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患者心理护理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共诊治 7 2例 老 年慢 性病 患者 , 中糖 尿 病 l 例 , 血 压 患 者 其 1 高
5 例 , 卒 中 患 者 2例 , 性 肿 瘤 患 者 4例 , 3 7 脑 慢 男 4例 , 3 女 8
例。
时 应 语 言 清 不 尽
【 关键 词】 社 区 老 年 慢 性 病 心 理 护 理
着积极作 用。
随 着 我 国 国 民经 济 和 医 疗 卫 生 事 业 的 飞 速 发 展 , 的 生 人
离 退 休 后 , 于社 会 角 色 地 改 变 , 其 在社 会 中 的地 位也 有 所 由 使
活 质 量 普 遍 提 高 , 均 寿 命 逐 渐 延 长 , 口老 龄 化 已成 为 不 可 平 人
效 果 。 方 法 对 2 1 0 0年 6月 ~ 2 1 0 1年 6月 本 社 区服 务 中心 诊 治 的 7 2例 老 年 慢 性 病 患 者 , 理 人 员利 护 用 护 理 、 疗 的 一切 机 会 , 析 患 者 的 心 理 特 点 , 治 分 并根 据 其 的心 理 特 点 进 行 有 针 对 性 的 心 理 护 理 与 指 导 。
阻 挡 的趋 势 。年 龄 是 慢 性 病 患 病 率 最 主 要 的 影 响 因 素 之 一 ,
改 变 。多 数 子 女 不 在 身 边 , 偶 或 家 庭 因 素 影 响 以 及 疾 病 长 丧
期 折 磨 等 , 容 易使 患者 产生 孤 独 、 寞 感 , 情 沉 闷 , 郁 寡 都 寂 心 郁 欢 。护 士 在 临 床 工 作 中 , 多 与 患 者 沟 通 , 心 患 者 疾 苦 , 要 关 了 解 患 者 需 要 , 助解 决其 实 际 困难 ; 帮 同时 告 诉 患 者 子 女 要 常 回 家 看 看 父 母 , 陪伴 他 们 , 关 心 父 母 的 身 体 健 康 , 生 活 上 多 多 在
社区老年慢性患者的心理问题及针对性护理

社区老年慢性患者的心理问题及针对性护理由于人口老龄化,临床上老年慢性病患者日趋增多,而多数老年患者因身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反复发作而住院治疗,由于老年人机体的衰老各脏器功能减退,代偿适应能力下降,以及社会、家庭、工作、生活等环境的改变可以使其心理、精神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
因不工作的关系,社交范围明显缩小,对周围事物均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使其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也随之改变,故易产生孤独、寂寞、自卑感。
针对老年慢性患者的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心理护理。
常见心理问题及针对性护理焦虑、急躁: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每个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后前3天最为明显。
他们对自己所患何病,严重程度,何时才能治好等还不清楚,因此焦虑不安,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
由于疾病来的突然,自觉症状明显,患者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
针对性护理,解释——支持——放松训练。
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的解释,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如癌症患者等),指出焦虑不安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并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简易保健操等)。
以和蔼、耐心的态度对待患者,建立好护患关系,使患者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患者,男,61岁,平素自觉身体健康,以“心源性晕厥”首次入院。
患者不知道自己患了何种严重的心脏病或是脑血管病,因此焦虑不安,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水平缺乏认识,经用心理护理,患者接纳了护士的意见,在较短的时间里消除或减轻这种心理,睡眠及饮食状况会有明显改善。
自卑、寂寞、孤独:主要出现在住院时间较长缺少亲人陪护的患者。
这类患者多为丧偶、子女不孝顺等,表现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很少言语,其他患者亦不愿同其交往,加之很少有人前来探视,患者感到非常孤独、自卑、寂寞,表现对医护人员特别客气,絮絮叨叨,与病友间不善沟通,过分关注自己,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针对性护理,建立与病友进行感情交流的渠道。
老年患者护理与心理疏导制度

老年患者护理与心理疏导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其身心健康,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的老年患者护理与心理疏导工作。
第三条:老年患者护理与心理疏导工作的目标是供应全面、高质量的护理和心理支持,尽可能满足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
第二章护理服务第四条:老年患者护理服务包含基本护理、生活护理和特殊护理等内容。
第五条:基本护理内容包含但不限于:测量生命体征、帮助翻身、帮助清洁护理、保持皮肤完整、帮助进食等。
第六条:生活护理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帮助老年患者起床和上床、帮助洗漱、帮助如厕、帮助穿脱衣物等。
第七条:特殊护理内容依据老年患者的疾病情况和个体差别订立,包含但不限于:帮助糖尿病监测、帮助氧疗、帮助输液等。
第八条:医院将建立老年患者护理档案,认真记录老年患者的个人信息、病情、护理计划和护理记录等。
第九条:医院将定期组织护士进行老年患者护理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本领和服务质量。
第三章心理疏导服务第十条:医院将设立特地的心理疏导室,为老年患者供应心理支持和疏导服务。
第十一条:心理疏导工作重要包含心理评估、心理干涉和心理咨询等内容。
第十二条:医院将组织心理专家进行老年患者心理情形的评估,及时发现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
第十三条:依据老年患者的心理评估结果,订立个性化的心理干涉计划,包含但不限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教育等。
第十四条:心理疏导服务应保护老年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确保服务的机密性。
第十五条:医院鼓舞老年患者参加病愈活动、社交活动和互动沟通,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第四章保障与监督第十六条:医院将建立老年患者护理与心理疏导工作的档案,并定期进行绩效评估,以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十七条:医院将设立投诉处理机制,接受老年患者及家属的投诉,并及时处理和回应,确保老年患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第十八条:医院将建立老年患者护理与心理疏导工作的培训机制,连续提升护理人员和心理专家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本领。
社区老年患者的家庭保健及心理护理

T e Ffh Af l td Hop tlo a g h u Me ia l g h mp a Fa l src u clS re mmu i at h i f i e s ia fGu n z o dc lCol e W a o mi DititCo n i te tCo t i a e y n t He l y h
【 章编 号】 6 4 4 2 (0 2 0 ( ) 0 1- 2 文 1 7 — 7 12 1 )6 b - 1 8 0
Thef m iyhe lh a ea a l a t c r nd y ho o ia ps c l g c l nur i fc m m uniy ed rypa in s sngo o t l e l te t
1资 料 与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在 广 州市 黄埔 区大 沙街 社 区卫 生 服 务 中心 选取 6 4例 老 年 患 者 . 龄 在 6 ~ 4岁 , 均 年 龄 7 - : 病 时 间 多 集 年 98 平 24岁 患
中在 42 ~ 2年 之 间 . 平 均 病 龄 1 - 且 22年 , 些 老 年 患 者 多 以 这
・
护理研 究 ・
22 6 第9 第7 0年 月 l 1 1 卷 期
社 区老年患 者 的家庭保健 及心理护理
李 玲 陈俊 慧 彭举 刚 杨 静 广 州 医学 院第 五 附属 医 院黄 埔 区大 沙街社 区卫生 服 务 中心 ,广东 广州 5 0 0 17 0 【 摘要1目的 探讨 社 区老年 患者 的 家庭 保健 及 心理 护 理 的方 法 。 方法 将 社 区 6 4例老 年 患 者 随机 分 为两 组 , 健 护 保 理组 3 4例 . 通护 理 组 3 普 0例 。 分别 给 予不 同的护 理方 法 , 过 3个月 的 比较分 析 , 老年 患 者 的身体 状 况及 心 理情 通 对 况 进行 测 试 。 结 果 通过 比较 分析 发 现 ,保健 护 理组 的 3 4例 老 人身 心 健 康程 度 远远 大 于普 通 护 理组 。 结 论 在社
老年人的社区护理(五篇模版)

老年人的社区护理(五篇模版)第一篇:老年人的社区护理老年人的社区护理在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时,社区护士应当通过健康评估,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治疗、护理、康复、转诊服务,以及培训照顾者等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保健及护理措施,以满足老年人的各种生理、心理需求,使老年人实现健康老龄化。
(一)指导老年人自我保健社区中有些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或虽然有慢性病但无明显的残障,对这些老人,社区护士的工作重点应当是指导老年人自我保健,增强其自我照顾能力,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和损伤。
1.提高预防自理缺陷的意识社区老年人保健的宗旨是协助和维持其自理能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防止废用加速老化导致生活上的依赖或残障。
社区护士应通过健康教育使老年人认识到自我照顾与帮助他人同样是有价值的社会活动,从而使其自觉自愿地在生活上克服和预防自理缺陷。
2.培养自我观察与判断能力通过健康教育,社区护士要教会老年人通过视、听、嗅、触的方法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或疾病的早期症状,掌握自身健康的薄弱环节,指导他们一旦发现异常症状或体征时要及时咨询,主动寻求帮助,以免延误诊断治疗。
3.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老年人要起居有规律和保持充足睡眠;合理的营养膳食与充足饮水;戒烟,控制饮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进行心理调适,保持心理平衡。
(二)创造良好的居家环境指导老年人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居室采光要充分,每日定时通风2~3次,每次20~30min,室温夏季保持在26~28℃,冬季20~22℃,湿度50%左右;同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要保障居室地面平坦,防滑,室内按需要设保护设备等。
(三)合理膳食社区护士推荐给老年人的膳食原则应当是:①食物要粗细搭配,易于消化。
②积极参加适度体力活动,保持能量平衡。
另外,由于老年人渴觉不敏感,常常是感到口渴时已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因此,一般状况下应督促老年人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ml.(四)良好的睡眠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减慢及体力活动减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因此睡眠时间减少,每天6h左右。
如何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于年龄偏大 , 身体抵抗 力减弱 , 出院后不
排除各种诱发 病情 复发 的诸 多 因素 。所 以, 医护人员应 与患者保持 联 系, 传递掌 握出院后 的健康 状 况 , 做好 资 料数 据分 析, 健全对老年患者 的监护档案。必要 时 上门会 诊 , 正确 及 时地 处置 患 者不 良反 应。通过心理护理使老年患者安度晚年 , 真正实现整体护理 。
对 自己的病情 、 治疗 用药 、 费用结 果 比较 关心 。特别是离 退休老 干部 , 自尊心强 , 希望得到别人 的重视 , 有意无意的透露 自
人 的的信赖 , 使其尽快 熟悉病 房环境 , 感
觉到家庭 般 的温 暖 , 帮助 其 松弛 紧 张情 绪, 消除恐惧 和焦 虑。对于久 病不 愈 , 对
极配合接受 医院正规治疗 , 纠正偏信于封 建迷信和社 会上 流传的神 医神药 等非法
的诊 疗 活 动 。 长 期 监 护 。 重 关 照 病 人 注
真查对处方 、 医嘱、 姓名、 床位及其他治疗 要求 , 分步骤 、 按程序严格操作 , 杜绝 出现 疏漏 和失误 。 护理操作 要严 格。对配 药 、 毒 、 消 静 滴、 监护 、 治疗 终结均 要严格 把关 。对 医 护人 员进行 明确分 工 , 行定人员 、 岗 实 定 位、 定责任的岗位 责任制 。 护理要周 到。医护人 员要根 据病 人
以稳 定 , 与 医护 人 员 结 下 了友 谊 。但 由 也
知识和心理学知识 , 具备 综合 素质 , 全面
提高工作能力 。在实 施护理 过程 中要耐 心、 细心观察 , 最大 限度 的了解病人 的全 面情况 , 掌握 病人年龄 、 职业 、 工作 经历 ; 了解病人家庭成员 、 家庭关 系 、 家庭状况 ; 弄清病情 、 因、 病 家庭病史 、 院前治疗情 入
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

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住院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由于身体和心理上的种种问题,老年人们更容易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
这篇论文将重点探讨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
第一部分: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1. 抑郁症抑郁症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据统计,超过50%的老年住院患者可能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的症状包括持续的情绪低落、缺乏兴趣和快乐感、睡眠问题、食欲减少和自我评价不足等。
老年人的抑郁症症状可能不太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帮助和治疗。
2. 焦虑症焦虑症在老年人中也较为常见。
焦虑症状可能包括不安和紧张、担心和恐惧、躯体症状(如头晕、胸闷和呼吸急促)等。
因为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身体状况的变化,他们更容易感受到焦虑症状。
3. 失眠症失眠症是老年人的另一个常见心理问题。
失眠症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多次中途醒来、睡眠时间短和早醒等。
失眠症可能会导致老年人昼夜颠倒、疲惫不堪和情绪低落。
4. 神经质老年人的神经质可能表现为焦虑、疑虑、恐惧和情绪不稳定等。
这一点与年轻人有所不同。
老年人的头脑和身体功能正在逐渐减弱,他们不再像年轻人那样有自信和乐观。
第二部分: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针对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而实施的一种治疗。
下面列出了一些常用的护理方法:1. 鼓励交流鼓励患者与他人交流可以帮助老年人抒发情感。
抒发情感可能是缓解心理问题的关键,这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患者的自尊心。
2. 创建积极的环境为老年人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能使他们更愉悦和放松。
你可以使用自然光线和音乐来增加房间的舒适度,这可能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紧张。
3. 体贴和关怀体贴和关怀是治疗心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护士和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耐心细致地照顾患者来提高他们的情绪值和积极性。
每个人都需要被关注,老年人也一样。
4. 提供心理支持心理支持是老年患者的治疗重点之一。
护士或医生可以与患者进行正式的心理治疗。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我国现阶段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已达到1.6亿,而且人数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老年人健康问题将是全社会的问题。
研究显示,具有心理障碍的老年人致残率明显增高,导致医护资源的巨大消耗。
那么,怎样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维护和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缓解老年患者由于心理功能减退对社会造成的压力,就成为目前必须研究和解决的一大课题之一。
标签:老年患者;心理特点;护理措施1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1.1孤独和寂寞,无价值感老年患者由于工作和社交活动的减少,以及缺乏倾诉对象等原因,多有精神和情绪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患病后更加明显,认为自己没有用,还要给别人增加负担,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
再有大多数患者住院期间,对医院环境陌生,加之子女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守在身边,缺乏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更加剧了患者孤独的心理。
这类患者大多数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不愿与其他患者交往,所以感到非常孤独,进而导致性格、行为的改变。
1.2抑郁、焦虑、恐惧心理恐惧和焦虑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患者住院后日常生活规律被打乱,在饮食、休息、睡眠等各方面难以适应,从而在精神上产生恐惧和焦虑,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有的患者错误的估计了自己的病情,甚至怀疑自己得了绝症,因此终日忧心忡忡、惶恐不安。
这类患者多表现为烦躁不安、不思饮食、睡眠不佳、痛苦呻吟、只关心治愈时间及预后等。
1.3情绪不稳定,性格急躁,易激怒老年人情绪变化非常大,不仅对当前事情易怒,而且容易引发对以往压抑情绪的爆发,多见于性格急躁,爱挑剔等特点的患者。
他们的情绪变化可能来自经济负担、病情、及亲人等,对自身疾病不适或稍有不如意的事情都要发泄出来,发火以后又常常会产生懊悔的心理。
这类患者主要表现为刻板、心事重重、沉默少语或多语,有些患者还会出现食欲减退、失眠等。
1.4敏感和多疑对周围一个细小的动作,护士一句无意的话语,都可能引起他们的猜疑,猜测自己的病情很严重,又怀疑医生、护士甚至家人都在对他有意隐瞒病情,久而久之,加重其心理负担。
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保健事业的日臻完善,人们寿命也不断地延长。
而在此时,为了更好的促进老年人的心身健康,更要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工作,笔者通过住院200例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情况调查以及近几年来的心理护理实践经验,有以下几点体会:1.老年人的心理活动1.1 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
刚刚退休的老年人从忙碌的单位回归家庭,失去了与同事们共同学习交流的时间,孤独感倍增。
在家中孩子已成家立业,空巢老人逐渐增多。
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儿女一般只注重对老人们生活上的经济方面的投入和照顾,从而忽视在情感方面的交流。
尤其在老人身体遭受疾病困扰之时,孤独感和失落感更加强烈。
病后更加烦恼、焦虑。
有的老年人极易患上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方面的疾病。
1.2 情绪变化时该如何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
老年人在很多的时候由于不能处理好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人际关系,在情绪上常表现为激动愤怒、悲伤与压抑,此时就应该给予适当疏导,首先做到让老人有所倾诉,把心里的压抑与苦闷倾吐出来,这样心情自然感到舒畅。
由于家庭是他们心灵支柱,因此家人应该多与老人进行思想沟通,通过语言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内心世界,调节情绪,认真对待心里的微妙变化。
此时要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点的心理学规律做好心理护理,对其表现出理解、关心和体贴,有的放矢地解除老人出现的各种情绪问题。
1.3 自私、多疑的心里变化。
老年人由于大脑皮质功能的减退,而人的行为受感知觉、思维、情感、性格、智能等影响。
从而老年人的上述心理活动发生变化,导致老年人容易出现行为方面的异常。
如自私、多疑、孤僻或者像孩子似的出现一些原始的幼稚行为。
自私的表现主要为以自我为中心,住院后希望医护人员每天围绕他一个人,只关心他。
不重视别人的感受。
1.4 老年人容易出现控制力下降、易怒。
老年人出现性格的改变,同脑的各部分发生退化的程度不一致,如大脑额叶比其他区域先退化,而额叶与性格有关。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的方法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的方法
*导读:老年患者的心理活动比较复杂,根据不同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开展心理护理,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临床疗效……
一、关心和尊重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一般都希望重视自己的疾病,所以在工作中要耐心细致,视患者为亲人,说话时要态度和蔼,服务要热情周到,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心情舒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以后的治疗产生积极效应。
对老年患者的提问要耐心听取并耐心地解释,不要有不耐烦的情绪,以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
二、主动帮助患者解决困难
老年患者中大多数由于患病时间长,生活自理能力差,孩子因工作不能常来陪伴,使这类患者在精神上感到孤独、寂寞,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通过良好的语言,热情的态度及行为去影响他们,避免不良情绪对身体的影响,在生活上要关心体贴,帮助他们端水、端饭,协助他们大小便等,使患者感觉到温暖,增强信心,战胜疾病。
三、稳定老年患者的情绪
老年患者对所患疾病都有一定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忧虑自己的病能否治愈,怀疑对他隐瞒病情的严重程度,怕得不到满意的医疗护理,又怕由此失去家人的关心或对健康的恢复失去信心。
这类心理一旦出现,往往不会逆转,所以要及时观察,给予体贴、关心和必要的教育,以改变其消极态度。
工作中就更要耐心细致、态度和蔼、有问必答、不嫌烦、不嫌脏,并主动向他们介绍病情,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能力,稳定患者情绪,帮助病人建立不畏老、不怕病的健康自我意识。
因为健康的心理、乐观的情绪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支柱。
(实习编辑:张一鸣)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内容!。
老年人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办法

老年人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办法随着我国经济、卫生、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老年人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老年人对护理的需求将急剧上升,同时,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从治病先治心的原则动身,心理护理显得特别重要。
经笔者连年的临床经验,将老年患者心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心理分型孤独型最多见的一种类型,表现情绪低落、忧愁、联想,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自寻烦恼,且多自卑。
失落型表现为自制力减弱,性格急躁、易怒、心悸、失眠。
多疑型表现为毫无按照地怀疑他人,对他人言行爱追根问底,心情忧心忡忡。
老年性痴呆型表现为整个心理功能的衰退,智力低下,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精神失常。
高度健忘型表现记忆衰退,转眼就忘。
2 护理办法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关系,良好的心理会增进疾病的康复,不良的心理将影响疾病的康复。
因此,临床上,护理人员应针对老年人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设计与其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案,现分述如下。
入院时的心理护理由于病房环境陌生、安静,使患者感到焦虑、恐惧、不安,因此,患者进入病房时,责任护士就应主动热情接待患者,搀扶患者到病床,帮忙整理用物,亲切介绍病房环境、作息时间,介绍同病室病友,帮忙患者成立病友关系。
同时向家眷了解老人生活习惯、心理特征、性格、爱好等,为患者住院后的心理护理打好基础。
并使老人感到受尊重、重视,消除忧虑恐惧心理。
密切护患关系,知足患者的情感寄托及心理需求由于患者离开家庭、亲人,感到孤独、失落,护理人员应以热情关切的态度,对患者进行护理,使他们取得慰籍,在情感上取得必然知足。
同时按照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沟通技能,与患者沟通,使他们愿意把心理话倾诉出来,寻求护士对他们的理解和帮忙,缩短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增加信赖感。
同时用礼貌得体的语言,做好家眷的思想工作,动员家眷常常陪伴,探视患者,避免产生被遗弃感。
护理人员应谅解多疑患者的异样行为,应主动关切体贴他们。
基础护理学:老年人心理特点及护理

根底护理学:老年人心理特点及护理现代的医学模式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
人,作为一个统一的生命机体,他的生命过程表现不只是由生理的因素所决定,也受精神因素及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时必须根据其心理学上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
〔一〕老年人心理特点老年人心理活动主要表现如下:1.感觉减退:首先是视觉,四五十岁后开始出现老化,随后听力、嗅觉、味觉、痛觉、触觉等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
2.智力减退:一般在20~40岁智力到达最顶峰以后逐渐下降。
智力衰退的速度因人而异,一般在60岁以后明显减退。
老年人智力的改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教育水平、某些生活经历、生活和家庭环境等。
3.记忆力减退:记忆力减退通常最早出现,对远事记忆良好,对近事记忆不良,对新事物学习较年轻人困难。
由于记忆力减退,老年人定向力常发生障碍。
4.情绪改变:在老年人群中,情绪改变差异很大,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相应护理。
5.老年人性格改变:一般认为进入老年后有些人对自体机能过于关注,自尊心强、固执、易冲动,对外界环境有一定的冷淡表现,缺乏兴趣,生活单调,刻板,常不愿改变过去有害健康的老习惯,不易适应新的环境。
6.老年人行为改变:老年人由于大脑皮层的控制减弱,行为有些改变,如多疑、依赖、易冲动等俗称老小孩行为改变。
〔二〕老年患者心理护理1.患病初期或新入院时的心理护理:医院陌生的环境加上受疾病的煎熬,病人首先易产生孤独感,缺乏平安感而感到焦虑,担忧工作和经济负担,而病人的“角色〞使病人处于被动地位,因此病人变得拘谨、沉默,而病人此时需要抚慰。
老年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多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一旦被打乱会影响老年人情绪,因此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应多给予照顾和谅解。
医护人员应主动介绍医院环境和院规,使其心理上有平安感。
学会谈话技巧,主动接触病人,要多了解老年患者的思想变化和情绪波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经常与患者交流,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温柔,处处尊重老人,以获得患者信任。
社区家庭病房中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情 应 用 脱 水 药 、 素 等 。 一 般 伤 后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发 热 现 象 , 采 激 应
用物 理 降温 , 医用 冰帽 、 袋 等 。体 温控 制 在 3 如 冰 6~3 ℃ 之 间 . 7
冰袋 要 经常 更 换 部 位 , 止 冻 伤 。此 外 冬 眠 低 温 疗 法 ( 眠 I 防 冬
( 稿 :0 1 2—0 ) 收 2 0 —1 4
( 文编辑 : 守 身) 本 刘
社 区 家 庭 病 房 中老 年 患 者 的 心 理 护 理
苏 芹 , 宇 平 朱
( 东 省 莱 芜 市 人 民 医 院 ,7 l O 山 2 1O ) 关 键 词 家 庭 病 房 ; 年 患 者 ; 理 护 理 老 心 中国 图书资 料分 类号 :432 R 7 . 文 献 标 识 码 : C 文 章 编 号 :0 4—1 5 (0 2 0 10 2 7 2 0 )9—0 6 1 4—0 2
无 菌 操 作 , 次 不 超 过 1 。 为 防 止 加 重 或 诱 发 呕 吐 而 堵 塞 呼 每 5s
吸 道 , 痰 时 应 尽 量 避 免 刺 激 咽 部 , 时 嘱 家 属 配 合 使 患 者 头 部 吸 同
号、 Ⅱ号 ) 能 有 效 控 制 伤 后 中 枢 性 高 热 , 止 或 减 轻 脑 水 肿 。 , 防
气 。应 注 意 严 格 无 菌 操 作 每 日更 换 消 毒 敷 料 , 沸 消 毒 气 管 套 煮
管 1 。 此 类 患 者 若 需 进 手 术 室 处 理 , 气 管 插 管 对 于 保 证 转 次 则 运 途 中 的安全 尤其 重要 。
2 3 迅 速 建 立 有 效 循 环 , 持 营 养 及 体 液 平 衡 对 于 呕 吐 频 繁 . 维 或 昏迷 者 应 禁 食 , 由静 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输 液 维 持 营 养 和 水 、 电解 质 平 衡 。 在 急 性期 应 限 制 液 体 及 钠 盐 的 人 量 , 日 输 入 量 不 超 过 15 0~ 每 0 20 0m , 1 % 葡 萄 糖 溶 液 为 主 。 其 中 可 用 等 渗 盐 水 或 林 格 氏 0 l以 0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的效果。
方法:通过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的分析提出适当的护理措施。
结果: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人【中图分类号】r701.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089-02心理护理是指在对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
老年阶段(≥60岁)是个体生命发展过程中的特殊阶段,老年人具有独特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需要我们特殊对待。
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患者数量日趋增多,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面临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
心理因素对人体既有导致疾病的作用,又有预防疾病的作用。
因此,我们要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适当加以疏导,以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在全人口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多,老年人对护理的需求也不断上升,与此同时,伴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护理理念的提出,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日益显得重要。
1 老年人患者的心理表现1.1 孤独和失落老年患者入院后失去了与同事们的交流,多数子女工作繁忙,不能陪护,且仅仅对于患者在物质上有所照顾,却忽视了精神上的交流。
尤其是没有另一半的老年患者,一旦患者生病住院,孤独和失落的感情立即涌上心头。
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不感兴趣,自制力减弱,性格急躁、易怒、心悸、失眠。
1.2 焦虑和抑郁 :老年患者受到慢性疾病的困扰及死亡的威胁,生活单调或失去配偶,家庭不和,内心空虚,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交往减少,缺乏归属感从而产生焦虑、恐惧、抑郁心理。
入院后医院环境的陌生,对疾病的担心,焦虑抑郁情绪增加。
1.3 自尊心强的老年患者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
曾今事业上成功、得到下属的尊敬,退休后仍然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喜欢坚持己见,回忆年轻时的工作、生活。
社区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程长 , 病情重 , 易复发 。 因此社 区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尤为重
要。
人是身心 的统一体 , 体患病会增加精 神负担 , 机 精神上 的 创伤 又可 直接对机体康复造成不 良影响 , 惧 、 恐 焦虑是老年 慢 性病患者接受治疗过 程中严重 的心理 障碍 , 它不仅 影响其治疗 效果 , 更妨碍老人 的身心健康 。故社区护士应 根据老人 家庭 环 境情况的不同、 病情 的不 同, 针对个人特点进行整体护理 , 以便 消除 、 减轻其情绪上 的焦虑 , 老人积极 配合治疗 , 使 促进疾病 的
( )3 — 8 7 :6 3 .
会学等相关知识对家属进行健 康教 育 ,让 家属对疾病发生 、 发 展及转归有正确的认识 , 建立统一 的心理战线 。鼓励亲人特别
是 丈夫与患者沟通 , 给予患者情感上 的支持 , 丈夫无微不 至的 关 怀 , 以提高患者对抗生活压力 的能力 , 可 帮助患者 找回家庭 归属感 , 减轻敏感度 , 消除愧 疚感 , 患者逐渐接受 疾病 , 让 正视 自我 , 积极配合相关治疗 , 更好地 回归家庭 与社会 。 2 做好 出院 的健康宣教 . 4 保持乐观情绪 , 焦虑 、 抑郁等
由于长期被疾病折磨 ,使老人耐
受 力降低 , 多疑 、 敏感 、 易怒等 , 医护人员 不恰 当 的语言 和行为 均可导致老年慢性病 患者 的心理失衡 。
2 护 理措 施
21 帮 助老人尽快适应健康 的生活模 式 .
首先 ,老人应
居住在面 向南方的房间 , 干净 、 简单、 障碍 。安排适 当的体能 无 训练, 尽可 能满 足其合理要求 , 使其心情舒 畅 , 减轻 恐惧 、 紧张
拒 、 虑心理 。 疑
1 客观诱发 . 2
社区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初探

1 社 区 老 年 患 者 心 理 问题
2 1 心理评 估 .
准确 的心理评 估是心 理护 理实 施 的前 提 , 只有
动 能 力 的 丧 失 、 女 照 顾 不 周 、 济 等 原 因 , 易 产 生 焦 虑 和 抑 子 经 极
郁 。焦 虑和抑郁 的心理 问题 , 常使其 消极对 待治疗 , 至不 接受 甚
治疗 。
12 孤 独和失落 .
退休后 或老 年人从社 会 步人 家庭 , 地位 及交
流 人 群 发 生 很 大 变化 , 且 儿 女 各 自成 家 立 业 , 少 情 感 上 的 交 而 缺
患 者抗 药 心 理 , 护理 人 员 要 耐 心 解 释 , 过 适 宜 的 心 理 疏 导 和 心 通
落、 对未来 生活失去信心 , 且精神 承受 力差 , 稍有一 点精神刺 激就
出现精神紧张 、 眠 、 失 恐慌 、 心悸 、 欲减退 等消极心理 问题 。 食 1 1 焦虑和抑郁 . 社 区老年患 者 由于对所 患疾 病 的不 了解 、 劳
参考文献 [ ] 秀华. 1周 急救 护理学. 京: 民卫 生出版社 ,0 1 10—14 北 人 2 0 :7 7. [ ]季蕴辛 , 2 马钧 . 影响 重症 中暑 患者预 后 因素及其 死 亡原 因分
析 . 国危 重病 急救 医学 ,9 9 1 ( ) 2 3— 8 . 中 19 ,1 5 :8 2 4
明确社 区老年患 者存 在 的心 理 问题 , 能够有 针 对性 的实 施 护 才 理 。社 区护理 中的老年患者 多病 情较 轻 , 家 中进行 医疗护 理 , 在
探究社区老年患者心理特征及护理

【 键词】 区卫 生服 务 中心 ; 关 社 老年 患者 ; 心理特 征 ; 护理 【 中图分 类号】 4 3 R 7. 2 【 标识 码】C 文献
【 文章编 号】1 7 — 7 12 1 )8 b 一 9 — 2 6 4 4 2 (0 0 0 ( )0 2 0
老年人 长期 受疼 痛折磨 或 病后 久治 不愈 , 神 特别 紧 张 精 烦 躁 , 些甚 至有 明显 的神经 官 能症 症 状 。 有 情绪 易激 动 . 因 常 小事 与人争 吵 。
1 . 感 恐惧 3敏
感。 若来 院后 突发 意外 , 又无 家 属陪伴 , 这时 导 医护 士就 要 陪
多数 老 年 人 闲赋 在家 养 老 , 女 又 忙 于工 作 . 的 老年 子 有 人 又 没什 么兴 趣 爱好 。 家里 又 没有 人 说 话 . 易 产 生 孤独 抑 容
郁 。老年 人 面临 的另 一个 重 大 事件 则 是 丧偶 、 子 ( ) 再 丧 女 、
婚 、 女独 立成 家 、 子 意外伤 害等 。 中丧偶是 一件 重 大的精 神 其 刺激, 因为失 去 了生 活 中 的重要 伴 侣 , 突然 变 得孤 单 、 寞 , 寂
地 位 的变化 而 变得 敏感 , 显得 罗嗦 、 叨 、 唠 固执 。对疾 病 的估
计 过于 严重 , 心给 家庭 、 女带来 负 担 , 担 子 担心 子 女不 再关 注
画 , 康教 育处 方栏 , 健 电视 、 录相 等也 可使 他 们一 边接 受卫 生 保 健 知识 , 边减 少 由于 候诊 等 待产 生 的 焦躁 心 理 , 利 于 一 有
护理研究
20 8第7第3 0年 月 1 2 1 卷 期
社区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适 当活动 ,提高 自 我护理能力 , 免产 生依赖心理 。 避 2 3 创造 良好 的护患关系 ’ . 对待老年患者要 诚恳 、给 以温 暖和适 当的移情 当你 接
触病人 时 ,注意 不要摆架 子或 只做一 些表 面的事 ,而应 表 现出你 的态度和感 觉都 是开放 的 ,愿意接 受对方 的感觉 并 使他感 到你是 真心 想 帮助 他 的。给 以温 暖是 指 正面 关 心 , 鼓励对方将感觉 表达 出来 ,然后用 语言或 非语 言方式 给 以
的基础 。尊重 、重视 老人 ,消 除忧虑恐惧心理 。 22 关爱 、重视老人 .
上 的交流 ,特别 当老人 生病 时年老 体弱 、病 程漫长 时 ,思 想负担 沉 重这 种 消极 情 绪 更 是 与 日剧增 ,不 利 于疾 病 的 康 复。 12 焦虑和抑郁 心理 . 老年 人退 休 后骤 然放 下 工作 ,易产 生 情绪 上 的波 动 ,
以后又常常感觉到 如果按 自己以前 的性 格 ,是不会 对这 点 小事发火 的,从而 产生懊 悔心理 。恐 惧也是 老年人 常见 的
一
温暖 ,犹如在家 的感觉 。
2 4 做好病人 的安全 和用药 的护理 .
种心理状态 ,表现为 害怕 ,有受 惊 的感 觉 ,当恐 惧感 严
以消除顾虑 和猜疑增 加 战胜疾病 的信心 。如 病人 入睡 帮病人 盖好 被 、加护栏 ,行 动不便 的病人 搀扶 活动等 使病
老年人身体机 能衰退 ,大 脑功能 发生 改变 ,中枢神经
产生 自 、 用感 ,甚 至焦虑 抑郁 、此 外老 年人 丧偶 、亲 卑 无
友生 死离别 等对 老年人 都是最 强烈 的生 活事件 ,从 而感 到 无 限悲伤 ,再加 上有病 身体 上 的不 适 、自理 能力 的缺陷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社区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摘要】本文以笔者二十多年来社区护理经验为依托,并借鉴他人的护理经验,从强调社区老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出发,对老年病人心理护理问题给出自己的一些建设性的建设,与各位同仁共勉。
【关键词】社区;老年病人;心理问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90-0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进一步上升,社区老年病人也大量增加,由于老年病人各脏器、组织生理功能、形态、解剖上发生退行性变,表现为生理适应能力减弱,抵抗力下降等衰老现象,因而老年病人大多病程长、恢复慢、易反复、疗效差,老年病人的发病率、住院治疗率比其他年龄组织高,做好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根据自己的临床工作经验,就社区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谈几点体会。
1社区老年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社区老年病人由于受疾病折磨,怕失去独立生活能力,怕孤独,怕久病床前无亲人,如退休病人感到自己不中用,而自怜自弃,丧偶或子女分居感到孤独悲伤,常有性情固执,怪癖任性,一些琐事也大发脾气或抑郁落泪等,除身体器官疾病外,多伴心理障碍。
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与老年疾病的发生和康复都有密切关系。
由于老年病人的文化水平、个人性格、修养素质、经济条件、
家庭环境、职业关系和人生经历都不一样,导致老年病人的心态差异很大,对待疾病的态度也不相同,表现为对疾病恐惧和紧张、情绪低落、孤独、烦恼急躁、疑虑恐惧的心理、拒绝服药的心理、悲观厌世的消极心理,出现不配合治疗消极心理往往使内分泌代谢絮乱导致疾病加重,甚至不易康复。
说明了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在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
2社区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的注意事项
要做好社区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不仅要了解患者的心理,而且要善于对患者心理作出正确诊断,给予心理治疗,针对不同患者个体差异及疾病阶段所表现的不同心理,遵循护理程序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
2.1全面细致观察了解患者的性格、爱好,病情变化和家庭环境情况,收集患者的心理信息,掌握其心理活动,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个体化心理护理。
心理诊断常常不是一次能完成的,而需要不断完善。
护理人员应满腔热情对待病人,要主动找病人交谈,对不愿意轻易暴露真实心理的患者要有耐心,关心同情和体谅病人,把患者的痛苦视为亲人甚至是自己的痛苦。
病人悲观失望时,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鼓励病人,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语言是情感交流最主要的方式,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故护理人员与患者应“两神相照,两心相注”,耐心说理开导,达到有效沟通,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威力,诱导鼓励患者,使其提高机体对情感刺激的耐受性,以促使脏腑功能的协调,有利于疾病早
日康复。
2.2对社区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可采用心理咨询及启发开导法。
具体措施有:(1)尊重、理解、关爱老人从温暖的家庭到陌生的医院,对周围一切环境不适应,再加上疾病的折磨和对疾病认识不足而产生焦虑、恐惧情绪,作为和患者密切接触的护士,首先要尊重、关心他们。
讲话礼貌,态度和蔼,耐心听取他们的诉说,对老人的健忘和罗嗦给予谅解,对老人的要求尽量满足。
(2)鼓励和赞扬对自尊心强和虚荣心强的老年患者,应以鼓励和赞扬的口气,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让患者乐于接收你的治疗和护理,适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3)消除孤独情绪对老年患者的影响由于老年人依赖性强,易孤独,子女平日工作忙,只有利用业余时间陪伴,尤其是丧偶老人,他们有“感情饥饿”现象,特别需要护士关心,所以护士要有耐心,平日多去巡视,在生活起居上多给予协助。
多与他们交谈,聆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对护理人员信赖。
同时,鼓励家人、亲友常探视。
对病情较轻的老人,动员他们到院内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酌情做些喜欢的活动或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锻炼,如气功、太极拳等,鼓励他们与周围的病友多交友聊天,看看电视,听听广播,阅读各种书刊杂志、文艺小说等。
培养多种兴趣,丰富生活内容,以达到分散注意力,调节紧张情绪,消除孤独寂寞心理,增强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使其永保良好愉悦的心理状态。
(4)增加信任度,改善医护患关系对于好猜疑的老年患者,我们必须满足患者了解自身
疾病以及有关知识的需要,一味的隐瞒,只能事与愿违,要尽早取得他们的信任,减少猜疑和误会。
在交谈中,要讲究方式、程度、对于疾病认识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掌握语言、形体和情感传递的技巧。
遇问三思、仔细斟酌,该解释的一定解释清楚,需要保密的既不能直言相告,又要给予其一个可以接受的答复。
尽量让他们心情放松,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5)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是取得良好心理治疗的必备条件,我们时时、处处、事事给予理解、尊重、同情、体贴,以科学态度给予实事求是的解答,以维护老年人的最佳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应具备“五有”:即:一有情:有情才能亲切感人;二有礼:有礼才有体现尊重;三有心:有心才能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四有信,这样才能取得信赖和配合;五有益:安排一些有益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活动。
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问题,我深深地体会到护士接触病人的机会最多,护士的言行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影响较大,解除病人的焦虑、孤独的心理是护士重要职责所在。
护士工作质量直接影响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
因此,护理人员不仅要熟悉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
还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获得病人信赖,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愉快地接受治疗,配合治疗,使之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昌杰.浅谈内科老年病人的护理.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
[2] 邵永春.内科整体护理中的健康教育.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医学版.1999.
[3] 张梅钦.浅谈内科疾病社区护理实践.medicaljourna.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