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出院和入院的护理
入院与出院病人的护理
入院与出院病人的护理入院护理是指病人从家庭或其他地方转移到医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士需要为病人提供的护理服务。
在入院护理中,护士需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1.接待病人:当病人到达医院时,护士需要亲切地接待,清晰地告知病人医院的相关信息,带领病人到达相应的医疗科室,并向病人介绍病房环境和医疗设施。
2.记录和评估:护士需要仔细记录病人的个人信息和病史,包括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地址、过敏史、既往病史等。
同时,护士还需要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心率、呼吸、体温、血压等参数的测量,以便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
3.安置病人:护士需要确保病人的安全和舒适,包括将病人安置在适当的病床上,并提供必要的床上用品,如枕头、被褥等。
护士还需检查病人的生活习惯,帮助病人更好地适应医院生活。
4.建立良好的沟通:护士需要与病人建立密切的沟通,以便了解病人的需求和关注点,并及时解答病人的疑问。
护士应该耐心倾听病人的抱怨和意见,并及时采取行动,以满足病人的需要。
5.实施治疗计划:根据医生的指示,护士需要准确地执行治疗计划,包括给予药物、采集标本、进行简单的治疗和操作等。
在执行治疗计划时,护士需要注意细节,保证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出院护理是指病人治疗结束后,从医院出院回家的过程中,护士需要为病人提供的护理服务。
在出院护理中,护士需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1.安排适当的出院时间: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护士需要帮助病人安排适当的出院时间。
护士还需要通知病人家属,提醒他们提前做好接送准备。
2.教育病人和家属:护士需要向病人和家属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包括如何正确服药、注意事项、饮食控制、日常生活照顾等。
护士还需要向病人和家属解释出院总结和治疗报告,帮助他们理解病情和治疗结果。
3.准备出院相关文件:护士需要准备病人的出院相关文件,包括病历、处方、医嘱等。
护士需要确保这些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交给病人按照医生的指示执行。
4.安排出院后的康复计划:护士需要帮助病人和家属制定出院后的康复计划,包括继续服药、定期复诊、康复锻炼等。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卧床休息
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
患者病情危重,生活不 每1~2小时巡视患者一次
能自理
观察病情
患者病情较轻,生活基 每日巡视患者两次
本自理
观察病情
14-15
第二节 患者旳卧位
舒适卧位旳基本要求 卧位旳分类 常用卧位 变换卧位法
14-16
一、卧位旳基本要求
舒适卧位:患者卧床时,身体各部位均处于 合适旳位置,感到轻松自在。
合用范围:
➢ 灌肠、肛门检验及配合胃镜、肠镜检验等 ➢ 预防压疮 ➢ 臀部肌内注射
14-26
半坐卧位(flower position )
合用范围:
➢ 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半坐卧位可降低局 部出血。
➢ 胸腔疾病、胸部创伤或心脏疾病引起呼吸困难旳 患者。
➢ 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旳患者。 ➢ 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旳患者。
撤去“患者一览表”上诊疗卡及床头(尾) 卡
填写出院患者登记本
14-59
(一)执行出院医嘱
14-27
半坐卧位(flower position )
机制(胸腔疾病、胸部创伤或心脏疾病引起 呼吸困难者):
➢ 重力→部分血液滞留于下肢和盆腔→回心血量降 低→减轻肺瘀血和心脏承担
➢ 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减轻腹腔内脏器 对心肺旳压力→肺活量增长→利于气体互换→呼 吸困难旳症状得到改善
14-28
➢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 清洁、整顿床单位
14-55
第四节 患者出院旳护理
患者出院前旳护理 患者出院当日旳护理
14-56
一、患者出院前旳护理
医生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决定出院日期,开 写出院医嘱
➢ 告知患者及家眷 ➢ 进行健康教育 ➢ 注意患者旳情绪变化 ➢ 征求患者对医院医疗、护理等各项工作旳意见,
病人入院和出院护理指导
病人入院和出院护理指导
入院和出院是病人在医院期间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护理指导可以帮助病人更好地应对治疗和康复。
入院护理指导
1. 安排入院前的准备:提醒病人准备好个人物品和必备文件,如医保卡、身份证等。
2. 健康状况评估:医护人员会对病人进行健康状况评估,了解病情和个人需求。
3. 病情告知和解释:医生会向病人详细解释病情、治疗计划和可能的并发症,并回答病人和家属的疑问。
4. 安排住院:将病人安排到合适的病房,并告知病人有关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
5. 营养指导:提供病人在住院期间的饮食要求和营养指导,根据病情给予合理的膳食建议。
6. 康复目标设定:根据病情和治疗计划,制定康复目标,并启动相应的康复计划。
出院护理指导
1. 出院时间安排:医生会根据病情评估确定病人的出院时间,并告知病人和家属。
2. 家庭护理计划:根据病情和出院后的需求,制定家庭护理计划,包括饮食、药物管理、伤口护理等。
3. 药物使用指导:医生会对出院后需要使用的药物进行详细解释,包括用法、用量和可能的副作用。
4. 饮食建议:根据病情和个人需求,提供出院后的饮食指导,保持合理的营养摄入。
5. 康复指导:为病人提供出院后的康复指导,包括运动锻炼、康复理疗等方面的建议。
病人入院和出院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良好的护理指导可以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
医务人员应该细心指导和关注病人的需求,并定期随访了解病情。
同时,病人和家属也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参与康复计划,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病人入院的护理
• 四、分级护理
• 分级护理是在长期护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护理模式,国家卫生部 已将其定为“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是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 缓、急和病人的自理能力,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的实施有 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 护理级别分为4级,即特别护理、一、二、三级护理(表3-1)。病人 入院后,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护理等级,下达医嘱,并分别在住院病 人一览表和病人床头卡上设不同标记,表示的方法如图3-3所示,用 不同的颜色表示。提示护士根据医嘱和标记具体落实,护士长进行督 促检查。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病人出院的护理
• (三)病人持住院证到住院处 • 医生签发住院证后,病人或家属决定是否接受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果
接收,则去住院处办理住院手续,并接受相应的护理。 • (四)入病区的初步护理工作 • 办理住院手续后,病人进入相关病区,入院过程结束。
• 二、住院处的护理工作
• (一)办理入院手续 • ①填写登记表格。病人或家属持住院证到住院处办理相应的住院手续
身心需要,拟订初步护理计划。一般应在24 h内完成护理病历的书写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病人入院的护理
• (二)急诊病人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 • 病区接收的急诊病人多从急诊室直接送入或由急诊室经手术室手术后
转入,护士接到住院处通知后,除基本的护理、一般病人入病区后的 护理外,应根据病人情况立即做好以下工作: • 1. 准备病床单元 • 急症、危重病人应送至危重病人监护病室或抢救室,并在床上加铺橡 胶单和中单;对于急诊手术病人,需准备好麻醉床。 • 2. 做好医疗准备 • 通知有关医生等候,做好抢救准备。或根据病人情况去急诊室接回病 人。
入院和出院病人的护理-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①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监测生命体征;②根据医嘱 ,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 ③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
入量;④根据患者病情,正 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 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 施安全措施;
⑤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 位;⑥实施床旁交接班。
一级 护理
①病情趋向稳定的重 ①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
考点导航 第三节 入院和出院病人的护理
(二)病人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 1. 一般病人的护理:将备用床改为暂空床,向患者介绍环境
,测量生命体征,填写相关资料;在体温单40~42℃之间用 红笔纵行填写入院时间并放在住院病案首页;介绍标本的 留取方法、注意事项等;收集患者相关日常生活资料和一 般情况。 1)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笔逐页填写住院病历眉栏及各种表 格。 2)用红色水笔在体温单40~42℃横线之间相应入院时间栏内 ,纵行填写入院时间。 3)按顺序排列住院病历: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记录、病史 和体格检查单、病程记录、各种检验检查报告单、护理记 录单、住院病历首页、门诊或急诊病历。 4)填写入院登记本、诊断小卡、床尾卡。
• 12.该患者的护理级别为
• A.特级护理
B.一级护理
• C.二级护理
D.三级护理
• E.四级护理
• 答案( B )
• 13. 护士巡视该患者的时间宜为
• A. 24小时专人护理
• B.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 • C.每30~60分钟巡视一次
• D.每1~2小时巡视一次
• E.每4小时巡视一次
考点练习
• 4.病区护士接到住院处通知有新病人入院后,首 先应
• A.安排床位,将备用床改为暂空床 • B.到门口迎接新病人 • C.向病人做入院指导 • D.填写有关表格 • E.收集病情资料
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入院时的护理:1.与病人和家属交流:在病人入院时,护士应与病人和家属进行详细的交流,了解病人的病史、过敏史、用药情况等重要信息,并解答他们的疑问和担忧。
2.身体评估:护士应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并观察病人的意识水平、精神状态、营养状况等。
3.健康教育:护士应向病人介绍住院期间的护理计划和日常生活安排,提供健康教育,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的自我管理和预防措施。
4.导引和安顿:护士应引导和安顿病人,帮助他们熟悉住院环境和设施,并简要介绍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
5.协助医疗程序:护士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协助病人进行各种医疗程序,如采集血样、插管、换药等。
6.安全预防:护士应确保病人的基本安全,包括防止跌倒、预防压疮、正确使用护理设备等。
7.心理支持:住院对于一些病人来说可能是一种心理上的挑战,护士应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帮助病人应对情绪上的波动和应激。
出院时的护理:1.出院计划:在病人即将出院时,护士应与病人和家属一起制定出院计划,包括康复计划、用药指导、复诊安排等。
2.康复指导:护士应向病人提供康复指导,包括如何正确进行康复运动、饮食调理、用药时间和剂量等信息。
护士还应解答病人和家属的问题。
3.安排转诊或复诊:如果病人需要继续接受进一步的治疗或康复,护士应安排相应的转诊或复诊事宜,并向病人提供有关医疗机构和专家的信息。
4.出院手续:护士应协助病人完成出院手续,包括退费、取回护理报告和医疗资料等。
5.安全嘱咐和告知:护士应向病人和家属提供有关安全注意事项的指导,如用药的注意事项、饮食限制等。
同时,护士还应向病人和家属告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应对方法。
6.情感支持和鼓励:出院对于病人和家属来说可能是一个喜悦和紧张的时刻。
护士应向他们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面对康复和生活的挑战。
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是医疗机构提供的重要服务。
通过仔细和细致地护理工作,护士可以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和有效的照顾,帮助他们尽快康复,重返社会。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患者入院和出院护理是医院日常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患者入院和出院过程中,护士承担着许多责任和任务,包括接待患者、核对患者信息、进行体格检查、指导患者和家属、安排转院、准备出院资料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一、患者入院护理1.接待患者:在患者到达医院时,护士应亲切地迎接患者,注重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首先询问患者姓名、年龄、住址等基本信息,并帮助患者办理入院手续。
2.核对患者信息:护士在接待患者之后,需核对患者身份与病历是否符合,确认患者的病情和入院目的。
护士还应正确记录患者的入院时间和房间号,以便后续的工作进行。
3.进行体格检查:护士在接待患者之后,需进行患者的体格检查,包括量体温、测血压、心率、呼吸等基本生命指标。
护士应记录检查结果,并将其报告医生。
4.安排床位和住院:根据患者的入院目的和病情,护士需要协调安排患者的床位。
护士应将患者引领至床位,并为患者安排住院。
5.指导患者和家属:护士在患者入院后,需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交流和指导,包括介绍住院环境、告知入院流程、介绍医院的服务项目和规章制度等。
护士还需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患者的医嘱和治疗计划,并告知注意事项和禁忌。
6.准备入院资料:护士在患者入院之前,需准备患者的入院资料,包括护理记录单、病历卡、医嘱单、化验单等。
护士应正确填写并整理这些资料,并将其妥善保存,以便后续的工作进行。
二、患者出院护理1.确认出院时间和计划:患者出院前,护士应与医生沟通,确认患者的出院时间和出院计划,包括是否需要转院、患者的出院医嘱等。
2.准备出院资料:护士在患者出院前,需准备患者的出院资料,包括出院小结、药物清单、病历复印件、住院费用清单等。
护士应仔细核对这些资料,并将其整理好,以便交予患者和家属。
3.教育患者和家属:在患者出院前,护士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药物的用法和副作用、饮食习惯的调整等。
入院和出院护理范文
入院和出院护理范文一、入院护理1.患者接待:护士首先要做的是接待患者,确保其能够安心入院治疗。
接待流程包括核对患者个人信息、了解病情、安排住院床位等。
2.病情评估:入院后,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
主要包括生命体征检查、疼痛评估、精神状态评估等。
通过评估结果,护士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后续的治疗与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3.制定护理计划:根据病情评估结果,护士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包括床位安置、营养摄入、药物给予、特殊护理等。
护理计划要综合考虑到患者个人的特点,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正确执行各项医嘱:入院后,患者会有各种医嘱,包括用药、检查、治疗等。
护士要负责正确执行这些医嘱,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治疗。
5.观察与监测: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变化等。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6.护理文书记录:入院期间,护士要认真记录患者的各项护理情况,包括每次的生命体征、给药时间与剂量、症状观察等。
这些记录对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非常重要。
7.提供心理支持:入院对患者来说是一次陌生而不安的经历,护士要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减轻其紧张与焦虑。
二、出院护理1.出院指导:在患者即将出院前,护士要向患者提供出院指导。
包括药物使用方法、饮食、锻炼、注意事项等。
这些指导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和自我管理。
2.安排床位:在患者出院前,护士需要与医务人员沟通,安排合适的床位。
确保患者出院后有一个舒适的环境用于康复与恢复。
3.执行出院医嘱:医生会给出出院医嘱,护士要负责执行这些医嘱,包括药物的配发与交代、检查的预约等。
确保患者出院后的继续治疗得到保障。
4.补充康复物品:有些患者出院后需要康复物品的辅助,护士可以帮助患者获取这些物品,如轮椅、助行器等。
5.向家属提供护理指导:护士要向患者的家属提供必要的护理指导。
包括入院后的病情变化、用药、饮食、锻炼等。
这有助于家属更好地照顾患者。
总结:入院和出院护理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入院和出院病人护理的方法
入院和出院病人护理的方法入院和出院是病人在医院治疗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对于病人的护理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入院和出院两个方面介绍病人的护理方法。
一、入院病人护理的方法1. 接待和登记:当病人到达医院时,护士应热情接待,并进行详细的登记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病史、过敏史等。
同时,护士还应向病人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
2. 安排住院: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嘱,护士需要将病人安排到相应的病房,并告知病人病房的位置、床位号等信息。
3. 体格检查:入院后,护士需要进行病人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
4. 了解病情:护士需要与病人进行沟通,了解病情、症状以及病史等信息,以便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5. 给予治疗:根据医嘱,护士需要给予病人相应的治疗,包括给药、输液、更换伤口敷料等。
6. 心理护理:入院对于病人来说是一个较为紧张和焦虑的过程,护士需要给予病人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提供舒适的环境,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
7. 饮食护理: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嘱,护士需要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8. 安全护理:护士需要保证病人的安全,包括防止跌倒、感染、误吸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同时还需关注病人的个人隐私和财物安全。
二、出院病人护理的方法1. 安排离院时间:根据医生的判断和病人的病情,护士需要提前安排好病人的出院时间,并告知病人及家属。
2. 教育指导:在出院前,护士需要给予病人和家属详细的疾病知识和自我管理的指导,包括如何正确服药、注意事项、饮食调理、康复锻炼等。
3. 准备出院资料:护士需要准备好病人的出院资料,包括病历、医嘱、化验单等,确保病人顺利出院。
4. 安排转诊和复诊:如果病人需要转诊到其他医疗机构继续治疗,护士需要提前联系好相关医疗机构,并告知病人和家属具体的转诊安排。
5. 出院小结:护士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情况,撰写出院小结,详细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方案、医嘱等,并交给病人和家属。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1】第一节患者入院的护理患者入院护理是指患者经门诊或急诊医生诊查后,因病情需要住院做进一步观察、检查和治疗时,经诊查医生建议并签发住院证后,由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的一系列护理工作。
入院护理的目的包括:1.协助患者了解和熟悉环境,使患者尽快熟悉和适应医院生活,消除紧张、焦虑灯不亮心理情绪;2.满足患者的各种合理需求,以调动患者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3.做好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
一、入院程序入院程序是指门诊或急诊患者根据医生签发的住院证,自办理入院手续至进入病区的过程。
(一)、办理入院手续(二)、实施卫生处置(三)、护送患者进入病室二、患者进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一)、一般患者的入院护理1.迎接新患者2.通知负责医生诊查患者3.为患者测量T、P、R、血压和体重,必要时测量身高4.通知营养室为患者准备膳食5.填写住院病历及各种表格眉栏项目6.介绍与指导7.执行入院医嘱及给予紧急护理措施8.入院护理评估(二)、急诊患者的入院护理1.通知医生2.准备急救器材及药品3.安置患者4.配合抢救5.询问病史三、患者床单位的准备床单位要保持整洁,床上用物需定期更换。
铺床法的基本要求是舒适、平整、紧扎、安全、实用。
常用的铺床法有:(一)、备用床目的:保持病室整洁,准备接收新患者(二)、暂空床目的:1.供新住院患者或暂时离床患者使用2.保持病室整洁(三)、麻醉床目的:1.便于接收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的患者2.使患者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3.避免床上用物被污染,便于更换。
(四)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目的:1.保持患者的清洁,使患者感觉舒适2.预防褥疮等并发症发生四、分级护理分级护理是指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自理能力的评价结果,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
通常将护理级别分为四个等级,即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及三级护理。
各级护理级别的适用对象及相应的护理内容见下表。
各级护理级别适用的对象及护理内容第二节患者出院的护理患者经过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稳定、痊愈需出院或需转院(科),或不愿接受医院的建议而自动离院时,护理人员均应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出院护理工作。
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及出院护理
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及出院护理患者入院及出院护理是基础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健康起着关键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患者入院及出院护理的内容和要点。
一、患者入院护理:入院护理是指将患者送至医疗机构或医院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过程。
以下是患者入院护理的主要内容和要点:1.接待患者:医院接待部门需要做好接待患者的准备工作,包括核对患者身份、登记患者基本信息、了解患者主诉和病史等。
2.住院登记:将患者的基本信息录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并安排患者的病床和房间。
3.介绍医院环境:将患者带领到病房并介绍病房的各项设施和医院的基本规章制度。
4.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基本生命体征,以及进行身体各系统的检查。
5.入院医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检结果开具入院医嘱,包括用药、饮食、活动等方面的指导和要求。
6.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要制定护理计划,明确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得到个性化的护理。
7.安全防护: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护士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8.心理护理:入院对患者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和经历,护士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
二、患者出院护理:患者出院护理是指患者从医院康复后离院的过程。
以下是患者出院护理的主要内容和要点:1.安排出院:医生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决定患者是否可以出院,护士需要及时向患者和家属传达出院的决定,并告知患者有关出院的注意事项。
2.交待注意事项:护士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包括继续用药、饮食、活动、康复锻炼等方面的指导。
3.整理出院资料:护士需要整理患者的出院资料,包括病历、检查报告、医嘱等,并交给患者及其家属。
4.康复指导: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护士需要为患者制定康复计划,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指导,如何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态。
6.交接班:护士需要与接班的护士交接出院病人的情况和护理措施,以便接班护士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
病人入院和出院护理
病人入院和出院护理第四章病人入院和出院护理在病人的入院与出院护理中,护士应全面地掌握整个入、出院的程序,根据整体护理的要求,评估并满足病人的身心需要,与其建立愉快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给病人及其家属留下美好的印象。
第一节病人入院的护理入院护理的目标是:使病人与家属感到受欢迎与被关心;促使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的环境;观察与评估病人的情况;拟定护理计划;实施个别化整体化的护理,维护病人身心安全与舒适。
一、入院程序(一)评估由门诊或急诊医师来完成。
(二)办理入院手续病人经初步诊断,确定需住院治疗时,应由医师签发住院证。
病人或家属持住院证到住院处办理相应住院手续,并缴纳住院保证金及填写登记表格等。
住院处接收病人后,应立即通知相应病区的值班护士根据病人病情轻重做好接纳新病人的准备。
如该病区无空余床位时,对门诊病人可办理待床手续(三)进行卫生处置根据病人病情轻重及身体状况,在卫生处置室对其进行相应的卫生处理,如给病人理发、沐浴、更衣、修剪指甲等。
危、重、急症的病人可酌情予以免浴。
对有虱虮者,应先行灭虱,再行以上的卫生处置;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应送隔离室处置。
病人换下的衣物和暂不需用的衣物可交家属带回或按相关手续暂存放于住院处。
(四)护送入病区住院处护理人员应携病历护送病人入病室。
根据病人病情需要可选用步行、轮椅、平车或担架护送。
护送病人入病室后,应与所在病区值班护士就该病人的病情、已经采取或需继续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个人卫生情况及物品进行交接。
三、病人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一)护理目标1.病人与家属应感受到受欢迎和被关心。
2.病人能熟悉医院的环境,并适应病人的角色。
3.病人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与护理。
(二)护理措施1.一般病人入院后的初步护理(1)准备病人床单位:病区护士接住院处通知后,按需要安排床位。
将备用床改为暂空床,备齐病人所需用物,如面盆、痰杯、热水瓶等。
(2)迎接新病人:(3)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对能站立的病人测身高、体重并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入/出院护理
入院和出院护理是护理工作的内容之一。
做好病人入、出院的护理是满足病人身心需要的具体体现。
病人入院护理是指病人入院后,护理人员对病人所进行的一系列护理工作,包括入院的程序和病人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
以帮助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环境,配合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一、入院程序
①办理入院手续:病人持医生签发住院证办理入院手续,缴纳住院保证金、填写登进表格等;住院处受到住院证后,电话通知病区值班护士根据病情做好接纳新病人的准备。
②进行卫生处置:根据病人的病情及身体情况,进行卫生处置,如立法、沐浴、更衣、修剪指甲等。
③护送进入病区:卫生处止完毕,由入院护士携带门诊病历护送病人入病室。
④交接手续:入病区后,护送人员与病区值班护士交接病人的病情、所采取或需继续的治疗护理措施、个人卫生情况及物品等。
二、病人入病区后的护理:
①准备床单位:接到入院处通知后,病室护士根据病人病情安排病床,并将备用床改为暂空床。
②迎接新病人:当病人来到病室后,护士以热情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迎接新病人,将病人引至指定的床单位,妥善安置。
③测量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
④通知医生诊视病人,必要时协助医生检查。
⑤填写住院病历和有关护理卡片。
⑥通知营养室为病人准备膳食。
⑦入院护理评估病人。
⑧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病室环境、有关规章制度、床单位及其设备的使用方法,使病人尽快熟悉新环境。
注意事项
(1)、危、急、重症病人、即将分娩、体质虚弱者可酌情免浴。
如有虱、虮者,先行灭虱、虮,在做卫生处置。
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者应在隔离室处置。
(2)、护送病人如病区的途中要注意病人的安全和保暖,不应停止必要地治疗(如输液、给氧)。
(3)、护送病人入病区后,与病区值班护士交接病人的病情、所采取或所需继续的治疗护理措施、个人卫生情况及物品等。
(4)、病人的病历必须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好,用蓝色钢笔逐项填写住院病历眉栏及各种表格;用红色钢笔在当日体温单相应时间40~42°C的横线之间纵行填写入院时间。
(5)、急诊病人入病区后医生未到位钱,护士应根据病情做出初步判断,给予紧急处理,如吸氧、吸痰、止血、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等。
(6)、对于不能正确叙述病情和要求的病人,必须暂时留陪送人员,以便询问病情等有关情况。
三、分级护理
1、特级护理指征: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重症监护患者;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其他有生命
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其护理要求是①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②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③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⑤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⑥实施床旁交接班。
2、一级护理制征;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其护理要求是①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3、二级护理指征: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其护理要求①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4、三级护理指征: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其护理要求①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④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出院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对即将出院的病人进行出院指导,帮助其掌握出院后巩固疗效恢复健康的相关知识;同时协助病人办理出院手续;清洁、消毒和整理床单位。
1、出院的程序:
(1)、医生根据病人健康恢复情况决定出院日期,护士根据出院医嘱,将出院日期提前通知病人及家属,协助病人做好出院准备。
(2)、评估病人身心需要,针对病人康复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必要时可为病人或家属提供有关疾病的相关资料,便于病人和家属掌握有关的护理知识、技能和护理要求。
(3)、出院钱征求病人及家属对医院医疗护理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出院当日停止一切医嘱,注销所有治疗、护理执行单,撤去“病人一览表”上的诊断卡及床头卡。
(5)、填写出院通知单,通知病人或家属到出院办理处办理出院手续。
(6)、协助病人整理用物。
(7)、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护送病人出病区。
(8)、病人床单位的处理,撤除床上用物,进行消毒、清洁处理。
铺好备用床,准备迎接新病人。
(9)、按相关要求整理病人病历,交病案室保存。
2、注意事项:
(1)、出院前护士应对病人的身心状况进行评估,并填写病人出院评估单,指导病人出院后在休息、饮食、用药、功能锻炼和定期复查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同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给予病人安慰与鼓励,争强病人的康复信心,减轻病人因离开医院所产生的恐惧和焦虑感。
(2)、病人出院后需继续服用的药物,按医嘱处方到药房领取药物,并交病人或家属带回,同时给予病人用药知识的指导。
(3)、用红色钢笔在当日体温单相应时间40~42°C的横线之间纵行填写出院
时间,停止一切医嘱。
(4)、传染性疾病病人的床单位及病室,均按传染病终末消毒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