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是快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分析:
《给予是快乐的》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切感受,激发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故事性强。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很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第一学段的后半段,学生初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爱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丰富不断拓展。他们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进入个性发展阶段。《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可以抓住文中小男孩面对新东西种种表现和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交替叙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自主合作,探究、交流、感悟和体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过程与方法: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理解课文内容,能从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他们的心理。
解决策略:朗读、感悟。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领悟“给予是快乐的”的内涵,懂得要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操。
解决策略:感悟、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提前预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创设氛围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有许多同学早上吃稀饭,没有中气!再来一次。
生:老师好!(大声)
师:这声音多响亮,显得多有精神。
二、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昨天,我在路上碰到两个小孩,他们俩争论一个问题,一个说拣到别人掉了的东西,是最快乐的;另一个说,把自己的东西送给需要的人是最快乐的。我也说不清楚,让大家来评一评,什么是最快乐的?
生:(略)
师:我暂时不发表意见,请同学们学习美国作家丹、克拉克写的《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后再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好吗?(出示课题)
三、写课题,读课题,想课题
⑴“予”字勿多撇;
⑵“给”字读(jí)不读(gěi)
⑶结合语境理解“给予”的意思。
四、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学生自由读课文后,出示教学挂图,读文看图,交流讨论课文大概意思)
1、学生自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围绕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开展阅读、讨论、交流、学习活动。
五、创设问境,揣测探讨中感悟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把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教学,第1部分1—4自然段,第二部分5—8自然段,第三部分9—13自然段)
学习1—4自然段,指导学生略读课后,多媒体出示课件:一
男孩睁大眼睛说:“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
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
提问:哇!表达了男孩怎样的心情?男孩希望什么?保罗认为男孩希望什么?你认为男孩希望什么?(学生围绕上述问题朗读、讨论、交流)
2、学习5—8自然段,指导学生略读课文后,出示多媒体课件:一个男孩转过身来说:“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提问:男孩为什么想坐着保罗的车回家?保罗的想法是什么?你的想法又是什么?男孩的想法是什么?(引导学生围绕上述问题默读、探讨、交流)
3、学习9—13自然段,指导学生略读课文后,出示多媒体课件:一辆新车行驶在宽敞的街道上,车窗上露出两张高兴的笑脸。街道两旁有圣诞树,巨大的玻璃橱窗、烤鹅、烤鸭……。
提问:保罗、男孩和他的弟弟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夜晚,为什么说是难忘的?猜一猜,他们三个人还看见了什么?保罗感受到了什么?你又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探讨、交流)
六、感知升华,联系实际,交流体会。
明确要求:你有什么心得,有什么想法,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想,都可以讲,如果有不理解的或什么问题也可以提。
方法指导:拿一支笔,在你有感想的地方,想说话的地方做上记号,争取发言。
活动设计:
1、各抒己见,交流分享。
2、把自己的深刻体悟用一句话写在黑板上。
3、对开课时提出的两个小孩的争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流。
七、自创作业,课外延伸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自己布置作业。
⑴做件好事品尝给予是快乐的滋味。⑵写篇读后感想,告诉人们给予的快乐。⑶读课后“阅读链接”谈体会。
板书设计
24、给予是快乐的
小男孩保罗
不是索取而是给予吃惊给予是快乐的
不是炫耀而是关爱湿润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