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作品:数学说课课件 PPT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说课一等奖 ppt课件

高中数学说课一等奖 ppt课件

设计意图
巩固强化:
2.3例1:判断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 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⑴“导体通电后,发热”; ⑵“抛出一块石块,自由下落”; ⑶“某人射击一次,中靶”; ⑷“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 冰自然融化”; ⑸“方程x2+1=0有实数根”; ⑹“如果a>b,那么a-b>0”; ⑺“西方新闻机构CNN撒谎”; ⑻“从标号分别为1,2,3,4,5的5张 标签中,得到1号签”。
2、高一学生个性活 泼,思维活跃,动 手实践、合作探究 的积极性高;
3、学生基础参差不 齐,个体差异比较 明显,在教学中要 关注不同层次的学 生的学习和发展。
Company Logo
三、目标定位
❖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 能事件的概念; ⑵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 的稳定性;
❖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通过动手试验,体会随机事件发 生的随机性和规律性;⑵在试验、探究和讨论过程中理解 概率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学会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想 方法. .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 生的试验、观察、归纳和总结的技能,培育学生团结协作 探究、合作交流表达的团队意识。
LOGO
随机事件的概率
条目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目标定位
4
教法、学法
5
教学过程6板书设计 Nhomakorabea7
教学反思
Company Logo
一、教材分析:教材的背景、地位及作用
说教材
初中:概率初步
高中:统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
承上启下:概率
动手实践:试验
数学思想方法

一等奖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PPT说课稿

一等奖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PPT说课稿

THANKS
感谢观看
交流合作
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合作,分享 自己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04
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
观察记录幼儿表现及进步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观察幼儿 的表现,记录他们的反应、兴 趣、参与度等。
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设计个 性化的教学方案,关注他们的 进步情况。
通过观察记录,及时发现幼儿 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 难,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家长辅导孩子数学学习的建议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 适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能够集中
精力进行数学学习。
激发孩子的兴趣
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实验等活 动,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好 奇心。
鼓励孩子多动手
鼓励孩子多动手尝试和解决问题, 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及时反馈和鼓励
及时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引导发现
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帮助幼儿 发现数学现象背后的规律和方法, 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实践应用:操作练习与拓展延伸
操作练习
设计多样化的操作练习,让幼儿 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 们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延伸
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 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等奖幼儿园大班数 学说课PPT说课稿
目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 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 •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途径 • 家园共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
当前幼儿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说课课件一等奖

小学数学说课课件一等奖
小学数学说课课件一等奖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四章《角的初步认识》。具体内容包括:角的定义,角的分类,如何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以及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角的定义,掌握角的分类,能够识别和描述各种角。
2.培养学生运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课堂提问
1.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针对不同难度的知识点,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提问中。
3.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情景导入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通过情景导入自然过渡到新课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6.板书设计是否清晰、条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3.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角的分类及测量。
重点:角的定义,角的识别和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
1.实践情景引入
2.教学新课
(1)角的定义:引导学生观察三角板,总结出角是由两条线段(射线)共同确定的图形部分。
3.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
4.随堂练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5.作业设计的难度与覆盖面;
6.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指导。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1)重点:角的定义、分类和识别是本节课的重点。要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理解这些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高中数学说课一等奖 ppt课件

高中数学说课一等奖 ppt课件
❖ 4、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概率的定义以及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 规律性
Company Logo
四、教法、学法分析 1、在教法上,采用 “动手启发式”教学模式,分
层次教学,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2、在学法上,先学后教,以学生动手为中心, 以探究、试验为主线,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 学习法”进行学习。
设计意图
通过以上的试验以及思考、 讨论,让小组长正确总结出 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就 达到了水到渠成的目的。
Company Logo
4、讨论探究、达标演练——深化概率认识,巩固所 学知识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思考: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有何意义? 任何事件的概率是0~1之间的一个确定的 数,它度量该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小概 率事件很少发生,而大概率事件则经常 发生。知道随机事件的概率有利于我们 作出正确的决策。(例子:天气预报、 保险业、博彩业等。) ◆数学思想方法点拨——如何求随机事 件的概率? 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总 能想到一些奇特的例子, 生动活泼,出人意 料.这部分看起来简单, 但是要学让学生用发散 思维举出生动、恰当的
例子还是比较困难的,
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擂
台比赛”,看哪一个小
组说的实例更多,更到
位。
Company Logo
2.成果展示、承前启后——进一步认识随机事件、频 率
教学过程
现称出的事现次件的数A频出率n现.A为的事比件例A出现的fn (频为A)数事 ;AnnA
2.5提问:随机事件、必然事件、 不可能事件频率的取值范围?
由于频数和频率的概念之前 学生有所涉及,在这里我做 了与教材不同的处理:在抛 币试验之前,先复习频数以 及频率的概念,然后直接用 频数和频率的知识来理解和 阐述下面的试验,为理解概 率概念及“利用频率估计概 率”的思想方法创造条件。

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cosB= 2 ,则BC旳长为________. 3
5 如图,已知Rt△ABC中,∠C=90°,AC=4,tanA = 旳长是( )
A.2 B.8 C.2 5 D.4 5
1 2,则BC
总结
求锐角旳正弦值旳措施: 1.没有直接给出对边或斜边旳题目,一般先根据勾
股定理求出所需旳边长,再求正弦值. 2.没有给出图形旳题目,一般应根据题目,画出符
下面图1和图2中各有一种比较陡旳梯子,你能把它 们找出来吗?说说你旳理由。
图1
图2
w 一样长旳梯子旳陡、梯子旳放置角度(倾 斜角)、垂直高度和水平宽度它们之间有什么 关系?
梯子越陡——倾斜角__越_大__ 倾斜角越大——垂直高度与梯子长旳比_越_大_ 倾斜角越大——水平宽度与梯子长旳比__越_小__ 倾斜角越大——垂直高度与水平宽度旳比_越_大___
合题意旳图形,搞清所求角旳对边与斜边,再求 对边与斜边旳比. 3.题目中给出旳角不在直角三角形中,应先构造直 角三角形再求解.
延伸:由上面例1旳计算,你能猜测∠A,∠B旳正弦、余弦、正 切值有什么规律吗?
结论:一种锐角旳正弦等于它余角旳余弦,或一种锐角旳余弦 等于它余角旳正弦,两个角∠A,∠B旳正切值旳乘积等于1.
tan
A=
A的对边 A的邻边
回味无穷
• 定义中应该注意旳几种问题:
1.sinA,cosA,tanA, 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旳, ∠A是锐 角(注意数形结合,构造直角三角形).
2.sinA,cosA,tanA, 是一种完整旳符号,表达∠A旳正切, 习惯省去“∠”号;
3.sinA,cosA,tanA, 是一种比值.注意比旳顺序,且 sinA,cosA,tanA, 均﹥0,无单位.

一等奖作品数学说课课件

一等奖作品数学说课课件

05
CHAPTER
教学资源与应用
课件制作与展示
课件内容设计
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设计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 课件内容,包括概念引入、知识讲解、例题分析、学生互 动等环节。
课件制作技巧
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动画、音效、视频等,增强课件的视 觉效果和吸引力。同时,注意课件的版面设计、色彩搭配 和字体选择,使其清晰易读、美观大方。
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变式训练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变式训练,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创 新能力。
归纳小结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
04
CHAPTER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课堂表现评价
1 2 3
学生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小组 讨论、上台演示等环节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 积极性和参与度。
学生实践操作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数学软件进行实践操作,如探索数学问题、验证数学定理等,提高 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网络资源的利用
01
网络资源获取
介绍一些优质的数学教育资源网站和在线学习平台,如Khan Academy
、Coursera、中国大学MOOC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元
化的学习方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发现、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材分析与选用
教材特点分析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注重基础性、 系统性和实用性,强调数学知识 与实际应用的联系,符合学生的

一等奖作品数学说课课件

一等奖作品数学说课课件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反思课件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以及是否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了积 极的影响。同时,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数学竞赛
组织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竞 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数学 应用能力。
学习交流会
定期组织学习交流会,让学生分享 学习心得和经验,促进彼此之间的 学习和进步。
04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
情境导入
通过创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际 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说课可以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教 学问题,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 素养。
推动教育改革
说课课件可以作为教育改革的 重要参考和借鉴,推动教育教
学的创新与发展。
02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概述
01
本次数学说课课件的教学内容为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02
该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 ,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 学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理解其基本概念和原理。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树立 正确的数学观念。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 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原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通过课件中的思维训练和探究活动,预测学生的 思维能力是否得到发展,以及是否能够运用数学 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初三数学-圆讲解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初三数学-圆讲解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连结圆上任意两点旳线段叫做弦。
A
如图,弦有 AB、BC、AC
B O●
直径是圆中 最长旳弦
C
弦心距:圆心到弦旳距离叫做弦心距。
A
曲作线:BC、BBA⌒CC、都是B⌒A⊙CO旳弧分别记
B⌒C、B⌒AC有什么区别?
A
B
一种比半圆大一种比半圆小!
不小于半圆旳弧叫做优弧,不
O●
不小于半圆旳弧叫做劣弧
劣弧有: A⌒B B⌒C
这个以点O为圆心旳圆叫作“圆O”,记为“⊙ O”.
B
C
rr
· r O r
r
A E
1.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旳距 离都等于定长(半径r)
2.到定点(圆心O)旳距离都等于定
D
长(半径r)旳点都在同一种圆上。
圆心为O,半径为r旳圆能够看成是全部到定点旳距 离等于定长r旳点旳集合。
我国古人很早对圆就有这么旳认识了,战国时旳《墨 经》就有“圆,一中同长也”旳记载.它旳意思是圆 上各点到圆心旳距离都等于半径.
• 课后作业: “学生用书”旳“课后作业”部 分.
C
半圆有 : 优弧有: A⌒CB
A⌒BC
B⌒AC
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完全重叠旳弧。
注意:
①线段OA所形成旳图形叫做圆面,而圆是一种封
闭旳曲线图形,指旳是圆周. ②在平面内画出圆,必须明确圆心和半径两个要
素,圆心拟定位置,半径拟定大小.
③以点O为圆心旳圆,记作“⊙O”,读作“圆 O”.那么以点A为圆心旳圆,记作⊙O,读作圆O.
思索:
①“直径是弦,弦是直径”这种说法正确吗 ?直径是圆中最长旳弦吗?
②“半圆是弧,弧是半圆”这种说法正确吗 ?③面积相等旳两个圆等圆吗?周长相等旳 两个圆呢?

黄冈市级数学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ppt

黄冈市级数学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ppt
A
B
精品课件
C
16
(2)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 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填入下表
A
B
精品课件
C
17
(2)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 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填入下表
A
B
精品课件
C
18
(2)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 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填入下表
A
B
精品课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索与 验证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本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大胆猜
想、小心求证,经历性质证
明的过程,增强理性认识,
在学生的自主探索中,完成
了重点知识的教学,突破了 教学难点。
精品课件
30
(四)应用与提高
例 已知:如图,房屋的顶角
∠BAC=100°,过屋顶A的立柱AD⊥BC,
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
底角.
精品课件
13
设计意图
通过动手剪纸获得图形的直观感 受,并为下面的折纸操作做好铺 垫,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 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精品课件
14
(三)了解与探究

上面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如果是的话,它的对称轴是?
精品课件
15
(2)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 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填入下表
BD=CD AB=AC AD=AD
重合的角
∠B=∠C ∠BAD=∠CAD ∠ADB=∠ADC
根据表格中填写的内容你发现
了什么?由此能否猜一猜等腰
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精品课件

数学说课课件一等奖

数学说课课件一等奖

数学说课课件一等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五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本节主要围绕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展开,包括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等,并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配方法的应用及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2. 新课导入: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3. 探究活动:(1)直接开平方法:引导学生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配方法:讲解配方法的原理,引导学生运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3)公式法: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并引导学生运用公式法求解。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提醒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 求解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

3. 例题:展示解题过程及答案。

4. 练习题:列出随堂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求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x^2 5x + 6 = 0。

(2)利用配方法求解方程:x^2 + 4x = 3。

(3)某商品的原价为1000元,经过两次降价后,售价为810元。

每次降价的比例相同,求每次降价的比例。

2. 答案:(1)x1 = 3, x2 = 2。

优秀数学说课课件ppt课件ppt

优秀数学说课课件ppt课件ppt
课堂互动
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竞赛等,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高课堂互
动性。
课外拓展
布置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导 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
学习反馈
及时收集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04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设计
情境导入
通过创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际情境,引起学生 的兴趣和思考。
复习导入
说课目的
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说课,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 教材,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 质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说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可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和 能力。
02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概述
01
02
03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解一元二次 方程的解法。
涉及知识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配方法、公式法、因式 分解法等。
练习题
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知识拓展
引入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数学文化、历史背景等,拓宽学生视野。
思维训练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05
教师素养与要求
教师基本素养
专业知识储备
01
教师需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能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定理和
公式,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优秀数学说课课件ppt
目录
• 引言 • 教学内容分析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设计 • 教师素养与要求 • 教学效果评估
01
引言
课程背景
当前数学教育的趋势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数学教育越来 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 力。
数学课程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课 课堂总评 前



01
堂 实 施
多元评0价2 激励上进

后 提
03

教学过程
课 前 准 备
1. 课本习题9.5A组4.5.6题。

学习与训练9.5.2。

实 施
2. 创意比拼:以圆柱、圆锥为基本元
素,用彩泥为幼儿园制作环创摆件。
课 后 提 升

教学过程


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与体积
3.3 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

1.圆柱、圆锥的表面积
学生板书
---分段函数的应
一、用温故知新
学生展示:
1.函数值的求法.
(选择、代入)
2.圆柱、圆锥的体积 2.图像的作法.
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数据整理; 2.数据分析; 3.构建函数; 4.分析应用.

2

1



教学过程
思维拓展 鼓励创新
4
5
6
教学过程
课 前 准 备

堂 实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观视频,导新课
教学过程
课 前 准 备
1 任务检查
课Leabharlann 堂 实观察分析 2 圆主柱表动面探积公究式推导

3 圆锥表面积公式推导
课 后
4 圆柱、圆锥体积公式


教学过程
课 前
1 任务检查


小组代表展示解说课前搜集的蒙氏教具图片


标 重
情感目标
体会数学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密切关系,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教学分析
教 材 分 析

情 分
感受
圆柱、圆锥表面积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重点
析 思考


实践
难点
圆锥表面积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重 难 点



任务 驱动
类比 教学
制作底面半径为 5cm,体积为300 cm3 的圆柱,并计算所需纸张的面积。

2组 制作底面半径为 5cm,体积为100 cm3 的圆锥,并计算所需纸张的面积。

小组合作 设计制作 堂

3组 制作母线长为10cm,高为8cm 的圆锥,并计算所需纸张的面积。

4组 制作半径长为 6cm,表面积为168 cm2 的圆柱,并计算其体积。
课 后
商议,确定每人在组内的具体任务,发挥每个人的优势。


教学过程


学生准备


学生任务:1.准备卡纸、剪刀、圆规等工具;

2.复习圆、扇形等面积公式并预习新内容;

3.搜集蒙氏教具图片上传至微信群;

4.观看《圆柱、圆锥的体积》微课视频。

课 后 提 升
课 前 课堂实施步骤 准 备



3
课 堂 实 施
课 后 提 升
教学过程


2 圆柱表面积公式推导



展开



课 后 提 升
教学过程
课 前
3 圆锥表面积公式推导



堂 实
l

r




S圆锥侧 S扇 rl
侧面展开
S圆锥全 S扇 S底圆 = r(l r)
教学过程
课 前
3 圆锥表面积公式推导
准 备
提出问题:如果公式中的母线或半径并未给出,则圆锥的表面积如何求?

—— 学前教育专业 ——


分 析
良好的专业素养
善于沟通、表现

学 目
能力 和 素养

一年级
旋转体有初步认识 空间想象力需进一步提升
知识 和 思维
重 难 点
教学分析



析 学
知识目标
掌握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 并会应用。


析 教
能力目标
提高动手能力、审美能力以及空间问题 向平面问题转化的能力。

后 提
5组 把一个直角边长为 4cm的等腰三角形绕斜边旋转一周,求所得旋转体的侧面积和体积,并 制作该旋转体。

教学过程
课 前 准 备



未能正确找出圆锥展开前后各数量的对应关系





正确找出圆锥展开前后各数量的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
课 前 准
规定尺寸的 圆柱和圆锥

课 堂 实 施
课 后 提 升
情境 教学
小组 合作
自主 探究


教学过程

前 教师准备1


教师到幼儿园参观,了解蒙氏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目的:瞄准专业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



课 后 提 升
教学过程

前 教师准备2 准
备 建立微信群并上传相关学习资料和微课视频。
课 堂 实 教师准备3 施
根据班级情况把学生分为5个小组,经小组成员共同
课 堂 实 施
分析问题:母线、半径和高满足 怎样的数量关系?
得出结论:满足勾股定理
l2 =r2 h2
解决问题:趁热打铁, 例题巩固
课 后 提 升
教学过程
课 前
4 圆柱、圆锥体积公式


圆柱体积
课 堂 实 施


提 升
观微课(课前),答问题
V圆柱
r2h
圆锥体积
V圆锥
1 r2h 3
教学过程


1组 准
一等奖作品:数学说课课件
目录
Content
教学分析
教 材 分 析

情 分
圆柱、圆锥的概念与性质
第1课时

高教出版社 基础模块 第九章
圆柱和

李广全 (下册) 第五节
圆锥
学 目
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与体积
第2课时

重 难
点 本节课的学习对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重要意义。
教学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