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卑心理及其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自卑心理及其对策

摘要:人一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小学阶段,小学生是心理逐步得到塑造并具有极其不稳定性的特殊群体。然而却有一些小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情结,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面对此种情况,本文介绍了自卑的相关理论,并利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提出了应对小学生自卑心理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自卑成因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多样的高科技时代。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都能过着锦衣玉食的优裕生活,然而只要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就会惊异地发现,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情结。自卑是小学生当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消极心理,严重的自卑感会造成人的心理变态,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自卑心理的危害,追根朔源。正确把握自卑产生的基本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帮助小学生成功跨越它并找到自信,到达人生的巅峰。

1 自卑的基本含义

自卑,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轻视自己,认为不如别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性格缺陷,表现为自己贬低自己,待人接物缺乏信心勇气,没有主见,畏首畏尾,是一种非常有害的心理[1]。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实现理想或某种愿望的巨大心理障碍。自卑的人孤立、离群,易于抑制自信心和荣誉感,当受到周围人们的轻视、嘲笑或侮辱时,这种自卑心理就会强化,他们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表现,怯于表现自己,逃避现实,甚至会自我封闭,形成人际交往的障碍。对于自卑心理,我国学者已经对其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自卑心理指的是一种个体消极的心理活动,导致这种心理的要素是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或者品质评价过低[2]。

2 小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

既然小学生的自卑心理危害如此之大,那么我们就要找到它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从而帮助他们解决这个心理障碍。自卑感的形成受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制约:

2.1 主观原因

2.1.1 生理及心理因素

小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初步发展的时期, 身体意象作为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 已经被小学生所觉察和关注。身材的高矮,体型的胖瘦,容貌的美丑,五官的模样等都可能引起小学生的自卑感。在这些生理特征的驱动下,导致他们心理产生阴影。他们的心理会变得脆弱,他们害怕自己的这些生理缺陷会被人嘲笑,所以他们就会陷入苦恼,会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办事缺乏自信心,处处感到自己不如别人,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导致他们不愿意与人交往,不敢发表自己的言论,整天就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卑感就会越发地严重。

2.1.2 学业能力因素

在学习上,本来大家都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记忆、思维以及承受能力等这些智力素质是不一样的,所以小学生在学业上的成绩是截然不同的。有一些小学生不管他怎么努力,成绩就是上不去。在面对努力却得不到回报,家庭、学校给予的学业压力以及同学们的嘲笑,教师对优等生的偏爱等情况下时,他们就会觉得是自己太笨,对自己评价过低,自信减弱,自卑感也就逐步侵入了。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阅历经验浅薄导致小学生的承受能力较差,在长期的挫折和打击下,会认为自己天生就不如别人,永远不会成功,从而自暴自弃、一蹶不振[2]。当小学生在学习上失败或被嘲笑时,便产生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以及认知能力有限使他们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也不能进行良好的自我调节。

2.1.3性格差异

性格是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是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性格的差异是指人们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小学生由于遗传素质不同,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不同,因而在体力、智力、兴趣、气质等方面各有不同特点。有些小学生很高傲,他们会看不惯别人的行为习惯,甚至觉得他人的行为习惯很低级无聊的,有点傲视一切的味道,不愿与别人为伍,即使有时想迁就一下他人,也显得极不自然,别人也不愿意接受这种俯就,因此变得独来独往。有些学生性格孤僻、胆小怕事、脾气怪异,使人难以接纳,不愿意接触他,久而久之,其他人就会把他们遗忘,这样他们就会形单影只。这些都会使小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2.2 客观因素

2.2.1 家庭因素

小学生的家庭状况也影响着学生自卑心理的形成。家庭不仅是儿童活动的主要场所,而且是对其产生影响最早、最连续和最持续的环境因素[3]。人唯一不能选择的是自己的家庭出身,家庭环境是影响人一生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父母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窘困或单亲家庭让小学生有一种“低人一等,矮人一截”的想法,这是促使他们产生自卑感的重要原因。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不完善,所以承受能力较低。面对这些家庭原因,他们不能坦然面对,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提及自己的家庭,对自己的家庭羞于启齿,甚至认为别人会因此而鄙视和嘲笑自己。这些家庭原因使他们产生了卑微的心理。另一方面,由于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很高。父母对他们的期望越高,他们的压力就越大。当小学生们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时,他们就会对自己进行否定,与此同时,自卑感滋生,他们就会有自怨自艾、自卑自责、自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

2.2.2 学校因素

小学生进入学校后,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可见学校对他们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会因为达不到学校所施加的学业压力,没受到老师的重视,班级不够和谐等等都会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可知,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处于由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的不成熟阶段,他们的自我认知主要是依赖于周围权威性人物对自己的评价[2]。在小学生的心目中,老师对他们而言就是最权威的人物,而当他们没有达到学校或老师的要求时,必然得不到老师的好评。因为老师在小学生心中是最具权威的,所以老师对哪个小学生评价不好,就会影响其他小学生对他的看法。就这样,在小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成熟阶段,由于受到学业压力、老师以及同学的影响,他们就会对自己的评价过低,自卑感就随之而来。

自卑感的形成虽然是受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但是由于小学生还处在认知不成熟的阶段,认知判断能力还十分有限,所以无论是从生理角度还是心理角度看,外部世界对他们的影响是最大的。当然,要认识到自卑的形成原因不是单方面的,也不是一时形成的,而是长期积累而成的。家长和教师要对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找出方法,积极、正确地引导小学生走出自卑,建立自信,最终走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