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技术介绍

合集下载

转基因的基础知识

转基因的基础知识

转基因的基础知识目录1. 转基因概述 (2)1.1 转基因的定义 (2)1.2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历史 (3)1.3 转基因技术的分类 (4)2. DNA及基因的介绍 (5)2.1 DNA的结构与功能 (7)2.2 RNA和基因表达 (8)2.3 基因的识别和分离 (9)3. 转基因的方法学 (10)3.1 直接基因运输法 (12)3.1.1 显微吸管法 (13)3.1.2 电穿孔法 (14)3.1.3 粒子轰击转化法 (15)3.2 载体介导的转基因技术 (16)3.2.1 病毒载体 (17)3.2.2 细菌载体 (18)3.2.3 人工染色体载体 (19)3.3 基因编辑与基因驱动 (20)4. 转基因伦理与法律考量 (22)4.1 转基因伦理争议 (24)4.2 转基因法律法规现状 (25)4.3 公众认知与消费者权利 (26)5. 转基因在农业中的应用 (27)5.1 转基因作物开发 (28)5.2 转基因农作物的益处与风险 (30)5.3 转基因作物的常见类型 (31)6. 转基因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32)6.1 基因治疗 (33)6.2 基因工程用于疫苗与药物 (34)6.3 转基因动物模型 (36)7. 转基因的未来趋势 (37)7.1 新基因编辑工具的发展 (38)7.2 转基因技术的精确性与安全性提升 (40)7.3 生态系统平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41)7.4 全球化与转基因的国际合作 (42)1. 转基因概述又称基因工程,是一项革新性的生物技术,通过基因操作改变生物遗传物质,赋予其新的特性或增强现有特性。

核心原理是将目标基因(如抗病基因、抗虫基因、提高营养价值等)从一个生物体(供体生物)分离并插入到另一个生物体的基因组中(受体生物),从而改变受体生物的基因组成。

这一过程能够使受体生物获得新的功能,例如抵抗特定病害、耐受农药、提高产量、增强营养价值等。

转基因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转基因和基因敲除技术介绍

转基因和基因敲除技术介绍
摘自《中华医学信息》 2007年第22卷第21期
文献:
Construction of pha-Operon-Defined Knockout Mutants of Pseudomonas putida KT2442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Poly(hydroxyalkanoate) Production
1. 利用基因同源重组进行基因敲除
应用最为广泛 其具体的原理和应用将在后 ——基因捕获法
利用某些能随机插入基因序列的病毒,细菌或其他基因 载体,在目标细胞基因组中进行随机插入突变,建立一个携 带随机插入突变的细胞库,然后 通过相应的标记进行筛选获 得相应的基因敲除细胞。
普遍性转导 局限性转导
噬菌体可以转导给体染色体的任何部分到 受体细胞中的转导过程
在转导过程中,如所转导的只限于供体菌 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则称为局限性或特 异性转导.
转染:通过感染方式将外来DNA引入宿主 细胞,并导致宿主细胞遗传性状改变的过 程称为转染(transfection)。转染是转化的一 种特殊形式。
在聚乙二醇存在下,使两个细胞原生质融合, 融合后的细胞形成二倍体细胞,具有两套 染色体,表现两者的特征。常用作生物工 程的研究
补充资料
“基因敲除小鼠”: 他们利用“基因敲除”的方法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基因敲除小鼠”的
方式,把任意改变小鼠基因变为现实,不仅可以研究单个基因在动物 体内的功能,而且为人类攻克某些遗传因素引发的疾病,提供了药物 试验的动物模型。 所谓“基因敲除小鼠”,就是先在小鼠的胚胎干细胞上通过基因重 组的办法进行基因修饰──就是将胚胎干细胞中的靶向基因改掉,然 后将“修饰”后的胚胎干细胞植入小鼠的早期胚胎,生成嵌合体小鼠。 这种嵌合体小鼠长大后,体内同时存在被“修饰”过的基因和未被 “修饰”的基因。如果某些小鼠的生殖细胞恰巧被“修饰”过了,则 它们就会生出基因完全被“修饰”过的小鼠

高三生物讲义《转基因技术》

高三生物讲义《转基因技术》

第一讲转基因技术1.1 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1.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2.理论基础(1)基因拼接的理论基础:①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②D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4种脱氧核苷酸;③双链DNA分子的空间结构都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外源基因在受体内表达的理论基础: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独立遗传单位;②遗传信息的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阐述的信息流动方向;③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1.2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1)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分离纯化出来。

(2)作用: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3)举例:Eco RⅠ限制酶SmaⅠ限制酶2.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1)作用:将双链DNA片段连接起来,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2)类型:①E·coli DNA连接酶: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得到的,只能连接互补的黏性末端,不能连接平末端。

②T4DNA连接酶:从T4噬菌体中分离出来的,既能连接互补的黏性末端,又能连接平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效率比较低。

3.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分子运输车”(1)具备条件:①能在宿主细胞内稳定保存并复制;②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以便与外源基因相连;③有标记基因,以便进行筛选。

(2)常用载体: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的DNA。

例题精讲【例1】与“限制性内切酶”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A.反转录酶B.RNA聚合酶C.DNA连接酶D.解旋酶【答案】C【例2】下列粘性末端属于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而成的是()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A【例3】图示某DNA片段,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①②③可形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B.④在基因中的排列顺序包含着遗传信息C.DNA复制时解旋酶作用于⑤D.DNA连接酶可连接⑤处断裂的化学键【答案】D【例4】现有一长度为1000碱基对(bp)的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 RⅠ酶切后得到的DNA 分子仍是1000 bp,用KpnⅠ单独酶切得到400 bp和600 bp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用Eco RⅠ、KpnⅠ同时酶切后得到200 bp和600 bp两种长度的DNA分子。

转基因技术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转基因技术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转基因技术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转基因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农业生产和食品供应链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转基因技术的使用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其对生态系统潜在影响的讨论。

本文将探讨转基因技术可能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利与弊。

一、转基因技术介绍转基因技术是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将外源基因导入某一特定物种,使其表达新的性状或特征的一项生物技术。

这项技术通过基因编辑、基因组编辑等手段,可以将一种物种中的优良特征转移到另一种物种中,从而提高作物的抗病性、产量等特性。

二、转基因技术的潜在影响1. 生态平衡打破转基因作物的引入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转基因作物的耐草害和杂草控制性能的增强可能会导致野生植物数量减少,甚至濒危或灭绝。

这可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一些依赖野生植物的生物群落造成威胁。

2. 生物多样性下降转基因技术可能降低生物多样性。

转基因作物对杂草和有益昆虫的抗性可能导致野生植物和非靶标昆虫的数量减少。

这可能对食物链和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转基因技术使得少数优势基因的传播速度更快,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

3. 基因的扩散与突变转基因技术可能引起基因的扩散与突变,对生态系统产生潜在影响。

转基因作物与野生近缘种进行杂交可能导致基因的扩散,造成野生种群基因污染。

此外,基因的突变可能引发未知的生态风险,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三、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1. 利: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营养价值转基因技术在改良农作物方面具有潜力。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耐逆性,从而增加粮食供应并改善农民收入。

此外,转基因作物的经济效益通常更高,因为它们更能抵抗虫害和疾病的侵袭。

2. 弊:可能引发生态灾难引入转基因作物可能导致生态灾难。

如果转基因作物的耐草害性或杀虫性无法控制,虫害可能逐渐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转基因作物的耐抗性下降。

这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和环境污染。

3. 利:减少农药使用量转基因作物的抗虫特性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转基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转基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转基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随着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转基因技术已经成为了农业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对许多植物品种的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

那么,究竟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呢?它有哪些基本原理和应用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一、转基因技术的基本原理转基因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将外源基因转移到目标生物体内,使其产生新的基因组成。

其主要原理就是利用“基因克隆”技术,将外源基因通过人工手段插入到目标基因组的某个特定位置上,从而改变其遗传特征。

具体而言,转基因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基因的克隆:首先,需要从源生物中提取出需要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序列,利用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将其扩增至足够的数量,然后将其插入到质粒(一种环形DNA分子)中。

2. 基因的传递:接下来,将质粒注入到植物的幼芽或细胞中,并利用特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促使其转染到细胞内部。

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粒会整合到目标细胞的基因组中,并产生新的遗传特征。

3. 遗传特征的评估:最后,需要评估新的遗传特征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变。

通常情况下,需要通过PCR、Southern印迹、Western印迹等方法进行鉴定,以确保其具有所需的基因组成。

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1. 农业领域中的应用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因修饰的农作物:通过对植物基因组的改良,可以使其具有更好的耐旱、耐寒、抗虫等特征,从而增加其产量和品质。

例如,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大豆就比传统品种更具有耐病抗虫的能力,以及更高的产量和质量。

(2)新品种的培育: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出更加适应环境的新品种,也可以改良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如改良大米、小麦等谷类作物,使其更加富含营养成分,从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2. 医学领域中的应用除了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之外,转基因技术还具有重要的医学应用价值。

例如,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机构正尝试使用转基因技术来改良疫苗和治疗方法,以更好地保护人类健康。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转基因技术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受体生物体中,使其获得新的性状或改善已有性状的一种技术。

它涉及到分离、克隆和传递外源基因,因此对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探讨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一、转基因技术的原理转基因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基因分离:从捐赠者生物体中提取所需的基因。

2. 基因克隆: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将目标基因剪切,并将其连接至载体DNA上。

3. 基因传递:将重组DNA引入受体生物体中,使其具有外源基因。

4. 基因表达:被转入受体生物体的外源基因在其体内得到表达,产生所需的蛋白质。

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1. 农业领域转基因技术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病性。

通过将具有抗虫、抗病、耐旱等特性的基因导入作物,可以减少农药使用和减轻环境污染。

例如,转基因玉米能够抵抗害虫的侵害,减少喷洒农药的次数,从而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2. 医学领域转基因技术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可以生产大量的重组蛋白质和药物,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糖尿病、癌症和血友病等。

同时,转基因技术也为基因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3. 环境保护转基因技术可以用于修复环境中的污染物。

通过导入具有降解能力的基因,转基因微生物可以分解或转化有毒污染物,加速环境修复的过程。

这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转基因技术的潜在问题虽然转基因技术带来了许多潜在的好处,但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

1. 生物安全性问题转基因作物引起了人们对生物安全性的担忧。

可能会发生基因水平的扩散,导致基因污染,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因此,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估和监测非常重要。

2. 遗传资源保护问题转基因作物的广泛种植可能会对传统品种的保护和遗传资源的多样性造成威胁。

需要加强对遗传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确保不会因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而丧失重要的遗传资源。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常用于改良作物、生物制品和生命体的创新技术。

它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来创造新的性状或增强现有性状。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基于两个关键步骤:基因分离和基因重组。

基因分离是转基因技术的第一步。

科学家会从一个生物体中分离出感兴趣的基因。

这个过程需要使用酶来切割DNA分子,将目标基因从整个染色体中分离出来。

基因分离通常需要在专门的实验室中进行,并且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步骤。

在分离基因的过程中,科学家会选择和标记目标基因,以便在后续的研究中更容易识别和操作。

基因重组是转基因技术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基因重组中,科学家将目标基因插入到一个载体DNA中,这个载体DNA一般是细菌或酵母等微生物的遗传物质。

然后,这个载体DNA被转移到目标生物体中,使得目标基因能够在目标生物体中进行表达。

基因重组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其中最常用的是利用特殊的酶称为限制性内切酶来切割DNA。

限制性内切酶可以识别和切割DNA分子中的特定序列。

如果目标基因和载体DNA都被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它们可以通过互相连接来重组。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使用DNA连接酶来连接DNA分子,生成一个重组DNA分子。

完成基因重组后,科学家需要将这个重组DNA转移到目标生物体中。

这个过程通常称为转染。

转染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包括通过细菌感染、载体颗粒注射和基因枪等技术。

这种转染过程能够使得目标基因稳定地插入到目标生物体的染色体中。

一旦转染完成,目标基因就被整合到了目标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中,并且能够在目标生物体中进行表达。

这样,目标生物体就会表现出与被转移基因性状相关的变化。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基于基因分离和基因重组这两个关键步骤。

通过这种技术,科学家能够将不同物种的基因组合到一起,创造出新的生物体或改变现有生物体的性状。

这项技术在农业、医学和生物制药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和潜力,为人类带来了许多机会和挑战。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应用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应用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应用一、转基因技术的概念转基因技术(transgenic technology)是将外源基因导入一个生物体,使其在表现型和遗传性状上发生改变的一种技术。

在转基因过程中,通过人工手段将一个或多个外源基因导入目标生物体的染色体,从而改变目标生物体的基因组成。

二、转基因技术的原理转基因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基因选择:选择合适的外源基因,这些基因往往来源于其他物种,可以是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如抗病基因、耐草药基因等。

2.基因克隆:将选择的外源基因进行扩增和纯化,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制备大量目标基因的复制体。

3.载体构建:将目标基因插入到某种载体中,常用的载体有质粒、病毒等,通过转化等方式将目标基因导入载体中。

4.转染:将得到的载体导入目标生物体的细胞中,使目标基因被细胞摄取和表达。

5.筛选与鉴定:通过标记、筛选等手段,识别并筛选出带有目标基因的细胞,进一步验证目标基因是否成功表达。

6.培育与繁殖:将成功表达目标基因的细胞进行培养和繁殖,从而获得具有目标基因的转基因生物体。

三、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医学和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案例:1. 农业领域•抗病虫害作物:通过导入抗病虫害基因,使作物获得抗性,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耐逆环境作物:通过导入耐旱、耐盐碱等相关基因,使作物在恶劣环境下生长,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

•改善营养成分:通过导入相关基因,提高作物的营养成分含量,如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的作物。

2. 医学领域•基因治疗:通过导入缺失或异常基因,纠正患者的遗传病变,实现基因治疗,如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某些癌症等。

•生物药物生产:利用转基因技术大量制备生物药物,如重组蛋白、抗体等,提高产量和效果。

3. 工业领域•生物降解:利用转基因菌株生产具有降解能力的酶,用于污染物的降解,实现环境友好型生产。

•生物能源: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微生物,在生物质降解和发酵过程中提高产氢、产乙醇等有机能源的效率。

转基因技术的步骤

转基因技术的步骤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将特定基因导入生物体的技术,其主要步骤如下:
1. 目标基因的选择:选择需要导入的目标基因,通常是从其他生物中提取或合成得到的。

2. 载体构建:将目标基因与载体(如质粒、病毒等)结合,构建成重组载体。

3. 细胞转化:将重组载体导入受体细胞中,可以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进行转化。

4. 筛选和鉴定:对转化后的细胞进行筛选和鉴定,通常使用标记基因或筛选试剂来筛选出含有目标基因的细胞。

5. 转基因植株的培育:将筛选出的含有目标基因的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培育出转基因植株。

6.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和鉴定: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检测和鉴定,通常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目标基因的存在和表达情况。

7. 安全性评估: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安全性评估,包括环境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评估等。

8. 申请批准:如果转基因植株通过安全性评估,需要向相关部门申请批准,才能进行商业化种植或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转基因技术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严格的操作和管理,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转基因技术也面临着一些争议和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转基因技术动植物转基因方法

转基因技术动植物转基因方法

转基因技术动植物转基因方法转基因技术是一种现代生物技术,通过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修饰和重组,从而实现特定的性状改良或新性状的引入。

在动植物领域,有多种转基因方法被广泛应用,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

一、动物转基因方法1、显微注射法这是动物转基因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在显微镜下,将经过处理的外源基因直接注射到受精卵的雄原核中。

因为雄原核较大,更容易容纳和整合外源基因。

注射后的受精卵经过培养和筛选,然后移植到代孕母体的子宫内,最终发育成转基因动物。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相对直接,成功率较高;但缺点是技术难度大,对设备和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且可能会对受精卵造成一定的损伤。

2、病毒载体法利用病毒作为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细胞。

经过改造的病毒失去了致病性,但仍能携带外源基因并将其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

常用的病毒载体包括逆转录病毒、腺病毒等。

此方法的优势在于转染效率较高,能够感染多种类型的细胞;然而,病毒载体的容量有限,可能引起免疫反应,且存在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

3、胚胎干细胞介导法首先从早期胚胎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然后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

经过筛选和鉴定,含有外源基因的胚胎干细胞被重新注入到囊胚腔中,与囊胚细胞融合,形成嵌合体胚胎。

最后将嵌合体胚胎移植到代孕母体子宫内发育。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精确的基因修饰,但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和操作难度较大。

4、体细胞核移植法先将供体细胞进行基因修饰,使其携带外源基因,然后将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构建重组胚胎,再将重组胚胎移植到代孕母体中发育。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得大量遗传背景相同的转基因动物,但技术流程复杂,成功率相对较低。

二、植物转基因方法1、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农杆菌是一种天然的植物基因转化载体。

当植物受伤时,农杆菌会感染植物,并将其携带的一段 DNA(称为 TDNA)转移并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

在转基因操作中,将含有目的基因的 TDNA 载体导入农杆菌,然后用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从而实现目的基因的转化。

转基因的方法和原理(可编辑)

转基因的方法和原理(可编辑)

转基因的方法和原理转基因的方法和原理 1目的基因制备和载体系统 2几种有效的转基因方法 3定点突变和受体系统简介转基因研究技术的中心环节即为DNA重组技术,其最终目的是将DNA片段转入为一个生物体,从而使该生物体具有表现某种性状。

转基因通过获取基因、重组基因和表达基因等过程来实现。

转基因打破了物种的界限,使不同种的生物的遗传物质在分子水平上重新组合在一起,并且完全可以按照人的意志或目的,实现对生物体的改造。

基本步骤 1.分离获得目的基因; 2.在体外进行DNA重组,将外源DNA 连接到能自我复制又带有选择标记的载体上; 3.将重组DNA转移入受体细胞;4.筛选出含有目的DNA的受体细胞克隆;目的基因制备和载体系统目的基因来源:基因组DNA分离、化学合成、PCR扩增、cDNA文库及DNA文库中制得。

载体:质粒、λ噬菌体、柯氏质粒、YAC载体等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DNA聚合酶等 PCR反应 PCR技术就是在体外通过酶促反应或自发地扩增一段目的基因的技术。

PCR要求反应体系具有以下条件: 1、要有与被分离的目的基因两条链各一端序列相互补的DNA引物约20个碱基左右; 2、具有热稳定性的酶如Taq DNA聚合酶; 3、4种dNTP; 4、作为模板的目的DNA序列。

PCR反应可扩增出100~5000bp的目的基因。

PCR反应过程 1、变性,即将模板DNA置于95℃的高温下,使双链DNA的双链解开变成单链DNA;2、退火,将反应体系的温度降低至55℃左右,使得一对引物分别与变性后的两条模板链相配对;3、延伸,将反应体系温度调整到Taq DNA聚合酶作用的最适温度72℃,然后以目的基因为模板,合成新的DNA链。

反复进行约30个循环左右,即可扩增得到目的DNA序列。

利用cDNA法由于真核生物的mRNA具有poly A这一结构特点,可以用结合长度大约为15bp的短链多聚DT的纤维素填充的柱子,根据碱基配对原则,将其吸附,从真核细胞的总RNA中提取出来,再用能打断A-T氢键的缓冲液洗脱。

农业转基因知识科普讲解

农业转基因知识科普讲解

转基因技术是科技进步的结果
• 最早是驯化育种:人们直接驯化野生生物。
• 第二阶段是选择育种:人们依靠肉眼观察和经验,直接从 一个品种群体中选择自然变异个体,培育成新品种。
• 第三阶段是杂交育种:人们发现两个不同品种通过杂交产 生的后代具有明显的优势,于是利用这一技术在后代中选 择具备双亲优良特性的品种。
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玉米已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
转基因株系
非转基因对照
Cry1Ac-M、Cry1Ah、Cry1Ie、Cry1Ab等抗虫玉米杀虫效果显著 并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80%,减轻粮食与饲料真菌毒素污染60%
• 转基因水稻生产人血清白蛋白进入国际市场
禾元生物科技公司 武汉光谷生物城
种子中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纯度达99%,已获准环境释放并完成生产中试, 试 产品已出口。估计每亩产品相当200人献血(200ml/人),效益可达到12—16 万元。
• 第四阶段是诱变育种:人们利用射线等物理因素或诱变剂 等化学因素处理生物,人为创造遗传变异,再从中选择所 需要的突变类型培育成新品种。
• 现阶段是分子育种:主要是转基因育种。人们不仅掌握了 基因的功能,还实现了对需要的目的基因分离、导入到另 一物种中,使后代性状可准确预期。
转基因技术优势
基因来源更丰富、育种过程更精准、缩短育种周期
主要性状包括抗病虫、抗除草剂、节水耐 旱、营养品质改良等
另有37个国家和地区批准转基因作物产品 进口用于饲料和食品加工
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排序
超过50,000 公顷 (125,000 英亩)
1. 美国 2. 巴西* 3. 阿根廷* 4. 印度*
5. 加拿大 6. 中国* 7. 巴拉圭* 8. 巴基斯坦* 9. 南非* 10. 乌拉圭* 11. 玻利维亚* 12. 菲律宾*

转基因知识点总结

转基因知识点总结

转基因知识点总结一、转基因技术的原理转基因技术是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目标生物体的染色体中,使其表现新的特性或功能。

这个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基因的识别、克隆、导入、筛选和鉴定。

1. 基因的识别首先,科学家们需要从外部环境中寻找到与目标特性相关的基因。

这个基因可能来源于其他生物体,也可以是由人工合成的。

一旦找到了合适的基因,就需要对其进行分离和纯化,以便进一步的操作。

2. 基因的克隆接下来,科学家们需要复制这个基因,以便在后续的实验中进行操作。

这个过程通常通过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或者其他克隆技术来实现。

一旦得到了足够多的基因拷贝,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3. 基因的导入在得到了目标基因的大量拷贝之后,科学家们需要找到一种途径将其导入到目标生物体的染色体中。

这个过程通常通过质粒导入、病毒感染、基因枪法等技术来实现。

一旦成功地将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体中,就需要进行后续的筛选和鉴定。

4. 基因的筛选和鉴定一旦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体的染色体中,就需要进行筛选和鉴定,以确认目标基因已经被成功导入并发挥了预期的功能。

这个过程通常通过PCR、Southernblotting、Northernblotting等技术来实现。

一旦确认了目标基因已经被成功导入并表现了预期的功能,就可以进行后续的实验。

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医学、工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农业领域,转基因作物可以抗病虫害、耐逆境、提高产量、改良品质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在医学领域,转基因技术可以用于治疗疾病、生产药物、疫苗等方面;在工业领域,转基因微生物可以生产生物燃料、化工产品等。

总的来说,转基因技术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益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1. 农业转基因作物可以抗病虫害、耐逆境、提高产量、改良品质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比如,转基因水稻可以抗虫、耐盐碱、提高产量;转基因玉米可以抗虫、耐除草剂、提高产量;转基因大豆可以抗除草剂、提高产量等。

转基因的方法

转基因的方法

转基因的方法
转基因是一种操作基因组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基因枪法(Gene Gun Method):将要导入的外源基因以微
粒形式射入植物细胞中。

在这个过程中,先将目标基因包裹在金属微粒或胶体颗粒上,然后使用高压气枪对细胞进行投射,使得基因能够进入细胞。

2. 细菌介导的转化(Bacterial-mediated Transformation):将
目标基因插入具有DNA传递能力的细菌,然后将细菌和植物
细胞接触,使得目标基因通过细菌转移到植物细胞中。

3. 再生障碍物介导的基因传递(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将目标基因插入一种常见的土壤细菌——
农杆菌,然后将该细菌与植物组织接触,使得农杆菌将目标基因输送到植物主细胞中。

4. DNA递送介体介导的转化(DNA Delivery Mediated Transformation):通过将外源基因与DNA递送介体(如利用
病毒载体)结合,并将其导入细胞内,使外源基因被细胞摄取。

5. 基因剪切工具(Gene Editing Tools):利用CRISPR/Cas9
系统等基因剪切工具,直接对细胞中的基因进行切割和编辑,以实现外源基因的引入或目标基因的改变。

这些方法在不同的生物体和实验室条件下有所不同,选择合适
的转基因方法取决于研究目的、生物体的特性和实验条件等因素。

转基因技术介绍

转基因技术介绍
转基因技术介绍
目录
-
1 转基因技术的历史 2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 3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4 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 5 结论
转基因技术介绍
这种技术基于对生命分子遗传 学基础的理解,并使用精确的 工具——基因剪切酶(如限制性 核酸内切酶)和DNA重组技术—
—来操作基因组
转基因技术,也称为基因工程 或基因修饰技术,是一种现代 生物技术,它允许科学家通过 改变生物体的DNA(脱氧核糖核 酸)序列来改变其遗传特性 转基因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农 业、医药、工业和基础生物学 研究等领域
PART 3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转基因技术被广 泛应用于许多领 域。以下是其中
一些主要应用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农业
在农业上,转基因技术被用于改 良作物的品质、抗病性、抗虫性 和耐旱性等。例如,通过添加抗 虫基因,可以使作物对某些害虫 具有抵抗力,从而减少农药的使 用和保护农作物。此外,转基因 技术也被用于生产转基因食品, 这些食品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或 更长的保质期
从那时起,转基因技术经历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4
PART 2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
1
转基因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基因剪切酶切割特定DNA序列,然后 通过DNA重组技术将这些序列插入到另一个生物体的基因组中
通过这种方式,科学家可以添加、删除或修改特定基因,从而改变 生物体的遗传特性
2
3
例如,可以添加抗病性、抗虫性或产量等特性到作物中,也可以改 变微生物以生产特定药物或材料
PART 5
结论
结论
总之,转基因技术是一 种强大的现代生物技术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和潜在的益处

转基因技术概述

转基因技术概述

转基因技术概述第一节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人类对基因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知识积累过程。

早在1865年,奥地利的修道士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遗传因子”就是基因的前身;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首次提出了“基因”一词,开始沿用至今。

20世纪初,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进一步发现基因是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的,但这些研究只是触及基因的表相,而真正揭示基因本质是在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和发展之后。

20世纪50年代随着脱氧核糖核酸(DNA)双螺旋结构的解析,人类对基因的结构和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或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部分病毒是以RNA序列作为遗传信息载体)。

基因包括编码序列(外显子)、单个编码序列间的间隔序列(内含子)和编码区前后对于基因表达具有调控功能的序列(启动子和终止子)。

DNA分子是由两条核苷酸链按酸碱互补配对原则构成的具有双螺旋结构的分子化合物。

单个核苷酸由一个5碳糖连接一个或多个磷酸基团和一个含氮碱基组成。

单个核苷酸再以糖—磷酸—糖的共价键形式连接形成DNA单链。

每个糖分子上附着一个碱基,共有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和鸟嘌呤(G)4种不同的碱基。

两条DNA单链以互补配对形式,5'端对应3'端形成DNA双螺旋结构。

其中两条DNA 链中对应的碱基A-T以双键形式连接,C-G以三键形式连接,糖—磷酸—糖形成的主链在螺旋外侧,配对碱基在螺旋内侧,螺宽为2nm。

基因是生命的密码,记录和传递着遗传信息,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生物体的生、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

不同物种中基因数量差异很大,如简单的RNA病毒只有8个基因,流感病毒有1700多个基因,大肠杆菌有近4300个基因,水稻大约有46000至55000个基因。

生物的某个性状可由一个基因决定,也可由多个基因或一组基因共同决定。

转基因技术介绍

转基因技术介绍

转基因技术介绍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前沿的、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它将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基因信息从一个物种复制到另一个物种,从而使另一个物种具有新的性状。

转基因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和农业生产。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利用遗传工程的工程和生物技术的综合技术,它的特点是用其他物种的片段来修饰某个物种,从而改变物种的性状。

它是以快速、准确、质量高、低投入高收益为特征的新一代生物技术,并在国内外广泛应用。

转基因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和抗虫性,提高作物产量,减少使用农药和化肥,降低食品的油脂含量,更好地利用资源,改良动物品种等。

它不仅能改善作物的抗性状,而且还可以改变作物的外观与味道,使其具有营养价值,更加便携及节约成本。

转基因技术还开拓了医药领域,利用抗病毒物质和其他基因来治疗疾病和改善免疫系统等。

转基因技术确实可以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但是我们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控制它的利弊性,防止其引起环境的污染、破坏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基因技术编辑转基因即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Genetically Modified,简称GM),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体基因组中提取所需要的目的基因,或者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基因片段,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特定的遗传性状个体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望的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

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分子生物学。

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但如今人们对改变原有动植物性状的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狭义),将对微生物的操作称为遗传工程技术(狭义)。

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简称GMO)。

目录1发展历史2基本技术过程3分类人工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微生物基因重组自然转基因4转基因技术产物转基因生物转基因食品5技术特点组合原理植物动物6与杂交的区别种基根杂交技术植物杂交杂交畜牧7转基因技术现状转基因食品技术应用商业化8媒体报道9转基因植物转化方法农杆菌介导转化花粉管通道法核显微注射法基因枪法精子介导法核移植转基因法体细胞核移植法10影响减少温室气体排量疑问对环境系统对生态物种动物试验11社会学者批评转基因标识法案12相关事件动物异常事件转基因水稻争议巴西坚果事件普斯泰事件转基因玉米事件俄转基因食品事件广西迪卡玉米事件转基因大米试验实验鼠致癌事件猕猴喂养实验律师申请公开遭拒13批准作物一览1发展历史1974年,波兰遗传学家斯吉巴尔斯基(Waclaw Szybalski)称基因重组技术为合成生物学概念,1978年,诺贝尔医生奖颁给发现DNA限制酶的纳森斯(Daniel Nathans)、亚伯(Werner Arber)与史密斯(Hamilton Smith)时,斯吉巴尔斯基在《基因》期刊中写道:限制酶将带领我们进入合成生物学的新时代。

转基因技术,包括外源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受体细胞,以及转基因途径等,外源基因的人工合成技术、基因调控网络的人工设计发展,导致了21世纪的转基因技术将走向转基因系统生物技术2000年国际上重新提出合成生物学概念,并定义为基于系统生物学原理的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

2基本技术过程(1)从生物有机体复杂的基因组中,分离出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或者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2)在体外, 将带有目的基因的DNA 片段连接到能够自我复制并具有选择标记的载体分子上, 形成重组DNA分子。

(3)将重组DNA分子引入到受体细胞(亦称宿主细胞或寄主细胞) 。

(4)带有重组体的细胞扩增,获得大量的细胞繁殖体。

(5) 从大量的细胞繁殖群体中,筛选出具有重组DNA分子的细胞克隆。

(6)将选出的细胞克隆的目的基因进一步研究分析,并设法使之实现功能蛋白的表达。

3分类转基因过程按照途径可分为人工转基因和自然转基因,按照对象可分为植物转基因技术,动物转基因技术和微生物基因重组技术。

人工转基因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

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

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简称GMO)。

植物转基因植物转基因是基因组中含有外源基因的植物。

它可通过原生质体融合、细胞重组、遗传物质转移、染色体工程技术获得,有可能改变植物的某些遗传特性,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的作物新品种。

而且可用转基因植物或离体培养的细胞,来生产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如人的生长素、胰岛素、干扰素、白介素2、表皮生长因子、乙型肝炎疫苗等基因已在转基因植物中得到表达。

动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就是基因组中含有外源基因的动物。

它是按照预先的设计,通过细胞融合、转基因技术细胞重组、遗传物质转移、染色体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精子、卵细胞或受精卵,再以生殖工程技术,有可能育成转基因动物。

通过生长素基因、多产基因、促卵素基因、高泌乳量基因、瘦肉型基因、角蛋白基因、抗寄生虫基因、抗病毒基因等基因转移,可能育成生长周期短,产仔、生蛋多和泌乳量高,转基因超级鼠比普通老鼠大约一倍。

生产的肉类、皮毛品质与加工性能好,并具有抗病性,已在牛、羊、猪、鸡、鱼等家养动物中取得一定成果。

但由于转基因动物受遗传镶嵌性和杂合性的影响,其有性生殖后代变异较大,难以形成稳定遗传的转基因品系。

因而,尝试从受体动物细胞中分离出线粒体,以外源基因对其进行离体转化,再将转基因线粒体导入受精卵,所发育成的转基因动物雌性个体外培养的卵细胞与任一雄性个体交配或体外人工受精,由于线粒体的细胞质遗传,其有性后代可能全都是转基因个体。

微生物基因重组在所有转基因技术中,以微生物基因重组技术应用最为宽泛和常见。

与动植物不同的是,微生物重组技术通常需要用到专门的重组基因载体——质粒。

质粒是一种细胞质遗传因子,因此具有不稳定的遗传特性。

但相比于动植物,微生物重组技术具有周期短、效果显著、控制性强的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和酶制剂行业。

经过多年的理论奠基,现已在微生物领域中开发出酵母表达系统、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和丝状真菌表达系统,其中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和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最受欢迎,具有表达效率高(外源蛋白占细胞总蛋白的10%至40%)、生产成本低的特点,一般常见的诸如胰岛素、白细胞介素、α-高温淀粉酶、饲料用木聚糖酶、壳聚糖酶等都由这两种表达系统生产的。

自然转基因不是人为导向的,自然界里动物、植物或微生物自主形成的转基因现象,例如乙肝病毒DNA 整合到人精子细胞染色体上、噬菌体将自己DNA的插入到溶源细胞DNA上等。

4转基因技术产物转基因生物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遗传基因被改造修饰过的生物体,或者叫做转基因生物,简称GMO。

转基因食品一些大型国际种子公司,通过基因改造技术(转基因技术),制造出基因改造食品(转基因食品),因其安全性未确定,尚有争议。

通常的做法是,向农作物体的遗传细胞核内的DNA螺旋结构内注入特定转基因物质,使之具有特定的遗传特性。

通常是转入Bt(苏云金芽孢杆菌)基因和Ht基因。

其原理是:Bt基因编码的是苏云金芽胞杆菌分泌的一种对鳞翅目鞘翅目昆虫(比如小菜蛾)有毒的蛋白质,携带有Bt基因的农作物在生长时亦能自己产生这种毒性蛋白,因此不需要使用农药,靠农作物自身杀虫,但这种毒蛋白只对虫子有效,尚未证实对人有致毒作用;Ht基因又叫抗除草剂基因,它指导的蛋白质能够在植物体内分解除草剂物质,使植物获得抵抗高浓度除草剂的能力,因此在田间喷洒除草剂之后,杂草会因为对除草剂的抵抗力不足而被杀死,而农作物得以正常存活,相对于非转基因农作物使用机械来除草,种植转Ht基因的农作物更加经济。

5技术特点组合原理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优质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

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可遗传的修饰改变,这一技术称之为人工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

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

人工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

具有不确定性。

常用的方法和工具包括显微注射、基因枪、电破法、脂质体等。

转基因最初用于研究基因的功能,即把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生物体基因组内(一般为模式生物,如拟南芥或斑马鱼等),观察生物体表现出的性状,达到揭示基因功能的目的。

植物转基因植物是基因组中含有外源基因的植物。

通过原生质体融合、细胞重组、遗传物质转移、染色体工程技术获得,改变植物的某些遗传特性,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的作物新品种。

而且可用转基因植物或离体培养的细胞,来生产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如人的生长素、胰岛素、干扰素、白介素2、表皮生长因子、乙型肝炎疫苗等基因已在转基因植物中得到表达。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随着分子生物学各领域的不断发展,植物基因的分离、基因工程载体的构建、细胞的基因转化、转化细胞的组织培养、植株再生及外源基因表达的检测等各项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有关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日新月异,许多以前根本不可能的基因转化工作在越来越多的植物上获得成功。

研究转基因植物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用多肽或工业用酶的产量,改善食品质量,提高农作物对虫害及病原体的抵抗力。

常规的药用蛋白大部分是利用生化的方法提取或微生物发酵获得的,这类活性物质一般在活细胞中含量甚微,且提取过程复杂,成本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

应用转基因植物来生产这些药用蛋白,包括疫苗、抗体、干扰素等细胞因子,可以利用植物大田栽种的方式大量生产,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还可以获得常规手段无法获得的药物。

利用植物来生产疫苗的最大优点是他可以作为食品直接口服。

通过各种植物转基因技术将多台疫苗基因转入植物,从而得到表达多肽疫苗的转基因植物。

随着抗体基因工程能将抗体基因(从小的活性单位到完整抗体的重轻链基因)从单抗杂交瘤中分离出来,人们就开始想办法利用转基因植物来表达这些抗体。

1989年Hiatt将鼠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基因转入烟草细胞获得了植物抗体,并且发现植物抗体具有杂交瘤来源抗体同样的抗原结合能力,既有功能性。

在这之后,全长抗体、单域抗体和单链抗体在转基因植物中均获得成功表达。

用植物抗体进行局部免疫治疗将是一个引人瞩目的领域,应用高亲和性抗体进行局部治疗可以治愈龋齿及其它一些常见病。

植物转基因可获得更多的新品种,蔬菜,水果,花卉都能够在保留其优良品质的情况下优化动物人工转基因动物就是基因组中含有外源基因的动物。

它是按照预先的设计转基因动物(19张),融合重组细胞、遗传物质转移、染色体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精子、卵细胞或受精卵,再以生殖工程技术,有可能育成转基因动物。

通过生长素基因、多产基因、促卵素基因、高泌乳量基因、瘦肉精基因、角蛋白基因、抗寄生虫基因、抗病毒基因等基因转移,可能育成生长周期短,产仔、生蛋多和泌乳量高,转基因超级鼠比普通老鼠大约一倍。

生产的肉类、皮毛品质与加工性能好,并具有抗病性,已在牛、羊、猪、鸡、鱼等家养动物中取得一定成果。

基因动物是指用实验导入的方法将外源基因在染色体基因内稳定整合并能稳定表达的一类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