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三章4.痢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证论治
2、缓解期 (1)脾气虚弱 ①辨证依据 主症:腹胀食少,大便溏薄或夹少量粘液; 兼次证: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脱肛; 舌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缓弱。
分证论治
②治法:补中益气,健脾升阳。 ③方药:补中益气汤。 黄芪:补中益气; 人参、白术、炙甘草:补气健脾; 当归:养血和营; 陈皮:理气和胃,使补而不滞; 升麻、柴胡:引下陷之清气上行。
分证论治
2、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3、方药:白头翁合芍药汤。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 黄连、黄芩、黄柏、秦皮、大黄:清热解毒化湿。 芍药、当归、甘草:补血和营,缓急止痛; 木香、槟榔:行气导滞以除后重; 肉桂:反佐,防苦寒伤中与冰伏湿热之邪。
分证论治
4、临床应用 腹痛,里急后重明显者加芍药汤调气和血; 夹食滞,加枳实、山楂、莱菔子消食导滞; 积滞甚者,痢下臭秽难闻,腹痛拒按,加大承气汤通腑泄浊,消积 下滞;
分证论治
(2)治法: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3)方药:连理汤。 人参、白术、干姜、甘草:温中健脾; 黄连:清除肠中湿热余邪。 (4)临床应用 可加槟榔、木香、枳实以调气化滞。
分证论治
还可用鸦胆子仁治疗: 该药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 有清热解毒,治痢之功效,用龙眼肉包裹以防伤胃气,使药物直达 病所。 用法:以干龙眼肉包裹,成人每服15粒,每日三次,饭后服用,连 服7-10天。 出血及肝肾病患者慎用。
四、鉴别诊断
与泄泻鉴别 相同点:二者均多发于夏秋季节,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皆由外感时 邪,内伤饮食而发病。 不同点:泄泻为粪质稀薄,次数增多,无脓血便,无里急后重,常 伴腹痛肠鸣,泻后痛减。痢疾则便脓血,伴腹痛,里急后重,便后 症状不减。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实证:病程短,年轻,体壮,腹痛拒按,便后里急后重症状减轻。 虚证:病程长,年老,体弱,腹痛绵绵喜按,便后里急后重不减。
六、分证论治
(一)湿热痢 1、辨证依据 (1)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赤多白少,或纯下赤冻; (2)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发热恶寒,头痛身楚,口渴发热; (3)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分证论治
2、治法:清热解毒,调气行血。 3、方药:芍药汤。 芍药、当归、甘草:补血和营,缓急止痛; 黄芩、黄连、大黄:清热化湿解毒,推荡积滞; 木香、槟榔:行气导滞以除后重; 肉桂:反佐,防苦寒伤中与冰伏湿热之邪。
分证论治
(五)虚寒痢 1、辨证依据 (1)下痢稀薄,带有白冻,甚则滑脱不禁; (2)腹部隐痛,排便不爽,食少神疲,四肢不温,腰痠怕冷,或脱 肛; (3)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而弱。
分证论治
2、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3、方药:附子理中丸合真人养脏汤。 赤石脂、罂粟壳:涩肠止泻; 肉豆蔻、诃子:暖脾温中止泻; 附子、干姜:温中散寒; 人参、白术、粳米:益气健脾和中; 当归、白芍、甘草:养血和血,缓争止痛;
一、概述
(一)定义 痢疾是指由于气血邪毒凝滞于肠腑脂膜,传导失司,以腹痛、里 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病证。 是一类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多发生夏秋季节。
概述
(二)源流 《内经》称之为“肠澼”,其发病与饮食不节及湿热下注有关。
概述
《诸病源候论· 痢病候》将痢疾分为赤白痢、脓血痢、冷热痢、休息 痢等21种痢病候。 病机方面强调“热毒致病”: “痢由脾弱肠虚,……肠虚不复,故赤白连滞,……血痢者,热 毒折于血,入大肠故也。”
分证论治
肉桂:温补脾肾,消散阴寒; 木香:理气醒脾,使补涩之品不壅滞气机。
分证论治
(六)休息痢 辨证重点:时发时止,终年不愈; 临床分为发作期及缓解期。
分证论治
1、发作期 (1)辨证依据 ①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夹有脓血; ②倦怠怯冷,嗜卧,食少; ③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痢
疾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韩华刚
医 道 虽 繁 ‘ 而 可 一 言 蔽 之 者 曰 阴 阳 而
本节内容为2个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痢疾的概念、传染性和流行情况;了解痢疾的预防和转归; 熟悉痢疾的病因病机;掌握痢疾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辨证要点;掌握 痢疾各证候的辨证论治和疫毒痢的救治措施。 教学内容:痢疾的概述(包括其定义、病名、历史沿革、范围)、证候特 征、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其他疗法、转归预后、预防 与调摄等。 教学重点:掌握痢疾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及疫毒痢的 救措施。
分证论治
(四)阴虚痢 1、辨证依据 (1)下痢赤白粘冻,或下鲜血粘稠; (2)脐腹灼痛或脐下急痛,虚坐努责,心烦,口干口渴; (3)舌质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分证论治
2、治法:养阴清肠。 3、方药:驻车丸。 黄连:清热坚阴,厚肠止痢; 阿胶、当归:养血和阴; 少佐炮姜:制黄连苦寒太过。 可加白芍、甘草酸甘化阴和营止痛; 加瓜蒌润肠而滑利气机。
二、病因病机
病机要点 病位:在肠、与肝脾肾相关 基本病机:邪滞于肠、气血壅滞、血败肉腐。 病性:初实久虚、虚实夹杂。
三、诊断
1、常见于夏秋季节,多有不洁饮食史或疫痢患者接触史。 2、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赤白脓血便。 3、急性痢疾起病急骤,可伴有畏寒发热;慢性痢疾则反复发作,迁延不 愈。 4、疫毒痢(中毒性菌痢),则见高热昏迷,惊厥,肛指取便镜检有大量 红白细胞。 5、辅助检查:粪便镜检或培养。
辨证论治
(二)治疗原则 1、根据寒、热、虚、实确定治疗原则。 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补),热痢清之; 初痢实证常用方法:清肠、清热、解毒、化湿、燥湿。 寒热交错者,温清并举; 虚实夹杂者,通涩兼施。
辨证论治
2、调和气血 痢疾为患,不论虚实,肠中总有滞,气血失于调畅。因此,消导 去滞,调气和血行血为治痢的基本方法。 3、存胃气 顾护胃气应贯穿于治痢之始终。
概述
Fra Baidu bibliotek 治疗方面: 金人刘河间提出: “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明代张景岳强调: “最当察虚实,辨寒热”。
概述
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 痢疾》:“至治法,须求何邪所伤,何脏受 病。如因于湿热者,去其湿热;因于积滞者,去其积滞。因于气者 调之;因于血者和之。新感而实者,可以通因通用;久病而虚者, 可以塞因塞因。” 清代喻昌创“逆流挽舟”之法,创活人败毒散。 并在《医门法律》云“引其邪而出之于外”。
分证论治
4、临床应用 兼有表证者,用活人败毒散解表举陷,逆流挽舟; 身热汗出,脉促,表邪未解,里热炽盛者,用葛根芩连汤解表清里; 夹食滞者,可加用枳实导滞丸; 表证已减,痢尤未止,加香连丸调气清热。
分证论治
(二)疫毒痢 1、辨证依据 (1)起病急骤,壮热,痢下鲜紫脓血; (2)腹痛剧烈,里急后重明显,甚或四肢厥冷,神昏谵语,痉厥抽 搐; (3)舌红绛,苔黄燥,或苔黑滑润,脉滑数或脉微欲绝。
分证论治
脾病及肾,大便滑脱不禁者加桃花汤或真人养脏汤。 脱肛者可加升麻以升提下陷。
分证论治
3、寒热错杂 ①辨证依据 主症:胃脘灼热,烦渴,腹痛绵绵,下痢稀薄,时夹少量粘冻; 兼次症:饥而不欲食,强食则吐,四肢不温; 舌脉: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沉缓。
分证论治
②治法:温中补虚,清热燥湿。 ③方药:乌梅丸。 乌梅:涩肠止泻,生津止渴; 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止痢; 附子、干姜、桂枝、川椒、细辛:温肾暖脾而祛寒; 人参、当归:益气补血而扶正。
分证论治
2、脾阳虚衰 ①辨证依据 主症: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大便稀溏,夹有少许粘液白冻; 兼次症:形寒气怯,四肢不温,纳少,面白无华,口淡不渴,或肢 体浮肿; 舌脉: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分证论治
②治法:温阳祛寒,益气健脾。 ③方药:附子理中汤。 附子、干姜:温中祛寒,扶阳抑阴; 人参补中益气,培补后天之本; 白术:燥湿健脾,健运中州。 ④临床应用 脾阳虚衰,肢体浮肿者可合用苓桂术甘汤。
分证论治
(三)寒湿痢 1、辨证依据 (1)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 (2)脘闷,头身困重,口淡,饮食乏味; (3)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分证论治
2、治法:温化寒湿,调气和血。 3、方药:不换金正气散 苍术、厚朴、半夏、藿香:健脾燥湿,温化寒湿;陈皮:理气散满。 甘草、生姜、大枣、益气健脾。可酌加芍药、当归以活血和营。
概述
清代蒋宝素称痢疾为“内痈” 其《医略十三篇· 痢疾》云:“治痢之法,当参人治痈之义”。 《名医指掌· 痢疾》指出:“善治者,审其冷、热、虚、实、气、血 之证,而行汗、吐、下、清、温、补、兜、涩之法可也”。 这些治疗原则,一直指导着今天的临床。
概述
(三)范围 西医学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及一些结肠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 等,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概述
《证治汇补· 痢疾》曰:“无积不成痢,……痢起夏秋,湿热交蒸, 本乎天也。因热求凉,过吞生冷,由于人也。气壮而伤于天者,郁 热为多。气弱而伤于人者,阴寒为甚。湿土寄旺四时,或从火化, 则阳土有余,而湿热为病。或从水化,则阴土不足,而寒湿为病。”
概述
对休息痢的认识更为深刻,认为与积热未清,调理失宜,过服寒凉, 元气下陷,肾虚不固有关。 强调痢疾与脾肾的关系,如: 《医宗必读· 痢疾》:“痢之为证,多本脾肾。……在脾者病浅,在 肾者病深……未有久痢而肾不损者。”
分证论治
4、瘀血内阻 ①辨证依据 主症:腹部刺痛,拒按,下痢色黑; 兼次症:腹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面色晦暗,或腹部结块, 推之不移; 舌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②治法: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分证论治
③方药:膈下逐瘀汤。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五灵脂、丹皮:活血祛瘀; 香附、元胡、乌药、枳壳:行气导滞止痛; 甘草:调和诸药。 ④临床应用 可与六君子汤间服,攻补兼施。
辨证论治
2、辨寒热 寒证:痢下白多赤少,或晦暗清稀,无臭,面白,畏寒喜热,四肢 微厥,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腻,脉沉细弱者。 热证:痢下脓血,色鲜红,质稠恶臭,肛门灼热,或里急后重,口 渴喜冷饮,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论治
3、辨疫毒痢 高热不退,昏迷惊厥,急骤起病的儿童应注意。(中毒性菌痢)。 4、辨邪正盛衰 注意邪毒的强弱,胃气的虚实,阴液的存亡,阳气的消长。
辨证论治
4、虚证久痢,脾胃亏损,阳气不振,滑脱不禁,宜用温养之法,兼 以收涩固摄,慎用攻伐之品。 5、治疗禁忌: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以免留邪或 伤正气。
辨证论治
初痢宜通,久痢宜涩; 赤者重用血药,白者重用气药。 初期多属实证; 久病之后,多属虚证。 治疗始终宜以照顾胃气为本。
概述
张仲景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制定为有名的白头翁汤与桃 花汤。 湿热痢:白头翁汤; 虚寒久痢:桃花汤。 痢疾病名首见于宋· 严用和《济生方· 痢疾论治》,云:“今之所谓 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
概述
金元时代已认识到本病具有流行性,传染性,称为“时疫痢”,如 《丹溪心法》曰:“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 明清时期对痢疾的认识更趋深入,进一步阐发了痢疾的病因病机和 辨证论治。 提出痢有伏积,所谓“无积不成痢也”。 因外感、内伤者,根据人体所盛、气虚的不同,发病有热化、寒 化二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