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一卷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原卷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模拟卷一(含答案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模拟卷一(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52f49ab90d6c85ec3ac6ea.png)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模拟卷一1、小李同学利用激光笔和角度圆盘测量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如图所示是他拍摄的某次实验现象图,①②③是三条光线,固定好激光笔,然后将圆盘和玻璃砖一起顺时针绕圆心缓慢转动了5°角,发现光线________(填“①”“②”或“③”)恰好消失了,那么这次他所测得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现象表明,光具有波动性B.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中有一个很小的核C.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放出各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氘核的质量等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和3、下列关于温度及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两个动能不同的分子相比,动能大的温度高B.两个不同的物体,只要温度和体积相同,内能就相同C.质量和温度相同的冰和水,内能是相同的D.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即使温度不变,内能也可能发生变化4、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将数根直径22米、高40.5米的空心钢筒打入海底围成人工岛,创造了快速筑岛的世界纪录。
一根钢筒的重力为G,由如图所示的起重机用8根对称分布的、长为22米的钢索将其吊起,处于静止状态,则( )A.钢筒受到8个力作用B.每根钢索受到的拉力大小为GC.钢筒的重心可能在钢筒上D.钢筒悬吊在空中可能处于失重状态5、某同学质量为60 kg,在训练中要求他从岸上以大小为2 m/s的速度跳到一条向他缓慢驶来的小船上,小船的质量是140 kg,原来的速度大小是0.5 m/s,该同学上船后又跑了几步,最终停在船上,则( )A.人和小船最终静止在水面上B.该过程人的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105 kg·m/sC.船最终速度的大小为0.95 m/sD.船的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70 kg·m/s6、如图所示,ABCD为等腰梯形,∠A=∠B=60°,AB=2CD,在A、B两点分别放上一个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 A和q B,C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沿DC向右,A点的点电荷在C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A,B点的点电荷在C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在A点的点电荷可能带负电B.D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沿DC向右C.E A>E BD.|q A|=|q B|7、如图所示,在x≥0的区域有垂直于xOy平面(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用力使一个等边三角形闭合导线(粗细均匀)框,沿x轴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线框平面与纸面平行,底边BC与y轴平行,从顶点A 刚入磁场开始计时,在线框全部进入磁场过程中,其感应电流I(取顺时针方向为正)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为图中的( )8、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P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大量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在纸面内沿各个方向以速率v从P点射入磁场,这些粒子射出磁场时的位置均位于PQ圆弧上且Q点为最远点。
2020年高考物理模拟冲刺试卷以及答案(全国1卷)
![2020年高考物理模拟冲刺试卷以及答案(全国1卷)](https://img.taocdn.com/s3/m/a356e42802020740be1e9b9b.png)
2020年高考物理模拟冲刺试卷(全国1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u 64 Pb 207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
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
这是清朝诗人刘开描写芍花的诗句。
芍花兼有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下列有关芍花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们的成分不同,功能不同 B.它们都含有DNA和RNAC.它们都含有多种酶,是代谢的重要场所 D.它们都含有自由水和ATP2.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2时物质A开始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T1时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大于细胞液的渗透压,而T3时相反C.0-T1时细胞体积的变化量与原生质体的变化量相等D.T2时细胞失水量达到最大值,此时细胞已死亡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步骤为: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B.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过程中,作出的“演绎”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C.性状分离模拟实验中代表雌、雄配子的2个小桶中彩球总数可以不同。
D.搭建6个碱基对的 DNA 双螺旋结构,需要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物24个4.与果蝇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相比,果蝇受精卵的分裂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的变化是A.部分染色体片段的交换 B.DNA中碱基序列的改变C.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与分离 D.核仁、核膜的消失与重建5.人体内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时需要细胞外液和甲、乙、丙、丁四大系统的参与,图示如下。
【精校】2020年全国高考一模试卷(新课标Ⅰ卷)物理
![【精校】2020年全国高考一模试卷(新课标Ⅰ卷)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6c0e37a03968011ca30091d7.png)
2020年全国高考一模试卷(新课标Ⅰ卷)物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6分)2020年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 )将迎来验收,目前已建设的3台谱仪也将启动首批实验。
有关中子的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h 核发生一次α衰变,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B.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经过核反应后生成氦核和中子是裂变反应C.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D.中子和其他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解析:A 、α衰变的本质是发生衰变的核中减小2个质子和2个中子形成氦核,所以一次α衰变,新核与原来的核相比,中子数减小了2,故A 错误; B 、裂变是较重的原子核分裂成较轻的原子核的反应,而该反应是较轻的原子核的聚变反应,故B 错误;C 、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查德威克通过α粒子轰击铍核获得碳核的实验发现了中子,故C 错误;D 、所有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故D 正确。
答案:D2.(6分)如图所示,在距地面高为h=0.4m 处,有一小球A 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如图甲所示,与此同时,在A 的右方等高处有一物块B 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v 0沿倾角为45°的光滑斜面滑下如图乙所示,若A 、B 同时到达地面,A 、B 均可看作质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则v 0的大小是( )A.1 m/sB.2m/sC.2 m/sD.22m/s解析:A 做平抛运动,由h=21 gt 2得:t=g2h B 在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min45mgs =gsin45°=22g 。
根据 2h=v 0t+21at 2解得:v 0=gh 21=14.01021m/s 。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模拟试卷(新课标Ⅰ)(含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模拟试卷(新课标Ⅰ)(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dc3fd8cc7931b764ce156b.png)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模拟试卷(新课标Ⅰ)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1.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
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B. 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C. 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D. 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2.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10,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A. 0.2B. 0.4C. 2.0D. 2.53.如图所示,AB为竖直转轴,细绳AC和BC的结点C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两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2 mg。
当细绳AC和BC均拉直时∠ABC=90°,∠ACB=53°,BC=1m。
细绳AC和BC能绕竖直轴AB匀速转动,因而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当小球的线速度增大时,两绳均会被拉断,则最先被拉断的那根绳及另一根绳被拉断时的速度分别为(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0.8,cos53°=0.6)()A. AC,5m/sB. BC,5m/sC. AC,5.24m/sD. BC,5.24m/s4.某电容器的电容是30 μF,额定电压为200V,击穿电压为400V,对于该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为使它的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加1 V,所需要的电荷量是3×10−5CB. 给电容器带1 C的电荷量,两极板间的电压为3×10−5VC. 该电容器能容纳的电荷量最多为6×10−3CD. 该电容器两极板间能承受的最大电压为200 V5.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a=60°,∠b=90°,边长ab=L,粒子源在b点将带负电的粒子以大小、方向不同的速度射入磁场,已知粒子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则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中,速度的最大值是()A. qBL2m B. qBL3mC. √3qBL2mD.√3qBL3m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2.0分)6.下列关于核反应及衰变的表述正确的有()A. X+714N→817O+11H中,X表示24HeB. X+714N→817O+11H中,X表示23HeC. 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D. 90232Tℎ衰变成82208Pb要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7.一物块在高3.0m、长5.0m的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其重力势能和动能随下滑距离s的变化如图中直线Ⅰ、Ⅱ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2。
2020届高三物理高考模拟示范卷(一)(解析版) 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0届高三物理高考模拟示范卷(一)(解析版) 含详细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f97f915022aaea998f0f93.png)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8~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
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由我国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试验卫星 “墨子号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
B. 细线对 a 和 c 的拉力都将变大
C. f1 和 f2 都将变大
D. 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和横杆受到物体 【答案】 BD
c 的摩擦力都将变大
【解析】以滑轮 2 为研究的对象,受力如图 1,
若将 c 向右移动少许,两个绳子之间的夹角 β增大。由于 b 对滑轮的拉力不变,两个绳子 之间的夹角变大,所以看到绳子的拉力 F 一定变大。 斜面的倾角为 α,设物体 a 的质量为 m,以 a 为研究的对象。 ①若物体 a 原来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时,则有 F=mgsin αf+1, 得 f1=F-mgsin α。 当 F 逐渐增大时, f1也逐渐增大; ②若物体 a 原来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时,则有 F+f1=mgsin α, 得 f1=mgsin α-F 当 F 逐渐增大时, f1逐渐减小; ③若物体原来 mgsin αF=,则物体所受斜面摩擦力为 0,当 F 逐渐增大时, f1 也逐渐增大; 所以将 c 向右移动少许,细线对 a 的拉力将变大,但是 f1 可能逐渐增大,也可能逐渐减 小。 以 c 为研究的对象,受力如图 2,则:
下吊一物体 b,细线另一端固定在 c 上, c 穿在水平横杆上,物体 a 和滑轮 1 间的细线平行
于斜面,系统静止.物体 a 受到斜劈的摩擦力大小为 f1、c 受到横杆的摩擦力大小为 f2,若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物理试题-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物理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9bdaa1dd36a32d737581a1.png)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为中子时产生的B. 铀核(U 23892)衰变为铅核(Pb 20682)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C.Bi 21083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Bi 21083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D. 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2.如图,S 是波源,振动频率为100Hz ,产生的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40m /s 。
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P 、Q 两点,已知P 、Q 的平衡位置之间相距0.6m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Q 点比P 点晚半个周期开始振动 B .当Q 点的位移最大时,P 点的位移最小 C .Q 点的运动方向与P 点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D .当Q 点通过平衡位置时,P 点也通过平衡位置3.下图是一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升降机底部安装一个加速度传感器,其上放置了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如图甲所示。
升降机从t=0时刻开始竖直向上运动,加速度传感器显示加速度a 随时间t 变化如图乙所示。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为g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在0~2t 0时间内,物块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B .在t 0~3t 0时间内,物块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C .t=t 0时刻,物块所受的支持力大小为mgD .t=3t 0时刻,物块所受支持力大小为2mg4.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直线运动,两车的速度v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车的出发点一定不同B .在0到t 2的时间内,两车一定相遇两次C .在t 1到t 2时间内某一时刻,两车的加速度相同D .在t 1到t 2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一定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5.电阻为R 的单匝闭合金属线框,在匀强磁场中绕着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图像如图所示。
2020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和答案(全国1卷)
![2020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和答案(全国1卷)](https://img.taocdn.com/s3/m/06f2bb0977232f60ddcca1f6.png)
2020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全国1卷)一、单选题1.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模型,很好的解释了α粒子散射实验中的现象B.电子穿过晶体时会产生衍射图样,这证明了电子具有粒子性C.借助于能量子的假说,爱因斯坦得出了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与实验符合非常好D.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它的穿透能力比α射线和γ射线都弱2.2017年6月19号,长征三号乙遥二十八火箭发射中星9A卫星过程中出现变故,由于运载火箭的异常,致使卫星没有按照原计划进入预定轨道。
经过航天测控人员的配合和努力,通过多次轨道调整,卫星成功变轨进入同步卫星轨道。
卫星变轨原理图如图所示,卫星从椭圆轨道Ⅰ远地点Q改变速度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P点为椭圆轨道近地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椭圆轨道Ⅰ运行时,在P点的速度等于在Q点的速度B.卫星在椭圆轨道Ⅰ的Q点速度小于在同步轨道Ⅱ的Q点的速度C.卫星在椭圆轨道Ⅰ的Q点加速度大于在同步轨道Ⅱ的Q点的加速度D.卫星耗尽燃料后,在微小阻力的作用下,机械能减小,轨道半径变小,动能变小3.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a。
若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物块也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也为a。
则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32B .2-√3C.2+√3D.√334.如图所示正方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束质量和电荷量都相同的带正电粒子,以不同的速率,沿着相同的方向,对准正方形区域的中心射入匀强磁场,又都从该磁场中射出,若带电粒子只受磁场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些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都相等B.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短的粒子,其速率越小C.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短的粒子,其轨道半径越大D.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短的粒子,其通过的路程越小5.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为μ=0.1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拉力做的功W和物体发生的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g=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物体在OA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此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WB.此物体在OA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此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 WC.此物体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此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 WD.此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恒为6 W6.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的竖直板P拴接,另一端与物体A相连,物体A静止于光滑水平桌面上,A右端连接一细线,细线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B相连.开始时用手托住B,让细线恰好伸直,然后由静止释放B,直至B获得最大速度.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释放B的瞬间其加速度为g/2B.B物体动能的增量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拉力做功之和C.B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D.细线的拉力对A做的功等于A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7.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在1.61eV~3.10eV范围内,则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A.氢原子能量状态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光子为可见光B.大量氢原子处于n=4能级时,向低能级跃迁能发出6种频率的光子C.氢原子光谱是连续光谱D.氢原子处于n=2能级时,可吸收2.54 eV的能量跃迁到高能级8.如图所示,边长为l,质量为m的等边三角形导线框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天花板,导线框中通一逆时针方向的电流,图中虚线过ab边中点和ac边中点,在虚线的下方有一垂直于导线框向里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此时导线框处于静止状态,细线中的拉力为F1;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现将虚线下方的磁场移至虚线上方,此时细线中拉力为F2。
2020年高考物理模拟试题(一)含答案详解
![2020年高考物理模拟试题(一)含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f16403002768e9951e7385b.png)
2020年高考物理模拟试题(一)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无论入射光的频率如何,只要该入射光照射金属的时间足够长,就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B.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C.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D. 核力存在于原子核内的所有核子之间15.金属容器置于绝缘板上,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容器中,容器内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
容器内表面为等势面,A、B为容器内表面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电场强度大B. 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电势低C. 将检验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D. 将检验电荷从A点沿不同路径移到B点,电场力做的功均为零16.某车辆在平直路面上作行驶测试,测试过程中速度v(带有正负号)和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该过程发动机和车内制动装置对车辆所作总功为零,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则车辆与路面间的摩擦因数μ为()A. 14B.181C.125D.17.设想在地球赤道平面内有一垂直于地面的轻质电梯,电梯的顶端可超过地球同步卫星的高度R(从地心算起)延伸到太空深处,利用这种太空电梯可以低成本发射及回收人造地球卫星,如图所示。
发射方法是将卫星通过太空电梯匀速提升到相应高度,然后启动推进装置将卫星从太空电梯发射出去。
假设在某次发射时,卫星在太空电梯中极其缓慢地上升,上升到某一高度时意外地和电梯脱离,关于脱离后卫星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若在0.80R处脱离,卫星将沿直线落向地球B. 若在0.80R处脱离,卫星沿曲线轨道靠近地球C. 若在R处脱离,卫星将沿直线落向地球D. 若在1.5R 处脱离,卫星将沿曲线轨道靠近地球1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图中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
2020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3f6afb4028915f804dc23a.png)
2020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满分11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考号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涂黑。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个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A放射一个β粒子后变成原子核B,原子核B再放射一个α粒子后变成原子核C,可以肯定的是A. 原子核A比原子核B多2个中子B. 原子核A比原子核C多2个中子C. 原子核为A的中性原子里的电子数比原子核为B的中性原子里的电子数少1D. 原子核为A的中性原子里的电子数比原子核为C的中性原子里的电子数少12.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沿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乙车启动时,甲车在其前方50m处B. 乙车超过甲车后,两车不会再相遇C. 乙车启动10s后正好追上甲车D. 运动过程中,乙车落后甲车的最大距离为75m3.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卫星b在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则有A. 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B. b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C. c在4h内转过的圆心角是D. d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0h4.如图,光滑绝缘圆环竖直放置,a、b、c为三个套在圆环上可自由滑动的空心带电小球,已知小球c位于圆环最高点,ac连线与竖直方向成60°角,bc连线与竖直方向成30°角,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高考押题卷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一)及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高考押题卷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一)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add47e7375a417866f8feb.png)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高考押题卷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一)★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孙证实了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其电离作用较强,穿透能力较弱B.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该反应的方程式为147N+42He→178O+11HC.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某材料发生光电效应时,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玻尔的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该理论能解释大多数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答案】B【解析】β射线电离作用较弱,穿透能力较强,A错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核反应方程为147N+42He→178O+11H,故B正确;由hv=eU c+W0可知,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成一次函数关系,C错误;玻尔的原子理论只能解释氢原子光谱,D错误。
15.如图,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a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同时b滑块从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5 m/s沿斜面向上滑出,两滑块恰好在斜面中点相遇,重力加速度g=10 m/s2,两滑块均可视为质点。
则斜面的长度为A.1 m B.2 m C.5 m D.10 m【答案】C【解析】由运动学公式可知:2211sin30sin3022g t v t g t︒=-︒,得t=1 s,所以212sin305m2x g t=⨯︒=,C项正确。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一)(含详细解析)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一)(含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5a780d0029bd64793e2c32.png)
C.物块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6.0 m/s2
D.当物块下滑2.0 m时机械能损失了12 J
8.如图,U形光滑金属框abcd置于水平绝缘平台上,ab和dc边平行,和bc边垂直。ab、dc足够长,整个金属框电阻可忽略。一根具有一定电阻的导体棒MN置于金属框上,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动金属框,运动过程中,装置始终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MN与金属框保持良好接触,且与bc边保持平行。经过一段时间后( )
(6)某次测量得到的一组数据为:d=1.000 cm,m1=1.50 10-2kg,m2=0.400 kg,△t1=3.900 10-2s,Δt2=1.270 10-2s,t12=1.50 s,取g=9.80 m/s2。计算可得I=________N·s,Δp=____kg·m·s-1;(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
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
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
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
2.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 )
A.0.2B.0.4C.2.0D.2.5
3.如图,一同学表演荡秋千。已知秋千的两根绳长均为10 m,该同学和秋千踏板的总质量约为50 kg。绳的质量忽略不计,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速度大小为8 m/s,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约为( )
A.200 NB.400 NC.600 ND.800 N
4.图(a)所示的电路中,K与L间接一智能电源,用以控制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UC。如果UC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b)所示,则下列描述电阻R两端电压UR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原卷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b03d3c4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6.png)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管道高频焊机可以对由钢板卷成的圆管的接缝实施焊接。
焊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圆管通过一个接有高频交流电源的线圈,线圈所产生的交变磁场使圆管中产生交变电流,电流产生的热量使接缝处的材料熔化将其焊接。
焊接过程中所利用的电磁学规律的发现者为( )A. 库仑B. 霍尔C. 洛伦兹D. 法拉第2.若一均匀球形星体的密度为ρ,引力常量为G ,则在该星体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其运动的卫星的周期是( )3.如图,在摩托车越野赛途中的水平路段前方有一个坑,该坑沿摩托车前进方向的水平宽度为3h ,其左边缘a 点比右边缘b 点高0.5h 。
若摩托车经过a 点时的动能为E 1,它会落到坑内c 点。
c 与a 的水平距离和高度差均为h ;若经过a 点时的动能为E 2,该摩托车恰能越过坑到达b 点。
21E E 等于( ) A. 20B. 18C. 9.0D. 3.04.CT 扫描是计算机X 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的简称,CT 扫描机可用于对多种病情的探测。
图(a )是某种CT 机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其中X 射线产生部分的示意图如图(b )所示。
图(b )中M 、N 之间有一电子束的加速电场,虚线框内有匀强偏转磁场;经调节后电子束从静止开始沿带箭头的实线所示的方向前进,打到靶上,产生X 射线(如图中带箭头的虚线所示);将电子束打到靶上的点记为P 点。
则( )A. M 处的电势高于N 处的电势B. 增大M 、N 之间的加速电压可使P 点左移C. 偏转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D. 增大偏转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使P 点左移5.氘核21H 可通过一系列聚变反应释放能量,其总效果可用反应式241112106H 2He 2H+2n+43.15MeV →+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全国高考物理模拟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1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如图,在水平晾衣杆(可视为光滑杆)上晾晒床单时,为了尽快使床单晾干,可在床单间支撑轻质细杆。
随着细杆位置的不同,细杆上边两侧床单间夹角θ(θ<150°)将不同。
设床单重力为G,晾衣杆所受压力大小为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θ=60°时,N=3 3GB.当θ=90°时,N=2 2GC.只有当θ=120°时,才有N=GD.无论θ取何值,都有N=G1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甲比乙运动得快B.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C.在前25 s内,两物体距离先增大后减小D.在前25 s内,两物体位移大小相等16.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
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
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 图像(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v2>v1,则()A .t 2时刻,小物块离A 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 .t 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最大C .0~t 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D .0~t 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17.小球P 和Q 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 球的质量大于Q 球的质量,悬挂P 球的绳比悬挂Q 球的绳短。
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
将两球由静止释放。
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A .P 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 球的速度B .P 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 球的动能C .P 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 球所受绳的拉力D .P 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 球的向心加速度18.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下面挂有匝数为n 的矩形线框abcd 。
bc 边长为l ,线框的下半部分处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线框平面向里,线框中通以电流I ,方向如图所示,开始时线框处于平衡状态。
令磁场反向,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仍为B ,线框达到新的平衡。
则在此过程中线框位移的大小Δx 及方向是( )A .Δx =2nIlBk ,方向向上B .Δx =2nIlBk ,方向向下C .Δx =nIlBk,方向向上D .Δx =nIlBk,方向向下19.2017年10月16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等机构联合宣布首次发现双中子星并合引力波事件,如图为某双星系统A 、B 绕其连线上的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示意图,若A 星的轨道半径大于B 星的轨道半径,双星的总质量为M ,双星间的距离为L ,其运动周期为T ,则( )A .A 的质量一定大于B 的质量 B .A 的线速度一定大于B 的线速度C .L 一定,M 越大,T 越大D .M 一定,L 越大,T 越大20.质量为M 的足够长的木板B 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m 的滑块A (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上,设滑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如图甲所示。
木板B 受到随时间t 变化的水平拉力F 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木板B 的加速度a ,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 -F 图像,取g =10 m/s 2,则( )A .滑块A 的质量m =1.5 kgB .木板B 的质量M =1.5 kgC .当F =5 N 时,木板B 的加速度a =4 m/s 2D .滑块A 与木板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21.如图所示,已知一带电小球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经电压U 加速后,水平进入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E 和匀强磁场B 的复合场中(E 和B 已知),小球在此空间的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可能带正电B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1B2UEgC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2πEBgD .若电压U 增大,则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变大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7分)22.为了测定滑块M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将长木板的一端通过转轴固定在水平面上,另一端用垫块垫起形成一个倾角θ,在长木板的另一端固定一个定滑轮,在垫块上安装一个光电门,在重物m上固定一个窄挡光条,通过一条轻质细线将重物和滑块连接起来并绕过定滑轮,如图所示。
现让重物从某标记位置处由静止释放,它牵引滑块运动,若测得标记处与光电门间的距离为h,宽度为d的挡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且M=m,则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h越大,实验测量结果__________ (选填“越精确”“越不精确”或“都一样”);在保持h不变的情况下,调节垫块使倾角θ越大,则实验测量结果__________ (选填“越精确”“越不精确”或“都一样”)。
23.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
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 cm。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其读数应为________ c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 x 。
实验所用器材为:电池组(电动势3 V ,内阻约1 Ω)、电流表(内阻约0.1 Ω)、电压表(内阻约3 kΩ)、滑动变阻器R (0~20 Ω,额定电流2 A)、开关、导线若干。
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次数 1 2 3 4 5 6 7 8 U /V 0 0.10 0.30 0.70 1.00 1.50 1.70 2.30 I /A0.020.060.160.220.340.460.52x(3)如图丙是测量R x 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变阻器的一端。
请根据(2)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丙中实物间的连线。
(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 、I 坐标系,如图丁所示,图中已标出了与测量数据对应的4个坐标点。
请在图中标出第3、5、7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并描绘出U -I 图线。
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R x =________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金属丝电阻率约为________ 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如图所示,一根被锁定的压缩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固定着一质量为m 的薄木板A ,弹簧的压缩量为112h 。
图中P 点距地面高度正好等于弹簧原长,在P 点上方有一距它高度为2h 、质量为2m 的物块B 。
现解除弹簧的锁定,木板A 上升到P 点时恰好与自由下落的物块B 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并一起无粘连地向下运动。
B 与A 第一次分开后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在P 点上方的h2处。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整个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并保持竖直。
求:(1)A 、B 第一次分开瞬间B 的速度大小;(2)A 、B 第一次碰撞后一起向下运动到A 的初始位置时速度的大小。
25.如图所示,一对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导轨间距L =0.5 m ,左端接有阻值R =0.3 Ω的电阻,一质量m =0.1 kg 、电阻r =0.1 Ω的金属棒MN 放置在导轨上,整个装置置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0.2 T ,棒在水平向右的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以a =2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当棒运动的位移x =9 m 时撤去外力,棒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已知撤去外力前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Q 1=2.025 J ,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两端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求:(1)棒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通过电阻R 的电荷量q ;(2)金属棒MN 做匀加速运动所需外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表达式; (3)外力做的功W F 。
(二)选考题:共15分。
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需要用力才能压缩气体表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B.一定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是一定的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外界吸热,内能可能减小D.微粒越大,撞击微粒的液体分子数量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E.液体与大气相接触,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2)如图所示,圆柱形汽缸上部开口且有挡板,内部底面积S为0.1 m2,内部高度为d。
筒内一个很薄的质量不计的活塞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上放置一质量为10 kg的重物,开始时活塞处于离底部d 2的高度,外界大气压强为1.01×105Pa,温度为27 ℃。
活塞与汽缸内壁的摩擦忽略不计,现对气体加热,求:(g取10 m/s2)(ⅰ)当活塞刚好到达汽缸口时气体的温度;(ⅱ)气体温度达到387 ℃时气体的压强。
34.[物理——选修3–4](15分)(1)一列简谐横波在弹性介质中沿x轴传播,波源位于坐标原点O,t=0时刻波源开始振动,t=3 s时波源停止振动,如图所示为t=3.2 s时靠近波源的部分波形图。
其中质点a的平衡位置离原点O的距离为x=2.5 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波速为5 m/sB.波长为2.0 mC.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D.在t=3.3 s,质点a位于波谷E.从波源起振开始计时,3.0 s内质点a运动的总路程为2.5 m(2)如图所示,一透明棱镜其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BC边长为a,∠A=30°。
现有一细束单色光沿与AB平行的方向从到C点距离为32a的O点入射,折射后恰好射到AB边上的D点,且CD⊥AB。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求:(1)棱镜的折射率n;(2)单色光从O点入射到第一次从棱镜中射出所用的时间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