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个人品德的五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勤奋刻苦,勤俭自强,正直善良,克已奉公,见义勇为
在“个人品德建设”活动中,要突出抓好“知荣辱、懂感恩、尽责任”三方面。
“知荣辱”,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生活中严格区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自觉遵纪守法;在岗位,艰苦奋斗,辛勤劳动,多做对国家、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事。
“懂感恩”,即感恩父母养育、师长培养、同事支持、组织信任和他人帮助,引导人们从小事入手,从身边的事做起,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自身、他人、工作、社会,提升自我、多行善举、济危救困、助人为乐,建立健康融洽愉悦的人际关系。
“尽责任”,即培养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明确在家庭、岗位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断增强履职尽责、回报社会的本领和能力,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积极进取,通过个人奋斗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个人品德是个人的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个人品德的含义可以有几方面的理解:其一,个人品德是表现在个体处理一切问题时的行为活动具有比较稳定的、形成了习惯的道德素质,是行为者个人的道德属性。其二,个人品德即包括个人主观上对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认识,也包括基于这种认识所产生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行为习惯,是个人主观上道德认识和客观上道德行为的统一。其三,个人品德实际上也是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关系,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上的集中反映。其四,个人品德是个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内心状态,是一个人在进行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其五,个人品德是有个人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包括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方面。
个人品德的表现特征有
正直无私、是指为人处事公道正派,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忠实守信意味着对国家与人民对理想与事业、对职务与工作忠贞不二,尽心尽职
友爱善良是指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喜人之所喜,忧人之所忧
勇敢进取这是指为了真理和正义,无所畏惧,一往无前。
敬业好学是指热爱和崇敬自己的职业,认真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断的钻研、学习专业技术。
勤劳节俭是指勤奋努力,不辞辛苦的劳动和工作,不断地创造财富合理的使用能源和资源,珍惜劳动成果,爱惜时间不懒惰不奢実浪费。
谦虚谨慎谦虚意味着虚心好学,永不满足,不盛气凌人不高傲自大,谨慎意味着认真仔细,谨言慎行,合理的调控自己的欲望情感情绪爱好习惯等。不浮躁不草率,不马虎,不放纵。
遵纪守法是指自己遵守和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遵守和维护所在的党团组织的章程和纪律,同时遵守和维护自己生活所处空间各个场所的规定。
文明礼貌是指个人的言行要合乎科学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朴素大方,行为端正,举止文雅,合乎道德规范。
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一般来说,都包含有心理上或行为习惯上几种基本成分的相应发展,如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等。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于行为标准的是非、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如以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大公无私是美德善行,损人利己、弄虚作假、损公肥私是耻辱恶行,等等。一个人只有知道了应当怎样行动,以及了解为什么要这样行动,才能产生相应的行动。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所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一个人对自己做过的事,或者衷心喜悦、心安理得,或内心不安、悔恨自责都是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衡量或评价自己的行动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例如有了助人为善的认识,在实践中助了人,心中产生愉悦感;见难未助或有损于人,心中有惭愧感,就属于内心体验的情感。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动力,但一个人有了道德情感,要想有相应的道德行为还必须具有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们在抉择道德行为时的决心和毅力。道德意志能使个人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履行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表现出责任感和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作出道德抉择,并付诸实践。个人正是凭借意志的力量审慎选择道德行为的。
道德信念是人们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变成个人行动的指南和原则。一个具有道德信念的人才有持之以恒的道德行为,无论是为人所知还是无人知晓,是领导在场还是领导不在场,是处在熟悉的环境还是陌生的环境,是有报偿还是无报偿,都能一以贯之。
道德行为是人们遵守道德原则规范而表现出的外在活动。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的指导和影响下进行的活动,不只是停留在道德认识阶段的思想意识活动,而是具体履行道德义务的实践活动,表现为到的言论和道德行为。
道德习惯是指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持续不断的重复某种道德行为,使之沉淀与心理中,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即成为道德品质。
当一个人的道德习惯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转化成个体的内在需要,道德行为完全成为其性格中的固有因素时,个人品德就最终形成。因此说,个人品德的形成标志着外在道德要求已成为个体内在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习惯,对某种原则和规范的外在的认同已成为内在自觉自愿的举动。
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个人品德修养,一直强调“修、齐、治、平”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弘扬个人品德、磨砺个体品行。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这一鲜明主张,充分反映了新时代对公民个人品德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努力方向。
加强个人品德建设,须多管齐下。
一是应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要使人们具备高尚的品德,就必须使人们了解和把握社会各个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了解和认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荣、什么是辱,然后才能有一个明确的道德实践方向。
二是应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有了某种道德认识,还需要炽热的道德情感,需要有一种对善的执着追求,在实践中形成稳固的道德情感。
三是应锻炼人们的道德意志。如果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就不能在道德实践中克服困难,坚持善良和正义,抵制邪恶和私欲,也就难以形成高尚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