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联考】2021年最后30天高考历史全国卷冲刺卷(十二)

合集下载

2021年2021届高三全国卷III高考压轴考试卷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解析

2021年2021届高三全国卷III高考压轴考试卷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解析

2021年2021届高三全国卷III高考压轴考试卷文科综合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含答案)一、选择题24.《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三门峡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江苏丹阳),帝尧之后于蓟(今天津蓟县),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这一做法()A.体现了中国历史的延续 B.有利于巩固新兴的西周政权C.实现了周朝的集权统治 D.说明了周人的政权基础薄弱25.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中原迁徙。

尤其西晋统治时期“西北诸郡皆为戎居”,中原百万余口,“戎狄居半”。

这一现象()A.完成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B.有利于北方民族的相互交融C.有利于南北经济的均衡发展 D.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统一安定26.下表为吐鲁番出土的武周时期的堰别青苗簿的相关记载。

这一记载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该地()耕地种类耕地亩数自耕租佃租田占耕地亩数官田101 8 93 93%寺观田55 10.5 44.5 81%百姓田315 130 170 54%A.个体农耕方式的盛行 B.寺院经济的急速扩张C.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27.马克斯·韦伯指出:官僚体系的特点是理性的共同体行动,它所造成的“非人格性”一旦定型,就能够形成一种凌驾性权力,“专制君主在面对官僚之优越专门知识时,也有同样的无力感。

”这说明()A.制衡机制得到逐步完善 B.专制君主不乏理性成份C.官僚政治削弱君主专制 D.君权受到儒家道德约束28.John E.Schrecker曾对《清季外交史料》(1875—1911年)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他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战争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明显增加。

到l902年至l910年间,每百页出现次数高达22次之多。

这反映出()A.甲午战争后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B.甲午战争后清朝外交理念的近代化C.甲午战争后向西方学习转向制度层面D.甲午战争后清王朝在外交中注意维护主权29.1948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大量培养选拔产业工人干部的指示》中指出:“从产业工人和职员中细心挑选大批思想进步、工作积极、忠实可靠、懂得技术,并有组织才能和办事才能的优秀分子,给他们短期政治培训,依照情况并在自愿条件下,征调他们到新解放区去工作。

2021年高三12月联考 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12月联考 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命题校:24中学 xx年12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将选择题答案涂在机读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西方历史上女性继承王位者屡见不鲜,时至今日,英国、丹麦等国的国家元首依然是女王,但我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普遍排斥女性,遵循父系单系世系的原则。

中西这种差异的主要成因是A.中国宗法制的传统 B.欧洲女权至上的传统C.专制权力的强弱不同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答案】A【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宗法制。

宗法制是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一种措施,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重男轻女等思想。

2.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一方面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削弱宰相的权力。

与之有关的措施包括①唐朝实行三省制②元朝实行行省制③明朝设立内阁④清朝设立军机处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考察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元朝行省制度下,宰相权力较之前代有所增加,明清时期丞相制度被废除。

三省六部制的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主父偃曾上书汉武帝说,“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分别是A.郡县制、设置中朝B.郡国并行制、“推恩令”C.郡国并行制、“封异姓王”D.郡县制、设刺史【答案】B【解析】考察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分封同姓诸侯王,结果造成了西汉的王国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汉武帝采取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

4.下列关于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①都处于社会转型期②直接目的是富国强兵③都是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④都触动旧势力的利益而遭到激烈反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考察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

全国高考历史冲刺压轴卷(新高考含解析)

全国高考历史冲刺压轴卷(新高考含解析)

(新高考)2021年最新高考冲刺压轴卷历史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研究发现,殷商的祭祀活动非常频繁,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有一次名目不同的祭祀活动;周代则减损了殷商时频繁的祭祀制度,创造了昭穆制度。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商代祭祀制度比周代更为完备 B.周代对商代祭祀制度的否定C.周代祭祀制度比商代更为理性 D.周代对商代祭祀制度的继承【答案】C【解析】周代祭祀不如商代频繁,但是在继承商代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昭穆制度来别贵贱亲疏,这就更有利于维护其统治,所以体现了周代更为理性的祭祀制度设计,故选C项;题干提到的是商代祭祀活动的频繁,并没有提到其祭祀制度是否完备,排除A项;周代的祭祀制度是对商代的继承与发展,而不是否定,排除B项;“减损”和“创造”说明周代不是完全继承了商代的祭祀制度,而且昭穆制度体现了周代的发展和创新,排除D项。

2.汉代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这些人物的经营活动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

由此可知当时()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升,商业总体水平高B.商业经济发展迅速,政府的政策较为宽松C.社会生产力提高,农村经济活力逐渐增强D.许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开始弃农从商【答案】C【解析】“这些人物的经营活动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说明汉代个体私营者人数增加,农村经济结构多样,经济活力逐渐增强,故选C项;“丰富农村市场”指的是农村市场活力的增强,并不等同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升,排除A项;汉代厉行重农抑商政策,B项表述有误,排除B项;农村中出现工商业者,无法据此推知农民生产积极性如何,排除D项。

3.李翱(772—841年)在《平赋书》讲到:“其田间树之以桑,凡树桑人一日之所休者谓之功,桑太寡则乏于帛,太多则暴于田。

是故十亩之田,植桑五功。

一功之蚕,取不宜岁度之,虽不能尽其功者,功不下一匹帛。

2021届高考历史考前复习课件-4.7-全国卷12分试题-提取信息类

2021届高考历史考前复习课件-4.7-全国卷12分试题-提取信息类
为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等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最终这届奥 运会的参加国只有80个
苏联解体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等
以上表格中的历史事件体现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展变化的诸 多趋势,请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趋势并结合所学的世界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第一问趋势,根 据材料“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参众两院发表咨文并同时对全国广播,提出‘杜鲁门 主义’”“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两国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以苏联让步收场”“为 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等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最终这届奥运会的参加国只 有80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后世界出现美苏两极“冷战”对峙和局部“热战” 动荡的局面;第二问说明,可以从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两方面论证,论证 过程中要史论结合,可以结合美苏政治、经济、军事对抗、柏林危机、古巴导弹 危机以及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等典型历史事件加以论证。
黑人奴隶奋起反抗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为了独立和自由, 手持长枪与奴隶主殊死搏斗,最后胜利出逃。
突出汤姆的阶级觉悟,最后一幕安排他因反抗而遭受火 刑,临死前发表痛斥殖民者罪行和鼓舞被压迫者抛弃幻 想、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演说。
——据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等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 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论题:西学东渐推动中国近代史学思潮的多元化。 (2分) 论述: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表标志着进化论的诞生,梁启超将该理论与史学 结合,推动了“新史学思潮”的出现;新文化运动宣扬西方的民主与科学,科学精 神得以传播,王国维主张“二重证据法”与胡适用科学的眼光审视中国旧有之学 术,都推动了“新历史考证学”思潮的诞生;十月革命后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李大钊将其与史学结合,从经济的角度重新审视历史, 郭沫若则从辩证唯物论的视角来研究中国古代社会,进一步推动了“唯物主义史 学”思潮的发展。(8分)由此看出, 近代中国史学研究的发展也受到了近代思想 解放潮流的影响,体现出时代的发展。(结论认识2分)

2021年高三历史12月联考试卷

2021年高三历史12月联考试卷

2021年高三历史12月联考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全球通史》中提到“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

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

”古代中国开始出现这种现象之时,政治上主要表现为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开始实行分封制C.中央集权制确立 D.分封制被严重破坏2.据研究,唐代举荐制度与宰相累出世家现象水乳交融,难分因果。

而军功也是拜相的方式,出将入相是这一时代为官者的理想追求。

据此可以推断当时A.士族垄断仕途 B.科举制度形同虚设C.选官方式多样 D.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3.隋代以前地方长官可以自选僚属组成行政机构,但隋代以后“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由此可见,隋代()A.实行了科举制度 B.加强了中央集权C.加强了君主专制 D.三省六部制约皇权4.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l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

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

据此可知密折制( )A.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C.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D.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5.《汜胜之书》成书于西汉,现存3700多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

书中记载有“区田法”、“穗选法”、“浸种法”等等。

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A.划分田地 B.因地制宜 C.精耕细作 D.优选种子6.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

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密卷A全国卷及答案详解解析

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密卷A全国卷及答案详解解析

历史试题 第1页(共10页) 历史试题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密卷A全国I 卷(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在分封诸侯的过程中伴有盟誓仪式,让受封诸侯在神前宣誓,誓词内容主要为“无违王命”、“夹辅周室”等。

据此可知,盟誓仪式旨在 A .壮大反商同盟力量 B .加强宗族内部团结 C .扩大周朝统治区域 D .强化对诸侯的约束【答案】D【解析】根据“无违王命”、“夹辅周室”等可知盟誓是表达对周王室的忠心,所以目的在于强化对诸侯的约束,故选D ;这些诸侯都是周王室分封的,所以应该是伐商成功以后,排除A ;分封的诸侯并不全是宗族子弟,所以不是为了加强宗族内部的团结,排除B ;扩大周朝的统治区域是分封制的影响,而非盟誓仪式的目的,排除C 。

25.据《史记》记载,汉武帝多次派使节携带大量钱财布帛出使西域诸国。

在大宛国一带,“以蒲陶(葡萄)为……俗嗜酒,马嗜苜蓿。

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

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葡萄)、苜蓿极望”。

这一记载反映了 A .葡萄、苜蓿种植已普及 B .政治交往促进经济交流 C .西汉社会风俗发生变化 D .“丝绸之路”完全形成【答案】B【解析】汉朝派遣使者出使西域的过程中引入了西域的葡萄和苜蓿,说明政治交往中促进了经济的交流,故选B ;“已普及”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 ;材料仅体现了对西域农作物的引进,不能说明西汉社会风俗的变化,更无法体现“丝绸之路”是否已经完全形成,排除CD 。

2021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十校分别是:湛江一中、北江中学、茂名一中、阳江中学、广州一中、化州一中、高州中学、新会一中、信宜中学等十校12、孔子曰:“大罪有五,而杀人为下(轻),逆(违背)天地(自然)者罪及五世,诬文武(诬蔑周文王、武王)者罪及四世,逆人伦者罪及三世,谋鬼神者罪及二世,手杀人者罪及其身。

”对材料中孔子的思想理解不准确是A.重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B.尊崇周朝的道德礼教C.关注现实社会和重视人生 D.以人为本减轻杀人罪【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在孔子看来违背天意,诬蔑圣君,悖逆伦常和欺瞒鬼神等犯罪行远远超过了杀人行为,由此不难得出孔子重视伦理道德纲常超过对个人生命的尊重,维护礼法超越尊重个人自由,当然从材料中也能看出孔子对天(即自然)的崇高敬意,所以 A B C 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要求,D项表述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故答案选D。

13、汉景帝时,窦太后欲立皇后兄王信为侯,景帝和丞相周亚夫以高祖刘邦“非有功,不得侯”之约予以拒绝。

此记载反映景帝时面临的最突出的政治问题是A.汉朝实行以功封侯制度 B.西汉王侯威胁中央C.西汉初期丞相位高权重 D.汉窦太后垂帘听政【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景帝和丞相周亚夫均决绝太后的分封诸侯的主张是因为此时因汉初分封诸侯所引发的“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的统治模式,所以答案选B,A项属于政治制度而非政治危机, C D两项材料中并无直接体现。

14、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纲领:秦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宋——“均贫富,等贵贱”;明末——“均田免粮”;清代——《天朝田亩制度》。

这些材料反映出农民斗争的愿望是A.打击地主经济 B.获得土地 C.摆脱暴政统治 D.建立平等的社会【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历代农民起义的口号中不仅有获得土地的经济主张,更表达了弱化或消除等级贵贱的平等政治愿望,所以综合起来看中国古代农民战争更多地是表达了建立平等的理想社会的意愿,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表述过于片面不如D项全面深刻。

历史-高考模拟卷(课标全国卷)(解析版)_1

历史-高考模拟卷(课标全国卷)(解析版)_1

2021年高考OK打靶卷(课标全国卷)历史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朝历代君主都很重视乐舞修养,并制定了礼乐制度。

周王室及贵族子弟从13岁开始,要逐渐学习掌握各种礼仪乐舞,20岁左右要全面掌握《六代舞》和《六小舞》。

其根本目的是A.加强贵族阶层的文化内涵B.强化社会的道德修养C.培养贵族阶层的行为习惯D.维护周朝的社会秩序【答案】D【解析】礼乐制度是周朝维护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工具,《六代舞》的实施,是要达到治国安民的目的,通过乐舞促使人们完善内在修养,并自觉遵守社会秩序,进而达到整个社会安定。

周王室从小便加强贵族子弟这方面的教育,故选D项。

A、C的叙述只是一种表象,不是根本目的;周王室只是对贵族子弟进行培养,不涉及全社会,排除B项。

25.“节”从秦发展而来,持节,手持符节,是皇帝派遣使者或临时授予特权的标志物,持节吏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大权。

如图为出土的汉代持节吏的画像砖。

由此可推断当时A.监察区向行政区转变B.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地方的行政权力扩大D.中枢行政机构发生变化【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持节吏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大权,图为出土的汉代持节吏的画像砖,体现汉代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项正确;持节吏具有地方行政大权,并不是监察,排除A;材料体现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而不是地方的行政权力扩大,排除C;材料体现中央与地方关系,与中枢行政机构无关,排除D。

26.宋元时期出现诸如美食店的“桥西贾家瓠羹”“曹婆肉饼”、“郑家油饼”、日用百货店的“傅官人刷牙铺”、“张古老胭脂铺”、“汪家金纸铺"等商业店铺,其产品颇受青睐。

2021年高三高考历史押题卷二 含答案

2021年高三高考历史押题卷二 含答案

2021年高三高考历史押题卷二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述了朝鲜、越南、印度以及中亚、西亚各国的历史,并在《大宛列传》中记载了中国人最早得到关于西方世界的信息。

这些记述表明《史记》A.作者考察过这些地区 B.主要记载了亚洲历史C.是一部杰出世界历史 D.具有独到的世界眼光2.《中国大历史》一书有许多精彩论断。

如:“淝水之战后,拓跋珪成立北魏政权,这一新兴王朝,利用作战所俘虏的人口,拓展农业基础;并解除胡汉豪族的威权,直接向农户征税,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而逐渐推广其统治权,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

根据材料判断,该书作者研究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主要是A.朝代更替 B.经济政策 C.民族矛盾 D.中央集权3.《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

”材料说明唐政府A.防止官商分利,实行重农抑商B. 禁止高官从事商业活动C.放松市场管理,实行重商政策D. 鼓励商业的正常发展4. 理学对宋代以后的中国影响巨大。

它对于外来哲学系统,如佛教的敌视使中国的统治者和官僚比此前的时代更难于接受外部的思想和影响,理学对传统的强调是最终抑制了中国的发明和中国精英的批判思维的诸多因素之一。

材料说明理学A.吸收佛、道的基本教义而自成体系B.延迟了三大发明的向外传播C.阻碍了古代和近代中国的创新能力D.促进了中华文明精神的发展5.中国古代传统中历来提倡节俭,而在明代中期,陆楫提出“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

社会消费观念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C.戏剧发展推动奢侈风气 D.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6.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这种“自治社会”形成的根源是A.地方制度的不完善 B.宗法制的深远影响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D.中央集权的削弱7.《宋代商业史研究》中说道:(城市),特别是在秦汉至唐初“市”制存在的时代,工商业被“市”所吸收。

2021年高三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晋之宗家祁傒孙,叔向子,相恶于君。

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各令其子为大夫。

晋益弱,六卿皆大。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晋国已经被六卿所灭B.出现郡县与封国并存的局面C.周王分封六卿为诸侯D.郡县制已经取代分封制2.右图所示是四书书影,下列有关四书说法正确的是A.孔子编撰整理成书B.汉武帝采纳为国家规定教科书C.朱熹注解,后成为科举考试依据D.王夫之等对其进行过彻底批判《大学》、《中庸》、《论语》、《孟子》3. “上谕以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

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以上文字最有可能出自A.《南京条约》 B.《资政新篇》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薛福成在《筹详刍议·变法》中说:“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俾西人不敢蔑视中华”。

与材料中观点相同的是A.墨守成规 B.中体西用C.变法改制 D.科学民主5.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其彻底不妥协性体现在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彻底动摇了封建军阀的统治C. 迫使北洋政府拒签和约并释放学生D.动员了工农商学等社会阶层参加6.“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

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材料中的“第一步”指A. 旧民主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C.社会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建设7.右图所示为一场战役的军事地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北伐战争,革命发展到长江流域B.国共对峙,第五次反围剿失利C.抗日战争,沪宁杭抗击日军D.解放战争,百万雄狮过大江8.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非共产党人士3人;56名委员中,非共产党人士27人,几乎占一半。

2021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冲刺卷

2021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冲刺卷

2021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冲刺卷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08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冲刺卷历史_.5本试卷共7页,3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l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古汉字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甲骨文反映出的有关商朝政治状况的信息是:A. 商朝社会阶级压迫非常残酷B. 商朝统治者很迷信C. 商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 商王权威大大超越了夏王2.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敕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A.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B.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C.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D.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3.下图中能反映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的是4.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艺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C.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 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5.民国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绮撰对联一幅:〝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自己的看法.此联讽刺的是A.孙中山B.袁世凯C.段祺瑞D.黎元洪6.在洋务运动期间, 洋务派已经注重对能源进行开发,观察下图,判断该企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B.上海发昌机器厂 C.天津开平煤矿 D.安庆内军械所7.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在陕北拜祭黄帝陵,共产党的祭文是:〝维中华民国某年某月某日,苏维埃政府主席______.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曰: ……辽海燕冀,汉奸何多!……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这一天应该是:A.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B.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四月五日C.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五月四日D.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五月四日8.日本天皇1937年9月2日发出的《宣战诏书》称:〝今朕之军人,正排除万难,发扬忠勇,只为促进中华民国醒悟,迅速确立东亚之和平,别无他意.朕期望帝国臣民鉴于今日之局势,忠诚奉公,同心协力,以襄助达到所期之目的.〞这段话最能证明的是A.天皇是日本人的神圣偶像B.天皇是日本最高统治者,是军队最高统帅C.天皇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责任人D.天皇为东亚和平作了最大的努力动员9.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激进民主主义(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的评价,哪项不是它们的共同点:A.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B. 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是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D. 是进步的和爱国的思想10.阅读下列中国五十年代的统计表(单位:亿元)1952年1956年1957年工业总产值343.3703.6783.9农业总产值483.9583.9604.0工农业总产值827.21286.51387.9对上表数据信息判断不正确的是A.中国经济快速发展B.当时工业发展比农业发展快C.一五计划成就突出D.中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1.在建国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市居民购买粮.布.油都要凭票(见右图).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些政策表明:①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家政策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②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④中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12._年出现了一份比较少见的判决书: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判的判决书中,被上诉人是浙江省人民政府,被上诉的法人代表是浙江省省长;而上诉人则是浙江奉化市的12位农民.判决结果是:〝浙江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应诉处于_年9月1日所作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这就意味着,上诉省政府的12位农民胜诉.在这个案例中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规范政府行为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B.《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C.《行政复议法》.《民事诉讼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13.中国在新时期的外交思想与建国初期的外交思想,在本质上保持一致性的是:①反对霸权主义②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③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④外交的根本目的是要维护国家的主权与世界和平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4.马克思曾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适合评价:A.______思想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D.新文化前期的指导思想15.在历史上,奥运会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情况.首届奥运会于1896年在雅典举行.当时可能见到的现象有:①运动员休息室电灯通明②运动服使用人造纤维面料③各国代表团乘坐飞机参赛④运动员获得的荣誉可以通过长途电话与家人分享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6.一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他阅读了《巴黎圣母院》.《基督山恩仇记》.《唐璜》.《悲惨世界》等一系列相关的作品.依据你的判断,他研究的课题可能与哪一文学流派有关A.解冻文学B.古典主义 C.现代主义 D.浪漫主义17.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说:〝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欧洲列强在几个世纪中以各种方式阻止德国统一,令这片欧洲中部的土地饱受分裂的屈辱.1871年奋发图强半个多世纪的德国终于统一……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德国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的原因有:①国家统一的完成,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②普法战争的赔款,提供了必需的资金③军国主义思想的推动④利用新科技革命成果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18.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和中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同点不包括①是资产阶级向封建落后制度宣战的檄文②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强烈愿望③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④推进了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19.(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一书中记录的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变化如下图.下列现象与图中反映的历史事实有因果关系的是: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推行大陆均势政策C.工业革命的发展D.殖民主义扩张20.荒诞派戏剧经典作品《等待戈多》中只有一个场景和六个人物,戈多是〝焦点人物〞.人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他到来,但他始终没有露面.他是什么人,要来干吗,人们为什么等他等等,都是一个谜.这样的剧情似乎荒诞不经,却含有很大的隐喻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现西方人的危机意识,揭示人类生存现状的荒诞B.表现了〝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C.表现了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神秘的憧憬D.反映了在绝望中等待渺茫希望的西方现代人的共同心理21.近年来东盟与中日韩(10+3).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多次成功召开体现了①世界经济国际化.一体化趋势加强②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③由经济集团向政治.军事集团迈进④有利于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22.在当今世界格局新旧交替之际,关于对中国的描绘正确的有:①中国开始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②国际环境得到改善,国际地位和作用得到提高③面临着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④中国因加入WTO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3.二战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被称为A.人民资本主义 B.福利国家 C.国家资本主义D.经营者革命24.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A.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B.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柏林危机C. 铁幕演说马歇尔计划越南战争D. 朝鲜战争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5._年8月,在捷克首都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通过行星的新定义,冥王星终于〝惨遭降级〞,被驱逐出了行星家族,被列为〝矮行星〞.当初冥王星的发现是依据A. 哥白尼〝日心说〞的推断B.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C. 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空间属性的揭示D. 牛顿理论的推测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满分75分.26题11分;27题15分;28题12分;29题14分;30题14分;第31.32题是选做题,9分,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一题.26.(11分)阅读下列材料:徽州少年林光錀,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清朝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林家成员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以下材料是根据林光錀所写的日记编制而成.【材料一】林父与林光錀一年生产.生活时间分配表(单位:天)人物生产劳作其他活动外出活动休闲统计林父113(31.8%)96(27.04%)28.5(8.03%)117.5(33.1)355(100%)林光錀308(86.7%)22(6.2%)5(1.41%)20(5.63%)355(100%)说明:①林父的〝其他活动〞主要包括〝打杂〞.〝做风水地〞两项.②林光錀的〝生产劳作〞以牧牛为主,占264.5天.【材料二】林父一年〝外出活动〞分类统计表(单位:天)项目走亲戚往双岭往重山拕(背)苗竹挑茶往齐春往思口买杂货清华买货往富村买货江村打油往林村买小猪卖茶天数12.513142.52110.5【材料三】林家〝生产劳作〞时间分类统计表专项粮食生产蔬菜生产经济作物(茶)其他统计劳动时间(天)62111624113百分比(%)5591422100说明:粮食包括禾(稻).麦.粟.番薯四类,凡与之有关的劳动视为粮食生产活动.蔬菜.白豆.油菜种植等列入蔬菜生产.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根据林家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状况,判断出林父的身份并说明理由.(4分)(2)根据上述材料,概述林光錀的生活状况.(2分)(3)在当时,林光錀的人生之路可能面临三种选择:其一,从事农耕;其二,经商致富;其三,科举致仕.请你就上述三种人生选择中的一种,结合林家状况和时代特点,分析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5分)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过去说学而优则仕,所谓学,就是国学,主要指儒家的四书五经.可是,百余年来,国学经典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可谓江河日下,一落千丈.这种变化,原因之一就是近代西方文明给中国带来的强大冲击.——_年12月25日《中国青年报》阅读周刊【材料二】那时(1957—1977)不讲四书五经,《老子》.《孔子》即使曾经被认为具有〝人民性〞的作品,也遭到了无情的批判.那时有人出来讲《论语》,可惜不是把它煲成一锅〝心灵鸡汤〞,而是给孔夫子戴上一顶〝没落奴隶主阶级代言人〞的帽子.当年受到批判的甚至不止于儒学经典,还有《三字经》.《千字文》等这一类所谓大众儒学.——解玺璋《大众史学,复兴还是商机?》【材料三】近一两年,大众儒学和大众史学,甚至道家.墨家.法家.理学等,成为公众阅读的热点之一.于丹和易中天的书卖了几百万册.加上网络写手的推波助澜,公众对通俗历史读物的热情似乎仍在升温.……但是,大众史学也面临着某种危机.这首先表现为以央视〝百家讲坛〞以及部分网络写作为代表的将历史审美化.传奇化.娱乐化.八卦化的游戏倾向.这种倾向发展下去甚至可能断送大众史学的前途.——解玺璋《大众史学的危机》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依据材料,说明哪些因素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4分)(2)根据材料三.四,联系现实并结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你如何评价于丹.易中天等人通过〝百家讲坛〞或网络传播儒学和史学行为的影响?(8分)(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国学〞(不限于儒家文化)对于我们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哪些可资借鉴的论点?(3分)28. (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这句话,显然是对古代希腊和罗马取得的成就的赞扬,但同时也反映出二者之间的差别.希腊的辉煌,主要体现在高度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和文化科学方面的伟大成就;罗马的宏伟,则体现在完备的法律制度和军事制度,还有高超的建筑艺术和辽阔的帝国版图.【材料二】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唯有法律的征服最为持久〞;我国史学家认为:秦朝的法律源于战国时魏国李悝的《法经》和秦国的《秦律》,应该算是一部十分完备的法律.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许多史学家认为现代国家的〝三权分立〞的组织形式,源于古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你如何理解他们的观点?(2分)(2)罗马法的哪些主要内容和运作程序对欧美近代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3)结合秦朝法律与罗马法实施的目的.结果,说明〝秦朝短暂而亡〞.而罗马法的〝第三次征服最为持久〞的原因.(6分)(4)试从古希腊和古罗马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特点方面,分析它们的辉煌成就〝产生差别〞的原因.(4分)29.(12分)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的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就如何〝做人〞,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与中国的理学家的观点有何不同?(2分)(2)1903年,蔡元培在《绍兴教育会之关系》一文中,尊黄宗羲为〝东方卢梭〞,你如何理解?(2分)(3)欧洲启蒙思想和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各自的前途命运有何不同?(4分)(4)请结合有关史实,分别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这种不同的原因.(4分)30.(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国.【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半个世纪中,以西欧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进行了社会经济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情况.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在20世纪不同时期发生在俄.美.中三国的〝改革调整〞最突出的特点分别是什么?(6分)(2)概括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在以下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情况:关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关于所有制.关于分配政策.(6分)(3)据此,谈谈你对现代经济改革的认识.(2分)选做题:以下31.32两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一题.(9分)31.(9分)自由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9世纪中后期,日本.中国先后改革---日本实行了明治维新,中国进行了戊戌变法.结合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1)这两次改革的条件有何相同之处?(3分)(2)这两次改革对各自国家的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32.(9分)自由选考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华盛顿和拿破仑都是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概括成就这两位伟人的时代背景有何相同之处.(3分)(2)结合史实分别概述这两位伟人的主要历史贡献.(6分)历史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 ACBCBCACBDBA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CDADCCCBAB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满分75分.26题11分;27题15分;28题12分;29题14分;30题14分;第31.32题是选做题,9分,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一题.以下主观题部分,学生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给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26.参考答案:(11分)(1)身份:自耕农.(1分)理由:林家父子大部分时间都亲自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自给自足;拥有部分生产资料;有自主活动(休闲)时间.(3分)(2)生活状况:绝大多数时间从事生产劳作;有写日记的习惯(或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或接受了一定的文化教育).(2分)(3)从事农耕:有利因素:有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经验(2分).不利因素:生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答出容易遭受自然灾害.地主土地兼并.政府盘剥和近代自然经济解体带来的冲击也可得分).(3分)经商致富:有利因素:徽商文化有利于经商;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林家种植的茶叶等经济作物市场前景广阔)(2分).不利因素:林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商基础薄弱;政府的限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动荡的社会环境等社会因素的制约(3分).科举致仕:有利因素: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坚持不懈的学习品质(长期记日记)(2分).不利因素:经济基础差(经济不宽裕);学习时间少(3分).27.参考答案:(15分)(1)①新文化运动(或五四运动)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中有些人过分宣扬西方文明,片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任意一点即可);②新中国成立后〝左〞倾路线对传统文化的冲击.(4分)(2)积极作用:①通过百家讲坛和网络式传播儒学和史学,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众的读史热情; ②让普通百姓能够深入浅出地获得诸多有益的的人文知识;③ 有利于学术争鸣.(任答2点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分)不足之处:①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们对经典原著的阅读;②专家讲史追求通俗易懂,导致人们对原著的理解单一化,甚至曲解经典原著的原义;③这种娱乐化讲经和阅读,有诸多不严谨之处;④这种授受知识的方式明显具有商业化特点,可能败坏学术氛围.(任答2点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分)(3)论点:①儒家的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理论;②道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论;③墨家的兼爱非攻理论以及提倡人人劳动的观点; ④法家与时俱进的改革理论; ⑤理学的道德情操理论.(任答3点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分)28.参考答案:(14分)(1)雅典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民主机构,分别拥有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虽然三个机构的权力有部分交叉,但反映了雅典人已具有分权制约的思想.(2分)(2)法律体系.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和规范的诉讼程序等.(2分)(3)①从目的看,秦律要加强皇权,巩固专制统治,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罗马法则要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或者:由于平民的斗争,由于查士丁尼接受罗马帝国灭亡的教训.)(2分)②从结果看,秦法固然有利于政府推行各种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成为秦亡的原因之一;罗马法有助于维系社会稳定.巩固帝国政权,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后来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4分)(4)①希腊城邦的基本特点是〝小国寡民〞,面对激烈的竞争,要凝聚公民的力量,就要重视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也铸造了公民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性格.②罗马帝国由共和国发展而来,为了统治庞大的帝国,他们崇尚武力和秩序,因而造就了强大的罗马军团和博大缜密的罗马法律.(4分)29.参考答案:(12分)(1)提倡人性.追求现世幸福,倡导个性解放,要求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理论,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德.(2分)(1)黄同卢梭一样,对封建君主进行激烈的批判,对后来的民主革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分)(3)启蒙运动则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作用.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虽然对君主专制统治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对后来的民主革命也起了一定的影响),但没有形成反对封建专制的社会思潮,也没有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分)(4)①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衰落,封建专制却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而西欧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②经济条件: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而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4分)30.参考答案:(14分)(1)①俄国新经济政策: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2分)②美国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或者: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做出局部调整);(2分)③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2)①关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社会主义国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扩大企业自主权.(2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一些地区的不完全估计,辛亥革命之后至建国之前,我国粗离婚率大约在0.6%左右,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1950-1953年我国由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总数从18.6万件猛升到117万件,粗离婚率高达1.9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后西方婚姻家庭受到挑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以来人们婚姻态度发生的变化,并说明辛亥革命后离婚率整体不高说明的问题,谈谈你对离婚现象的看法。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做出改革开放决策
D.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8.苏格拉底曾说:“安提丰(注: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你好像认为,幸福就在于奢华宴乐;而我则认为,能够一无所求才是像神仙一样,所需求的愈少也就会愈接近于神仙……也就是愈接近于完善。”在苏格拉底看来,幸福的真谛是
A.立足现实,追求完美
A.对中央造成巨大财政负担B.对专制主义集权形成威胁
C.是寒门学子入仕的主要途径D.利于保证政治生态的清明
2.《史记》有《河渠书》,《汉书》有《沟洫志》,主要针对黄河患害的严重而写。但是,《后汉书》到新、旧《唐书》都没有《河渠书》或《沟洫志》等篇章。学者归因于黄河基本上安流无事,无需专辟一篇。学者如此判断的理由是
材料一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家庭制度的变迁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大约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婚姻家庭就受到越来越激烈的挑战。这种挑战首先发生在西方国家,而后逐步扩大到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很强的东方社会。
材料二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青年知识分子高呼婚姻自由,在结婚自由成为社会风气的同时,离婚自由也成为人们的诉求。
A.官僚制度逐渐完善
B.特权观念日益淡化
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D.城市功能趋于丰富
4.融入西方器形和装饰图案的中国瓷器在18世纪变得特别流行,各种各样的欧式元素都被原样复制到瓷器上,大多数图案是由欧洲客户提供的版面和素描。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中国瓷器成为中西贸易主体
B.外销成为中国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A.北方朝廷政治清明,治理黄河成效显著
B.北方胡人政权重用汉人,不乏水利专家
C.黄河中游西侧农业大为进步,水利发达
D.黄河中游西侧多属胡人居处,变农为牧
3.唐代以前,官舍(官员及其眷属住宿、生活之地)通常位于官署之内,官员一旦卸任或调离岗位,则要搬出官舍。唐代官员住房形式日渐多样化,以租赁或借居为主,官舍与官署逐渐分离。这一变化表明唐代:
C.工业3.0开创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初现端倪D.工业4.0产生了第三产业,改变了生产经营方式
10.在英国乔治一世、乔治二世期间,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了惯例,内阁只需把讨论情况通知国王,1714年后,国王基本没有否决过议会的议案。这反映了
A.议会监督的对象发生变化
B.国王和议会矛盾渐趋缓和
C.责任内阁制度不断完善及
C.欧洲文化对中国瓷器的影响
D.中国瓷器注重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5.有学者说:“辛亥革命的失败不是让权,不是妥协,而是在民元之后重建的新国家新制度,基本上没有按照南京临时政府的规范往下走。”这说明
A.民主理念不适合中国国情B.民主发展需要政权保障
C.政府“规范”过于理想化D.民主实践事关政权兴亡
6.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劳资争议处理法》,严禁罢工,禁止工人捣毁工厂、商店。1929年12月公布的《工厂法》对工人的劳动条件、时间、待遇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从法律上对工人的地位和待遇作出了改善。据此判断,这些政策
12.20世纪50年代,苏联不再把奉行不结盟政策的国家看成是西方帝国主义的前哨阵地,而是看成独立、和平的组成部分。苏联认为有必要加强对这些国家的支持和援助。这说明当时苏联
A.极力缓和与英美等国的关系B.受到了中国外交的影响
C.加强了对第三世界的争夺D.具有实行不结盟的意向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D.君主立宪体制在逐步确立
11.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指出:大众消费时代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技术革命加上市场的发展和分期付款购物法的传播,彻底打破了新教徒害怕负债的传统顾虑,最终导致消费社会的降临。由材料中可以得出美国
A.经济政策需要调整
B.供求矛盾存在激化的危险
C.宗教观念受到冲击
D.科技进步拉动了民众消费
【全国联考】2021年最后30天高考历史全国卷冲刺卷(十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东汉时把辟除郡县史作为仕进之路的风气更甚,一些名流贤士也以被辟举公府为荣,两汉时期地方长官辟椽属
B.物质富足,精神自由
C.人欲有度,服从神性
D.清心寡欲,讲究道德
9.工业4.0是德国政府首先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旨在应用物联网、智能化等技术来提高制造业水平。于是,有人用下图形象地概括了二个多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历程。对r如图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1.0开创了蒸汽时代,世界市场雏形出现B.工业2.0采用流水线模式,人们普赞工业王国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选官制度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武则天在革故鼎新时,并未废除科举制,但又打开其他的选官之门。这一时期选官的公开和开放,在中国古代史中,是极为罕见的,几乎到了人人都有资格当官的地步。主要途径有自举、告密、试官、贡试中废糊名制、殿试以及开武举等。她深知官员的冗滥必然导致腐败,造成致命的危害,因而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防范纠正。例如,她大力鼓励告密行为。这往好处说,就是充分发挥群众对官员的监督作用。凡举报犯有罪行过失的官员,一经查实,不管举报者以前是干什么的,一律授官。特别应强调的是,即便举报无实,举报者也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
A.随国共两党斗争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B.使工人运动从高潮转入低潮
C.旨在稳定工业发展秩序
D.使中共工作的重心转到农村
7.在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民间的智慧共同为中国的未来之路指明方向后,公司热再次兴起。当时中国的南方,象征着激情、梦想,以及一切的可能性,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财富的味道。这里的“方向”是指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