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海市构建医疗卫生高地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通知-地方规范性文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海市构建医疗卫生高地行动计划
(2016─2018年)的通知
横琴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珠海市构建医疗卫生高地行动计划(2016─2018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卫计局反映。

珠海市人民政府
2016年8月16日
珠海市构建医疗卫生高地行动计划(2016─2018年)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卫生强省的决定》(粤发〔2015〕15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构建医疗卫生高地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通知》(粤府函〔2015〕363号)和《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卫生强市的决定》(珠字〔2016〕7号)精神,加快建设医疗卫生高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目标
围绕建设卫生强市目标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相结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培养引进高层次卫生人才、开展医学先进技术、打造高端医疗品牌、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发展优势资源,推动医教研产联动,建设一批省级高水平医院和临床重点专科,引进培养一批省级医学领军人才和杰出青年医学人才,打造一批医学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提升区域辐射能力,打造珠江口西岸医疗卫生高地。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高水平医院。

到2018年,全市6家三级医院全部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市人民医院和中大五院进入省高水平医院30强,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的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同类医院前列,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达标上等。

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

以巩固和创建三级甲等医院为抓手,全面快速提升各医院的综合实力。

鼓励三级医院加强对外合作,打造学科门类齐全、人才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管理高效科学的高水平医院,承担疑难复杂危重疾病诊疗、医学人才培养、临床医学研究、医疗技术研发和健康产业孵化等任务,并带动区域医疗卫生全面协调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二)建设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

瞄准医学学科和临床专科国际发展前沿,科学规划和布局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大力引进世界先进、国内一流的医学团队,聚集资源,加强合作,打造优势专科群。

重点围绕精准医疗、介入诊疗、肿瘤防治、中医骨科、中医眼科和生殖医学等专科,建设3─4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5─2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0个以上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到2018年,争取5─8个高水平重点专科进入全省100强。

(三)打造医学科技创新平台。

围绕重大疾病防治需求,统筹医教研产力量,创新建立医院与高等院校、产业园区、科研院所、高端医院的合作机制,打造医学科研协同创新平台。

到2018年,争取3-4个医学科技创新平台被列入全省医疗卫生高地建设项目。

1.打造精准医疗创新平台。

通过应用以基因测序技术为基础的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疾病的精准分类、诊断、预防和治疗。

推动市人民医院与澳门大学和美国杰克
逊研究室、中大五院与深圳华大基因科技公司等精准医疗研究中心合作,引入(植入)国际、国内顶级科学家和高水平学科团队,打造精准医疗研究中心。

整合市人民医院、中大五院、市妇幼保健院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资源,开展恶性肿瘤、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疾病、出生缺陷型疾病的个性化精准防治研究。

到2018年,力争我市精准医疗中心进入广东省10个精准医疗创新平台行列。

2.打造转化医学创新平台。

加强基础医学、药物研发、临床研究和公共卫生的合作和联合攻关,重点围绕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神经和精神疾病等重大疾病防治需求,推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技术、方法和产品。

全力推进市人民医院与中科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建设珠海市转化医学联合研究中心。

推动医疗机构与生物医药等企业开展医学转化创新研究,力争到2018年在精准医学转化等方面有所突破。

3.打造生物医学创新平台。

加快生物医药支柱产业建设,发挥生物医药行业院士工作站的作用,重点推进新药、生物制药和新材料技术的创新研究,建立粤港澳区域性新药创制中心、CEPA框架下生物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窗口、全国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全球生物医药资源新型配置枢纽。

推进3D打印、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发展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新技术。

到2018年,力争在生物医学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推动新材料、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争取三级甲等医院全部成为药物临床试验和应用基地。

4.打造中医药创新平台。

加强重大疑难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加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与开发力度,推进中医药养生保健和现代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

依托广东省中医院,打造我市中医药“治未病”标准化建设平台。

推进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与澳门大学的中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搭建中医药人才培养、制剂研发、医学转化等平台。

发挥珠海区位优势,打造“两岸四地”中医药诊疗服务平台。

推进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将园区打造成为面向国际的中医药技术合作平台。

到2018年,争取建成1个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

5.打造互联网+医疗创新平台。

以电子政务的形式建立统一、权威、开放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市、区、镇(街)、村(居)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部门、区域、行业间数据开放融合,共建共享。

推进“一卡通”项目二期工程,完善数据中心建设。

加快实现移动医疗、移动护理、电子结算、穿戴医疗、远程会诊、远程慢病管理、大型设备物联网管理等智慧医疗服务。

促进和规范健康管理大数据的应用和发展,加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推广普及,探索互联网+分级诊疗模式,支持网络医院发展,逐步建立“个人─家庭─社区─医院”全程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新模式。

到2018年,初步建成全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力争1所医院进入广东省10所网络医院行列。

6.打造公共卫生创新平台。

加强国际、国内合作,建立公共卫生技术创新协作机制,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传染病的追踪与响应能力、疾病早期发现能力、诊断检测和治疗方法的研发能力。

推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华中科技大学等在环境与健康领域的协同创新,开展化学中毒成份快速检测、病原微生物网络实验检测、PM2.5与人群健康研究以及危害人群的主要死因研究等项目,建立珠港澳三地口岸传染病联防联控新机制和海上突发事件紧急医疗卫生救援新机制。

到2018年,争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打造的公共卫生创新平台成为全省3个公共卫生创新研究中心之一。

(四)大力引进培养省级医学领军人才和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健全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医学人才成长机制,优化卫生人才结构。

改革人事薪酬制度,营造宽松政策环境,支持建设医学人才科技创新团队。

落实高层次卫生人才政策,实施“双百人才计划”。

支持中山大学在我市设立医学研究生院(医学研究中心),发挥市人民医院博士后工作站的作用。

培养引进省级以上重点专科(学科)团队和带头人50个以上、青年英才100人以上、年轻的优秀博士300人以上。

到2018年,争取8─10名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纳入全省百名医学领军人才培育计划、20名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纳入全省千人培训计划。

(五)发展高水平健康服务产业。

鼓励和支持优质社会资本举办有规模的医疗机构,发展民营高端医疗服务。

推动美国麻省总医院、美国善福德儿童医院等合作项目。

推进医疗机构国际评价和认证。

加快发展中医保健、健康体检、体育健身、健康养老等健康服务业和医疗器械、康复器具、保健用品等研发制造
业,打造一批高水平健康产业集群。

充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融合环境、健康、医疗和养生等因素,打造高端健康医疗旅游品牌。

到2018年,争取设置1─2所国际合作医院,打造1─2个高端医疗品牌,争取国家健康医疗旅游基地项目落户珠海。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各区、各部门要将医疗卫生高地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推进,加强组织领导,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考核督导,确保高地建设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市卫计局负责统筹协调高地建设工作,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确保高地建设任务完成。

(二)强化政策扶持。

对纳入医疗卫生高地建设的所有项目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医疗技术准入、设备配置、医学科研立项等绿色通道。

落实国家、省和市有关财税支持、土地使用、投资融资、科技创新、社会办医等优惠政策,促进医教研产高度融合。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参与高地项目建设。

积极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项目,共同推进医疗卫生高地建设。

来源:/fg/detail2025997.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