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词虚化的机制_演化而来的语法_评介

合集下载

“了”由实向虚的虚化轨迹

“了”由实向虚的虚化轨迹

“了”由实向虚的虚化轨迹摘要:实词虚化是汉语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体现了汉语词汇、语法的重要规律。

基于汉语中实词虚化的重要背景,本文着重分析“了”由最初的实词义向虚词义的过渡过程。

关键词:了;实词虚化;本义;引申义一、实词虚化传统语言学把“实词”、“虚词”通常叫为“实字”、“虚字”。

中国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首次创立了汉语的词类划分,马建忠用“有解”和“无解”来区分实词和虚词,并对实词和虚词下了定义:“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

无解而帷助实字之情态者曰虚字。

”【1】马氏根据意义来区分实字和虚字,认为虚字是实字的辅助成分,句法结构上依附实字,意义上补充实字在情态、辞气方面之不足。

【2】实词是能够单独作句法成分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虚词是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的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

《马氏文通》里提到了:“虚字概皆假借于有解之字。

”【3】马建忠认为,汉语虚词多为实词虚化而来。

“语法化”是研究汉语语法的重要切入点,它大致相当于实词虚化。

实词虚化是指语言系统中一些原来有实在意义的实词在语法演变中变为只表示语法意义的成分。

也就是指词的词汇意义向语法意义转变,而成为虚词。

可以说在语言发展的初期是没有虚词的,而现在我们所使用的虚词绝大部分都是由上古时期的实词进行虚化而得来的。

我国汉语的实词虚化研究由来已久,在历代虚词研究中已有虚化思想萌芽,梁末北宋的许锴在《说文系卷》的《类聚》卷三十七中已谈及虚词来源的问题。

【4】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历代学者对虚词进行了充分研究,并积累了大量实词虚化实例的同时,我国学者引进西方当代语法化理论,汉语语法化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我国实词虚化研究理论趋于成熟。

二、“了”的实词意义本文选取“了”来论述汉语实词的意义演变和虚化的过程。

现代汉语的语气词“了”(lē)由实义动词“了”(liǎo)虚化而来。

【5】前者是虚词,后者是处于过渡阶段的实词。

“了”最初在汉语中是作为实词出现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为实词出现的“了”有哪几种意义:1、用作动词。

词汇化与语法化

词汇化与语法化

词汇化与语法化一、本文概述《词汇化与语法化》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语言演变中的两个重要现象:词汇化和语法化。

这两个过程在语言的自然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塑造了语言的形态和结构,也影响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功能。

词汇化指的是语言中的词汇元素如何通过组合和重新分析形成新的词汇项,而语法化则关注语言中的语法元素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包括词类转变、语法结构的变化等。

本文将首先介绍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阐述它们在语言演变中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通过具体的语言实例来展示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具体过程,包括词汇项的形成、词义的演变、语法结构的变化等。

我们还将探讨词汇化和语法化对语言理解和语言教学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个概念。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视角,同时也为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词汇化现象分析词汇化,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指语言中原本独立的词或词组在某些情况下结合成一个新的词汇单位的过程。

这一过程往往涉及到语义、语法和语用等多个层面的变化。

词汇化现象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词汇库,也对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词汇化现象的产生通常与语言的使用环境密切相关。

在长期的语言使用中,人们为了表达更为复杂或特定的概念,往往会将一些常用的词组或短语固定下来,形成一个新的词汇单位。

这种固定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语义的泛化或特指化,使得新的词汇单位能够承载更多的信息或表达更为精确的概念。

词汇化现象在语言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词汇化使得语言更加简洁、高效,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日益复杂的交流需求。

另一方面,词汇化也促进了语言的创新和发展,为语言带来了新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

然而,词汇化现象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一方面,词汇化可能导致语言的模糊性和歧义性增加,使得语言的理解和使用变得更加困难。

对实词虚化的再认识_从_之_字的演变谈起_闵爽

对实词虚化的再认识_从_之_字的演变谈起_闵爽

对实词虚化的再认识_从_之_字的演变谈起_闵爽第10卷第1期兵团教育学院学报vol.10 No.1 2000年第1期 JOURNAL OF BINGTUA N EDUCATION INSTITUTE Mar.2000 对实词虚化的再认识———从“之”字的演变谈起闵爽摘要实词虚化是汉语虚词产生的主要途径之一。

由“之”从上古,经隋唐、元、明清,至现代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情况,可看出实词虚化的过程,它显示了:实词虚化受词义引申的影响,受句法结构的制约,同时也是语言表达的需要,而且这种演变又是有系统性的。

关键词实词虚化词义引申句法结构语言表达系统性古代汉语中的大部分虚词是由实词演变而来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实词怎样发生演变,演变的原因是什么?一般的语法著作常常以“实词虚化”一语带过,未加深究。

这易使人简单地认为实词虚化似乎只是实词意义减弱的过程,仅仅是通过词义的引申而产生的。

这样理解既不全面也不准确。

笔者认为:实词虚化是词的性质的变化,因此,它受词汇意义变化的影响,受句法结构的制约,是语言表达的需要,而且虚化发展又是有系统性的。

本文试图通过对“之”字演变的分析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疏漏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教。

“之”在甲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说文》:“之,出也。

象过,枝茎益大,有所之。

者,地也。

”卜辞:“从止从,人所之也。

”《尔雅·释诂》:“之,往也。

”由以上材料可知,“之”在上古汉语中最初的意义是:“往,到……去”,是个动词。

例如:(1)“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论语·公冶长》(2)“子路不说,曰:`未之①也,已,何必公山氏之②之③也?'”《论语阳货》译:子路不高兴,说:“没有(地方)去便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氏那里呢?”之①:动词,往,去。

之②:提宾助词。

之③动词,往,去。

(3)“然友之邹问于孟子。

”《孟子·滕文公上》(4)“宋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

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

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

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作者:沈家煊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刊名:外语教学与研究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年,卷(期):2004,36(4)被引用次数:53次1.Brown P.S·C·Levinson 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19872.Bybee J.R·Perkins.W·Pagliuca The Evolution of Grammar: Tense, Aspect, and M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19943.Geis M L.A. M. Zwicky On invited inferences 19714.Grice Logic and conversation 19755.Hopper P J On some principles of grammaticalization 19916.Horn L R Toward a new taxonomy for pragmatic inference: Q-based and R-based implicature 19847.Presupposition and implicature 19968.Jacobs A.A·H·Jucker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pragmatics 19959.KEMPSON R Ambiguity and word meaning 1980koff G.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198011.Levinson S C Pragmatics and the grammar of naphora:A partial pragmatic reduction of Binding and Control phenomena 198712.Pragmatic reduction of the Binding Conditions revisited 199113.Three levels of meaning 199514.Presumptive Meanings: The Theory of Generalized Converertional Implicature 200015.Martinet A A Functional View of Language 196216.McCawley J 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and the lexicon 197817.Meillet A Comment les mots changent de sens 195818.Meillet A Comment les mots changent de sens 195819.Traugott E C.R. B. Dasher Regularity in Semantic Change 200220.Zipf G K 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 194921.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22.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当代语言学 199823.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24.查看详情 20041.崔竹英广告语的语用浅析[期刊论文]-商情 2010(15)2.王泓.涂靖玩笑话语的语用推理机制[期刊论文]-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3.邓瑶"万一"的功能差异及其演变动因[期刊论文]-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6)4.张定.丁海燕助动词"好"的语法化及相关词汇化现象[期刊论文]-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9(5)5.刘红妮"则已"的词汇化和构式语法化[期刊论文]-古汉语研究 2009(2)6.王衍军《醒世姻缘传》中的[VC了]式能性述补结构试析[期刊论文]-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3)7.罗耀华.牛利"再说"的语法化[期刊论文]-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9(1)8.白美娴英语副词性元话语功能新探[期刊论文]-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2)9.刘思实验语用学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当代语言学 2008(3)10.曾传禄也谈"V来V去"格式及其语法化[期刊论文]-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8(6)11.苏联波语言的模糊性与模糊化认知[期刊论文]-中华文化论坛 2008(3)12.屈春芳同源宾语构式的生存性及其修饰语的语义功能[期刊论文]-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13.赵学德.王晴语言变化的动因、特征和趋势[期刊论文]-山东外语教学 2008(3)14.陈新仁"转喻"指称的认知语用阐释[期刊论文]-外语学刊 2008(2)15.黎定平词尾标记-e的消失与英语结构对称性破缺[期刊论文]-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4)16.李金满.王同顺词汇化和语法化的接口——"X们儿"的演变[期刊论文]-当代语言学 2008(1)17.周筱娟汉语恭敬语的和谐语用特色[期刊论文]-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3)18.张建理新奇隐喻的动态识解研究[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5)19.高育花"不免""难免""未免"的语法化[期刊论文]-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8(3)20.王军英语指称词语与数量象似性原则[期刊论文]-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2)21.胡开宝.王彬外来词翻译与汉语词义的扩大[期刊论文]-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1)22.白云论常用动词虚化程度的等级性——以"吃""打""看""听""走"的虚化为例[期刊论文]-语文研究 2007(3)23.徐朝红.易永姣副词"顺路"的产生和发展[期刊论文]-古汉语研究 2007(3)24.吴福祥汉语方所词语"後"的语义演变[期刊论文]-中国语文 2007(6)25.刘晓林也谈"王冕死了父亲"的生成方式[期刊论文]-中国语文 2007(5)26.王娟英语情态动词语义演变的动因及合理性探析[期刊论文]-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6)27.谷峰从言说义动词到语气词——说上古汉语"云"的语法化[期刊论文]-中国语文 2007(3)28.张占山.李如龙虚化的终极:合音——以烟台方言若干虚成分合音为例[期刊论文]-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2)29.王玲玲"开心"探源[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07(6)30.鲁瑛"××族"词类的语言学研究[期刊论文]-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10(2)31.陈新仁词汇阻遏现象的顺应性阐释[期刊论文]-外语学刊 2007(1)32.李卫清多义词词义的演变及动态建构[期刊论文]-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33.胡勇论"一直以来"[期刊论文]-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6(4)34.齐春红现代汉语语气副词"可"的强调转折功能探源[期刊论文]-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5.杨洋.董方峰对汉语基本味觉词"苦"的认知语用分析[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06(11)36.蒋景阳溯因推理对幽默的解读[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3)37.关红峻语用失误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期刊论文]-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4)38.訾华东Zipf省力原则对新旧格莱斯语用思想的影响[期刊论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5)39.乐耀从语用的认知分析看 "不是+NP+VP,+后续句"[期刊论文]-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6(3)40.周凌英语口语中省略的语用分析[学位论文]硕士 200641.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期刊论文]-语言科学 2005(2)42.关红峻"半句话"的语用分析[期刊论文]-中华素质教育 2005(1)43.覃建平论思维模式,语言的社会公约性与意义分析的关系[学位论文]硕士 200544.王振来现代汉语被动表述多角度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45.解晓楠由“让”、“叫”构成的一类特殊句式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46.史金生.孙慧妍"但(是)"类转折连词的内部差异及其形成机制[期刊论文]-语文研究 2010(4)47.杨万兵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48.李绍群现代汉语“名<,1>+(的)+名<,2>”定中结构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49.刘丽艳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学位论文]博士 200550.周筱娟现代汉语礼貌语言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51.张凤娟将来时标记语法演变的概念化模式及认知机制[期刊论文]-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5)52.刘件福外贸英语信函中的表情功能[期刊论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4(4)53.曹德和.刘颖修辞学和语用学关系的回眸与前瞻[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4)本文链接:/Periodical_wyjxyyj200404001.aspx。

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的汉语介词研究

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的汉语介词研究

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的汉语介词研究摘要:近年来,有众多学者对汉语介词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试图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的汉语介词进行浅析,从四个方面了解汉语介词语法化的研究历程:(一)实词虚化的过程;(二)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三)介词语法化的语义条件;(四)介词语法化的宾语扩充。

关键词:介词汉语研究历程介词在庞大的汉语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的词类。

在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介词的数量不断扩大。

介词在汉语语法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但可跟名词相结合构成介词短语,充当状语、定语等句法成分。

一、介词的定义介词是语法中用来表现一个字的文法功能的词汇或词缀,通常用于某一名词或代词前面,也可用于某一具有名词性质的短语之前。

介词和这样的词语或短语组成介词结构,主要用来表示时间、状态、方式、目的、原因以及比较对象等。

介词在语法结构中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

总而言之,介词虽不能单独使用,却在汉语语法体系中不可缺少。

二、介词语法化的研究(一)实词虚化的过程实词大多指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具有一定意义的词类,而虚词是指并无实际意义却在句子中有着语法意义的词类。

因此,将一个具有词汇意义的词转化为只在句中搭配使用的词就是实词虚化。

在实词转化为虚词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实词都可以虚化,只有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有关联的实词才可转化为虚词。

如:“以”作介词时有6种用法:1.可以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5.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以”作动词时有实际意义:1.认为,以为;2.用,任用。

实词虚化的过程要看这个词在不同句中所代表的意义。

(二)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很多情况下,词汇之所以会语法化,是由实词的句法位置改变造成的。

当宾语出现在连谓结构中,动词就具备了语法化的嵌体。

动词词义虚化过程中的义素变化

动词词义虚化过程中的义素变化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6期动词词义虚化过程中的义素变化*李 永提要 在词义的虚化过程中,构成一个义位的各个义素所起的作用不是等价的,可虚化动词往往存在某种可范畴化的义素,该义素在整个过程中始终规定着发展的格局并引导着衍化的方向。

基本结论是:(1)词义虚化往往以某一相关义素的凸显作为起点,相关义素指语法义素,有时也可以是某种理性义素;(2)作为虚化起点的语法义素,其凸显和虚化可通过语义引申机制和句法促动约束机制来进行,但也存在两种机制并存的情况。

关键词 动词;虚化;义素;理性义素;语法义素虚化是词义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和特殊形式(蒋绍愚1994)。

一个实词在发展过程中,实体义被消解,边界逐步淡化,从而生成范畴化的语义。

本文把虚化看成一个实词词义的范畴化过程,该过程可导致直接的语法成果。

从历史上看,一个虚词其范畴化语义即语法意义的形成过程,也就是该词态的动态衍生过程,其间必然伴随着义素的变化。

词义虚化是词汇虚化在语义层面的表现,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词的整体义或者义位义,本文则把义素分析理论贯彻到动词词义的虚化研究,以义素的发展变化作为分析参数,考察描写一个虚词语义的生成过程,把词义虚化的描写归结到义素发展衍化的细节,并对相关义素的凸显 虚化机制进行描述。

本文的基本观点有二:一,词义虚化往往以某一相关义素的凸显作为起点。

相关义素主要指具有某种概括性和涵盖性的语法义素,有时也可以是理性义素中的核心义素或非核心义素。

二,作为虚化起点的语法义素,其凸显和虚化主要通过语义引申机制和句法促动约束机制来进行,有时两种机制也可能同时发挥作用。

一 理性义素和语法义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开始以现代语法化理论来研究实词虚化问题,认为实词的虚化受语义、句法、语用和人的认知能力诸因素的影响(沈家煊、吴福祥2005)。

就语义来说,实词虚化往往与自身语义特征或义类有关,这就是语义相宜性(H opper et a.l1993)。

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

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

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一、本文概述1、简要介绍实词虚化的概念及其在语言学中的重要性。

实词虚化,是语言学中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它指的是词汇在语言演变过程中,由原本具有明确实在意义的实词,逐渐发展出抽象或虚化的意义和功能。

这一概念涉及了语言使用习惯、语境变迁、社会文化影响等诸多因素。

在汉语中,实词虚化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之”“者”“所”等词在古代汉语中曾是实词,但在长期的语言使用过程中,它们的意义逐渐虚化,成为了连接词语或句子的虚词。

实词虚化的研究在语言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揭示了语言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

通过对实词虚化现象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语言是如何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交流需求的改变而不断发展的。

实词虚化对于语言理解和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交流中,准确理解词汇的实际意义及其虚化后的用法,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思想,避免歧义。

对于语言教学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实词虚化的研究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因此,对实词虚化机制的深入探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语言的本质,还能为语言应用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2、概述《演化而来的语法》一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目的。

《演化而来的语法》一书深入剖析了实词虚化的机制,为我们理解语言演化的过程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该书以语言演化为主线,详细探讨了实词如何从具体的词汇意义逐渐演变为语法功能,以及这种演化过程中涉及的多种机制和因素。

该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对实词虚化机制的全面分析,以及通过具体语言实例对这种机制进行实证。

作者不仅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实词虚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还详细阐述了语法化、词汇化、语境化等关键概念,以及它们在实词虚化过程中的作用。

该书还深入探讨了实词虚化与语言使用、语言接触、语言类型等因素的相互关系,为我们揭示了实词虚化机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研究目的方面,《演化而来的语法》旨在通过对实词虚化机制的深入研究,深化我们对语言演化规律的理解,并为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

【2019年整理】Grammaticalization语法化

【2019年整理】Grammaticalization语法化

语法化主要研究内容



根据上述学者的论述和我们的理解,我们拟将语法化描写为: 从认知角度阐述语言中原来实意性词语和表达式(以及典型概 念结构)在语言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虚化(或显性)成为稳定 的语法标记或手段,抽象语法构造或惯用表达的过程和结果. 当某一可以单独使用的实义性词语逐步被抽象化后,离原来的 实在意义会越来越远,往往成为不可单独使用的语法词素. 从认知的角度来说,着实际上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 映射和转移的结果,是一种隐喻现象,其间必然包含了作为概 念化主体的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心理,语法化不可避免地受到语 用和语义的驱动,必然具有认知上的理据性.因此,语法化具 有语义和语用特征,我们应该对这种象似性现象作出深入合理 的解释.

而第三层次的研究则是广义上的语法化, 涉及到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中心内容之一, 语言结构如何体现出典型的概念结构或事 体结构等。典型的概念结构或事体结构等 如何被显性化为语法构造,人们在体验的 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概念基型,在其上有形 成了几个“典型事件模型”,语言中的语 法构造和基本句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 的。这也是一种广义的语法化现象。

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 (梅莱) 于1912年在其论文 “语法形式的演化” 中首先提出 “语法化”这 一术语, 认为语法化主要研究自主词转化为起语 法作用的成分 (the transition of autonomous words into the role of grammatical elements, 参见Ungerer & Schmid, 1996: 255) 他们都认为通过语法化过程的研究, 可以从历时 的角度寻找语言形式和功能演变的动因,进一步 揭示人类的认知与语言发展之间的象似性现象, 以进一步证明语言不是一个自治的系统, 并将语 言的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从更深 层次上对语言作出认知解释.

实词虚化的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

实词虚化的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

实词虚化的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作者:韩丽国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1期韩丽国(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摘要:纵览汉语发展演变史,其基本基调是具有完整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实词逐渐摆脱掉词汇意义的束缚,而只剩下语法意义,从而逐渐演变为只能在词中、句中起到"起、承、转、合"等不同意义的虚词。

而词语由实词向虚词的转变,不单单意味着其词汇意义的消失和语法意义的坚守,也凸显出了更为深层次的语法理论的变革与整个汉语结构体系的演变。

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大的背景前提,逻辑清晰地梳理了汉语发展演变过程中虚词的从无到有、部分实词意义的词汇意义的逐渐消退、实虚词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转化,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由于这一系列变化而带来的汉语语法理论的发展和变革,希冀能够为相关专业的从业者和爱好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实词虚化;现代汉语演变;语法理论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1-0163-03在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实词虚化是一个悠久历史、不得不提的关键环节。

由于句法发展和交际完整意义表达的需要,古汉语中的一小部分实词在逐渐降低自身原有词汇意义的同时,其内在的语法意义却逐渐抬升,并最终完全失去其自身的词汇意义,而形成完全意义上的虚词,此即为实词虚化。

由于汉语史的悠久绵长,所以实词虚化的研究也较为充分,特别是近代学术界引入了当代语法理论之后,实词虚化的语法化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词汇意义基础上的虚词演化机制我们上述论及了虚词的产生原因和实词虚化的机制,但有一点却不容忽视,即汉语中有成千上万个实词,而且仅仅常用的实词数量就数以千计(而且现如今这一数字还在急遽增加),但却不是所有的实词都可以通过这一机制而褪去自身的词汇意义而演变为只具备语法意义、在句中起连接不同成分作用的虚词。

之所以会呈现出上述的区别,关键一点在于不同实词的词汇意义不同,这也就解释了缘何有的实词可以顺利地转化为虚词,而绝大多数的实词却不能转化为虚词的原因。

汉语虚化、语法化研究综述(上)

汉语虚化、语法化研究综述(上)

汉语虚化、语法化研究综述(上)[摘要]汉语实词虚化、语法化研究对现代语法化理论进行了补充、修正、丰富和发展,为汉语研究、语言学理论和普通语言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走到了国际语言学界学术研究的前沿。

[关键词]虚化;语法化;综述语法化指包括形态、虚词和构式等多种语法形式和语法范畴的形成过程,是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

语法化研究是对这种普遍现象展开描写和解释的历史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式。

由于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语序古今差别不大,因而对虚词的研究成为探讨汉语语法表达和语法演变的最主要的传统。

但起自于上古的语助研究和中古的虚词研究一般关注虚实之间的语音假借关系,而非语法演化关系,有现代语言学理论意义萌芽的实词虚化的阐述最早似乎仅可追溯至清袁仁林《虚字说》中的“体用不相假”即名词与动词不是语音假借关系的相关说明。

从袁仁林到马建忠,中国传统语言学家讨论虚化问题都存在重大局限:1.把名词到动词如“盖”的两种词性的转类视为虚化现象,这与今之主流观点不一致;2.多讨论实词到虚词的语义演化,而基本不讨论相关句法的变化;3.从不考虑如何对虚化现象做出解释。

如果把袁仁林《虚字说》著作完成的1710年视为中国传统语法化理论的起点,那么这个时间并不比西方从事语法化研究的时间早很多。

Lehmann(1995)和Heine(2003)认为西方语法化起自于法国哲学家Condillac(1746),关于时态后缀和其他屈折形式源自于独立词和英国语言学家Tooke(1786),关于功能词由必需词演化而来的论述。

[1]87Bopp(1816) 列举了许多印欧语言实词虚化的实例;schlegel(1818)以指示代词变为定冠词、one变为不定冠词、have变为完成体标志等说明虚化是为了加快语言交流速度而产生;Humboldt(1825)提出语法形式产生和形成的四个阶段,并将这些阶段同他的语言类型学联系起来;A.Meillet(1912)创造出“Grammaticalization”一词,将从词汇形式向语法形式的演化称为语法化,并提出虚化产生的新语法形式会引起整个语法系统的变化、语法化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和虚化的程度跟使用频率成正比等三个著名观点,被认为是当代语法化研究的先驱;Sapir(1921)谈到过“形式比它的概念内容存活得长久”,是语法化研究中的语义滞留现象的表述。

语法的演变

语法的演变

各家对于汉语史的不同分期



王力在《汉语史稿》中提出的分期: 上古期: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入华以前) 过渡期:三----四世纪 中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期) 过渡期:十二、十三世纪 近代: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 过渡期: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现代:五四运动以后
以往关于语法演变机制的研究

最早明确讨论语法演变机制的学者似是法国语 言学家梅耶。在《语法的形式的演化》一文中, 梅耶指出,语法形式的建立主要有两个过程: 一是“类推”,即一个形式因类似于另一个形 式而产生;二是“语法化”,即一个本来独立 的词转化为表达语法功能的成分的过程。需要 指出的是,梅耶这里所说的“语法化”跟现在 的含义不尽相同,其实是指“重新分析”。可 见,在梅耶看来,语法演变机制有两种:一是 类推;二是语法化

1976年5月,著名华裔语言学家李讷教授在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校区主持召开了 “句法演变的机制”的学术研讨会,其成 果是1997年德克萨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著 名论文集《句法演变的机制》。这个论文 集中,有两篇重要的文章专题讨论语法演 变的机制,一是加州大学圣迭戈校区兰盖 克教授的《句法的重新分析》,另一篇是 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汀布莱克教授的《句 法演变中的重新分析和实现。》
一、上古语法的特点


上古:从殷商至西周是上古前期,从春秋 战国到秦是中期,西汉是上 古后期,东汉 是过渡期。 首先,词类还没有相互区别开来的语法标 志。一个词往往兼有名词、动词、形容词 的词性。在上古汉语里,词序重于词性, 词性有很大的灵活性。

同时,在上古前期的卜辞里,已经有形容 词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也有动词用作使 动的例子如“王吉兹卜。”“吉”是形容 词,这里却作意动用法,即王认为此卜吉 利。这些历史特点说明,上古汉语已不是 结构简单而是相当发展的语言。

向熹《简明汉语史》期末复习

向熹《简明汉语史》期末复习

向熹《简明汉语史》期末复习一、汉语语法发展的特点和趋势1、虚词的发展。

虚词是汉语最重要、最活跃的语法手段。

(1)实词虚化,即所谓语法化,是汉语虚词产生的主要方式。

实词虚化的条件:①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词在句中处于主要位置时,它是说话者注意的重点,不容易虚化。

如果词在句中处于次要位置,它就比较容易虚化。

如:“看”在句中做谓语是看见,不容易虚化,只有放在别的动词后面才会虚化表示尝试的助词。

②实词本身的意义。

虚词的语法意义往往就是实词的词汇意义进一步抽象化的结果。

如:助词“了”、“着”,介词“被”、“把”是由“终了”、“附着”、“遭受”、“把持的意义虚化来的。

(2)虚词转化。

①某些略带实义的虚词可以转化为另一类完全没有意义的纯虚词。

如:古代反复问句的否定部分通常省去主要动词,否定词处于句末,就会进一步虚化。

②某一虚词与另一虚词本无关系,因为在句中出现的位置相同,它就可以取代另一虚词的用法并转化为另一类虚词。

(3)单音虚词复音化,1单音虚词连用为复音虚词,如“假”、“令”连用为“假令”;2单音虚词重叠为复音虚词“渐”重叠为“渐渐”;3单音虚词附加成分“为了”、“为着”;4词组凝固为复音虚词“然而”、“虽然”。

(4)虚词应用规范化。

①新的虚词淘汰旧的虚词,或者势力强的虚词淘汰实力弱的虚词。

②某些虚词的用法得到调整,由分工不大明确到逐渐分工明确。

2、句法的发展(1)词序固定化。

汉语词类缺乏形态变化,词序成为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

主语在谓语前,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前,宾语、补语在动词后,这是古今一致的词序。

(2)句法手段多样化。

如:随着“被”“把”的虚化,产生了多种新的被动式和处置式;随着“得”的虚化,产生了多种新的可能补语、结果补语和程度补语。

(3)句子结构严密化。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单句力求结构完整。

○2复句逐渐由意合走向形合。

(4)句子容量不断扩大。

○1句子成分复杂化。

一个句子可以出现多主语、多谓语、多定语、多状语,而主语、谓语、定语、状语本身又可以是各种相当复杂的词组或句子形式。

语法化——精选推荐

语法化——精选推荐

从历时性角度看语法化“共时性”和“历时性”是语言学的重要区别性概念,共时的描写取特定的时刻作为观察点,大多数语法描述就是这种性质的。

历时语言学是在语言的历时烟花中研究语言。

我认为这两者在研究语言现象的时候是密不可分,是语言研究的两个平面,它俩是相互启迪启发的。

下面着重从历时角度看语法化的发展。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 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

例如:go在 it’s going to rain中的意义,词缀-ful;-less;-ship;-ly 等……一开始是自由词素,渐渐失去其词汇意义而带有更抽象的意义,形式上也简略了些。

既然语法化,是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的成分,是一个“渐渐失去其词汇意义的”过程,那么语法化肯定是一个变化发展的概念,其历时性特征是比较明显的。

从历时性的角度看语法化,要了解语法化产生的原因,其发展的过程,和每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及特征。

先来看语法化产生的原因。

至于语法化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尝试解释。

有人从语言交流信息所要满足的条件出发来寻找语法化的原因,,有人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来寻找原因, 比如说, 人的认知规律就是从具体到抽象;我认为语法化产生的原因肯定不是单一的,必定是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

像词缀的产生,既是满足语言productivity的表现,因为与词缀想结合可以再创造出许许多多新词,它也是满足语言交流需要经济性的表现,因为人们不用再去创造新的单词,可以大大的减少记忆量。

沈家煊说“研究虚化能够揭示人的语言心理, 虚化研究也必须跟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心理结合起来。

”按照沈家煊的观点,虚化的机制有五种:( 1) 隐喻, ( 2) 推理, ( 3) 泛化, ( 4) 和谐, ( 5) 吸收。

除了举出这五种机制,他还着重强调不同的虚化机制并不都发生在虚化的全过程, 而是发生在虚化的不同阶段,隐喻机制只在虚化的早期阶段起作用, 也就是发生在实词变为较虚实词的阶段; 推理机制贯穿虚化的全过程; 泛化基本上也贯穿始终, 但是语素变得越虚就越不易再继续泛化; 和谐和吸收两种机制只在虚化的晚期起作用, 也就是发生在虚词变为更虚成分的阶段。

实词虚化研究述评

实词虚化研究述评

学术研究2004年第10期实词虚化研究述评q金春梅[摘要]本文以虚词研究为切入点,从断代、词类等角度介绍和评价了近年来的实词虚化研究,并指出这一研究领域的薄弱点,对今后的研究作了展望。

[关键词]实词虚化研究述评[作者简介]金春梅,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北京,100871。

1中图分类号2H0311文献标识码2A1文章编号21000-7326(2004)10-0141-03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在中国传统语言学中称为/实词虚化0,是实词虚化为语法标记的过程。

关于国外语法化研究的概况,沈家煊(1994、1998)、孙朝奋(1994)、文旭(1998)作过介绍;国内的语法化或实词虚化研究状况,洪波(1998)、吴福祥(2000)等也有所论述。

实词虚化研究探索部分虚词的来源,它主要涉及词汇和语法问题,我们着重从虚词论著中看实词虚化的研究状况。

一、虚词著作从第一部虚词著作)))元代卢以纬的5助语辞6到现在,虚词著作虽多得数不胜数,却基本上可用一个/释0字来加以概括。

它们主要是解释古汉语虚词语法意义及作用的工具书。

近年来出现了专书和断代虚词研究著作,前者如何乐士(1989)5左传虚词研究6、(1994)5左传范围副词6,香坂顺一(1992)5水浒词汇研究:虚词部分6,龚千炎(1994)5儿女英雄传虚词例汇6等。

后者如吕叔湘著江蓝生补(1985)5近代汉语指代词6、刘坚等(1992)5近代汉语虚词研究6、曹广顺(1995)5近代汉语助词6、孙锡信(1999)5近代汉语语气词6、马贝加(2002)5近代汉语介词6、蔡镜浩、董志翘(1994)5中古虚词语法例释6等。

其中和实词虚化问题相关的主要有如下著作:1.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教研室(1999)编的5古代汉语虚词词典6反映了虚词词典的最新水平,该书策划于1985年,成书于1994年,历时十年。

此书的编写意图之一是反映虚词的历史变化,从汉语史角度出发,对每个虚词进行历史的研究,得出虚词发展演变的轨迹。

实词虚化的机制_演化而来的语法_评介

实词虚化的机制_演化而来的语法_评介

当代语言学 (试刊)1998年第3期41-46页,北京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 评介沈家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近年来,语法化,也就是实词虚化为语法标记的过程,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重视。

虚化本来是研究历史语法的人最感兴趣的问题,现在许多研究共时语法的人也把研究方向转到这方面来,其原因是研究共时语法的人希望对共时语法现象作出解释而不仅仅是描写,不少人相信,语言共时平面上的变异(variation)是语言历时演变(change)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反映,实词虚化的过程因此能为共时语法现象提供一种重要的解释。

拙文(1994)曾对国外研究语法化的情况有一个不太全面的介绍。

最近又见到1994年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书名叫 演化而来的语法 ,副题是∀世界语言中的时、体和情态#(T he Evolution of Grammar Tense,Aspect,and M 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由Joan Bybee,R.Perkins和W.Pagliuca三人合著。

作者调查了76种不同地区、不同族系、不同类型的语言,考察时、体、情态三类语法标记如何由实词虚化而来,发现虚化的规律带有普遍性。

这种研究是把语言类型学跟语言的历时研究结合起来。

不仅如此,作者认为,弄清语法标记形成的历史过程还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弄清词义虚化的机制,也就是虚化是如何在日常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引发和实现的,也就是要弄清语言实际使用的环境和使用者的认知心理如何影响词义的变化。

因此这种研究又是把历时考察和共时分析结合起来的。

本文不打算对这本书的内容作全面介绍,而是着重介绍书中关于虚化机制的部分(第8章),当然也涉及到其它章节。

这部分实际是对全书内容的一个总结,其中有些观点很有新意,有必要让国内研究语法化的同行了解。

实词虚化

实词虚化

•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二十七:“其 诗孔硕,其风肆好。”《传》:肆,长也。 瑞辰按:《说文》:肆,极陈也。经传有 专取“陈”义者,《诗》“或肆之筵”是也; 有专取“极”义者,“其风肆好”、“其 诗孔硕”相对成文,“其风”犹言其诗, “肆好”即极好,犹言“孔硕”,古人自 有复语耳。 (a词义:极陈——极; b分析句法)
• • • • • •
介词:自,于,以 连词: 比,臮,竝 乍(则),若 助词:惠(上半)隹 语气词(无) 叹词(无)
上古汉语虚词系统
• 参看印发的材料 1. 词类具备,内容日益丰富,上古汉语的虚 词体系已基本具备; 2. 虚词在语言中的语法作用日益加强,使用 频率日益增大; 3. 赐也始可与言诗也矣。 4. 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 5. 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虚词向更虚的虚词虚化
• 副词的虚化
• 虚化为连词
• 介词的虚化
• 虚化为连词 • 虚化为词尾
• 实词虚化以意义为依据,以语境为条件
向,说文:北出牖也,从宀从口, 《诗》曰:塞向墐户。
1. 北向迎燕。(战国策韩策) 2. 又骠骑将军导向臣说晋金铎之瑞,郭璞云 必致中兴。(晋书) 3. 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后汉书蔡 邕传) 4. 清明前夜炊饭,鸡向鸣下熟热饭于甕中, 以向满为限。(齐民要术飧饭)
• 西方语言学家在19世纪才开始谈论虚化现 象 • Franz Bopp(1816); • Meillet(1912) • Sapir(1921) • Jerzy Kurylowiez(1965所下定义为后来所 从) • T.Givón(70年代),
实词虚化原理简介
• • • • • • • 一,古代汉语虚词系统的形成 甲骨文中虚词少且不完备 副词: 否定:勿,弗,不,亡(毋) 肯定:允,乃, 情态:其,隹, 频度:又,亦

实词虚化的具体例子

实词虚化的具体例子

实词虚化的具体例子
1 实词虚化
实词虚化是词汇的一种修辞手法,属于修辞特殊表现形式的其中
一种。

它的技巧在于对象实在难以表达时,让读者想象和演绎,将一
种直白的语言点缀成含蓄幽默,不受贴近事物本来形象所限。

实词虚
化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也是文字表达中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技巧。

实词虚化的具体例子有很多,比如:把大地比喻成“万物家园”,把分手比喻成“道别”,把挣扎比喻成“曲折路程”,把沸腾比喻成“盛开热情”,把苦滋滋比喻成“泪洒江河”,把感动比喻成“轻舞
飞扬”,把擦肩而过比���成“冰雪聚散”;再比如,把一位美丽
的姑娘比喻成“一隻鲜花”,把一幅画比喻成“巨匠之手”,把蝴蝶
比喻成“情窦初开”,把蟋蟀比喻成“百态百变”;或者把突发的旋
风比喻成“牛攵之怒”,把黑夜比喻成“迷雾漫漫”,把斗志比喻成“万千气象”等等。

实词虚化在诗歌中被广泛用于表达作者朦胧,难以传达的慨叹情绪,用次其词可以展示作者內心深处的一种感知与体悟。

它的最大的
特色是:使人的情感深深的长出耳;其最大的价值在于:使文字描述
带有一种通晓自然真理的精神态度,激发读者理解人生、认识社会的
热望。

实词虚化的运用,让语言更加自然,更加优美,使文章写到更有
技巧、感受更加深刻。

但是,实词虚化也要把握好实词、虚化词的使
用,避免弄个虚化说了流水帐。

而且,作者平时要对词汇非常熟悉,多联想创意,方能避免将“乏味随便”作为表达手段,而能够运用实词虚化法达致美好的文字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当代语言学6(试刊)1998年第3期41-46页,北京实词虚化的机制)))5演化而来的语法6评介沈家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近年来,语法化,也就是实词虚化为语法标记的过程,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重视。

虚化本来是研究历史语法的人最感兴趣的问题,现在许多研究共时语法的人也把研究方向转到这方面来,其原因是研究共时语法的人希望对共时语法现象作出解释而不仅仅是描写,不少人相信,语言共时平面上的变异(variation)是语言历时演变(change)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反映,实词虚化的过程因此能为共时语法现象提供一种重要的解释。

拙文(1994)曾对国外研究语法化的情况有一个不太全面的介绍。

最近又见到1994年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书名叫5演化而来的语法6,副题是/世界语言中的时、体和情态0(T he Evolution of Grammar)))Tense,Aspect,and M 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由Joan Bybee,R.Perkins和W.Pagliuca三人合著。

作者调查了76种不同地区、不同族系、不同类型的语言,考察时、体、情态三类语法标记如何由实词虚化而来,发现虚化的规律带有普遍性。

这种研究是把语言类型学跟语言的历时研究结合起来。

不仅如此,作者认为,弄清语法标记形成的历史过程还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弄清词义虚化的机制,也就是虚化是如何在日常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引发和实现的,也就是要弄清语言实际使用的环境和使用者的认知心理如何影响词义的变化。

因此这种研究又是把历时考察和共时分析结合起来的。

本文不打算对这本书的内容作全面介绍,而是着重介绍书中关于虚化机制的部分(第8章),当然也涉及到其它章节。

这部分实际是对全书内容的一个总结,其中有些观点很有新意,有必要让国内研究语法化的同行了解。

最后也谈谈本人读后的一些体会。

下面介绍中括号里加*的部分是笔者的评注。

作者说,要弄清实词虚化的机制,跨语言的普遍调查不完全解决问题,主要还得对某一语言某一时期的文本作细致的考察,考察虚词或语法标记各种用法的差别,它们的分布状况和使用频率。

作者已经发现的虚化机制有五种:(1)隐喻,(2)推理,(3)泛化,(4)和谐,(5)吸收。

分别介绍如下。

(1)隐喻(M etaphor)隐喻就是用一个具体概念来理解一个抽象概念的认知方式,现在常说成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投射(mapping)。

拿英语情态动词may来说,由表允许(M ay I ask a ques-tion?)进一步虚化为表或许(H e m ay be a spy),就是由/行0域投射到/知0域的隐喻,因为允许别人做某事跟行动有关,而对可能性的主观推测跟知识有关。

/知0的概念比/行0的概念更加抽象,所以用前者隐喻后者。

隐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两个域的总体概念结构(*这种总体概念结构如果比较具体,现在的认知语言学家称之为/意象-图式0)有相似之处,而且在投射过程中保持不变。

上例中may的/行0域和/知0域都保持/克服阻力0这样一个总体概念结构:/允许0是某种行动的阻力被克服,/或许0是说话人作出某种结论的阻力被克服。

这种隐喻是各种语言情态动词虚化的普遍机制。

研究虚化的主要人物中,Sw eetser(1990)和H eine等人(1991)认为隐喻是虚化最主要的驱动力。

既然隐喻是由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那么虚化的完成就是突然的(abrupt)。

他们当然也认识到还有一种渐变的(gradual)过程,即下面要说的推理机制,并且认为隐喻和推理两种机制在虚化的整个过程中都起作用。

拙文(1997)对Sw eetser的观点做过介绍。

(2)推理(Inference)推理是指语用推理。

说话人(S)和听话人(H)之间有一种紧张关系:S不想说得太详细,而H又想要S尽量说得详细。

双方都意识到这种紧张关系的存在,解决的办法就是H依靠语境从S有限的话语中推导出没有说出而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或叫/隐含义0)。

如果一种话语形式经常传递某种隐含义,这种隐含义就逐渐/固化0,最后成为那种形式固有的意义,这种后起的意义甚至可能取代原有的意义。

常举的例子是英语连词since由表时间到表原因的虚化:a.I have read a lot since w e last met.(时间)b.S ince Susan left him,John has been very miserable.(时间/原因)c.S ince you are not coming with me,I.ll have to go alone.(原因)在(b)这样的上下文里,since有了/先发生的事是后发生的事的原因0这一隐含义,在(c)里这个隐含义已经固化,取代了原来的时间义。

上下文或语境在推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按照推理机制,虚化是逐渐完成的,一个成分在由A义转化为B义的过程中总是存在一个A 义和B义共存的阶段。

本书作者站在Traugott(1989)的一头,跟Sw eetser和Heine等人的观点不同,认为推理机制是虚化的最重要的机制,它贯穿于虚化的全过程,而隐喻机制只在虚化的初始阶段起作用,这个阶段实词只是变为比较虚一点的实词,还没有变为真正的虚词或语法成分,例如表身体部位的词演变为表空间位置,/山脚0、/背阳0、/桥头0、/门面0,这里/脚、背0等词还不是虚词。

这是因为隐喻需要有比较具体的/意象-图式0,它们在实词中更易获取。

有许多被认为是由隐喻实现的虚化,在作者看来实际都是推理机制的作用。

仍以英语may为例,may较早的用法是表/客观可能0,这种意义现代英语已用can来表达(How can there be such a thing?)。

按作者的观点,表/或许0的may和表/允许0的may都是由表/客观可能0的may虚化而来的。

Sw eetser自然都会用隐喻机制来解释,然而有中古英语的实例为证,may由表/客观可能0虚化为表/或许0是推理机制起作用的渐变过程:e ar a sleper ynsly e,that mon may sly de hider./You are so unw ary a sleeper that someone can sneak in here.0这句里的may既有主观估计(表/或许0)的意思,又有/客观可能0的意思,两种意思并存,这是推理机制才会出现的情形。

这两个意思之间存在着推导关系:如果一件事客观上有可能性,那么主观上多半可以作这样的估计。

引发这一推导的是may出现的上下文:施事主语是不定代词mon/someone0,实施某种行动的意义比较弱,所以容易由/行0域义向/知0域义过渡(*是/过渡0而不是/投射0)。

(3)泛化(Generalization)泛化是一个实词的语义成素部分消失,从而造成自身适用的范围扩大。

以英语情态动词can的虚化过程为例,由表心理能力到表一般能力,再到表客观可能,这是一个逐步失去语义成素的过程(例句为笔者自拟):a.心理能力He can recite the whole tex t.使施事得以实现某一状况的心理条件b.一般能力H e can lift that box.使施事得以实现某一状况的条件c.客观可能The room can hold50people.使某一状况得以实现的条件作者认为,泛化可以用来描写虚化过程,但泛化本身到底能不能算一种虚化的机制还不好说,也许它只是其他机制(推理和隐喻)作用的结果,或者是有一系列小的推理或隐喻组成的。

人经常作这样的推理:如果做一件事需要心理能力的话一般也就需要生理上的能力(*身体不好就做不好学问),而需要生理能力的话一般也需要客观条件的许可(*饭都吃不上还做什么学问)。

因此can的适用范围先只是心理动词see,spell等,然后是心理兼生理物理动词sew, cook等,然后是纯生理物理动词sw im,lift等,最后可以用于动词的被动式(can be lifted),就是表客观可能了。

一般认为由空间义到时间义的演变是一个隐喻过程,即由空间域投射到时间域。

我用对当的汉语例子来说明,/他在厨房0的/在0表空间,/他在做饭0的/在0表时间(进行时)。

作者认为其实这也是一个泛化过程。

在空间发生的某个动作总是在时间中进行的,因此/在0字的虚化有一个阶段既表空间又表时间,如/他在做饭0/他在钓鱼0,动词/做饭0/钓鱼0跟特定的场所(厨房、河边)相联系,后来扩展到不跟特定场所联系的泛义动词,如/他在工作0/他在帮我0,最后扩展到/他在唱歌0/他在说话0,就纯粹是表时间义的了。

泛化和推理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语境或上下文起重要作用,这一点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推理是语境生发的意义进入了原来的形式,泛化是语境使得原来的形式失去一部分语义。

正因为有这种区别,所以作者暂且把泛化作为一种虚化机制单独列出。

泛化本身及其与推理和隐喻的关系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4)和谐(Harmony)要说明和谐机制,最好以英语情态动词should进一步虚化为虚拟语气词为例。

a.It is essential that on this point the churches should learn from each other.b.Is it legitim ate that they should seek to further that aim by democratic and constitutionalmeans?c.T he police are ex p ecting that the Libyans should make the first move.在从句中should表虚拟语气,开始时主句的谓词是表必须或应该的,如(a)里的essential,从句的should虽然仍然有表应该的情态意义,但这种意义已经很弱,使用should主要是为了跟主句谓词的应该义保持和谐(一致)。

也就是说,主句如果有了一个比较实在的应该义,从句的应该义就会变得羡余而弱化。

后来出现的是主句的谓词不是直接表示应该,只是跟应该有联系,如(b)里的leg itim ate,从句的should就向虚拟语气词更靠拢了一步。

最后主句的谓词根本与应该义无关,should就完全变成了一个虚拟语气词。

英语的历史文本证实了should的这一虚化过程。

由于最初引发这个虚化过程的动因是为了保持从句和主句的和谐一致,所以叫做虚化的和谐机制。

作者认为和谐机制主要在虚化过程的后期起作用,也就是发生虚化的成分本来已经很虚,如表情态的should,变为语气词是继续变得更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