好热与冷的关系,各类时政和社会热点是中考考察的重点,在复习时要关注重大热点,也要关注一些冷点,因为冷与热是相对的,但一些具有长效性的冷点则往往是考察的重点,要指导学生学会联系知识点,做到小切口、大容量、多角度的分析, (4)注重能力培养,处理好思与练的关系,要研究课标、考试说明,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从中发现规律,要加强典型例题和题型的模拟训练,引导学生总结答题方法,提高对知识的迁移、归纳、分析能力,(5)关注心理健康,处理好紧与松的关系,心理健康状况是影响中考成绩的重要因素,随着中考的日益临近,考生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容易导致考试焦虑,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实事求是的调整自我期望,放松心情,以上简要的对本次月考试卷和学生答题情况以及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做以简要分析,有不妥之处望各位老师予以批评指正,。

七年级历史考试分析,月考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考试分析,月考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考试分析一、考试情况概述1. 考试时间、地点和人数该考试于2021年10月18日上午在学校举行,参加考试的有全班共50名学生。

2. 考试形式和时间分配本次考试采用书写形式,时间为120分钟,共两部分,每部分6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40道;第二部分为简答题,共4道。

3. 考试内容和难度该考试涵盖了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中的所有章节,难度适中,既有基础知识的考查,也包括了一些综合性的考点。

二、月考试卷分析接下来将对该考试的月考试卷进行分析。

1. 选择题选择题共40道,其中单选题30道,多选题8道,判断题2道。

首先看单选题,多数考查基础知识点,难度不大。

但也有一些题目需要学生理解并思考,如第12题:“我国南北朝时期,种植业以_____为主。

”,学生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考察和对比,才能正确选择答案。

多选题相对难度较大,需要将不同知识点进行整合,如第25题:“明清之际,江南民间开展了许多______________的反抗活动。

”,需要学生对明清之际和江南特殊文化进行了解。

而对于判断题,虽然只有2道,但判断题考查孰真孰假的能力,这对学生理解并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十分重要。

2. 简答题简答题共4题,难度较大,都需要学生进行综合性思考和分析。

(1)第一道题目要求学生解释什么是“蛮族”,在考察基础之余,也需要学生对蛮族的背景和演变有一定了解;(2)第二道题目要求学生解释“中华文化”,学生需要了解中华文化的形成、传承和发展;(3)第三道题目要求学生分析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需要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和了解;(4)第四道题目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运用学科知识进行类比分析,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总结该次考试难度适中,既考查了基础知识,也涉及了一些综合性考点。

针对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明确学习方向和提高答题能力,提高他们在历史学科上的学习成绩。

初三历史月考试卷分析

初三历史月考试卷分析

初三历史月考试卷分析本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已结束,为了充分地获得考试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下面对试卷做以简要分析:一、试卷的结构分析1、内容结构:本次考试内容涉及初中历史所有知识点,满分75分。

2、目标水平结构:根据课标和中考范围及要求,本次选题重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测查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的测查,例如历史试题中的时间、人物、事件和意义等等。

3、题型结构分析:本次试卷分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类。

其实非选择题又包括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分析说明题、探究题。

另外,试题联系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要大事。

如日本“3.11”特大地震和海啸。

4、难度分析:本次试卷总体来看难度适中,梯度较合理。

二、答卷情况分析1、成绩分布情况:对三个班成绩统计情况,60分以上的一共15人,其中145班8人,146班5人,147班2人。

及格人数都不到30人。

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错别字严重。

如遵义会议写成“尊议会议”,一国两“制”写成一国两“治”等。

要求平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强调对学生错别字的纠正。

2)学生审题不严密,不准确。

具体体现在简答题17题中。

3)学生对有的历史概念模糊。

如探究题20题,世界格局的趋势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学生混淆了,这样失去了本不应该失去的分数,因为学生是记得这些基础知识的,只是历史概念上的混淆罢了。

4)学生联系新旧历史知识,联系中外历史有一定难度。

5)学生答题不完整,语言叙述不规范。

6)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及运用能力虽有所提高,但还须予以重视和加强训练。

三、教学分析和教学建议2、鉴于以上问题与不足,在这之后的教学中将:(1)加强集体备课。

(2)重视基础知识掌握,处理好“厚”与“薄”的关系;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使书由厚变薄;然后,有一个知识点全方位联系相关内容,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使书由薄变厚。

(3)关注热点,处理好热与冷的关系。

各类时政和社会热点是中考考察的重点。

在复习时要关注重大热点,也要关注一些冷点,因为冷与热是相对的,一些尚未有定论的热点中靠一般不会涉及,但一些具有长效性的冷点则往往是考察的重点。

初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

初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

初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本次月考历史试卷考查的是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前三单元内容,本次试题难易程度适中,以考查学生的能力为主,设问突出了前三单元的重点,考察知识比较全面,仔细。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就我们历史科的考试进行以下分析:一、试卷的分析试卷满分50分,其中,单项选择10分,每小题2分。

材料题3个,共30分。

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存在以下问题(1)选择题4、6、7、8、9、10等体学生失分较多。

学生不能准确理解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民主政治,对古代战争的认识,亚历山大东征等知识点存在识记混乱、理解不清,尤其是第4选择题,对伯利克里改革内容认识不清,导致第4题失分较多。

随之而来的是材料题回答混乱,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为数不多的成年男性公民”与全体成年公民的差别。

其次为选择题8学生对战争的认识不到位,对战争的认识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古代战争一方面具有侵略性,另一方面也不自觉的充当了文明传播的工具。

(2)第11题,材料题,总分8分,平均成绩大都在3、4分左右,学生回答问题失误较多的是第二问,“全体公民”实质上是指全体成年男性公民,但是大多数学生回答“男性公民:导致失分。

第三问评价民主政治,学生只简单进行了说明,没有说明这种民主本质是奴隶制民主政治,因而失分。

(3)材料题12题,是本试题分值最大的一题,12分,比较简单,学生普遍回答较好,基本分值都在8分左右,失误较多的是“种姓战争“的根源学生回答失误较多,占50%左右。

(4)材料题13题,考察西欧封建分级制度,10分,大约30%左右的学生回答是没有看材料所给的图,而是看课本上的图,导致失误,错误的认为被统治阶级是骑士,因而失分。

二、本试题有以下特点:(1)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重视理解能力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对日本大化改新这个中考考点材料题没有涉及。

三、建议1、个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
本次月检测考试历史为闭卷测试,总分50分。

历史月考试卷共两道大题,分别是选择题、综合题三大题型。

试题涵盖了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1—8课)的内容,容量不大,难易适中,主要考察学生对第一单元内容,测试题型符合历史测试模式,能考察出学生近一个多月的学习情况。

从得分情况看:实考学生776名,最高分50分,最低分4分,优秀人数 85 人,及格人数 471 人,平均分 31.58 分.
从卷面来看:选择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分左右,得分率较低的题是第1、4、5、8、14小题,综合题16(3)、(4)做的不够全面,而综合17题(2)、(4)答非所问,对综合题的分析能力较弱。

做题习惯差,考试审题不清。

我们七年级历史备课组经过分析试卷,反思近一个月的教学情况,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二、基本做题能力较差,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今后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多说、多记、多练习。

2、狠抓基础知识的。

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真正会背并会运用。

3、在做题时,强调学生认真审题,学会用排除法;同时注意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做题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做题的方法,特别是辨析题的方法及分点答题等,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4、加强集体备课及教研,耐心地面对每一位学生,不断提高教学成绩。

5、加强培优补差工作,抓好指标内的同学,同时照顾好中等生,稳定好学困生,从而在稳定中求发展。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精选23篇)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精选23篇)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精选23篇)初中历史试卷分析篇1从总体上说,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潜力,渗透德育。

以新课标为准绳,学科的重点资料为核心,紧跟时代脉搏,设问巧妙,立意高远。

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潜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

一、基本状况1、本次参考人:252及格人数:93人2、试题特点本试题共两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潜力的考查,个性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潜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潜力,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潜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潜力的考查,设问跨度小,对分析潜力的考查也只是局限于比较浅的层面上。

二、试题解题状况1、概念把握不准确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因素,无数个概念支撑了历史长河,历史概念区分了多个历史史实与现象,如果基本的概念模糊,势必影响对历史脉络的把握和对历史现象的理解。

如第11小题:关于“随唐”的相关叙述,部分学生误选a,就是对概念理解不清造成的。

2、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历史学科资料包罗万象,涉及了语数政地等多领域、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若相关学科知识缺乏,定会对学习历史带来务必困难。

如2、4、8、12、14、20等,部分学生之所以选错,显然是由于相关学科知识缺乏造成的。

3、历史思维潜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潜力、概括归纳潜力差历史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史实,分析历史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善于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概括归纳潜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嗦或不完整。

如第24、25小题第三问,部分学生失分较多,这就是平时历史思维潜力训练太少、分析综合潜力欠缺影响所致。

又如23小题:唐太宗和宋太祖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们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巩固统治政权。

八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资料

八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资料

八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教师:李章乾为了有效检讨教学得失,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得失,为今后教学提供借鉴,以便取得好的成绩,现对本学期第一次月考学生完成试卷质量分析如下:一、试卷评析:本次月考由学校组织统一考试,学校严格按照考试要求实施了考试,学生成绩客观真实。

本次历史试卷题型内容主要涉及第一第二单元,符合新课程改革发展趋势,难易适中,题型较全,考查范围均在课标要求和课本范围以内,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查并重,形式新颖,考题较活,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套价值非常高的试卷。

二、试卷范围及题型:本套试卷考查的是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的内容,考查内容与所学内容保持一致,是对学生本月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检测。

共有两大题型:单项选择题和主观题两大题型,试卷两大提共100分,即选择题20小题60分,材料分析题40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及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存在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很多学生对历史知识点掌握不到位,很多应该掌握的知识都没有掌握住,特别是一些重点知识,比如单项选择题考查具有民族精神、爱国精神的人物,四个选项中只有琦善一人不具备,但有相当一些同学没做对。

2、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

很多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还可以,但是把知识运用到具体解题中不能做到灵活自如,有些题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学生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3、知识总结概括能力不足。

对于那些需要将知识点归纳总结的题,很多学生不能有效组织知识回答,如主观题部分考查不平等条约是怎样一步步吞噬中国美丽的山河,如果以单个知识点的形式呈现,学生可能会答,总结到一起学生就出现错误了。

4、史料分析问题多多。

学生或者不能正确分析史料,特别对史,结果答错,或者将历史事件混淆,所答不对,或者根本不知史料所云,乱答一气,或者张冠李戴,不知所云。

5、错字、别字、词不达意之处甚多。

还有的学生在自己发挥的部分所答与题目根本不沾边。

四、今后教学努力方向:1、加强检查,重视基础知识掌握。

八年级(上)历史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八年级(上)历史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八年级(上)历史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简介本文档对八年级(上)历史第一次月考的质量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关数据和观察结果。

通过分析考试质量,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提升教学效果。

考试题型和分布第一次月考的历史科目共设置了三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考试总分为100分,其中选择题占40分,填空题占30分,解答题占30分。

以下是各个题型的具体分布情况:- 选择题:共10道题,每题4分,共40分。

- 填空题:共15道题,每题2分,共30分。

- 解答题:共3道题,每题10分,共30分。

难度分析对于选择题,整体难度适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回答,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在部分难度较高的题目上出现失误。

对于填空题,难度较为分散,有些学生能够正确填写关键词,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较多的填写错误。

对于解答题,整体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

少部分学生在解答题上表现出较好的理解和写作能力。

重点考察内容第一次月考主要考察了以下历史知识点和能力要求:1. 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和农民起义。

2. 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和交流。

3.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4. 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分析能力。

5. 阅读和理解历史文献的能力。

学生成绩分布根据对学生答卷的批改和评分,我们统计了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

具体数据如下:- 优秀(90分及以上):占总人数的15%。

- 良好(80-89分):占总人数的30%。

- 中等(70-79分):占总人数的35%。

- 及格(60-69分):占总人数的15%。

- 不及格(60分以下):占总人数的5%。

学生表现与建议根据学生的整体表现和成绩分布情况,我们对学生的研究情况提出以下建议:1. 对于选择题和填空题,鼓励学生多做题、多积累知识点,并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对于解答题,要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历史探究,并提升他们的文献分析和写作能力。

初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初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一、成绩分析历史基础比较差,本届学生在08-09学年度第二学期8年级历史期末统测均分为32.21。

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学生之间、班级之间差距依然很大,最高分:60;最低分:12。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问题错误率较高的选择题有:第6题、第11题、第15题、第16题。

学生对历史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理解能力较差,针对有关时间排列题的归纳能力有待提高。

(二)造成答题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条:1、错别字较多,书写潦草,书写不规范。

2、审题不清,学生对题目理解不准确。

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审题不清,缺乏一定的概括和归纳能力。

不能认真仔细地阅读,知识的概括、迁移能力尚待训练。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更有待提高。

答题不准确,有答非所问、问少答多、问多答少等现象。

3、基础知识不扎实,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张冠李戴,答案不完整。

知识点、得分点把握不住,关键的词、句出不来,乱抄书现象严重。

三、下一阶段教学思路1、加强审题训练关键是找好关键词,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

对题干和选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而不是浅尝辄止。

对审题要高度重视,告诉学生审题——审题——再审题。

2、重视基础,回归课本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对于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质量。

平时教学要坚持左图右书,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加强知识的迁移或重组能力,以便应对新的问题。

3、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4、不放弃一名学生降低重心,把握尺度,个别辅导,力争让每位学生在自己的跑道上跑出好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情况
本次考试采取闭卷形式进行,题型分:选择题,非选择题。

试题简单,但是涵盖了第一单元几乎所有重点内容。

二、试卷分析
本份试卷共30分,选择题10个共20分,非选择题1个共10分。

考试时间25分。

试卷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从这次考试中反映出学生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考生失分较多的题目为选择题的第2、4、5、6题;学生对时间和事件的把握不够准确。

材料分析题主要考的是唐太宗,学生没有读清题意,导致后面的几问都答错。

从总的来说,本份试卷难度适中,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的阶段评价。

关于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具体阅卷中,我们也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首先还是基础知识问题。

尽管是阶段总结性考试,还是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

如第5题考的是科举制正式诞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有一部分同学会选错。

其次是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

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细心不够,甚至混淆了时间概念,尽管答得有条有理,但不能得分,实在可惜。

如11题第三问历史上这位皇帝的统治被称为什么?很多学生答成开元盛世。

最后,不少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较低,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材料题的解答方面。

有的学生不明题意,或思维模糊,当然无从答起。

三、关于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知识是能力之源。

要加大学生做题力度,把讲练相结合。

强化基础知识教学,讲授新课时注意细化知识点,复习时则要突出重难点,加强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

(2)初中历史教学在注重历史基本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概念。

在这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并注重培养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

但有一个误区必须要避免:即由开卷考试可能带来的轻视历史基本知识、片面重视能力的问题。

(3)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完成对课本知识的讲解,要创造各种机会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对史料的分析能力,答题时分析归纳,组织语言的能力。

(4)还必须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比如和地理、文学以及政治常识初步的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变成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历史内容本身的博大精深就注定了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好的园地。

以上是我对这次月考的一个粗略的分析。

希望学生们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