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大舞台资料
中国戏曲大舞台
戏曲的特点:
旦 净 丑 角色分为 生 念 做 艺术手段 唱 打
技术方法
手
眼 法 步
身
脸谱鉴赏
黑脸表示什么性格? 表示有正义感,猛智。 如张飞。
脸谱鉴赏
白脸表示什么?
表示愚蠢奸诈。如曹操
脸谱鉴赏
红脸表示什么?
表示忠勇。如关羽
脸谱鉴赏
绿脸、蓝脸表示什么?
表示草莽英雄。
2、赏脸谱识人物:
牛魔王
《玉堂春》.flv
《天仙配》选段.flv
《花木兰》选段.flv
中国戏曲将何去何从?
• 中国戏曲远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长 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高科技的视听艺术大 有取代传统戏曲的趋势.传统戏曲面临是去 是留的问题.有人认为科技发展了,有了现代 的视听艺术就应该淘汰传统戏曲艺术 ,你 认为呢?
黄梅戏
越 剧
常香玉
连线题2
还有机会哟 A.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 形象,具柔媚娇婉的风格
B.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 美,具刚健婀娜风格 C.善良、温柔、华贵、典雅 而具正义感的古代妇女 D.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 性格的中下层女性
梅派
京 剧 四 大 派
程派 荀派 尚派
―东方歌剧”—京剧
• 京剧的历史 •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中国京剧被称为“东方歌 剧” , 它形成于北京。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 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 春4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 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 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 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 京剧已 有200多年的历史。成为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留住中国传统
• 一:老一辈的艺术要加以传承,中国的非 物质文化要发扬,不留就是一大国宝的失 窃! 二:现在好多剧目都在不断的改革创新, 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加强了舞美和审美 观念,因而在拥有老龄人的市场之外还吸 引着大批的和年轻人和学生,如京剧更是 世界一绝,很多老外都迷恋于它,因此很 有前景
戏剧大舞台
旦行,是指戏曲中女性形象,可分为 青衣、花旦、彩旦、刀马旦、武旦、老 旦等类别。猜猜你能区别她们吗?
花 刀马旦 青衣 老 旦 旦
武 彩 旦
旦
请 点 击 相 应 的 图 片
动作模仿
动作模仿
比一比,看 哪个小组制作的 资料小册子或课 件最好?
困 境 ,中 获国 得传 新统 生戏 ?曲 如 何 摆 脱
(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 雅称的是?
昆剧。
(3)戏曲的角色分为哪 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
(4)中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 手段表现人物? 唱、念、做、打。
(5)你知道中国的四大 “国粹”是什么? 京剧、书法、国画、中药。
(6)京剧诞生 于什么时候? 清代乾隆 时期。
(7)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 手法是?
是 留 ?中 国 传 统 戏 曲 是 去 ,
运用戏曲知识来研读 鲁迅《社戏》中关于绍兴 社戏的描写。
1.把你看戏、听戏、学 戏过程中的感想或有趣 的经历写下来。 2.中国戏曲与文学(语 文)的关系表现在哪些 方面?举例说明。
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8)发展于安徽安庆一带 的剧种是? 黄梅戏。
(9)京剧四大名旦是谁? 尚小云、梅兰芳、 荀慧生、程砚秋。 (10)“旦”可分为哪几类?
正 旦、花旦、 闺门旦、武旦、 老 旦、彩旦。
(11)四大徽班是指什么?
三庆班、四喜班、 春台班、和春班。
(12)“净”这个角色又可以 分为什么? 大花脸和二花脸。
草莽英雄
曹操
黑脸
蓝脸 白脸
忠勇
猛智 凶诈
关羽
包拯 窦尔敦
梅派 程派
荀派 尚派
天真﹑活泼﹑热情的 少女形象,具有柔媚 娇婉的风格。 以气与力取胜,有阳 刚之美,具刚健婀娜 风格。 善良﹑温柔﹑华贵﹑ 典雅而具有正义感的 古代妇女。 遭遇悲惨,外柔内刚 型中下层妇女。
戏曲大舞台
在 京 剧 中 ,
角 是 舞 台
《 《 群 英 雁 京剧中的 角演员 会 翎 又称为“小花脸”。表演 》 甲 风格有点像夸张的漫画。 》 蒋 丑角的出场常会带来满堂 干 时 的笑声。“丑”分“文丑” 迁
和“武丑”两类。武丑扮 演的经常是一些机警风趣、 武艺高超的人物,“文丑” 经常扮演花花公子、更夫、 老兵等。不管文丑或武丑, 在剧中都是幽默、滑稽的 喜剧人物,也并不都是反 派。
精彩选段
本剧演孝子董永卖身葬父,成为傅员外家奴。玉帝 最小的第七个女儿与姐妹们偶游鹊桥后不愿归去独自 下凡,由土地主婚、老槐为媒,主动与董永结为夫妇。 为了将董永的3年长工改为百日,七仙女在众姐妹的相 帮之下,于一夜之间织成10匹云锦,夫妻双双这才得 以回转家门。岂料玉帝震怒,传唤七仙女。为了董永 的生命安全和腹中的儿郎,七仙女忍痛与董永分手, 留下天高地远的千古遗憾。 ——《天仙配》选段
文 武 丑 丑
梨园闹新春
中国戏剧的三大奇观
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相比,从宏观整体的 角度,作历史性的对照,便可见其诸多独特之处, 是世所罕见的。现略举几端。 一 、剧目之多举世罕见。 中国戏剧成熟晚,比古希腊晚了一千多年,但积累 的剧目却超过了欧洲全部剧目的总和。欧洲的剧目 据已知线索统计不超过3000种。中国却有五万多 个,庄一拂先生著有《古典戏曲存目考》,其中戏 文320种,杂剧1830种,传奇2590种,共4750种。 陶君起先生著有《京剧剧目初探》,所列剧目为 1220种。据说,京剧旧有3800出。周贻白在《中 国戏曲中的喜剧》一文中说:" 仅福建一省而论, 全本与单出的福州戏,就超过一万剧目,如包括各 地剧种在内,剧目在两万个以上。" 祝肇年在《中 国戏曲》一书中也说:" 福建蒲仙戏单只一个剧
戏曲大舞台ppt
这样的好书记人人夸不够 (京剧《龙江颂》选段)
自从大坝筑成后,咱水英更加忙不休。 她带领群众苦战三千亩,废寝忘食抱病操劳夺丰收。 你整天自留地上来奔走,她日夜大田插秧热汗流。 你只知伸手要补救,她千方百计自力更争生上游。 你只怕江水淹到家门口,她为筑坝带头跳水截江流。 这样的好书记人人夸不够,你思一思,想一想, 你胡言乱语多荒谬,难道不害羞? (对比、排比、反问)
1.“生”是男性角色的统称。 2.“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
错 对 对 错
3.以唱工为主的是“大花脸”。
4.“小花脸”是“净”的一种。
5.越剧被称为“中国戏曲之母”。 错 6.京剧是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的。 对 7.梅兰芳善于塑造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 错 8.张飞是红脸的,因为红脸代表忠勇。 错
(二)看戏听戏,积累戏曲常识
1.查一查,说一说。 (1)课前,你们在课下的自主学习活动中,一定搜集到好 多有关戏曲的资料,了解了好多戏曲的常识吧。下面请大家 欣赏一个短片,说一说什么是戏曲?戏曲包含哪些因素?(播 放短片)生自由回答后教师作总结:戏曲是我国传统的舞台 艺术表演形式,它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 多种因素,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 【说明】此环节重在让学生注意戏曲里的文学因素,通过课 下自主实践,查找资料并结合短片更直观得了解戏曲,培养学 生的大语文观,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并为下一节的 抢答作准备.
戏曲大舞台
一、教材分析
《戏曲大舞台》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包罗万象的特点,而七年级学生由于思想和心理 还没有成熟,缺少丰富的人生体验,《戏曲大舞台》又是一项让学 生体验和感悟中国戏曲文化的综合性活动。在流行音乐、街舞、劲 舞充塞大江南北的当今时代,学生对中国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 陌生了,甚至闻所未闻。为了突破这些难点,激发学生兴趣,我就 提前布置任务,要求每位学生课下查找资料,掌握一些戏曲知识, 有兴趣的还可以画画花脸谱或者学唱两段。 【说明】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些戏曲知识而且大大提高 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陶冶了他们的 情操。
《戏曲大舞台》
1、昆剧迄今已有多少年历史? A、二百多年
A
B、四百多年 C、六百多年
D、八百多年
2、黄梅戏发展壮大于哪?
A、湖北黄梅县 B、安徽安庆 C、湖北安庆 D、安徽黄梅县
B
第二轮:抢答题部分
1、越剧 京剧 豫剧 黄梅戏 秦腔 严凤英 袁学芬 孙存蝶 梅兰芳 常香玉
(连线题)
2、善于表演具有正义感的 古代妇女形象是京剧四大 名旦中的哪一位?
二、戏曲的特点
中国戏曲的特点
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 一个行当里又有细致的分工。
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 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 法来表现人物。
生
生是戏曲表 演行当的主要类 型之一,除净、 丑以外的男性角 色称为生行。按 其扮演的人物的 年龄、身份、性 格特征和表演特 点,大致分为老 生、小生、武生 和娃娃生等几类。
旦
旦是戏曲表演 中女角色的统称。 按扮演人物的年龄、 身份、性格及其表 演特点,大致可分 为正旦、花旦、贴 旦、闺门旦、武旦、 老旦、彩旦七类。
净
净是戏曲表演 行当类型之一,俗 称花脸。脸上勾勒 脸谱,音色宏亮, 表现性格豪迈或粗 犷的人物形象,如 包拯、张飞都是花 脸扮装。
丑
丑是戏曲 表演行当类型 之一,喜剧角 色,俗称小花 脸。用白粉在 鼻梁眼窝勾画 脸谱。
戏曲大舞台
——综合活动课
一、戏曲的种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 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流 行著名的剧种有: 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粤剧、 庐剧、徽剧、淮剧、沪剧、吕剧、湘剧、河南坠 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梅花 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评弹、 单弦、山东快书、山东琴书 等五十多个剧种,尤 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走进戏曲大舞台ppt
听一段录音,说出剧种、节目 名称(10分)
甬剧 《半把剪刀》
请说出李铁梅是现代京剧哪部戏里的 人物,并演唱此剧中的名段《都有一 颗红亮的心》 (40分)
《红灯记》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奶奶 ,您听我说: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 门。虽说是,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可他比亲眷还要 亲.爹爹和奶奶齐声唤亲人,这里的奥妙我也能猜出 几分.他们和爹爹都一样,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第一部分
第三轮(戏曲选段学唱)
答题要求 1.首先说出选段所出的剧目及其剧种。 2.听完选段后,每组派出一人或两人 学唱选段,可加动作表演,可加伴 奏,至少学唱两句。 3.满分为10分。表演突出的可加满10分。
1:苏三起解 未曾开言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 就说苏三福命短,破镜只怕难重圆。 倘公子得见面,来生变犬马我就当报还。
4.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天仙配》黄梅戏)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第二部分
抢答题
抢答题规则: 在听老师报完题,说“开始”以后, 才可以举手进行抢答,犯规者取消回答本 题的资格。如答错则减10分。抢答成功后 必须及时作答,若拖延时间,视严重程度,酌 情扣分.
剧名是:《女驸马》
黄梅戏
5、请判断,崔莺莺是下列哪出戏里的人 物 ①《桃花扇》 ③《西厢记》 ②《牡丹亭》 ④《窦娥冤》
( ③《西厢记》 )
6、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 它综合了哪几种艺术形式?请至少 说出三种。
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
7、听唱段,判断剧种。
戏曲大舞台
戏曲大舞台
感 受 戏 曲 文 化
搭 建 戏 曲 舞 台
畅 想 戏 曲 未 来
戏曲知识竞答:必答题
生.旦.净.丑
戏曲的角色
生 老生 旦 正旦 净 丑
小生 武生 娃娃生 花旦 武旦 老旦 彩旦
大花脸 二花脸
小花脸
戏曲知识竞答:必答题
2.戏曲讲究哪四种艺术手段和 哪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粤剧介绍
在新加坡、马来西亚、 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 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 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 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 演出。粤剧是溶汇明清以来 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 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 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 以梆子、二黄为主的我国南 方一大剧种。 粤剧的名称,虽在清光 绪年间才出现,但其源流却 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 代中叶。现在更是群星闪耀, 名伶辈出。
返回
越剧
江南佳韵——越剧
越剧,旧称绍兴戏,发源于清末 浙江绍兴府嵊县的农村一带, 由说唱艺术“落地唱书”及山 歌小调发展而来。
越剧特点
越剧善于表现人物细腻的思想感 情,唱腔清丽、委婉而富有抒情 色彩,视觉与听觉结合,产生极 大的艺术感染力。 越剧演员一般以女演员为主。
越剧流派
越剧流派是演员表演艺术的总体,它包括 剧目、唱、念、做等多种艺术因素,集中 体现在所塑造的典型艺术形象中。其中, 唱腔所具有的独创性最强,特点最突出, 影响也最大,因此,人们称之为流派唱腔。 目前,越剧有袁雪芬创立的“袁派”、徐 玉兰创立的“徐派”、戚雅仙创立的“戚 派”及王文娟创立的“王派” 等等,可以 说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视频欣赏《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唱词赏析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 元南戏
• 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 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 永嘉)一带的民间,时称撚兰卧泳鐢。 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 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 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已粗具 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 故事。
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 杂剧
比较典型的是六科 村的古戏台,建于清朝 乾隆8年,已经260年。 古戏台台面呈正方形, 长宽都是4.35米。用四 根柱子支撑着歇山式屋 顶,柱头拱斗作七踩双 下昂,施八角重斗式藻 井,其雕梁画柱美不胜 收。
湖岭六科村古戏台
我国元代最有成就的剧作家是
关汉卿。他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 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 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 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 莎士比亚。1958年,世界和平理 事会把他、达· 芬奇等同列为世界 文化名人。
5、越剧
• 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 《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6、川剧
•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 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 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 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 富于生活气息。 • 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 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 《死水微澜》、《变脸》、《金子》 等。
高则诚与《琵琶记》
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7)中国出 了一位伟大的剧作家高则诚,他创作的《琵琶 记》是历代戏曲出版物中版本最多流传最广影 响最大的中国古典戏曲作品,迄今依然是各地 方戏曲剧种经常上演的剧目。 《琵琶记》的出现,表明了中国戏曲草创时代的结束,是戏剧舞台从内容到 形式走向成熟的标志。不但为南方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 腔)所赖以依存的传奇体制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中国戏剧独特的表现形态 (歌舞演故事)提供了定向发展的座标。《琵琶记》无论是关目的细腻、布局 的周密以及文辞的声情并茂,在古典剧作中都堪称典范。 《琵琶记》全名《蔡 伯喈琵琶记》,明清两代刊刻传抄的版本存世者约四十多种,堪称中国戏曲版 本之冠。 《琵琶记》被后人称为“南曲之祖”,是当之无愧的。 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市阁巷人。他的生卒年月至今仍不详。 他于元顺帝至正四年中乡试,曾官处绍兴府判官、庆元路推官、江南行省台椽 等。至正十六年后改授幅建行省都事,不久隐居鄞县栎肚,以词曲自娱。他为 人耿直,“数忤权贵”,仕途生涯很不称意。据说他决定辞官还乡,途中卒于 宁海。原有《柔克斋集》二十卷,今仅存诗五十五首,词曲四首,文十二篇。
第四单元 戏曲大舞台
一.全国现有的戏曲:评书、相声、双黄、数来宝、十不闲莲花落、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含灯大鼓、五音联弹、岔曲、单弦、联珠快书、北京琴书、奉调大鼓、京东大鼓、子弟书、天津时调、天津快板、快板书、木板大鼓、西河大鼓、乐亭大鼓、唐山大鼓、竹板书、河北渔鼓道情、山西道情、翼城琴书、武乡琴书、沁县三弦调、襄垣鼓书、潞安鼓书、河津评书、内蒙古道情、笑格、乌力格尔、好来宝、东北大鼓、二人转、昆高笛曲、说话、漫谈、鼓打铃、三老人、判捎里、太平鼓、乌钦、依玛坎、上海说唱、独脚戏、钹子书、苏州评话、扬州评话、苏州弹词、扬州弹词、扬州清曲、徐州琴书、淮海锣鼓、无锡评曲、常州道情、小热昏、南京白局、浙江道情、杭州评话、杭州评词、杭州滩簧、杭曲、温州鼓词、四明南词、台州词调、绍兴平胡调、绍兴莲花落、宁波走书、蛟川走书、安徽大鼓、四弦书、安徽琴书、凤阳花鼓、四句推子、门歌、福州评话、福州伬艺、俚歌、竹板歌、闽东莲花落、福建南词、锦歌、芗曲、建瓯鼓词、答嘴鼓、赣州南北词、江西道情、江西莲花落、江西清音、南昌清音、九江清音、永新小鼓、萍乡春锣、昌江大鼓、于都古文、南丰香钹、瑞昌船鼓、宜春评话、山东快书、山东大鼓、胶东大鼓、山东八角鼓、山东琴书、山东柳琴、山东渔鼓、河南坠子、三弦书、大调曲子、鼓儿词、河洛大鼓、槐书、湖北评书、湖北大鼓、湖北小曲、襄阳小曲、利川小曲、长阳南曲、湖北渔鼓、宜都梆鼓、说鼓子、三棒鼓、跳三鼓、东山蕃邦鼓、郧西三弦、恩施扬琴、歌腔、善书、湖南渔鼓、长沙弹词、湖南丝弦、祁阳小调、对子花鼓、单人锣鼓说唱、莲花闹、打土地、围鼓子、傩愿、粤曲、粤讴、木鱼歌、南音、龙舟、潮州歌册、五句落板、粤东渔歌、广西文场、广西渔鼓、广西零零落、末伦、琵琶歌、蜂鼓、果哈、铃鼓、四川评书、四川相书、四川竹琴、金钱板、四川扬琴、四川清音、四川车灯、四川荷叶、四川盘子、阿苏巴底、贵州琴书、贵州灯词、牛腿琴说唱、嘎百福、布依弹唱、云南扬琴、姚安莲花落、大本曲、章哈、甲苏、芦笙词、哈巴、勒嘎、折嘎、喇嘛玛尼、格萨尔仲、陕北说书、曲子、洛南静板书、榆林小曲、陕西快书、陕西独角戏、商雒花鼓、兰州鼓子、青海平弦、贤孝、越弦、倒浆水、打搅儿、撒拉曲、宁夏坐唱、念说、达斯坦。
语文七年级上册 戏曲大舞台
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调”,渊源于唐 初,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 黄梅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 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 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 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 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 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 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
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京剧表演的四 项基本功。“唱”指演唱,“念”指 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 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 之一的 “歌”;“做”指舞蹈化的形 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 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 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 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 净、末、丑、武行、流行 (龙套)七行,以后归为 生、旦、净、丑四大 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 致的进一步分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 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 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 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 称豫剧。豫剧在安徽北部地 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 分地区仍称梆子戏。 豫剧的 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 流域。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 种。
越剧流派唱腔由曲调和唱法两大部分 组成。 在曲调的组织上,各派都有与众不 同的手法和技巧,通过旋律、节奏以及板 眼的变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风格。 在演唱方法上,则大都集中在唱字、 唱声、唱情等方面显示自己的独特个性, 通过发声、音色以及润腔装饰的变化,形 成不同的韵味美。
黄梅戏,中国汉族地方戏曲,旧称黄 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 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发源于湖北、安 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多云山,与鄂东 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 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黄梅戏用安庆 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 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 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黄梅戏来自于 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 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戏曲大舞台手抄报内容
戏曲大舞台手抄报内容戏曲大舞台手抄报内容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全国许多地方都拥有自己的剧种,可谓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京剧的雍荣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
这次活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
戏曲大舞台手抄报内容:中国六大剧种京剧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发源于十九世纪中期的都城北京,并于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其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又由于京剧在京师的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所以也被称为“国剧”。
秦腔又称乱弹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源于西秦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
秦腔创造了中国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
评剧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形成于唐山,故又名“唐山落子”。
民国十二年(1923),创建该剧种的警世戏社在天津演出时,因其上演剧多有“惩恶扬善”、“警世化人”、“评古论今”之新意,《杨三姐告状》、《安重根刺伊腾博文》等现代戏面对社会现实生活。
豫剧陕西省咸阳豫剧团成立于一九五二年,迄今已逾五十年历史,是陕西省具有较高影响的地市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国有全民...豫剧,原称“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
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越剧,它的前身是流行于浙江嵊县一带的“落地唱书”,至三十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女子绍兴文戏”。
中国戏曲艺术基本常识生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演男性人物。
生行初见于宋元南戏,后除元杂剧外,历代都有,一般扮演青壮年男子,是剧中主要人物。
随着艺术的发展,生行又据所扮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划分为许多专行,如老生、小生、武生等。
老生指中老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唱和念白都用本嗓(真嗓),基本上都是戴胡子的,所以又称“须生”,如诸葛亮、蔺相如等。
xx关于戏曲大舞台手抄报资料
xx关于戏曲大舞台手抄报资料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下面是为大家搜集的xx 关于戏曲大舞台手抄报资料,欢迎阅读与借鉴。
主要戏曲简介(1)京剧。
京剧由清代中叶的微调、汉调相继传人北京合流)演变而成。
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形成于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
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水00年历史。
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
唱、念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
做、打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京剧的主要角色名称有生、旦、净、丑。
京剧脸谱的分类有整脸、英雄脸、六分脸、歪脸、神仙脸、丑角脸等。
“四大名旦”为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2)越剧。
越剧起源于浙江,发展于杭州、上海等地。
越剧唱调优美动听,颇能反映江南地区民间丝竹音乐的特色。
(3)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
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富,唱腔优美动听,如行云流水,载歌载舞,表演朴实细腻。
(4)评剧。
评剧是我国第二大戏曲剧种,仅次于京剧。
产生于河北省东部,系由流行于滦县、迁安、玉田、三河及宝坻(今属天津)一带农村的曲艺莲花落发展而成,在北方流传深远。
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
(5)豫剧。
豫剧起源于河南省。
其节奏鲜明,音调高亢活泼,低回婉转,语言纯正,感情丰富,乡土气息浓郁。
(6)秦腔。
秦腔起源于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
唱腔音色高亢激昂,要求用真嗓音演唱,所以保持了原始、豪放的特点。
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秦腔构成了我国六大戏曲剧种。
此外,颇具特色的中国地方戏曲还有川剧、晋剧、南戏、昆曲等。
戏曲大舞台(白永玉)
黑脸:脸谱中通常用 来表现性格卤莽的正 派角色或表现正直、 无私、刚直不阿的人 物形象,如:包公、 张飞。
黄脸:脸谱中通常
用来表现残暴、凶 诈、枭勇的角色。 如:典伟。
白脸:脸谱
中含贬义,代表 凶诈如:曹操
金脸:代表
神妖
脸 谱 识 别 题
请说出至少一个脸谱的名称
包 公
二郎神
鲁智深
后羿
请问四幅脸谱图上的白颜色代表的 意义一样吗?若不同,请说出两种意义 来?
不一样。第一幅白色代表奸诈,二、三 两幅代表丑角,第四幅是颜色搭配的需 要。
请指出哪一幅脸谱图不是《西游记》 里的人物
第二幅
请问下列哪一幅图是如来佛的脸谱, 并说出辨认的理由
第一幅。金色代表神。
——《花木兰》选段
这 将 千 刘 哪 士不 针 咱请你们分 女男谁大 一 是 点这代为也许万还们往要才昼夜白子子说哥 儿女代国把多线有的这不能夜晚天纺打女讲 不子出杀功女都衣鞋身相有辛来去织仗子讲 如们英敌劳英是和和上信这勤纺种在到享话 儿 贤 建雄她衫袜看哪吃把棉地家边清理 们 园关闲太 男 和活 连 偏 穿干 哪
2、中国戏剧起源于哪些形式?
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 白朴《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
7、列举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品。 如:京剧 豫剧 川剧
粤剧 黄梅戏
8、请说出五种以上的戏曲名称。 9、我们家乡的地方戏曲叫什么名称? 秦腔 10、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谁?
梅兰芳、 程砚秋、 荀慧生、 尚小云。
盐池三中 白永玉
-------- 戏 曲 知 识 大比 拼
中国戏曲
1、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 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 戏剧的剧种是什么?
戏剧大舞台ppt
你对戏剧了解多少?
1、 京剧是由哪种剧种发展 而来的?
由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及 昆曲、秦腔的糅合发展而来。
2、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 大行当?
“生 旦 净 丑”
生
是 除 了 大 花 脸 以 及 丑 角 以 外 的 男 性 角 色 的 统 称 。 又 分 为 老 生 、 武 生 、 小 娃 生 娃 。 生 。 ⁀ 须 生 ‿、
金 是 银神 脸秘 ,
金 脸 和 银 脸 代 表 神 妖 。
精彩唱段欣赏
唱段一: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旦
是 女 性 角 色 的 统 称 , 内 部 又 分 为 正 旦 、 花 旦 、 闺 门 旦 、 武 旦 、
老 旦 、 彩 旦 。
净
俗 称 花 脸 , 大 多 是 扮 演
性 格些 、特 品异 质的 或男 相性 貌人 上物 有 。 如 包 拯 ; 如 曹 操 。
丑
扮 演 喜 剧 角 色 , 因 在
王夫人(白:媳妇大娘) 我格心肝宝贝呀! 叫声媳妇我啊格肉,心肝肉啊呀宝贝肉。阿林是我格手心肉,媳妇大娘侬 是我格手背肉,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太婆舍勿得两块肉。 媳妇啊侬心宽宽气和(啊)和,贤德媳妇来听婆婆。阿林从前待亏侬,难为 伊今朝赔罪是来认错。侬看伊跪到西啊呀跪到东,膝髁头跪得是红啊火 火。媳妇侬三番勿理伊,伊是状元勿做要去和尚做。 格种就叫现世报(啊),侬贤良媳妇就有结(啦)果。听从婆婆接凤冠,诰命 夫人由侬做呀。 李秀英:婆婆啊你是媳妇重生啊母,婆婆的恩德记心腑。夫妻不和世间有, 唯有我是不明不白受折磨。婆婆啊,我不愿与他夫妻和,只好辜负你老 婆婆。 王夫人:媳妇侬是贤良方正第一(啦)个。福也大来(末)量也大,千错万错是阿 林错,我婆婆对侬总勿(啦)错。媳妇若勿肯夫妻和,我还养什么儿子做什么 婆,媳妇啊侬卖个人情给婆婆,夫妻重欢琴(啊)瑟和。 李秀英:婆婆啊,我不愿与他夫妻和,我情愿提茶端汤来奉公婆。 王夫人:伊情愿提茶端汤来奉公婆,真是我贤惠格好媳妇。左右为难难煞 我啊。(白:阿林啊,侬若要夫妻和睦嘛)除非侬状元跪地去认错。
七年级下语文综合学习四戏剧大舞台
紫脸〔常遇春〕表示智勇刚义;
戏曲舞台上,净、丑角人物 一出场,其脸谱和服装就会 告诉人们这个人物的性格、 品德以及身份、地位,使观 众在明了的情况下,去专心 欣赏演员的表演技艺,有助 于观众与演员之间的情感、 精神交流深入妙远意趣。总 之,脸谱在表现人物性格及 身份、衬托与渲染戏剧气氛、 间接反映观众观剧心理等方 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老生〔京剧?空城计?诸葛亮〕
小生〔京剧?玉堂春?王金龙〕 武生〔京剧?长坂坡?赵云〕
青衣〔京剧?六月雪?窦娥〕
花衫〔京剧?贵妃醉酒?杨贵妃〕
花旦〔京剧?游龙戏凤?李凤姐〕
刀马旦〔京剧?百花公主?百花 公主〕
武旦〔京剧?虹桥赠珠?水母〕 老旦〔京剧?李逵探母?李母〕
“净〞,俗称花脸。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 化的脸谱化装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 质上粗暴、奇伟、豪迈的人物。这类人物在表 演上要音色宽阔宏亮,演唱粗壮浑厚,动作造 型线条粗而顿挫鲜明,“色块〞大,大开大合, 气度恢宏。如关羽、张飞、曹操、包拯、廉颇 等即是净扮。
中国的主要戏曲剧种:
1、昆剧————中国戏曲之母
昆剧也称昆曲,是我国现存历史较长的地方剧种, 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其他地方剧种几乎都受过昆 剧艺术的影响。
2、京剧————东方“歌剧〞〔国剧〕
它是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唱词、念白、 字韵北京化,使用的乐器二胡、京胡等融合多个民族的 创造,是一种成熟的艺术。讲究“唱念做打〞。
戏曲根本知识介绍
“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 色的统称。分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生〞、“旦〞的化装, 是略施脂粉以到达美化 的效果,这种化装称为 “俊扮〞,也叫“素面 〞或“洁面〞。其特征 是“千人一面〞,意思 是说所有“生〞行角色 的面部化装都大体一样, 无论多少人物,从面部 化装看都是一张脸; “旦〞行角色的面部化 装,也是无论多少人物, 面部化装都差不多。
八年级下册音乐戏曲大舞台教学课件—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 四处寻觅。啊,终于找到 了雷锋。
他正在校园里扶起摔倒的 同学。
他正在社区里为社区居民 免费看病。
他正在路旁为人们免费补 胎。
他正在整理自己的衣物送 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
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 人,哪里需要帮助,哪里 就有他的身影。
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 叔叔这样的人,把爱的阳 光洒满人间。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fēng shū céng nìng wō mài
锋叔曾泞窝迈
jīng jí bàn yíng mì xū
荆棘瓣莹觅需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自由读课文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我们都到哪里去寻找了呢? 我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去寻找。 我们顺着弯弯的小路去寻找。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读词语
雷锋 叔叔 冒着 泥泞 年迈 荆棘 花瓣 晶莹 寻觅 需要 迷路 足迹 洒下 汗滴 踏着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会写的字
冒雷需迈迷迹 叔锋滴洒泥泞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歌曲《学习雷叔,你在哪里
向雷锋同志学习!
寻找身边的雷锋
校园里
敬老院
街道边
生 梁山伯
旦 白素贞
老旦 李母
老生 诸葛亮
净 廉颇
钟馗
丑 县官
名你 旦知 是道 谁京 吗剧 ?的
四 大
四大名旦合影: 梅兰芳(左三)程砚秋(左一) 尚小云(左二)荀慧生(左四)
19世纪20年代先后成名。四大名旦各树一帜,雄 踞舞台。他们在艺术上不断进取,表演,唱腔精益 求精,各有独门剧目陆续问世,蔚成流派。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词语解释
荆棘
戏曲大舞台概述
C.善良、温柔、华贵、典雅 而具正义感的古代妇女
D.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 性格的中下层女性
戏曲脸谱
一看到涂红画绿的脸谱,同学们一 定会想到戏曲;或者一提到戏曲,你们 一定会想象到舞台上勾画五彩脸谱、身 着各色戏衣的人物形象。
脸谱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 分,也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什么是脸谱?
前辈戏剧家张庚先生说:“脸谱是 一种中国戏曲内独有的、在舞台演出中 使用的化妆造型艺术。从戏剧的角度来 讲,它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 它是图案式的。在漫长的岁月里,戏曲 脸谱是随着戏曲的孕育成熟,逐渐形成, 并以谱式的方法相对固定下来。”
蓝脸
中性,代 表草莽英雄。 表现刚强、骁 勇、有心计的 人物性格,如: 窦尔敦。
5、我国戏曲采用哪四种艺术手段来表现人物? 答:唱、做、念、打。
6、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哪个剧种? 答:京剧。
7、戏剧表演艺术有哪五种技术方法? 答:手、眼、身、法、步 (手、眼、身、口、步)。
8、舞台上没有崇山峻岭、河流湖泊,没有狂风骤 雨、似火骄阳,演员可凭借什么来使观众产生身临 其境的感觉?
16、产生于 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 ——“落地 唱书” 的一个剧种是什么?请举一个剧目。
答:越剧。如《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二、抢答题:
1、连线题:
A、越 剧 京剧 豫剧 黄梅戏
梅兰芳 袁雪芬 常香玉 严凤英
连线题2
梅派
京
剧 程派
四
大 荀派
派
尚派
还有机会哟
A.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 形象,具柔媚娇婉的风格
专业的中型戏剧剧场——京韵大舞台
京韵大舞台于2 0 年 1月完工 。 04 0 总 家 , 逐渐成为湖北省传播国粹的重地, 每
邯郸 梦》和 福建省厦 门市歌戏剧 团的
面积达 66 0平方米 ,其中舞台面积约 年举行演出 8 多场 。 0 0 剧院本着 “ 传播京 歌戏 邵江海 》等 剧目。嚼
让更多的观众走进来” 的理念 , 23 0 0 平方米 , 是一个 以戏曲演出为主的 剧艺术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专业中型剧场 。剧场的舞台 、灯光音响 每周六下午的演出设定 5 、1 元低价 元 0
等 舞美设 备均 以满 足戏 曲演 出功 能为 位票价 ,吸 引了不少观众 。
( 任编辑 责
潘
浪)
京韵大舞台外景
京韵大舞台大厅的大型壁画 《 中国戏剧之光》
在京韵大舞台上演 的昆曲 《 邯郸梦》
京韵大舞 台作为 “ 八艺节”演出场
交响乐演唱会等 所之 一,主要承担戏 剧演 出。“ 八艺节” 70 0 万元 , 院方自筹资金4 0 0 万元建起 了 断上演大型现代京剧 、 京韵大舞 台。
演 出 ,吸引 了全 国各 地的演 艺界 的名 期 间 ,剧院 上演 了上海 昆 剧院 的昆 曲
我 国文化大发展 大繁 荣做 出贡献 。
专业的【型l 场 京韵大舞台 l tii 】 JJ ,, lI
编 辑 部 整 理
“ 八艺节 ”演 出场所之 一——京韵 主,设计合理 ,配置齐全 ,可容纳观众
剧院早 在场馆规 划阶段 , 就进行了
大舞 台位于 湖北 省武 汉市 省艺术 学校 80 0 余人 。 建筑外观以琴为基本形态 , 在 多元化设计 ,建 有招待所 与百货超市 。
节”上演的优 秀剧 目的灯 光、舞 美、服装 、音响设计 ,以及为配合 “ 艺节”召开而新建 、改建 的现代化剧场。 八 欢迎参 与 “ 艺节”演 出剧 目的灯光、舞 美、服 装 、音响设 计的艺术 家,参 与 “ 艺节”相 关剧场建设的灯光、 八 八
戏曲大舞台(京剧知识)
尚派:由尚小云创立。以刚健婀娜为特有风格,
唱、念、做、打均不尚纤巧,以气与力取胜,具 有阳刚之美。
京剧的行当
思 考:
你知道京剧主要有几大行当吗?
生
旦
净
丑
生:一般指男子。 包括小生、老生、武生、娃娃生。
旦:一般指女子。 包括小旦、老旦、青衣、花旦、刀马旦。
净:指性格或品貌特异的男子。 包括正净、武净、油花脸等。
京剧的四大名旦
思 考:
你知道京剧得四大名旦都有谁吗? 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梅兰芳:(1894—1961)京剧“四大名旦”之
首、“梅 派”艺术创始人。他以嗓 音 圆润、 唱腔柔婉、身段优美、表情细致,享誉全国。
程砚秋:(1904—1958)他以婉转而刚健的唱
腔,精美的水袖和步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艺 术风格,世称“程派”。
京剧的著名的(传统)剧目
1、霸王别姬(折子戏) 3、定军山; 5、玉堂春; 7、望江亭; 9、辕门斩子; 11、红鬃烈马; 2、白蛇传; 4、贵妃醉酒 6、乾坤福寿镜(尚派) 8、彝陵之战; 10、四郎探母; 12、锁麟囊;
京剧的著名的(现代)剧目
1.花田错 3.沙家浜 5.红娘 7.杨门女将 9.秦香莲 11.杨家将 2.红灯记 4.智取威虎山 6.穆桂英挂帅 8.贵妃醉酒 10.江姐 12.四进士
戏曲大舞台
走进京剧
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什么剧?
答案:京剧
京剧的起源与发展
京剧形成于清朝。清朝历史上有一名很 有名的皇帝——乾隆。他做皇帝的时候,全 国的戏曲种类很多,而且都发展到北京去演, 比如来自安徽的徽调等。由于徽调唱腔优美, 表演熟练,剧目丰富,因此在北京发展的很 快。到了1828年,道光皇帝的时候汉戏进入 了北京,两种戏曲互相学习,接受了昆曲、 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 了一些民间曲调。到了清朝咸丰皇帝是,一 种新的剧种——“京剧”诞生了,并逐渐融合 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戏曲
1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
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
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
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
2、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
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
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
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
4、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需要面对一个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
戏曲并没有象话剧那样用“三一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
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
所以,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旷的舞台上驭马行舟。
戏曲基础知识
【戏曲虚拟】指用艺术的虚来表现生活的实的过程,是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
它利用舞台的假定性,灵活处理时间、空间。
在艺术和生活的关系上,力求神似而不求形似。
如以划桨虚拟行船,以摸索虚拟夜晚,以更声表示时间变化等。
对自然环境、物体、人物、自然现象等,同样采取虚拟的手法,借助观众的联想来完成艺术创造。
戏曲节奏戏曲术语。
是使唱念打诸般艺术手段统一的共同要素。
由戏曲形体动作节奏和音乐节奏两部分组成,二者相辅相成。
戏曲的唱念、表演、舞蹈、武打等都有很强的节奏性。
它能帮助表现人物情绪、点染戏剧色彩,烘托和渲染舞台气氛。
【戏曲程式】戏曲表演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艺术及技术上的格律和规范。
它把生活中的语言和动作提炼加工,使唱、念、做、打和音乐伴奏、化妆、服装等都形成规范化的表演法式,使生活的形态音乐化、舞蹈化、规范化。
如表演中的关门、行船、跑马等,都有基本固定的格式。
它比生活中的自然形态更富有表现力,更具形式美,程式又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有所丰富、变化和发展。
【压轴】一台折子戏演出中倒数第二个剧目。
因最后一个剧目称大轴得名。
【串】演戏俗称“串戏”,因脚色须连贯成队故称串。
一说串字来源于“爨”字,因旧时也以“爨”或“爨弄”泛称演剧。
【反串】指艺人扮演原所属行当外的角色。
如旦行演员演生行或武生等。
【客串】非职业演员参加戏班演出称客串。
【票友】旧时对戏曲、曲艺的非职业演员、乐师的通称。
相传清代八旗子弟凭清廷所发“龙票”,赴各地演唱子弟书,不取报酬,为清廷宣传,后就把非职业演员称为票友。
【优伶】古代以歌唱、舞蹈、滑稽、杂技表演为业的艺人之统称。
一般认为以表演戏谑为主的称“俳优”,以表演乐舞为主的称“倡优”。
演奏音乐的艺人称“伶人”。
宋元以来,常称戏曲演员作优伶。
【行当】传统戏曲角色的类别。
近代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总分行方法。
每个行当中各有若干分支,如生又分为老生、小生等。
各剧种在分支的层次和名目上又有繁简之别。
【生】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演男性人物。
生行初见于宋元南戏,后除元杂剧外,历代都有,一般扮演青壮年男子,是剧中主要人物。
随着艺术的发展,生行又据所扮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划分为许多专行,如老生、小生、武生等。
【旦】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
扮演女性人物。
旦的名目初见于宋代歌舞,宋杂剧已有装旦,后历代都有这行脚色,又大都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划分为许多专行,如正旦、花旦、贴旦、闺旦、武旦、老旦、彩旦等。
【净】俗称“花脸”、“花面”。
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
一般认为是杂剧和金院本的副净演变而来。
面部化妆用脸谱、唱用宽音或假
音,动作大开大阖,大都扮演性格刚烈或粗鲁*险的男性人物。
按扮演人物性格、身份及其艺术特点,又划分为许多专行,如京剧的正净、副净、武净等。
【末】传统戏曲脚色行当。
宋杂剧中有副末。
元杂剧的正末是同正旦并重的两个主要角色。
明清时,成为独立行当,常扮社会地位比生扮的人物低,表演上唱做并重的中年以上男子。
近代多数剧种末已并入老生行。
【丑】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
喜剧角色。
因在鼻梁上抹一块白粉而俗称“小花脸”。
又与净脚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而俗称“三花脸”。
宋元南戏已有丑脚。
可表现幽默、机智的人物,也可表现灵魂丑恶、*诈卑鄙的人物。
按扮演人物身份、性格和技术特点,分为文丑和武丑两大支系。
【龙套】也叫“文堂”、“流行”。
扮演剧中士兵、夫役等侍从人员,因身着特殊形式的龙套衣得名,一般以四人为一堂。
舞台上用一堂或两堂龙套,以表人员众多,起烘托声势作用。
【四功五法】戏曲演员唱、念、做、打4种艺术手段和口、手、眼、身、步5种技术方法的合称,为戏曲演员的基本功。
【唱念做打】戏曲表演的4种艺术手段。
指唱功、念白、做工、武打,习称“四功”。
是戏曲演员的4种基本功夫。
【声腔】指戏曲以演唱的腔调来区分不同品种。
某些戏曲剧种或剧种的腔调在音乐或演唱方法上具有较多共同性被称为一种声腔,或归为一个声腔系统。
【板眼】戏曲音乐名词。
奏乐或唱曲时,每一小节,强拍以板敲,称“板”;弱拍或次强拍则以鼓点击,称“眼”,合称板眼。
分别称为三眼板(四拍子),一眼板(二拍子),有板无眼(一拍子或称流水板),无板无眼(散板)等。
【自报家门】戏曲中介绍人物的一种传统手法,剧中主要人物第一次上场时用引子、定场诗、定场白等作自我介绍,包括姓名、籍贯、身世和剧中规定情境等。
【起霸】戏曲表演程式。
传说因首先用于明代传奇《千金记•起霸》一出而得名。
通过一套连续的舞蹈动作,表现古代将士出征上阵前整盔束甲的情景。
全套的称整霸或全霸,大都用于剧中主要人物。
半套的称半霸。
两个人同时起霸称双起霸。
【亮相】戏曲表演程式。
剧中人在上下场或一节舞蹈结束时的短暂停顿中所做的塑像式姿式。
有单人、双人或多人各种形式。
用以突出显示人物的精神状态。
【打出手】戏曲武打中的特技。
简称“出手”。
一个主要脚色手足并用同敌对数人相互接、踢、抛、掷武器,用2杆至8杆枪不等,形成惊险复杂的战斗场面。
常用于神怪斗法的武旦戏。
有时也用于乱军中抢夺武器的情节。
【脸谱】戏曲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谱式。
是从唐代乐舞“代面”面具逐渐演变而来。
演员面部勾画各种颜色、图案,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对人物的褒贬。
主要用于净、丑角。
【行头】广义泛指演戏用的道具、服装。
狭义只代表戏装。
一般不分朝代、地域和季节,只按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进行妆饰。
【翎子】戏曲中演员盔帽上的两根五六尺长的雉鸡尾制饰物。
插翎子多为英武、勇猛、强悍或暴戾人物。
目的在于加强表演的舞蹈性,表现人物感情。
使用翎子的舞蹈称为“翎子功”。
【髯口】又称“口面”。
戏曲演员所挂的假须,用牦牛毛或人发做成。
按剧中人年龄分黑、黪(灰)、白三种,个别形貌怪异或性格暴烈的人物则戴红髯、紫髯等。
根据不同身分和人物性格,髯口式样分为多种。
【水袖】戏曲服装中的蟒、褶子、帔等袖端所缀一尺上下的白绸。
以其甩动时形似水波纹而名。
水袖技术是戏曲表演基本功之一。
演员可利用它表现人物的性格、感情和增加形象美。
【靠】戏曲服装。
剧中古代武将的铠甲。
身分前后两块,满绣鱼鳞纹。
腹部称“靠肚”。
护腿两块称“靠牌子”。
背后插三角形小旗,称“靠旗”。
不用靠旗的称“软靠”。
女将穿的“女靠”,身下缀数十根彩色飘带,内穿衬裙。
【盔头】传统戏曲中剧中人所戴冠帽的通称。
主要指帅盔、草盔、凤冠等硬质冠帽,也包括鸭尾巾,罗帽等软质帽巾。
按人物身份的不同分别使用。
大都着重装饰性。
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