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钢筋计算公式.doc

合集下载

柱子根部插筋构造计算

柱子根部插筋构造计算

柱子根部插筋构造计算柱子根部插筋长度的计算公式:基础底部弯折长度,然后加上基础内的一个竖直长度(基础高度一保护层高度),再加上伸出基础顶部的一个非连接区高度,这三部分长度构成了柱根部插筋长度。

框柱kZ1:400*500;角筋4根三级筋22,中部筋2根三级筋18;中部筋2根三级筋22,两根单肢箍拉筋。

光圆箍筋10@100/200;首层层高3.6m,首层梁高0.6m,抗震三级,C30混凝土,查表得抗震直锚长度1ae=37d z 基础顶标量∣-1.2m,基础底标局8m。

基础局J度0.6m o首先柱子有四根角筋,然后中部筋4根。

b边中部筋2根三级筋18;h边中部筋2根三级筋22o柱底部插筋锚固基础的长度跟纵筋的抗震直锚长度Iae进行对比,柱的一个基础顶部是负的1米2基础底部是负的1米8基础高度就是0.6m o首层的层高是3.6m o首层的梁高600毫米,抗震能力是三级c30混凝±o 根据柱三级钢筋三级抗震,c30混凝土,可以查表得到1ae等于37d,柱底部插筋有一个伸出基础的顶部非连接区高度是hn∕3o框架柱底下有基础,柱子肯定是生根于基础的。

首层柱子净高=3.6-0.6+12=4.2m柱三级钢筋,三级抗震,C3O混凝土,钢筋直径最大的钢筋直径是22,也有钢筛直径18及钢筋直径22都小于25o那么,如果有小于25的,有大于直径25的,分别查,计算的其中一个最大的1ae,这里柱分别比较都小于25。

查表查得直锚长度37d。

如图表所示。

柱插筋构造,第一步是判断基础这个高度是否大于Iae o有两个钢筋直径。

基础高度只有一个就是600mm,然后600的话,因为我是要升到基础底部,有一个保护层,那么,插筛升到竖直长度,只有560毫米与37d比较,37d=22x37=814mm,对于18x37=666mm,,插筋锚固基础高度560mm 也不满足,都不满足直锚,只能采用弯锚了。

采用弯锚的形式,插筋伸到基础底部支撑在基础的钢筋上。

柱钢筋计算方法

柱钢筋计算方法

根 数 2
公式 3600+750+48*22*2+1.2*34*22=
10、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
2、上层柱钢筋直径比下层大
10、纵向钢筋变化处理
2、上层柱钢筋直径比下层大
方法
03G101-1P36
三层
上柱钢筋 直径大于 柱时 一二层 公式 公式 方法
长度=3层层高+4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梁 高+2层梁下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3600+750+48*28+700+750+48*28=8488 长度=1层层高+2层层高-一层Hn/3-二层梁下 非连接区-二层梁高 4500+4200-(4500-700)/3-750-700=5983
梁高范围根数=梁高/加密间距
非加密区根数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按焊接计算
9、柱变截面处理03G101-1P38
9、柱变截面处理03G101-1P38
c/hb≤1/6情况:主筋计算同前
9、柱变截面处理03G101-1P38
c/hb>1/6情况: 上筋下插1.5LaE,下筋上弯折如图
柱变截面处理:c/hb>1/6情况
计算柱插筋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 基础插筋的计算公式: 长度=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 • 其中: 绑扎搭接时: 若抗震 非连接区长度=Hn/3 搭接长度=LLE 若非震 非连接区长度=0 搭接长度= LL 机械连接或焊接时: 若抗震 非连接区长度=Hn/3 搭接长度=0 若非震 非连接区长度=500 mm 搭接长度=0 • 要考虑抗震等级、砼标号、锚固、搭接值 • 基础是柱的支座, • 在楼层净高Hn要减去节点高(梁高hb)

柱子钢筋计算公式

柱子钢筋计算公式

柱⼦钢筋计算公式柱⼦钢筋计算公式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加密区/⾮加密区间距-1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第三节顶层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

(参看03G101-1第37、38页)⼀、⾓柱⾓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弯锚(≦Lae):梁⾼-保护层+12d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直锚(≧Lae):梁⾼-保护层≧1.5Lae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柱顶部第⼀层:≧梁⾼-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柱顶部第⼆层:≧梁⾼-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保护层+12d直锚(≧Lae):梁⾼-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保护层+柱宽-保护层}⼆、边柱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保护层+12d直锚(≧Lae):梁⾼-保护层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保护层+12d直锚(≧Lae):梁⾼-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三、中柱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保护层+12d直锚(≧Lae):梁⾼-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

柱钢筋计算公式图解

柱钢筋计算公式图解
纵筋长度=3层层高+4层下部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1.5LaE
12、柱变截面处理03G101-1P38
3、机械连接或焊接时
计算方法相同,只是搭接长度为0
练习
1、请按上图用软件计算KZ1变截面时纵向钢 筋长度和箍筋长度变化,并做总结,要求书 面形式
13、圆形柱03G101-1P40
二层梁板绑扎钢筋
浇筑二层梁板混凝土
二层梁板浇筑完毕
循环,直至结顶(屋面结构浇筑完毕)
柱的施工工艺 8.67
4.47 -0.03 -4.53
1、柱的“平法”表示方法
屋面
4 3 2 1 -1 层号
15.870
12.270 8.670 4.470 -0.030 -4.530 标高(m)
3.6 3.6 4.2 4.5 4.5 层高
砼标号 抗震等级 钢筋级别
结构类型+设防烈度+檐高
计算柱插筋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基础插筋的计算公式: 长度=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
Hn/3+搭接长度LlE 要考虑抗震等级、砼标号、锚固、搭接值 基础是柱的支座,因此先画(计算)支座 在楼层净高Hn要减去节点高(梁高hb)
3、柱基础层钢筋计算04G101-3 P32
150
1160
1583
1.4*29*25
公式
150+1160+1583+1.4*29*25=3908
3908
弯折长度a 取值 : 0.5LaE=0.5*31*25=388mm 0.8LaE=0.8*31*25=620mm h1(1160mm)大于0.8LaE(620mm),所以,a取6d和150的中的较大值 6d=6*25=150,a=150mm 注:浇筑筏板基础时,柱子钢筋走到了-2.5+0.04+(3.908-0.150)=1.298标高处

150774_柱纵筋的计算公式

150774_柱纵筋的计算公式

柱纵筋的计算公式柱纵筋的计算公式1、首层纵筋的计算首层纵筋长度 = 首层层高 - 首层净高Hn/3 + Max(上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与上层钢筋搭接llE (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2、中间层纵筋的计算中间层纵筋长度 = 本层层高 - Max(本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Max(上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与上层钢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3G101-1P36)3、顶层纵筋的计算(1)角柱纵筋长度外侧钢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Max(顶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梁高+1.5LaE内侧纵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Max(顶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梁高 + 锚固其中锚固长度取值为: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时,则使用弯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 = 梁高 - 保护层 + 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时,则使用直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说明:以常见的B节点为例;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 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的1/2,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的1/2。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3G101-1P37)(2)边柱纵筋长度边柱外侧钢筋长度与角柱相同,只是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边柱内侧钢筋长度与角柱相同,只是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3)中柱纵筋长度中柱纵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Max(顶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梁高 + 锚固其中锚固长度取值为: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时,则使用弯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 = 梁高 - 保护层 + 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时,则使用直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 = 梁高 - 保护层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3G101-1P38)有时您也许发现某层柱子刷新的结果和上面所述的计算方法不一致,这是因为只画了部分楼层的柱子。

柱子、WKL、基础钢筋计算实例

柱子、WKL、基础钢筋计算实例

梁构件钢筋实例计算WKL钢筋计算实例1.平法施工图WKL1平法施工图,见下图。

锚固方式:采用“梁包柱”锚固方式。

2.钢筋计算(1)计算参数①柱保护层厚度c=30mm;②梁保护层=25mm;③l aE=33d;④双肢箍长度计算公式:(b-2c+d)×2+(h-2c+d) × 2+(1.9d+lOd)×2;⑤箍筋起步距离=50mm;⑥锚固方式:采用“梁包柱”锚固方式。

P59(2)钢筋计算过程1)上部通长筋218①按梁包柱锚固方式,两端均伸至端部下弯1.7 l aE②上部通长筋长度:=7000+5000+6000+300+450- 60+2×1.7l aE=7000+5000+6000+300+450-60+2×1.7×33×18=20771mm③接头个数=20771/9000-1=2个2)支座1负筋上排28下排218①上排支座负筋长度=1.7l aE+(7000-600)/3+600-30=1.7×34×18+(7000- 600)/3+600- 30=3745mm②下排支座负筋长度=1.7l aE+(7000-600)/4+600-30=1.7×34×18+(7000-600)/4+600-30= 3211mm3)支座2负筋上排218下排218①上排支座负筋长度=2×(7000-600)/3+600=4867mm②下排支座负筋长度=2×(7000- 600)/4+600=3800mm4)支座3负筋上排28下排28①上排支座负筋长度=2×(6000-750)/3+600=4100mm②下排支座负筋长度=2×(6000-750)/4+600=3225mm5)支座4负筋上排218下排218①上排支座负筋长度=1.7l aE十(6000-750)/3+900-30=1.7×34×18+(6000-750)/3+900-30=3661mm②下排支座负筋长度=1. 7l aE+(6000-750)/4+900-30=1.7×34× 18+( 6000-750)/4+900- 30=3223mm6)下部通长筋422 P79①上部通长筋长度= 7000+5000+6000+300+450-60+2×15d=7000+5000+6000+300+450-60+2×15×22 =19350mm②接头个数=19350/9000-1=2个7)箍筋长度(4肢箍)①外大箍筋长度=(200-2×25+8) 2+(500-2×25+8) ×2+2×11.9×8=1423mm②里小箍筋长度=2×{[(200-50)/3+25+8]+(500-50+8) }+2 ×11.9×8=1273mm8)每跨箍筋根数①箍筋加密区长度=2×500=lOOOmm②第一跨=21+21=42根加密区根数=2×[(1000-50)/100+1]=21根非加密区根数=(7000-600-2000)/200-1= 21根③第二跨=21+11=32根加密区根数=2×[(1000- 50)/100+1] =21根非加密区根数=(5000- 600-2000)/200-1=11根④第三跨=21+16 =37根加密区根数=2×[(1000-50)/100+1]=21根非加密区根数=(6000-750-2000)/200-1=16根⑤总根数=42+32+37 =111根框架柱构件钢筋实例计算本小节所有构件的计算条件,见下表。

钢筋计算柱子深入基础

钢筋计算柱子深入基础

1、钢筋计算——柱伸入基础内的长度。

柱在基础内的插筋,好多设计图纸会给出节点详图,若有节点详图可以依据图纸计算,若设计未给出则可参照标准图籍做法。

柱插筋在基础内的锚固和墙插筋在基础内的锚固类似。

一是要“座底”(只有当基础厚度大于两米的时,且设计在基础中配置了中间层钢筋网时,柱的插筋要求伸至中间层钢筋网后开始弯折,否则必须伸至基础底部开始弯折。

)二是弯折长度和伸入基础内的柱纵筋竖直段长度有对应关系,当竖直段长度≥0.5lae时,弯折长度取12d,当竖直段长度≥0.6lae 时,弯折长度取10d;当竖直段长度≥0.7lae时,弯折长度取8d;当竖直段长度≥0.8lae时,弯折长度取6d。

三是弯折长度最小不得小于150㎜。

见04G101-3第32页、45页。

2、钢筋弯钩长度推导箍筋长度有N种算法,到底哪个算法更准确?•先列出下面的式子,这时箍筋的长度公式:•2*(H-2*bhc+B-2*bhc)+2*弯钩长度•在上面的式子中,有两个变量,一个是BHC,这是箍筋的保护层。

•梁的保护层假定是25mm,那么,梁箍筋的保护层是多少?•是25-d(箍筋直径)。

•因此,有了下面的式子:•2*(H-2*25+B-2*25)+2*弯钩长度+8d••弯钩长度取多少呢?•我们在计算钢筋弯钩的时候有一个潜在的规则,那就是按照中心线计算。

•我们知道,板的钢筋一般是一级钢筋,其末端计算时一端加6.25d。

而180度弯钩平直段长度是多少呢?是“3d”。

同样的道理,箍筋135度弯钩末端钢筋平直段是10d,而我们计算时也取其中心线长度,以下是中心线长度的推导过程:••根据角度转化为弧度的公式可得135°角的弧度为:• 135°=135*0.01745=2.36rad•根据弧长计算式可得135°的弧长为:• 1.75d*2.36=4.13d•根据上式的中心线长度为:• l=4.13d+10d+b•=14.13d+(a-d-1.25d)• l=a+11.9d因此,按照上面的推导我们就得到了箍筋按照外皮计算的长度就是:•2*(H-2*25+B-2*25)+2*11.9d+8d3、。

柱子钢筋间距

柱子钢筋间距

柱子钢筋间距摘要:1.柱子钢筋间距的规定2.柱子钢筋的计算方法3.柱子钢筋搭接长度的计算4.柱子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的计算5.柱子钢筋的构造要求正文:柱子钢筋间距的规定:在建筑结构中,柱子钢筋间距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

根据相关规范,纵向钢筋间距应不小于50mm,不大于300mm。

对于有抗震要求的框架柱,当截面大于400mm时,纵向钢筋间距不大于200mm。

柱子钢筋的计算方法:柱子钢筋的计算主要包括柱主筋、柱纵筋和柱箍筋的计算。

其中,柱主筋的计算公式为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 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 200mm。

柱纵筋的计算公式为:kz 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 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柱箍筋的计算需要考虑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根数、间距以及搭接长度。

柱子钢筋搭接长度的计算:柱子钢筋搭接长度的计算涉及到钢筋直径、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抗拉强度以及接头的百分率。

搭接长度的计算公式为:搭接长度=钢筋直径×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抗拉强度×接头百分率。

根据抗震等级、钢筋种类规格直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搭接长度的修正系数,确定搭接长度。

柱子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的计算:柱子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的计算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是否抗震要求、抗震等级、钢筋种类规格直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搭接长度的修正系数。

计算公式与搭接长度的计算公式类似,但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

柱子钢筋的构造要求:在实际施工中,柱子钢筋的构造要求包括:保护层的厚度、钢筋的锚固长度、弯锚长度、搭接长度、箍筋的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等。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一、柱子中钢筋长度计算公式:1. 公式一:对于无弯矩作用的柱子,其钢筋长度可根据公式 l = (H - dl)/sinθ 来计算,其中 H 表示柱子的高度,dl 表示钢筋直径,θ 表示钢筋与柱轴线之间的夹角。

该公式适用于柱子顶部与底部截面之间的钢筋长度。

2.公式二:对于有弯矩作用的柱子,其钢筋长度计算稍复杂一些。

钢筋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弯矩值按弯曲理论进行计算,其中包括套筒长度、钢筋间距以及柱子高度等因素的影响。

二、梁中钢筋长度计算公式:1. 公式一:对于跨度为 L 的梁,其钢筋长度可根据公式 l = L + (2×l') + 2d - 2(dl + d') 来计算,其中 l' 表示弯曲构件的长度,d 表示钢筋的直径,dl 表示钢筋保护层的厚度,d' 表示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该公式适用于梁的底部钢筋长度的计算。

2. 公式二:对于梁的顶部钢筋长度的计算,可以采用公式 l = L + (2×l') + d - (d' + ε) - dl,其中ε 表示梁底面保护层的厚度。

该公式适用于梁的顶部钢筋长度的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设计中,一般会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选用合适的系数来修正上述计算公式,以提高计算精度。

此外,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还需要考虑钢筋的连接和锚固等问题,以确保钢筋的布置和长度满足强度和性能要求。

总之,钢筋长度计算是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合理的公式和方法,可以准确计算钢筋的长度,保证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工程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标准规范进行计算,并结合结构施工和材料使用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柱纵筋的计算规则

柱纵筋的计算规则

柱纵筋的计算公式柱纵筋的计算公式1、首层纵筋的计算首层纵筋长度 = 首层层高 - 首层净高Hn/3 + Max(上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与上层钢筋搭接llE (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2、中间层纵筋的计算中间层纵筋长度 = 本层层高 - Max(本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Max(上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与上层钢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3G101-1P36)3、顶层纵筋的计算(1)角柱纵筋长度外侧钢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Max(顶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梁高+1.5LaE 内侧纵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Max(顶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梁高 + 锚固其中锚固长度取值为: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时,则使用弯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 = 梁高 - 保护层 + 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时,则使用直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说明:以常见的B节点为例;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的1/2,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的1/2。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3G101-1P37)(2)边柱纵筋长度边柱外侧钢筋长度与角柱相同,只是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边柱内侧钢筋长度与角柱相同,只是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3)中柱纵筋长度中柱纵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Max(顶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 梁高 + 锚固其中锚固长度取值为: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时,则使用弯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 = 梁高 - 保护层 + 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时,则使用直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 = 梁高 - 保护层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3G101-1P38)有时您也许发现某层柱子刷新的结果和上面所述的计算方法不一致,这是因为只画了部分楼层的柱子。

配筋计算公式

配筋计算公式

配筋计算公式配筋(计算规则)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

柱子为轴心受压构件受拉钢筋配筋率、受压钢筋配筋率分别计算。

计算公式:ρA(s)/bh(0)。

此处括号内实为角标,下同。

式中:As为受拉或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 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

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

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ρ 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ρ(min)。

最小配筋率是根据构件截面的极限抗弯承载力M(u)与使混凝土构件受拉区正好开裂的弯矩M(cr)相等的原则确定。

最小配筋率取0.2和0.45ft/fy二者中的较大值!最大配筋率ρ (max)ξbfc/fy结构设计的时候要满足最大配筋率的要求,当构件配筋超过最大配筋率时塑性变小,不利于抗震。

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

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

钢筋的截面积与所设计的砼结构面的有效面积的比值,称之为配筋率。

在钢筋砼结构中,钢筋的总截面积与所设计的砼结构面的有效高度与宽度的积的比值,称之为配筋率,根据配筋率的大小,其结构分为超筋、适筋、少筋截面。

钢筋面积/构件截面面积(全面积or 全面积-受压翼缘面积)梁的配筋率是梁的受压和受拉钢筋的总截面积除以梁的有效截面?行Ы孛媸歉纸詈狭Φ愕巾派厦娴木嗬搿?合力点:是梁宽乘有效高度,有效高度指梁下部筋为一排筋时用高减35,下部筋为两排筋时减60 1、“柱外侧纵筋配筋率”为:柱外侧纵筋(包括两根角筋)的截面积,除以整个柱的截面积所得到的比率。

2、屋面框架梁(WKL)“上部纵筋配筋率”为:梁上部纵筋的总的截面积,除以梁的有效截面积所得到的比率。

柱子纵向钢筋锚固计算公式

柱子纵向钢筋锚固计算公式

柱子纵向钢筋锚固计算公式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柱子是承担着承重作用的重要构件之一。

为了保证柱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会在柱子纵向加入钢筋来增强其受力能力。

而钢筋的锚固计算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工程师们准确地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从而保证柱子的受力性能。

柱子纵向钢筋锚固计算公式是通过对钢筋受力进行分析,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的公式。

在实际工程中,钢筋的锚固长度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包括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混凝土的受压性能等。

因此,钢筋的锚固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工程师们快速准确地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从而保证柱子的受力性能。

钢筋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是钢筋锚固长度计算的重要因素之一。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越好,钢筋的锚固长度就越小;反之,粘结性能越差,锚固长度就越大。

因此,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需要通过实验或者计算得到,从而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

2. 混凝土的受压性能,混凝土的受压性能也是钢筋锚固长度计算的重要因素之一。

混凝土的受压性能越好,钢筋的锚固长度就越小;反之,受压性能越差,锚固长度就越大。

因此,工程师们需要通过实验或者计算得到混凝土的受压性能,从而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

3. 钢筋的受力状态,钢筋的受力状态也是钢筋锚固长度计算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实际工程中,钢筋的受力状态通常包括拉力和压力两种情况。

不同的受力状态需要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从而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

4. 锚固长度的计算公式,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钢筋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通常可以表示为,L=φd+2.5φd+300mm,其中L为钢筋的锚固长度,φ为钢筋的直径,d为混凝土的受压区高度。

这个公式是根据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混凝土的受压性能和钢筋的受力状态等因素综合考虑得出的,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

在实际工程中,工程师们通常会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要求,结合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定理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定理

钢筋长度计算原理及计算方法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柱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顶层: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其中锚固长度取值: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梁.柱子的钢筋量怎么计算

梁.柱子的钢筋量怎么计算
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到四级时,加密长度为max(1.5* 梁高,500)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斜段角度:高度 主梁高>800mm a为60度 主梁高<=800mm a为45度
梁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集中标注1、 梁编号 2、 截面尺寸 3、 箍筋 4、 上部贯通筋或架立钢筋 5、 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6、 梁顶面标高高差 原位标注 7、 梁支座上部筋
8、 梁下部钢筋 9、 吊筋、附加钢筋及构造钢筋 钢筋公式 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左、右支座负筋: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内1/5,如果一共两排,第一排为通长筋,则第二排按LN/3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上排长度=2*净跨长/3+支座宽 下排长度=2*净跨长/4+支座宽 注: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 架立筋长度=净跨-左负筋伸入长度-右负筋伸入长度+ 150*2 注: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 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 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下部钢筋 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柱钢筋算量公式

柱钢筋算量公式

柱钢筋算量公式在建筑工程中,柱钢筋的算量可是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这就好比我们去菜市场买菜,得清楚自己要买多少,花多少钱,要不然可就亏啦!柱钢筋算量也一样,算多了浪费材料,算少了那工程质量可就没法保证。

咱先来说说柱纵筋的算量公式。

柱纵筋长度 = 柱净高 Hn + 柱顶部纵筋锚固长度。

这锚固长度呢,又分不同的情况。

比如说,当柱纵筋锚入梁内时,锚固长度就要从梁底开始计算。

给您讲讲我之前参与的一个项目吧。

那是一个住宅小区的建设,其中有一栋楼的柱钢筋算量可把我们给难住了。

当时,我们拿着图纸,对照着规范,一点点地计算。

特别是那些边柱、角柱,锚固长度的计算特别复杂。

我们几个人围在一块儿,争论得面红耳赤。

有人说应该这么算,有人说应该那么算。

最后,经过反复的核对和讨论,才终于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再来说说柱箍筋的算量。

柱箍筋长度 = (柱截面周长 - 8×保护层厚度 + 2×11.9d)×箍筋支数。

d 是箍筋的直径。

这里面的 11.9d 是个弯钩增加值,可别小看了这个数值,算错一点都不行。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得考虑柱子的类型,是矩形柱、圆形柱还是异形柱。

每种柱子的钢筋布置和算量方法都有所不同。

比如说圆形柱,那计算起来就比矩形柱稍微麻烦一点,得用到一些三角函数的知识。

而且啊,施工现场的情况也会影响柱钢筋的算量。

有时候,钢筋的实际长度可能会因为运输或者加工的原因,和我们计算的有偏差。

这时候,就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总之,柱钢筋算量可不是个简单的活儿,需要我们细心、耐心,还得对规范和图纸吃得透透的。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算量的准确性,让工程顺利进行。

希望大家在做柱钢筋算量的时候,都能算得明明白白,不出差错!。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计算原理及计算方法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柱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顶层: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其中锚固长度取值: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柱箍筋长度以及根数计算公式

柱箍筋长度以及根数计算公式

4 非加密部位
剩余部位
非加密 层高-(A+C+D)=E
E/非加密间距-1
总根数=序号1根数+序号2根数+序号3根数+序号4根数+序号5根数 计算步骤:先计算1234范围栏内容,然后确定ACDE的值。最后根据计算公式累加。
柱箍筋长度以及根数计算公式
柱子箍筋长度与根数计算公式
提前准备内容:抗震等级;柱梁板墙砼等级以及保护层厚度以及钢筋 型号类别;绑扎搭接时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楼层标高。
2016.09.22
柱箍筋的长度计算
D:纵筋直径 2号箍筋长度=[(b-2c-D)/(b边纵筋根数-1) ×间距j数+D]
×2+(h-2c)×2+2×1.9d+2max(10d,75) +8d
柱箍筋的长度计算
3号箍筋长度=[(h-2c-D)/(h边纵筋根数-1) ×间距j数+D]
×2+(b-2c)×2+2×1.9d+2max(10d,75) +8d
柱拉筋的长度计算
情况一:单支筋同时勾住纵筋和箍筋
4号拉筋长度=(h-2c+4d)+2×1.9d+2max(10d,75mm)
情况二:单支筋只勾住纵筋
最后根据计算公式累加。
(A-50)/加密间距+1
基础相邻层或首层箍筋根数计算表(焊接机械连接)
总根数=序号1根数+序号2根数+序号3根数+序号4根数+序号5根数
箍筋加密区范围(03G101-1)
=100%时,lle=1.
层高-(A+C+D)=E
lle,ll:搭接长度,接头面积百分率≤25%时,lle=1.

钢筋计算量公式

钢筋计算量公式

钢筋计算量公式
钢筋计算量的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 钢筋的长度:计算量与钢筋的长度成正比。

2. 钢筋的直径:计算量与钢筋的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即计算量∝直径²。

3. 钢筋的数量:计算量与钢筋的数量成正比。

综上所述,钢筋计算量的一般公式为:
计算量 = 钢筋长度 ×钢筋直径² ×钢筋数量
对于具体的钢筋计算量公式,在不同的设计规范和计算方法中会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常用的计算量公式:
1. 钢筋总长度计算量公式:
计算量 = 钢筋总长度
2. 截面钢筋计算量公式:
计算量 = 钢筋总长度 ×钢筋直径²
3. 柱子钢筋计算量公式:
计算量 = 钢筋截面积 ×柱子高度
4. 梁中钢筋计算量公式:
计算量 = 钢筋截面面积 ×梁的长度
请注意,在具体的工程设计计算中,需根据不同的设计规范和工程要求,结合受力分析等因素,进行详细的计算和设计。


此建议在具体项目中参考相应的设计规范和进行专业的工程计算。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详解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详解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详解咱来好好聊聊钢筋长度计算公式这回事儿。

你知道吗,钢筋在建筑里那可是顶梁柱般的存在。

就像我之前去一个建筑工地参观,那场面真是壮观。

一根根钢筋横竖交错,构成了建筑的骨架。

当时我就在想,这些钢筋的长度到底是咋算出来的,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去了。

咱们先来说说简单的直钢筋。

直钢筋的长度计算那相对容易,就是构件的长度减去两端的保护层厚度。

这保护层就像是给钢筋穿上的“防护服”,保护钢筋不受外界侵蚀。

比如说,一根梁的长度是 5 米,两端的保护层厚度各是 25 毫米,那这根直钢筋的长度就是 5 米减去 0.05 米,也就是 4.95 米。

弯起钢筋的计算就稍微复杂点啦。

它得考虑弯起部分增加的长度。

比如说,有个钢筋要在中间弯起 45 度角,那弯起部分增加的长度就是0.414 倍的弯起高度。

这就好比你折一张纸,折的角度不同,多出来的长度也不一样。

箍筋的长度计算也有它的门道。

通常箍筋有矩形的、圆形的。

矩形箍筋的长度是周长加上箍筋调整值。

圆形箍筋的长度就更有趣了,得用圆周率乘以直径再加上调整值。

再给您说个具体的例子。

有个柱子,截面是 500 毫米乘以 500 毫米,箍筋采用的是直径 8 毫米的钢筋,间距 200 毫米。

那先算出柱子的周长,就是 2 乘以(0.5 + 0.5)= 2 米。

然后根据箍筋的弯钩长度和弯曲调整值,计算出调整值。

假设调整值是 110 毫米,那箍筋的长度就是 2 米 + 0.11 米 = 2.11 米。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钢筋长度的计算可不能马虎。

哪怕一点点的误差,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所以啊,搞工程的师傅们那都是拿着计算器,仔仔细细地算,生怕出一点差错。

总之,钢筋长度的计算公式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咱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多做几道题,多去工地看看实际情况,也就不难理解和运用啦。

希望您通过我的讲解,对钢筋长度计算公式能有更清楚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柱子钢筋计算公式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第三节
顶层
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

(参看03G101-1第37、38页)
一、角柱
角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角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1.5Lae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
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二、边柱
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三、中柱
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

表2—1 柱插筋总结《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122页;04G101—3第32页
见表2---2 地下框架柱钢筋计算总结
见表2----3 中间层框架柱钢筋计算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