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

合集下载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

35÷2= 17……1
17 2 35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5 14
1
17 ×2
34 +1
35
80÷7= 11……3
11 7 80
7
10 7 3
11 ×7
77 +3
80
2、 现有50个轮胎,最多能安装多少辆三轮车?四轮车呢? 50÷3 = 16(辆)……2(个) 50÷4 = 12(辆)……2(个)
答:最多能安装16辆三轮车,12辆四轮车。
3、 用96米布做窗帘,每幅窗帘用8米布,这些布可以做多少幅窗帘? 96÷8=12(幅)
答:这些布可以做12幅窗帘。
4、小杰用50元钱买同样味道的饼干,分别可以买多少包?
50÷4 = 12(包)……2(元) 50÷5 = 10(包) 50÷6 = 8(包)……2(元)
答:小杰可以买12包葱香味,10包牛奶味,8包巧克力味。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 (青岛版五四制)
青岛版(五年制)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1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有余数)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情境导入
风筝厂的员工们,每天都在抓紧时间工作,我 们一起看看第三组完成的情况吧。
探究新知
观察第三组,你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商×除数+余数 来进行验证。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三组能做多少个 ?还剩多少根竹条?
75÷6=(12)(只)……(3)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五四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包括:认识分数,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这节课是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教材注重体现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分数。

分数概念是学生接触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建立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教师要创造一个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物操作、直观图形等手段,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因此,教材安排从认识1/2开始,学生对于“一半”已经有了了解,只是还没有思考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本节课就这个问题开展讨论,操作,使学生明白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以及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分析:分数对于学生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知识点,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学习过“平均分”,在这里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以后,其中的一份或几份还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学生具有一定的操作水平,因此教师可以大胆放手给学生,通过学生的折一折,涂一涂等手段,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熟练认读分数。

(3)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尝试教学法,让学生自主经历观察、思考、涂色、比较的过程,从而获得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体验数学的简约、和谐之美。

(2)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图形纸片、水彩笔、尺子。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阅读课本P102知识长廊。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师:同学们平时都分过东西吧?现在老师这有两张饼(一大一小)要分给两个同学,大家看应当怎样分才能让他们都满意?(出示实物)生:一人一张(不公平)。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制上册电子课本-小学课本青教版五四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制上册电子课本-小学课本青教版五四

第1.2题.40÷2= 60÷23= 80÷4= 50÷5= 90÷3= 70÷7= 30÷6= 80÷2= 320÷4= 540÷9= 210÷7= 500÷5= 270÷9= 250÷5= 140÷2= 300÷3= 3.王老师买来120张手工纸。

如果制作一朵郁金香需要4张纸,这些纸一共可以制作多少朵郁金香?4.谁跑得快?5. 一篇文章有480个字,要在6分钟内打完,平均每分钟要打多少个字?6. 观察魔术箱上的两个数,你发现了什么?填一填。

你发现了什么?8.为保护母亲河,西六路小学三年级进行捐款,4个班捐了360元,平均每个班捐了多少元?四个班捐的钱用来购买树苗进行绿化,买一棵树苗需要6元钱,360元可以买多少棵树苗?9. 有120米绳子,做一根跳绳需要2米长,你能提出什么问题?6秒跑120米 7秒跑63米 每秒跑15米 8秒跑240米1.2.要装完这些梨,需要准备多少个纸盒? 3. 填一填:4. 不用计算,你能说了下面各题的商是几十多吗? 95÷5 84÷2 92÷4 96÷35.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75÷5 56÷4 90÷6 42÷3 35÷2 80÷7 73÷3 94÷4 6. 用96米布做窗帘,每幅窗帘用8米布,这些布可以做多少幅窗帘? 7. 现有50个轮胎,最多能安装多少辆三轮车?四轮车呢?8. 三年级三班四班全体同学进行分组接力比赛,男生和女生人数如下表:2 6 42 4 84 8 49 9 984个2 2 5 8 4 1 7 9 171 6 8 462 4 9 2 8(1)如果男、女生各分两组进行比赛,平均每组有男生多少人?女生呢? (2)如果男、女生混合分成4组进行比赛,平均每组多少人? 9. 小杰用60元钱买同样味道的饼干,分别可以买多少包?10. 火眼金睛辨对错。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对称四、采访果蔬会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 1、除法估算2、稍复杂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3、混合运算五、走进新农村 ——位置与变换 1、在东、西、南、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2、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

实践活动——变化的影子 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六、美丽的街景 ——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3、混合运算4、回顾整理七、我家买的新房子啦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面积和面积单位(1) 面积的认识 (2)面积单位2、面积计算(1)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的面积的计算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 合理安排双休日八、奇妙的变化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初步认识分数2、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九、摸名片 ——统计与可能性可能性的大小十、回顾整理 ——总复习二、教学目标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活动、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会1、通过具体的情景,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应用两位数乘两位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在具体情景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移和旋转现象。

4、在东、西、南、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在认识图形、方向及面积单位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对统计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一位数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数学】解决问题(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数学】解决问题(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练习1.马6秒跑120米;大象7秒跑63米;狮子每秒跑15米;豹子8秒跑240米;谁跑得快?2.学校组织捐款,三年级4个班捐了360元,平均每个班捐了多少元?3.买一棵树苗需要6元钱,360元可以买多少棵树苗?4.(1)做一根跳绳需要2米的绳子,120米绳子可以做多少根跳绳?(2)把这些跳绳分给三年级6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多少根跳绳?5.6.用96米布做窗帘,每幅窗帘用8米布,这些布可以做多少幅窗帘?7.现有50个轮胎,最多能安装多少辆三轮车?四轮车呢?8.男生有54人,如果分两组进行比赛,平均每组有男生多少人?9.男生有54人,女生有38人,如果男、女生混合分成4组进行比赛,平均每组多少人?10.用60元钱买同样味道的饼干,分别可以买多少包?11.(1)这些野菜能装多少袋?(2)用95元钱最多可以买多少袋?12.兴华小学三年级448名学生去参观航模展,要排成2列队伍,平均每列多少人?13.学校新购进365张桌子,由5个工人搬运,平均每人要搬运多少张?14.有918盒酸奶,每6盒装一箱,需要多少个箱子能装完?15.(1)通常情况下人每小时能行走5千米。

鸵鸟每小时奔跑的千米数相当于人每小时行走千米数的多少倍?(2)巨蜂鸟的体长相当于吸蜜蜂鸟的4倍。

巨蜂鸟的体长是多少?16.一片树林3年增加了537棵树,这片树林平均每年增加多少棵树?17.一片树林5个月共采野生食用菌595千克,平均每个月采野生食用菌多少千克?18.一棵树平均每天制造2升氧气。

要制造80升氧气需要多少棵树?19.2本同样的字典摞起来的高度是84毫米,一本字典的厚度是多少毫米?如果9本摞在一起,高度是多少毫米呢?20.(1)林洁从家到学校,走哪条路最近?(2)林洁要在8分钟内赶到学校,平均每分钟至少要走多少米?21.小刚4分钟打了432个字,小丽5分钟打了510个字。

他们谁打字快一些?22.选3支同样的钢笔和1本笔记本,你有几种不同的选法?各需要多少钱?23.篮球、乒乓球各有多少个?25.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6.纯净水每桶批发价3元,零售价每桶5元,今天叔叔赚了66元,卖出了多少桶水?27.(1)买2千克奶糖和1千克巧克力一共多少钱?(2)买1千克巧克力比买3千克水果糖多用多少钱?29.30.小宁买一辆玩具汽车花了49元,买3个变形金刚花了81元。

青岛版五四制2023年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时分秒的认识(含解析)

青岛版五四制2023年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时分秒的认识(含解析)

青岛版五四制2023年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时分秒的认识(含解析)青岛版五四制2023年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时分秒的认识一、选择题(满分28分)1.小红周末去影院看电影,电影的开播时间是,结束时间是,电影的播出时长是。

A.1:50B.3:10C.1小时20分D.2小时10分2.时针从数字5走到数字9,经过了4()A.分B.时C.秒3.钟表上,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A.5分B.60分C.60秒4.同学们进行50米赛跑,小亮的成绩是12秒,小华的成绩是11秒,()跑得快。

A.小亮B.小华C.无法确定5.奶奶下午从5:30开始做饭,到下午6:15结束,奶奶做饭用了()A.35分钟B.45分钟C.60分钟二、填空题(满分21分)6.在横线上填上“>”“,>,10分;1刻=15分,所以1刻>10分;半小时=30分,所以半小时,>,<。

【分析】1时=60分,半小时=30分,1刻=15分,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即可。

7.【答案】15【知识点】24时计时法时间计算【解析】【解答】解:7时45分-7时30分=15分钟故答案为:15。

【分析】用到学校的时刻减去出发的时刻即可求出路上用的时间。

8.【答案】12;60;1;1;5【知识点】钟表与钟面时间的初步认识【解析】【解答】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故答案为:12;60;1;1;5。

【分析】钟面上共60个小格和12个大格。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一圈是1时。

时针走1大格是1时。

9.【答案】180;70;1;40;3【知识点】时、分、秒的换算与比较【解析】【解答】3分=180秒;1分10秒=70秒;100分=1时40分;180秒=3分。

故答案为:180;70;1;40;3。

【分析】1时=60分,1分=60秒,根据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换算单位即可。

10.【答案】25【知识点】24时计时法时间计算【解析】【解答】解:8时15分-7时50分=25分钟。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验算。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

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2、经历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笔算、验算的过程,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明确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运算能力。

3、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正确计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一次商后有余数)的笔算。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投影、小棒等信息窗 1 按时交货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信息窗 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理解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口算除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你知道有关风筝的哪些情况?学生交流。

风筝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风筝厂去看一看,好吗?(出示情境图)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索。

1、交流:这是风筝厂的一个加工车间,请大家认真观察,看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

把你的发现和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2、学生汇报交流:学生说,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3、引导列式:我们先来解决“平均每天做多少只鹰风筝”好吗?谁会列算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60÷2 提问:为什么用除法?4、学生独立探索:究竟每天做多少只鹰风筝?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独立探究,把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综合应用》教学ppt课件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综合应用》教学ppt课件
用400米彩灯线,装饰剩下的25棵 树,够吗?
75÷5=15(米) 400÷15=26……10
26>25
答:用400米彩灯线,装饰剩下的25 棵树,够。
(1)80×12=960(千克)答:一共能收960千克梨。 (2)960÷5=192(个) 192<200
答:准备200个纸箱够。

(1)54×12=648(米)答:幸福小区离学校648米。 (2)648÷9×11=792(米)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数学上册
综合应用
12/27/2020
2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 数的计算方法。
2.提高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27/2020
3
问题1: 29个广告灯一天的租金是 多少元?
29×45=130(5 元)
答:29个广告灯一天的租金是1305元。
问题2:
答:幸福小区离少年宫792米。
水费:57÷3×12=228(元) 电费:96÷3×12=384(元)
煤气费:45÷3×12=180(元)
答:丁丁家一年应交水费、电费、煤气费分别是 228元、384元、180元。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时、分、秒的认识2. 认识平面图形3. 两位数加两位数4. 两位数减两位数5. 乘法口诀(一)6. 乘法口诀(二)7. 小数的初步认识8.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分、秒的概念,学会计算时间,提高时间观念。

2. 培养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能正确识别和命名各种图形。

3. 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提高乘法运算能力。

5. 培养学生对小数的初步认识,能进行简单的小数计算。

6.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学会用数据说话。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减法的运算,乘法口诀的掌握,小数的初步认识。

2. 教学重点:时、分、秒的认识,平面图形的识别,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时钟模型,平面图形卡片,计算器,小数点卡片。

2. 学具:学生用计算器,练习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如讲述钟表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时间。

2. 教学新课:(1)时、分、秒的认识:展示时钟模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时钟的三个指针分别代表什么。

(2)认识平面图形:展示各种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识别并命名。

(3)两位数加减法: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并进行随堂练习。

(4)乘法口诀:带领学生朗读乘法口诀,并进行背诵比赛。

(5)小数的初步认识:通过购物情境引入小数,让学生学会小数的读写和计算。

(6)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然后进行整理和分析。

3. 巩固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相应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时、分、秒的认识:画出时钟模型,标注三个指针。

2. 认识平面图形:画出各种平面图形,标注名称。

3. 两位数加减法:列出算式,标注计算步骤。

4. 乘法口诀:列出乘法口诀表。

5. 小数的初步认识:列出小数的读写和计算规则。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加与减(一)1.1 两位数加两位数1.2 两位数减两位数1.3 连加、连减2. 第2章:乘与除(一)2.1 乘法口诀的应用2.2 表内乘法2.3 表内除法3. 第3章:图形与几何3.1 平面图形的认识3.2 观察物体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加、减、乘、除运算的基本法则,形成运算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对图形的认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减、乘、除运算中进位、退位、乘法口诀、除法运算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培养运算技能,提高图形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挂图、实物模型、计算器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实例导入,如购物、分水果等,引发学生对加、减、乘、除运算的兴趣。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运算方法,形成运算技能。

3. 随堂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拓展结合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和重难点。

2. 使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区分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课后练习12题,巩固加、减、乘、除运算。

观察生活中的图形,描述其特点。

2. 答案课后练习答案在教材后附,学生自行核对。

图形描述答案不唯一,以学生观察和描述为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不足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2. 延伸教材内容,设计相关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例如,开展“我是小小数学家”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1. 在第1章“加与减(一)”中,理解进位与退位的概念是学习的重点,特别是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中,如何正确处理进位和退位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需重点讲解和练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变化的影子1青岛版(五四制)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变化的影子1青岛版(五四制)
一张?为什么?
(1)
(2)
课后拓展
我们的古代的人民没有现在的手表以及其他计时工 具,他们是怎样知道时间的哪?请看屏幕,这就是日晷 (出示图片),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计时工具。
我们的祖先很早的时候就知道运用太阳的影子的变 化进行计时。1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发明了 利用太阳投影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晷。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才自清明志自高。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 不怕路远,就怕志短。 追踪着鹿的猎人是看不见山的。
谢谢
日晷
猜猜时间,体验生活。 你能根据影子的变化规律结合课件猜时间。


我们的古代人没有现在的手表以及其他计时工具,他们 是怎样知道时间的呢?请同学们课后查一查资料,下节课我 们再一起研究。
母鸡的理想不过是一把糠。 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 男儿不展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不怕路远,就怕志短。 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劳动人民的计时工具。 物体的影子的长短、方向与物体的长度和时间有关。 同一物体,何时的影子最短
物体长度 (杆高)
太阳光下测量物体的影长与方向(汇总表)
早8时 上午10时 正午12时
影长 方 影长 方 影长 方



下午14时
影长 方 向
下午16时
影长 方 向
同一物 体,何 时的影 子最短
1米
2米
3米
同一物体, 何时的影子 最短
(记录表中的杆高分别为1米,2米,3米,5米和学校旗杆高。 每个组分别负责测量、记录同一个长度的物体,不同时间的影子 长度和方向)
交流观察,探究特点 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和影子的关系

2024年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生活中的数1.1 认识整百数1.2 认识分数1.3 认识货币2. 第2章:图形与几何2.1 认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2.2 认识平面图形2.3 认识方向和位置3. 第3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3.1 数据的收集3.2 数据的整理3.3 统计图表4. 第4章:乘法与除法4.1 表内乘法4.2 乘法口诀4.3 除法初步认识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整百数、分数、货币的概念;认识线段、直线、射线、角、平面图形、方向和位置;学会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及统计图表的绘制;熟练运用表内乘法、乘法口诀和除法初步知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的概念、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乘法口诀、除法初步认识。

2. 教学重点:整百数的认识、图形与几何、表内乘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直尺、量角器、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精选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2. 重要概念、公式、方法3. 典型例题及解题步骤4. 练习题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整百数的读写、比较大小分数的简单计算认识货币,进行简单换算识别平面图形,计算周长和面积表内乘法、乘法口诀、除法初步应用2. 答案:详细解答每个作业题,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同时,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分别为:1. 第一单元:认识数字110内容: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数字110的意义。

2. 第二单元:加减法(一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一位数加一位数和一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 第三单元:认识数字1120内容: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数字1120的意义。

4. 第四单元:加减法(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5. 第五单元:认识数字2130内容: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数字2130的意义。

6. 第六单元:加减法(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7. 第七单元:认识数字3140内容: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数字3140的意义。

8. 第八单元:综合练习内容:通过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正确认识并理解数字140的意义。

2. 学生能掌握一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学生对数字140的意义理解和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实物和图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出示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加减法的计算练习。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单元到第八单元的内容。

其中第一单元是《数的概念》,主要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数的读写和运算;第二单元是《几何图形》,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第三单元是《量的计量》,主要让学生认识和运用长度、面积、体积等计量单位;第四单元是《数的进位》,主要让学生掌握1000以内的数的进位运算;第五单元是《分数的认识》,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用;第六单元是《时间的认识》,主要让学生认识和运用时间单位;第七单元是《统计图表》,主要让学生认识和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第八单元是《量的比较》,主要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长短、高矮等方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100以内的数的读写和运算;2. 认识和理解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3. 认识和运用长度、面积、体积等计量单位;4. 掌握1000以内的数的进位运算;5. 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用;6. 认识和运用时间单位;7. 认识和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8. 掌握比较物体大小、长短、高矮等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的理解和运用,统计图表的制作。

2. 教学重点:数的读写和运算,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计量单位的使用,进位运算,时间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统计图表模板。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圆规、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日常生活情景,让学生接触和理解分数的概念。

例如,老师拿出一个苹果,切成8份,让学生描述这个苹果的每一份是多少。

2. 例题讲解:以分数的加减法为例,讲解运算规则和步骤。

如1/4 + 1/6 = 5/12。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的运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4. 几何图形的认识: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备课2019.8.3第一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单元备课2019.9教材分析: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

第一个窗口是走进风筝制作厂车间主任跟厂长谈话的情景,引导学生让学生熟练掌握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第二个窗口是工人师傅风筝制作的情境图,引导学生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第三个窗口是制作完风筝装盒的情境图,引导学生掌握两。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有余数的方法和验算的方法。

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2 .结合具体的情景,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通过让学生利用手中学具,探索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口算方法。

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能结合现实情景,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并能解释估算过程。

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3、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可以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能主动的愉快的参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探索。

教学重点:通过让学生利用手中学具,探索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口算方法。

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课时安排:10课时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 2018.09.03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以及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2、通过让学生利用手中学具,探索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口算方法。

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可以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能主动的愉快的参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探索。

教学重点:通过让学生利用手中学具,探索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口算方法。

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小棒1.320÷4 = 540÷9 = 210÷7 = 500÷5 =270÷9 = 250÷5 = 140÷2 = 300÷3 =40÷2 = 60÷3 = 80÷4 = 50÷5 =90÷3 = 70÷7 = 30÷6 = 80÷2 =2.3. 王老师买来120张手工纸。

2024年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十一章:认识分数11.1 分数的初步认识11.2 分数的读写11.3 分数的简单计算2. 第十二章:两位数乘两位数12.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12.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2.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3. 第十三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3.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13.2 面积单位换算13.3 面积的实际应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和简单计算方法。

2. 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3.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够进行面积单位换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面积公式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分数读写和简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分数模型、面积模型。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水果、蛋糕等物品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

以生活场景为例,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需求。

通过实际测量和绘制图形,让学生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例题讲解分数的读写和简单计算。

以实际例子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结合实际图形,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3. 随堂练习:进行分数的读写和简单计算练习。

练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完成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列出分数的概念、读写和计算方法。

2. 板书中间: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步骤。

3. 板书右侧: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及计算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课后练习题15题,涉及分数的读写和计算。

完成课后练习题610题,涉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完成课后练习题1115题,涉及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整数认识》:第1节整数的认识、第2节整数的加减法、第3节整数的乘除法;2.第二章《图形与几何》:第1节直线、线段和射线、第2节角、第3节三角形、第4节四边形;3.第三章《计量单位》:第1节长度单位、第2节质量单位、第3节货币单位;4.第四章《加法和减法》:第1节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2节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5.第五章《乘法与除法》:第1节表内乘法、第2节除法、第3节乘除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1.掌握整数的基本概念,能熟练进行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2.认识图形与几何,了解各种图形的性质和分类;3.熟悉计量单位,能够进行长度、质量、货币的换算;4.提高计算能力,熟练进行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运算;5.掌握乘法与除法的运算方法,能进行乘除混合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整数乘除法运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运算、乘除混合运算;2.教学重点:整数概念的理解、图形与几何的认识、计量单位的换算、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计算器;2.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2.新知:讲解教材内容,结合例题进行讲解;3.实践: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5.布置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教学内容:按照章节和内容,分板块书写;3.重点与难点: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突出重点和难点;4.例题与解答:书写清晰,步骤详细。

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整数加减乘除运算各10题;(2)图形与几何填空题、选择题各5题;(3)计量单位换算题5题;(4)两位数和三位数加减运算题10题;(5)乘除混合运算题5题。

2.作业答案:按照题目顺序,给出详细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拓展延伸:布置拓展性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数学竞赛题、趣味数学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风筝厂见闻
整十数、几百几十数除 以一位数的口算
1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喜欢放风筝吗?
2
一、情境导入
观察图片,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3
二、合作探究
品种
未完成只数 60 240 320
离交货天数 2 6 4
4
二、合作探究
平均每天完成多少只 才能 按时完成任务?
品种 未完成只数 离交货天数
28
二、合作探究
32÷2=___1_6__(只) 用小棒摆一摆。
29
二、合作探究
32÷2=______(只)
还可以用竖 先分式3捆计,算每。份 分一捆,还剩1 捆,即10根。
1 2 32
20
1
30
二、合作探究
32÷2=___1_6__(只)
16
将剩下的10根与2 2 3 2
根合起来是12根,
20
把12根平均分成2
1
分,每份6根。
12
0
31
二、合作探究
算的对吗?
我用商与除数相 乘的方法验算。 验算: 1 6 ×2 32
32
二、合作探究
三组能做多少只 ?还剩下几 根竹条? 75÷6= 12 (只)…… 3(根)
33
二、合作探究
我用竖式计算。
12
6 75 6
我来验算。
验算: 1 2 ×6
15
37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38
第一单元 风筝厂见闻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 笔算、验算
39
一、情境导入
观察图片,你 知道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 数学问题呢?
246只燕子风筝 每盒2只 438只鹰风筝 每盒3只
752只孔雀风筝 每盒6只
40
二、合作探究
一共能装多少盒? 246÷2=__1_2_3__(盒)
14 3 438
3
13 12
18
余下1个十和 8个一合并成 18个一。
47
二、合作探究
438÷3=__1_4_6__(盒)
146
3 438 3
13 12
验算:
146 ×3
18
438
18
0
48
二、合作探究
一共能装多少盒?
752÷6= 125……2
验算: 1 2 5 ×6 750 +2 752
125
180 60
200 80
140 70
120 30
12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3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14
第一单元 风筝厂见闻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 笔算、验算
15
一、情境导入
观察图片,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16
二、合作探究
一组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只 ? 3小时做了63只燕子风筝。 即把63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用除法计算。 63÷3=______(只)
60
2
列式:
60÷2=____(只)
5
二、合作探究
方法一: 60÷2=__3_0_(只)
我用小棒 摆一摆。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合作探究
方法二: 60÷2=__3_0_(只)
60里面有6个十,6个十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 个十,也就是30。
7
二、合作探究
方法三: 60÷2=__3_0_(只)
30×2=60, 60÷2=30。
6 752 6
15 12
32 30
2
49
三、自主练习
兴华小学三年级448名学生去参观航模展,要 排成2列队伍,平均每列多少人?
448 ÷ 2 = 224(人) 答:平均每列 224 人。
50
三、自主练习
918 ÷ 6 = 153(箱) 918 ÷ 8 =114……6(箱) 答:选 6 盒装的箱子能正好装完。
20
二、合作探究
63÷3=___2_1__(只)
6个十平
21
均分成3 3 6 3
份,每份
6
是2个十。
3
3
0
3个一平均分 成3份,每份 是1个一。
21
三、自主练习
32
24
6
4
4
8
4
8
0
0
21
11
8
9
4
9
4
9
0
0
22
三、自主练习
84 ÷ 4 = 21(个) 答:需要准备 21 个盒子。
23
四、课堂小结
72
12
+3
3
75
34
三、自主练习
3
9
3
4
12
18
21
24
12
18
21
24
0
0
0
0
35
三、自主练习
如果男女生各分两组进行比赛,平均每组有 男生多少人?女生呢?
54 ÷ 2 = 27(人) 38 ÷ 2 = 19(人) 答:平均每组有男生 27 人,女生 19 人。
36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8
二、合作探究
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 ?
品种 未完成只数 离交货天数
240
6
列式: 240÷6=____(只)
9
二、合作探究
240÷6=_4_0__(只)
6×40=240, 240÷6=40。
24个十÷6 = 4个十 240 ÷ 6 = 40
10
三、自主练习
投篮。
11
三、自主练习
观察魔术箱上的两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填一填。
41
二、合作探究
246÷2=______(盒)
1
2 246
2
被除数百位上的2除
以2,商1个百,1写
在商的百位上。
42
二、合作探究
246÷2=______(盒)
12
2 246 2
4 4
被除数十位上的4 除以2,商2个十, 2写在商的十位上 。
43
二、合作探究
246÷2=__1_2_3__(盒)
123
17
二、合作探究
63÷3=___2_1__(只) 我用小棒摆一摆。
18
二、合作探究
63÷3=______(只)
为什么写在
2
可十以位用上竖?式 3 6 3
计算。
6
每份是2个十。
先分6捆,也就是先分6个十。
19
二、合作探究
63÷3=___2_1__(只)
21 3 63
60
3 3
每份是1个一。
0 再分3根,也就是再分3个一。
51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52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53
第二单元 走进新农村
方向与路线
54
一、情境导入
你能从图片上得到哪些信息?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2 246 2
4 4
被除数个位上的6 除以2,商3个一, 3写在商的个位上 。
6
6
0
44
二、合作探究
一共能装多少盒? 438÷3=______(盒)
我列竖式计算。
45
二、合作探究
438÷3=______(盒)
1 3 438
3 13
余下1个百和3个十 合并成13个十。
46
二、合作探究
438÷3=______(盒)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4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25
第一单元 风筝厂见闻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 笔算、验算
26
一、情境导入
观察图片,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27
二、合作探究
二组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只 ? 2小时做了32只老鹰风筝。 即把32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 少,用除法计算。 32÷2=______(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