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学
《针灸推拿学》课程标准
《针灸推拿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2431507 适用专业:中医专业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90学时总学分数:5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1.针灸推拿学是一门介绍经络腌穴理论和针灸推拿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与中医临床各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是中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属于中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分总论及各论两大部分。
总论主要论述针灸推拿学的历史和发展概况经络的概念及功效应用。
脸穴分类,特定穴意义及应用,”俞穴定位的方法。
各论主要论述了各经脉的循行路线及其规律,腌穴的作用、定位、主治及操作,针灸技术中各种针刺灸法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推拿功法的基本姿势和练功方法,推拿作用原理及诊断方法,推拿技术中的手法操作及其他常用中医的治疗方法。
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顺利学习临床各科奠定基础。
2.课程性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经络循行路线及其规律,腌穴的作用、定位、主治及操作,针灸推拿的治疗原则、针灸处方的运用、推拿的基本治法及常见病的针灸推拿治疗,培养学生分析、运用针灸处方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开展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奠定良好基础。
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共90学时。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本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4.课程作用《针灸推拿学》是中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人体解剖学、《中医外科学》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教育部对于医学人才定位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要求我们学生的知识传授以“必须、够用”为度,如何掌握好这个度,我们进行了基层医院医生的需求调查,得出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并针对教学目标结合临床一线医生讨论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主要体现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对接的教学理念,即:授课前学生了解未来岗位知识需求,授课中有目的地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2023年针灸推拿学专业介绍
2023年针灸推拿学专业介绍
针灸推拿学是传统中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是指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治疗人体疾病,调节人体功能,达到保健和治疗的目的。
针灸推拿学不仅是中医学的一种传统疗法,也是现代医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针灸推拿学专业是以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为基础,培养掌握针、灸、拿、推等手段,懂得人体各器官和病理状态的针灸推拿学专家。
针灸推拿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临床应用能力,熟悉针灸推拿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独立开展针灸推拿治疗和保健的能力,适应中医学、现代医学和保健服务的需要的针灸推拿工作者和管理人员。
针灸推拿学专业是以传统中医学为基础,融合了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技术,将中西医学进行了有机融合。
针灸推拿学学科的主要内容包括: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学等基础学科,中医学理论、中药学,针灸学、推拿学、拔罐、刮痧、艾灸等各种手法、治疗病症的方法、保健理论、社会病学、医德医风等实践和理论方面。
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毕业生可在中西医门诊,社区卫生站,保健中心,康复中心,美容机构,酒店休闲设施等领域从事针灸推拿治疗、健康咨询、美容美体等方面工作。
还可以在中医院,医学大学,中医药研究所等单位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总之,针灸推拿学专业是医学实践的重要领域,是一门涵盖临床、科研、教学和服务的独特学科,是中西结合思想,为人类服务的独特宝贵的传统文化。
针灸推拿学 一级学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针灸推拿学一级学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这样:针灸推拿学是一门古老而重要的医学学科,它结合了中医经络学和按摩理论,通过对人体穴位和经络的刺激以及按摩手法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起到疗养、保健、治疗疾病的作用。
作为中医学中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针灸推拿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应用。
针灸学是指通过将细针插入人体特定穴位,刺激特定的经络和穴位来治疗疾病的学科。
它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理论等。
在针灸学中,针刺穴位是通过刺激经络来调节人体的气血流通,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来起到治疗作用。
推拿学是指通过按摩、拍打、揉捏等手法刺激人体穴位和经络,以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手法主要包括推、拿、按、揉等,通过刺激经络,调整气血运行,以达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调理脏腑的作用。
针灸推拿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已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康复治疗和疾病预防等领域。
针灸推拿学的研究发展现状表明,它不仅在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针灸推拿学正逐渐融入到一个更加综合的医学体系中,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针灸学和推拿学的定义、历史、原理和作用、应用领域以及研究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对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针灸推拿学的视角。
同时,还将从针灸推拿学的重要性、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这一学科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思考。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阐述针灸推拿学作为一级学科的意义和重要性。
文章结构部分则对整篇文章的框架进行了简要描述,包括了针灸学和推拿学的定义、历史、原理和作用、应用领域以及研究发展现状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明确了本文的目的,即探讨针灸推拿学对个人健康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针灸推拿学
针灸推拿学针灸推拿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穴位的位置、功能、特征,以及运用针、灸、推、拿等手段治疗人体疾病的理论与技术。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针灸推拿一直都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其历史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
针灸是指以中医学经络理论为基础,在人体穴位上采用特殊针具和针刺技术进行治疗的一种疗法。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针具穿刺皮肤,刺激穴位,以刺激人体自身的防御系统和自我修复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具备简便、经济、无侵入性、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推拿则是一种手法治疗方式,通过手掌、指肚、指尖、拇指等进行按摩、推拿、拿捏、揉捏等手法刺激人体的特定穴位和部位,达到调节气血、舒缓疼痛、活络筋骨、强身健体等效果。
针灸推拿疗法不同于西医的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它能够调整人体生理机能,使人体的防御能力得到提高,有效地治疗多种疾病。
近年来,随着针灸推拿在国际上的普及,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种疗法。
在中国,针灸推拿在中医医院、针灸推拿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地广泛应用,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灸推拿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学习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
在理论方面,学生需要学习针灸科学、推拿技术、中医理论等内容;在实践方面,学生需要进行针灸培训、推拿实践、临床实习等环节,从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因素,人们患病的概率越来越高。
针灸推拿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具备治疗速度快、创口小、毒副作用少、疗效稳定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但是,针灸推拿作为一种疗法,也有其局限性和适用范围。
在进行治疗之前,医生需要根据病情判断针灸推拿的适用范围。
总之,针灸推拿学是一门重要的中医学科,它通过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达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效果。
在未来,针灸推拿技术将进一步提高,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多选择。
高考专业详解-针灸推拿学专业介绍
针灸推拿学一、专业简介1.专业初识针灸推拿学是中医最古老的学科,又是近代发展最快的学科,它是通过针刺和推拿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这种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疗效明显、经济安全等特点。
临床实践表明,针灸推拿对内、外、妇、儿等科300种病症的治疗有不同程度的效果。
针灸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胆道结石、细菌性痢疾等,不仅用科学的方法定了疗效,而且用现代生理学、生化学等阐明其作用原理。
针灸镇痛原理的研究已深入到神经细胞、电生学和神经递质分子生化水平。
2.学业导航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中医临床技能、推拿医疗技术、针灸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针灸、推拿诊疗各科疾病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中医学、针灸推拿学。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人体解剖学、生物力学、中医古典医籍、经络腧穴学、刺灸学、手法学、功法学、中医内科学、神经病学、针灸临床治疗学、推拿临床治疗学、中医骨伤科学等。
3.发展前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入世”后,针灸推拿医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国际间交流日益频繁,国内医疗市场与国际医疗市场全面接轨,来华学习针灸推拿的人员日益增多,留学生教育蓬勃发展;国力充实,国家强盛,包括针灸推拿在内的我国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普遍地为世界所接受,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所占的份额更多,地位更重要。
在21世纪,自然疗法将得到飞速的发展,针灸推拿正以其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等特色和优势,日益为世界所瞩目。
二、人才塑造1.考生潜质致力于研究针灸推拿,练习过扎针,对生物力学感兴趣,研究过全身经络图,对中医古典医学书籍感兴趣,观察过针灸的治疗效果等等。
2.学成之后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本专业毕业生毕业生主要到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综合性医院针灸等部门从事针灸、推拿医疗及科学研究工作。
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什么
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什么针灸推拿学是一门古老而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它以针灸和推拿为核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灸推拿学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应用中医理论和技术,运用针灸和推拿手法来治疗各种疾病和健康问题。
本文将介绍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中医理论在学习针灸推拿学专业之前,学生需要先学习中医的基本理论知识。
这包括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医的诊断方法、中医的辨证论治等。
学生需要了解中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原则。
二、针灸学针灸作为一种重要的中医疗法,是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学习针灸的基本理论,包括经络学、经穴学、针刺法和灸法等。
学生还需要学习针灸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并且进行实践训练,熟练掌握针灸的实际应用。
三、推拿学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来调理身体的中医疗法。
学生需要学习推拿的基本理论,包括经络学、手法学和穴位按摩学等。
学生还需要通过实践训练,掌握推拿的基本技巧和应用方法。
四、解剖学和生理学为了深入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学生需要学习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解剖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各个部分和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而生理学的学习则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机能,为针灸推拿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五、疾病学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还需要学习一定的疾病学知识,以了解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
这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并能够根据具体疾病选择合适的针灸推拿方法。
六、实践训练学生在学习针灸推拿学专业期间还需要进行实践训练。
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可以锻炼操作技能,提升诊疗水平。
训练内容包括针灸和推拿的操作技巧、诊断能力和临床实践等。
综上所述,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习内容包括中医理论、针灸学、推拿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疾病学以及实践训练等方面。
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践训练,可以掌握中医针灸推拿的理论和技术,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针灸推拿专业人才。
针灸推拿专业课程
针灸推拿专业课程1.《推拿手法学》74学时课程简介:《推拿手法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本课程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主要研究推拿常用手法的操作技能、保健推拿常规操作方法,各种推拿技术方法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原理。
是针灸推拿分支学科,是重要的中医类公共基础学科,《推拿手法学》课程内容包括推拿手法发展简史、推拿练功、成人推拿常用手法、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保健推拿操作方法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推拿手法学的内容、作用原理和研究方法等有所了解和认识;熟悉推拿手法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掌握推拿手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要求等。
同时要求熟练掌握摆动运动、揉动运动、平面运动及振动运动类手法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临床应用。
掌握各手法的具体作用、临床运用并能够灵活演变,掌握扎实的推拿手法理论素养和手法技巧,手法熟练,动手能力强,具有良好的临床操作应用能力。
课程组师资队伍结构合理。
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长期从事推拿手法学教学,教学经验丰富,特色鲜明、实力雄厚。
同时拥有优良教学场所以及教学设施。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不断创新,在实践性教学方面已形成了较突出的特色。
2.《经络腧穴学》74学时课程简介:《经络腧穴学》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针灸的关系最为密切,是针灸推拿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经络腧穴学是研究经络系统地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腧穴的定位、主治和操作的一门基础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分布与走向、生理功能、临床运用、基础研究等等,以及十四经腧穴、常用奇穴的名称、定位、操作、临床运用、基础研究等等。
通过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学生掌握经络腧穴的基本内容,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及其所主病候,熟练掌握常用腧穴、经外奇穴、耳穴的定位、主治、配伍和刺灸法;具有在人体上准确划出经络、点出腧穴的能力。
通过《经络腧穴学》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应使学生具有相关知识和技术的运用能力,为学习《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和《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打下坚实基础。
针灸推拿学
针灸推拿学针灸推拿学起源于中国,是中国一种非常古老而有效的医学技术。
它是中华民族独创的综合性医学体系,系统性地研究人体的各种病理变化,利用针刺、热敷、拍打、拉筋等手法,协调疗效,有效治疗疼痛、萎缩和病变。
针灸推拿学是中医的一大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生理与解剖,而且还包括诊断、预防与治疗。
中医针灸推拿学的基本思想是“痛病治法”,即采用多种方法来达到使病人达到无痛,除病,化解痛苦与病痛抑郁等症状的效果。
针灸推拿学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技术,即以插入人体的不同穴位,以治疗病痛和除湿灸的方法;二是推拿技术,即以轻轻拉、推、拍、搓、按等手法,使整个身放松,给人以舒缓而快乐的感觉;三是法,也称心理商,就是根据病情通方式,洞察疾病的原因,指出治疗方向,以求得病人自身的心理调整,改善病情。
针灸推拿学对人体有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病症都可以得到有效治疗。
一般来说,针灸推拿学可用于治疗头痛、腰痛、睡眠障碍、关节炎、肩周炎、颈腰椎病、神经痛等,还可以用于改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病症。
针灸推拿学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它也是一种可以提高人们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的好方法。
它可以促进体内脏腑功能的正常运作,改善血液循环,活化细胞,滋养组织和器官,减轻长期病痛,缓解紧张压力,提高健康水平。
针灸推拿学虽然有有效的治疗疾病的功效,但在进行治疗时也应注意安全。
在选择医师和针灸推拿学的穴位时,要多加把关;在进行针灸推拿时,要谨慎操作,以免误伤;在拔针后,要及时休息,以免受到感染。
总之,针灸推拿学是中国悠久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它可以有效治疗各种疾病,能够帮助人们恢复健康,享受健康的生活。
但在进行治疗时也要注意安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针灸推拿学习
智能化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数字化针灸推拿诊疗系统,实现智能化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效率。
国际学术交流
01
通过国际针灸推拿学术交流,不断推广针灸推拿技术在国外的应用和发展。
针灸推拿技术在国外的推广
海外医疗服务
02
针灸推拿师可以通过海外医疗服务,为更多国外患者提供治疗服务,推广针灸推拿技术的应用。
教材出版和国际培训
03
通过出版专业教材和举办国际培训班,提高国外针灸推拿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促进针灸推拿技术在国外的普及和应用。
提高自身素质,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THANKS
感谢观看
针灸推拿的定义
针灸推拿起源于古代,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时期开始,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和创新,针灸推拿在防治疾病、保健强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灸推拿的历史
针灸推拿的定义与历史
针灸推拿的原理
针灸推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刺激穴位、调整经络气血,达到调和阴阳平衡的目的。同时,针灸推拿还可以刺激机体自身的免疫和修复能力,促进机体自愈。
03
推拿基本技能
推、拿、按、摩、揉、捏、弹、拨等,每种手法有不同的作用和适用部位。
推拿手法
根据作用和适用部位,推拿手法可分为全身推拿和局部推拿,以及根据不同治疗需求和目的进行的具体手法分类。
分类
推拿手法与分类
常用推拿穴位
头、颈、肩、背、腰、骶、臀、髋等部位的穴位,如太阳、风池、百会等。
作用
通过对穴位的刺激,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达到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疲劳、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
推拿操作流程与要领
04
针灸推拿的治疗方法
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
感冒
针灸推拿学
针灸推拿学针灸推拿学,也称中医理疗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独特的学科,它是指利用中医手法治疗疾病的技术和原理。
针灸推拿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最初是用铜针敲打肩背部来治病的,到了唐朝时期,逐渐有了针灸推拿学的形成,写有《黄帝内经》,对中医理疗非常重视,很多具有规范意义的作品在古代也都提出了一些理论。
针灸推拿学的内涵,包括针灸、推拿、拔罐、艾灸、壮骨ap等方法,它是按照中医理论的专业技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及疗效为目的。
把针灸推拿学看作是中医推拿的一种综合性技术,它的治病原理是通过人体的经络,调节身体的生理机能,起到刺激、活血、止痛、消炎、抗病功能。
中国针灸推拿学涉及到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方法,每一种方法各有自己的特性,都能够发挥作用。
其中,针灸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内容涉及治疗方法、穴位等,它不但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而且可以预防治疗疾病。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针灸推拿可以调节免疫功能,缓解痛风以及慢性病等症状。
推拿是中国古代医术研究中“五技”之一。
它是把人体的肌肉组织按照一定的技术,使肌肉回复正常状态,进而达到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
拔罐在医学上是利用拔罐仪器,以温柔的方式给人以物理刺激,达到促进血流、降低血清及缓解病症的作用。
艾灸是以中草药悬烟来温热人体的一种治疗方法,而壮验能有利于肌肉组织的修复和调整,起到疏通经络、活血祛瘀的作用。
针灸推拿学具有传统中医的理论基础,为人体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生理机能、缓解疼痛以及预防疾病。
现代针灸推拿学特别是近些年来,在临床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治疗关节炎、肩周炎、痛风以及慢性病等症状,取得了相当好的治疗效果。
针灸推拿学也是一种保健技术,能够按摩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结合推拿按摩,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达到延缓衰老、改善生理机能的效果。
随着中医理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针灸推拿学在保健技术、治疗疾病以及塑形身体等方面的作用,因此针灸推拿学在许多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针灸推拿学的定义
针灸推拿学的定义
针灸推拿学的定义
针灸推拿学是中医针灸治疗的一门学术,研究其穴位、药物、技术的运用,以及针灸和推拿的综合诊断方法,并进行综合治疗。
针灸学涵盖穴道的研究,分析针刺穴位的神经系统及非神经系统结构表现,掌握其具体位置,观察其临床症状,研究穴位有效性及疗效,以及针灸治疗时所应用的技术。
推拿学研究传统推拿疗法的表征及经络穴位,掌握惯用的推拿技术,并对其进行独特而有效的操作,以利于调节肌肉、神经、经络系统,来促进身体活动度,缓解肌肉紧张及僵硬,消除实体性疼痛、改善疾病发病机制。
综上,针灸推拿学既是一门以穴位疗法、药物治疗、推拿技术及其综合应用为主的学术,也是一门结合研究及应用的复杂学问。
它体现着中医辩证学术的综合精神,激发着持续的研究进步及医治实践。
针灸推拿学--考试重点
针灸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针灸方法和技术,并运用针灸方法和技术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
经络:经络系统是由经脉与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的体系,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
经脉是粗大的直行主干;络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督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又称“阳脉之海”任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又称“阴脉之海”冲脉:涵蓄十二经脉气血,又称“十二经脉之海”和“血海”五腧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穴,称为井、荥、输、经、合。
原络配穴法:本经原穴与其表里经的络穴相互配合应用时称为原络配穴法。
俞穴:又称“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与背腰部的腧穴。
募穴:又称“腹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熊腹部的腧穴。
郄穴:是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阴蹺脉、阳蹺脉、阴维脉、阳维脉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
八会穴:是脏、腑、气、血、经、脉、骨、髓之气所聚会的8个腧穴。
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当患者示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时,以中指近侧指间关节横纹水平为标准,四指宽度为3寸。
闪罐法:操作者一手持夹有燃着有乙醇棉球的止血钳,另一手持罐,利用闪火法将罐拔上后,利用持罐收的腕力外扳罐体,使罐迅速离开皮肤,此时可听到清脆的“嘣”的一声,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在汉代以前称“按蹻”“蹻摩”,汉代至明代多称“按摩”。
推法:以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经络穴位上,做单方向的直线或弧形推动,称为推法。
针灸起源与我国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度时期。
最早的针刺工具是砭石。
灸法起源于人类对火的利用。
《黄帝内经》的诞生,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基本形成。
《难经》除了论述中医理论,在对奇经八脉、五输腧穴等的认识上还补充了《内经》的不足。
《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
唐太医署负责掌管医药教育,内设有针灸医学专业。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
专业解析-针灸推拿学
针灸推拿学针灸推拿学(100512)隶属于中医学一级学科。
一、专业介绍1、研究方向目前,各大院校与针灸推拿学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
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为例,该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01推拿镇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02穴位功能特性03神经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康复研究04人体穴位生物物理特性研究05针刺手法量效关系研究06红外激光灸效应基础07推拿功法手法08腧穴功能特异性研究09针灸治疗眼科疾病的研究2、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综合性医院针灸等部门从事针灸、推拿医疗及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3、专业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中医临床技能、针灸、推拿医疗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针灸、推拿诊疗各科疾病的基本能力。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初试科目:01.02.04-09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03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07中医综合复试科目:针灸学(任选一门)(注: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5、相同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二级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民族医学等。
二、推荐院校针灸推拿学全国硕士招生的较强单位有:天津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等。
三、就业前景随着中医理论逐渐深入生活,针灸推拿学专业也广为大众所接受,其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因此有不错的就业前景。
四、就业方向该专业研究生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综合性医院针灸等部门从事针灸、推拿医疗及科学研究工作。
针灸推拿学专业基础设置
针灸推拿学专业基础设置针灸推拿学是中医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以针灸和推拿为主要疗法,对于人体的调理和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基础设置是培养学生对于针灸和推拿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学习,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础课程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医基础理论:学生需要学习中医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系统、脏腑理论等。
这些理论是针灸推拿学的基础,对于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实践非常重要。
2.针灸学:学生需要学习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包括经络系统、针灸穴位、针灸手法等。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病症对应的针灸治疗方法,并且学会正确的操作针灸技术。
3.推拿学:学生需要学习推拿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包括推拿手法、穴位按摩、推拿理论等。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病症对应的推拿治疗方法,并且学会正确的操作推拿技术。
4.解剖学:学生需要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包括人体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结构。
这对于学生后期的针灸和推拿实践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实践课程除了基础课程之外,针灸推拿学专业还设置了一些实践课程,以帮助学生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技巧。
1.针灸实习:学生需要到医院或者针灸推拿诊所进行实习,跟随有经验的医师或教授进行实际操作。
他们将学习如何诊断病症,并且学会正确地使用针灸技术进行治疗。
2.推拿实习:学生也需要进行推拿实习,跟随有经验的推拿师进行实际操作。
他们将学习如何进行推拿按摩,并且学会判断病症,选择合适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
3.临床实习:在临床实习的环节,学生将进行真实病例的操作,与真实病患接触。
这将帮助他们培养与患者沟通和诊断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他们对于针灸推拿治疗的理解。
学科发展趋势针灸推拿学作为一个传统医学学科,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
尽管现代医学发展迅速,但是针灸推拿学仍然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未来,针灸推拿学可能面临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结合现代医学: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针灸推拿学可能会和现代医学进行更深入的结合。
针灸推拿毕业总结
针灸推拿毕业总结引言在过去几年的学习生涯中,我在针灸推拿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我已经掌握了针灸推拿的基本技能和知识,能够独立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这篇毕业总结中,我将回顾我在针灸推拿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
针灸推拿的基础知识首先,在针灸推拿学习的初期阶段,我对于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我熟悉了人体的腧穴分布和经络系统,了解了针灸的原理和推拿的手法。
通过学习相关的经典著作和参加实践活动,我对于针灸推拿的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逐渐掌握了相关的基本技能。
实践经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有幸参与了多个实践项目,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我的技能和经验。
在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基本的脉诊和舌诊,能够准确地判断病情和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我还学习了常见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亲自操作进行针灸和推拿疗法。
通过在实践项目中的反复练习和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正确的手法和技巧,并能够针对不同的病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临床案例在针灸推拿学习的最后阶段,我有机会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所学内容。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接触到了各类不同的病例,并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治疗。
这一过程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因为它不仅让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使我更加了解和关注患者的需求。
在临床案例中,我遇到了一位患有腰间盘突出的患者。
通过仔细的观察和病史了解,我了解到他的腰部长时间过度使用导致了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我采用了针灸和推拿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腰部的功能也有所恢复。
这样的临床案例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针灸推拿的真正价值和功效,也增强了我在临床实践中的信心。
学习感受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充分认识到针灸推拿作为一门古老的中医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的独特之处,尤其是针灸推拿的独特疗效。
针灸推拿可以通过刺激腧穴和经络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推拿学》一、绪论:1、针灸理论(简述《内经》《甲乙经》《针灸大成》成书年代、作者及学术观点)2、对外传播。
公元6世纪,已经传到朝鲜、日本、印度;14世纪,越南;针灸传入欧洲是从公元17世纪开始的。
二、经络总论(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一)经络总论1、十二经脉(1)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2、奇经八脉(名词解释)3、经络作用:联系脏腑、沟通内外(通讯);运行气血、营养全身(运输、营养);抗御病邪、保卫机体(免疫)。
4、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说明,见书P19)(1)说明病理变化(2)指导辩证归经(3)指导针灸治疗5、小结:(1)手三阴经从胸走手,行上肢阴面,上中下,太厥少,肺包心,在手交手三阳经;(2)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行上肢阳面,上中下,阳少太,大焦小,在头交足三阳经;(3)足三阳经从头走足,阳明胃经在前,少阳胆经在侧,太阳膀胱在后,在足交足三阴经。
(4)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内踝上、八寸一下,前中后,厥太少,肝脾肾;八寸以上,前中后,太厥少,脾肝肾,在胸(腹)交手三阴经。
(5)任脉行体前,督脉行体后。
(6)当两手上举时,阴经脉气从下往上,阳经脉气从上往下;(7)阴经与阳经在手交接,阳经与阳经在头交接,阳经与阴经在足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腹)交接。
三、腧穴总论P22(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1、腧穴的治疗作用有哪些?(/主治特点)(1)近治作用;(2)远治作用;(3)特殊作用(双向良性调整作用、相对的特异性)2、腧穴的主治规律(1)分经主治(四肢部经穴);(2)分部主治(头身部经穴)3、特定穴(P25)(1)五输穴;(2)原穴、络穴;(3)郄穴(急性出血、疼痛);(4)背俞穴、募穴(五脏六腑器质性疾病);(5)下合穴;(6)八会穴;(7)八脉交会穴;(8)交会穴等.4、腧穴的定位方法(核心)(1)标准解剖学体位: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固定标志活动标志(书P27)(3)骨度折量定位法(速记编码):985,21椎;912,129;1813,1919;前8后6;3123 (4)指寸定位法(患者手指找穴):1寸:①中指同身寸:以被取穴者的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②拇指同身寸:以被取穴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
3寸:横指同身寸:被取穴者四指并拢,以其中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四、经络腧穴总论P31(一)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再返回沿胃上口,穿过横膈,入属于肺。
1、主治概要:(1)肺系病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咯血、胸痛等;(2)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肩背痛、肘臂挛痛、手腕痛等。
2、本经腧穴(11穴,口诀)(1)中府(肺之募穴):在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
主治:①咳嗽、气喘、胸满痛等胸肺病证;②肩背痛(2)尺泽: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缘凹陷中。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咯血等肺系实热性病证(肺的炎症疾病);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刮痧皮下出血)、中暑(藿香正气液)、小儿惊风等急症。
(3)列缺(络穴;八经脉交会穴,通于任脉):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偏正头痛、齿痛、项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面部疾患;③手腕痛(4)鱼际(荥穴):在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咽干、咽喉肿痛、咯血、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②掌中热;③小儿疳积(炎症充血水肿、渗出阶段痰黄、稠。
舌红)(5)少商(井穴)主治:①咽喉肿痛(刺、挤压出血、擦干,共10次;口服复方穿心莲)、鼻?、高热、昏迷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癫狂(二)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之尖端(桡侧),沿食指桡侧,经过1、2掌骨之间……肩部……返回到口角到上口唇。
1、主治概要:(1)头面五官病:齿痛、咽喉肿痛、鼻?口眼歪斜、耳聋等;(2)热病、神志病:热病昏迷、眩晕、癫狂等;(3)肠胃病: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等;(4)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手臂酸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等。
2、本经腧穴(20穴)(1)商阳(井穴):在手指,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病;②热病、昏迷等热证、急症。
(2)合谷(大肠之原穴):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①头痛、齿痛、目赤肿痛、鼻?、口眼歪斜等头面五官热毒病;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症;③热病无汗或多汗;④经闭、滞产、痛经、人流麻醉等妇产科病症;⑤牙拔除术、甲状腺手术等口面五官及颈部手术针麻常用穴。
(孕妇禁针!!)(3)阳溪(经穴):在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鼻烟窝”凹陷处。
主治:①咽喉肿痛、头痛、耳聋等头面五官病;②手腕痛(4)手三里:在前臂,肘横纹下2寸,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
主治:①手臂无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症;②腹痛、腹泻;③齿痛、颊肿(5)曲池(合穴):在肘区,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凹陷处。
主治: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症;②热病;③眩晕;④腹痛、吐泻等肠胃病症;⑤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症;⑥瘾疹、湿疹、?(P38)等皮外科疾病;⑦癫狂(6)肩髃: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
(屈臂外展,肩峰外侧缘呈现前后两个凹陷,前下方的凹陷即是本穴。
主治:①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等肩、上肢病症;②瘾疹(7)迎香: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主治:①鼻塞、鼻?等鼻病;②口歪、面痒等面部病症;③胆道蛔虫症(三)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上行鼻根,与足太阳经脉想汇合……1、主治概要:(1)胃肠病:食欲不振、胃痛、呕吐、噎嗝、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
(2)头面五官病:目赤痛痒、目翳、眼睑?动。
(3)神志病:癫狂(4)热病(5)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下肢痿痹、转筋2、本经腧穴(45穴)(1)承泣:在面部,眼球和眶下缘之间,瞳孔直下。
主治:①眼球?动、迎风流泪、夜盲、近视等目疾;②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2)四白:在面部,眶下孔处(面三针:四白、阳白、下关+合谷配合治疗)主治:①口赤痛痒、眼脸?动、目翳等目疾;②口眼歪斜、面痛、面肌痉挛等面部病证;③头痛、眩晕。
(治疗面部、眼睛、鼻)(3)地仓:在面部,口角旁开0.4寸(指寸)。
主治:口角歪斜、流涎、面痛等局部病症。
(4)颊车:在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闭口咬紧牙时咬肌隆起,放松时按之凹陷处。
主治: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角歪斜等局部病证。
(牙痛、面颊、腮)(5)下关(闭口取穴):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主治:①牙关不利、面痛、齿痛、口眼歪斜等面口病证;②耳聋、耳鸣、?耳等耳疾。
注:张口取穴:耳门、听宫(6)头维:在头部,额角发际直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证。
(主治头痛+太冲、风池)(7)缺盆(定位穴):在颈部外侧区,锁骨上大窝,锁骨上缘凹陷中,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等肺系及局部病证;②?(8)库房(9)乳中:难产(10)梁门(“中脘”替代穴):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腹胀、纳少、胃痛、呕吐等胃疾。
(减肥、封胃、治胃)(11)天枢: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旁开2寸。
主治:①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地机或三阴交治盆腔、生殖疾病等妇科)(12)梁丘:在股前区,髌底上2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
主治:①急性胃痛;②膝肿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证;③乳痈、乳痛等乳疾。
(专治胃出血、胃痉挛)(13)犊鼻:在膝前区,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主治:膝痛、屈伸不利、下肢麻痹等下肢、膝关节病证。
(14)足三里(合穴,胃下合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上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①胃痛、呕吐、噎嗝、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证;②下肢痿痹;③癫狂等神志病;④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⑤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常用温灸法)。
(15)上巨虚(大肠下合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6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①肠鸣、腹痛、腹泻、便秘、肠痈、痢疾等胃肠病证;②下肢痿痹(16)条口:在小腿外侧,犊鼻下8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主治:①下肢痿痹,转筋(小腿痉挛);②肩臂痛;③脘腹疼痛(动针:条口透承山,善治肩周炎)(17)丰隆(络穴):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外缘;条口外侧一横指上。
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癫狂;③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④下肢痿痹;⑤腹胀、便秘(18)解溪(经穴):在踝区,踝关节前面中央凹陷中,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癫狂;③下肢痿痹、踝关节病、足下垂等下肢、踝关节疾患;④腹胀、便秘(19)内庭(荥穴):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鼻?等五官热性病症;②热病;③吐酸、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胃病证;④足背肿痛、?趾关节痛。
(四)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末端,……进入腹部,属脾,联络胃……1、主治概要:(1)脾胃病:胃痛、呕吐、腹痛、泄泻、便秘等;(2)妇科病:月经过多、崩漏等;(3)前阴病:阴挺、不孕、遗精、阳痿等(4)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下肢痿痹、胸胁痛等。
2、本经腧穴(21穴)(1)隐白: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主治:①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②便血、尿血等慢性出血证;③癫狂、多梦;④惊风;⑤腹满、暴泻。
(2)公孙:在?区,第一?骨底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足三里、天枢、中脘);②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③逆气里及、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3)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主治:①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中脘、天枢);③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④心悸、失眠、高血压;⑤下肢痿痹;⑥阴虚诸证(4)地机: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主治:①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②腹痛、腹泻等脾胃病证;③疝气;④小便不利、水肿等脾不运作水湿病证。
(5)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①腹胀、腹泻、水肿、黄疸;②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③阴部痛、痛经、遗精;④膝痛(6)血海: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