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探究题专项培优
2020-2021中考化学探究题(大题培优)及详细答案
化钙反应生成的氨气,故产生的气体有氢气和氨气;
登山运动员携带 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携带氢气相比,其优点是携带方便(体积小)、 安全(不易爆炸)。
2.利用以下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1)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 (2)实验 I 中,在点滴板的 a、b 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_____(填“a”或 “b”)。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_____。 (3)实验Ⅱ中,为了验证石灰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试剂 X 的名称是_____。 (4)实验Ⅲ中,在仪器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仪器②中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答案】试管; a; 节约药品(方便观察反应现象等,合理即可); 澄清石灰水; 红棕色固体逐渐消失、 溶液逐渐变成黄色; Fe2O3+3H2SO4═Fe2(SO4)3+3H2O。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2)a 中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变红色,b 中酚酞试液遇到酸不 变色;使用点滴板的优点是节约药品、方便观察反应现象等;(3)验证石灰石中是否含有 碳酸根离子可以将盐酸滴到石灰石上,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到澄清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含有碳酸根离子;(4)氧化铁和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或硫酸铁 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红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为黄色;仪器②中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 Fe2O3+3H2SO4═Fe2(SO4)3+3H2O。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钾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
猜想正确
故填:滴加适量的碳酸钾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反思交流] 氯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碳酸钙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2CO3+CaCl2═CaCO3↓+2KCl;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
【化学】培优探究题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1)不同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
某同学探究CO2制取实验,按要求答题。
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①反应物的浓度②反应物的状态限选试剂:A.稀盐酸 B.浓盐酸 C.块状石灰石 D.碳酸钠溶液 E.粉末状石灰石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名称控制速率的方法所选用的最佳试剂灭火器反应原理①______和DCO2的实验室制法_____________A和C写出灭火器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_____ (填“>”或“<”)CO2,试管内溶液变成______色。
实验二:已知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试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 ② Na2CO3+2HCl=2NaCl+CO2↑+H2O > 红产生淡黄色固体【解析】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二氧化硫的性质。
利用CO2和SO2性质的相似性,可将二氧化碳的性质迁移到二氧化硫的性质。
(1) 灭火器灭火时,需要灭火器快速产生二氧化碳,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灭火器中选用的最佳试剂是浓盐酸和碳酸钠溶液。
故选B;实验室制取CO2时需要得到平稳的气流,以便于收集,选用的最佳试剂是稀盐酸和块状的石灰石,是通过控制反应物的状态,来控制反应的速度。
故选②;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CO2↑+H2O;(2) 实验一:在相同的条件下,试管内的液面越高,溶解的量越多,气体的溶解度越大,所以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CO2;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分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和碳酸,亚硫酸的碳酸都呈酸性,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试管内溶液变成红色;实验二:CO2和SO2化学性质有相似性,根据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产生淡黄色固体。
中考化学探究题(大题培优)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某班同学为验证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向盛有碳酸钠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迅速用带导气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右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澄清溶液。
同学们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忽略二氧化碳的影响):(提出问题)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2、NaCl和HCl猜想二:CaCl2、NaCl和Na2CO3猜想三:_____;(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猜想一成立(反思拓展)最终同学们确认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
若将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道引起的危害是_____,你认为该废液的处理方法是_____。
【答案】Ca(OH)2+CO2=CaCO3↓+H2O CaCl2、NaCl 二锌粒等产生气泡等污染地下水或者腐蚀管道加入过量石灰石处理【解析】【分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1)右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C a(OH)+CO CaCO +H O =。
(2) [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 2、NaCl 和HCl (酸过量)猜想二:CaCl 2、NaCl 和Na 2CO 3.(猜想不合理,因为题目提示是澄清溶液,则不存在能相互反应生成沉淀的氯化钙和碳酸钠) 猜想三:CaCl 2、NaCl ;(为恰好完全反应) [设计实验]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等; 产生气泡等猜想一成立[反思拓展]最终同学们确认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
中考化学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探究题及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某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中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铵、碳酸氢氨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确定配方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1)(实验探究一)取少量固体样品在研体中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色,写出可能发生该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探究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现象如图所述(设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①白色沉淀E是______________.②小明认为由实验探究二可以确定该化肥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硫酸铵,一定没有碳酸氢铵.小强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蓝 NH4HCO3+Ca(OH)2=CaCO3+NH3↑+2H2O或(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硫酸钡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换为稀硝酸【解析】【详解】(1)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铵态氮肥遇碱放出氨气,可能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4HCO3+Ca(OH)2=CaCO3+NH3↑+2H2O或(NH4)2SO4+Ca (OH)2=CaSO4+2NH3↑+2H2O;(2)①硝酸钡和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铵,白色沉淀E是硫酸钡;②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换为稀硝酸.故填: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换为稀硝酸.2.现有一瓶无色溶液,溶质可能是KOH、K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兴趣小组对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查阅资料)①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K2CO3与Na2CO3的化学性质相似。
2020-2021化学探究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某学习小组对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1)分别在盛有少量碳酸钠(俗称_________)、碳酸氢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都剧烈反应且产生大量气泡。
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提出问题)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快慢是否相同?(设计与实验)(2)甲设计的实验如图1所示。
实验时。
两注射器中的稀盐酸应_________(填操作),观察到图2所示想象。
于是他得出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快的结论。
(3)乙对甲的实验提出了质疑:①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和稀盐酸反应都很剧烈,通过观察很难判断产生气体的快慢;②___________。
他认为,应取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若碳酸钠的质量仍为0.318g,应称取________ g碳酸氢钠。
(4)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图3所示的实验。
①连通管的作用是________②分别取等体积、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稀溶液(各2滴酚酞溶液),以及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
实验时,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如表1,广口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4所示。
滴入酚酞溶液滴入稀盐酸,溶液颜色变化碳酸钠溶液红色红色→浅红色→无色(实验结论)(5)分析图4所示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快,理由是__________(反思与应用)(6)小组同学分析表1实验现象和图4数据,得出另一种物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请用必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说明)。
(7)通过以上探究与分析,小组同学设计了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实验。
【答案】纯碱或苏打 NaHCO3+HCl=NaCl+H2O+CO2↑全部同时注入试管中当盐酸足量时,等质量的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反应后,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更多 0.252 维持气压平衡,使稀盐酸顺利滴下碳酸氢钠压强越大,生成的二氧化碳越多,生成等质量的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所需时间短碳酸钠首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HCO3+NaCl,然后碳酸氢钠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 NaCl+H2O+CO2↑,所以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要慢一些如果立即产生气泡,则a为稀盐酸,b为碳酸钠溶液,如果刚开始无明显现象,后随着b溶液的滴入,产生较多气泡,则a是碳酸钠溶液,b为稀盐酸【解析】【分析】【详解】(1)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故填纯碱或苏打;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俗称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NaHCO3+HCl=NaCl+H2O+CO2↑。
2020-2021中考化学探究题(大题培优易错试卷)附答案
Na+CO32﹣
Na+HCO3﹣
溶解度(常温)
21.5克
9.6克
两者的转化
Na2CO3+CO2+H2O═2NaHCO3
2NaHCO3 Na2CO3+CO2+H2O
下面是小明同学进行的探究:
(1)用试管取适量NaHCO3溶液,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试液颜色变化。此实验的目的是。
(2)在研究Na2CO3与NaHCO3转化时,小明觉得Na2CO3转化为NaHCO3过程中,由于NaHCO3溶于水,整个过程不会有明显现象。老师笑着对小明说:“做实验吧,实验会告诉你答案。”于是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CO2,起初无明显现象,继续不断地通入CO2,溶液中出现了白色沉淀。这让小明很疑惑:NaHCO3溶于水,为什么还有白色沉淀呢?小明经过思考,明白了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是。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一瓶CO2,验满后,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发现没有变浑浊。兴趣小组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
(查阅资料)
(1)CO2过量时,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
(2)AgCl不溶于稀硝酸。
(拓展思考)回忆课本中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后,同学们尝试用排水法收集一瓶CO2,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你认为该实验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一点)。
【答案】CO2过量,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CaCO3+2HCl=CaCl2+CO2 +H2O氯化镁没有产生白色沉淀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HCl+AgNO3=AgCl +HNO3浓硫酸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且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中没有干扰实验的气体成分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培优指导 专题15实验探究(一)
返回目录
【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Na2CO3 猜想三:NaCl、HCl 猜想四: NaCl、BaCl2(或氯化钠、氯化钡)。
【讨论与交流】经过小组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三 是错误的。
返回目录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加入 碳酸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 等,合理即可) 。
一题一课 主题15 实验探究(一)
1 命题点一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
目
2 命题点二 物质组成成分的探究
录
3 命题点三 物质性质的探究
提分必备
命题点一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
反应后物质成分探究,主要从反应的程度来判断: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特别提醒
探究反应后的物质既要考虑产物的成分,又要考虑过量的反应物以及 没有参与反应的物质。但是不能共存(能相互反应)的物质不可能同 时存在。若在检验过量的反应物过程中,最终生成物或杂质对其有干 扰,则先排除干扰再检验过量的生成物。
返回目录
【实验与探究】取少量白色固体样品(不考虑杂质和微溶物对实验的
影响)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固体溶解,有 气泡 产
生。根据以上现象,小华认为:猜想Ⅰ正确。 小雪认为小华的判断不严谨,理由是白色固体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的 。 混合物时,加入足量稀盐酸也产生相同实验现象。两人经过反复讨论,
猜想①不成立 猜想②不成立。
猜想④成立,该反
Ⅲ. 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Mg(合理即可)(填一种单质)
固体溶解,有气 泡产生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 + H2SO4 = + H2↑ 。
MgSO4。
返回目录
中考化学探究题专项培优
实验探究题专项培优制卷人:汪集化学组老师1.已知碳酸亚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加热则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炼铁过程,并测定某样品中碳酸亚铁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实验过程中,先打开K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A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后,停止加热,待装置A冷却到室温后关闭K.实验测得装置A中固体减少了a g,装置B中液体质量增加了b g。
回答下列问题:⑴仪器①的名称是;⑵写出装置A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⑶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中质量增加且;⑷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a b(填“﹥"“﹦”或“﹤");⑸D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应选择装置(填“甲"“乙”或“丙”)。
2.有些晶体按比例带有一定量的结晶水,带有结晶水的晶体在一定温度下会脱去结晶水。
草酸晶体(H2C2O4·xH2O)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晶体。
草酸晶体受热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xH2O(x+1)H2O+CO2↑+C O↑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该信息以及所学的知识设计并开展实验,测定草酸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A、B中的试剂足量,注射器量程足够)Ⅰ.测量装置A、B的质量,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连接装置;Ⅱ.取质量为m的草酸晶体,加热至完全分解,将产物全部通入以上装置;Ⅲ.测量并记录装置A增加的质量为a,装置B增加的质量为b,装置C读数为V;Ⅳ.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利用装置ABC所得数据计算该草酸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盛放的液体是;装置B的作用是;装置C的作用之一是测量的体积.(2)乙同学对利用装置B测量结果计算的可靠性经行反思与评价,认为反应后装置A中残留的气体会使自己的计算结果(填“偏小”或“偏大”)。
【化学】化学探究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中国首次海城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成为全球第一个稳定开采可燃冰的国家。
可燃冰开采困难重重,原因之一是可燃冰极不稳定易爆炸,大甲烷气体涌入大气层,会产生比二氧化碳更为严重的温室教应。
置换法是开采方法之一,将CO2液化后进入1500米以下的洋面,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沉入海底,因CO2较甲烷易于形成水合物,因而就问能将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置换出来。
(1)甲烷属于______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甲烷燃烧是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_____,甲烷燃料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能。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开采可燃冰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密度比水小C.可燃冰比二氧化碳水合物稳定 D.可燃冰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4)可燃冰的微观构成为46个H2O分子形成8个笼,有6个笼中每个笼容纳了1个CH4分子,余下2个笼每个容纳1个H2O分子,则可燃冰中H2O与CH4的分子数之比是_______。
(5)一定条件下,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回收处理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产物都是常见双(两)原子分子,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有机物 25% 热能电 D 48:6 CH4+CO22H2+2CO【解析】(1)甲烷是有机物;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00%⨯=25%;16(2)甲烷燃烧是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甲烷燃料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A、可燃冰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错误;B 、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密度比水大,故错误;C、二氧化碳的水合物比可燃冰稳定,故错误;D、可燃冰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正确。
故选D。
(4)由题可知,该可燃冰中有48个水分子,6个甲烷分子,故可燃冰中H2O与CH4的分子数之比是48:6=8:1(5)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CH4+CO22H2+2CO;2.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铝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过程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铝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②铝片表面意出大量无色气体,放出大量的热③袋杯底部出现红色固体和白色沉淀(1)打磨铝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探究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1)不同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
某同学探究CO2制取实验,按要求答题。
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①反应物的浓度②反应物的状态限选试剂:A.稀盐酸 B.浓盐酸 C.块状石灰石 D.碳酸钠溶液 E.粉末状石灰石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名称控制速率的方法所选用的最佳试剂灭火器反应原理①______和DCO2的实验室制法_____________A和C写出灭火器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_____ (填“>”或“<”)CO2,试管内溶液变成______色。
实验二:已知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试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 ② Na2CO3+2HCl=2NaCl+CO2↑+H2O > 红产生淡黄色固体【解析】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二氧化硫的性质。
利用CO2和SO2性质的相似性,可将二氧化碳的性质迁移到二氧化硫的性质。
(1) 灭火器灭火时,需要灭火器快速产生二氧化碳,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灭火器中选用的最佳试剂是浓盐酸和碳酸钠溶液。
故选B;实验室制取CO2时需要得到平稳的气流,以便于收集,选用的最佳试剂是稀盐酸和块状的石灰石,是通过控制反应物的状态,来控制反应的速度。
故选②;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CO2↑+H2O;(2) 实验一:在相同的条件下,试管内的液面越高,溶解的量越多,气体的溶解度越大,所以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CO2;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分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和碳酸,亚硫酸的碳酸都呈酸性,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试管内溶液变成红色;实验二:CO2和SO2化学性质有相似性,根据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产生淡黄色固体。
中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探究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有浓硫酸、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等,后者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变质。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碱石灰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②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③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④Ca(OH)2分解温度为580℃,CaCO3分解温度为825℃,Na2CO3的分解温度为1744℃。
[提出问题]碱石灰是否变质?其成分可能有哪些?[进行猜想]①若没有变质,碱石灰吸水性良好,成分只有CaO和NaOH;②若变质,该碱石灰中可能含有CaO、NaOH、Ca(OH)2、Na2CO3、CaCO3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实验过程](1)验证碱石灰是否变质:图中的B为干燥装置,常用于固体干燥剂干燥气体。
现用A、B 装置检验碱石灰是否变质,取适量的无水硫酸铜和碱石灰样品分别装入A、B中,连接好A、B装置,从 ____(填“c”或“d”)端向B中缓缓通入水蒸气,观察A装置中的现象为____,证明碱石灰已变质。
(2)验证碱石灰是否完全变质:取适量碱石灰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溶液变浑浊,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温度无明显变化,证明碱石灰已完全变质。
则样品成分最多有___种可能性(填数字)。
(3)为进一步确定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该小组继续实验并记录如下: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目的、现象或数据实验结论实验一①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②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③向滤液B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静置;④________。
操作③的主要目的是:___操作④的现象:____样品中一定有Ca(OH)2[探究结论] 通过整个探究活动分析得知碱石灰样品的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其中盐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反思与评价] 通过探究活动,大家知道该碱石灰变质的化学反应过程,其中生成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明白了碱石灰要密封保存的原因。
中考化学 探究题 培优练习(含答案)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灰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验证)(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水生成。
(2)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提出质疑: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生成碳酸钙,还可能是饱和石灰水受热后__________,析出了氢氧化钙。
同学们又用右上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翻转后注入20mL饱和石灰水,加塞、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确定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
(交流讨论)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____________。
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为验证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验证)(1)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端插入蜡烛的焰心。
(3)用酒精灯加热b端的氧化铜与水调和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
(4)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
为使其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答案】烧杯内壁有水雾 CO2 +Ca(OH)2= CaCO3↓+H2O 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或水蒸发)碳黑阻挡炭黑,防止炭黑与氧化铜发生反应先撤酒精灯,稍后再撤蜡烛提供充足的空(氧)气(或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解析】【分析】【详解】(1)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若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
化学探究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事实与结论) (1)请将能得出对应结论的实验现象填入表中.
验证气体
实验现象
SO2
__________
CO2
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有 SO2 产生 有 CO2 产生
(2)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产生大量的 SO2 和 CO2,使黑色固体膨胀,形成“黑面包”,猜 想成立. (反思与交流) (1)小明同学提出,因老师的演示实验没有进行加热,所以同学们的探究实验无意义,其他 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说法,理由是__________. (2)若 B、E 中试剂交换,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有 CO2 产生的结论,理由是 __________.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
1.课堂上,老师取 20g 蔗糖放入不烧杯中,加少量水使它润湿,注入 10mL 浓硫酸,搅 拌,同学们看到蔗糖先变黑后“发酵”形成“黑面包”,同时还闻到了刺激性气味,同学们判 断黑色固体是碳,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强__________. 形成“黑面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展了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浓硫酸与碳反应,生成大量气体使黑色固体膨胀. (查阅资料) Ⅰ.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中有 SO2、CO2 两种气体. Ⅱ.SO2 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与 Ca(OH)2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Ⅲ.SO2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 CO2 不能. (实验探究) 为验证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并进行如图实 验:
98 = x x=19.6g 2 0.4g
152 = y 2 0.4g
y=30.4g
56 = z z=11.2g 2 0.4g
中考化学 探究题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利用下列实验来探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
(1)A、B、C三套发生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②实验室制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收集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检验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③利用B装置制取时,反应未停止前关闭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④与A装置相比,利用C装置制取的优点是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的性质进行了探究。
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如图5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图中a处连接气体压力传感器),甲、乙、丙三个烧瓶的容积均为250mL,分别收集满,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85mL液体。
步骤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
步骤3: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烧瓶内的气压变化,得到如图6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曲线1、2、3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个烧瓶内的气压变化。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瓶乙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曲线1中BC段气压逐渐变小的原因是_____,导致CD段气压快速变小的操作是_____。
③对比曲线1与曲线3,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填序号)。
a.能溶于水b.能与水发生反应c.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答案】试管 CaCO3+2HCl=CaCl2+H2O+CO2↑ D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熄灭,则集满锥形瓶内液面下降,有液体回流到长颈漏斗中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可以通过控制酸液的滴加速率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作用 CO2+Ca(OH)2=CaCO3↓+H2O CO2溶于水振荡 ac【解析】【详解】(1)①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②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其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CO2可选用的装置是D:,检验CO2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熄灭,则集满。
化学探究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
(1)实验过程②是___________,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白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 2 的结果,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写出计算式和结
【解析】 【详解】 [实验探究]将所得气体通入稀硝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氯化氢气体能与硝酸银溶液反 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盐酸,猜想一正确,对应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HCl+AgNO3═ HNO3+AgCl↓; 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吸取少量所用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变红色,说明滴加的是无色酚酞溶液,说明氢氧化钙没有完全变质,则猜想二不正 确; [分析结论]首先取溶质质量分数为 30%、密度为 1.15g•mL﹣1 的较浓盐酸 40mL 与 46g 蒸馏
5.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还是溶解在水中? (查阅资料)
①15℃、101KPa 时,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如下:
溶剂
水
酒精
溶解度
1.0
0.5
②15℃时,在酒精中氢氧化钠易溶、碳酸钠微溶. ③ 通常情况下,稀溶液的体积约等于溶剂的体积. (实验设计)在15℃、101KPa 时,制取二氧化碳并用于实验甲、实验乙.
a、点燃 D 处酒精灯 b、打开 A 装置中的弹簧夹,从长颈漏斗处加入稀盐酸 Ⅱ、探究 Mg 与 CO2 反应的产物 可观察到 D 处的实验现象有黑白两种固体产生。查阅资料黑色固体为碳单质,白色固体是 镁的化合物。为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假设与猜想 (4)猜想 1 白色固体是 MgO 猜想 2 白色固体是 MgCO3 猜想 3 白色固体是_______ (5)验证与结论 取 D 中固体适量于试管,加入足量的_____,观察到:有黑色固体不溶 物,白色固体消失,_____的现象,则猜想 1 成立。猜想 2 和猜想 3 不成立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 【答案】关闭弹簧夹(或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加水使漏斗颈内的液面高于锥形瓶内的液 面,静置一段时间,两液面高度不变,则气密性好 除去 CO2 中的 HCl 气体 b a MgO 和 MgCO3 的混合物 稀硫酸或稀盐酸 无气体产生(或无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加热时氧化镁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或碳酸镁受热分解) 【解析】 【详解】 (1)检查装置 A 气密性的操作是连接装置,利用止水夹加紧橡皮管,通过长颈漏斗向锥 形瓶中注水直至浸没长颈漏斗末端,继续注水至形成液面高于锥形瓶内的液面,一段时间 后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故填:关闭弹簧夹(或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加水使 漏斗颈内的液面高于锥形瓶内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两液面高度不变,则气密性好 (2)稀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氯 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装置 B 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气体;故填:除去 CO2 中的 HCl 气体 (3)实验要排尽装置内的空气,以防止镁与氧气反应,故实验时应先打开 A 装置中的弹 簧夹,从长颈漏斗处加入稀盐酸,再点燃 D 处酒精灯。故填:b;a (4)也可能是两者的混合物,则猜想 3 白色固体是 MgO、MgCO3。故填:MgO 和 MgCO3 的混合物 (5)碳酸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 镁和水,取 D 中固体适量于试管,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白色固体消失,不产生气泡,则猜 想 1 成立。猜想 2 和猜想 3 不成立的可能原因是没有气泡产生。故填:稀硫酸或稀盐酸; 无气体产生(或无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加热时氧化镁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或 碳酸镁受热分解)
中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探究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了俗称为苏打的碳酸钠后,得知它还有一个俗称为小苏打的“兄弟”,这个“兄弟”的性质是否和它相似?它们之间能发生转化吗?小明查阅了资料,将相关信息整理如表:俗名苏打纯碱小苏打化学式Na2CO3NaHCO3构成微粒Na+CO32﹣Na+HCO3﹣溶解度(常温)21.5克9.6克两者的转化Na2CO3+CO2+H2O═2NaHCO32NaHCO3Na2CO3+CO2+H2O下面是小明同学进行的探究:(1)用试管取适量NaHCO3溶液,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试液颜色变化。
此实验的目的是。
(2)在研究Na2CO3与NaHCO3转化时,小明觉得Na2CO3转化为NaHCO3过程中,由于NaHCO3溶于水,整个过程不会有明显现象。
老师笑着对小明说:“做实验吧,实验会告诉你答案。
”于是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CO2,起初无明显现象,继续不断地通入CO2,溶液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这让小明很疑惑:NaHCO3溶于水,为什么还有白色沉淀呢?小明经过思考,明白了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是。
(3)在小明同学的带动下,兴趣小组又对NaHCO3的其他性质进行了探究,发现两“兄弟”既有相似的性质也有不同的个性。
从微观角度分析,造成两“兄弟”不同个性的原因是不同。
【答案】(1)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碱性的强弱(2)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要生成碳酸氢钠,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所以出现了白色沉淀(3)酸根离子【解析】试题分析:(1)相同浓度时Na2CO3水解程度大,碱性强,用试管取适量NaHCO3溶液,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试液颜色变化。
此实验的目的是比较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碱性的强弱。
(2)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要生成碳酸氢钠,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所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晶体析出,产生了白色沉淀。
(3)在小明同学的带动下,兴趣小组又对NaHCO3的其他性质进行了探究,发现两“兄弟”既有相似的性质也有不同的个性。
化学探究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解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
______
温度越高,越不利于柠檬皮酱溶解聚苯乙烯
解释实验结论______。
【答案】有机柠檬片白色污染回收制作柠檬茶CH3COOHNa2CO3①②①③酸性、碱性溶液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没有影响取一匙柠檬皮酱,与2mL水混合均匀后涂在泡沫饭盒上;另取一匙柠檬皮酱,与2mL热水混合均匀后涂在泡沫饭盒上与2mL热水混合的泡沫饭盒凹凸程度小由于柠檬皮中的成分在实验温度下性质稳定,与2mL热水混合的泡沫饭盒凹凸程度小,说明温度越高,越不利于柠檬皮酱溶解聚苯乙烯。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
1.探究辨真伪
如图,用一次性塑料水杯盛鲜榨果汁时,常用带皮柠檬片作装饰。网上传言,柠檬皮可以溶解这种水杯中的聚苯乙烯,危害人体健康,这种说法是真的吗?为了查明真相,小东用泡沫饭盒(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和柠檬皮进行探究。
(1)探究一:柠檬皮真的能溶解聚苯乙烯吗?
进行实验:
将柠檬皮研磨成酱,取一匙涂在泡沫饭盒上,2分钟后饭盒光滑的表面变得凹凸不平,5分钟后凹凸更加明显,10分钟后出现很多小孔。
a.硫酸钠溶液 b.无水乙醇 C.蔗糖溶液
(4)一些铁制品表面覆盖了某些涂层。不同的涂层被破坏后,铁生锈的速率不同。你认为下列________涂层破坏后,铁生锈的速率较快。
a.镀锌铁 b.镀锡铁
(5)一些建筑的大门刷上了一层银白色的金属,你认为该金属可能是___________。
a.银粉 b.铜粉 c.铝粉
(2)探究二:酸性、碱性溶液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有影响吗?
实验用品:泡沫饭盒、柠檬皮酱、食醋、纯碱溶液、食盐水、水。
查阅资料: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均不能溶解聚苯乙烯。
中考化学 探究题 培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I下图为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的部分装置图,据图回答:(1)写出编号a的仪器名称_______(2)若用B装置制取O2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3)若用D(装满水)收集O2,则气体应从____(“b”或“c”)端导人。
Ⅱ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NaOH溶液试剂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于是生好奇心:这白色固体是什么?他为此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①NaOH在空气中变质不会生成NaHCO3;②CO2不溶解于饱和NaHCO3溶液中,也不与NaHCO3反应;③Fe(OH)3呈红褐色,难溶于水;BaCl2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是NaOH猜想二:是Na2CO3猜想三:___(实验探究)小军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__猜想二正确②过滤,在滤液中加入FeCl3溶液无红褐色沉淀生成(问题分析)实验操作①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实验操作②还有其他实验方案吗?如有,请写出一种实验方案(必须指明试剂和现象)_____为了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小军又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对该白色固体的性质进行进一步探究:(实验现象)A中有大量气泡产生,C中实验现象是______(实验结论)白色固体是Na 2CO 3(分析与反思)小军在与老师进行交流后得知,自己所设计的实验存在一定的缺陷,他对自己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装置B 中也能产生CO 2。
写出装置B 中产生CO 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改进措施:将浓盐酸换为稀盐酸。
【答案】锥形瓶 222222H O 2O H n O+O M ↑ c NaOH 、Na 2CO 3 产生白色沉淀 检验并除去Na 2CO 3,防止它对NaOH 检验产生干扰 取滤液少许,滴加两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 变浑浊 322Na CO +HCl=NaCl+H O+CO H ↑【解析】【分析】【详解】(1)a 为锥形瓶;(2)B 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采用的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22H O 2O H n O+O M ↑;(3)因为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纯度低)且不溶于水,所以用D(装满水)收集O 2,则气体应从c 端导入;[提出猜想]猜想一:是NaOH 猜想二:是Na 2CO 3猜想三:是NaOH 和Na 2CO 3;[实验探究]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白色固体中有碳酸钠;②过滤,在滤液中加入FeCl 3溶液,无红褐色沉淀生成,证明白色固体中没有氢氧化钠; 故猜想二正确。
中考化学探究题(大题培优)及详细答案
实验现象 ______
猜测
①CO2 溶于 NaOH 溶液中 ②CO2 与 NaOH 反应
活动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猜测②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取软塑料瓶中的液体于三支试管中,三位同学分别完成如图所示实验。
(2)同学们观察到 A 试管中有气泡冒出,B、C 试管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请你写出 A 试 管中生成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以上三个实验均能证明 CO2 与 NaOH 发生了反应。请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______。 活动三: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三支试管中反应后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 下图),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请你分析烧 杯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小组同学对烧杯内上层溶液中可 能含有的离了进行如下探究。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
1.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无色溶液,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在老师的指 导下,小红和小明用不同方法鉴定。 实验一: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红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 其中插入没有打磨的铝片
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______
小红认为该溶液为稀硫酸
小明用 pH 试纸测定其 pH
铝和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 红色。
2.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
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 CaH2 加入 Na2CO3 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探究题专项培优制卷人:汪集化学组老师1.已知碳酸亚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加热则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炼铁过程,并测定某样品中碳酸亚铁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实验过程中,先打开K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A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后,停止加热,待装置A冷却到室温后关闭K。
实验测得装置A中固体减少了a g,装置B中液体质量增加了b g。
回答下列问题:⑴仪器①的名称是;⑵写出装置A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⑶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中质量增加且;⑷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a b(填“﹥”“﹦”或“﹤”);⑸D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应选择装置(填“甲”“乙”或“丙”)。
2.有些晶体按比例带有一定量的结晶水,带有结晶水的晶体在一定温度下会脱去结晶水。
草酸晶体(H2C2O4·xH2O)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晶体。
草酸晶体受热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xH2O(x+1)H2O+CO2↑+C O↑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该信息以及所学的知识设计并开展实验,测定草酸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A、B 中的试剂足量,注射器量程足够)Ⅰ.测量装置A、B的质量,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连接装置;Ⅱ.取质量为m的草酸晶体,加热至完全分解,将产物全部通入以上装置;Ⅲ.测量并记录装置A增加的质量为a,装置B增加的质量为b,装置C读数为V;Ⅳ.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利用装置ABC所得数据计算该草酸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盛放的液体是;装置B的作用是;装置C的作用之一是测量的体积。
(2)乙同学对利用装置B测量结果计算的可靠性经行反思与评价,认为反应后装置A中残留的气体会使自己的计算结果(填“偏小”或“偏大”)。
(3)甲同学依据装置A测量结果计算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用代数式表示)。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呼吸面具的制氧原理产生好奇心,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呼吸面具中制取氧气的主要原料是固体过氧化钠(Na2O2)。
过氧化钠分别能和二氧化碳、水反应,都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为了测定呼吸面具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该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一略去)开展探究,并得到正确的结论。
已知,装置B中盛有饱和NaHCO3溶液(NaHCO3不与CO2反应),碱石灰是由固体NaOH和CaO组成的混合物。
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所需试剂均足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装置A的作用是;(2)不用装置E代替装置C的理由是。
(3)装置D中过氧化钠药品的质量为mg,装置D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n1g和n2g。
若药品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化学反应,则药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
4.某化学小组成功完成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验证了二氧化碳的组成。
探究过程如下:(1). 称量装有干燥块状木炭的试管D,质量为50.7g,装有碱石灰的装置C质量为112.3g,连接A、B、D装置;(2). 从长颈漏斗加入足量3%的过氧化氢溶液,连接C装置,点燃酒精灯;(3). 待D中发生反应,熄灭酒精灯,冷却;(4).称量试管D及剩余固体的质量为50.1g,装置C的质量为114.5g已知:碱石灰的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木炭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B、C中所装药品足量,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A.装置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B.酒精灯加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C.为减小误差,步骤Ⅲ冷却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D.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列式并计算)_____________,从而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
5.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
探究主要过程如下:I.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测装置气密性。
II.向B中加入质量为m的铜锌合金粉末,由注射器A向B中缓缓加入稀硫酸,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时,夹紧弹簧夹,立即移出D中导管,准确读取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
III.经过滤等操作,准确称量并记录B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
IV.该小组的甲同学根据反应前后B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乙同学认定量筒内测得水的体积即为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并利用该气体在常温下的密度,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得到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1)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III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过滤、、、称量。
(3)通过误差分析,化学小组发现乙同学所用数据不可靠。
造成该数据不可靠的原因及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①II中,移出D中的导管内留存有水,导致计算结果偏小。
②,导致计算结果偏。
6.探究活动一: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已知:试管内的镁条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洁净,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同时加入两支试管中的稀盐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两支长颈漏斗中产生的现象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
(2)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则甲装置中产生的H2比乙装置中产生的H2质量________(填“多”、“少”或“相等”)。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Mg-24 Cl-35.5 Fe-56)探究活动二:为除去铜屑中混有的少量铁屑,并测定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现有如下A、B两组实验方案。
A: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搅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B: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3)两种方案,你认为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
(4)在你所选取的方案中,若采用加热烘干的方式干燥滤渣,会导致测定的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
7.已知:草酸钙(CaC2O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钙和一种有毒的气体;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草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可溶于水的草酸(H2C2O4)。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O4+2HCl=CaCl2+H2C2O4(1)实验一:取一定量草酸钙固体,加热。
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
图中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E段固体所含物质为 (写化学式或物质名称均可,下同)。
(2)实验二:探究草酸钙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M 的成分。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I 取少量固体M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后静置。
且温度明显变化(填“有”或“无”)。
固体M中不含氧化钙Ⅱ再向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固体M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可能含有。
(3)若加热前草酸钙的质量为6.4 g,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8 g,则该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
8.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量含少量氯化钠的纯碱样品的纯度。
两组实验中,锥形瓶内都盛有m g的纯碱样品;分液漏斗中,甲组盛有稀硫酸,乙组盛有浓盐酸。
(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活塞a、b均处于关闭状态。
)主要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I打开活塞a,通入氮气一会儿再关闭活塞a,称量装置C、D、E的质量。
Ⅱ打开活塞b。
甲组同学滴加足量的稀硫酸;乙组同学滴加足量的浓盐酸后,关闭活塞b。
Ⅲ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a,通人氮气一会儿再关闭活塞a。
甲组同学观察,到装置D、E中均无明显变化;乙组同学观察到装置D中出现明显的浑浊,装置E中无明显变化。
Ⅳ甲组同学实验后测得装置C的质量增加了n g。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两组同学都使用了浓硫酸,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甲组同学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组同学所测定的纯碱样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乙组有同学提议:利用本组测得装置C和装置D增加的总质量计算,就能得到与甲组同样的结果。
你认为该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氨气易溶于水,易与浓硫酸反应,不与碱石灰(干燥剂)反应。
氨气还具有还原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同时生成氮气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 + 3CuO === N2 + 3Cu + 3H2O 某化学小组为验证氨气的组成,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已知:该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65.60 g、132.47 g,实验中所用试剂均足量。
实验步骤:I.打开K1,关闭K2,通人氨气一段时间后,关闭K1,打开K2。
(注:K1接个气球) Ⅱ.点燃酒精灯加热,待黑色固体部分变为红色后,停止加热。
Ⅲ.继续通氨气至玻璃管冷却。
Ⅳ.记录量气管读数为VmL。
V.称量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65.36 g、132.74 g。
请回答下列问题:⑴若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制取氨气,则发生装置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填“相同”或“不相同”)。
⑵步骤Ⅳ读数时,应注意视线。
⑶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
⑷实验过程中通入氨气的作用各不相同。
步骤I是;步骤Ⅱ是还原氧化铜;步骤Ⅲ是。
⑸请根据该实验数据列计算式,证明氨气中不含氧元素。
相关计算式为。
32.(7分)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木炭粉和氧化铜反应后气体产物的成分。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Ⅰ.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Ⅱ.称取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12.8g,装入质量为52.3g的玻璃管中。
连接好装置。
Ⅲ.通一段时间氮气后,夹紧弹簧夹Ⅳ.加热玻璃管,使反应物充分反应。
Ⅴ.反应结束后仍缓慢通氮气至玻璃管冷却到室温。
Ⅵ.称得玻璃管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64.81g,装置B增重0.22g,装置C质量未改变。
已知:在通常情况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