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历史隋唐时期练习题74872
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人教部编版练习题
![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人教部编版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f79e058482fb4daa58d4b9b.png)
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人教部编版练习题➢第1题【单选题】由分裂走向大统一的朝代不包括( )A、秦朝B、隋朝C、元朝D、宋朝【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隋朝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它分为四段,最北面的一段是(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经历西晋到南北朝近300年分裂、对峙后,又一次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A、秦朝B、东晋C、隋朝D、元朝【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来中国唐朝留学,曾经在扬州为官的崔致远来自于( )A、新罗B、日本C、意大利D、印度【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如果你是隋朝时期的一名政府官员,你会通过哪种途径来选拔官员( )A、世袭B、举荐C、考试D、捐官【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佳句中,由李白创作的是(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朱门酒肉臭,路的有冻死骨。
”D、“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
最恰当的应是( )A、祖国统一B、民族团结C、中外交往D、抵抗侵略【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鉴真把唐朝文化带到了( )A、新罗B、天竺C、日本D、大秦【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能够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位诗人是(?A、韩愈B、白居易C、李白D、杜甫【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指的是大运河( )A、发挥灌溉作用B、有千里之长C、成为南北交通枢纽D、发挥防洪作用【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如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中国朝代更迭示意图”的片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综合测试题 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综合测试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d3688b168884868662d6b8.png)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分,共50分)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开展的主流。
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那么天 D.唐玄宗2.古代有一位商人,他经常把货物经过大运河从杭州运到北京去。
请你仔细想想,这位商人最早应该是生活在以下哪个朝代(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隋朝3.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公平公正。
它正式创立是在(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武那么天时 D.唐玄宗时4.隋朝虽然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在我国历史上仍占有重要地位。
隋朝的历史作用有( )①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②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根底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5.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良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
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
这位皇帝是( )A.隋炀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6.在以下四本著作中,你在哪本书中不能看到有关唐太宗的事迹 ( )7.乾陵武那么天陵墓前立有著名的“无字碑〞,传说是武那么天想让后人来评定自己的功过是非。
以下对她的评价不正确的选项是( )A.奖励生产,促进社会生产开展B.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C.她的统治没有使社会有任何变化和进步D.重用人才,提拔任用了许多有才干的人8.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
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
〞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9.根据“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可以揭示唐朝盛世的由来( )①经历太宗、武后、玄宗诸朝②唐朝根本国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③国内安定、未曾有政局动乱④科举制发挥积极作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0.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测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ae60b07c1cfad6195fa788.png)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某同学赋词《临江仙》:“水比黎庶君比舟,贞观治,一新秋。
月碎重圆星再聚,勤政真盛世,英名万代流。
”这首词称赞的是()A.唐太宗B.唐玄宗C.隋文帝D.隋炀帝2.下列是秦朝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
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问题是()秦朝“三公”制唐朝三省六部制A.唐代中央官吏日益增多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的权力下放到兵部3.宋朝人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
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
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A.加强中央集权B.社会经济发展C.开通大运河D.实现国家统一4.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
从右图《隋朝大运河》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①它的中心是洛阳②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③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④它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D.①④5.唐朝政局可用右图表示,图中“?”处应为()A.唐太宗统治前期B.唐太宗统治后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玄宗统治后期6.贞观时期和开元时期是唐朝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
这两个时期的相似之处不包括...()A.皇帝都勤于政事,任用贤臣B.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 .. .. .. .. .. .密.. .. .. .. .. .. ..封.. .. .. .. .. .. ..线.. .. .. .. .. .. ..内.. .. .. .. .. .. ..不.. .. .. .. .. .. ..要.. .. .. .. .. .. .答.. .. .. .. .. .. .题.. .. .. .. .. .. ..C.社会秩序混乱,人民流离失所D.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清明7.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A.任用魏征等贤臣B.重视人才的培养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D.创立科举制度8.在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98bde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9.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测试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1题)1、我国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吏开始于( )A.西汉B. 三国C. 隋朝D. 唐朝2、位于淮水与黄河之间的一段河叫()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3、下列不属于隋朝做出重要贡献的是()A.重新统一中国B.开凿大运河C.开元盛世局面D.开创察举制4、古代的长安被称“六朝古都”,许多统治者曾定都于此。
下列朝代定都长安的有()①西汉②东汉③隋朝④秦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5、“将兴辽东之段,自洛口开渠达涿郡,以通漕运”,这条运河是指()A.通济渠 B.永济渠 C.会通渠 D.邗沟6、隋朝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
这样做的目的是()A.完善中央集权 B.防止宰相权重难制 C.扩大民主权力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7、右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
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②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④ 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D.②③8、.扬州是惟一与中国古代大运河同生共长的城市。
近年来,扬州多次举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致力于运河遗产的保护、运河名城间的交流和合作。
古代大运河开凿始于( )A.吴王夫差 B.隋炀帝 C.元世祖 D.乾隆帝9、淮北市博物馆陈列了许多近年发掘出来的大运河文物。
右图中隋朝大运河流经今安徽省境内的一段是(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10、在唐朝三省六部制中,兵部隶属于下列哪个机构管辖( )A、中书省B、门下省C、内史省D、尚书省11、隋朝重新统一南北是在( )A.581年 B.605年 C.601年 D.589年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请回答:(1)从材料一,你得到关于大运河的历史信息是什么?(3分)(2)除大运河外,请你写出两个古代著名工程。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测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ff6f7cf5335a8102d220ef.png)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1.隋文帝统治时期被称为“开皇之治”,当时的社会局面不包括()A.大运河上漕运繁忙B.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增长C.社会经济发展迅速D.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减轻2.历史上称隋文帝统治时期为“开皇之治”其主要表现有()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③人口有大幅度增长④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绵延两千多千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2014年在卡塔尔首都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B.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C.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 D.防洪灌溉,促进农业的发展4.“中国大运河是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这三部分组成。
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
”这表明()A.大运河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大动脉B.“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C.历代封建王朝都很重视发挥大运河的作用D.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5.“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五六十年。
”上述材料信息反映了隋朝()A.加强中央集权B.疆域广大辽阔C.社会经济迅速发展D.人口数量增加6.中国有句俗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这句话用于隋朝的话,你认为后人(隋炀帝)所“乘凉的树荫”应是()A.隋文帝统一全国,结束分裂局面B.隋文帝初步建立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C.隋文帝时期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力的强盛D.隋炀帝滥用民力,奢侈无度7.“各部门之间既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提高效率,又互相牵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
”这段话评论的是下面哪一制度?()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C.郡县制D.行省制度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7年级下册全册历史练习题和答案(34页)[技巧]
![7年级下册全册历史练习题和答案(34页)[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447a0e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6.png)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选择题1.隋朝的建立者是()。
A.杨勇B.杨广C.杨坚D.杨业2.隋炀帝营建的“东都”是指()。
A.江都B.长安C.涿郡D.洛阳3.隋朝之所以能够统一南北的根本原因是()。
A.隋文帝是个英明的皇帝B.陈朝国君陈后主荒于政事C.实现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D.隋朝军队英勇善战二、填图题阅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填出隋朝大运河四段河道的名称及相关地名。
A.B.C.D.E.F.G.H.三、材料解析题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局面出现的原因。
第二课“贞观之治”一、选择题1.“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武则天2.在唐太宗时期,以敢于犯颜直谏而流芳青史的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3.“贞观之治”与武则天统治时期的不同表现是()。
A.重视农业生产 B.选拔任用有才能的人C.重用酷吏 D.国力不断强盛二、辨析题在我国历史上,有多位女皇帝,其中武则天是政绩较为突出的一位。
第三课“开元盛世”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内容最能说明唐朝丝织技术的高超?()A.唐朝的丝织品品种很多B.唐朝的丝织品颜色丰富多彩C.身穿五件丝绸衣服,仍可透过丝绸衣服看见胸前的黑痣D.唐朝的丝织品数量多2.在唐代陶瓷业中,有“类玉”“类冰”称誉的是()。
A.越窑青瓷 B.邢窑白瓷 C.唐三彩 D.景德镇瓷器3.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A.长安 B.洛阳 C.扬州 D.成都4.唐都长安中的商业区是()。
A.肆 B.邸店 C.坊 D.市二、材料解析题“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回答:(1)这是唐朝哪位诗人写的诗歌?其中的“开元”是哪位皇帝的年号?(2)根据诗歌的内容,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一时期的社会繁荣景象。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测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3b8d5a58fafab069dc025c.png)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勃兴B.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宋元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明清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2.下列对科举制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完全实现了社会的公平B.实现了选官制度的转变C.实际上增强了皇帝的权力D.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大3.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谐,被少数民族拥立为“天可汗”他是( )A.汉武帝B.隋文帝C.唐玄宗D.唐太宗4.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害,()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A.李渊B.李世民C.武则天D.李隆基5.唐朝灭亡后,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A.文人B.诗人C.武将D.商人6.都江堰与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它们的共同作用是()A.沟通南北交流 B.促进经济发展 C.导致国家灭亡 D.造福成都平原7.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任用奸相 D.宦官专权8.隋灭陈,统一全国是在()A.581年B.589年C.605年D.618年9.记载了玄奘游历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的著作是()A.《春秋》B.《史记》C.《大唐西域记》D.《资治通鉴》10.结束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割据重新统一全国的是()A.西晋 B.东晋 C.隋朝 D.唐朝11.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既让人赞美又让人惋惜的朝代,因为它()①实现了国家的局部统一②开通了大运河③创立了科举制④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大运河()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B.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C.起到防洪灌溉作用D.促进了民族交融13.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A.光武中兴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14.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a52456d81c758f5f71f670b.png)
小明参观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他看到了关于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的图片,这一机构的名称是什么?“南海一号”及所载的文物可以帮助他从哪些方面了解宋朝经济的发展状况?
请回答:
材料一中这位名僧是谁?试据材料概括他在日本受到尊崇的原因。
材料二中这位率船队远航的杰出人物是谁?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船队与海外各国交往的特点。
材料三是哪位民族英雄对盘踞在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发出的通牒?结合以前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我”确认台湾是中国的土地?
对比上述材料,说说自唐朝到明清,我国的对外交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一说明了唐朝采取的是怎样的对外政策?请列举一个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明朝中后期,我国开始遭受到外国的骚扰,请列举两个当时抵抗外来侵略的例子。
材料四反映了哪一政策的危害?
综上,对于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你有什么启示?
【答案】:
【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西汉②隋朝③唐朝④元朝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解析】:
学习隋唐史后,你认为最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下列哪句话( )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D、繁荣与开放
【答案】:
【解析】:
“凡事皆需务本。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唐太宗这段话反映了传统农业社会的核心思想。在其一系列的治理国家的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fc40457a98271fe900ef90b.png)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题
第1题【单选题】
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显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
C、继承唐太宗的政策,重用人才,发展农业,为唐朝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
D、她改国号为周。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年代,唐诗风格名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唐朝民族关系的是( )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
图中反映的接见后,成就了民族关系上的哪次和亲( )
A、汉高祖把公主嫁给匈奴单于
B、王昭君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
C、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D、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杜甫写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段盛世出现在谁统治时期(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61206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0.png)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种满分:100分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隋初有官员进表,称:“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
”这说明当时()A.分封制度盛行B.全国户口众多C.土地兼并严重D.郡县数量过多2.为解决我国南北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匀的难题,国家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其东线是依托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而建,请问这条沟通南北的古代最长的人工运河开凿于()A.春秋时期B.秦朝C.隋朝D.元朝3.图中所示为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
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A.南方经济发展原因B.孝文帝的汉化政策C.隋统一全国的背景D.科举制的深远影响4.隋炀帝时,南方和北方的经济形势,使得加强它们之间的水路交通运输成为一件迫切的事情。
于是,隋炀帝()A.南下灭陈B.营建东都C.开通大运河D.创立科举制5.太宗曰:“人言魏征举止疏慢,我但觉其妩媚耳。
”唐太宗”觉其妩媚”,是因为魏征()A.多谋善断,助皇帝处理朝政B.设三省六部,提高行政效率C.直言敢谏,有利于维护统治D.创立科举制,进行制度创新6.唐高宗时,宰相薛元超曾感叹自己虽然富贵,但非进士出身,这是人生最大遗憾;唐宣宗也羡慕进士,曾在官宫题“乡贡进士李道龙”。
这说明()A.殿试制度成为定制B.科举制是唐朝唯一的选官制度C.进士身份受到尊崇D.下层民众成为进士的主要来源7.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A.唐太宗统治时期B.武则天统治时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玄宗统治后期8.读中国古代某制度的演变示意图,该制度是()A.九品中正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9.唐太宗武则天和塘玄宗治国措施的共同点是重视人才、任用贤能。
下面历史人物中哪些是在唐玄宗时被提拔担任宰相的()①房玄龄②杜如晦③魏征④姚崇⑤宋璟A.①②B.③④⑤C.①②③D.④⑤10.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其中有一个少数民族生活在我国的高原地区,他们最引以为豪的建筑是今天闻名于世的布达拉官。
七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ac853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0.png)
七年级下历史第⼀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题(含答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测试题⼀、选择题1.下列哪⼀事件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顺应了统⼀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A.隋⽂帝灭掉陈朝B.隋朝创⽴科举制C.隋朝统⼀度量衡D.隋朝开通⼤运河2.当你看到“及第”“进⼠”“状元”“连中三元”这些词语时,你会想到以下哪种制度()A.分封制B.中央集权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3.621年,魏征归顺唐朝,受到太⼦李建成的重⽤。
“⽞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器重他的才⼲和耿直,不计前嫌,委任为谏议⼤夫,这说明唐太宗()A.轻徭薄赋B.减省刑罚C.选贤任能D.恩威并施4.诗歌是现实⽣活的反映。
杜甫的诗句“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园”描述的⼯具是()A BC D5.唐代有男⼥同服之俗,男⼥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
唐代的⼥服还曾流⾏由波斯(今伊朗)传⼊的胡服。
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A.经济的繁荣B.⽂学艺术的兴盛C.政治的清明D.社会风⽓的开放6.在我国历史上,把在某⼀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物称为“圣⼈”。
下列⼈物与其称号对应正确的是()A.华佗—“医圣”B.顾恺之—“画圣”C.颜真卿—“书圣”D.杜甫—“诗圣”7.唐太宗、唐⾼宗时,“各国或派使⾂来朝见进贡,或送⼦弟到长安留学,以及民间的⾃由往来……域外交通,⾮常发达”。
材料反映的是()A.百家争鸣B.⼤运河的开通C.中外交流频繁D.都市⽣活繁华8.归纳法是⾮常有效的学习历史的⽅法。
下列对隋唐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国家的产⽣和社会变⾰B.统⼀国家的建⽴C.繁荣与开放D.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9.下列各项对隋朝的评价,准确的有()①是⼀个对后世影响较⼤的朝代②是⼀个结束分裂、统⼀全国的王朝③封建经济开始呈现繁荣局⾯④暴政导致其灭亡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10.唐太宗说:“耕夫碌碌,多⽆隔夜之粮;织⼥波波,少有御寒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和开放的时代测试(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和开放的时代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1382bd941ea76e59fa042a.png)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选择题1.邓嗣禹在《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中提到:“科举由应试人于—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从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到的有关科举制度的信息是A.目的是加强皇权B.采取分科考试的形式C.采用择优录取的方法D.考生可自由报考2.玄奘西行的出发点是A.逻些B.长安C.涿郡D.洛阳3.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始于:A.唐朝初年B.安史之乱前C.安史之乱期间D.黄巢起义4.某同学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曲辕犁的发明”“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弈棋等活动”“诗仙李白”“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A.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5.“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突出表现了大运河A.加强了中外文化交往B.巩固了隋朝的统治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D.促进了民族大交融6.唐玄宗统治后期,集军权、行政权、财权于一身,成为强大的地方势力的是()A.节度使B.县令C.郡守D.丞相7.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唐朝时,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
日本多次派遣遗唐使的目的是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B.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C.加强两国间的友谊D.求取佛经8.武则天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
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历史知识,为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是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创立科举制,重用贤人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9.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总结卡片,在卡片横线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有 ( )①唐朝繁盛所产生的吸引力②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③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④科举制的创立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10.唐代繁华的大都市中,隋代大运河不经过的是:A.长安B.洛阳C.扬州D.成都11.农具的发明和改进对农业发展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练习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36f06ab376baf1ffd4fad32.png)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40分)1.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隋唐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A.民族政权并立B.商业经济空前活跃C.繁荣与开放D.中外交往与冲突2.2019年4月,江苏扬州发现了隋炀帝杨广的陵墓。
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①建立隋朝②设置进士科③下令开凿大运河④开创“开元盛世”局面A.①②④B.②③C.①②D.①②③3.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A.都江堰B.郑国渠C.隋朝大运河D.灵渠4.秦、隋都是我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其所创立的新的政治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列属于秦、隋新创立的政治制度或机构的有()①分封制②中央集权制度③科举制④世袭制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5.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这里“唐宗”指的是( )A.唐太宗B.唐高宗6.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 )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C.“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7.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沫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这位皇帝是( )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8.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9.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知人善用的唐太宗统治时期史称为(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光武中兴”10.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B.隋炀帝11.2019年4月21日,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首演誓师大会在拉萨举行,该实景剧主要讲述了文成公主克服艰难险阻入藏联姻,促进汉藏经济文化相互交流的故事。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题](https://img.taocdn.com/s3/m/84f1aacfa300a6c30d229f68.png)
2020春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时代练题有答案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时代一、选择题1、《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明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A.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B.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D.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2、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这主要是肯定大运河()A.促进南北经济交流B.便利人们游玩江南C.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D.加快了隋朝的灭亡3、“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下列与材料中的“上”无关的是( )A制定《贞观律》 B.倡导节俭C.整理财政D.注重文教4、如果你穿越到唐朝旅游,你可能看到( )①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②长安城坊的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③越窑烧制唐三彩④欧阳询的书法作品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5、“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
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渡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
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A.玄奘 B.鉴真 C.戒贤 D.戒日王6、“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領袖黄巢的诗句。
唐末农民起义()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C.平定了安史之乱D.形成了落镇割据局面7、唐朝科举考试的常举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六科。
这说明唐朝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标准是()A.才能学识B.门第出身C.财富多寡D.社会名望8、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
”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9、下图均是唐朝时期的艺术作品,如果为这些作品命名一个主题,合适的一项是( )A.开明的民族关系 B.开放的社会风气C.繁荣的农业发展 D.高超的艺术水平10、鉴真六次东渡日本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期间()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唐高宗11、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1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测试题 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1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测试题 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fd5c87941ea76e58fa0486.png)
第1单元隋唐时期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点()①都是唐朝僧人②都是去国外求真经③都有顽强和百折不挠的精神④历经艰难险阻后都回到祖国⑤都是中外友好交往的使者A.②③④⑤B.①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2.关于唐末农民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起义军的主要领导人是黄巢B.起义军曾攻占长安C.藩镇割据严重是起义爆发的原因之一D.起义推翻了唐朝的统治3.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唐朝皇帝是()A.唐太宗B.唐玄宗C.唐中宗D.唐高宗4.“它把一个集权、富饶、稳定和辽阔的帝国搞成斗争不休、不安全和分裂的国家。
历史学家早就认为它是唐朝史的一个转折点”。
它的主角是()A.杨贵妃B.朱温C.黄巢D.安禄山5.唐朝后期,率领起义军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的是()A.黄巢B.陈胜C.张角D.吴广6.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建立的是()A.隋朝B.唐朝C.北宋D.明朝7.“他在位期间成功在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的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物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唐太宗8.下面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年号开皇,其统治史称“开皇之治”②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③酷虐残暴,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④589年,他在位期间实现了统一.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9.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A.她是我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10.电视剧《贞观长歌》向我们讲述了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的历史。
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B.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注意轻徭薄赋,发展生产C.唐太宗注意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D.唐太宗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11.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完整word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历史隋唐时期练习题
![(完整word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历史隋唐时期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0063ff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9.png)
1.隋朝得以一致全国的原由有( D )①长久的分裂盘据,人民盼望一致②隋为灭陈做了充足准备,战略战术运用适当③南方陈政权皇帝昏庸,不问政事④隋成立后励精图治,发展生产,经济繁华A.①③④B.①④C.①③D.①②③④分析:隋朝一致的原由是好多的,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军事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一定综合在一同全面剖析。
从选项分析看:①③ 是隋一致全国的客观条件,②④ 是隋一致全国的主观条件。
所以 D 应为正确答案。
2.第一版社要出一本名为《开国皇帝》的书,你负责隋朝部分,需要采集以下人物中有关谁的资料( C )A.嬴政B.刘邦C.杨坚D.杨广分析:本题主假如对隋朝成立知识点的考察,旨在考察剖析、辨别能力。
解答本题的重点是抓住两个有效信息:开国皇帝、隋朝。
A 、B 中的人物分别是秦代、西汉的开国皇帝; C 中的人物是隋朝的成立者,即开国皇帝; D 中的人物是隋朝的第二代皇帝。
3.涿郡、江都、余杭分别是今日的A.北京、苏州、杭州C.北京、扬州、杭州( C )B.天津、扬州、广州D.北京、长安、杭州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古今地名的掌握。
对于一些重要的城市,不单要熟记此刻的名称,还要知道它在各朝代的名称,如北京在不一样期间有不一样的名称,涿郡是北京在隋朝时的名称,江都是此刻扬州的名称,余杭是此刻杭州的名称。
4.以下图是隋朝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有关的历史事件。
以下选项正确的选项是( A )A.①隋朝成立②陈朝消亡③开凿运河B.①陈朝消亡②隋朝成立③开凿运河C.①开凿运河②隋朝成立③陈朝消亡D.①隋朝成立②开凿运河③陈朝消亡分析:本题综合考察有关隋朝的重要历史事件。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对历史上重要事件的发生时间有特别正确的记忆,防止混杂。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正确记忆以下知识:581 年,北周外戚杨坚成立隋朝; 589 年,隋灭掉南方的陈政权,从头一致全国;605年,隋炀帝命令开凿大运河。
(精品文档)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练习题 (2)
![(精品文档)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练习题 (2)](https://img.taocdn.com/s3/m/00b33e9acf84b9d529ea7a78.png)
25 .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
材料一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 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
材料二
材料三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 :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
A.繁荣而短暂
B.实现了南北统一
C.统治者暴政而亡
D.大运河开通
5 . 唐太宗统治时期,名将、名相辈出。下列属于贞观名相的是 A.姚崇、房玄龄 B.房玄龄、杜如晦
第 1 页 共 11 页
第87422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C.宋璟、杜如晦 D.姚崇、宋璟
6 . 下图所示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这一工程是
) B.看到一位老农用筒车灌溉庄稼 D.白天劳作了一天,夜晚回到位于西市的家休息
11 .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愿望是 A.勤奋苦读,参加考试 B.参军入伍,杀敌报国 C.反抗压迫,推翻暴政 D.养花弄草,悠闲生活
12 . 唐太宗把太子成年礼这一重大礼仪,由农忙的二月改在十月举行。进攻突厥这样的重要战争,也放在十 月到次年一月的冬闲时进行。以上材料说明唐太宗
A.对外开放
B.经济繁荣
C.政治清明
D.交通发达
16 . 唐朝时期 ,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政府在今新疆地区设立的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
构是(
)
①安西都护府 ②西域都护府 ③北庭都护府 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 .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隋朝得以统一全国的原因有(D)
①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②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③南方陈政权皇帝昏庸,不问政事④隋建立后励精图治,发展生产,经济繁荣
A.①③④B.①④
C.①③D.①②③④
解析:隋朝统一的原因是很多的,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军事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必须综合在一起全面分析。
从选项分析看:①③是隋统一全国的客观条件,②④是隋统一全国的主观条件。
因此D应为正确答案。
2.出版社要出一本名为《开国皇帝》的书,你负责隋朝部分,需要收集以下人物中有关谁的资料(C)
A.嬴政B.刘邦
C.杨坚D.杨广
解析:本题主要是对隋朝建立知识点的考查,旨在考查分析、辨别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两个有效信息:开国皇帝、隋朝。
A、B中的人物分别是秦朝、西汉的开国皇帝;C中的人物是隋朝的建立者,即开国皇帝;D中的人物是隋朝的第二代皇帝。
3.涿郡、江都、余杭分别是今天的(C)
A.北京、苏州、杭州B.天津、扬州、广州
C.北京、扬州、杭州D.北京、长安、杭州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今地名的掌握。
对于一些重要的城市,不仅要熟记现在的名称,还要知道它在各朝代的名称,如北京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涿郡是北京在隋朝时的名称,江都是现在扬州的名称,余杭是现在杭州的名称。
4.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A.①隋朝建立②陈朝灭亡③开凿运河
B.①陈朝灭亡②隋朝建立③开凿运河
C.①开凿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陈朝灭亡
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运河③陈朝灭亡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有关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对历史上重要事件的发生时间有非常准确的记忆,避免混淆。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准确记忆如下知识: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掉南方的陈政权,重新统一全国;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由此不难得出本题答案。
5.下列对隋文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B.统治20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增长
C.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
D.在位时,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运河
解析:此题为否定式选择题。
大运河是隋炀帝在位时开通的。
故D错误。
6.位于桂林兴安县境内的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2007年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而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请说出这条运河的中心是(D)
A.长安B.涿郡
C.余杭D.洛阳
解析:本题考查大运河的中心,即洛阳。
7.“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大运河(A)
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B.有千里之长
C.起到防洪作用D.发挥灌溉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大运河的价值。
在今天,大运河的主要作用在于其运输功能。
8.隋朝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
它分为四段,最北面的一段是(A)
A.永济渠B.通济渠
C.邗沟D.江南河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最北面一段为永济渠。
9.下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
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是(A)
①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②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A.②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③④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
考查学生识图、识记的能力。
可用排除法。
由图片可知该水利工程为隋炀帝时开通的大运河,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排除①。
故选择A。
10.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B) A.使南北重新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炀帝时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解析: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荒淫残暴的君主,因此,B中对隋炀帝的评价不恰当。
11.下列各项对隋朝的评述中准确的是(B)
①是一个对后世影响比较大的朝代②是在统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朝代③封建经济开始呈现繁荣局面④被农民起义推翻A.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隋统一前,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凡是有②的选项均错。
12.隋灭掉的南朝最后一个政权是(D)
A.北齐B.北周
C.梁D.陈
解析:隋灭掉的南朝最后一个政权是陈。
13.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考试强调以什么作为选官的标准(D) A.门第高低B.思想觉悟高低
C.财产多少D.真才实学
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选官制度的掌握情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标准看门第高低;隋唐时期创立科举制,以才能大小作为选官的标准。
14.据统计,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
小军同学根据这则材料所作的推测中,站不住脚的一项是(B) A.科举出身的官员确实多有真才实学
B.如果想成为宰相必须参加科举考试
C.科举制度成为选拔官员的重要渠道
D.科举出身的官员得到提拔的机会多
解析:此题为否定式选择题。
唐朝也有因军功或其他功劳而官至宰相的,B片面、太绝对。
15.关于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B.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C.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D.阻碍了教育的发展
解析:科举制的创立,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故D错误。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二:“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
——英国大百科全书请回答:
(1)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2)由材料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对比两则材料,你认为材料二和材料一相比,在选拔人才方面有什么进步性?
答案:(1)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说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3)科举考试不重家世门第,一律取决于考试,为大批庶族人才的参政广开门路,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阅读材料: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
——晚唐诗人皮日休《汴河怀古》请回答:
(1)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该河开凿于哪一年?
(2)诗人提到的运河全长多少千米?
(3)请你告诉大家,此河的三点、四段分别指什么?并将图中未显示部分的答案填在下图方框内。
(4)你认为诗人对大运河的评价是否恰当?为什么?
答案:(1)隋朝大运河。
隋炀帝。
605年。
(2)2 000多千米。
(3)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至余杭;四段: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图上答案:从北到南:涿郡,北京;通济渠;江南河;余杭,浙江杭州。
(4)恰当。
因为皮日休指出了大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
肯定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绩,也指出了其巡游江都的腐化。
看问题比较全面,评价比较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