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混联电路说课稿

合集下载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__说课稿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__说课稿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新课程标准要求义务阶段的物理教学应以提升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探究、交流”的过程,从而增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水平、创新意识及科学态度和精神的培养。

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我将以此理念为指导,围绕本节课“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这样学?”三个问题,从以下六个方面与大家分享我对本节课的构思与设想。

一、教材分析本章知识的编排编是对第12章电路基础的深化,也是为第13章电功知识做的铺垫,在初中电路知识的学习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内容:本节教材是欧姆定律的具体应用,主要前面所学的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在实验法和理论法的基础上分析推理得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关系。

特点:本节知识在编排上采用了先科学探究,后推导的顺序,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学习方式的具体表现,充分表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

二、学情分析新课程初期目标是构建具有“探究性的学习,问题式的教学,合作化的课堂”等特色课堂教学。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教师只有充分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

认知特点:九年级学生还处于感性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有强烈的好奇心,大胆主动,擅长表现自己,勇于探索,喜欢动手,渴望交流,喜欢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

针对“吃不饱”VS“吃不了”的矛盾采用分组教学。

知识基础:学生通过八年级物理知识的学习和九年级前面内容的学习已经领悟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基本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通和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和欧姆定律。

水平基础:该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水平和操作水平、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已初步具备自主学习的水平和小组合作精神,但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有待提升。

电工基础教案25电阻的混联.docx

电工基础教案25电阻的混联.docx

课题第一章简单直流电路共2 课时第五节电阻的混联备课人马继军教学目的1.熟练掌握电阻串联的性质和作用。

2.熟练掌握电阻并联的性质和作用。

3.掌握简单混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混联电路的计算。

难点:画等效电路图。

教学设备PPT 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个案补充【课前导学】课前复习:电阻串、并联的基本特点和重要性质。

一、电阻串联电路的特点设总电压为U、电流为/、总功率为P。

1.等效电阻:R=/?! + /?2 + …+R”2.分压关系:U\ U —[R] R2R tl R3.功率分配:P1 - P“ — P ―卩R] R2R tJ R特例:两只电阻用、尺2串联时,等效电阻R = Rl+R2,则有分压公式5=凡u, u2= R1 uR、+ /?] + Rc二、电阻并联电路的特点设总电流为/、电压为U、总功率为P。

1•等效电导:G = Gi + G? +…+ G“即―+丨+•••+】R &禺心2.分流关系:R\h = R2h =…=R fl I…=RI=U3.功率分配:R}P I =R2P2=…=R f,Pn = RP=U2特例:两只电阻&、/?2并联时,等效电阻R= R足,则有分流公式1}= /, I2= R[ I〜/?] + Rj[新课教学]一、混联既有电阻的串联又有电阻的并联,叫电阻的混联。

二、混联的计算步骤1.把电路进行等效变换;【教法设计】:【教学思路】:2. 先计算各电阻串联和并联的等效电阻值,再计算电路的总的等效电阻;3. 由电路的总的等效电阻值和电路的端电压计算电路的总电流;4. 利用电阻串联的分压和电阻并联的分流关系,计算各部分电压及电流。

三.进行电路等效变换的两种方法方法一:利用电流的流向及电流的分合,画出等效电路图。

例 1:如图所示,已知 = /?3 = /?4 = 6Q, /?5 = /?6 =4Q,/?7 = /?8 = 24Q, R g = 16 Q ;电压 t/ = 224Vo 试求:电阻焉两端的电压S 与通过它的电流bR EF =(尺5 + 他 + R,〃& = 24 G 〃24 Q = 12 Q/?CD = (R3 + R EF + 0) 〃 g = 24 Q 〃24 Q = 12 QR AB =R\ + R CD + 尺2 = 28 QZ L =f///?AB = 224/28 = 8A(1)利用分压关系求各部分电压:U CD =&D H = 96V,U FF = ---- -- ---- U CD = —x96 = 48 VEF R3 + + 尺4 24/g =————=2 A, U g = RJ g = 32 V(1) 电路总的等效电阻R AB 与总电流/z ;- Rio --------- [ Y B 学生讨论解决 解: (1)&、屁、心三者串联后,再与心并联,E 、F 两端等效电阻为R EF 、 R3、 &三者电阻串联后,再与&并联,C 、D 两端等效电阻总的等效电阻 总电流例2:如图2J4所示,已知R=10Q,电源电动势£ = 6V,内阻'•二0.5 Q,试求电路中的总电流人解:首先整理清楚电路中电阻串、并联关系,并画出等效电路, 如图2-15所示。

电阻在串并联电路中规律教案

电阻在串并联电路中规律教案

电阻在串并联电路中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作用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电阻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阻在串联电路中的作用和特点。

2. 电阻在并联电路中的作用和特点。

3. 电阻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计算方法。

4. 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阻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作用和特点。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电阻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表现。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电阻、导线、电源、电压表、电流表。

2. 实验器材:电阻、导线、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实验桌、实验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电阻在电路中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讲解电阻在串联电路中的作用和特点:电阻依次连接,电流相同,电压分配。

3. 讲解电阻在并联电路中的作用和特点:电阻并排连接,电压相同,电流分配。

4. 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电阻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表现。

5.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电阻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计算方法。

6. 讲解电阻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计算方法: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7. 进行实验数据处理,让学生动手操作,计算电阻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

8.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9. 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

10. 课后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解题策略。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评估:观察学生对电阻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作用和特点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操作评估:检查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是否规范,观察他们能否正确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能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电阻混联电路

电阻混联电路

【课题名称】3.5 电阻混联电路【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掌握混联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2.学会混联电路的等效变换,会求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教学重点】重点:混联电路的等效变换与分析【教学难点】难点:混联电路的等效变换【关键点】混联电路的等效变换【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讲授法、谈话法、多媒体演示法【教具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在黑板或用多媒体展示两个不同的混联电路,如图3.2所示。

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混联电路的相关知识。

图3.2 混联电路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1:混联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教师活动:教师可通过分析典型例题,师生共同总结混联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定的例题总结混联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知识点:混联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①求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②求混联电路的总电流。

③求各部分电压、电流和功率。

教学环节2:混联电路的等效变换与等效电阻的求法教师活动:教师可展示一些不易一下子看清各电阻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混联电路,从中引出混联电路需要等效变换的概念。

同时介绍等电位法及其等电位法的操作步骤。

学生活动: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白有些混联电路是需要经过一定的等效变换后才能进行分析。

并学习等电位法的操作步骤。

知识点:等电位法的一般分析步骤:①确定等电位点,标出相应的符号。

②画出串、并联关系清晰的等效电路图。

③求解等效电阻。

教学环节3:典型例题分析教师活动: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电路等效变换的过程,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

学生活动: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电路等效变换过程的观察,理解等电位法的方法,并学会用等电位法对混联电路进行简化。

三、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如下:1.混联电路。

2.混联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3.混联电路的等效变换和等效电阻的求法。

四、课堂练习教材中思考与练习第1、2题五、课后作业1.“学习辅导与练习”同步训练中的3.52.阅读教材中的“常用导电材料与绝缘材料”相关内容,并回答导电材料与绝缘材料的分类与各自的特点。

电工基础教案第十讲电阻的混联

电工基础教案第十讲电阻的混联

电工基础教案第十讲电阻的混联电工基础授课教案授课日期/班级:(未填写)课题:第十讲电阻的混联教学目的:掌握简单混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教学重点:混联电路的计算。

教学难点:画等效电路图。

教学准备:1.教参2.教案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Ⅰ、课堂组织(5分钟)点名,维持纪律,提问学生问题。

Ⅱ、复旧课,导入新课(5分钟)回顾电阻混联的基本特点和重要性质。

Ⅲ、讲授新课(75分钟)一、混联既有电阻的串联又有电阻的并联,叫做电阻的混联。

二、混联的计算步骤1.把电路进行等效变换;2.先计算各电阻串联和并联的等效电阻值,再计算电路的总的等效电阻;3.由电路的总的等效电阻值和电路的端电压计算电路的总电流;4.利用电阻串联的分压和电阻并联的分流关系,计算各部分电压及电流。

三、进行电路等效变换的两种方法方法一:利用电流的流向及电流的分合,画出等效电路图。

例1:已知:R1=R2=8Ω,R3=R4=6Ω,R5=R6=4Ω,R7=R8=24Ω,R9=16Ω,U=224V,求:通过R9的电流和R9两端的电压。

例2:实际电路的负载电阻往往不是单纯的串联或并联,而是既有串联又有并联,这样的联接方式叫做混联。

可以依照串并联等效化简规则,首先将混联电路简化成一个无分支电路,再进行电流、电压计算。

下面举几个例说明简单电路计算的一般步骤。

在图1-37(a)所示电路中,求AB两端的等效电阻。

已知R=R1=200Ω,R3=800Ω,R2=600Ω。

解]本题是混联电路。

先求R1和R2串联的等效电阻R′。

R′=R1+R2=200+600=800Ω。

然后再按简化后的电路图1-37(b)计算R′和R3并联的等效电阻R″:最后再按化简电路图1-37(c),求R″和R的串联等效电阻,即可得到AB两端的等效电阻,如图1-37(d)所示。

RAB=R″+R=400+200=600Ω。

文章无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但是可以进行小幅度的改写,如下所示:常用的电阻分压器电路如图1-38所示,通过可变电阻调整电压。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说课稿初稿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说课稿初稿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沪科版)九年级第十四章《探究电路》第四节的内容,第十四章的内容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化等基本理念。

本节教材是欧姆定律的具体应用,结合前章所学的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应用欧姆定律直接导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公式,本节教材在安排上采用了先科学探究,后理论推导的顺序,是新教材对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的具体体现。

(二)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目标、课程基本理念,我确立以下为本节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的电阻之间的“等效代替”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主动进行交流与讨论,能用等效代替的方法学习物理知识,会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把物理概念与生活、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认识、理解、应用、提问及至创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通过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同时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实验法和理论推导法并举,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同时借助于等效代替的观点分析串联、并联电路是难点。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分组实验器材(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2欧、4欧、5欧、10欧电阻各一个、开关和若干根导线)以备教学使用。

二、说学法(一)学情分析新课程初期目标是构建具有“探究性的学习,问题式的教学,合作化的课堂”等特色课堂教学。

电阻的混联教案

电阻的混联教案

《电阻的混联电路》教案教学对象12大专计网授课内容§2—3 电阻的混联授课人吴霞授课日期2013.11.7 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节教学目标1、理解混联电路的概念。

2、学会简单混联电路的等效变换,计算等效电阻3、掌握利用电流的流向及电流的分、合,画出等效电路,计算等效电阻。

教学重点 1、学会简单混联电路的等效变换,计算等效电阻2、掌握利用电流的流向及电流的分、合,画出等效电路,计算等效电阻。

教学难点掌握利用电流的流向及电流的分、合,画出等效电路,计算等效电阻。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讲练结合教学用具 PPT教学反思教学实践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复习导入】 4min1.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电流、电压、电阻、电压分配、功率特点)2.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电流、电压、电阻、电压分配、功率特点)【新授】§2-3 电阻混联电路1.定义:既有电阻串联又有电阻并联的连接方式。

2.简单混联电路有的混联电路比较直观,能一下子就看清他们之间的串、并联关系。

如图1、图2图一回顾有关串并联电路的知识认识什么是串联电路让学生掌握简单混联电路的结构、并掌握计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复习巩固之前内容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混联电路连接方式学生:掌握混联的定义图二3.复杂混联电路(1)引入:有的混联电路比较复杂,不能一下子看清电阻之间的串、并联关系,则需要仔细观察分析,进行化简,求出等效电阻。

(2)分析方法:电流法:利用电流的流向及电流的分、合,画出等效电路图;等电位法:利用电路中各等电位点分析电路,画出等效电路图;(3)例题讲解例一:例二:例三:(拓展延伸)算等效电阻、重点讲解如何用电流法分析复杂混联电路教师:提问图一、图二的电路连接方式学生:思考并回答,掌握简单混联电路等效电阻的计算教师:讲解如何利用电流法分析复杂混联电路,举例具体说明学生:理解、练习、巩固A BR1R2R3R4 R5 I将图中电路根据电流的流向进行整理。

电阻的串联说课讲稿

电阻的串联说课讲稿

电阻的串联说课讲稿第一篇:电阻的串联说课讲稿《电阻的串联》说课讲稿本节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二册(人教版)第八章第四节(P99~P10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的作用:本节教材先安排了演示实验,从实验测出了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得出总电阻和各串联电阻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运用欧姆定律及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电压特点作理论导.教材的这种结构能较好地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学生明白物理规律既可以直接从实验得出,也可以用已知规律从理论上导出.从前后联系来看,本节教材的实验方法仍沿用第三节课分组实验中的伏安法,有利于巩固学生对伏安法测电阻的认识.在理论推导过程中的“下标配套”有利于强化学生对“欧姆定律中各量是同一电路(或同一导体)的量”的认识.在讲解例题时,对两种推理方法(已知一待求,待求一已知)和两种思维起点(同一电路上各量的关系,同一类物理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的分析,为今后电路分析打下了必要的埋伏.本节教材的理论推导只安排了两个电阻串联的情况,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为推导任意个电阻串联的情况奠定了一个思维起点,使学生在思考“想想议议”的提部时又多了一个推导的方法一一等效替换法.2、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有了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的初步知识,并且通过分组实验,学生一般能较熟练地掌握伏安法测电阻,这就从理论上和实验上为学生理解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和各串联电阻的关系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因而本节课的一个目标是:通过实验和理论推导使学生理解串联电路跟各个串联电阻的关系.在现突生产和生活中经常碰到元件等效替代的问题,本节课的教学中有帮助学生正认识这一点的可观条件,况且学生在初二合力的学习中已初步接触到这一思想,因此本节课的另一目标是:使学生初步领会等效替代法的基本思想.电路分析是电学中的重要课题,其中的许多规范要求和分析方法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锤炼,学生才能熟练掌握.本节课的教学中(特别是例2)也有了为这方面服务的可观条件.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对电路已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而且在几何证明的学习中已接触到了分析综合法.因此本节课的又一目标是:通过运用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串联电路问题,使学生初步领会分析综合法的基本思想,规范学生解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3、教学重点:对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串联电阻间的关系的理解和利用串联电路的特点及欧姆定律分析简单的串联电路问题是本节课的两个重点.成功的演示实验能使学生获得丰富正确的感性认识,严密的理论推导能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理性认识,正确深入理解电阻概念和决定电阻的因素能使学生定性地认识总电阻的概念及总电阻比分电阻大的缘故.以上措施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串联电阻的关系.正确深入理解串联电路的特点(同类量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和欧姆定律(同一电路不同类型物理量的关系)、正确确定思维入手点(参见教案中对例2的分析),是分析简单串联电路问题的两个关键.4、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领会分析综合法的基本思想是本节保的难点.尽管学生在学习几何证明的过程中已多次接触到分析综合法.但由于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尚处于起步阶段,他们很难将在几何课中学过的方法“迁移”到物理上来,况且物理的“数学公式”又非纯数学公式,它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物理意又,因此初中学生在理解和运用分析综合法时是会感到有一定的困难的.通过对例1的两种方法(已知一待求,待求一已知)的分析,让学生认识什么叫分析法,而后利用例2的一题多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析法的两种思维起点(见教案中对例2的分析)以及这种方法需要综合应用两类电路规律.因此这种解题方法就叫分析综合法.5、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演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方法.教师边演示边让学生分折解题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课堂设计1、引入新课(约2分钟)将课首问题稍作加工(和生活实际稍作联系)后,向学生提问,使学生在思索中对新课产生强烈的兴趣,教师再顺势引入新课,板书课题.2、新课教学(约20分钟)引入新课课题后,引导学生复习电阻的物理意义,从而导出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概念(串联电阻对电流的总的阻碍作用的大小),为下面的实验教学和理论推导作必要的概念准备,同时也为分析等效替代法打下了埋伏.在用实验探讨电阻关系时,首先向学生交代实验方法(伏安法),出示实验电路图和实验记录表格.接着边实验读取数据,边计算阻值,让学生尽量参与实验活动;为了使学生对等效替代法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分别测出5欧和10欧电阻的限位后,再接入15欧的电阻,测算其阻值,最后才将5欧和10欧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在没有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情况下,学生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跟接15欧电阻时相同.教师紧紧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分析得出5欧电阻和10欧电阻串联后对电流的总阻碍作用的大小跟15欧的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相同,即5欧电阻和10欧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为15欧,这样学生便能从感性上认识到5欧电阻和10欧电阻串联后与15欧电阻可互相等效替代.当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后,教师再次分析什么叫等效替代法,并让学生用等效替代法解决课首提出的问题,巩固学生对等效替代法和电阻关系的认识.这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从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来理解为什么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小任一导体的电阻都大的原因,让学生从另一角度来认识电阻关系,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在用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及欧姆定律推导电阻关系的过程中,应注意强调在运用欧姆定律时,要下标配套,因为欧姆定律中的各量是对应于同一电路上的量.另外,要向学生说明推导过程中所运用的规律有两类(同一电路上各量的关系,同一类量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顺利分析例1和例2作准备.3.应用(约20分钟)首先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看课文的例题及其分析与解答过程,这样既能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也能为教师后面介绍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创造较好的教学情境.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阅读例2的思路分析时,不易把握所用的推理方法(已知一待求,待求一已知)及相应的思路.这就为教师阐述“跟踪追击”法(分析法)创造了事实基础和情绪基础.教师先利用例1的简单情况介绍正向推理(已知一待求),和反向推理(待求一已知,即分析法)方法,在分析例2时,介绍反向推理的优点,并引导学生用反向推理法从R2=U2/I2出发分析问题,要让学生自已从R2=R-R1出发也用反向推理分析同一例题.这样既强化了学生对反向推理法(分析法)的基本思路的认识,又通过一题多解沟学生展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不是唯一的.4、小结和布置作业:教师再次强调两类电学规律(同类量局部和整体关系;同一电路不同量间的关系)和两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等效替代法;分析综合法).把“想想议议”留到下节课开始时去讨论,除了因为讨论思路和方法终使课时偏紧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在下节课开头来讨论,可以复习本节课涉及的分析思路和方法,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顾利学好并联电路的知识铺平道路.第二篇:电阻的串联教案电阻的串联(一)教学目的1.理解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跟各个串联电阻的关系,并能推导出来;2.会运用串联电路的特性和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串联电路问题;3.初步领会等效替换法的基本思想,以及分析电路问题的思路。

11电阻混联(教案)

11电阻混联(教案)

U EF 2 A , U 9 R9 I 9 32 V R5 R6 R9
课堂小结 本次课主要学会混联电路的求解步骤并灵活运用。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有体会:教材只是教学的参考依据, 我们只有突破教材,凌驾于教材之上,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
教学反思
的效果。
UL
Rn U 2 R1 Rn

功率
PL
2 UL R
(1) 当只有 10 盏电灯工作时,即 n = 10, 则 Rn = R/n = 121 ,因此
UL Rn U2 U 216 V , PL L 39 W 2 R1 Rn R
(2) 当 100 盏电灯全部工作时, 即 n = 100, 则 Rn = R/n = 12.1 ,
授课形式 授课课时
新授
2 课时
教学目的
1、 理解混联电路的概念 2、掌握混联电路的求解步骤。
理解混联电路的概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掌握混联电路的求解步骤。
课外作业
课本 P91 复习思考题 9、10
电阻混联电路
一、
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混联电路的分析步骤:
例题 1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RCD= (R3 REF R4)∥R7 = 24 ∥24 = 12 总的等效电阻 总电流 RAB =R1 RCD R2 = 28 I = U/RAB = 224/28 = 8 A
(3) 利用分压关系求各部分电压: UCD =RCD I = 96V,
U EF I9 REF 12 U CD 96 48 V R3 REF R4 24

教案:电阻的混联

教案:电阻的混联

电阻的混联电路
【例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是一个电阻混联电路,电路参数均已标在图上。

试计算1I 、2I 、3I 、4I 、5I 及AB U 、AC U 、CB U 各为多少?
解 :A 、B 右端是4R ∥5R 与3R 串联,将原电路改画成图。

在C 、B 两点只有4R 、5R ,因此可得:
45R =4R ∥5R =(Ω) 312
412
4545445=+⨯=+=
R R R R R
用45R (3Ω)来代替4R ∥5R ,接在C 、B 两端,由此画出图c 。

由图c 可以看出,3R 与45R 串联,于是可得:453345R R R +==6+3=9(Ω)
教 案 纸
430
44==
R U I CB =7.5(A ) 12
30
55==
R U I CB =2.5(A ) 通过上例可以看出,在一般混联电路计算中,先将原电路进行分析,改画成容易观察的电路,然后根据电阻的串、并联关系求出等效电阻。

把求得的等效电阻当成一个电阻,画出更简单的电路,再求等效电阻。

如此循环直至画出简单回路,再进行计算。

【例题】 电路如图2-15所示。

已知1R =300Ω,2R =300Ω,3R =150Ω,4R =600Ω,5R =900Ω。

试求当开关S 闭合及断开时,A 、B 两点间的等效电阻。

教案纸。

电工基础2.3电阻混联电路-教案

电工基础2.3电阻混联电路-教案

电工基础2.3电阻混联电路-教案第一篇:电工基础2.3电阻混联电路-教案2.3 电阻混联电路一、教学目标理解混联电路的概念。

掌握混联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能计算简单混联电路。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混联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等电位分析法。

难点:同重点。

三、教具电化教学设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Ⅰ.导入复习2.1 电阻串联电路与2.2电阻并联电路提问:电阻串联电路与电阻并联电路的特点是什么?提问: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分别应用于什么样的电路?II.新课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单纯的串联或并联电路是很少见的。

而最为常见的是混联电路。

也就是,既有电阻串联,又有电阻并联的电路,称为电阻混联电路。

本次课我们来学习混联电路的一种常用分析方法:一、等电位分析法关键:将串、并联关系复杂的电路通过一步步地等效变换,按电阻串联、并联关系,逐一将电路化简。

等电位分析法步骤:1、确定等电位点、标出相应的符号。

导线的电阻和理想电流表的电阻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认为导线和电流表连接的两点是等电位点。

对等电位点标出相应的符号。

2、画出串联、并联关系清晰的等效电路图。

由等电位点先确定电阻的连接关系,再画电路图。

根据支路多少,由简至繁,从电路的一端画到另一端。

3、求解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串联、并联的特点和电功率计算公式列出方程求解。

III.例题讲解,巩固练习见教材§2.3例题1,例题2。

分析:求解混联电路要求同学们可以熟悉电阻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能够熟练应用分流、分压公式。

将复杂的混联电路等效转换为易于求解的串联、并联电路时求解混联电路的关键。

在某些复杂电路中,等电位点的判断,需要同学们发挥空间想象力,不要将电路看成一个平面的东西。

IV.小结等电位分析法是分析混联电路最为常用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共有四步:1、确定等电位点、标出相应的符号。

2、画出串联、并联关系清晰的等效电路图。

3、求解。

其关键思想是将复杂的混联电路通过电路的等效转换,一步步化简为串并联关系比较直观、易于分析的电路再求解。

电阻串并联教案(优质课)说课材料

电阻串并联教案(优质课)说课材料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项目教学案例姓名:吴春丽单位:禹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电阻的串联与并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识别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知道串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并能区别生活中的实例。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学生对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知道串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并能识别生活中的实际电路。

【教学用具】1.实验模拟电路板2.电池两节3.小灯泡两个4.导线若干【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类比法【教学用时】2课时【教学设计】首先让学生对串并联电路有一个字面上的认识,引出学生容易理解并且在初中可能接触过的串联电路基本知识,并且进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利用实验电路板摆出串联电路的模型。

然后通过小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到本节课的重点部分,电阻的并联电路。

通过形象的例子,让学生从主观上对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认识,能够很好的解决难点部分的知识传授,进而引入到让学生能够完成实际电路的连接,并能识别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的实际例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答:电源、负载、连接导线、控制和保护装置。

2.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答:I=U/R(在此要重点强调三个字母代表什么?I、U、R分别代表电流、电压、电阻,此式表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引入教学拿出准备好的实验电路板和小灯泡等实验用具,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独立的进行实验探究,更好的让学生融入到学习中去。

三、串联电路1.定义在电路中,若干个电阻依次连接,中间没有分岔支路的连接方式,叫做电阻的串联。

2.特点①电流:不论各电阻的数值是否相等,通过各电阻的电流为同一电流。

即:I=I1=I2②电压:串联电阻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两端的分电压之和。

即:U=U1+U2③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即:R=R1+R2④分压原理:各电阻上的电压与它们的阻值成正比,即电阻越大分配到的电压越大。

高职复习——混联电路等效电阻教案

高职复习——混联电路等效电阻教案
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教案
课题
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授课班级
08电旅
时间
10月20下午第一节
课时
1课时
教师
胡燕燕
教学目标
认知
目标
1、知道什么是混联电路
2、掌握混联电路等效电阻的分析方法——等电位法
能力
目标
1、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
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高考复习的积极性和针对性。
随堂练习卷
★布置课堂练习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
★讲评
★练习
★听讲
★知识内化
课程小结
1、混联的概念
2、等电位分析方法
★根据板书内容对本课程重点进行小结。
★在教师的带领下,回顾本节内容,进一步明确重点
使本节课内容系统化
布置作业
作业练习(随堂练习反面)
★布置作业及要求
★明确作业内容及要求
教学重点
掌握等电位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
应用等电位分析法计算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教学方法
讲演练结合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串并联总电阻的计算方法。
二、说明混联电阻等效电阻的计算在高职考试中的地位。
“在近三年的高职考试中,混联电路等效电阻的计算为必考题,一般以填空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另外简单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也是重要的考点,解决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就是要分析清楚电路结构。”
★温故而知新
★以10年高考题为例向学生介绍等电位分析方法并板书。
★讲解例题

《电阻的混联》课件

《电阻的混联》课件
串联电阻的特点
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并联电阻的计算
并联电阻的定义
并联电阻的特点
当多个电阻并列连接,每个电阻两端 的电压相等,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 之和。
电压处处相等,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 流之和。
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
总电阻的倒数是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即 1/R=1/R1+1/R2+1/R3+...+1/Rn 。
通过理解电阻的混联,工程师可以更好地设计电路,优化性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
在实际应用中,电阻的混联有助于解决各种电路问题,如电压降、电流分配不均等 。
电阻的混联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阻 的混联理论也在不断演进和完善

目前,新型材料和制造工艺的应 用为电阻的混联带来了新的发展 机遇,如纳米电阻、薄膜电阻等
电机控制系统
在电机控制系统中,混联电阻可 以起到控制电机电流的作用,使
电机能够正常运行。
温度控制系统
在温度控制系统中,混联电阻可 以调节加热元件的电流和电压,
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
04 电阻的混联实验
CHAPTER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电阻混联电路的 基本概念和原理。
了解电阻混联电路在 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
平衡电流
在电路中,混联电阻可以 平衡电流,防止电流过大 或过小对电路造成损害。
调节电压
通过混联电阻的阻值,可 以调节电路中某一点的电 压,以满足电路中不同元 件的工作需求。
保护元件
混联电阻可以起到保护其 他元件的作用,防止电流 过大对元件造成损坏。
混联电阻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音频设备
混联电阻常用于音频设备中,如 扬声器、耳机等,以平衡音频信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电阻的混联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电阻的混联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编号:
教学内容
三、进行电路等效变换的两种方法
方法一:利用电流的流向及电流的分合,画出等效电路图。

例1:已知:R1 = R2 = 8 Ω,R3 = R4 = 6 Ω,R5 = R6 = 4 Ω,R7 = R8 = 24 Ω,R9 = 16 Ω,U = 224 V,求:通过 R9 的电流和 R9 两端的电压。

整个电路为R5,R9,R6串联后与R8并联,得到的等效电阻再与R3,R4串联,再与R7并联后于R1,R2串
R5,R6,R8,R9等效电阻=(R5+R6+R9)||R8=12欧(||为并联)
R3,R4,R7与12欧等效电阻=(R3+R4+12)||R7=12欧
R1+R2+12=28欧
所以R7上电压=224/28*12=96V
R8上的电压=96/24*12=48V
R9上的电压=48//24*16=32v
电流=32/16=2A
教学内容例2:如图2-18所示,已知每一电阻的阻值R=10Ω,电源电动势E=6v,电源内阻r=0.5Ω,求电路上的总电流。

总的等效电阻是R总=2.5Ω;总电流是I=2A
图中R1 = R2 = R3 = 2Ω,R4 = R5 = 4Ω,试求A、B间的等效电阻RAB。

1. 按要求在原电路中标出字母C,如下左图所示。

2. 将A、B、C各点沿水平方向排列,并将R1-R5依次填入相应的字母之间。

R1与R2串联在A、C间,R3在B、C之间,R4在A、B之间,R5在A、C之间,即可画出等效电路图,如上右图所示。

知识点: 电阻的混联-教学文稿

知识点: 电阻的混联-教学文稿

(k) 6 2 6
(k)
R [R1 // R2 (R7 // R6 R5 ) // R4 ] // R3
(2 1) 6 2 (k) (2 1) 6
总电流为I 为
I U 5 2 .5 (mA) R2
四、归纳总结
1.电阻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的电路称为混联电路。对此类电路简化的方法 是将串联部分、并联部分分别求其等效电阻,直到将原电路简化为一个 电阻元件。 2.一般地,利用电路中各等电位点分析电路,画出等效电路,然后可以 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基础上,比较方便地分析这类复杂的混联电路。
图1-50 例10电路图等效电路
•4、依据串并联依次求等效电阻。
四、知识深化
例9 求图1-49(a)电路中的总电流I。
图1-51 例9图
解:在图1-49(a)中,电阻之间的联接关系不能一目了然,因此我们根据各 电阻联接的特点将其改画为图1-49(b)所示电路。图1-49(b)比较明显地 反映了各电阻之间的联接关系。
[例10] 如图示,已知每一电阻的阻值R=10Ω,电源电动势E=5v,电源内 阻忽略不计,求电路上的总电流。
图1-49 例10图
二、知识准备
(一)电阻的混联
分析:A点与C点,B点与D点等电位,因此画出等效电路如图: 解:总的等效电阻是 R总=2.5Ω;总电流是 I=2A
等电位法化等效电路步骤: •1、各节点标一字母(注意:两节点之间如果没有元件(电 阻)联接,这两个节点可以合并为一个)。 •2、将各字母按顺序水平方向排列。 •3、将各电阻放入相应的字母之间
讲授内容
项目一: 电路分析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
知识点
电阻的混联
目录
01
明确任务
02

课题:电阻混联电路

课题:电阻混联电路

课题:电阻混联电路鄞州区职成教教研室——李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混联电路的等电位分析法掌握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的分析与计算技能目标:使学生准确、快速地掌握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的分析方法。

情感目标:应用愉悦教学原理,尝试成功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能力。

德育目标:从教师创设的成功学习所带来的快乐的教学气氛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开 拓创新的精神,进而培养学生乐于进取的学习态度和勤奋务实的学习作风。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混联电路的等电位分析法难点: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的计算与分析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主体教学法、直观形象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忆已学知识:问学生1:电阻串联电路的特点: ①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 I II n ==== 321②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串联电阻上分电压之和:U UU U U n ++++= 321③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RR R R R n++++= 321问学生2:电阻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U U U U n ==== 321②电阻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 II I I n ++++= 321③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的和:RRR R Rn11111321++++=问学生3:电阻串联电路的应用:分压器,可以制成多量程电压表。

问学生4:电阻并联电路的应用:分流器,可以制成分流表。

二、传授新课: 1、电阻混联电路⑴定义:既有电阻串联又有电阻并联的电路。

⑵如图〔图一〕〔a 〕〔b 〕所示:〔a 〕图是R 2、R 3并联后与R 1串联。

〔b 〕图是R 1、R 2串联后与R 3并联。

⑶混联电路的等电位分析法步骤:前提:混联电路的关键是将电阻不标准的串、并联关系逐一化简。

①确定等电位点、标出相应的符号 关键点:导线的电阻和理想电流表的电阻可忽略不计,可以认为导线和电流表联接的两点是等电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阻混联电路》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电阻混联电路”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三章直流电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将电阻的串、并联融为一体,学生掌握该知识点后,既对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知识有一定的巩固,同时该知识点也是解决简单直流电路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理解电阻混联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b、掌握混联电路的等效变换;
c.掌握电阻混联电路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电阻混联电路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猜想、
归纳问题和分析电路的能力,调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积极性。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新课的探究热情,增进师生之间的情
感交流。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a.电阻混联电路的等效变换;
b.电阻混联电路的计算方法。

难点:a. 较复杂的混联电路等效电阻的计算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结构:中职学生本身存在一定的学习基础差异,且生性活泼,好动,对理论知识的兴趣远不及动手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虽然没有实践,但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2、知识基础: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电阻串、并联特点及应用。

3、能力基础
通过自主互助学习性课堂的实践,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法
1、启发式教学
通过师生间的一系列双边活动,如提问与回答,讲授与思考,口述与板书等,从复习旧课,到提出问题,由旧到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和技能。

2、分组教学法
通过这种方法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也是对教师本堂课教学效果的一种反馈。

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学法
1、识:我自己设计电路,通过演示练习,培养学生敏锐的思考力。

2、议: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启发,讨论,释义,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
识的记忆与理解。

3、思: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找出各种知识点的前后联系,
使知识结构化、系化。

五、教学过程
1、做两道练习题。

目的:通过提问,复习巩固欧姆定律及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同时为新课的引入打下伏笔。

2、提问:下图属于电阻的哪种联接?
目的:本环节通过图例,提出新问题,自然的将话题转入到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上来,前后自然衔接。

3、新课引入
通过上图及提问,讲解:
(1)什么叫混联电路;
(2)混联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4、新授课
通过两个例题:(1)、阐明混联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2)通过具体电路来概述用混联电路的等效变换与等效电
阻的方法。

5、练习环节
各小组分配任务练习
6、小结复习
这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本环节对所学内容作全面的小结,除小结所学知识外,还对所用的分析推导方法进行概括,使学生既学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7、作业布置: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对教学效果的一种反馈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