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教程考研课件王静爱

合集下载

中国港口

中国港口

中国海港陈思敏2011.04.01一、渤海区:1、天津港:(渤海西岸,海河入海口)中国最大的人工港,由海港和河港两部分组成,是中国北方的第一大港。

天津港经济腹地广阔,是京津冀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和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是华北、西北地区能源物资和原材料运输的主要中转港,是北方地区的集装箱的干线港和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港口。

拥有多种专业码头,功能齐全,以煤炭、矿石为两大支柱货物。

天津港作为中国第一焦炭出口港,拥有世界最大的专业化焦炭泊位;同时,它也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石油化工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集散地。

2、大连港:(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湾)自然条件好:海绵开阔,深水近岸,长年不淤不冻;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亚两大洲海陆联运要冲,是国际贸易的重要转口港,亦是欧亚大陆桥、国际集装箱运输的中转港。

大连港是国际运输通道的枢纽之一,也是我国东北地区和内蒙古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百年老港,亿吨大港。

3、秦皇岛港:自然条件优良,港深水阔,风平浪静,一年四季不冻不淤。

秦皇岛港是中国以能源输出为主的、对外贸易综合型口岸和世界最大的煤炭输出港,下水煤炭、出口煤炭均占中国沿海港口下水总量的近一半,是北煤南运的主枢纽港,担负着东南沿海电煤运输以及国家外贸煤炭出口的主要任务。

拥有中国最大的自动化煤炭装卸码头,卸船系统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作业。

秦皇岛杂货码头拥有国际一流的散粮、散化肥灌包设备,不仅能装卸粮食、化肥、矿石、水泥、钢材等大宗货物,还能承接玻璃、液体沥青、牲畜、食品油等特种货物。

二、黄海区:1、青岛港:港阔水深,不冻不淤,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是著名的天然良港。

青岛港始建于1892年,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而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中国特大型港口之一,由青岛老港区、黄道老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组成,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

外贸吞吐量保持全国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标准箱,跻身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之列;进口铁矿石居世界港口第一位,进口原油居沿海港口第一位。

《中国地理》王静爱

《中国地理》王静爱

《中国地理》王静爱第⼀章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第⼀节中国地理区位与国⼟⼀,中国在地理坐标系中的位置我国位于亚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候温和,区位优越。

⼆,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中国位于亚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南临近印度洋,西部和北部深⼊内陆,远离海洋。

中国处在最⼤陆地与最⼤海洋之间,海陆热⼒对⽐强烈,东部地区盛⾏东南季风,加上青藏⾼原季风和来⾃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是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国家。

中国国⼟辽阔,西部深⼊内陆,且⾼⼭盘踞,受海洋影响微弱,降⽔有东南向西北减少,由湿润、半湿润向半⼲旱、⼲旱⽓候逐渐更替,⾃然景观呈现出明显的海陆分布地带性差异。

中国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相交汇的位置,中国所处的这⼀全球⼤地构造板块位置,就决定了其境内⼭系的⾛向,以贺兰⼭为界,东部⼭系⼤为北东向,西部⼭系则⼤多为北西向。

从海陆分布看,我国位于全球最⼤陆地与最⼤海洋之间,季风⽓候明显,加以青藏⾼原的影响,使季风⽓候更加显著,季风在⼀年内的交替与进退,对我国⾃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及地域差异,起着⾮常重要的作⽤。

由东部海洋性湿润⽓候⾄西部⼤陆性⼲旱⽓候间的⽔平变化,使得⾃然景观的经度⽅向的⼲湿带性差异颇为显著。

此外,我国⼤陆东海岸的地理位置,使得西风带影响微弱,即使在东部季风区,⼤陆性⽓候也有所表现,夏季较世界同纬度地区⽓温⾼,⽽冬季较同纬度地区⽓温低。

我国国⼟约有98%的地区位于北纬20°~50°之间,温带和亚热带所占⾯积⼴阔。

在⾏星风系影响下,亚热带在世界⼤多数地区属回归带信风带,⼲燥少⾬,往往形成⼴阔的荒漠带,但在我国受季风影响,⽔分条件和温度条件都较好,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基地。

和其他国⼟⾯积较⼤的国家对⽐,没有像俄罗斯、加拿⼤那样具有⼴阔的严寒冻⼟地区,也不像位于热带的巴西、印度尼西亚那样湿热,相⽐之下,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是明显的。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北半球、东半球是地球陆地最集中的两个半球,我国就在此。

中国地理教程(王静爱主编)

中国地理教程(王静爱主编)

9.湖北省与山西省
? 答:区位,湖北九省通衢,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历史悠久。山西省位于一二阶梯交界处和黄河中
游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地位,全国最大的产煤地,湖北是中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和交通中心。自然环境,湖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文河流众多,无冰期,流域面积广。山西,河流稀少,含沙量大,冰期长。人文环境:湖北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农业占比重大,人口众多,米食为主。山西经济依托煤炭资源,农业比重小,人口众多,一面食为主。
2. 与世界同纬度国家相比,中国的水热格局有何特点?
答:(1)气温与温度带:①冬寒冷夏暖热②气温年较差大,四季分明③年平均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④6个温度带(2)降水与干湿地带:①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③降水变率大④4个干湿地带(3)水热组合与气候地带:①雨热同期②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气候地带分异
3. 如何理解中国人口数量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分析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布局变化的特征和驱动力?
5. 中国地理分区的意义是什么?
6. 简述中国水污染状况和主要成因.
答:成因:向水体排放未经妥善处理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施用化肥农药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被水冲刷而进入水体;随大气扩散的有毒物质通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而进入水体等。状况:中国水污染的总体情况相当严重,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增加,而且随着人口增加、生活质量提高,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及其污染分担率上升。与此同时,农村以农药、化肥等化学品为主要组成的面源污染迅速上升,并且难以控制。
7.长三角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
答:长三角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起镇江,东到海边,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是中国最大的综合型工业基地;珠三角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毗邻港澳,区域内交通方便,以轻工业为主,发展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

大学精品课程:中国地理课件(215张ppt)

大学精品课程:中国地理课件(215张ppt)

二.山脉众多,起伏显著
1.山脉众多 (1)山地占全国总面积1/3 (2)广义的山地占全国总面积65%
2.网格状镶嵌构造突出 (1)东西走向的山脉 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淮阳山地 南岭 (2)南北走向的山脉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等
(3)北东走向的山脉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 长白山~千山~鲁中低山丘陵~武夷山 台湾山脉
4.贵金属及稀土金属 (1)贵金属:金、银、铂 (2)稀土金属:指镧族元素组成的金属矿物
5.非金属矿藏 磷、硫、石墨、菱镁矿、滑石、重晶石、 石膏、萤石、高岭土、石棉
第三章 气候水热结构
第一节 气候基本特征
一.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气候的一般表现 (1)广义的季风:指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而 有明显转换的现象。 (2)狭义的季风:仅指海陆季风。
二.降水
1.降水量分布
(1)一般规律 A.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B.山地比平原多,迎风坡比背风坡多 C.气旋锋面通过和停滞的地方,降水量 也有所增多
(2)极端值 A.最多:台湾火烧寮,6557.8mm/年 B.最少:吐鲁番西侧的托克逊,5.9mm/年
2.降水季节分配
(1)夏雨集中区:华北、东北南部、内蒙古东部 (2)夏秋雨区:东北北部、云南和四川西部 (3)春冬阴雨区:长江中下游 (4)夏半年多雨区:华南、四川中部 (5)夏雨区:青藏高原中南部 (6)全年多雨区:鄂西川东、贵州 (7)全年干旱区:西北、青藏高原西北部、内蒙
(3)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 游平原
(4)丘陵:东南丘陵、胶辽丘陵
2.多种特殊地貌并存
冰川地貌、风沙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 地貌、火山地貌、海岸地貌
第二节 地表组成物质
一.沉积岩分布广泛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试科目解析——适用于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GIS专业1、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的复习建议( 地学考研中心提供)《中国地理》( 1) 侧重于考查教材基础知识, 因此平时复习要认真全面;( 2) 喜欢在某些领域出些综合性题目, 需要你对书本知识进行理解, 并进行总结和归纳, 因此在看课本时候, 一定要理解其含义。

不能只局限于一本书, 还应看其它相关书籍。

………………( 7) 中国地理方面, 华大出题并不完全来自该书, 这与地理科学导论方面不同。

因此, 建议大家有时间时, 还应参考李振泉版《中国经济地理》, 如各种经济地理区方面, 该书介绍更为详细。

( 8) 《中国地理》更加注重对运用地理学知识来分析、解释、解决当前与地理学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的地理学能力的考察。

8道题目中, 有5道题目在教材中都没有答案。

因此对于中国地理的复习, 一方面要把握教材重点, 特别是往年真题经常考察的理论、规律、特征等内容。

另一方面, 要在平时培养地理思维, 用地理学视角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要关注当前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 如往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低碳经济, 和今年的循环经济、城市群发展战略, 其它的如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的最新发展规划, 特别是湖北省”两圈一带”的区域发展战略。

, 国家及湖北省的”十二五”发展规划都将出台, 这里面凡是牵涉到地理学的内容都要格外重视。

平时能够针对这些热点问题, 找一些相关的地理学期刊论文, 归纳其中的要点, 使自己对这些热点问题有总体上的认识。

总之, 中国地理的复习单看教材是不够的, 地理学知识在现实中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中国地理考察的是大家的地理学能力, 而并不再是记忆力。

总之, 从基础开始, 在看书背诵的时候多多地思考, 要求有足够的知识背景储备, 但并不是脱离课本, 而是要把热点知识与课本理论联系起来。

中国地理(第二版)赵济王静爱

中国地理(第二版)赵济王静爱

《中国地理》第一章绪论1.中国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季风影响显著、地貌类型复杂多样、自然历史发展独特、人类影响活动深刻,资源丰富人地矛盾突出,经济发展迅速地域差异显著。

第二章自然结构一、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二、①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②山脉众多,起伏显著(南北,东西,北西,北东)③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二、中国地貌格局对自然景观形成的作用及其影响:三、中国水热结构的特征:1.气温:冬季西北风,极地气团控制,气温下降,南北差异大夏季东南风,气温上升,暖湿气团控制,全国气温上升2.降水:①我国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季节变化非常明显②我国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其特点是:降水量越大变率越小;降水量越小变率越大(极锋气旋性降水的区域和季节,降水变率小;湿润地区雨季;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干季;山地迎风坡背风坡)四、几种天气变化及影响1.寒潮:①成因:北极地区冷空气迅速南移时其前缘即为寒潮冷锋,常造成大风降温风速猛增,偶尔伴有雨雪天气②影响:在黄河以南地区冻雨给交通、通信、工业带来影响;很多地区出现冻害,有时的暴风雪甚至给牧区带来严重灾害2.梅雨:成因:初夏太平洋副高脊北移到北纬20度附近此时大陆低压强青藏热低压形成,西南季风盛行,而中纬度冷空气南下锋面发生波动造成江淮流域降雨3.台风:赤道辐合带和东风波,使大量湿热空气上升释放潜热五、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①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②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③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能力的地区差别显著④土地利用强度大退化现象严重⑤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短缺六、土地资源结构1.耕地数量与质量:①总体偏低,分布集中,经济发展区域与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复合②中部东部地区等别较高,西部东北地区等别较低耕地限制类型:受洪涝限制、盐碱限制、土质过黏过沙的限制、水分限制与温度限制2.后备耕地资源:①后备耕地资源数量与分布a.区域分布:以西北干旱地区最多,黄土高原与黄淮海平原较少且分布零散;b.社会经济:主要分布在人口稀少交通不便开发历史短经济欠发达地区;c.水热条件:一年一热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②后备耕地资源质量:较差可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地(改良困难)七、中国水资源特征:1.总量大,类型多2.时空分布不均①空间分布:很不均匀,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②时间分布:受季风环流影响,年际和年内变化都很大☆水资源总量: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的产水量☆中国地下水划为:松散沉积物孔隙水、裂隙水、孔隙裂隙水和岩溶水。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国地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王静爱主编)课后思考题答案(个人总结版)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中国地理(专业课1)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编辑出版学陈世超2015.08.07第一章: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1、对比中国与美国地理位置,分析地理特征的异同点。

思考下列问题。

(本题课本上无答案答案来源:网络+自己总结)(1)为什么美国东部的亚热带较中国的亚热带位置偏北?(2)为什么中国和美国的荒漠区位置都在西部,而且中国的荒漠位置区偏北,美国的荒漠区位置偏南?中美地理位置的异同点:①相同点:a:两国都位于北半球,中国的纬度范围为4°N~53°N,美国的本土纬度为20°N~47°N,两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

b:两国都是太平洋沿岸国家,海岸线漫长,沿海都有许多优良港湾。

c:两国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②不同点:a: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经度范围大致为73°E~135°E,美国经度范围为70°W~180°W。

b:从所属大洲来看,中国属于亚洲东部,美国属于北美洲,位于北美洲南部。

c:两国虽都属于太平洋沿岸国家,但分别从属于太平洋两岸,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美国则位于太平洋东岸,同时位于大西洋西岸。

d:中国纬度范围更广,接近50度,美国本土纬度不到30度。

e: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一面沿海,大陆海岸线是一条完整的相连的,美国三面临海,大陆海岸线分成三段不相邻的部分。

f:从邻国角度看,中国邻国众多,美国北部只有加拿大,南部只有墨西哥,邻国较少。

g:两国内陆山脉走向不同,中国山脉走向多种多样,而美国主要为南北走向的落基山脉。

h:山地格局及面积不同,中国山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山地面积较大,距海较远,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呈阶梯状分布,美国山地主要在大西洋沿岸,高度不及中国,山地占有面积也比较少。

(1)美国东部受墨西哥暖流影响,水热条件好,且一路向北,故亚热带位置更偏北。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得变迁 PPT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得变迁 PPT
利用ArcGIS建立三个评价指标的空间数据库,运用空间叠置分析,选择降水量300~450mm、 降水年变率15~30%、干燥度为1.2~2.0的区域,实现中国北方潜在农牧交错带的可视化 表达。
中国北方潜在农牧交错带地理分布图
2空间分布
2.2中国北方实际农牧交错带(基于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格局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是在人类不断利用自然资源、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
参考文献
[1]赵松乔.察北、察盟及锡盟一个农牧过渡地区经济地理调查[J].地理学报,1953,19(1):4360
[2]周立三,吴传钧,赵松乔.甘青农牧交错地区农业区划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8
[3]王静爱,徐霞,刘陪芳.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与人口负荷研究[J].资源科学, 1999
4影响因素
4.1自然气候变迁 农牧交错带位置的变化首先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甚至于影响农牧交错带的分布
的许多人类活动的变化归根结底都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气候变化对农牧交 错带的分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自公元前5世纪以来,中国北方气候处于持续波动过程中,出现了几次较为明显 的温暖期和干冷期。农牧交错带也随之出现了明显的南北位移。
如果用大尺度的目光审视地图,就可以发现如今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每一个地方在历史上 都曾有过大规模的移民开垦,再加上自然变迁的影响,使这个脆弱的地带像一根被拉得过紧的琴 弦,“嘭”地一声断裂之后,就再也难以复原。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曾经的人烟阜盛之地,都化 作了滚滚黄沙。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研究环境变迁,有助于科学地、可持续地开发利用这条中国自 古以来最重要的自然和人文分界线,保护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
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北方的气候变迁
不同时期气候变化与农牧交错带位置移动关系图

中国地理教程(王静爱)期末题库

中国地理教程(王静爱)期末题库

中国地理教程(王静爱)期末题库1、中国地理景观的地域差异:总的来说中国地理景观的差异,首先表现为东西差异,其次表现为南北差异。

首先,从宏观上看,中国景观差异为海陆差异,由东到西呈现为海洋景观、海岸带景观和陆地景观。

在陆地上,由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随着降水量的减少,依次呈现出受海陆分布影响的分异的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

在东部季风区,自北向南,随着太阳辐射和气温的变化,依次呈现出纬度地带性分异的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季雨林等自然景观。

其次,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势起伏巨大水平地带性自然景观破碎化,呈现随海拔升高,逐渐递变成各种相似于水平地带性的自然景观类型,形成垂直带分异的自然景观谱系,由于东西地理差异,呈现出东南湿润海洋性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谱系,到西北干旱区内陆型自然景观带谱系,以及两者之间的过渡型垂直自然景观带谱系。

最后,在自然景观多样和区域分异的基础上,伴随土地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中国还形成了东部发达的都市景观、中部较发达的城乡景观、西部欠发达的农牧景观。

2、自然环境的时空变化:①气候、季节变化明显。

②季风降水不稳定③构造运动活跃④地表起伏显著⑤易侵蚀的地表物质分布广泛3、简述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地理意义:地势特征:地势较高,高差显著;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理意义:①中国西高东低,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控制着大河的走向,自西向东奔流,加强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②在地势呈阶梯状急剧下降的地段河流下切,水力资源丰富,适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另外陡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形障碍。

③地势高低起伏较大的区域影响各个相同,使三大自然区差异加大;地势高差大形成了典型的垂直带谱,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是中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4、我国三大阶梯的分界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之间——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之间——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5、季风环流的特点:①冬夏盛行风向的季节变化,特别是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②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③雨热同季,利于农牧业生产,但降水不稳定,加剧旱涝等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

高师-《中国地理》第二十章 中国经济地理区划

高师-《中国地理》第二十章 中国经济地理区划

(三)“五分法”综合经济区(方案二)
I 某区某产业值 该区工业总产值 全国该产业值 全国工业总产值
以地区产业专门化系数(区位商,I)将全国划分为五大经济类型区——重加工业为主的 加工区、轻加工业为主的加工区、采掘业为主的资源区、原材料加工为主的资源区、资 源与加工并举区,以明确的主导产业塑造区域经济分工协作的基础。
一中国综合经济区划的几种方案西南区包括川贵滇藏一三分法综合经济区二五分法综合经济区方案一三五分法综合经济区方案二四六分法综合经济区方案一五六分法综合经济区方案二六七分法综合经济区七八分法综合经济区八十分法综合经济区将全国划分为东部沿海中部内陆西部地区三大经济地带作为决策全国生产力布局的宏观地域单元
第二十章 中国经济地理区划
1.东部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
广东、海南、广西十二个省、市、自治区(暂不包括港、澳、台)。
该区是全国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最大的经济实力雄厚、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
2.中部地带。包括四川(含重庆市)、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新疆九省、自治区。
2.东北经济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盟市。东北区地处东北亚开放地带,石油化工、 矿冶机电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在全国居突出地位。
3.长江三角洲及沿江经济区
包括长江三角洲14个市和沿江28个地市,面积约33×104km2。全国最大的经济技术核心 区,成为内联中、西部的中国与亚太经济区的结合部,以地方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建立起 以轻纺工业为主、轻重工业均较发达的综合经济区。
第一节
中国经济区划的原则
第二节 中国综合经济区划方案
第一节
中国经济区划的原则
一、经济原则

中国地理教程课件

中国地理教程课件

钾盐、铂族金属、金刚石、铬铁矿等资源一直严重短缺
中国地理教程 第四章 中国国土开发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四)质量差异较大,优质自然资源比重小 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自然资源质量相差悬殊 1. 土地资源
易耕土地资源比重低
林地总体质量较好

一等有林地占65%左右

森林资源质量较差,体现在森林资源的用材林比重大、中幼龄林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二、自然资源的分布
(一)分布不均匀,与经济发展需求的匹配性差
光能资源:西高东低(内部呈南高北低)、年内季节变化显著
热量资源:东部南高北低,西部随纬度、海拔升高而降低 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大,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 土地资源: 耕地资源集中在北方、东中部地区; 林地资源集中在东北、西南和南方山地区; 草地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区
(五)可更新自然资源质量降低,影响生态环境
由于对水、土、生物等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当,引发了一系列 生态环境问题
北方地区因沙漠化诱发的沙尘暴强度加大
河流断流日趋严重,入海水量少且污染严重,导致海洋赤潮 等生态问题
15%~20%的动植物种受到威胁,物种多样性丧失
海洋赤潮 沙尘暴
中国地理教程 第四章 中国国土开发 物种多样性丧失——稀少的中华对角羚

钨、锑、稀土及一些建材非金属矿质量较好,规模大、品位高。 但相当多的矿种质量不佳,中小型矿、贫矿、难选矿和综合矿多,开 采难度大

具有重要意义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含硫量低,易于加工,但不宜 输送与炼制;铁矿贫矿占95%以上;铜矿品位大于1%的富矿仅占30%

中国地理教程 第四章 中国国土开发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笔记

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笔记

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考研辅导资料湖北武汉V10.1辅导资料之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笔记http://目录前言 (1)上篇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简述中国地理区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其演变.....................................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简述我国的大地构造与地貌格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简述我国地势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试述我国地貌形成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7、简述我国气候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8、简述我国气候形成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简述长江与黄河水文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试述长江水道的改造利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试述黄河的改造利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地理ppt课件

中国地理ppt课件

总结词
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
详细描述
中国的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 海、宁夏和新疆等省份和自治区。这些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口相对稀少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仍
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05
工业与环境的关系
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 国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中国的交通地理
交通发展状况
中国交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交通网络。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并存,使得人们出行和物 资流通更加便捷。
交通地域分布
04
CATALOGUE
中国区域地理
中国的东部地区
总结词
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
详细描述
中国的东部地区包括沿海省份和部分内陆省份,如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 广东和海南等。这些地区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密集,是 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人口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 数量超过14亿。
民族
中国有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55个少 数民族。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中国的地形地貌
地形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原、山地、盆地、平原等多种地形。其中,青藏高原 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之一,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则是中国最主要的平原之一。
学会了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如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水稻
种植,在干旱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等。

中国地理教程考研课件王静爱

中国地理教程考研课件王静爱
CHENLI
水土流失主要分布
第二节 水土流失
CHENLI
第二节 水土流失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与过程
(一)水土流失的成因
不稳定的地质地貌,不稳定的季风降水和较低的森林覆盖度 阶梯状地势和多山的地貌,通过坡度、坡长、沟壑密度、倾斜侵蚀面 等对水土流失产生作用。 土壤与地面组成物质主要有厚层黄土沉积物、紫色页岩风化物和花岗 岩风化物,及其发育的黑垆土、娄土、紫色土、红壤等。在地表植被遭到 破坏的情况下,土壤抗侵蚀特性很差,极易受外营力的侵蚀而被搬 运。 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内降雨量分布很不均匀,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多 暴雨,常造成流水侵蚀和洪水灾害。
CHENLI
土地退化类型组合呈现南北差异:
第一节 土地退化的特征
北方以沙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和盐渍化为主要类型组合 南方以水土流失、石漠化、土地污染和潜育化为主要类型组合
CHENLI
(三)危害严重
第一节 土地退化的特征
土地退化加剧土地资源短缺,影响食物安全
近50年来, 因水土流失平均每年毁掉耕地7×104 hm2以上 造成草地退化约100×104 km2 每年50×108 t泥沙流失 年均损失粮食30×108 kg
土地 环境
土地退化特征
水土流失
基本状况

境 沙漠化
成因与过程
区 域

生 态
题 草地退化
影响与危害
安 全
盐渍化
CHENLI
第六章 中国的土地退化
第一节 土地退化的特征 第二节 水土流失 第三节 沙漠化 第四节 草地退化 第五节 土地盐渍化
CHENLI
第一节 土地退化的特征
一、对土地退化的理解
土地退化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中国地理教程考研课件 王静爱

中国地理教程考研课件  王静爱

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复合的态势
由工业、城市生活中排放物和农业面源带来的水体有机污染、 富营养化问题,以及大气二氧化硫、颗粒物污染等老环境问题还没 有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例如:危险废物、微量有机污染物、土 壤污染问题、以及在社会消费转型过程中,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 电子废物与有害建筑材料等问题;从而形成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 复合的态势,增加了防治污染的难度。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第三节 大气、水体、土壤环境污染
(二)大气污染的危害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粒径大于10μm的颗粒被人体吸入后绝大部分阻留在鼻腔和咽喉部,只有很少 部分进入气管和肺内。 粒径0.01~1.0μm的细小粒子在肺泡的沉积率最高,成为肺癌的致病因子,许 多重金属化合物也会危害健康。 二氧化硫的危害较普遍又严重。SO2进入呼吸道后,因易溶于水,大部分被阻 滞在上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影响体内的代谢作用。SO2慢性中毒后,可能抑制 机体的免疫机能。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表6–1 中国土地退化分布、面积与变化
第一节 环境污染形成的因素
二、人为因素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从环境中获 取的资源越来越多,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也日益增加,同时,污 染物的种类越来越复杂。 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相对落后的技术水平以及人口剧增等因 素使污染物的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第一节 环境污染形成的因素
(二)人口增长与环境污染
人口环境容量——以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在 保证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提下,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 中,对人口最大的抚养或负荷能力。也是经济适度人口。

中国地理教程(王静爱主编)

中国地理教程(王静爱主编)

中国地理教程(王静爱主编)1.与美国相⽐,为什么我国的荒漠区偏北?答:。

中国①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太平洋⽔汽难以到达。

中国北部荒漠受蒙古⾼压的影响,常年⼲燥少⾬,经常被⾼⽓压控制②地势低洼,⼤陆性强,增温快③南部有⾼⼤的喜马拉雅⼭脉阻挡了印度洋的⽔汽进⼊。

美国①美国西部有⾼⼤的落基⼭脉⽔汽难以进⼊,降⽔稀少,形成半⼲旱⽓候,⼜受冬季副热带⾼压控制,降⽔少。

②中部平原贯穿南北,冬季极地冷空⽓可以从北冰洋直达墨西哥湾,所以北部不⼲旱。

③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减温减湿2.与世界同纬度国家相⽐,中国的⽔热格局有何特点?答:(1)⽓温与温度带:①冬寒冷夏暖热②⽓温年较差⼤,四季分明③年平均⽓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④6个温度带(2)降⽔与⼲湿地带:①降⽔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②降⽔季节分配不均③降⽔变率⼤④4个⼲湿地带(3)⽔热组合与⽓候地带:①⾬热同期②东部季风区、西北⼲旱区和青藏⾼寒区的⽓候地带分异3.如何理解中国⼈⼝数量⼤对⽣态环境的影响?4.分析1949年以来中国⼯业布局变化的特征和驱动⼒?5.中国地理分区的意义是什么?6.简述中国⽔污染状况和主要成因.答:成因:向⽔体排放未经妥善处理的城市污⽔和⼯业废⽔;施⽤化肥农药及城市地⾯的污染物被⽔冲刷⽽进⼊⽔体;随⼤⽓扩散的有毒物质通过重⼒沉降或降⽔过程⽽进⼊⽔体等。

状况:中国⽔污染的总体情况相当严重,⼯业废⽔的排放量增加,⽽且随着⼈⼝增加、⽣活质量提⾼,城市⽣活污⽔排放量及其污染分担率上升。

与此同时,农村以农药、化肥等化学品为主要组成的⾯源污染迅速上升,并且难以控制。

7.长三⾓城市群与珠三⾓城市群答:长三⾓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起镇江,东到海边,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部分,是中国最⼤的综合型⼯业基地;珠三⾓位于⼴东省中南部,毗邻港澳,区域内交通⽅便,以轻⼯业为主,发展出⼝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

8.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答:东北平原是中国最⼤的平原,系⿊龙江、嫩江、松花江、辽河等河流冲击⽽成,以⿊⼟⾯积⼤、沼泽分布⼴为特⾊。

第十三单元 第35讲

第十三单元 第35讲

第35讲中国地理概况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1.中国主要地形区、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的分布及特征2.中国的人口增长、分布及政策,农业分布及商品粮棉基地,工业带及工业基地的分布和区位,交通网的形成及区位分析1.以区域图为背景考察区域定位才能,考察频率高。

一般区域图中可以提取有关地理位置的信息有:图中给出经纬线、区域内特殊的地理事物(独特形状或轮廓、独特的地理景观等)2.结合区域图考察区域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和工业、农业等人文地理特征,以综合题为主。

往往将某种或几种自然地理要素与某种人类活动联络起来,考察其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一、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读中国领土四至简图,答复以下问题。

(1)优越的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②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

①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

②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自北向南包括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众多的邻国。

①陆上14个:A朝鲜,B俄罗斯,C蒙古,D哈萨克斯坦,E吉尔吉斯斯坦,F 塔吉克斯坦,G阿富汗,H巴基斯坦,I尼泊尔,J不丹,K印度,L缅甸,M老挝,N 越南。

②隔海相望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行政区划。

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二、中国的地形与气候 1.地形、地势(1)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阔(2)主要山脉:【深度考虑1】 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的地表形态是在什么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提示 流水侵蚀作用。

2.气候(1)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2)气温:①气温 特征⎩⎨⎧冬季:南北温差大,主要是受纬度位置、地形以及冬季风的影响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温,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 ②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面源与点源并存、有些地区面源污染趋于严重
农村的面污染源一般包括农村灌溉水形成的径流、含有农药、化 肥的农田排水、畜禽养殖业所排放的污水等。 城市中雨水降落并流经铺砌的地面,所形成的城市径流,由于其 中往往夹带有各种污染物,也是重要的面污染源。 当前,面源污染已经对一些地区的湖泊、河流及近 海的水质产生显著不良影响,其中,尤以富营养化为主 要特征的湖泊和海域污染相当严重。
逻辑框架
形成因素 中 国 环 境 污 染 环境污染 特征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大气环境污染 环境状况与 危害
水环境污染 土壤环境污染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第一节 环境污染形成的因素 第二节 环境污染的总体特征 第三节 大气、水体、土壤环境污染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垃圾污染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第一节 环境污染形成的因素
(一)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污染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总体水平 还不高,技术条件较落后。
属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低产出、高排放,在低技术组合 基础上靠高物质投入支撑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增长有2/3是在透支生态 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的
二、水环境污染
(一)水环境污染的概况
中国当前水污染的总体情况相当严重

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增加 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及其污染分担率上升 农村以农药、化肥等化学品为主要组成的面源污染迅速上升
松花江水污染
被污染的水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第三节 大气、水体、土壤环境污染
河流污染状况

在强风力地区,污染物输送、稀释能力相对较强 秦岭以南的若干盆地和谷地,为全国风力最弱区。尤其是四川盆地 地形闭塞,污染物不易扩散,成为中国酸雨影响严重区的因素之一

(三)自然地理条件对环境容量的影响
环境容量是在一定地域、一定环境要素中,以人类生存和 生态系统不受损害为前提,能容纳有害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它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以及污染程度的基本依据。


2003年万元GDP能耗水平是发达国家的3~11倍 2005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强度是发达国家的8~9倍
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在总体上仍属于粗 放经营,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低,农田中化肥、农药 的过量施用,也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第一节 环境污染形成的因素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第二节 环境污染的总体特征
三、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引起的污染特征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中国的大气污染是典型的煤烟型污 染,燃煤产生以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为主的多种污染物。 在煤烟型污染的影响下,中国近年来,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在增加, 2005年相当于1999年的1.37倍,比2002年增加32%。
对植物的危害
引起植物酶的功能受损害;影响植物新陈代谢的功能;破坏原生质的完整性 破坏细胞膜;损害根系的生长及其功能;减少输送作用。
对材料的危害
大气污染会使各种建筑物以及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制 品与纺织品等发生性质的变化,并因此造成经济损失。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第三节 大气、水体、土壤环境污染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表6–1 中国土地退化分布、面积与变化
第一节 环境污染形成的因素
二、人为因素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从环境中获 取的资源越来越多,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也日益增加,同时,污 染物的种类越来越复杂。 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相对落后的技术水平以及人口剧增等因 素使污染物的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第三节 大气、水体、土壤环境污染
城市空气质量状况
大气污染空间格局
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污染强度高于农村,其中尤以大型 城市为明显

在同等规模的城市中,空气质量因工业结构、经济发展水 平、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以及所处地区气候特征等不同而 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本章前言
环境污染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由于有害物质或有害因子进入 环境,改变、干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干扰、 破坏环境系统正常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功能,并且发生直接或间 接不利于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变化。 严峻的污染态势使一些地域环境质量恶化,导致人群生存繁衍 以及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降低。中国的主要环境污染通常按环境组 成要素划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近年在一些地区形 成了严重的复合型污染问题,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环境污染可以由人类活动造成,也可以由自然因素造成,也可 以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当今中国,一般情况下, 环境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质量降低。环境 污染的总体态势是严峻的,防治污染是紧迫的任务。
汽车尾气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第三节 大气、水体、土壤环境污染
总悬浮颗粒物
颗粒物是影响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流量在1.1~1.7m3/min)在滤膜上所收集 到的颗粒物总质量,通常称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其粒径绝大多数 在100μm以下,其中多数在10μm以下。 2004年342个城市中,46.8%的城市颗粒物浓度超过二级标准。 总悬浮颗粒物的分级标准: 一级标准指年平均和日平均依次低于0.08 mg/m3和0.12 mg/m3 二级标准指年平均和日平均依次低于0.20和0.30 mg/m3 三级标准指年平均和日平均依次低于0.30和0.50 mg/m3(标准状态) 颗粒物污染较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第二节 环境污染的总体特征
一、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有些地区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进入地区环境的污染物在数量上接近环境容量边缘,或已经超过环境容量, 使环境污染问题形势严峻。环境压力对经济发展的“瓶颈”作用越来越明显。
废水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复合的态势
由工业、城市生活中排放物和农业面源带来的水体有机污染、 富营养化问题,以及大气二氧化硫、颗粒物污染等老环境问题还没 有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例如:危险废物、微量有机污染物、土 壤污染问题、以及在社会消费转型过程中,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 电子废物与有害建筑材料等问题;从而形成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 复合的态势,增加了防治污染的难度。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第三节 大气、水体、土壤环境污染
酸雨
酸雨污染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呈发展趋势。
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发生在重庆、贵阳、柳州等地区以及部分长江以南地区。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到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华中以及华东沿海地区。 中国降水酸度分布图(2005)
西北、华北、中原和四川东部。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第三节 大气、水体、土壤环境污染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排放在稳定中呈增长趋势。 2005年,在监测城市中,有22.6%的城市二氧化硫超过二级标准。 二氧化硫污染较重的主要是: 西南高硫煤地区(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等)城 市,北方能源消耗量大省(区)(山西、河北、河南、内蒙古、甘肃等)的城 市。
(二)人口增长与环境污染
人口环境容量——以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在 保证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提下,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 中,对人口最大的抚养或负荷能力。也是经济适度人口。
(三) 经济结构与环境污染
一定阶段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的环境 状况具有深刻影响。2005年,中国GDP的增长速率为 9.9%,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 而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增加,以重化工产业为主导是 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特征,国内的投资和消费都将对重 化工产业有强大的需求拉力。由于中国主导产业是污染 物排放量一般较高的第二产业,致使单位GDP排出的污 染量较多。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关键词
环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 水污染(water pollution )
大气污染(air pollution )
土壤污染(soil pollution) 能源结构( energy structure)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北方城市污染重于南方城市 大城市重于中小城市
部分沿海城市的空气质量保持了较好水平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第三节 大气、水体、土壤环境污染
中国47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比较
2005年, 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中,空 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以及空 气质量劣于三级的城市分别占1.8%、40.7%、51.3% 和6.2%。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八章 中国的环污染的总体特征
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压缩型”、“复合型”特征 环境与资源压力
发达国家近百年来分阶段出现和分阶段解决的各种环境污染 问题在中国则在几十年发展期间,尤其是在1978年以来工农业产值 迅速增加的期间,集中体现出来,由此呈现为环境污染问题的明显 “压缩型”特征,从而对环境与资源压力加大。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八章 中国的环境污染
第三节 大气、水体、土壤环境污染
一、大气环境污染
(一)大气污染的概况
大气污染仍属于典型的煤烟型污染 一些大城市正在向煤烟型与机动车污染混合型或机动车污染型转化 煤烟型污染中,大气污染物以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为主 有的城市,氮氧化物排放量中,汽车尾气的分担率在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