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城市的产生与发展PPT下载

合集下载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PPT课件教案资料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PPT课件教案资料

明清时代的城市发展——以北京为例
• 宋代的城市变革标志着中国古代城市由封 闭型的前期封建城市向开放型的后期封建 城市转化,明清时代更臻于成熟完善,形 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城市的典型。
(4)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商业发展掀起 了一个迅猛的高潮,带动了城市规模的 迅速扩张。
(5)商业发展与城市形态
• 西汉长安有九市 ,东汉洛阳有三市; • 隋唐长安有东、西两市 ,洛阳有三市 ; • 宋代城市商业发展,坊里制解体,街市繁
荣,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6. 中国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城市初生期,原始社会晚期和 夏、商、周三代;
C、中国封建城市中 的中心是政权统治的中心 ,如宫殿、官府衙门。
而欧洲封建城市中的 中心往往是神权统治的中 心——教堂。
(4)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经济制度也直 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
中国的城市是政治、经济生活的中心,而欧洲往 往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2. 近代城市的发展
通常把农业的产生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使 人类社会出现了定居的居民点。
如:汽车,火车,轮船 一批新城市出现:港口城市、矿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
(3)城市与环境
城市成为人类改造自然最为彻底的地方,也 使城市居民减少或丧失了原有的与自然密切接触 的种种优点和乐趣。
如何在城市化、城市发展过程中处理好人工 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就成为现在城市学科的 重要课题。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
11精选精选pptppt第一节第一节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二节第二节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第三节第三节城市地理位臵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地理位臵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第四节第四节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第五节第五节技术进步与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技术进步与城市的产生与发展精选精选pptppt22第一节第一节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定阶段的产物一原始畜牧业原始农业的发展村庄的出现二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市集的出现精选精选pptppt33地面居所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PPT课件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PPT课件
8
世界主要大城市密集区
城市主要集中在 湿润半湿润地区
9
我国近60个50万人 口以上的大城市只 有包头、兰州、西 宁、乌鲁木齐等4个 城市是在年降水不 足400mm的西北部干 旱、半干旱地区。
占面积比 占城市比 南方湿润地区
北方湿润地区
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
1/5 1/3 2/5
45.4% 45.4% 9.2%
12
平原是城市分布 理想环境的原因 是: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有利于 农耕,农业发达 利于提供各种产 品。人口分布集 中,有利于组织 交通有利于向四 周扩展,节省建 筑投资。
13
我国城市区域地形类型:
1.滨海城市。多依托优良港湾或便利的海运条件而形成发展。 2.三角洲平原城市。平原广阔,水网稠密,土肥人众,农产资源丰 富是城市形成发展的优势。 3.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山前堆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而有 坡度,水源丰富又排灌条件良好,为城市发育提供了优良环境。 4.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这类城市处在窄狭平原和低山丘 陵的交接地带。 5.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江南丘陵区最典型。 6.平原中腹的城市。 7.高平原上的城市。如蒙古高原。 8.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如位于云贵高原坝子和谷地中的城 市。 9.中山谷地城市。位于H500-3000m的中山地区的狭窄的河谷平原, 如南平、十堰、攀枝花。 10.高山谷地城市。在3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城市极少。必定在河 谷之中,如拉萨。
11
2、地形与城市区位
世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海拔不足200m的濒海、濒湖或沿河的 平原地带。在热带地区分布在高原上。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 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1981年世界197个特大城市的80% 以上分布在海拔不足200m的濒海、濒湖或沿河的平原地带, 其中又以位于海拔100m以下的居多。我国设市城市分布在地 形的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上的比例大致分别是1%、32% 和67%(1983)。

《城市地理》PPT课件

《城市地理》PPT课件

(三)封建社会中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时期)
1)城市发展重心南移:南方城市发展水平逐步赶上并超过
北方;
2)城市等级体系层次完善
(首都—道治—郡府—县城-镇及草市)
3)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不同类型城市兴起
手工业、交通贸易型、贸易港口、陆路交通枢纽
4)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 北宋时期——是城市发展第二高峰时期 表现
古代城市发展
近现代城市发展
1、早期城市
起源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都,初形于夏,形成于商代
1)数量少,规模小; 2)职能单一,政治、军事色彩浓厚; 3)分布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4)城市之间联系少,城址变迁频繁。
(二)封建社会前期(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1)三级制城市体系形成;都城—郡城—县城 2)经济功能强化; 3)城市规划有重大突破;城郭制度.布局多样化 4)分布范围有一定扩大。
包括城镇实体地域内的常住非农业人口、农业人 口和居住满6个月或1年以上的人口。
2、城市地域
• 行政地域--指市政府管辖的城市范围。 是各国按城镇界定标准确定的城镇地域。随着城市建制的 设立就明确划定。
• 实体地域--指城市座落在地表的实际范围。 相当于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建筑物组成的建成区。是完全 不同于乡村景观的城镇聚落实体。又称景观地域。
(二)自然条件因素(基础)
1、地形条件(海拔、地势) 城市选址:平坦的地形
平原(丘陵) 河谷盆地 两种地形交汇处 高平原(热带地区)
城市形态:随地形展开
2、地质条件
地质承载力 地下水:水位,储量 地震:裂度
从我国城市分布和地形关系图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地形与城市区位: 平原地区地形平 坦,土壤肥沃, 便于农耕,且有 利于交通联系和 节省建设投资、 人口集中

城市地理学PPT 第三章 城市形成和发展

城市地理学PPT 第三章 城市形成和发展

根据对古城遗址的初探, 根据对古城遗址的初探,考古队发现了 陶器碎片, 陶器碎片,其中一些碎片质地已经接近于瓷 而且这些碎片薄如贝壳,这说明当时手 器,而且这些碎片薄如贝壳,这说明当时手 工制品的工艺已经具有相当的水平, 工制品的工艺已经具有相当的水平,同时也 意味着这些东西决不是个体生产的结果, 意味着这些东西决不是个体生产的结果,生 产这些陶器的是拥有高超技艺和丰富经验的 作坊。另外,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供公共集 作坊。另外,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供公共集 会用餐的火炉, 会用餐的火炉,其规模显然是为上百人的集 会所设计。 会所设计。
第一节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市起源地
美索不达米亚 印度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中国华北平原 中美 安第斯山中部 尼日利亚西南部
叙利亚6000年古城 叙利亚6000年古城 6000
2000, 2000,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学院教授麦肯 吉尔-吉伯森在近东考古国际会议上宣布, 吉尔-吉伯森在近东考古国际会议上宣布, 一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学院和叙利亚 官方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叙利亚东北部的 哈穆卡(TellHamoukar) (TellHamoukar)发现了一座古 泰-哈穆卡(TellHamoukar)发现了一座古 城遗址,考古人员推断, 城遗址,考古人员推断,这座古城距今已 6000年历史 年历史。 有6000年历史。
总之,只要是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是人类 总之,只要是有人生活的地方, 聚居;人类聚居实际上就是人类世界本身。 聚居;人类聚居实际上就是人类世界本身。
第三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聚居的组成要素
自然:聚居产生并发挥其功能的基础; ① 自然:聚居产生并发挥其功能的基础; 人类:作为个体的居住者; ② 人类:作为个体的居住者; ③ 社会:人类相互交往的体系; 社会:人类相互交往的体系; 建筑: ④ 建筑:为人类及其功能和活动提供庇护 的所有构筑物; 的所有构筑物; 支撑网络:所有人工或自然的联系系统, ⑤ 支撑网络:所有人工或自然的联系系统, 服务于聚落并将聚落联为整体,如道路、 服务于聚落并将聚落联为整体,如道路、 给排水系统、发电和供电系统、通讯设备, 给排水系统、发电和供电系统、通讯设备, 以及经济、法律、教育和行政体系等。 以及经济、法律、教育和行政体系等。

城市地理学 第三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城市地理学  第三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11
2.三角洲平原城市。与滨海城市的差异在于周围平原 广阔,水网稠密,土肥人众,农产资源丰富是城市形成 发展的主要优势。 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密集城市群
3.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 – 这是我国城市形成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种区域地形类型。 – 在我国北方分布十分广泛,尤以华北平原外侧沿着燕 山南麓、太行山东麓、淮阳丘陵北麓、鲁中南丘陵山 地外缘的一连串城市数量最多。祁连山北麓、天山南 北麓、川西山地东麓等也很典型。
14
• 7.高平原上的城市。
– 数量很少,都分布在开阔、平坦,海拔在1000m 上下的蒙古高原面上。
• 8.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
– 在中国地形二级阶梯的高原上,绝大多数城市均 集中在相对低平的山间盆地或谷地,并滨临河流。 典型的如位于云贵高原坝子和谷地中的城市、黄 土高原上河谷盆地里的城市。
13
13
• 6.平原中腹的城市。
– 城市位于广阔的平原面上,不临海、不背山、面坡 小、地势低平甚至低洼。在古代,这种区域的城市 发展条件相对较差。
– 同在华北平原,但平原中腹,城市发展相对稀而小 的状况与平原外围洪积、冲积平原城市多而密成鲜 明对照。华北平原中部较大而且历史上著名的城市 几乎都沿纵贯平原南北的大运河一线分布。
• 一、城市地理位置概念
– 巴朗斯基——位置就是某一地方对于这个地方以外 的某些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 也就是说,城市的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 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有利的结 合即有利的城市地理位置,必然促进城市的发展, 反之亦反。
20
• 二、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 • 1、大、中、小位置
以上海为例
– 中位置的特点是其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 流域的下游,整个长江三角洲平原,特别是太湖流 域作为上海的直接腹地,为上海城市的形成和繁荣 奠定了区域基础。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课件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课件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01
城市的功能和结构
04
城市的概念和起源
02
城市的经济发展
05
城市的发展历程
03
城市的社会文化
06
添加章节标题
城市的概念和起 源
城市的概念
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 的中心,是政治、经 济、文化、科技等各 方面的集中体现。
城市是社会分工和 劳动分工的产物,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 的结果。
贸易活动:城市的贸易 活动包括进出口贸易、 国内贸易等,是城市经 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商业设施:城市的商业 设施包括商场、超市、 购物中心等,是城市经 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贸易政策:城市的贸 易政策包括关税、贸 易壁垒等,对城市经 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城市的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
人才引进:吸引高素质人才,提高城市竞争力 科技创新:推动科技研发,促进产业升级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创新创业 教育投入:加大教育投入,培养创新型人才
医疗体系:包括医院、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为城市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教育与医疗资源的分布:城市中心区教育资源丰富,医疗资源分布相对均衡
教育与医疗政策的影响:政府对教育与医疗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产生重 要影响
城市的艺术和文化活动
艺术展览:展示城市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历史背景 文化节庆:庆祝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如春节、中秋节等 音乐会和戏剧表演:展示城市的音乐和戏剧文化 电影和电视制作:展示城市的电影和电视文化,如好莱坞、宝莱坞等
城市是社会交往和 信息交流的场所, 是社会关系的集中 体现。
城市是社会文化 的载体,是社会 文明的象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城市的起源

城市的形成过程介绍PPT(27张)

城市的形成过程介绍PPT(27张)

城市的形 成过程 介绍(PP T27页) 城市的形 成过程 介绍(PP T27页)
城市的形 成过程 介绍(PP T27页)
3、保护措施: 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的侵蚀。 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
化建筑物。 避免过度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城市的形 成过程 介绍(PP T27页)
因纽特人的住所——雪屋
思考:
1、这些地区建筑风格 上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会形成这样 的风格?
城市的形 成过程 介绍(PP T27页)
地区 环境 建筑风格 和自然环境关系
房屋离起地表
东南亚 炎热潮湿、 墙体薄、门窗大 地区 植被丰富 屋顶为尖顶
北非地 区
城市的形 成过程 介绍(PP T27页)
二、城市的形成过程:
城市的形成过程:
村庄 城镇 小城市
大城市
思考:
村庄演变为城市 的过程中有什 么样的变化?
二、城市的形成过程:
村庄
变化:
城镇
人口和建筑的密度增大 规模扩大
小城市 生产和生活方式改变
自然环境发生改变
大城市
思考:
那些地区容易 形成大的城 市?为什么?
全球大城市的分布图
2、易形成大城市的地区:
B、人类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
C、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D、聚落是指人们居住、生活、休息的 场所
5、下列哪个聚落不属于乡村聚落( )
A、农村
B、牧村
C、渔村
D北京中关村
6、不利于聚落形成的因素是( )
A、水源充足 B、山地崎岖
C、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
城市的形 成过程 介绍(PP T27页)
1.对于整个市场而言,生产要素的供 给与一 般产品 的供给 曲线一 样,也 是一条 向右上 方倾斜 的曲线

城市地理学 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绪论 ppt课件

城市地理学 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绪论  ppt课件
城市社会学
城市结构、城市 生活方式、城市 社会组织
14
3.城市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位置

研究领域
题 地貌学 气候学 历史地理 经济地理 社会地理 城市地理 区域地理
地球 表面
大气 现象
历史 发展
经济 活动
社会 组织 机构 和制 度
☆☆
☆☆
☆☆
☆☆
☆☆
? ? ☆☆ ☆☆ ☆☆
ppt课件
☆☆ ☆☆ ☆☆ ☆☆ ☆☆
2、研究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的形成发展、组合分布 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ppt课件
10
二、研究内容
城市
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城市 的生长
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 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城市
区域
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 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 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 人的行为等
新方法、新技术、新领域
ppt课件
27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 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二、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三节 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四节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ppt课件
5
第一章 教学目标
了解研究对象和学习任务。 明确城市地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通过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的了解,以及对八十
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
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ppt课件
7
《城市地理学》的结构体系与研究对象
城城城


乡乡市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概述(PPT 86页)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概述(PPT 86页)
• 二十世纪后,城市发展进入现代阶段,工业在 城市发展中的支配作用开始有所减弱。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对城市发展的主导 地位并没有动摇。
– 世界上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国家仍占少数,而 人口众多、幅员广阔的欠发达地区全部实现 工业现代化的路还很长
– 即使在实现了工业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工 业仍然是创造城市财富的根本手段,城市成 长的有力方式仍是工厂企业的扩展
哈尔滨:扼守黑龙江省与东北南部和关内联系的主要通道
注意带五 星标志的 县城位置
中心位置与门户位置,哪一个更重要?
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中心位置——有利于区域内部的联系和管理 门户位置——有利于区域与外部的联系
当一个城市同时体现这两种位置的优势时,它会 成为区域的首位城市
当一个区域内没有一个城市同时具备这两种位置 的优势时,则可能出现并立的双中心局面。
• 工业革命一开始,短时期内就改变了城市的经 济状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城市人口 增长的速度几乎与工业职工人数的增长相等。 从此,工业开始支配城市的发展。










城 市 化 的 预 备 期
城 市 化 的 发 展 期
速 发 展 期

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拉平的“S”型曲线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城市 新加坡 雅加达 利马
所属国家 纬度 新加坡 1°17′N
印度尼西亚 6°10′S
秘鲁 12°03′S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高纬度地区的大城市,大都受惠于大西洋暖流 的特殊条件。
–奥斯陆(59°55′N) –斯德哥尔摩(59°20′N) –圣彼得堡(列宁格勒,59°58′N) –雷克雅未克(冰岛首都,64°09′N) –摩尔曼斯克(68°58′N,纬度最高,不冻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种小城镇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商 品农业的出现和发展、物资集散和交换功能的 扩大而不断产生和发展。
这类小城镇的共同特点是职能的综合性,发 展的稳定性和鲜明的等级性。
当然,农业的影响决不仅仅局限于中心地类 型的小城镇,它为所有城市提供粮食和副食品, 而且还要为城市工业提供原料。
二、转运功能、区际贸易与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 城市
一、地理位置的概念
巴朗斯基曾经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位置就是某一 地方对于这个地方以外的某些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 和。也就是说,城市的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 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 点,有力的结合有利的城市地理位置,必然促进城 市的发展。
城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往往决定了城市职能性 质的特殊性和规模的特殊性。如大同的矿业城市; 武汉、上海、广州的港口城市;城市的腹地大小、 条件和城市与腹地的通达性;它是一个绝对个性化 的特点。
3、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从对外交通设 施角度来分析;如天津向塘沽,宁波向镇海,石 家庄。铁路、公路、内河、海运、空运等多种交 通方式之间在一个城市的组合状况和联运条件又 构成城市间交通地理位置的复杂差异。
第三节 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我们从城市产生和发展的观点出发,将城市 分成三种类型:
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之间具有密 切关系的基础原理就在于城市在任何时 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城市要从 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燃 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产品和各 种服务。
城市与外界区域之间的交流手段。
讨论
目前,鄱阳湖地区城市有 多少种类型?各为多少?
第二节 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规模经济:是指某一生产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 生产规模后,才有可能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 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 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至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 润可得,并亏本的地步。
集聚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y):是指各种产业 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 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 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跟商品农业影响相似,规模经济和积聚经济的影 响也不仅仅局限于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适用于所 有城市,只是专门化职能城市最典型。
思考: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1、城市的密集分布从北方逐渐南移。 2、很大一部分是郡县城市。 3、主要在南方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
商业中心城市。
4、以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发展较 晚。
专门化职能,以工业城市为例(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
探矿基地 加工基地
工业城市
大城市
城市
港口城市
城镇
港埠
集镇
中心地职能 (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
渡口
交通运输职能,以港口 为例(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
一、商品农业与中心地型城镇
约翰斯顿在《城市和社会》一书中描述了在 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城市产生的过程。他所描述 的城市基本上属于中心地类型的小城镇,也可 成为服务中心。
5、在城市发展历史中,多次出 现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分离 的局面。
古代社会的城市多沿江河湖海而建, 基本原因有两个:一是较好的农业自然 条件是城市商业、手工业发展的重要前 提;二是便于货物运输。
近、现代以来的大城市很大一部分是 在古代城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 是有沿江河湖海的特征。
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特点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前提下,转运职能为主的 城市的发展前景主要取决于经济腹地、后方疏 运系统及城市本身的建设条件。
三、规模经济、集聚经济与以专门化职 能为主的城市
以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其产生和发展强 烈地依赖于某种天赋的资源和人类某种特殊的 需要。
这类城市发展的前景一方面取决于资源类型、 数量、质量、开采条件等;另一方面取决于国 家或市场对这种产品的需要。
1、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小城市,其形成和 发展取决于天赋的和人为的交通地理位置。
而所谓转运功能,美国拉格教授认为可分为三 类:
a.实体转运;b.商业性转运;c.政治性转运; 港口城市是最典型的以转运功能为主的城市, 它可能包括上述三种转运功能。 2、转运职能为主的城市按其交通运输方式的 构成分为:铁路沿线小城市,铁路枢纽城市,渡 口小城镇,边境和特区城市,综合性运输枢纽城 市等。
第三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第二节 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的区域基础
一、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 产物
人们对城市的产生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 为“城市是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物”,也有 人认为“是防御安全的需要”。按照马克思主 义的观点,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的产物。
从中国人口较多的国情出发, 沿着城际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发展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将是中国城市 布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第三产业为主是发达的城 市、地区或国家的重要标志。具 体表现为第三产业产值占当地国 内生产总值、在第三产业就业的 人口占当地总人口,都达到70% 以上。
中 国 城 市 群 与 城 镇 体 系 分 布 图
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
76
高平原
6
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 41
中山谷地城市
15
高山谷地城市
1
%
7.3
5.9 10.0 21.8 6.9 26.3 2.1 12.2 5.2 0.3
三、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内容十分丰富, 这些条件有的是自然地理条件的衍生转 化,有的是区域经济开发的历史积累, 还有的是未来的发展可能性。
二、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
1、大、中、小位置:从不同空间尺度来考察;如 上海,南北海岸线的中点及长江的出口处,长江 三角中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黄浦江和吴 淞江。
2、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从城市及 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区分的;如太原、 贵阳作为各自身份的中心,舟山的沈家门作为邻 接渔场。
公元前1500年 黄河流域 公元前800年 地中海沿岸
商朝殷城 古希腊城邦
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三次 社会大分工的出现)是城市产生 的根本动因,这是经济动力。
军事动力、城市建设(基础 设施)动力、政治动力等也是城 市产生的重要条件。
二、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1、自然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 壤、植被首先被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 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一般来 说,大城市对自然条件的依存关系比非特殊 只能的小城镇要紧密的多,因此大城市地域 分布分布上的规律更典型。
大多数城市的分布,既要求气温适中,又 要求有湿度的降水。且与区域地形条件有密 切关系。
2、我国城市按其所在区域地形分类有10种类型:
地形类型
例子
滨海城市
三角洲平原城市
长三角、珠三角
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
华北平原外侧沿燕山南麓
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 镇江以上长江中下游平原边缘城市
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
长 江 三 角 洲 城 镇 分 布
京 津 塘 地 区 城 镇 体 系 分 布
沈 大 综 合 交 通 走 廊
讨论
请绘制鄱阳湖地区的 城市布局图和主要交 通图。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乡 镇企业的发展还有一个重大的贡 献是就地吸收了多数的农业剩余 人口,大大减轻了农业剩余人口 向大、中城市转移的压力。
江南丘陵区数量最多,最典型
平原中腹的城市
高原上的城市
蒙古高原上
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 云贵高原坝子和谷地中的城市
中山谷地城市
南平、十堰、攀枝花
高山谷地城市
拉萨
3、我国城市在不同区域地形类型分布频率地形类型Biblioteka 城市数滨海平原/丘陵
21
三角洲平原城市
17
平原中腹的城市
29
山前洪积冲积扇平原
63
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 20
而在发展中国家,农业剩余人 口过分地向少数几个大城市转移和 集中,给大城市带来一系列较严重 的问题,如人口拥挤、住房紧张、 基础设施不堪重负、环境卫生差、 城市贫困人口激增、社会治安恶化 等。
一方面,应肯定中国发展乡镇企业 的功绩;另一方面,党和政府已经看到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小城镇化落后于乡 镇工业化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基本 原因有两个:一是严格控制农村户口转 为小城镇户口;二是国家缺乏资金投资 建设小城镇的基础设施。
(1)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 要而形成的中心地城市,如大多数集镇、城镇、 县城;
(2)为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而形成 的,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如港口城 市;
(3)为满足某种专门需要,在集聚经济、规模 经济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 城市,如工业城市,风景城市;
城市形成的区位三角:
所以,近年来国家的相关公共 政策做了调整:一是放宽了农村户 口转为小城镇户口的标准;二是在 各级政府的财政加大对小城镇基础 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允许非公经 济成分投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现代城市成为经济中心, 其含义是城市成为第二、三产 业的中心,并且趋向于以第三 产业为主。
讨论:
鄱阳湖地区目前各个城市 的主要产业是什么?
1、港口城市成为帝国主义列强掠夺 中国财富、统治中国人民的中 心。
2、受租界影响,城市畸形发展,布 局很不合理。
3、主要依靠民族资本发展起来的城 市,由 于缺乏资金,基础设施 落后。
4、沿海城市较发达,内地广大地区 城市少,城中保留封建时期的 面貌。
近、现代以来的城市更多地沿 着铁路、高速公路发展。
城市的出现后于农村,它是在原始公社制的 末期形成的。
场所 经常性交换 市集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扩大了的交换 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