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简介

合集下载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NA干扰2006年10月2日,200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干扰现象(RNA interference R NAi)。

获奖的2位科学家都是年轻有为,法尔生于1959年,1983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博士学位,现在是美国斯坦福大学遗传学和病理学教授。

1960年出生的梅洛,1990年获得哈佛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目前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教授。

1998年,两位教授和其他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共同发表论文宣布,他们发现了RNA具有可以干扰基因的机制。

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发布的公报说,法尔和梅洛获奖是因为他们“发现了控制遗传信息流动的基本机制”,这一机制为控制基因信息提供了基础性的依据。

公报指出,RNAi已被广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手段,并有望在未来帮助科学家开发出治疗疾病的新疗法。

那么究竟RNAi是什么呢?下面就做一简单介绍。

1、研究历史科学家们最早在植物和脉抱菌中发现了双链RNA (double-stranded DNA, dsRNA)诱导的RNA沉默现象。

1995年,在线虫中进行反义RNA(antisense RNA)阻断par-1基因表达实验时,还用正义RNA(sense RNA)做了一个对照试验,结果却观察到反义和正义RNA都阻断了该基因的表达,都具有很高的基因沉默活性。

1998年,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通过实验阐明了这一反常现象:将反义RNA和正义RNA同时注射到秀丽隐杆线虫比单独注射反义RNA诱导基因沉默的效率高10倍。

由此推断,dsRNA触发了高效的基因沉默机制并极大降低了靶mRNA水平,这一现象就是RNAi。

随后,RNAi现象被广泛地发现于真菌、拟南芥、水媳、涡虫、锥虫、斑马鱼等大多数真核生物中。

这种存在揭示了RNAi很可能是出现于生命进化的早期阶段。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获奖成果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获奖成果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获奖成果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获奖成果2011-01-02 10:531901范特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Hoff)荷兰人(1852– 1911)一八八五年,范特霍夫又发表了使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另一项研究成果《气体体系或稀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此外,他对史塔斯佛特盐矿所发现的盐类三氯化钾和氯化镁的水化物进行了研免利用该盐矿形成的沉积物来探索海洋沉积物的起源。

1902埃米尔·费雷(Emil Fischer)德国人(1852– 1919)埃米尔·费雷,德国化学家,是一九O二年诺贝尔化学奖金获得者。

他的研究为有机化学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奠定了基础,后曾被人们誉为"实验室砷明。

"1903阿列纽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瑞典人(1859– 1927)在生物化学领域,阿列纽所也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工作。

他发表了《免疫化学》、《生物化学定量定律》等著作,并运用物理化学规律阐述了毒素和抗毒素的反应。

阿列纽斯是当时公认的科学巨匠,为发展科学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因而也获得了许多荣誉。

他被英国皇家学会接受为海外会员,同时还获得了皇家学会的大卫奖章和化学学会的法拉第奖章。

1904威廉·拉姆赛(William Ramsay)英国人(1852– 1916)他就是著名的英国化学家–成廉·拉姆赛爵士。

他与物理学家瑞利等合作,发现了六种惰性气体:氯、氖、员、氮、试和氨。

由于他发现了这些气态惰性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他荣获了一九O四年第?贝尔化学奖。

1905阿道夫·冯·贝耶尔(Asolf von Baeyer)德国人(1835– 1917)发现靛青、天蓝、绯红现代三大基本柒素分子结构的德国有机化学家阿道夫·冯·贝耶尔,一八三五年十月三十一日出生在柏林一个著名的自然科学家的家庭。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在开始用酵母细胞研究转录过程前,科恩伯格研究小组用了10年的时间来精心调试这个系统。

许多研究小组也许早就放弃了,因为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他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结果,也不能发表论文。

1965年,18岁的罗杰·科恩伯格与父亲阿瑟·科因伯格和保罗·伯格(Paul Berg)合写了一篇论文,这是一篇晦涩难懂的论文——《与结晶性酵母细胞色素b2相关的DNA异种性》,但这篇论文注定是一篇非凡的学术珍品,因为论文中的三位作者先后荣获诺贝尔奖:罗杰·科恩伯格(右)与父亲罗杰·科恩伯格与父亲 美国 斯坦福大学 生于1947年老科恩伯格与他人分享195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柏格与另外两人获得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罗杰·科恩伯格一人,以表彰他对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的研究,他获奖的工作于2001年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

尽管从论文的发表到获奖只有5年的时间,但这是一项需要极大信心和巨大投入的工作。

“刚开始大家认为这明显是不可能的,有太多的问题基本上不可克服。

这项 研究的最初想法出现在30多年前,20多年前开始认真向这个方向努力。

”10月4日,科恩伯格在接受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总编辑采访时如是说。

科恩伯格感谢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提供的非同寻常的最重要支持,他说:“NIH从1979年开始资助我的工作,即使当初根本就不知道这项研究是否会成功。

我们的研究全部是由NIH资助的。

”生命的故事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伯格,因为他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储存在细胞核基因中的信息如何被复制、转送到细胞的其他地方,用以制造蛋白质,这个过程被称为转录,他首次在真核细胞生物中拍摄到了生命中这个动态过程的真实照片。

持续转录DNA中的遗传信息是所有生命的中心过程。

因为DNA分子位于细胞核中,它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必须复制到信息RNA分子,再由它带到细胞生产蛋白质的地方,蛋白质构建了生命的器官和功能。

1901-2012年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与贡献

1901-2012年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与贡献

1901-2012年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与贡献1901-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2-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3-瑞典科学家阿伦纽斯因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4-英国科学家拉姆赛因发现六种惰性所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5-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6-法国科学家穆瓦桑因分离元素氟、发明穆瓦桑熔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7-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因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9-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1-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2-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3-瑞士科学家韦尔纳因分子中原子键合方面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4-美国科学家理查兹因精确测定若干种元素的原子量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5-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6-1917-1918-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9-1920-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1年补发)1921-英国科学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2-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位素并发现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3-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4-1925-奥地利科学家席格蒙迪因阐明胶体溶液的复相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1960——2008)(2009-04-03 11:30:05)1960年W.F.利比(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1961年M.卡尔文(美国人)揭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1962年M.F.佩鲁茨,J.C.肯德鲁(英国人)测定出蛋白质的精细结构1963年K.齐格勒(德国人),G.纳塔(意大利人)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1964年D.M.C.霍金奇(英国人)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1965年R.B.伍德沃德(美国人)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1966年R.S.马利肯(美国人)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1967年R.G.W.诺里什,G.波特(英国人),M.艾根(德国人)发明测定快速化学反应技术1968年L.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1969年O.哈塞尔(挪威人),D.H.R.巴顿(英国人)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1970年L.F.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1971年G.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1972年C.B.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分子氨基酸排列S.莫尔,W.H.斯坦(美国人)从事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1973年E.O.菲舍尔(德国人),G.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1974年P.J.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1975年J.W.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1976年W.N.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1977年I.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1978年P.D.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1979年H.C.布郎(美国人),G.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1980年P.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W.吉尔伯特(美国人),F.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1981年福井谦一(日本人),R.霍夫曼(美国人)从事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1982年A.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1983年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1984年R.B.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1985年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1986年D.R.赫希巴奇,李远哲(美籍华人),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1987年C.J.佩德森,D.J.克拉姆(美国人),J.M.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1988年J.戴森霍弗,R.胡伯尔,H.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1989年S.奥尔特曼,T.R.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1990年E.J.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1991年R.R.恩斯特(瑞士人)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1992年R.A.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出贡献1993年K.B.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M.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1994年G.A.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1995年P.克鲁岑(德国人),M.莫利纳,F.S.罗兰(美国人)阐述了对臭氧层厚度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1996年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1997年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1998年W.科恩(奥地利人)提出密度函数理论J.波普(英国人)提出量子化学的方法1999年A.兹韦勒(美籍埃及人)利用激光闪烁研究化学反应2000年美国的阿兰?黑格和阿兰?麦克迪尔米德、日本的白川秀树,表彰他们发现了导电的塑料和研发具有传导性能的聚合体2001年美国的威廉?诺尔斯、巴里?夏普莱斯、日本的野依良治,表彰他们在更好地控制化学反应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近五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果

近五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果

近五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果制作者:文摘:为了了解最近化学的发展及成果本文简略的描述了五年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历关键词:诺贝尔化学奖、转录、表面化学、GFP。

序言:目前由于学习化学专业需要对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以及化学学科的一些历史,我特别上网以及阅读相关书籍并整理这些资料形成论述。

2006年美国科学家Roger D.Kornbergy因在真核转录的研究领域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1】早在1959年老Kornberg就获得过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理学奖,在老Kornberg的影响下小Kornberg也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不同的是老Kornberg做的是关于DNA复制的过程而他做的是关于DNA转录的工作。

DNA分子由A.G.C.T四个不同的碱基组成。

RNA也是只不过碱基T换成了U。

一系列四个碱基的不同排列构成了遗传信息。

由于碱基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所以DNA分子可以形成稳定的双螺旋结构。

(Wston,Crick和Wilkins因此获得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这种稳定的结构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可靠存储。

【2】转录即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把DNA上的碱基顺序转录到mRNA上去,最终由tRNA运送氨基酸和mRNA配对合成蛋白质。

而转录的全过程很复杂,Kornberg主要做的工作就是运用生物化学的技术分离出高纯度的RNA聚合酶及其模板DNA、mRNA核苷酸底物、调节蛋白结合功能相关复合物。

【3】Kornberg创造性的制作了详细的晶体结构图片来描述真核细胞中的整个转录机制。

图片中详细的展现了RNA的生成和不同原子分子的作用,使人们能够理解转录的过程和调节的机理。

【4】早在中学我们就在生物中学习了有关DNA、RNA的一些简单的反应机理。

这些反应原理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发并完善了,但他的研究成果一直到06年才获得诺贝尔奖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这项研究的意义不但是弄清了真核生物的转录全过程,还在于对转录调节的干扰可以直接作用于一些癌症等疾病的治疗和调节干细胞的发育,这在医药上有很大的意义。

2006-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2006-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2012
人的身体是由数十亿细胞相互作用的微调系统,每 罗伯特・莱夫科维茨(Robert J. Lefkowitz,美国)和布莱恩・克 个细胞都包含能感知周围环境的微小受体,因此才能适 比尔卡 (Brian K. Kobilka, 美国) 应新的环境。两位获奖者的突破性研究揭示了受体中最 大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的内部运作机制。 莱夫科维茨于1968年采用放射现象追踪细胞受 体,他将碘同位素附着于不同激素,在放射物的帮助下 成功揭示了一些受体,其中包括肾上腺素的受体即β-肾 上腺素受体。他的科研团队将该受体从“藏身”的细胞 壁中提取出来,对其运作机制有了初步了解。20世纪 80年代,该领域研究又有了跨越式发展,科比尔卡通 过巧妙的实验方法将β-肾上腺素受体的基因信息从庞 大的人类基因组中分离出来。科研人员发现,β-肾上腺 素受体与眼中能捕获光线的受体相似,他们并意识到, 一定存在一个看起来相似且功能模式相同的受体家族。 如今,人们把这些受体称为“G-蛋白偶联受体” ,其中 包括光受体、味道受体、肾上腺素受体等,这类受体拥 有上千个基因编码。目前,约有一半药物都是通过“G 蛋白偶联受体”而实现药效的,因此研究和了解“G蛋 白偶联受体”至关重要。
化学奖
项目 年份
获奖者 让-皮埃尔·索瓦 (Jean-Pierre Sauvage,法 国) 、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 特 (Sir J.Fraser Stoddart, 英国) 、伯纳德·费灵格 (Bernard L.Feringa, 荷兰) ,
主要成就
表彰他们“发明了行动可控、在给予能源后可执行 任务的在分子机器的设计和合成”方面做出的贡献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在物理上,物 质大多数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组成,通常使用显微镜来 观测。鲜为人知的是,分子本身是具有特定结构的,能 够相互作用,能够识别,甚至能够“动”起来。当然, 要让它动起来,需要研发一种机器,这种机器就是今天 三位诺奖获得者所做出来的“分子机器” 。这些“分子机 器”包括一部微型“起重机” ,几块人工“肌肉”和微型 “马达” ,只有人类头发的千分之一那么大

在分子基础上展示真核转录过程_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杰_科恩伯格

在分子基础上展示真核转录过程_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杰_科恩伯格

瑞 典 皇 家 科 学 院 诺 贝 尔 奖 评 委 会 2006 年 10 月 4 日宣布, 将 2006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 学家罗杰·科恩伯格( Roger D.Kornberg) ( 图 1) , 以 奖励他在 “真 核 转 录 的 分 子 基 础 ”( molecular basis of eukaryotic transcription) 研究领域做出的贡献。
●生化学家
文章编号: 1000- 1336(2007)01- 0007- 04
《生命的化学》2007 年 27 卷 1 期 CHEMISTRY OF LIFE 2007, 27(1)
·7·
在分子基础上展示真核转录过程 — ——2006 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杰·科恩伯格
郭 丹 马宏佳 李 甜
( 南 京 师 范 大 学 化 学 与 环 境 科 学 学 院 , 南 京 210097 )
如果转录停止, 基因信息将不再被转送至身 体的各个部分。组织会因为不能被更新而在数天 内死亡, 这正是发生在一些毒菌中毒过程中的现 象, 因为毒素破坏了在转录的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的 RNA 聚合酶的功能, 致使转录过程中断。许多 疾病如癌症、心脏病以及不同的炎症也和转录过 程出现的紊乱有关。
另外, 深入理解转录过程也有助于人们研究 机体中干细胞( 原始的未分化的细胞) ( 图 2) 分化 成不同组织器官的发生机制, 这将为用病人自身 的干细胞发育成肝脏、心脏等各种待移植的器 官, 以消除移植他人器官产生的剧烈排斥反应提 供可能。 2. Kor nber g 在研究真核转录方面所做的贡献 2.1 关于真核转录的已知机制 转录过程是以
基因表达至少分两个阶段, 首先是以 DNA 为 模 板 , 在 RNA 聚 合 酶 的 作 用 下 , 产 生 传 递 DNA 的 信 使— ——mRNA( 转 录 过 程 ) ; 再 以 mRNA 为 模 板合成蛋白质( 翻译过程) 。转录是遗传信息表达 的第一个阶段, 对它的调控是生命体最有效的调 节方式, 因此有着重要的意义[2]。

2006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2006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2006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2006年:罗杰•科恩伯格(美)对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所作的研究。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贡献。

2008年:美国Woods Hole海洋生物学实验室的下村修、哥伦比亚大学的Martin Chalfie 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钱永健因发现并发展了绿色荧光蛋白(GFP)而获得该奖项。

2009年:英国生物学家万卡特拉曼•拉玛克里斯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斯泰茨(Thomas A. Steitz)和以色列女生物学家约纳什(Ada E. Yonath)因在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中的贡献共同获该奖。

2010年:美国德拉威尔大学的Richard F. Heck、普渡大学的Ei-ichi Negishi以及日本仓敷艺术科学大学的Akira Suzuki,他们发明了新的连接碳原子的方法,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2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克比尔卡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丁•卡普拉斯、迈克尔•莱维特和阿里耶•瓦谢勒,以表彰他们在开发多尺度复杂化学系统模型方面所做的贡献。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埃里克•贝齐格、威廉•莫纳和德国科学家斯特凡•黑尔,以表彰他们为发展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所作的贡献。

2015年:托马斯•林道尔(Tomas Lindahl)、保罗•莫德里奇(Paul Modrich)以及阿奇兹•桑卡(Aziz Sancar)获奖。

获奖理由是“DNA修复的细胞机制研究”。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果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果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果
以下是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果的部分介绍:
1901 年:雅各布斯·范特霍夫(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因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原理以及渗透压定律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2 年:赫尔曼·费歇尔(Hermann Emil Fischer)因对糖和嘌呤的合成做出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5 年:阿道夫·冯·拜尔(Adolf von Baeyer)因对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7 年:爱德华·比希纳(Eduard Buchner)因发现了无细胞发酵的原理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8 年: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因对放射性物质和原子结构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9 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Wilhelm Ostwald)因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0 年:奥托·瓦拉赫(Otto Wallach)因对脂环族化合物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1 年:玛丽·居里(Marie Curie)因发现了镭和钋元素,并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以上只是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一小部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化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1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贡献

近1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贡献

近1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贡献诺贝尔奖化学奖是一项用于表彰在化学领域最优秀研究贡献的非凡奖项,一直以来,科学家持续的研发历经不懈的努力奠定了一个又一个的基础,诺贝尔奖十多年来特别是近10年,也诞生了一系列优秀的贡献。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近1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的贡献吧:2010年:1.理查德·希尔顿因他将量子化学应用于考虑配位化学问题以及环状结构的研究而获奖。

2.简·温斯特因他开发了以水杨酸为催化剂的碳碳键缩合反应而获奖。

2011年:1.芮伊·瑟弗因其发现异构香草酸可以用于对酸基改性金属表面以及有机合成研究而获奖。

2.马修·德里斯特因其发现光化学可以用作调节分子的环装反应而获奖。

2012年:1.伊曼纽尔·卢卡斯因其探索Rutherford-Bohr模型的物理原理及其精准计算和模拟能力而获奖。

2.比尔·布莱恩斯因其圈离反应的精准合成及其在分子对的解离的形成而获奖。

2013年:1.玛丽·弗劳斯莱特因其为设计和合成可控分子机械系统奠定基础而获奖。

2.托尼·科林斯因其在无机纳米尺度上创新、调控和能源存储等机理而获奖。

2014年:1.芭芭拉·苏莱尔因其在生物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深入挖掘系统生物学的方面而获奖。

2.米歇尔·弗雷因其在用于催化不对称合成的金属有机框架分子的研究而获奖。

2015年:1.瑞恩·斯坦特因其在形成有机和无机分子外圈环状结构以及用于动态精准合成的催化剂而获奖。

2.安东尼奥·蒙地因其在金属有机骨架分子精准合成方面的研究成果而获奖。

2016年:1.贝内特·科尔贝因其进行大空间体系分子改性催化反应的研究而获奖。

2.约瑟夫·萨默伯勒因其在运用荧光用于检测生物化学反应的研究而获奖。

2017年:1.尤里·艾加莫夫因其发明特征定基体的反应理论,以及可以在短时间内在分析测量准确度上实现突破性发展而获奖。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NA干扰2006年10月2日,200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干扰现象(RNA interference R NAi)。

获奖的2位科学家都是年轻有为,法尔生于1959年,1983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博士学位,现在是美国斯坦福大学遗传学和病理学教授。

1960年出生的梅洛,1990年获得哈佛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目前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教授。

1998年,两位教授和其他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共同发表论文宣布,他们发现了RNA具有可以干扰基因的机制。

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发布的公报说,法尔和梅洛获奖是因为他们“发现了控制遗传信息流动的基本机制”,这一机制为控制基因信息提供了基础性的依据。

公报指出,RNAi已被广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手段,并有望在未来帮助科学家开发出治疗疾病的新疗法。

那么究竟RNAi是什么呢?下面就做一简单介绍。

1、研究历史科学家们最早在植物和脉抱菌中发现了双链RNA (double-stranded DNA, dsRNA)诱导的RNA沉默现象。

1995年,在线虫中进行反义RNA(antisense RNA)阻断par-1基因表达实验时,还用正义RNA(sense RNA)做了一个对照试验,结果却观察到反义和正义RNA都阻断了该基因的表达,都具有很高的基因沉默活性。

1998年,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通过实验阐明了这一反常现象:将反义RNA和正义RNA同时注射到秀丽隐杆线虫比单独注射反义RNA诱导基因沉默的效率高10倍。

由此推断,dsRNA触发了高效的基因沉默机制并极大降低了靶mRNA水平,这一现象就是RNAi。

随后,RNAi现象被广泛地发现于真菌、拟南芥、水媳、涡虫、锥虫、斑马鱼等大多数真核生物中。

这种存在揭示了RNAi很可能是出现于生命进化的早期阶段。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1960——2008)(2009-04-03 11:30:05)1960年W.F.利比(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1961年M.卡尔文(美国人)揭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1962年M.F.佩鲁茨,J.C.肯德鲁(英国人)测定出蛋白质的精细结构1963年K.齐格勒(德国人),G.纳塔(意大利人)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1964年D.M.C.霍金奇(英国人)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1965年R.B.伍德沃德(美国人)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1966年R.S.马利肯(美国人)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1967年R.G.W.诺里什,G.波特(英国人),M.艾根(德国人)发明测定快速化学反应技术1968年L.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1969年O.哈塞尔(挪威人),D.H.R.巴顿(英国人)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1970年L.F.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1971年G.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1972年C.B.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分子氨基酸排列S.莫尔,W.H.斯坦(美国人)从事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1973年E.O.菲舍尔(德国人),G.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1974年P.J.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1975年J.W.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1976年W.N.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1977年I.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1978年P.D.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1979年H.C.布郎(美国人),G.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1980年P.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W.吉尔伯特(美国人),F.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1981年福井谦一(日本人),R.霍夫曼(美国人)从事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1982年A.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1983年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1984年R.B.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1985年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1986年D.R.赫希巴奇,李远哲(美籍华人),J.C(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1987年C.J.佩德森,D.J.克拉姆(美国人),J.M.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1988年J.戴森霍弗,R.胡伯尔,H.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1989年S.奥尔特曼,T.R.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1990年E.J.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1991年R.R.恩斯特(瑞士人)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1992年R.A.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出贡献1993年K.B.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M.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1994年G.A.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1995年P.克鲁岑(德国人),M.莫利纳,F.S.罗兰(美国人)阐述了对臭氧层厚度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1996年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1997年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1998年W.科恩(奥地利人)提出密度函数理论J.波普(英国人)提出量子化学的方法1999年A.兹韦勒(美籍埃及人)利用激光闪烁研究化学反应2000年美国的阿兰?黑格和阿兰?麦克迪尔米德、日本的白川秀树,表彰他们发现了导电的塑料和研发具有传导性能的聚合体2001年美国的威廉?诺尔斯、巴里?夏普莱斯、日本的野依良治,表彰他们在更好地控制化学反应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简介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简介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简介摘要简要介绍了2006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获奖者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在该成果的主要贡献在于对真核转录过程的分子研究,对于人们理解转录过程具有深远的意义。

目前,基因转录的过程广泛应用在基因研究的实验室中。

关键词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转录过程应用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委会将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以奖励他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

科恩伯格成为第一个成功地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复制过程捕捉下来的科学家,评委会称他的获奖真正体现了诺贝尔遗言中所说的“授予一项非常重要的化学发现”。

科恩伯格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储存在细胞核基因中的信息如何被复制、转送到细胞的其他地方,用以制造蛋白质,这个过程被称为转录,他首次在真核细胞生物中拍摄到了生命中这个动态过程的真实照片。

基因中遗传信息的转录和复制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和发展必然经过的过程。

科恩伯格是首位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真核生物转录过程如何进行的科学家,使了解基因的转录过程成为可能。

这一过程具有医学上的“基础性”作用,因为人类的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都与这一过程发生紊乱有关。

理解这一过程有助于人们寻找治疗上述疾病的方法。

目前,基因转录的过程广泛应用在基因研究的实验室中。

此外,理解转录过程也有助于人们理解干细胞如何发展成不同的特定细胞。

干细胞,特别是胚胎干细胞,能分化成不同种类的体细胞。

科学家相信,将来可以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修补人体受损的组织和器官,治疗多种疾病。

1基因的复制与转录1.1DNA复制[1]DNA借助于由多酶复合体所组成的复制机构,在每次细胞分裂时,首先要精确地进行复制。

在整个复制过程中有两个基本需要:首先DNA链上的核苷酸必须为自由状态的核苷酸所识别;其次DNA双螺旋必须打开,暴露彼此的氢键进行碱基配对,然后把排列起来的核苷酸在多聚化酶的催化下连接成为一条新的核苷酸链。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研究成果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研究成果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研究成果1901年 J. H. 范特·霍夫(荷兰人)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

1902年 E. H. 费雪(德国人)合成了糖类以及嘌噙诱导体。

1903年 S . A .阿伦纽斯(瑞典人)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

1904年 W . 拉姆赛(英国人)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

1905年 A .冯·贝耶尔(德国人)从事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 H . 莫瓦桑(法国人)从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 E .毕希纳(德国人)从事酵素和酶化学、生物学研究。

1908年 E. 卢瑟福(英国人)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

1909年 W. 奥斯特瓦尔德(德国人)从事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度的研究。

1910年 O. 瓦拉赫(德国人)脂环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 M. 居里(法国人)发现镭和钋。

1912年 V. 格林尼亚(法国人)发明了格林尼亚试剂——有机镁试剂。

P. 萨巴蒂(法国人)使用细金属粉末作催化剂,发明了一种制取氢化不饱和烃的有效方法。

1913年 A. 维尔纳(瑞士人)从事分子内原子化合价的研究。

1914年 T.W. 理查兹(美国人)致力于原子量的研究,精确地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 威尔斯泰特(德国人)从事植物色素(叶绿素)的研究。

1916---1917年未颁奖。

1918年 F. 哈伯(德国人)发明固氮法。

1919年未颁奖。

1920年 W.H. 能斯脱(德国人)从事电化学和热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1921年 F. 索迪(英国人)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 F.W. 阿斯顿(英国人)发现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并开发了质谱仪。

1923年 F. 普雷格尔(奥地利人)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未颁奖。

1925年 R.A. 席格蒙迪(德国人)从事胶体溶液的研究并确立了胶体化学。

1926年 T. 斯韦德贝里(瑞典人)从事胶体化学中分散系统的研究。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及其主要成果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及其主要成果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及其主要成果比如说,咱们可以聊聊玛丽·居里。

这位女士,哎呀,真的是个传奇。

她不仅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性,还是唯一一位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放射性元素上,尤其是镭和钋。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那时候可没有现在这些高科技设备,她真的是凭借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在一片未知中摸索。

她的工作不仅推动了化学和物理的发展,还为后来的放射性治疗打下了基础。

听起来是不是很牛?再说说保罗·萨默斯。

他可是一位疯狂的化学家,专门研究催化剂。

你可能会问,催化剂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能加速化学反应的“助攻”。

想象一下,你正在煮水,催化剂就像是一颗让水更快沸腾的“魔法豆”。

他的一项重大发现就是用金属催化剂进行有机合成,这让药物和化学品的生产变得简单多了。

嘿,没什么比用更少的时间和材料来做出更好的东西更爽的了吧?再来聊聊阿尔弗雷德·温贝格,他也是个不容小觑的角色。

他的成就与“化学反应机制”密切相关,反应机制听起来很复杂,但其实就是研究化学反应是如何进行的。

你知道吗?通过他的工作,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反应过程,从而设计出更有效的化学反应。

这种研究在药物开发中尤其重要,帮助科学家们制造出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

简直就是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呀!。

咱们不能忘了诺贝尔化学奖的另一位传奇人物——弗朗西斯·阿诺德。

她在酶工程领域的研究让人眼前一亮,酶就像是自然界里的“化学小精灵”,负责加速各种化学反应。

阿诺德通过“定向进化”技术,让酶变得更强大。

这就像在游戏里升级角色,酶的能力大大增强,效率也更高。

她的研究不仅对生物制药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环保技术起到了推动作用,真是“功德无量”啊!。

谈到诺贝尔化学奖,咱们一定不能忽视的是那些背后默默奉献的研究者。

每一位获奖者的背后,都是无数个夜以继日的实验和失败,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这就像你想学会骑自行车,摔了几次,还是得站起来继续骑。

2006诺贝尔化学奖

2006诺贝尔化学奖

2006諾貝爾化學獎本文譯自諾貝爾化學獎委員會公佈給大眾的新聞稿:/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2006/info.pdf若需要進一步的資訊,請至以下網頁點選:/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2006/chemadv06.pdf譯者前言:從2002年到2004年,連續三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與生物化學相關的研究,今年的獎又再一度頒給了生化學家,這四次的得獎者所做的工作其實都與結構生物學息息相關(無怪乎曾聽人說二十一世紀是結構生物學的世紀),他們的工作也都在利用化學的儀器來解決結構的問題。

正如同下文中所提,本年度得獎者的成功就在於不但專精於結晶學,同時也具有對生物體系的深入瞭解,這正符合了現今新興的“化學生物學”的目標,即利用化學的方法去解決生物體系裡的重要問題,看來這幾年諾貝爾化學獎委員會似乎正在肯定化學生物學這個領域的重要性。

暑假間我到中研院生醫所聆聽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席嘉諾佛(Aaron Ciechanover)的精采演講,是有關泛素(ubiquitin)所媒介的蛋白質分解反應機制。

開場前我側聽到背後兩位年輕人的交談,言談中頗為不解為何他得到的是化學獎,所言差矣!在分子的層次,我們所看到的不是化學還會是什麼?這實在是化學最常被誤解的地方!蔡蘊明謹誌於2006年十月五日(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後記:詹健偉是我在2003年教過的學生,他原在植微系,後來轉入了生化科技系,從起初對生物系統的興趣加上對化學的熱愛導致他轉入生化科技的領域,然而這些年他逐漸的體認:「只有化學才能完美的解釋生物體系」,現在他已經決定投入“化學生物學”的領域。

健偉是個認真的學生,他讀我的翻譯文章極為仔細,更進一步的從一個學生化的背景看出我許多翻譯的謬誤以及不通順之處。

對我這篇譯文,他主動的幫我修改。

有學生如此,是我的福分,感謝健偉也祝福他!蔡蘊明謹誌於2006年十月十三日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是由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結構生物學系的Roger D. Kornberg獲得,主要是由於他所做的基礎研究,對瞭解基因上所攜帶的訊息如何被轉錄,然後傳遞至細胞中負責合成蛋白質的部門,具有重要的貢獻。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简介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简介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简介
李琴;朱传方
【期刊名称】《化学教育》
【年(卷),期】2007(28)2
【摘要】简要介绍了2006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获奖者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在该成果的主要贡献在于对真核转录过程的分子研究,对于人们理解转录过程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基因转录的过程广泛应用在基因研究的实验室中.
【总页数】3页(P5-6,9)
【作者】李琴;朱传方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1
【相关文献】
1.将门虎子——200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J], 施永辉;朱玉贤
2.复杂化学体系多尺度模型——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简介 [J], 李巧君;杨丹;周文俊
3.精美的转录机器——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J], 李相辉;张玉祥;贾弘褆
4.真核生物转录机理的结构基础——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J], 郭晓强;郭争亮
5.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简介 [J], 姜琳;殷勤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科学家独享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独享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独享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佚名
【期刊名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7(16)2
【摘要】美国生物化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而单独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科恩伯格成为第一位成功地将核糖核酸(RNA)的转录过程捕捉下来的遗传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发现.瑞典皇家科学院在一份声明中说,科恩伯格揭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利用基因内存储的信息生产蛋白质,
【总页数】1页(P148-148)
【关键词】诺贝尔化学奖;美国科学家;分子基础;生物化学家;生物学家;遗传学家;核糖核酸;生命科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522
【相关文献】
1.2008年度诺贝尔奖揭晓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与两位美科学家共享诺贝尔化学奖 [J], ;
2.发现保持碳阳离子稳定方法匈裔美国人欧拉独享诺贝尔化学奖 [J],
3.一名美国科学家和两名日本科学家因发明复杂有机物有效合成方法获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J],
4.一名以色列女科学家和两名美国科学家因破解核糖体结构与功能方面的重要成就
分享诺贝尔化学奖 [J],
5.以色列科学家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简介
摘要简要介绍了2006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获奖者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在该成果的主要贡献在于对真核转录过程的分子研究,对于人们理解转录过程具有深远的意义。

目前,基因转录的过程广泛应用在基因研究的实验室中。

关键词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转录过程应用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委会将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以奖励他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

科恩伯格成为第一个成功地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复制过程捕捉下来的科学家,评委会称他的获奖真正体现了诺贝尔遗言中所说的“授予一项非常重要的化学发现”。

科恩伯格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储存在细胞核基因中的信息如何被复制、转送到细胞的其他地方,用以制造蛋白质,这个过程被称为转录,他首次在真核细胞生物中拍摄到了生命中这个动态过程的真实照片。

基因中遗传信息的转录和复制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和发展必然经过的过程。

科恩伯格是首位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真核生物转录过程如何进行的科学家,使了解基因的转录过程成为可能。

这一过程具有医学上的“基础性”作用,因为人类的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都与这一过程发生紊乱有关。

理解这一过程有助于人们寻找治疗上述疾病的方法。

目前,基因转录的过程广泛应用在基因研究的实验室中。

此外,理解转录过程也有助于人们理解干细胞如何发展成不同的特定细胞。

干细胞,特别是胚胎干细胞,能分化成不同种类的体细胞。

科学家相信,将来可以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修补人体受损的组织和器官,治疗多种疾病。

1基因的复制与转录
1.1DNA复制[1]
DNA借助于由多酶复合体所组成的复制机构,在每次细胞分裂时,首先要精确地进行复制。

在整个复制过程中有两个基本需要:首先DNA链上的核苷酸必须为自由状态的核苷酸所识别;其次DNA双螺旋必须打开,暴露彼此的氢键进行碱基配对,然后把排列起来的核苷酸在多聚化酶的催化下连接成为一条新的
核苷酸链。

1957年,发现了第一个核苷酸多聚化酶——DNA多聚酶[2]。

在DNA复制中,事实上是在两条打开的单链上各合成一条新链,因此每一条新合成的DNA双螺旋是由新、旧各一条组成,称为半保留复制。

1.2转录过程——RNA合成
游离的RNA聚合酶(又叫转录酶)随机地碰撞染色体,只与多数的DNA 微弱接触。

当它与启动子的序列接触时就与之紧密结合,并从启动子内的起点开始转录。

此后,转录酶沿DNA移动并逐步地打开DNA双链,以其中的一条为模板,不断合成RNA,直到它碰到终止信号序列为止[3]。

按理说DNA双螺旋的任何区域均可转录出两条序列相反的RNA链。

但事实上,在一定区域(或一个转录单位)内只有一条链作为转录的模板[4]。

至于在某转录区域到底以哪一条链作为转录模板,则决定于每一个将要转录的基因的启动子。

这是因为启动子的序列是定向的,它规定了转录方向,也就是RNA转录酶的走向。

1.3RNA聚合酶
一般是指DNA依存性RNA聚合酶 [5]。

是催化以DNA为模板、三磷酸
核糖核苷为底物、通过磷酸二酯键而聚合的合成RNA的酶。

因为在细胞内与基因DNA的遗传信息转录为RNA有关,所以也称转录酶。

反应以下式示:
n1-n4表示各个模板的DNA链的胸腺嘧啶、胞嘧啶、鸟嘧啶、腺嘌呤的碱
基数。

通过特异的碱基配对的形成,合成具有与模板DNA链完全互补的碱基排列的RNA。

反应是由(1)DNA与酶的结合;(2)构成RNA的5′末端的底物(ATP 或GTP)与第二个底物间磷酸二酯键的形成;(3)RNA链从5′端向3′端延长反应;(4)RNA合成的停止等基本反应组成的。

酶一般是分子量为十万的大蛋白质、由复数的亚单位所组成。

大肠杆菌的酶具有2α(分子量约4万),β(分子量约15万5千),β′(分子量约16万),σ(分子量约9万)的亚单位。

称α2ββ′为核心酶,α2ββ′σ为全酶。

RNA合成的起始,延长反应的活性中心在β亚单位,DNA间的结合与β′有关。

σ亚单位对于在DNA的正确位置的起始反应是必要的。

在动物细胞中具有与大肠杆菌类似的亚单位组成的酶,在核内有几种(Ⅰ、Ⅱ、Ⅲ型等),其中Ⅰ型位于核仁,参与核糖体RNA的合成,Ⅱ型位于核质,催化mRNA的合成。

Ⅲ型位于核质,催化tRNA和55rRNA的合成[3]。

2 基因的表达
持续转录DNA中的遗传信息是所有生命的中心过程。

因为DNA分子位于细胞核中,它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必须复制到信息RNA分子,再由它带到细胞生产蛋白质的地方,蛋白质构建了生命的器官和功能。

如果转录过程被干扰,那么细胞中蛋白质的生产就会停止,生命就会死亡。

比如,一种形状如伞的毒菌有死亡之帽之称,因为伞帽上的毒素会抑制在转录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RNA聚合酶的功能,几天后,当毒素从肠扩散到肝和肾时,它们就被损害了。

而且,包括癌症、心脏病和各种不同炎症的发生也与转录过程出现问题有关。

身体中所有的细胞都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但为什么不同的细胞总是各负其职呢?比如皮肤细胞负责皮肤细胞的更新、肝脏细胞负责肝脏的更新,原因是这些器官中遗传信息的转录方式不同。

要了解干细胞为何能分化成不同的细胞,必须深刻认识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是如何被调控的,这也有助于在医学上实现干细胞的全部潜能。

DNA分子有4个基本的构件,即碱基G、C、A、T,碱基对是由氢键连结的一对互相匹配的碱基。

RNA也是由相应的碱基构成。

隐藏在这些分子中的遗传信息是由这些碱基的排列方式决定的。

因此,遗传密码仅仅由4个字母组成[3]。

DNA分子是由碱基对连结起来的双螺旋分子链。

当DNA双螺旋分开成单链并以此创建RNA链的模板时,转录过程便开始了。

一个基本的问题是,究竟是什么样的机制保证RNA的碱基对按对应于DNA单链的正确序列结合在一起?答案隐藏在一个控制这个过程的特定酶中:RNA聚合酶。

解开这个谜的人是科恩伯格。

3 科恩伯格的贡献
2001年,科恩伯格创建了第一张RNA聚合酶的全动态照片(如图1)。

在这幅图片中,如丝带般杂乱的分子是RNA聚合酶,它们支撑着单链DNA分子。

这些聚合酶分子在保持DNA链处于正确位置时也创建了一个极小的“空穴”,这个空穴只允许与DNA链上的碱基配对的碱基进入RNA链,这样,通过一个个的碱基配对,RNA链就像拼凑七巧板一样形成了。

诺贝尔奖的公告中称:“这张照片真正革命性的地方是科恩伯格抓住了转录的过程。

我们在这张照片中看到了RNA链的形成过程,DNA分子、聚合酶和RNA在这个过程中的精确位置。


这张图片是怎么创建的呢?科恩伯格采用了一个绝妙的方法。

在RNA链的形成过程中,他从溶液中取走其中一个必需的碱基对,导致RNA链在需要这个碱基对的插入时因找不到它而将转录过程停止,然后创建出这些分子的晶体,再用X射线拍照,利用这种照片,计算机计算出分子中原子的真正位置,这张图片就是由一台计算机这样制作出来的。

今天,为了描述一个生物分子而将它们制作成晶体并不是一件难事,然而,要在晶体中抓住一个化学反应的瞬间却异常困
难,仅仅拥有良好的晶体学技术是不够的。

剑桥大学的转录专家S teve Jackson 赞美科恩伯格的全才风格,他对《自然》杂志说:“罗杰采用的方法结合了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和功能研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