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常识小说单元基础知识
小说常识

小说常识含义: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句话明确交待了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也明确了小说的主题是反映社会生活。
一、人物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展现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1、人物描写的方法(1)、刻画人物的五种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①人物的肖像描写包含了作者对人物本质的认识,蕴含了作者要表达的文章主题。
好的肖像描写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和人物的变化来分析人物。
②言为心声,语言是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手段,不同性格特征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习惯。
在分析人物的语言时,要注意人物语言的前后矛盾和无意识下的语言。
③人物的行为动作是人物内心世界对外界的反应,性格和行为是相互统一的,分析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是把握人物性格的重要方面。
在分析人物的行为动作时,一定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关键动词来分析。
作者在描绘人物动作时,一般都是通过关键动词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所以抓住了它就抓住了人物的思想性格。
④人的内心是一个秘密领域,它的深处隐藏着人的立场观点、思想品质、精神状态、生活情趣。
人物的内心独白是人物的内在思想的外在表现,同时它也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2)、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二、情节1、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
小说情节的划分,习惯上采取四分法: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小说知识点归纳

小说知识点一、小说文体常识1.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小说阅读三部曲第一步:写什么?1. 情节: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2. 主题第二步:怎么写?小说的写作技艺:怎样塑造人物?怎样设置情节?怎样描写环境?第三步:写得怎样?阅读要有独特的感受。
三、小说题目1. 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
比较适合内容或事件具体且单一的文章。
如:《祝福》2. 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
比较适合以实物为线索的文章。
如:《药》3. 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实物为题。
如:《雁阵》4. 以主要人物为题。
如:《侯银匠》5. 以特定环境为题。
如:《荷花淀》四、人物设题1.是一个怎样的人(形象)?答:他是一个……(形象特点)的XXX(身份地位)。
2. 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答:他是一个……(形象特点)的XXX(身份地位)。
3.塑造这一形象有何作用?答:1)次要形象:陪衬或线索人物:为主要任务服务,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揭示主题,贯穿全文的线索。
2)主要人物:反映社会生活。
一是表现某种价值观、道德观、行为品行;二是反映某种社会现状,讽刺或揭露社会不公;三是表达某种主张或寄托某种情感。
4. 刻画这一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或运用了哪些方法)答:概括介绍(全景式描写)、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做特写式的描写。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他人的言行心理评价)衬托(正衬、反衬)。
5.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1) 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3)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小说常识

四、赏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1.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 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 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 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 实性是至关重要的。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通常要结合环境进行分析。 2.常见题型 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小说阅读
一、小说基本知识概述
小说的定义: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 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 描写,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 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Company Logo
小说三要素:
外貌、语言、神态、 人物:
动作、心理-----序幕——开端—发展— 情节:
高潮—结局—尾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环境: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Company Logo
三、赏析小说情节安排
1.小说的情节结构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情节安排的基本手法(矛盾冲突、线索、场景) 3. 常见题型 最常见的是概括故事情节。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说某一环节的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 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环境描写的作用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 的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 性格; 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 ): 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 ②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 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⑤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衬托主题。
小说的基本常识ppt课件

21
(六)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 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
②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 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28
分析人物形象: 外貌、动作、神态、 语言、心理
思想 性格
主题
29
30
小说中的典型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 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 合成一个”,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因 而人物性格特征往往是多样的。
要抓住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的创 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 说的中心人物,即主人公。
2.突出主题、推动情节发展。
10
(三)小说的命题方式多种多样
(1)以主人公命题;如《李娃传》《孔乙己》 (2)以故事发生的地点命题;如《荷花淀》 (3)以主要事件命题;如《祝福》 (4)以官场全文构成情节的细节命题;《药》
11
(四)小说的叙述方式有两种
第一人称叙述方式: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情节 集中,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亲切自然真实,便于 直抒胸臆,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15
二、小说阅读的方法
16
(一)整体感知全文的方法
根据文章线索、作者感情变化、故事情节发 展,概括全文及重点段落梗概。
17
(二)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
读描写
抓细节
揭根源
18
(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①议论在记叙文中的作用:起增强文章思想 深度,提示文章内容和点明中心思想的作用。
小说基本常识整理

小说基本常识整理一、定义:小说整体上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
其中,最重要的是反映社会生活,这是小说的基本目的。
这个社会指的是广义上的社会,所谓展现这个社会,包括展现社会背景、揭示道理等诸多狭义上的概念。
这个要表现的东西,就称作小说的主题。
小说如果没有达到反映社会的目的,就不能是一部完整的小说。
二、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最基本的要求,是反映客观存在社会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手段。
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开展中,应当通过对人物外貌、人物行为和心理状态的直接描写,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塑造人物形象直接服务于展现客观社会。
典型人物是个性与共性的高度统一,是艺术上最完美、最成功的艺术形象。
在典型人物身上应该既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能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的阶级、阶层或某些社会关系的本质。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
一方面,典型人物必须生活在典型环境中,典型环境对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典型环境也只有通过典型人物的活动才能呈现出来,同时,人对他所处的环境又具有某种能动的反作用。
2、小说的情节起着表现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作用。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是展现人物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和各种心理状态的重要手段。
任何故事情节总是发生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因而它也是展现人物环境的必要条件。
小说的情节具有可叙述性,但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
情节部分可直接服务于展现社会,亦可通过表现人物性格间接服务于展现社会。
故事情节来源于现实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终,有起有伏,并有一定发展过程的,因而小说情节的展开,也是有段落,有过程的。
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小说知识点总结大全

小说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小说的定义和特点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指用一定的篇幅、人物、情节、环境和语言方式来表现生活和艺术形象的作品。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小说的虚构性: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文学作品,通过作者的想象和创造,营造出一种虚拟的情境和人物形象。
2. 小说的叙事性:小说是通过叙事的方式来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叙述。
3. 小说的综合性: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融合了叙事、描写、对话、心理描写等多种文学手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4. 小说的真实性: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通常会以真实的生活为原型,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生活。
第二章小说的分类小说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小说分类包括:1. 根据题材可分为爱情小说、侦探小说、历史小说、武侠小说、科幻小说、军事小说等。
2. 根据叙事方式可分为实事小说和虚构小说。
实事小说以真实的事件为原型,虚构小说则是完全虚构的作品。
3. 根据受众和用途可分为儿童小说、青少年小说、成人小说、文学小说、通俗小说等。
4. 根据体裁和风格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杂文等。
第三章小说创作的基本要素小说的创作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要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和语言等。
1. 人物:小说的人物是故事的主体,是故事情节的承载者。
人物包括主角、配角和群众等,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经历、动机、行为等都需要塑造得丰富有趣。
2. 情节:情节是小说的骨架,是整个故事的发展线索。
情节包括起承转合、高潮和结局等部分,需要有合理的布局和连贯的串联。
3. 环境:环境是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包括时间、地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
环境的描述要栩栩如生,能够烘托故事的氛围和气氛。
4. 语言:语言是传达故事的工具,要求用词准确、表达生动。
语言还包括对话和描写等方面,要求幽默风趣、流畅生动。
第四章小说的写作技巧小说的写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下面列举几点小说写作的技巧和方法:1. 熟悉作品风格:要学会熟悉小说的不同风格,包括写实派、浪漫派、幻想派、自然派、现代派等,各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写作技巧和手法。
语文小说基础知识点总结

语文小说基础知识点总结小说是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之一,它以叙述故事为主要手段,通过人物、情节等来表现生活,体现作家的思想感情,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小说在语文学习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学习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下面将从小说的定义、分类、结构、人物、情节、描写技巧等方面对小说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一种以叙述故事为主要手段,通过人物、情节等来表现生活,反映社会生活与人生命运变迁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有意识地进行艺术创作的文学作品,是一种逻辑的、有步骤的、行动的、有发展的、综合的叙述文体。
二、小说的分类小说按照内容和艺术手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言情小说、武侠小说、推理小说、幻想小说、科幻小说、历史小说等,不同类型的小说在题材、风格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三、小说的结构小说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部分。
开头要引起读者的兴趣,揭示主题;发展部分要展开情节,引起紧张和冲突;高潮部分是故事的顶点,在此部分要紧凑凝练,引起读者的紧张、激动和思考;结尾要给读者以满意的结果,不要画蛇添足、收尾拖沓。
四、小说的人物小说的人物是作品的灵魂,是表现主题和情感的载体。
人物的性格、形象、言行等都是作家塑造的对象,通过人物的描述可以展现作家的思想和观点。
五、小说的情节情节是小说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它是小说故事的线索,是作品的骨架,情节发展要紧密、连贯、有张有合,情节安排要有冲突、高潮和转折,以吸引读者的眼球。
六、小说的描写技巧小说的描写技巧包括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
其中人物描写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性格、思想等,环境描写要栩栩如生、形象生动,心理描写要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感情、喜怒哀乐等。
小说是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通过叙述故事的方式来表现生活,体现作家的思想感情,对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小说的学习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说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说的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小说的定义和特点1.1 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一种以虚构故事为主要内容,以人物活动和环境为载体,以叙述方式为主体的文学作品。
它是一种适应性强、表现手法多样的文学形式,可以以文字形式、图像形式或者声音等多种形式进行表现。
1.2 小说的特点小说以其虚构内容,生动形象的人物形象,描绘真实社会生活为特色,以叙述方式为主要手法,情节连续,篇幅较长,多用于描写社会生活和人物心理活动,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重要文学形式。
第二章:小说的种类和流派2.1 小说的种类小说根据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种类,如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连载小说、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系列等。
2.2 小说的流派小说有很多不同的流派,如言情小说、武侠小说、推理小说、科幻小说、奇幻小说、历史小说、军事小说、悬疑小说、青春小说等。
第三章:小说创作的要点和技巧3.1 小说创作的要点小说的创作要点包括人物刻画、情节设置、环境描写、语言运用等多个方面。
刻画人物要栩栩如生,情节设置要紧凑有趣,环境描写要栩栩如生,语言运用要生动活泼。
3.2 小说创作的技巧小说创作的技巧包括构思立意、构思情节、构思人物、语言表达技巧、结构布局技巧等。
构思立意需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情节要有起承转合,人物形象要塑造立体,语言要优美流畅,结构布局要合理有序。
第四章:小说的经典作品4.1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作,它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的刻画,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对尘世变幻的描绘,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杰出之作。
4.2 《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伊莉莎白·班内特和达西先生等人物形象的刻画,对性格、婚姻、社会阶层等议题的描绘,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杰出之作。
第五章:小说的阅读方法和品评标准5.1 小说的阅读方法阅读小说需要注重细节观察,以提升对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环境描写等方面的理解和把握。
小说相关知识点梳理总结

小说相关知识点梳理总结本文主要围绕小说的基本概念、创作要素、发展历程及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梳理,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小说的本质和魅力,提高对小说的欣赏水平和创作能力。
一、小说的基本概念小说是一种虚构性的文学作品,以叙事为主要表现手法,通过描述人物、事件和情节的发展,展现作者对现实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思考,是以幻想与艺术加工为特征的文学创作形式。
小说通常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通过情节的渲染、冲突的表达、情感的塑造,情节的起承转合,力求展现生活的真实与多样。
小说的创作要素1.情节:是小说中最重要的创作要素之一,是自始至终贯穿整个作品的串联线索,是推动故事发展进程的核心。
情节的设置要紧扣主题,通过设置合理的冲突、发展和高潮,使整个故事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2.人物:是构成小说的重要元素,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创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通过人物的外貌、性格、言行等方面的塑造,展现人物的立体性和鲜活性,使读者产生对人物的真实感和共鸣。
3.环境:是小说中的另一重要元素,环境的刻画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表现力,使读者对作品所描绘的地域和时代有更深的理解和共鸣。
4.语言:小说语言的运用对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的精练、形象生动、细腻丰富,能使作品更富感染力和艺术性。
5.文体:不同的文体会对小说的表现形式和创作要求产生影响,因此选择适合的文体对于作品的创作和表现是非常重要的。
小说的发展历程小说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的神话、寓言故事和史诗传说,到了近代,小说开始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中国古代传世的小说有《西游记》、《红楼梦》等,这些作品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人性描写,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
而在西方,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作品有《唐吉可德》、《鲁滨逊漂流记》、《傲慢与偏见》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学形式的不断完善,小说逐渐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学风貌。
小说知识点总结1页

小说知识点总结1页一、小说的起源和发展小说自古代故事、传说和神话中衍生而来,其发展历程千姿百态。
古代小说最早起源于中国,以神话、传说、寓言为主要内容,代表作品有《封神演义》、《三国演义》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小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了不同的发展和演变。
二、小说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小说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按题材可分为爱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等;按叙事手法可分为纪实小说、奇幻小说、悬疑小说等;按读者对象可分为青少年小说、成人小说等。
根据不同的分法,小说的类型多种多样。
三、小说的结构小说的结构包括情节结构、人物结构和语言结构。
情节结构是小说故事情节的组织和安排;人物结构是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发展;语言结构是小说语言的运用和表现。
一个优秀的小说应当在这些结构上有着合理的安排和丰富的表现。
四、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小说是一种文学艺术创作,其艺术表现手法有很多,如写实手法、夸张手法、象征手法等。
在创作过程中,作家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和风格来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法。
五、小说的价值小说是一种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生命题的文学形式,它有着重要的文学价值和人文价值。
优秀的小说可以激发人们思考社会和人生的意义,丰富人们的思想和情感生活。
小说是文学艺术中一种重要的形式,它以虚构故事为主要内容,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生命题。
它的起源、发展、分类、结构、艺术表现手法和价值都是我们学习和了解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小说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的魅力,拓展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小说知识点大全(完整详细)附思维导图

小说知识点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1.小说的基本特点一般归结为三大要素。
(1)丰富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作者与读者进行情感交流的媒介。
作者通过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描绘所处的时代,寄寓所领悟的生活哲理;而读者也往往通过人物形象来把握作品的主题。
(2)完整的故事情节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也就是人物在一定时间内的行动过程。
小说的人物形象,总是在一定的情节中得到表现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情节本身也是反映社会生活的。
(3)人物活动与情节展开的环境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
社会环境即人物活动、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
自然环境是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
环境的描写,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v1.0 可编辑可修改小说知识点22.理解小说的内容。
小说往往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品主题。
理解小说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从人物形象入手,理解小说内容。
小说重在塑造人物,以此来揭示社会现实、表现作品主题。
在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第一位的。
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多种多样。
既可以作概括介绍,也可以作具体描绘;既可以描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描写人物的行动,也可以展现人物的对话:既可以采用细节描写,也可以插入适当议论:既可以正面着笔,也可以侧面烘托……人物描写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
一般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往往能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
分析作品的肖像描写,要抓住外貌特征,以及这一特征与人物性格、品行的内在联系。
动作描写是指对人物行为、动作进行描写。
人物的行为和动作是人物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人物的行动能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举一动含深意。
文学常识:小说

文学常识:小说一、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
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二、小说的三要素⑴(生动的)人物形象⑵(完整的)故事情节⑶(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一)人物形象:1、人物形象分为:⑴主要人物⑵次要人物⑶线索人物⑴主要人物——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
⑵次要人物——侧面衬托主要人物,帮助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
3线索人物——在小说塑造的人物的过程中,起线索作用的人物。
2、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现出来的思想性格,分析好小说的人物形象,才能很好地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二)人物描写:1、小说的人作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对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外形进行描写的是肖像(外貌)。
3、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语气声态进行描写的是语言。
4、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⑴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⑵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描写其他事物、其他人物,来帮助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描写方法。
(三)环境描写1、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
2、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⑴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
⑵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3、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⑴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⑵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⑶揭示人物心境(心情),表现人物性格;⑷渲染气氛、烘托人物;⑸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的基本常识和阅读方法

高考语文小说复习专题:小说的基本常识和阅读方法一、小说常识1、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1)小说的概念: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其中,人物是核心,情节是骨架,环境是依托。
2、小说篇幅(1)长篇小说(六万字或十万字以上)。
(2)中篇小说(三万字至六万字)。
(3)短篇小说(几千字至三万字)。
(4)微型小说(数百字至几千字)。
一般认为,微型小说的字数应在两千字以下。
3、小说的“文体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人物、情节一般是虚构的,它不受时空限制,为了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作者往往借助多种艺术手段。
(1)真实与虚构“真实”体现在人物类型、故事类型、环境类型或叙述方式,“虚构”体现在典型形象的塑造、情节的编排、环境的描写或叙述方式。
“文学虚构”是对“生活真实”的提炼,具有文学艺术性;“文学真实”建立在“文学虚构”之上,由“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使其富有文学真实性。
(2)历史(往事、回忆)与现实一主一辅(依据两者内容决定);两个时空形成对接或穿插。
拓展或补充情节,丰富或完善内容;结构灵活,避免平铺直叙;多角度展现人物形象;烘托现实情怀,深化主题;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历史故事更具艺术真实,更具张力。
(3)历史小说中的历史与虚构依据历史事实做适当的想象、概括和虚构,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有历史根据,具有真实与虚构相统一的特征。
一种是“博考文献,言必有据”(鲁迅《故事新编·序言》)的严格的历史小说,一种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同上)的较为自由的历史小说。
“历史”指大的历史事实、主要矛盾、人物命运都必须符合历史,不能对历史人物的命运进行臆造和歪曲。
“虚构”指适当的艺术夺张和必要的矛盾集中,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并对人物进行符合本身和时代背景的艺术加工。
小说的常识知识点总结

小说的常识知识点总结1. 小说的起源小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的传说和寓言。
在欧洲中世纪,小说开始以骑士传奇和浪漫故事的形式出现。
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小说的传播范围扩大,并逐渐形成了现代小说的雏形。
2. 小说的分类小说可以按照题材、风格和结构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按照题材,小说可以分为爱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悬疑小说等。
按照风格,小说可以分为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象征主义小说等。
按照结构,小说可以分为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等。
3. 小说的叙事技巧小说的叙事技巧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对话描写、环境描绘等。
一个成功的小说往往需要有引人入胜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细致的环境描写。
作者通过这些技巧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进入故事的世界。
4. 小说的结构小说的结构包括情节、章回和篇幅等。
情节是小说的核心,它由故事的起承转合、高潮和结局组成。
章回是小说的基本单位,它可以按照时间、空间或主题来划分。
篇幅可以是长篇或短篇的,取决于作者对故事的叙述需求。
5. 小说的写作技巧小说的写作技巧包括人物刻画、情节安排、语言运用等。
人物刻画是小说的灵魂,一个成功的小说往往需要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主角和配角。
情节安排需要有起承转合和悬念的设置,以吸引读者的兴趣。
语言运用需要简练生动,使得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的情节。
6. 小说的影响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对社会文化和个人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可以反映现实生活和历史事件,引起读者对社会问题和人生命题的思考。
它也可以激发读者的情感和想象力,使得他们沉浸在虚构的故事世界中。
7. 小说的欣赏欣赏小说需要对作品的内涵和形式进行综合分析。
读者可以通过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对作者的思想和风格有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也可以通过欣赏小说的叙事技巧和语言表达,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总之,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对我们的生活和思想具有丰富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对小说的了解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的魅力,并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小说文本基础知识及常见考点归纳

小说文本基础知识及常见考点归纳小说基础知识一、小说概念: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
二、小说分类:(1)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
(2)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3)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三、小说的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
1.人物形象: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典型人物。
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艺术典型的镜子,看到、理解许多人的面目。
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
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现出来的思想性格分析好小说的人物形象,才能很好地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1)小说的人作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对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外形进行描写的是肖像(外貌)。
(3)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语气声态进行描写的是语言。
(4)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说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2.故事情节:即在小说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
它通常由一组或若干组具体的生活事件组成,在一条基本情节线索的统领下包括许许多多的细节。
小说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是形成情节的基础,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冲突双方的人物性格,则直接决定了情节进展的趋向。
小说情节发展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小说常识小说单元基础知识

了女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效果; 2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
景物描写手法及其作用。 【示例】浙江19.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
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 作用。(5分) 答案:手法:①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 ②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 作用:①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②突出乌 米孤独无助的处境;③暗示人物的命运。
二、神态细节 鲁迅的《孔乙己》开头部分刻画孔乙己的形象
时写道:“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 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 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 身又看着豆,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 哉?不多也。’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
这一段细节,寥寥几笔,生动传神,孔乙己 这 个穷困落魄却又虚荣 性十足的科举制度的牺牲 品的形象跃然纸上。。
化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她在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 了解她被迫害的经过。她初到鲁镇时,是“顺着眼,不开 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当过了二年,她第二 次“站在四叔家堂前”时,“她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 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到后来,在别人冷冷的笑 容里,她只是 “直着眼,和大家讲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1、注意鉴赏人物语言的个性特色,以语言 分析人物性格。 2、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从而 体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3、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如鲁迅的 幽默冷峻深刻;孙犁的娟秀柔美,诗情画 意。)
2021/7/17
32
《课标》推荐小说:罗贯中《三国演义》、 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茅盾 《子夜》、巴金《家》、沈从文《边城》、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 院》、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 斯《匹克威克外传》、列夫·托尔斯泰《复 活》、海明威《老人与海》、莫泊桑短篇小 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小说的常识
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 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 3、人物描写(语言、肖像、行动、心理、 细节描写) 4、情节(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5、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6、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细节描写 及作用 细节描写(文艺作品中各种生活图 景和人物形象的最小组成单位,是 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的细胞。细节 描写必须真实、典型) 作用:具体、生动、鲜明刻画人物, 凸现作品的主题,增强情节发展的 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 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走进小说天地
一. 小说学习的要点
? 小说的学习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形象 思维能力,重在培养学生对小说的分析综 合和鉴赏评价能力,着重从小说的情节、 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学习。 同时,注重让学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 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学生从不 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 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 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6 .现代小说(1919 ——1949 )
鲁迅原名周树人。著有小说《呐喊》(内有 《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故乡》 等名篇)《彷徨》(内有《祝福》《伤逝》 等名篇)和《故事新编》。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其代表作长篇小 说《子夜》,他的“农村三部曲”是《春 蚕》《秋收》《残冬》。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二、我国小说的发展史
1.上古神话(中国小说的起源)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 : 女娲(wā)补天 后羿(yì)射日 精卫填海 (盘古)开天辟地 黄帝战蚩(chī)尤
2 .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小说的发 展期)
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 表。
②轶事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为代表。
3 .唐人传奇(小说发展的成熟期)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骆 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解 放后写了剧本《龙须沟》、《茶馆》。 此外,还有叶圣陶的《倪焕之》、钱钟书的 《围城》、沈从文的《边城》、郁达夫的 《沉沦》等,都是名家名篇。
7 .当代小说(1949 至今)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 上》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 赵树理 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孙犁《白洋淀纪事》 《荷花淀》 杨沫的《青春之歌》 柳青《创业史》 古华的《芙蓉镇》都是名家名作。 当代崛起的小说家还有 刘绍棠、从维熙、王蒙、 路遥、柯云路、张抗抗、王安忆、贾平凹、余华、 苏童、铁凝 等。 “80年代后”作家 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春树、 李傻傻……
四、对比展示细节
鲁迅的小说《祝福》有刻画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时, 有多处描写祥林嫂眼神的细节。从祥林嫂眼神前后不 同 的变化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她在不同阶段的精神状 态,了解她被迫害的经过。她初到鲁镇时,是“顺着眼, 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当过了二年,她 第二次“站在四叔家堂前”时,“她顺着眼,眼角上带些 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到后来,在别人冷 冷的笑容里,她只是 “直着眼,和大家讲自己日夜不忘 的故事”。从“顺着眼”到“直着眼”,这眼神前后差异 的对比中,读者不 难发现,是封建社会和吃人的宗教制 度,使她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三、场面情景细节
《百合花》写小通讯员衣服挂破的细节,前后有三 次:第一次,借被时“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 身 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 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第 二次 ,去前沿阵地,“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膀上 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第三次,包扎所 里,“ 我看见一张十分稚气的圆脸, ……军装的肩头 上,落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三次描写, 其效果通 篇一气贯串,首尾灵活,对小通讯员的印象 一次比一次加深。这样的细节安排,自然而巧妙,初看 时,不一定 感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 的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的、不可缺少的部 分。
? 陈鸿的《长恨歌传》 ,李朝威的《柳毅传 》都是较成熟的文言小说。
4 .宋人话本(小说的再发展期)
话本是“说话”艺人的底本。著名话本 有《大宋宣和遗事》(内有水浒故事) 《三国志平话》(后演进为《三国演 义》)。
5 .明清两代小说(小说发展的高峰)
? 明清小说四大名著为《三国演义》《水浒 传 鲁迅的《孔乙己》开头部分刻画孔乙己的形象
时写道:“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 碟子。孔乙己 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 弯 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直起 身又看着豆 ,自己摇摇头 说:‘不多不多!多乎 哉?不多也。'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
这一段细节,寥寥几笔,生动传神,孔乙己 这 个穷困落魄却又虚荣 性十足的科举制度的牺牲 品的形象跃然纸上。。
课文中细节描写常 见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动作细节
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 的方法。
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话别”这一情节里,有一个细节,当 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时,“女人的手指 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 了一下”。作者用“放”、“吮”这一举止,来揭示人物瞬间心 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手指可以“伸”到嘴里,手指上的血可 以“擦”或用口“吸”,但这不符合水生嫂的个性。突然听到丈 夫已参军,她没有思想准备,心灵“震动”,即高兴,又有些舍 不得,此时多少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因此,作者用“放”和 “吮”,给水生嫂作了生动的造型,传达出无限的情思,显示出 人物的立体感,使这一形象显得真实、丰满。
? 此外著名小说还有明代冯梦龙的“三言 ”“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 惊奇》)
? 清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 清人刘鹗的《老残游记》 ? 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 ? 曾朴的《孽海花》
?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