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分析《离子反应》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之一。
教材涉及:①初中化学有关酸、碱、盐的概念及电离知识。
②高一化学③高二化学。
④高三化学第一章化学平衡原理知识同时它又是学习电离度知识、弱电解质在离子反应中的表现、离子共存、水的离子积、盐类水解、电解等知识的关键。
因此,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本教材主要包括四部分:①通过对初中已有的酸、碱、盐电离知识,导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②实验感性认识: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同浓度、同体积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同,并据此导出不同的电解质在溶液里电离程度不相同、得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③利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结构知识,分析电解质的电离情况,加深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的理解。
学习者特征分析初中化学已经了解了氯化钠溶液可以导电,蔗糖溶液不导电,但是对于溶液导电的本质以及还有哪些物质能导电并不是很清楚,高一学生基础能力参差不齐,但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逻辑、本节课又比较抽象,应采用实验、微观动画展示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教学难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教学过程:[引言]上节课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是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进行分类的,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反应。
[板书] 第二节离子反应[提问]下列物质中哪些能导电?为什么能导电?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石墨、蔗糖溶液、酒精溶液、K2SO4溶液、Cu。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
离子反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离子反应》,下面我将从说教学背景、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明。
一、教学背景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离子反应》位于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在中学化学中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到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从教材体系来看:他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为后面学习元素化合物、选修4奠定了基础,新考纲明确指出“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所以在教材处理上我将对电解质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分析,举例总结归纳电解质的种类,帮助学生理解电解质的概念,通过动画模拟帮助学生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过渡语】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学生为中心”,学生学情不能忽视2、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在初中化学学生已经学习了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实施提供了可能(2)认知基础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我们知道高中生思维具有更高的概括性,辩证思维也迅速发展,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前期,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还稍弱,需要教师不断的强化【过渡语】根据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和重难点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了解电解质的概念;B、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C、引导学生从电离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实验的方法进行化学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通过观看模拟动画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实质”的探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辩证主义思想观4、重、难点重点:理解电解质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的电离过程难点:电解质的电离过程【过渡语】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二、教法、学法1、说教法【过渡语】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原则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实验分析---验证问题----得出结论,并结合动画模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电离过程,从而突破难点2、说学法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验探究学习,遵循由感性----理性的认知规律【过渡语】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新教材编写特点,结合实际情况,我将从四个环节展开教学三、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0min)提出问题“石墨、铜片、NaCl溶液、NaOH溶液,盐酸,蔗糖溶液是否导电并分析其原因”;让学生进行猜想,并做分组实验证明其猜想;[实验现象]石墨、铜片、NaCl溶液、NaOH溶液、盐酸均导电[分析现象]学生根据初中所学习的酸碱盐电离知识分析出“石墨、铜片导电是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电子;NaCl溶液、NaOH溶液,盐酸导电是因为电离出阴阳离子”,从而引入电解质知识(目的:巩固了初中酸碱盐电离知识,学会用实验的方法进行化学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2、理论探究,获得新知(25min)A、指导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仿照前面学习物质的量的方法咀嚼概念,教师在此基础上针对概念中的关键字“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化合物”进行强调,针对学生容易出错和容易混淆的地方(如:电解质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也不是混合物,电解质与物质导电性之间的并非必然关系)做强调,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电解质的概念。
离子反应的说课稿范文模板4篇
离子反应的说课稿范文模板4篇下面是收集的离子反应的说课稿4篇,供大家参阅。
离子反应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的内容。
第一课时主要对电解质、酸、碱、盐的电离本质做了详细的讲解。
本课时是在上一节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整个第二节的重点和难点部分。
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为以后学习化学奠定基础。
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本节在全书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概念多且抽象难懂,为避免枯燥,从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微观粒子的分析,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概念。
【学习目标】: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本质,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
2、掌握离子反应(复分解型)发生的条件。
3、初步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离子反应。
【重点】:离子反应(复分解型)发生条件的探究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难点】:离子反应的概念和本质。
二、说教法: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实验、讨论、启发、对比、归纳多种方法相结合。
以实验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让学生的眼(观察)、手(实验)、口(讨论)、脑(思考)处于多功能协同动作的状态,来达到牢固掌握知识,启迪思维,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
三、说学法1、学情分析由于此节课时面对的16,17岁的高中生,他们的形象思维在这一阶段还是暂主导地位,所以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点,以直观形象实验教学为主、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探索认清事物的本质。
2、学法指导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旧知识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
使学生基础知识应该扎扎实实巩固。
在学习过程培养了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这节课我尽可能用实验来引出问题,解决问题。
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离子反应说课稿6篇
Those who look glamorous, only they know how much training they have gone through behind their backs.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离子反应说课稿6篇离子反应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好,我是__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离子反应》,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离子反应》这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单元课题二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
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
过渡:这是对教材的认识,下面说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
二、说学情学生情况:学生正处在16、17岁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发展中;学生能够归纳收集自己积累的知识,结合新课标的学习和教学评价,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提出疑问,进行交流、讨论、辩论,初步具备化学知识积累研究的能力;在知识学习上学生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等诸多特点。
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离子反应的含义及其产生的条件,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离子共存问题,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常见离子反应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的科学方法获取信息,并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激发探索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离子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
离子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离子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离子反应》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内容。
《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2.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解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
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个课时。
第一课时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3.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几乎年年考。
二.学情分析①已学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能区分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哪些物质是非电解质;②已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会书写电离方程式;③已了解离子守恒,并能运用离子守恒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
离子反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说课稿
离子反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说课稿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说课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考生不清楚该围绕哪些内容进行展开说课。
今天,中公教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离子反应》的说课范例,希望能够为各位考生的考前备考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离子反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离子反应》,今天主要讲授第1课时的内容,包括:、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过渡: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该部分内容属于人教版高中化学1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第1课时包含了如下的内容:电解质、电离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通过引导学生参考酸的定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培养分析、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通过探究实验得到离子反应的条件,从实验现象出发探寻反应本质,初步养成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学生认识化学学科的起始篇章,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复习初中的基础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有效的进行高中阶段知识的学习。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就已经做过了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这对于学习电解质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并且高中生思维能力在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概括能力,因此我会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分别概括酸、碱、盐的本质,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1.能说出电解质、电离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会书写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能从电离的角度重新认识酸碱盐。
2.通过从电离的角度重新认识酸碱盐,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得到提高。
2023年高中化学说课稿:《离子反应》
2023年高中化学说课稿:《离子反应》中学化学说课稿:《离子反应》1一、教材与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1、相识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2、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一)学问框架中学化学说课稿:《离子反应》说课稿模板(二)新教材特点:新教材较旧教材相比,一其学问的衍变关系更具逻辑性,简洁明白;二是新引入了离子反应实质的试验探究分析过程,注意对学生实力的培育;三是在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教学过程支配上,较传统教学有新的、本质上的突破。
(二)学情分析1、学问储备2、学习特征3、预料困难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确定(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目标1、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驾驭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精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相互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使学生学会运用以试验为基础的试验探讨方法。
2、在离子反应学问学习中,学会运用视察、试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得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质疑”、“揣测”、“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实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1、能以“联想·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胜利感、能通过“沟通·研讨”活动,培育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借助“学问点击”让学习有余力的同学感受化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2、通过对电解质学问框架中各学问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逻辑美。
3、通过“身边的化学”,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其实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二)、重点、难点重点:离子反应、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简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对策:学生的分组试验、分层次练习与小嬉戏相结合。
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对策:应用试验探究和实际问题的解决类突破。
《离子反应》说课稿(最新)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本节课着重介绍“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
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电离,电解质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并从电离理论的角度认识酸、碱、盐;通过酸、碱、盐的本质探究,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更深的层面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意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电解质的判断、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二、说学情对于高一年级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对化学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但程度参差不齐,差别较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虽然处于抽象思维阶段,但本节概念比较抽象,应适当增加实验和电脑动画以使微观离子的.活动变得直观。
三、说教法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为指导发现法、微观演示法。
四、说学法根据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学法为分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探究,资料共享平台《离子反应说课稿》探究活动为:让每组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物质(铜片、石墨、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无水酒精、蔗糖、蔗糖溶液、蒸馏水、自来水、硫酸溶液)进行思考并动手操作,怎样才能使灯泡亮起来?通过小组内统一分工、互相协作,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探究、学会组内交流评价,参与评价。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教案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案课题: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一) 授课人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含义;2、理解电离的定义,并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3、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定义。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导电实验中引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2、从电离的角度引导学生概括出酸的定义,并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碱和盐的定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2、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重点1、电解质;2、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难点1、探究酸、碱、盐的定义;2、强弱电解质。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二节离子反应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如酸、碱、盐和水。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如蔗糖、酒精。
2、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NaCl == Na+ +Cl-化学式离子符号3、从电离的角度探究酸、碱、盐(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3)盐:电离时能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4、强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言]通过上一节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和种类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又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根据是否有离子参加,将其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说课稿4篇
离子反应说课稿4篇离子反应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
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
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重现率达标100%。
本节的知识顺序是: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本节重点: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离子反应定义的引出。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依据美国布垆坶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含义;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示实验和动画模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探索研究物质和理论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情况:学生正处在16、17岁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发展中,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的诸多特点。
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实验现象的分析、本质的理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难点的`突破方法:充分运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尽可能增加实验可见度,加强感性认识;利用计算机软件的动画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观察,理解微观本质。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来选择。
离子反应的说课稿(共7篇)
篇一:《离子反应》说课稿《离子反应》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凤阳县第二中学的化学教师沈健,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离子反应》属于高一课本第一章第二节内容。
《离子反应》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能够初步运用实验的手段来探究学习化学,通过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的学习,了解了化学反应常用的分类方法,在大脑中对“离子反应”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但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又没有学习,所以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
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
第一课时讲电解质。
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
1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确定1.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知识与技能:(1)、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使学生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离子反应、常见酸、碱、盐的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三、说教法与学法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21.用实验来导出问题,解决问题。
2024离子反应说课稿范文
2024离子反应说课稿范文这节课的内容是《离子反应》,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课程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属于《氢氧化物、酸与碱》单元的核心内容。
通过学习离子反应,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化学反应中离子的作用和反应方程式的表达方式。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离子反应的特点和分类。
②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给定的实验现象设计适当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解释和预测化学反应过程。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和实际应用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原理,能够根据实验现象设计离子反应方程式。
难点是:解释和预测化学反应过程,理解离子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采用了讨论引导法和实验探究法作为主要教法。
学法方面,我将采用合作学习法和自主学习法相结合,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以及相关的实验记录表和教学辅助工具,如幻灯片和视频,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离子反应的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引入新课我将通过讲述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入新课,比如使用清洁剂去除污渍时,为什么会起到清洁的作用?这个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为他们提供一个感兴趣的入口。
环节二、讨论和探究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我将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思考,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自探究离子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例如观察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离子反应过程。
环节三、知识讲解和示范在学生完成探究活动后,我将对离子反应的相关概念和原理进行讲解,并通过示范和演示展示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和解读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离子反应》说课稿
《离子反应》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凤阳县第二中学的化学教师沈健,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离子反应》属于高一课本第一章第二节内容。
《离子反应》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能够初步运用实验的手段来探究学习化学,通过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的学习,了解了化学反应常用的分类方法,在大脑中对“离子反应”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但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又没有学习,所以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
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
第一课时讲电解质。
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
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确定1.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知识与技能:(1)、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2)、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以“联想·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能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借助“知识点击”让学习有余力的同学感受化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关于离子反应说课稿十篇
关于离子反应说课稿十篇离子反应说课稿篇1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离子反应》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内容。
《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2、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解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
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个课时。
第一课时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3、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几乎年年考。
二、学情分析:1、已学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能区分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哪些物质是非电解质;2、已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会书写电离方程式;3、已了解离子守恒,并能运用离子守恒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
1、哪些烧杯内的物质可 亮灯的就是可以导电的。 以导电?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者熔融
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对比相同物质在不同
状态下导电情况,思考 导电是否需要满足什么 条件?
固体时不导电,在溶液 中能导电。
因为溶液中的物质能 够电离出可自由移动 3、为什么固态时不导电, 的阴阳离子,而固体 而在溶液中就可以导电呢?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掌 物质不能电离。 握探究的一般方法,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增强 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 能力储备 困难预见
初中已有关于溶 液导电性的学习, 学生对于溶液导 电的现象及原因 有一定认识。
学生相比初中, 他们的理解能力、 观察能力、语言 表达能力都有所 增强。
对电解质的概念 认识不够深刻, 无法理解强弱电 解质的本质区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重点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及其分类; 2、掌握电离过程,能熟练书写电离方程式; 3、能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 难点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说课人:
说课构思
教材
教学 过程 教法
学情 教学 目标
教材地位与价值
是学生走 进离子反 应的大门。
离子 反应
是初中学习溶液导 电性实验、酸碱盐电 离知识的延续和深 化,又是学习电解 质溶液理论知识的 基础。
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 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 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 识和能力的重点 。
认识电解质:关键词→电解质分类
1、“溶液里 或熔融状 态”→导电条 件。
3、“能够导 电的化合 物”→化合物 本导电,而不 是与水反应后 的生成物导电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过渡语】针对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情分析,采用以下学法来达到教学目标。
通过“探究式研究法”,让学生自主探究电解质的概念和电离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互动式研究法”,让学生与教师互动,共同探讨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验引入电解质的概念,让学生感受电解质的特性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讲解通过讲解电解质的概念和电离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电解质的本质和电离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3、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电离的特点和规律,并通过验证问题得出结论。
4、动画模拟通过动画模拟,帮助学生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从而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5、总结归纳通过总结归纳电解质的种类和电离方程式的表示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并加深对电解质的理解。
6、拓展应用通过拓展应用,让学生了解电解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板书设计通过清晰简洁的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和理解电解质的概念和电离过程。
五、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离子反应》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谢谢各位评委的聆听。
2、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3、强电解质:离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大,易分解成离子4、弱电解质:离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小,不易分解成离子右板:二、非电解质1、概念: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2、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大,不会分解成离子3、常见的非电解质有葡萄糖、乙醇等小幅度改写:本节课主要讲解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及其区别。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易分解成离子,而弱电解质则不易分解成离子。
非电解质则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大,不会分解成离子。
关于离子反应说课稿合集六篇
keep trying no matter how hard it seems. it will get easier.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关于离子反应说课稿合集六篇离子反应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高中化学组的0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离子反应》,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
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了解电解质的概念;B.引导学生能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C.使学生了解到电解质在溶液中所起反应的实质。
(2)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实验和动画模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探索研究物质和理论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3.教材的重、难点:(1)重点:理解电解质,电离的定义,会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电离过程,从电离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
(2)难点: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电离过程,对酸,碱,盐本质的理解。
二.说教法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
”根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法,即以问题为切入口,追踪变化的本质,解释疑惑。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离子反应说课稿-1
离子反应说课稿离子反应说课稿3篇离子反应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本节课着重介绍“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
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电离,电解质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并从电离理论的角度认识酸、碱、盐;通过酸、碱、盐的本质探究,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更深的层面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意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电解质的判断、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二、说学情对于高一年级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对化学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但程度参差不齐,差别较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虽然处于抽象思维阶段,但本节概念比较抽象,应适当增加实验和电脑动画以使微观离子的活动变得直观。
三、说教法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为指导发现法、微观演示法。
四、说学法根据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学法为分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探究。
探究活动为:让每组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物质(铜片、石墨、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无水酒精、蔗糖、蔗糖溶液、蒸馏水、自来水、硫酸溶液)进行思考并动手操作,怎样才能使灯泡亮起来?通过小组内统一分工、互相协作,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探究、学会组内交流评价,参与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离子反应》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内容。
《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2.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解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
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个课时。
第一课时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3.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几乎年年考。
二.学情分析① 已学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能区分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哪些物质是非电解质;② 已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会书写电离方程式;③ 已了解离子守恒,并能运用离子守恒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教学难点:1.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五.教法分析1、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2、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3、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归纳,最终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六.学法指导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真谛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
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积极响应新课改倡导的课堂上“师——生、生——生”的互动的教学方法,在学法设计上采用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
七.教学过程[引言]上节课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是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进行分类的,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反应。
[板书] 第二节离子反应[设问]①根据初三所学知识,哪些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呢?②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检验这些物质是否电离?③它们电离过程可用什么式子表示?板书]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归纳]分析得出电解质的概念。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练习] 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属于电解质的是:HCl气体、Ca(OH)2 固体、KNO3固体、CO2 、Hg 、NH3 、KOH溶液、金刚石、石墨、蔗糖、酒精、硫、铝[归纳]由上答案分析出非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讨论]学生讨论出答案后,师生共同小结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1)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
(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
如:碳酸钙虽然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导电,因此它是电解质。
(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用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不能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导电。
如:CO2、SO2溶于水能导电,是由于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H2SO3能导电,所以CO2、SO2不是电解质。
(4)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
如:BaSO4、AgCl等,由于它们溶解度太小,测不出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是电解质。
(5)酸、碱、盐、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等是非电解质。
[设问] 电解质为什么能导电?[板书]二、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及导电能力1、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引到学生回忆初中所讲的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能导电的原因)[学生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当与直流电源接通后,离子发生了定向移动并在两极发生反应,从而形成电流。
[设问] 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演示实验] P14实验1-1让学生观察,讨论五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不相同。
[板书]2、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分析总结]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的多少(离子的浓度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当溶液的体积、浓度以及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都相同的情况下,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导电能力强的溶液里单位体积内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能力弱的溶液里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从这些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在水中溶解时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比如: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之后对强、弱电解质进行进一步比较,并完成下表。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全部部分溶液中溶质离子水合离子分子、水合离子同条件下的导电性强弱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物质类型大多数盐、强酸、强碱弱酸、弱碱、水强调:(1)典型的强、弱电解质要熟记。
(2)BaSO4、AgCl 等难溶于水,熔化或熔于水的部分是全部电离的,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3)强、弱电解质的根本区别是全部电离还是部分电离,而不是通过熔液的导电性强弱来确定。
[板书] 3、电解质熔液的电离[设问]请写出HCl、KCl、Al2(SO4)3 、BaCl2 、NaHSO4 、NaHCO3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板书] HCl=H++Cl-KCl=K++Cl-Al2(SO4)3=2Al3++3SO42-BaCl2=Ba2++2Cl-NaHSO4=Na++H++SO42-NaHCO3=Na++HCO3-强调:HCO3-、SO42-、OH-等原子团,不能拆开。
[总结] 强酸:如HCl、H2SO4、HNO3强电解质强碱:如KOH、NaOH、Ba(OH)2(全部电离)大多数盐:如:NaCl、AgNO3弱电解质弱酸:如H2S、H2SO3、CH3COOH(部分电离)弱碱:如NH3 •H2O、Cu(OH)2水:H2O八.板书设计第二节离子反应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电离: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二、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及导电能力1、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2、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比如: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3、电解质熔液的电离HCl=H++Cl-KCl=K++Cl-Al2(SO4)3=2Al3++3SO42-BaCl2=Ba2++2Cl-NaHSO4=Na++H++SO42-NaHCO3=Na++HCO3-[总结] 强酸:如HCl、H2SO4、HNO3强电解质强碱:如KOH、NaOH、Ba(OH)2(全部电离)大多数盐:如:NaCl、AgNO3弱电解质弱酸:如H2S、H2SO3、CH3COOH(部分电离)弱碱:如NH3 •H2O、Cu(OH)2水:H2O4、酸、碱、盐的定义酸:电离的时候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化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合物。
九.教学反思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为了从“学会”到“会学”。
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满足高一学生探索及发现的需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很好的融入到课堂中来。
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对实验现象的好奇心,以实验探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难点的教学更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参与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起到引导作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教学当中由于内容的紧凑性,在时间把握上应该更注重,在探究实验中要充分“想学生之所想”,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