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 第4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课件)-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四单元 第4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课件)-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4f79e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f.png)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RJ
01. 学习目标 Leaning objectives
1
结合具体情景,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一个数 里有几个几的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
多样性。
2 通过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培养动手操作和 推理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 意识。
58之前一共数了11次,所以能穿11串。
每串5个,11串是55个, 还剩下3个,加起来正好是58个, 解答正确。 口答:能穿11串。
如何验证解答正 确吗?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82块饼干,10 块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 8袋
82里面有8个十,所以能8袋。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解答正确吗?
●● ●● ●● ●● ●● ●● ●● ●● ●● ●● ●● ●
还剩3块
每次搬4块,5次就搬20块 还剩下3块再搬一次,5+1=6(次)加起来 正好是23块, 所以解答正确。 口答:至少6次才能搬完.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有 21 本书,晓东每次拿5本,小东几次能拿完?
可以用● 代替 书本一数。
●●●●● ●●●●● ● 20 本书 ●●●●● ●●●●● 还剩1本
从上图可知,20 本书需要拿4次,还剩1本书,还需要再拿1次, 因此至少需要拿4+1=5(次) 答:晓东5次能拿完。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方法总结 在解决运物体的问题时,剩下的物体 即使很少,也需要再运1次才能运完。
可以用 ● 代替 砖数一数。
还可以用什么方 法解答?
怀仁县第一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2课时 读数 写数教案 新人教版
![怀仁县第一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2课时 读数 写数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3593ea10a6f524cdbf85d7.png)
第2课时读数写数教材第36~37页的内容。
1.使学生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则是在个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能正确地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
3.使学生掌握数、读、写100以内的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掌握100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难点: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计数器、小棒。
师:这是什么?你知道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吗?(出示教材情境图)学生汇报:黄色纽扣有四十粒,绿色纽扣有二十七粒,粉色纽扣有三十三粒。
师:你知道这些数该怎样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创设生动有趣的数纽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例3。
用学具摆40根小棒。
1.师: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4捆小棒(即40根)应该摆放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呢?生:试着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0,边拨边说:4个十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
师:你能对照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吗?说说你是怎么写的?学生汇报:十位上有4颗珠子,对着十位写“4”,个位上没有珠子,就对着个位写“0”。
师:大家一起来读出这个数。
学生齐读。
(读作:四十)教师说明:读数时先读十位上的数,再读个位上的数。
师:27和33又该怎么摆小棒?在计数器上如何拨珠?写法与读法又是怎样的呢?小组内试一试。
学生小组尝试探究,完成学习活动。
教师讲解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33中的两个“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学生交流汇报:不一样。
左边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右边的“3”在个位上,表示3个一。
教师小结:相同的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设计意图:将同一个数里同一个数字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让学生进行区分,更好地突出了教学的难点。
2.师: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是多少粒呢?(100粒)100用小棒怎样摆?学生汇报:摆10捆小棒。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0f55d245f0e7cd185253612.png)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1、认识和会画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3、缺了几块砖的方法(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计算方法11-9=□方法一:破十法11-9=2先算:10-9=1,再算:1+1=2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11-9=2因为:9+2=11,所以:11-9=2方法三:连减法11-9=211-1-1-1-1-1-1-1-1-1=22、解决问题(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例: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
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分析: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问题是母鸡有几只?干扰信息:5只鸭。
14-6=8(只)口答:母鸡有8只。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例1: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华比小芳多几个?12-7=5(个)口答:小华比小芳多5个。
例2: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芳比小华少几个?12-7=5(个)口答:小芳比小华少5个。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要求:会填和画表格,自己能给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一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1、按大人和孩子分2、按男女分3、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1、45、46、47、()、()、()、()、()10、20、30、()、()、()、()、()三十五接着数5个数是()、()、()、()、()2、10个一(),10个十();我是由8个一和3个十组成(),我是由5个十和8个一组成();我是79,我的前面是(),后面是();我是85,比我少3是()。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2ad450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9.png)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并书写数字7。
2.能够熟练掌握数字7的数量概念。
3.能够运用数字7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重点
1.认识数字7。
2.进行数字7的数量概念训练。
三、教学内容
1.数字7的认识和书写。
2.数字7的数量概念训练。
3.数字7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准备
1.数字7的卡片或图片。
2.七个小篮子或桶作为数量概念训练。
3.加减法练习题纸。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认识数字7:
–给学生展示数字7的卡片,让学生认识并书写数字7。
2.用数字7进行数量概念训练:
–将七个小篮子或桶摆放在课桌上,让学生数一数数量。
–让学生用手指指着其中的篮子或桶,说出数量。
第二课时
1.复习数字7:
–让学生快速书写数字7,并能够正确书写。
2.进行加减法运算:
–准备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练习题,让学生用数字7进行计算。
六、教学延伸
1.让学生用数字7设计自己的加减法练习题,进行互相出题和解题练
习。
2.给学生布置一些数字7相关的作业,提升对数字7的理解和运用能
力。
七、教学反思
教学中应充分引导学生参与互动,通过多种形式加深对数字7的认识和掌握,同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这份教案是基于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内容编写的,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要点整理、综合训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要点整理、综合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5a7546c433687e21af45a9bb.png)
主要内 容
100以 内数的 认识
知识要 点 数的顺 序比较 大小
解决问 题
具体内容
1.比较数的大小时,先看位数, 位数多的数就大,当位数相同 时,从最高位比起。 2.估测法:两个数比较接近用 “多(少)一些”来描述。 两个数相差比较大用“多(少) 得多”来描述。
42 - 2 = 40( 块 )
(4)6个蛋糕装一盒,装了4盒。如果4个装一盒, 可以装满( 6 )盒。
(5)3位老师和40名学生一起去春游,每人一瓶水, 45瓶够吗?
3+40=43(瓶) 43<45 答:45瓶够了。
48 > 32
15 < 25
48-8 < 48
61 < 63
53 > 35
9+20 < 3据上图填写下表。 种类
个数 4
7
4
8
1
(3)把正确答案圈出来。 拼盘中( ( (
)个数最多, )个数最少。 )的个数同样多。
3. 算一算。 8+70=78 67-7=60 49-9= 40 20+7= 27 9+10= 19 40+6=46 98-8=90 79-70=9 90+3= 93 50+8= 58
第4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四单元知识要点整理
主要内 容
100以 内数的 认识
知识要 点 数数 数的组 成
读数和 写数
具体内容
数数位时,要从右边数起,第 一位是个数,第二位是十位, 第三位是百位。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100以内数的组成;一个两位 数,十位上是几就有几个十, 个位上是几就有几个一。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cfc630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7.png)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认识图形1、认识并掌握它们的名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和5个三角形组成。
3、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4、平面图形的拼组①2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②2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长方形,也可拼成正方形;③2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④4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也可以拼成长方形。
⑤一个正方形能剪成2个相同的长方形,也能剪成两个相同的三角形。
5、立体图形的拼组(1)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大的正方体。
6、缺了几块砖的方法(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再加起来。
缺了( 8)块7、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正方体。
其中①号面与()号面相对。
方法:中间隔一个。
①对③,②对⑥,④对⑤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计算方法1、方法:①相加算减②破十法过程:如:12—9= 312—9 = 3把12分解成10和过程:想9+ 3 =12先算:10-9=1则12-9=3102再算:1+2=31★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晓得了其中一局部和另外一局部,求总数,用加法计较。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晓得了总数和其中一局部,求另外一局部,用减法计较。
问题里常见的枢纽字:还剩、另有、应找回等。
③挑选有用信息,破除滋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例:XXX家有14只鸡和5只鸭。
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阐发: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8c5b4c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1c.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一、认识平面图形1.平面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
长方形:长长方方的,有4条直直的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四四方方的,有4条直直的边,边的长度都相等。
三角形:有3条直直的边。
平行四边形:有4条直直的边,有一组对边是斜的。
圆:由一条曲线围成,是圆圆的。
2.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三棱柱等。
3.长方体能画出长方形,正方体能画出正方形,圆柱能画出圆,三棱柱能画出三角形,球不能画出圆。
二、平面图形的拼组1.用若干个同样的平面图形可以拼成更大的或其他的平面图形;用一些不同的平面图形也可以拼成更大的平面图形。
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大三角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3.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三、七巧板1.七巧板有7块板(或者说7个图形),有3种图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
2.可以用七巧板中的几块或者全部拼成不同的平面图形。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加法一、十几减几1.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点数法”“破十法”“连减法”“想加算减法”。
2.巧算十几减几:十几减9等于几加1;十几减8等于几加2;十几减7等于几加3;十几减6等于几加4;十几5等于几加5;十几减4等于几加6;十几减3等于几加7;十几减2等于几加8。
二、解决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先认真分析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要根据问题确定哪些条件是用的,哪些条件是多余的,并选择有用的条件进行解答。
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三、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计算方法:用一个数减另一个数。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计算方法:用另一个数减一个数。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1.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颜色、形状等不同特点对事物进行分类。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4单元 第1课时 数数 数的组成|人教版(共28张PPT)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4单元 第1课时 数数 数的组成|人教版(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c638d123b3567ec102d8a72.png)
课堂小结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 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9、有时候 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爱尔兰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16、 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19、自己活着,就是为 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 成于思,毁于随。——韩愈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 基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28、知之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 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35、学到很多东 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 罕·林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42、只有 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玛丽·佩蒂博恩·普尔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 多芬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 伟大智者。——史美尔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5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 命是活动。——卢梭53、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易卜生54、唯书籍不朽。——乔特5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 活的源泉。——库法耶夫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 己的无知。——笛卡儿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CocoChanel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 学,如炳烛之光。——刘向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 悦。——杰纳勒尔·乔治·S·巴顿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德谟克利特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泰洛齐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 间。——歌德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克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72、家庭成为快乐的 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75、内外相应,言行相 称。——韩非76、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77、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78、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儿7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8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81、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 —爱因斯坦82、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达尔文83、感激每一个新的挑战,因为它会锻造你的意志和品格。——佚名84、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 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奥斯特洛夫斯基8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86、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87、读一本好书,就 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88、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卡莱尔89、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90、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91、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92、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93、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94、抛弃时间的人,时 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95、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叔本华9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97、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 —拉罗什夫科98、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4单元知识梳理+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4单元知识梳理+单元检测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4834d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6.png)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4单元知识梳理+单元检测卷(含答案)第一单元 知识梳理1、平面图形的拼组(1)区分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角是直直的。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边相等,有一对边是斜斜的,角不是直直的。
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角是直直的。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2) 常见拼组:① 2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 2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 4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8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3)分一分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相同的三角形。
一个正方形可以分成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或两个相同的三角形。
一个长方形可以分成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或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或两个相同的三角形。
2、七巧板七巧板是由7个平面图形组成,其中有3种平面图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
里面有两个相同的大三角形和两个相同的小三角形,七巧板中的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第一单元检测卷 认识图形(二)一、选择题1.把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原长方形的周长相比( )。
A .一样长B .变大了C .变小的2.下列图形中不能通过平面图形的旋转得到的是( )。
A .B .C .D .3.下面能拼成正方形的是( )。
A.B.C.二、判断题1.用8个小正方体就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2.圆形就是圆球.()3.一个正方形一定能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4.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2条对称轴.()5.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正方形.()6.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三、解答题1.小聪明,考考你。
(1)用图1的物体可以画出图2哪个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2)根据图1,请在图2的图形板上标出七巧板的编号。
2.把一个长方形纸板剪去一个角,还会剩几个角?还剩()个还剩()个还剩()个3.想一想,剪一剪.第二单元知识梳理1、方法:①想加算减②分解法过程:如:12—- 9 = 3 把12分解成10和2过程:想先算:10-9=1则再算:1+2=31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重点、难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重点、难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a93218dc281e53a5902ff56.png)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难点复习一、认识图形1.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1、平面图形的拼组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④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⑤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⑥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2、立体图形的拼组(1)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8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方法:①想加算减③平十法过程:如:12-9=3 把9分成2和7,过程:想9+3=12,先算:12-2=10 则12-9=3 2 7 再算:10-7=310②分解法(破十法)过程:把12分解成10和210 2 先算:10-9=11 再算:1+2=3★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分类与整理1、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学会自主分类,并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
2、学会单一标准的分类和按不同标准的分类,特别是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地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8-12课时解决问题 练习十 练习十一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地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8-12课时解决问题 练习十 练习十一](https://img.taocdn.com/s3/m/0de586fa960590c69fc3760a.png)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
30+2=32
32-2=30
2+30=32
32-30=2
返回
课后作业 课本: 第49页第1题。
返回
人教版 数学 一年级 下册
4 100以内数的认识
练习十一
复习旧知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课后作业
复习旧知
一共有多少个小 棒,如何思考?
返回
把小棒看作两部分,一部分 是成捆的,有30根;一部分 是零散的,有2根,把两部分 加起来。
返回
30 + 2 =32
三个十 两个一
怎么计算呢?
三十二 返回
还能列出哪 些式子?
30+2=32 2+30=32 32-2=30 32-30=2
返回
巩固练习
54-4=50 2+70=72 65-5=60 20+6=26 90+5= 95 77-7=70 69-60= 9 28-20=8 37-7=30 6+70=76 34-30= 4 89-9=80
从30开始,往 后数两个数是 32,30+2=30。
返回
你能根据这幅图列 出2道减法算式吗?
返回
32-2=
32-30=
返回
你是怎么计算的?
32-2= 30
32-30= 2
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 一,去掉2个一,还 剩3个十,就是30。
32里面有3个十和2 个一,去掉3个十, 还剩2个一,就是2。
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40 + 8 = 48 ( 条 )
如何列式 计算?
返回
2+30=
30+2=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第6课时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精品教案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第6课时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025ef7d0d233d4b04e6910.png)
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6课时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内容教材第43页例6。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整体观察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培养学生的数感。
2.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估测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比较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数学用语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突破方法(A案)通过设置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B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观察、估测,从而理解突破。
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用语言正确地进行描述。
突破方法(A案)合作交流。
(B案)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法与学法教法情境教学和引导探究的方法。
学法观察比较和探究体验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A案复习旧知课件出示:1.按顺序写数。
2.比较大小。
4554 3634 87794047 8998 19223.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3587706215 6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板书课题)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例6的情境图。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三种颜色的球中,哪种球最多?哪种球最少?2.学生汇报:红球最多,有58个;黄球最少,只有10个。
3.那红球跟黄球相比,结果怎样?黄球跟蓝球相比呢?4.学生自由表达想法,说出红球比黄球要多,黄球比蓝球要少。
教师随即提问“多多少”“少多少”,学生思考后得出“红球比黄球多得多,黄球比蓝球只少一点”。
5.“多得多”一词用得非常好,“只少一点”我们习惯说“少一些”。
谁再说说?(指定几位学生说)谁能反过来说说?6.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已整理)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已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53deb68d15abe23492f4d68.png)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1节数数数的组成【第一课时】100以内数的数法和组成一、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培养学生 的数感,能进行简单的估计。
2. 在摆、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三、 教学难点:拐弯数的数法、数感的培养。
四、 教学过程: (一) 引入同学们,我们以前都学习过哪些数呀?对, 0-20。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些更大的数。
(二) 新授1. 数人数(1) 同学们,这是兴趣小组美术组的同学,老师用一个小图片代表一个人,我们来数数有多少 人?(2) 这是音乐组的同学,请你以美术组为参照,估一估音乐组大约有多少人?你们估得对吗,我们一会儿数一数验证一下。
我们数出的结果怎么摆就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是多 少?我们就把10个人排成一行,一起来数一数音乐组的人数。
刚才我们数的时候把10人排成一行,10个一就是一个十。
板书:10个一是十一行有10人,3行是30人,加上剩下的4人就是34人。
那3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4里面 有3个十和4个一(3) 这是航模组的同学,请你们看看有多少人?图对,33人。
能说说33的组成吗?(4)这是我们刚才数的3个小组的人,老师把他们放在了一起。
请你 10个10个的数一数共多 少人?教师小结:数出10只圈一圈,10个十就是100,所以共100只羊。
刚才都有谁估对了 ?3. 数学具(1)请你摆一摆小棒图9.;小结:1根小棒表示1个一 (2)请你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图10小结:10个一是1个十(3) 请你摆出10捆小棒(出示动画视频1)小结:10个十是一百(4) 请你看动画说说35的组成。
(出示动画视频2) 对,35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5) 请你看动画接着往后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各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612e570915f804d2a16c12c.png)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数一数、比多少】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带练习题,给孩子预习!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带练习题,给孩子预习!](https://img.taocdn.com/s3/m/32e4d89db8f67c1cfad6b880.png)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1、认识计数单位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一(个)”;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第三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
2、100以内数的组成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几就有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有几个一。
3、100以内数的读法读数要从最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是几。
末尾的0不读。
4、100以内数的写法写数要从最高位写起,有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除最高位外,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5、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1)先比较十位,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2)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6、百数表7、用语言来描述数的大小关系两数相差很少,用“多一些”“少一些”描述;两数相差很多,用“多得多”“少得多”描述。
8、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几十加几等于几十几,几加几十等于几十几。
几十几减几等于几十,几十几减几十等于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一、看图写数。
二、填空。
1.58里面的“5”在( )位上,表示( )个( )。
2.47里有( )个十和( )个一。
3.35的“5”在( )位上,表示( )个( )。
4.6个十和6个一是( )。
5.和79相邻的数是( )和( )。
6.比91小,比88大的数是( ).和( )。
7.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
8.100里面有( )个十。
三、从大到小排列下面各数。
47 28 55 45 69 76 58 79 67( )>( )>( )>( )>( )>( )>( )>( )>( )四、填一填。
五、口算。
1.7+70=2.35+5=3.66—6=4.83—3=5.43-3=6.4+60=7.90十9=8.3+40=9.50—40=10.97—7=11.80—60=12.50+5=13.50+50=14.99+0=15.30-30=六、比一比1.93○90-3 2.80○85-3 3.100○90+9 4.78-8○805.42+8○49 6.20+6○30 7.5+50○100 8.69-9○709.53-3○50 10.20○22-2 11.3+70○37 12.99○99-9七、判断。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 第3、4单元复习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 第3、4单元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6426b402d276a200292e89.png)
三、解决实际问题
3. 看图列算式。
56 50 6 50 6 56
56 6 50
三、解决实际问题
4.李阿姨要洗多少个碗?
40+3=43(个) 答:李阿姨要洗43个碗。
三、解决实际问题
5.
25个
30个
65个
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说。
三、解决实际问题
(1)苹果比(桃子)多,比( 梨子)少; (2)(梨子)比( 桃子)多得多,
二、典型知识点梳理
【对应训练9】
连一连。
47-40
50
75-70
5
52-2
7
63-3
60
60+8
82
80+6
90
2+80
68
99-9
86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图形世界。
三、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把 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个数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13
9
答案不唯一
三、解决实际问题
你会填吗?
二、典型知识点梳理
(2)与第41页的百数表比一比,说说有什么不同。
起始数是0,末尾数是99,左 起 10始 0,数右是起1第,一末列尾起数除数第,是一第列一除行“都是0”一外位都数是。整十 “100”外都是整十数, 第一行除“10”外都是 一位数。
二、典型知识点梳理
(3)第7行,从右数第5个数
二、典型知识点梳理
5.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例 你能读出下面各数吗?
二十七
三十四
二、典型知识点梳理
读法 读数时从高位起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 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1、认识计数单位
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一(个)”;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第三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
“百” O
2、100以内数的组成
一^两位数,十位上是几就有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有几个一。
3、100以内数的读法
读数要从最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是几。
末尾的0不读。
4、100以内数的写法
写数要从最高位写起,有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除最高位外,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5、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1)先比较十位,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2)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6、百数表
7、用语言来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两数相差很少,用“多一些” “少一些”描述;
两数相差很多,用“多得多” “少得多”描述。
8、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几十加几等于几十几, 几加几十等于几十几。
几十几减几等于几十,
几十几减几十等于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