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S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及裂解规律

合集下载

质谱 esi 裂解原理

质谱 esi 裂解原理

质谱esi 裂解原理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技术是一种用于分析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可以提供关于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构信息。

其中,电喷雾离子化(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是质谱中常用的一种离子化方式。

本文将逐步介绍质谱ESI裂解原理。

第一部分:质谱基本原理与质谱仪构成1.1 质谱基本原理质谱利用电离过程将待测样品分子转化为带电离子,然后基于质量和电荷的差异对其进行分离和检测。

质谱原理包括样品离子化、离子加速、离子分离和离子检测四个基本环节。

1.2 质谱仪构成质谱仪主要由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三部分组成。

其中离子源负责将待测样品离子化,质量分析器用于分离不同质量的离子,检测器用于检测并记录离子的信号。

第二部分:ESI离子源原理2.1 ESI基本原理ESI是一种软离子化技术,适用于大部分有机化合物、生物大分子以及高沸点物质等。

在ESI过程中,待测样品通过毛细管等载流体进入电荷分离区,在高电压下形成带电液滴,随后由于溶剂的蒸发和蒸发效应,形成带电的高电荷多原子离子。

2.2 ESI离子源工作原理ESI离子源主要由电荷分离区、中和区和离子传输区组成。

其中,电荷分离区的高电压使得待测样品形成带电滴,并进一步产生带电离子。

中和区则用于中和离子中的多余电荷,以避免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碎裂。

第三部分:质谱ESI裂解原理3.1 质谱ESI裂解简介质谱ESI裂解是在质谱仪中使用ESI离子源,利用碰撞诱导解离(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CID)等技术将离子进一步裂解,从而获得更多结构信息。

3.2 ESI裂解过程ESI裂解主要通过在离子的轨道上提供一定的能量,使其与气体靶标发生碰撞,促使离子断裂并形成离子片段。

这些离子片段的质荷比与原始离子有所不同,从而可以得到该化合物的结构信息。

3.3 ESI裂解机理ESI离子在碰撞过程中会发生多种离子反应,如碰撞激发、电子转移、质子转移等,导致离子的断裂和重新组合。

香柏(变种)黄酮类成分的HPLC-ESI-MSn分析

香柏(变种)黄酮类成分的HPLC-ESI-MSn分析

香 柏( 变种 )aia i iC ege er) hn T Wag a. l ni ed) hn t . F 为柏 科 圆柏 S bn pn i hn xFr C egeW. . n rwio iR h .C egeL K.u g( e t v s (
属植物, 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西藏、青海等高海拔地 区. 柏科 圆柏属植物 中主要含有挥发油¨ j 、黄酮【 j 、 萜类 6 ‘ 等成分. 经本课题组研究表明, 该植物含有大量的黄酮类成分, 杨梅等人报道 了香柏( 变种) 总黄酮的提 取 工 艺 p. 1
收 稿 日期 :2 1.5 1 0 20 .4 作 者 简 介 :马 明 芳 (9 1) ,工程 师. 18 - ,女
通 讯作者:王晓玲(9 9) 16 一 ,女, : 博 I : ,教授,主要从事天然 产物化学、有机分析、中药质量控制研究. 基金资助 : 南民族大学中央 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 N(1 F 2; 西 1N W0 ) 西南民族大学 2 1 年研究生学位点建没项 目( .0 2 WD.0 0 ) 02 No 2 报 ・ 然科学版 自
第 3 卷 8
( 成都生科化学 品有限公司); 分析纯的醋酸 ( 中国天津博迪化学工程有限公司) A 4 . E 20电子天平(瑞士 Me e tr t T ld 司) 心机( oeo公 ;离 上海 医 用分析仪 器厂 T 一6 台式高速 离心机 ) GL1G . h p l t — -- l y n s ,山柰酚、柏黄酮、穗花杉双黄酮对照品均 由本实验室分离提纯, y o enO px o r oi ai y pa d 并经过波谱 分析 结 构确 证 .
电喷雾质谱e c opa n a o asset me y S— ) l t sr i i t nm s co t ( I 作为一种先进的软 电离质谱技术, er yozi p r r E MS 在天然产物

丹参多化学成分的UPLC-LTQ Orbitrap MS快速表征解析

丹参多化学成分的UPLC-LTQ Orbitrap MS快速表征解析

丹参多化学成分的UPLC-LTQ Orbitrap MS快速表征解析张驰;王学勇;张彩娟;邱敏懿;晋小雁;邵远洋;刘莉;王敏;卢彦冰;王春国【摘要】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联用(UHPLC-LTQ Orbitrap MS)技术快速鉴别分析中药丹参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电喷雾(ESI)正、负离子电离模式对中药丹参化学成分进行数据采集,根据高分辨数据及二级质谱信息对丹参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结果:归纳总结了丹参酮IIA、丹酚酸B等标准品的特征碎片及质谱裂解规律,并根据高分辨数据及二级质谱信息对丹参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在丹参提取物中共鉴定出70种化合物,包括二萜类、酚酸类、醌类等.结论:该方法可快速对丹参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能够为丹参质量控制及药效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复杂中药成分的全面表征提供一定借鉴.%Objective:To establish a quick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UPLC-LTQ Orbitrap MS (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lineartrap/orbitrap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Danshen( Radix et Rhizoma Salviae Miltiorrhizae) . Methods:The negative and positive ion model was used for Orbitrap MS scanning, the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by high resolution data and the secondary mass spectrum informa-tion. Results:Debris features and mass spectrum cracking rule were concluded in the standard substance of tanshinone IIA and Dan phenolic acid B. 70 components including diterpenes, phenolic acids, and quinones were discovered from extract of Radix et Rhizoma Salviae Miltiorrhizae. Conclusion: This method could provide rapid 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Radix et Rhizoma Salviae Miltiorrhizae, thus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quality con-trol of it and its pharmacodynamics research. It can als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zation of complex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Chinese herbs.【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18(046)003【总页数】8页(P14-21)【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UPLC-LTQOrbitrapMS);丹参;萜类;酚酸【作者】张驰;王学勇;张彩娟;邱敏懿;晋小雁;邵远洋;刘莉;王敏;卢彦冰;王春国【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贵阳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的功效[1],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誉。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LC-MS)将高效液相色谱的高分离效能与质谱的强大结构测定功能组合起来,不仅实现对复杂混合物更准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而且简化了样品的前处理过程,样品分析更简便,为中药组分的分析及结构的鉴定提供了一个重要和全新的技术支撑。

该技术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分析及鉴定,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有应用价值。

论述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在中药领域的应用进展,阐述了各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及研究现状,旨在为中药研究者提高参考依据。

促进中药研究向现代化的发展。

标签: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中药;指纹图谱;药代动力学作为一种新的现代技术分析手段,高效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在分离效能、灵敏度和专属性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优势,展现出强大的定性、定量分析能力,从而在药物分析特别是中药分析得到广泛的运用。

本文就近年来HPLC-MS联用技术在中药成分分析及结构的鉴定、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3个方面的应用作一论述。

1高效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有独到的优势和特点当用传统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样品时,样品中的杂质对主成分有较大的干扰,主峰不易分离,峰型也不好,准确性有影响但却找不到好的办法时,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LC-MS)可以排除其他杂质的干扰,即使主成分在色谱上没有完全分离开,但通过MS的特征离子质量色谱图也能给出它的色谱图来进行定性定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析时其流动相主份相对于传统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更少更简单,色谱柱更短更小(常用规格是2.1mm×50mm,1.8μm),出峰时间大大缩短,却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效果,短时间内可完成对一个样品的分析,操作简单、重复性好。

更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LC-MS)还可以用相对简单的色谱条件对中药中多种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比如分析西青果中的诃子酸、诃黎勒酸、鞣云实精、原诃子酸等化合物,方法简便,分析时间短。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在中药的应用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在中药的应用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在中药的应用研究摘要:液质联用技术将液相色谱(HPLC)的高分离效能与质谱(MS)的强大结构鉴定功能结合起来,逐渐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强有力手段。

本文对我国科学工作者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药质量控制、中药体内代谢、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中药材指纹图谱及在复方中成药分析的方面进行的研究工作作一综述。

关键字:HPLC-MS 质量控制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指纹图谱中成药分析HPLC是目前分离复杂体系最为有效的分析工具,由于其仪器自动化、普及化程度愈来愈高,已成为中药分析最常用的仪器之一。

但目前中药分析中运用的HPLC仪器绝大多数与UV或DAD检测器相联接,对于单个色谱峰仅能提供保留时间及紫外图谱等信号,而对未知成分所能提供的结构信息相当有限,对中药等复杂体系的定性结果可能给出错误的结论[1]。

MS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器,且不同化合物的特征性强,可用于部分解析未知化合物的结构。

中草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化学体系,其中含有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其结构复杂,性质相似,有的化合物还不稳定。

HPLC-MS将HPLC的高分离效能与MS的强大结构测定功能组合起来,为中药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新技术。

一、中药化学成分研究中药化学成分是其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它的深入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

以往中药成分研究主要采用传统提取分离方法,从复杂体系中分离提取单一化学物质,再通过光谱和质谱等分析技术进行鉴定。

而且对环境极不友好。

HPLC-MS在使化学成分达到有效分离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化合物结构信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药中某些常见的化学成分已经有对照品,通过与对照品的色谱和质谱特征进行对照可以快速、准确地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

刘瑞等[2]采用HPLC-MS2鉴定大青叶水提液中的5种化学成分,通过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色谱增益、紫外光谱图和特征离子碎片进行比较,鉴定出大青叶水提液图谱中的5个色谱峰分别为胞苷、尿苷、鸟苷、黄嘌呤和次黄嘌呤。

水母雪莲花中黄酮成分的ESI—MSn分析

水母雪莲花中黄酮成分的ESI—MSn分析



oH
oH

O— hc s g ioe


 ̄U O C I ̄ S
OH
个 化 合 物 , 表 1 所 示 , 结 构 见 图 3。 如 其
参 考 文 献

OH
O- l c s - llfo e H g u o e r al l s 1 '
OH
【 】 中 国 科 学 院 西 北 高 原 所 .藏 药 志 【 .青 海 人 民 出 1 M】
水母雪莲 花中黄 酮成分 的 E IM n 析 S— S 分
张剑光 z ・ 青琳森 2 丁立生 z廖 循 达娃卓玛 2 张志锋 , 3
(. 南民族 大 学少数 民族 药物研 究 所 , 1 西 四川 成 都 6 04 ; 10 1 2中国科 学 院成都 生物 研 究所 , 川 成都 6 04 ; . 四 10 1 3 藏 自治 区食 品药 品检 验 所 , 西 西藏 摘 拉 萨 80 o ) 5 00
效 的 依据 , 传 统 藏 药 的深 入研 究具 有 积极 意义 。 对 1 实 验 部 分 1 1 仪 器 和 测 试 条 件 : hr o u s Fni n L Q 电 喷 . T e Q et i g c 。 m na
电喷 雾离 子 源 ( S) 为 一个 非 常 软 电离 技 术 , EI 作 通 常 只 产 生 准 分 子 离 子 峰 , 此 质 谱 图 谱 较 易 解 析 , 其 因 尤 是 对 混 合 物 样 品 而 言 。黄 酮 类 化 合 物 在 电 喷 雾 质 谱 正 、 负 粒 子 扫描 模 式下 均 有 明 显 的准 分 子 粒子 信 号 出现 , 可 通 过 样 品 中各 成 分 的 的 准 分 子离 子 峰确 定 其 相 应 的 分 子量 。 由于 黄 酮 类 化 合 物 的羟 基 较 多 , 因此 相 对 于正 离 子 扫描 模式 ,

丹参脂溶性成分的ESI_MS行为及其特征图谱研究_韩凤梅

丹参脂溶性成分的ESI_MS行为及其特征图谱研究_韩凤梅

酸乙醇溶液,水溶性部位采用5%香草醛浓硫酸溶液作为显色剂。

水溶性部位的薄层与液相色谱图谱相比,前者在特征表达和直观辨认等方面更具优势。

3.3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选择:据文献报道[5~7]和通过色谱条件的优化,最后确定了本实验的流动相条件,即甲醇-水和乙腈-甲醇-0.2%磷酸梯度洗脱。

通过对6个品牌色谱柱的比较,最后选用了Zorbax SB C18色谱柱,其分离效果相对较好。

3.4 “白化”丹参成因考察:通过河南栾川“白化”丹参与产自河南伊川、四川中江的丹参产地的土壤样本分析,生长“白化”丹参的地区的土壤中Mg、Zn 元素量较高(“白化”丹参M g 5.2%,伊川M g 2.7%,四川中江M g 3.4%;“白化”丹参Zn 0.02%,其他两种不含有Zn元素),土壤的pH值也较高(“白化”7.01,伊川6.70,四川中江6.45),这是否是丹参“白化”的直接因素,待进一步证实。

丹参的“白化”说明在特殊生长环境下具有邻醌结构的丹参酮类成分的醌式很可能发生变化,或者不能形成邻醌,因而不显红色,文献报道,邻醌结构是丹参酮类成分的活性中心[8],由此推断丹参“白化”后对功效肯定有直接影响。

3.5 “白化”丹参成分分析:T LC图谱试验结果表明,“白化”丹参的二萜醌类脂溶性有效成分量很低,以致于主要的成分如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二氢丹酮等均难以检出,所以根的表皮及断面均不见红色。

而酚酸类水溶性有效成分量较高,与正常丹参样品无异。

这种野生丹参“白化”现象是值得野生变栽培的GAP管理中注意的问题。

References:[1] Xiao P G.M od ern Chinese M ate ria M ed ica(新编中药志)[M].VolⅠ.Beijing:Chemical Indus tr y Press,2002.[2] Ch P(中国药典)[S].VolⅠ.2005.[3] Li W.Extraction and expres sion of fingerprint characteristicsfor Dans hen by the plate chrom atography[J].W orld S ciT echnol—M oder n T rad it Chin M ed M ater M ed,2003,5(1):58-61.[4] Li J.Separation and quantitative determin ation of sevenaqueous deps ides in S alvia miltiorrhiza by HPLC scan ning[J].A cta P harm S in(药学学报),1993,28(7):543-547. [5] Liu Y.Studies on th e HPLC fin gerprin t of Danshen crudedru gs[J].J China Ph arm Univ(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2,33(2):127-130.[6] Zen g L J.S tu dy on the chromatograp hy fingerp rint of com-pound Dans hen Tablet for its qu ality as ses sment[J].Ac ad JG uangd ong Coll P harm(广东药学院学报),2002,18(3):182-184.[7] Li L.Development of HPLC fing erprin t bar code techniquefor authen tication and quality ass ess ment of R adix S alv iaM iltior rhiz a[J].Chin T rad it H er b Drug s(中草药),2003,34(7):649-653.[8] S un C J.T he synth ers ization of the compoun ds of tan shinone[J].A cta P harm S in(药学学报),1985,20(1):39-43.丹参脂溶性成分的ESI-MS行为及其特征图谱研究韩凤梅,张 玲,陈怀侠,陈 勇(湖北大学中药生物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62)摘 要:目的 研究脂溶性丹参酮类成分的ESI-M S规律,建立丹参药材脂溶性丹参酮类成分提取物ESI-IT M S 特征图谱。

高分辨质谱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高分辨质谱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高分辨质谱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2-28T01:38:44.102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33期作者:樊苹[导读] 在对中药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时,要针对中药的基础物质进行研究,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药物代谢等方面的研究樊苹连云港康乐药业有限公司江苏省连云港市222100摘要:在对中药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时,要针对中药的基础物质进行研究,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药物代谢等方面的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基础。

现代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中药的分析方法有了长足的进步。

由于中药成分复杂,代谢过程复杂,目标物浓度低,因此,高分辨率质谱技术以其高质量数、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等特点,在中药检测领域有着突出的优越性。

关键词:高分辨质谱技术;中药分析;应用引言中药成分分析是研究中药药理作用的重要依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重要保证。

它在中药研发、临床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由于中药的成分比较复杂,含有很多化学成份,而且大部分是不知名的。

同时,中药具有多种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作用机理。

所以如何快速高效地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一直是中医药领域的一个难点。

1 高分辨质谱法鉴别中药化学成分1.1基于特征片的离子筛选技术同一类别的中药成分通常含有一种或多种母核结构,其二级质谱中含有一个或若干个特征的次级片段。

利用该特征二级片段,并与其质谱裂解规律相结合,可以快速地对中药成分进行鉴别。

这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快速鉴别中药化学成分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2前体离子靶向定性分析由于中药中含有大量的化学成分,因此,基于数据相关性的质谱分析方法不能得到全部化合物的二级谱。

在对中药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时,往往会忽视某些成分。

同一种中药的化学组成,其分子结构特征、分子量范围等都存在着明显的特征。

利用高分辨质谱法进行分子式特征筛选,找到具有潜在靶标的前驱物,并与靶向性、二次性质谱相结合,可以推断出其结构。

同时,中药中大量的次生代谢物是由机体的生化酶催化而产生的,包括羟基、糖基化等。

中药生物碱类成分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进展

中药生物碱类成分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进展

Ye u 等 通 过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一电 喷 雾 一质 谱
( L HP C—E I MS ) S — 和傅 立 叶变 换 离 子 回旋 共振 一
电喷雾 一质谱 (TC—E I FI S —MS 相 结合 的技 术对 中 )
药 乌头 中乌头 类生 物 碱 成分 进 行 了研究 , 在对 裂解 规 律系统 总结 的基 础 上 , 过标 准 品 比对 及 文献 查 通 找对 其 化 学 成 分 进 行 了鉴 定 和 推 测 。 。随 志 刚 r g Z 研 究 了乌 头 碱 、 乌 头 碱 和 次 乌 头 碱 质 谱 裂 解 规 中 律, 建立 了 基 于 液 质 联 用 ( C MS ) 结 构 鉴 定 方 L/ ”的
以提 供大 量 的 结 构 信 息 , 推 测 分 子 量 、 子 式 和 是 分 分 子 组成 以及 阐明结 构 的重 要 手段 , 泛应 用 在 合 广 成 化学 、 物及代 谢产 物 、 然产 物 结 构 分 析 中 。 药 天
法, 从三种 乌头 类 双酯 型 生 物碱 质谱 裂 解 规 律 中找

81 。 2
H 界中 医结 合 杂 志 2 1 年第 6卷第 9期 j : 01
W。l Jun1)It ae rdtn1 n s r r ora f n c Tai。a a(wet Mei 2 1 Vo.6. 9 d f d i 1 e dc e 0 i 1 1 N。
生物碱 是一 类 含 氮 的有 机 化 合 物 , 多数 为 含 氮 杂环 结构 , 物 中的生 物 碱 多数 以生 物 碱盐 的形 式 植 存在 。无论 是从 数量 卜 是 生 物 活性 上 , - 还 生物 碱 都 是一类 重要 的化 学 成 分 。 由于 生 物碱 种 类 繁 多 , 结 构差 异 性 较 大 , 类 成 分 均 呈 现 出 不 同 的 裂 解 特 各 点, 因此 近年来 对生 物碱质 谱研 究 的报道 相对较 多 。 按照生 物碱 的基 本 结构 , 已可 分 为 6 0类 左 右 。 下面 介绍一 些 主要 类 型 : 有机 胺类 ( 黄碱 、 母 草 麻 益 碱、 秋水仙 碱 ) 吡 咯 烷 类 ( 豆 碱 、 里 光 碱 、 百 、 古 千 野

天然产物质谱裂解规律及解析方法研究

天然产物质谱裂解规律及解析方法研究

天然产物质谱裂解规律及解析方法研究天然产物质谱裂解规律及解析方法研究天然产物是指从动植物体内提取得到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天然产物在药物开发、农药研究、石油勘探和食品安全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质谱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可以通过质谱裂解规律和解析方法来研究天然产物的结构和性质。

质谱裂解规律是指质谱仪将样品分子通过高能电子轰击或离子注入等方式裂解成离子碎片的规律。

天然产物常用的质谱技术包括电子离化质谱(EI-MS)、化学电离质谱(CI-MS)、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和飞行时间质谱(TOF-MS)等。

不同的质谱技术对分析持有不同的信息,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技术。

质谱裂解规律可以分为碎片化学规律和碎片排列规律两个方面。

碎片化学规律是指质谱离子对分子中的键进行裂解的趋势性。

常见的裂解方式包括α-断裂、β-断裂、氧化分裂、脱水裂解、脱羧裂解、脱醛裂解等。

这些裂解方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分子结构、官能团、碳原子数量等。

碎片排列规律是指碎片之间的排列顺序和化学性质的规律。

通过研究质谱裂解规律,可以推测出分子中的官能团、碳原子的连接方式和一些特定的结构信息。

除了质谱裂解规律以外,解析方法是天然产物质谱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解析方法包括质谱图解析和结构鉴定。

质谱图解析是指通过分析质谱图中的质荷比(m/z)和相对丰度来推测出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常见的质谱图解析方法有质荷比表、同分异构体分析、碎片化学规律和碎片排列规律的应用等。

结构鉴定是在质谱图解析的基础上,通过与已知物质的质谱图对比和借助其他分析技术,如核磁共振(NMR)和红外光谱(IR)等,来确定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在天然产物质谱研究中,还可以利用质谱数据库来辅助分析。

质谱数据库是一种储存、管理和查询质谱数据的工具,包括谱图信息、物质名称、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等。

通过将已知物质的质谱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可以辅助分析出未知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夏佛塔苷的电喷雾电离裂解规律解析

夏佛塔苷的电喷雾电离裂解规律解析

夏佛塔苷的电喷雾电离裂解规律解析目的研究夏佛塔苷的质谱多级裂解过程,探讨质谱技术在黄酮碳酐中的应用规律。

方法应用电喷雾电离(ESI)结合串联质谱(MSI)技术,对黄酮碳酐化合物夏佛塔苷在ESI-MS/MS质谱中的裂解规律进行研究。

结果夏佛塔苷在负离子模式下,其准分子离子m/z563多级质谱图中主要出现[M-H-120]、[M-H-90]、[M-H-120-90]、[M-H-120-60]和[M-H-120-90=C0]等离子碎片。

结论夏佛塔苷在ESI-MS/MS质谱中的裂解行为符合黄酮碳酐的裂解规律,有利于利用质谱技术对各种黄酮碳苷类化合物所含糖基种类进行分析和研究。

标签:夏佛塔苷;电喷雾电离质谱;黄酮碳苷;裂解;串联质谱黄酮碳苷类化合物今年来研究越来越深入,已经形成一个较大的体系,但是有关该类化合物特别是夏佛塔苷的波谱学规律方面较少见专门的研究报道。

夏佛塔苷是从豆科植物广金钱草[Desmodiumstyracifolium(Osh.)Merr.]的干燥地上部分分离所得。

夏佛塔苷是一种典型的黄酮碳苷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一个戊糖和一个己糖,结构如图1所示。

为了掌握夏佛塔苷的ESI-MS碎片离子特征及基本裂解规律,本文采用ESI-MS对夏佛塔苷的质谱行为进行了研究,为植物等复杂机体中痕量夏佛塔苷的快速直接分析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对于快速发现和鉴定夏佛塔苷这类碳苷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仪器与试药Thermo LCQ FLEET质谱仪购自美国Thremo公司。

配置有ESI源,四级杆离子阱质量分离器,Xcalibur工作软件。

TGL-16台式高速离心机购自湖南星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Milipak纯水过滤器购自美国Milipore公司;夏佛塔苷:自制[为豆科植物广金钱草Desmodiumstyracifolium(Osh.)Merr.的干燥地上部分];色谱纯购自德国Sigma公司。

色谱纯甲醇,纯化水,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ESI-MS分析中常见现象及解释

ESI-MS分析中常见现象及解释

1、M+Na的问题对于一些样品,只有M+Ma,而M+1 几乎没有该类化合物的特点是,化合物结构中还有多个O 和(或)S 原子。

我们用的色谱纯的乙腈(Merck),质量上是没的说的,但是,色谱纯的溶剂中仍然还有痕量的碱金属离子。

即使在样品处理中没有引入碱金属离子的盐,溶剂中存在的痕量碱金属离子会使质谱上会出现加碱金属离子的加合离子而在质谱上会出现+Na的原因;由于在化合物中O、S 原子还有未配对的孤对电子,而Na 离子有没有电子的空轨道,所以O、S 特别容易捕获Na离子而形成带电粒子,而但样品还有多个O、S 的时候,形成+Na 峰的几率增加,+H峰的比例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2、2M峰和双电荷离子一般样品是出M+1(23...),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2M+1(23...)丰度随之增加,这主要是样品浓度增高时,ESI 喷雾时,带电雾滴中样品浓度增大,在后面的库仑爆炸和进一步的去溶剂化过程中,最后两个分子和一个电荷在一起的概率增大造成的。

对于双电荷离子,主要是分子结构中有两个质子化位点,最后两个位点都带了一个电荷,最后形成了双电荷离子。

在ESI 时,喷针和仪器组成了一个原电池,流动相和喷针表面发生电荷转移,使得喷出来的雾滴带电荷,而在喷雾过程的逆流N2 的作用下,带电液滴发生一级一级的库仑爆炸(大部分液滴以废液和气态被除去),在最后的去溶剂化后就形成了被检测离子。

所以样品只有带电,同时在库仑爆炸中优先激发出来,才能形成检测离子。

这主要是考虑的溶剂化学的影响,而且基质的存在很可能会抑止样品的离子化(基质效应)。

而APCI 的流动相在喷雾后,流动相被吹干后,样品分子通过电晕放电针来带电荷(另外,还可能发生电荷交换)。

电晕放电针的参数对样品电离有影响,而基质效应影响很小。

3、弱极性样品离子化问题极性偏低建议采用APCI(大气压化学电离)或APPI(大气压光致电离)源。

一般酸性化合物流动相中加盐:如甲酸铵、乙酸铵,或碱(氨水)来增强化合物的离子化,一般采用负离子检测模式。

ESI-MS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及裂解规律

ESI-MS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及裂解规律

ESI-MS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及裂解规律ESI-MS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及裂解规律S0820349成⼩兰S0820350⼸贞S0820356魏焕莉S0820360李英S0820361马江S0820364杨华S0820370刘慧S0820374刘朋S0820383黄洁S0820386鲍泽浪S0820389马荣华S0820391王怀友摘要:近年来,电喷雾质谱(ESI-MS)因其离⼦化条件温和,谱图简单等特点,正被⼴泛应⽤于天然产物的分析研究。

本⽂介绍了它在中药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体内代谢分析及中药配伍规律等⽅⾯的应⽤,并分析了其未来发展⽅向,同时针对不同化合物类型在ESI-MS下的裂解规律进⾏了总结。

关键词:电喷雾质谱,液质联⽤,串联质谱,碰撞诱导解离,应⽤,裂解规律中药是⼀个极其复杂的化学物质体系,其发挥作⽤的物质基础是其有效成分。

利⽤先进的科学技术阐明中药有效成分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基础与核⼼,是中药材及其产品安全、有效和质量稳定、可控的保障,是中药⾛向现代化的关键。

但中药成分复杂,难于进⾏分析,⼀直是中药研究中的难点。

⽬前,质谱在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简便、快速分析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早期的质谱主要为电⼦轰击质谱(EI-MS)和快原⼦轰击质谱(FAB-MS)。

随着软电离技术的出现,电喷雾质谱(ESI-MS)被⼴泛应⽤于天然产物的分析研究。

电喷雾质谱离⼦化条件温和,谱图简单,特别适⽤于极性和热不稳定天然化合物分析,其⼀级质谱主要产⽣准分⼦离⼦峰,⽽多级质谱能提供化合物的结构信息,是研究复杂体系的灵敏、快捷和有效的现代分析⽅法[1~4]。

ESI是⼀种离⼦化技术,它是在⾼静电梯度(约3kv/cm)下,使样品溶液发⽣静电喷雾,在⼲燥⽓流中,形成带电雾滴,随着溶剂的蒸发,通过离⼦蒸发等机制,⽣成⽓态离⼦,以进⾏质谱分析。

ESI使溶液离⼦化主要经历三个步骤:①在喷雾⽑细管尖端产⽣带电雾滴;②通过溶剂蒸发和雾滴分裂使带电雾滴变⼩,这⼀过程反复进⾏,直⾄⽣成很⼩的带点雾滴;③由很⼩的带电雾滴产⽣⽓相离⼦。

LC-MS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LC-MS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催眠药与镇静药均易发生耐药性和依赖陛, 许多具有长效作用的催眠 药物有宿醉效应 , 即在服药后 的次晨 , 醒后感到头晕 、 疲劳等症状 , 出现不 同程度的呼吸抑制, 严重者可致死亡 。 近年来, 在具有镇静催眠功效的中药 制剂和保 健品 中掺杂 化学合 成药物 的情 况时有 发生 , 对消 费者的身体 健康 造成严重危害。 现有的国家标准只能分别检查单个药物, 对中药制剂和保 健品的定性检查效率不高 。 高青 , 车宝泉 , 张铭, 戴红, 郭洪祝等用L — C MS / 法检查 中药制剂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1种镇静催眠药物的研 MS 6
行分离, 再用质谱或核磁分别鉴定其结构。 张溪等利用体外细胞模型模拟 体内细胞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特异性吸收, 结合H L — 筛选中药黄芪 中 P c MS
的生物 活性 成分 。
3 对中药制剂及其他药物的测定
的毒性机理。 郑志华等应用H L M 联用技术(v ) P C/ s ai 测定了大鼠灌胃掌 叶大黄提取物后血浆 中大黄酸的含量 , 绘制药一时曲线 , 记录了大黄酸血 药浓度变化,~6l 大黄酸在血浆 中均有分布 , 0 I 内, 给药后05 ( .h下转封三)
段, 且主要用于原形药物的体内浓度测定及代谓十物的结构分析。
5 问题 与展 望
虽然L - 技术在中药研究 中具有可观的应用潜力, C MS 但其普遍 远 不及HP C L 或GC MS 除因仪器普及程度较低以外, - , 最主要的原因是谱图
动力学 的研究 可 以更科 学 更系统 地 阐明 中药组 方原 理 , 为研究 古方 、 选 筛 新方 、 开发新药 提供 科学依 据和 方法 。 中药 制剂 中成分多 种多样 , 构较 且结
为复杂 , 含量—般都很低。 进人体内后, 原药及代谢物在血浆, 胆汁、 尿液等 体液中的含量往往只有r 3T 平,  ̄. / 一般的方法如薄层扫描法、 t< 紫外测定法 等难以检测, 且前处理操作繁琐 , 从基质中分离的难度也很大, 而液质联用

质谱技术在中药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_王兆伏

质谱技术在中药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_王兆伏

收稿日期:2010-01-10;修回日期:2010-04-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600,20873137,20905067,20953001)、国家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项目(2009IM 030400)、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80736)和长春市科技计划项目(2007GH27)资助作者简介:王兆伏(1982~),男(汉族),博士研究生,药物与生物质谱学专业。

E -mail :wangzh aofu @sohu .com通信作者:刘志强(1962~),男(汉族),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天然药物化学与有机质谱学研究。

E -m ail :liu zq @ciac .jl .cn第31卷第3期2010年5月质谱学报Journal o f Chinese M ass Spectro me try So cietyVo l .31 N o .3M ay 2010质谱技术在中药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王兆伏1,2,宋凤瑞1,刘志强1,刘淑莹1(1.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质谱中心,吉林长春 130022;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摘要:中药发挥药理作用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的重要特点。

研究中药化学成分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能够为阐明中药发挥药理作用的机理和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能够为新药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软电离质谱技术,尤其是电喷雾质谱(ESI -M S )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M A L DI -M S )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使药物与生物大分子形成的复合物完整地转移到气相中并被检测到,在中药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同时,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复杂体系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中也显示出很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介绍了质谱技术在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原理,并总结了近年来软电离质谱技术在中药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槲皮素与桑色素ESI-MS裂解行为的比较分析

槲皮素与桑色素ESI-MS裂解行为的比较分析

槲皮素与桑色素ESI-MS裂解行为的比较分析尹智慧;孙长海;方洪壮【摘要】运用量子化学方法辅助解析并比较槲皮素与桑色素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MS)负离子模式下的裂解行为.依据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在B3LYP/6-31G(d)水平,对槲皮素与桑色素的分子空间构型进行优化,确定稳定的几何构型与去质子化位点,在RB3LYP/6-31+ G(2d,2p)水平,计算相对碎裂电压下的二级质谱中碎片离子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能量,通过比较准分子离子稳定构型并结合基组重叠误差(Basis set superposition error,BSSE)校正后的键解离能(Bond dissociation energy,BDE),推导了质谱碎裂过程.结果显示:槲皮素的稳定构型为A,B,C环处于同一平面,桑色素上的2’-OH使得B环与AC环之间翻转一定角度,二面角D(1,2,1 ′,6 ′)为-134.662 4°.槲皮素与桑色素的质谱裂解过程主要通过C环跨环裂解产生,且具有多种开裂方式,开裂先后顺序为:1,2开裂、0,2开裂、1,3开裂、1,4开裂与0,4开裂,分别生成碎片离子1,2A-,0,2A-,1,3A-,1,4A-与0,4A-,并逐步进行后续裂解,而2’-OH的存在促进了桑色素的裂解.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黄酮醇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The fragmentation behaviors of quercetin and morin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y the quantum chemistry method with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ESI-MS) in negative ion mode.Based on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at the level of B3LYP/6-31 G(d),quantum chemistry calcul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optimize the molecular spatial configurations of quercetin and morin,in order to confirm the stable geometric configurations and deprotonation locations of quasimolecular ions.The energy of fragment ions on the stable state under the relativeframentation voltage in the second order mass spectrometry,was calculated at the level of RB3LYP/6-31 + G(2d,2p).The fragmentation pathway was deduced by comparing the stable configurations of quasi-molecular ions and combined with basis set superposition error (BSSE)-corrected bond dissociation energy (BD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table configuration of quercetin was that the A,B,C rings stayed in the same plane,but morin was not like this because of the 2'-OH,and the dihedral angle between B ring and AC rings was-134.662 4°.The fragmentation processes of quercetin and morin occurred mainly through the cross-ring cleavages of C ring with various of cleavage ways.The precedence order was:1,2 cleavage,0,2 cleavage,1,3 cleavage,1,4 cleavage and 0,4 cleavage,the fragment ions of 1,2A-,0,2A-,1,3A-,1,4A-and 0,4A-were generated,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was that the existence of 2'-OH on morin facilitated the cross-ringcleavages.Subsequently,the rest of fragment ions were produced step by step.This study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revealing the fragmentation pathway of flavonol compounds.【期刊名称】《分析测试学报》【年(卷),期】2017(036)002【总页数】7页(P205-211)【关键词】黄酮醇;量子化学;电喷雾离子阱质谱;裂解行为【作者】尹智慧;孙长海;方洪壮【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佳木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佳木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63;TQ460.726槲皮素与桑色素是植物界中广泛分布的以C6-C3-C6为基本碳架的黄酮醇类化合物,常以游离态或糖苷形式存在[1-2]。

esi-ms

esi-ms

esi-msESI离子源的组成ESI电离源实际上是由两个外部独立、内部关联的组件组成。

大气压区域包括有ESI喷雾毛细管和辅助硬件,而真空接口负责将离子传输到质谱仪内部。

ESI电离源大气压部分的常见组成包括:1、带有高电压的电喷雾毛细管2、电喷雾毛细管与连通高真空区的取样孔之间的电位差3、还有一些去溶剂装置真空接口的常见组成包括1、引入喷雾离子的小孔或毛细管2、一组溶剂分离器和真空泵系统3、射频离子引导装置电喷雾电离的基本过程可简述如下:在管内含有极性溶剂的毛细管末端加上高电压,可以产生微小液滴的气溶胶喷雾,在喷雾过程中还常被辅以雾化气或超声雾化装置。

为了克服液体膨胀吸热而产生的簇离子,还常常同时使用干燥的浴气或加热去除溶剂等方法,通过取样小孔或气液分离器将小液滴引入真空系统,真空接口还包括差级真空系统和离子聚焦系统,保证最大的离子传输率。

真空系统中的碰撞诱导解离,一方面可以克服溶剂簇离子,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具有结构特征的碎片离子信息。

从仪器的角度来看,很容易将使用原理分成三个部分:电喷雾过程、真空接口、各种各样的辅助技术。

电喷雾过程:电喷雾过程实质上是电泳过程,也就是说,通过高压电场可以分离溶液中的正离子和负离子,例如在正离子模式下,电喷雾电离针相对真空取样小孔保持很高的正电位,负电荷离子被吸引到针的另一端,在半月形的液体表面聚集着大量的正电荷离子。

液体表面的正电荷离子之间相互排斥,并从针尖处得液体表面扩展出去,当静电场力与液体表面张力保持平衡时,液体表面形成taylor锥体,随着液滴的变小,电场强度逐渐加强,过剩的正电荷克服表面张力形成小液滴,最终从taylor锥体的尖端溅射出来。

有趣的是喷雾电压并不需要直接施加于喷雾针上,可以加到带有雾化气装置的金属套管上,使用带有金属端头的玻璃毛细管,允许喷雾针的电压接地,而在毛细管接口的入口处施加了一个负高压,这样做可以避免电流通过LC或注射泵的导电溶液引发漏电问题,但它并不减小针尖放电的可能性。

黄酮碳苷类化合物ESIMS-MS裂解规律初探

黄酮碳苷类化合物ESIMS-MS裂解规律初探

黄酮碳苷类化合物ESIMS-MS裂解规律初探吴新安;都模勤【摘要】本研究通过ESIMS-MS技术分析一系列黄酮化合物的裂解情况,探讨黄酮碳苷类化合物ESIMS-MS的裂解规律.结果表明,六碳黄酮碳苷ESIMS-MS的子离子谱图中出现[M-H-60] -、[ M-H-90]-和[M-H-120]-的离子碎片;五碳黄酮碳苷ESIMS-MS的子离子谱图中只能产生脱去60和90质量单位的碎片峰.该研究表明黄酮碳苷类化合物ESIMS-MS裂解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有助于发现微量黄酮碳苷类成分.【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1(023)006【总页数】3页(P1085-1087)【关键词】黄酮碳苷;ESIMS-MS【作者】吴新安;都模勤【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感控科,合肥23003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感控科,合肥2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发现活性成分为目的的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已经进入了较为快速的阶段,如何借助先进的分析技术较为快速的发现和分析中药及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成为天然药物化学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1]。

黄酮碳苷类化合物近年来研究越来越深入,已经形成一个较大的体系[2-5]。

但是有关该类化合物的波谱学规律方面较少见专门的研究报道,本文利用从短瓣金莲花中分离得到的一系列黄酮碳苷类化合物作为研究对象,运用ESIMS-MS技术分析这些黄酮碳苷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初步总结出黄酮碳苷类化合物的ESI-MS/MS裂解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来进一步分析短瓣金莲花中其他可能存在的微量黄酮碳苷类成分。

1.1 药材与对照品短瓣金莲花采集于大兴安岭,经生药学鉴定为Trollius ledebouri Reichb;对照品牡荆苷、荭草苷、2''-O-(3''',4'''-二甲基苯甲酰基)牡荆苷、2''-O-(3''',4'''-二甲基苯甲酰基)荭草苷、2''-O-(2'''-甲基丁酰基)牡荆苷、2''-O-(2'''-甲基丁酰基)荭草苷等酰化的黄酮碳苷均由作者从短瓣金莲花中分离得到[3,4],纯度达到95%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SI-MS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及裂解规律S0820349成小兰S0820350弓贞S0820356魏焕莉S0820360李英S0820361马江S0820364杨华S0820370刘慧S0820374刘朋S0820383黄洁S0820386鲍泽浪S0820389马荣华S0820391王怀友摘要:近年来,电喷雾质谱(ESI-MS)因其离子化条件温和,谱图简单等特点,正被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的分析研究。

本文介绍了它在中药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体内代谢分析及中药配伍规律等方面的应用,并分析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同时针对不同化合物类型在ESI-MS下的裂解规律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电喷雾质谱,液质联用,串联质谱,碰撞诱导解离,应用,裂解规律中药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化学物质体系,其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是其有效成分。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阐明中药有效成分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基础与核心,是中药材及其产品安全、有效和质量稳定、可控的保障,是中药走向现代化的关键。

但中药成分复杂,难于进行分析,一直是中药研究中的难点。

目前,质谱在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简便、快速分析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早期的质谱主要为电子轰击质谱(EI-MS)和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S)。

随着软电离技术的出现,电喷雾质谱(ESI-MS)被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的分析研究。

电喷雾质谱离子化条件温和,谱图简单,特别适用于极性和热不稳定天然化合物分析,其一级质谱主要产生准分子离子峰,而多级质谱能提供化合物的结构信息,是研究复杂体系的灵敏、快捷和有效的现代分析方法[1~4]。

ESI是一种离子化技术,它是在高静电梯度(约3kv/cm)下,使样品溶液发生静电喷雾,在干燥气流中,形成带电雾滴,随着溶剂的蒸发,通过离子蒸发等机制,生成气态离子,以进行质谱分析。

ESI使溶液离子化主要经历三个步骤:①在喷雾毛细管尖端产生带电雾滴;②通过溶剂蒸发和雾滴分裂使带电雾滴变小,这一过程反复进行,直至生成很小的带点雾滴;③由很小的带电雾滴产生气相离子。

与快原子轰击(FBA)和等离子解吸(PD)相比,ESI在相对比较低的温度下,逐步去溶剂化,是迄今最软的质谱离子化技术。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是以高效液相色谱为分离手段,以质谱为鉴定工具的一种分离分析技术。

它将高效液相色谱对复杂样品的高分离能力与质谱具有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以及能够提供分子量与结构信息的优点结合起来,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分离分析工具。

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ESI-MS商品化以来,LC/ESI-MS已经迅速成为应用最广泛的联用技术[5]。

本文综述了ESI-MS在中药成分的结构鉴定、定性定量分析、中药代谢产物鉴定以及中药配伍规律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此外,在文章后半部分,还总结了几大类型化合物的ESI-MS裂解规律,对日后的化合物质谱解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ESI-MS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1.中药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待测样品经预处理后,可以在少量样品的条件下,采用LC-ESI-MS或者LC-ESI-MS n结合LC-DAD-UV技术进行分析,得到UV图谱、总离子流图及各个组分的各级质谱图,并与标准化合物的保留时间、紫外吸收光谱和质谱中的准分子离子峰[M+H]+,[M+Na]+及特征碎片峰等对比或直接参考文献,可以快速鉴定中药的化学成分,并进行定量分析。

皂苷类成分的分析方法有HPLC-UV和HPLC-ELSD法等,但该类化合物没有共轭结构,仅在低波长端有紫外吸收,易受杂质和溶剂背景吸收的影响;而ELSD 检测器虽然对皂苷类化合物有较好的响应,但是在分析成分复杂的中药体系时,只依靠保留时间作为定性指标,难以确证色谱峰的纯度,使定量结果存在误差。

而ESI-MS为化合物定性提供了快速准确的鉴定手段。

Lai等人[6]采用HPLC-ESI-MS/MS联用技术,通过保留时间、分子量和二级质谱的信息,对中药复方血塞通注射液中的27种皂苷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同时还对其中的9种皂苷,包括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 Rb2,Rb3,Rc,Rd,Re,Rf 和Rg1进行了定量分析。

王铎等[7]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TOF-MS)采用人参皂苷Rg1作为内标物,以目标化合物加钠离子[M+Na]+为检测离子,测定了步长脑心通中8种黄芪皂苷类成分的含量。

各黄芪皂苷的检测限为0.10~0.22 ng,定量限为0.22~0.52 ng;峰面积之比(As/ Ai)的日间精密度(RSD)和日内精密度(RSD)均小于2.86%,回收率大于94.9%。

李忠红等[8]采用HPLC-ESI-MS/MS对小续命汤抗脑缺血有效成分的醇溶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了生物碱类、黄酮类和苷类成分,并探讨了它们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发现在电喷雾离子化过程中生物碱类成分易质子化成为正离子,而黄酮和苷类易失去质子成为负离子。

宋越等[9]采用LC-ESI/TOF-MS技术分析了中药复方当归补血汤中的化学成分,确定了27个化合物的准确分子量,经文献检索或与标准品对照正确鉴定了15个化合物。

TOF-MS鉴定化合物的依据是测得的化合物准确分子量,以及由此计算得到的元素组成、不饱和度和同位素丰度比。

王颖等[10]采用LC-ESI-MS技术建立了中药复方三七注射液和三七药材、中间体的UV 指纹图谱和总离子流指纹图谱。

实验发现,峰浓度较低的成分在UV图谱中出峰较弱,但由于在电喷雾接口中有较高的离子化效率,因而产生较强的质谱信号。

由此可见,质谱检测器对于UV检测器是较好的补充,可提供更多化合物的信息,为三七药材、中间体和成品的鉴别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依据。

Fang等[11]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 n)技术对从白蒺藜中分离得到的两种甾体皂苷进行了研究,根据多级串联质谱实验数据,证实其中一种皂苷是tribulosin,并且推断了另一种未知的皂苷部分化学结构。

同时,观察到许多甾体皂苷的特征碎片离子峰,根据碎片离子峰的裂解规律发现了有关糖基连接位点的信息。

江英桥[1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法(HPLC-ESI-MS)对蛇床子中香豆素类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了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包括佛手柑内酯,欧前胡素和蛇床子素,并推断了7个香豆素化合物可能的结构。

2.ESI-MS在中药体内代谢研究中的应用中药体内代谢研究是目前探讨体内过程和阐明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前沿热点课题。

中药复杂的化学成分吸收进入体内后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物转化。

由于代谢产物在体内含量低微,且受复杂基质干扰,使得认识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更为困难。

LC-ESI-MS技术结合液相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灵敏度和极强的定性专属性,为中药效应物质基础在体内的分布、转运以及体内代谢产物的定性定量分析等提供有效手段。

韦英杰等[13]采用HPLC-ESI-MS法鉴定了复方丹参方在家兔血浆、尿和粪便中的47个代谢产物,包括18个原形成分及29个转化成分;同法鉴定了复方丹参方在大鼠血浆、尿和粪便中的55个代谢产物,包括32个原形成分及23个转化成分。

并对复方丹参方中三七皂苷类、丹参酚酸类和二萜醌类活性成分在大鼠体内的代谢机制进行推测比较。

陈怀侠等[14]给大鼠灌胃樟柳碱,收集粪样,经预处理后采用LC-MS n联用技术,选择ESI离子源,检测原药及其代谢产物。

通过和空白粪样及樟柳碱相比较,根据代谢物相对分子量变化及其多级质谱数据,鉴定并阐述了5种代谢产物的结构,分别为莨菪品、去甲基莨菪品、去甲基樟柳碱、羟基樟柳碱以及章柳酸。

Yu等[15]通过LC-ESI-MS联用技术,以四氢小檗碱为内标,对大鼠血浆中的5种原小檗碱类生物碱(小檗碱,巴马丁,黄连碱,表小檗碱,药根碱)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结果5种分析物在0.31~20ng﹒mL-1间线性良好,日间日内精密度均小于15%,准确度在95%~105%范围内。

Zhang等[16]以ESI为离子源,采用HPLC-MS技术分析了注射丹参注射液后,小鼠血清中原儿茶酸、丹参素、紫草酸、丹参缩酚酸A、丹参缩酚酸B和丹参缩酚酸D等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过程,建立了丹参注射液的代谢指纹图谱。

同时,Zhang等还将HPLC-UV和HPLC-MS联用,建立了丹参注射液及药材的化学指纹图谱。

化学指纹图谱和代谢指纹图谱相结合,为中药的质量控制和作用机制的阐明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3.ESI-MS应用于中药配伍规律的研究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优势和特色。

将中药按君臣佐使原则并按一定比例进行配伍可以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复杂,配伍后其在煎制过程中又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使得复方的物质基础更加复杂化。

这给复方效应物质基础及配伍规律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

通过应用LC-ESI-MS可以对中药配伍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进行分离并鉴定,从而揭示中药配伍规律和作用关系。

张宪臣等人[17]采用HPLC-ESI-MS技术研究了红参与五味子配伍过程中人参皂苷类化合物的变化机制。

当红参与五味子质量比为5:2时,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Rd全部消失,人参皂苷R0的量也有所减少,与此同时有少量次级人参皂苷F2出现。

随着五味子质量的进一步增加,人参皂苷R0的量进一步减少,而次级人参皂苷F2的量显著增加。

红参与五味子所产生的特殊药效可能与人参皂苷F2的量显著增加有关。

随着五味子质量的增加,合煎液的pH值呈下降趋势。

推测红参中的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Rd的消失,是因为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了小分子皂苷,人参皂苷F2可能就是相对分子量较大的二醇型皂苷的水解产物。

王勇等[18]利用电喷雾质谱分析生附子及其复方中的生物碱类成分,从化学角度探讨附子配伍规律和禁忌原则。

甘草是与附子配伍的常用中药,生附子与甘草共煎后,双酯型生物碱进一步水解,次乌头碱等的相对含量明显减少。

半夏是与附子配伍禁忌的中药之一,半夏与生附子共煎,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双酯型生物碱仍是共煎液中的主要生物碱,而苯甲酰中乌头原碱等水解产物对应的质谱峰丰度降低。

这说明半夏与生附子共煎液中双酯型生物碱的水解受到了抑制,为揭示中药配伍规律的科学性提供了化学依据和方法。

4.展望目前,由于ESI-MS技术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以及多级质谱(MS n)等特点,它与LC的联用技术(LC-ESI-MS)在中药有效成分分析中主要用于已知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或已知类型化合物如黄酮类、皂苷类等化合物的裂解规律研究,以及已知化合物的体内代谢产物鉴定等研究,对于未知成分尚不能有效地研究。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制约因素:⑴液质联用谱图解析困难,仅靠质谱解析不能准确鉴定未知成分;⑵由于谱图滞后,其谱图化学信息的解析需要对照品的对比或加入来确认,但目前中药研究极其缺乏对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