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技术(微生物部分)教案

合集下载

食品检验技术教案

食品检验技术教案

食品检验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食品检验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作用;(2)掌握常见的食品检验方法和技术;(3)了解食品检验的标准和法规。

2.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食品检验技术对食品进行质量和安全评价;(2)能够分析食品检验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3)能够参与食品检验实验,并正确操作检验设备。

3. 情感目标:(1)培养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视意识;(2)培养对食品检验技术的兴趣和热情;(3)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食品检验技术的基本概念:(1)食品检验的定义;(2)食品检验的目的和意义;(3)食品检验的分类和标准。

2. 食品检验方法和技术:(1)感官检验法;(2)物理检验法;(3)化学检验法;(4)微生物检验法;(5)现代分析技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引入食品质量安全的事件,引发学生对食品检验技术的兴趣;(2)介绍食品检验技术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讲解:(1)讲解食品检验技术的基本概念,通过示例和案例进行说明;(2)讲解食品检验方法和技术,结合实际操作演示和图片进行讲解。

3. 实践操作:(1)安排学生进行食品检验实验,亲身体验检验过程;(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检验方法和技术进行分析,并记录检验结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2)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1)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五、教学资源1. 教材:食品检验技术教材或相关资料;2. 实验设备:食品检验仪器和设备;3. 案例和示例: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相关报道和图片;4. 网络资源:相关的食品检验技术和法规资料。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食品检验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食品,讨论其检验方法和结果。

2. 小组展示:(1)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2)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和意见,进行互动交流。

《食品微生物学》授课教案

《食品微生物学》授课教案

食品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包括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代谢、 遗传变异以及与食品成分相互作用等 方面的研究。
食品微生物学的重要性
在食品安全、食品发酵、食品保藏等 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对保障人类健康 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食品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了解食品中常见微
生物的种类、特性和作用。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食品 生产、加工和保藏过程中的实际问 题,具备从事食品微生物学相关领 域工作的基本能力。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创新精 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 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课程安排与考核方式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理论授课、实验教学和课程实习三个 部分。理论授课主要讲解食品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和原理;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 能和动手能力;课程实习则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或 实验室进行实践锻炼,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 用。
04
食品微生物污染与控制
Chapter
食品微生物污染来源与途径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设备、工具、 容器和操作人员等都可能成为微 生物污染源。
不适当的储存和运输条件可能导 致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繁殖。
原料污染 加工过程污染 包装材料污染 储存运输污染
食品原料在生长、加工、运输和 储存过程中可能受到微生物污染 。
与食品接触的包装材料若未经严 格消毒,可能携带并传播微生物 。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危害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会导致 食品成分分解,产生异味 、异色和毒素等,使食品 失去食用价值。
传播疾病
某些微生物如致病菌和病 毒等,可通过食品传播疾 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食品专业-食品微生物检验-第七章其他微生物检验项目(2)

食品专业-食品微生物检验-第七章其他微生物检验项目(2)

第二节 食品中乳酸菌的检验
第二节 食品中乳酸菌的检验
【作业复】习题
1.在罐头食品的商业无菌检验中,保温的目的是什么? 2.在罐头食品的商业无菌检验中,开罐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3.如何判断罐头为商业无菌? 4.如何进行乳制品中活性乳酸菌的检测?
谢谢观看
④溴甲酚紫葡萄糖肉汤 2
1
55±1℃ 24-72h
第一节 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
酸性罐头:
管数 样品量
①酸性肉汤 2
1
55±1℃ 48h
②酸性肉汤 2
1
30±1℃ 96h
③麦芽浸膏汤 2
1
30±1℃ 96h
第一节 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
(2)罐头密封性检验 • 减压试漏 • 加压试漏
放入水中有气泡→漏
第一节 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
一、罐头生产过程
原料→预处理→热烫→调味→装罐→排气→密封→杂菌→冷却→擦干水→ 检验→贴标→出厂
第一节 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
二、罐头分类
低酸性罐头:pH>4.6,杀菌后 酸性罐头:pH≤4.6
第一节 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
三、罐头检验的基本程序
罐头→采样→称重→保温→开罐→ → →留样 → →检验(PH,感官,镜检,商业无菌检验)→报告
《食品微生物检验》
第六章 其他微生物检验项目
【教学内容】
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 食品中乳酸菌的检验。
【教学目标】
了解罐头食品的分类、罐头食品中商业无菌检验的目的和意义、 食品中乳酸菌检验的目的和意义;
掌握罐头食品商业无菌、食品中乳酸菌的检测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罐头食品商业无菌、食品中乳酸菌的检测方法。

食品微生物8 微生物分离、纯化与保藏技术

食品微生物8  微生物分离、纯化与保藏技术

(一)菌种保藏的目的

保持其原有性状和活力的稳定; 确保菌种不死亡、不变异、不被污染;
微生物检验基础技能训练模块 ——
8 微生物分离、纯化和保藏技术
菌种的保藏与菌种管理
(二)菌种保藏依据:
根据菌种的生理、生化特点,人为地创造低温、干燥、 缺氧、缺乏营养条件,使菌种的代谢活动和生长繁殖处 于受抑制的休眠状态。 保藏菌种的选取:选取优良的纯菌种,最好是用其分生孢 子或芽孢等休眠体,在其休眠和停止生长的条件下保藏。
菌种的保藏与菌种管理
(三)菌种保藏方法:
沙土管保藏流程:
菌种 斜面产孢 孢子悬浮液(≥106/ml ) 减压干燥
加入沙土管( 0.3~0.5ml/管) 密封 4℃低温保藏
微生物检验基础技能训练模块 ——
8 微生物分离、纯化和保藏技术
菌种的保藏与菌种管理
(三)菌种保藏方法:
砂土管保藏法的特点
包藏初期,菌死亡率高,后逐渐减慢,存活下来的孢子在以后 保存期间稳定性较好。 适用于产孢子的微生物及形成芽孢的细菌 对于一些对干燥敏感的细菌及酵母则不适用。
(二)通过寄主体进行复壮
对于寄生性微生物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多角体病毒 等,由于长期使用,其毒力下降,导致杀虫效率降低及 衰退现象。 可以用菌种去感染菜青虫幼虫等,然后从致死的虫体上 重新分离,经过几次重复感染与分离,就可以逐步恢复 和提高毒力。
微生物检验基础技能训练模块 ——
8 微生物分离、纯化和保藏技术
1.斜线法 2.曲线法 3.方格法 4.放射法 5.四格法
微生物检验基础技能训练模块 ——
8 微生物分离、纯化和保藏技术
微生物检验基础技能训练模块 ——
8 微生物分离、纯化和保藏技术

2024版年度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设计

2024版年度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设计
保障食品安全
通过食品微生物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食品中的污染和变质问题,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维护公众健康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助于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推动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促进食品产业发展
食品微生物检验重要性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基本理论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包括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检验方法和技术等。
涵盖食品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检验原理和方法、实验操作规范等方面。
考试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考试难度,既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体现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把握
采用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多种题型,全面评价学生的理论水平。
题型设置
理论考试内容设置及难度把握
安排一定学时的实验和实训课程,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详细介绍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常规方法和技术,如菌落总数测定、大肠菌群计数、致病菌检验等。
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通过考核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质量。
02
CHAPTER
基础知识与技能点梳理
了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体系以及命名规则。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设计
目录
课程背景与目标 基础知识与技能点梳理 实验操作技能培养方案设计 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意识培养 案例分析与讨论环节设计 考核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 教学资源建设与利用策略 总结反思与持续改进计划
01
CHAPTER
课程背景与目标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培养基种类与选择

食品检验技术(微生物部分)教案文档

食品检验技术(微生物部分)教案文档
重点与难点:
重点各种生化试验的原理、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的观察及记录。
难点各种生化试验的试验方法的掌握和如何利用试验结果来判别
各种生化试验的试验方法的掌握和如何利用试验结果来判别某种细菌此试验的阴阳性。
授课内容:
第一节微生物的生化试验
一、概述:
(一)、什么是生化试验;
(二)检验细菌的生化试验范围;
(三)生化试验的方法
授课时间
第二教学周
授课节数
3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培养基的主要组成、作用和培养基的分类;
掌握培养基的制备技术;掌握无菌技术的概念、要求;
掌握微生物的接种与分离技术;了解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了解微生物生长现象的观察及记录;
掌握细菌生化试验概念,生化试验的原理、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的观察记录。
授课章节:第三章培养基和实验基本操作技术:第一节培养基
(1)如何正确使用超净台?
(2)简述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
(3)在微生物实验室中如何配置培养箱,使用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4)如何正确使用干热灭菌方法对玻璃器材进行灭菌?
(5)在微生物实验室中如何配置水浴锅,使用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6)如何进行玻璃器皿的清洗和灭菌?
教学方法:面授
课后分析:
教案纸
二、常用玻璃仪器及用具
三、玻璃器皿的清洗和灭菌
(一)、新购的玻璃器皿
(二)、用过的玻璃器皿
(三)、玻璃器材的灭菌
第一节培养基
一、培养基中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一)、营养物质(二)、水
作业:1、食品的卫生标准内容包括哪些?
2、对食品进行微生物检验具有何意义?
3、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范围包括哪些?
4、食品卫生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有哪些?

食品微生物检验 课程

食品微生物检验 课程

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
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背景、实验方法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描述,以帮助读者对这门课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背景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一项重要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它通过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评估食品的卫生质量,确保食品安全。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成为食品行业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实验方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实验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菌落计数法、筛选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菌落计数法是通过将食品样品培养在含有特定培养基的琼脂平板上,然后计算菌落的数量来评估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筛选法是通过选择特定培养基和条件,筛选出特定的微生物,从而确定食品中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的微生物。

分子生物学方法则是利用PCR等技术,直接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DNA或RNA,从而确定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三、意义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意义重大。

首先,它可以帮助食品企业及时发现和控制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问题,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次,
食品微生物检验可以评估食品的卫生质量,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最后,食品微生物检验还可以为食品企业提供科学依据,指导生产工艺的改进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课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背景、实验方法和意义,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技能,为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做出贡献。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让读者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增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重视。

微生物检验技术教案教学设计

微生物检验技术教案教学设计
通过微生物检验技术,快速准确 地检测出各种病原菌,为临床诊
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药物敏感试验
检测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医院感染控制
通过微生物检验技术对医院环境、 医疗器械等进行监测,控制医院感 染的发生。
环境监测领域应用
水质监测
检测水中的微生物种类 和数量,评估水质的污
染程度。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0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微生物检验技
术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02
收集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对未来学习的期望
03
了解学生对未来学习的期望和需求,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参
考。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
空气监测
通过微生物检验技术检 测空气中的微生物,判
断空气质量。
土壤监测
检测土壤中的微生物种 类和数量,了解土壤的 污染状况和肥力状况。
废弃物处理监测
监测废弃物处理过程中 的微生物变化,评估废
弃物处理效果。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重点回顾与总结
微生物检验基本原理
微生物检验常用技术
介绍了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包括微生 物的分类、生长繁殖、代谢等基础知识。
微生物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pH值等对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微生物也 可通过代谢活动改变环境条件。
03 微生物检验方法与技术
传统微生物检验方法
01
02
03
形态学检查
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形态、 大小、排列方式等特征进 行初步鉴定。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说课课件 (一)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说课课件 (一)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说课课件 (一)《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是食品科学专业中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下面,让我们来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说课课件进行简单地分析。

一、课程目标与要求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

学习目标包括:了解食品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性;掌握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应用背景和意义。

学习要求包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熟练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巧;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和文献综述等。

二、课程框架与内容安排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课程的课程框架和具体的内容安排。

课程框架包括:基础理论、实验操作和实践应用等部分。

具体的内容安排包括: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微生物检验的目的和意义、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微生物检验的实验操作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操作、讨论、案例分析、互动答疑等。

教学手段包括:PPT课件、视频教学、实验操作指导书和学生手册等。

四、教学考核与评价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教学考核和评价方法。

教学考核包括:实验操作考核、书面报告和课堂答辩等。

评价方法包括: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和同学评价等。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

反思内容包括:教学效果、教学活动、教学资源等方面。

改进措施包括: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手段和方法、学生参与度等方面。

综上所述,《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说课课件的设计非常严谨,符合课程要求和教学规范,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关键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食品微生物技术实训项目教程说课

食品微生物技术实训项目教程说课
填鸭式
改革后
微生物检验国家标准 80(48+32)+24 (营养与检测专业) [课程+专项训练]
毛燧自荐帮带法
网络、国标、基于工作流程的任务
成就感增强法
六、举例说明教学程序
1、教学内容: 食品卫生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重点
2、教学目标: 1)掌握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项目 2)掌握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原理及意义 3)掌握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操作方法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 技术学院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 技术学院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 技术学院
教学经验丰富、实验实 训技术过硬
教学经验丰富、实验实 训技术过硬
教学经验丰富、实验实 训技术过硬
实验实训技术过硬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
技术学院
教学、实验技能过硬
陈枚
主任/高级工程 师
大专
王海平 教师/讲师
研究生/硕士
刘子立 主任/工程师 研究生/硕士
较准确12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般5分
一般6分 一般6分 考虑后提 出6分 部分错误6 分 部分错误 10分
创新及改进 有创新15分 有改进10分 按常规6分
实验提问
回答准确10 回答较准确 部分错误5

8分

实验报告
准确无误10 基 本 准 确 8 部分错误6



组内互评 (30%)
创新性强, 达到实验目 的30分
纽带作用
专业课程教学
食品微生物实 训项目教程
支撑作用
培养学生食品检测职业技能
专业课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验综合训练》 《食品检验工综合训练》
《顶岗实习》 《毕业项目》

2024年《食品微生物》教案

2024年《食品微生物》教案

《食品微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食品微生物的种类、特点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2)掌握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方法,能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初步判断;(3)熟悉食品微生物的控制措施,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食品微生物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增强食品安全意识;(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内容1.食品微生物的种类及特点(1)细菌: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2)真菌:酵母菌、霉菌;(3)病毒:噬菌体、植物病毒、动物病毒。

2.食品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1)发酵作用:如酸奶、泡菜、酱油等;(2)腐败作用:导致食品变质、产生异味等;(3)致病作用: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3.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方法(1)传统方法:形态观察、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等;(2)现代方法:PCR技术、ELISA技术、基因芯片等。

4.食品微生物的控制措施(1)物理方法:高温、高压、辐射等;(2)化学方法:防腐剂、抗氧化剂等;(3)生物方法:益生菌、生物防腐剂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食品中都有哪些微生物吗?(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食品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2.讲授新课(1)讲解食品微生物的种类及特点;(2)讲解食品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3)讲解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方法;(4)讲解食品微生物的控制措施。

3.实践操作(1)观察食品微生物的形态;(2)进行食品微生物的检测实验;(3)讨论食品微生物的控制方法。

4.小组讨论(1)如何保证食品中的微生物安全?(2)如何正确选择和食用发酵食品?5.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拓展食品安全相关知识。

初中微生物与食品教案

初中微生物与食品教案

初中微生物与食品教案
教案名称:微生物与食品
教学目标:
1. 了解微生物对食品的影响;
2. 掌握微生物在食品中的作用和分类;
3. 学习如何正确处理食品以防止微生物污染。

教学重点:
1. 微生物在食品中的作用;
2.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

教学难点:
1. 各种微生物对食品的具体影响;
2. 如何正确处理食品以防止微生物污染。

教学方法:
1. 听讲解,观实验;
2. 小组讨论,合作探讨。

教学资源:
1. 图书资料:《微生物与食品》等相关书籍;
2. 实验器材:显微镜、培养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引出微生物与食品的主题。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微生物对食品的影响;
2. 介绍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及其作用;
3. 分类讲解各种微生物在食品中的作用。

三、实验演示(20分钟)
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展示不同微生物对食品的影响,并观察结果。

四、小组讨论(15分钟)
分组讨论各种微生物对食品的具体影响,合作探讨如何防止微生物污染。

五、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强调正确处理食品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并要求学生搜集一些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信息。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微生物对食品的影响,掌握微生物在食品中的作用和分类,并学会如何正确处理食品以防止微生物污染。

同时,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说课课件 (二)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说课课件 (二)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说课课件 (二)
- 介绍《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 该书的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等基本信息
- 该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重点讲解《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内容
- 第一章:食品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 食品微生物的分类和特点
- 食品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和影响因素
- 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 第二章: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流程
- 常见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
- 培养基法
- 快速检测法
- 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三章: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 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评价
- 检验方法的验证和认证
-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食品微生物检验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 总结
- 总结本文讲解的内容
- 强调《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性
- 展望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纸2、对食品进行微生物检验具有何意义?3、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围包括哪些?4、食品卫生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有哪些?(1) 如何正确使用超净台?(2) 简述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3) 在微生物实验室中如何配置培养箱, 使用中要注意哪些问题?(4) 如何正确使用干热灭菌方法对玻璃器材进行灭菌?(5) 在微生物实验室中如何配置水浴锅, 使用中要注意哪些问题?(6) 如何进行玻璃器皿的清洗和灭菌?教学方法:面授教案纸授课时间第二教学周授课节数 3 课时教学目的:了解培养基的主要组成、作用和培养基的分类;掌握培养基的制备技术;掌握无菌技术的概念、要求;掌握微生物的接种与分离技术;了解微生物的培养方法;了解微生物生长现象的观察及记录;掌握细菌生化试验概念,生化试验的原理、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的观察记录。

授课章节:第三章培养基和实验基本操作技术:第一节培养基第三章培养基和实验基本操作技术:第二节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操作技术重点与难点:重点培养基的主要成分的作用,培养基的制备技术,无菌技术,微生物生长现象的观察及记录。

各种生化试验的原理、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的观察及记录。

难点各种生化试验的试验方法的掌握和如何利用试验结果来判别在检验工作中如何实施无菌技术,如何观察及记录微生物生长的特征并用以区别不同的微生物。

授课容:第一节培养基一、培养基中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三)、凝固剂(四)、抑制剂二、培养基的类型(一)、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来区分(二)、根据培养基的用途来区分(三)、培养基制备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二节、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操作技术一、无菌技术二、微生物的接种与分离技术三、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四、微生物培养特性观察与记录作业:1、加入培养基中的抑制剂有什么作用,常用的抑制剂有哪些?2、在制备培养基时,将各成份溶化时要注意哪些问题?3、在制备培养基时,如何进行培养基pH 的初步调正?4、如何选择培养基的灭菌条件?5、如何进行培养基的保存?6、什么是无菌技术?7、如何做好无菌室的消毒和防污染工作?8、如何做好超净台的使用与保养?9、无菌操作的目的是什么?10、进入无菌室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11、验操作过程的无菌操作要求包括哪些容?教学方法:面授授课时间第三教学周授课节数 3 课时教学目的:掌握细菌生化试验的概念,各种生化试验的原理、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的观察及记录。

授教案纸课章节:第三章细菌的生化试验第一节微生物的生化试验重点与难点:教学目的:掌握细菌生化试验的概念,各种生化试验的原理、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的观察及记录。

授课章节:第三章细菌的生化试验第一节微生物的生化试验重点与难点:重点各种生化试验的原理、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的观察及记录。

难点各种生化试验的试验方法的掌握和如何利用试验结果来判别某种细菌此试验的阴阳性。

授课时间第十三教学周授课节数3 课时授课容:第一节微生物的生化试验三、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试验(五)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六)明胶(Gelatin )液化试验四、有机酸盐和铵盐的利用试验:(一)枸橼酸盐利用试验;(二)丙二酸盐利用试验五、呼吸酶类试验(一)氧化酶试验;(二)过氧化氢酶试验;(三)硝酸盐还原试验;(四)氰化钾试验作业:9、简述氰化钾试验的原理,写出其试验方法、结果的记录和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面授课后分析:授课时间第十三教学周授课节数3 课时教学目的:掌握细菌生化试验的概念,各种生化试验的原理、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的观察及记录。

授课章节:第三章细菌的生化试验第一节微生物的生化试验重点与难点:重点各种生化试验的原理、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的观察及记录。

难点各种生化试验的试验方法的掌握和如何利用试验结果来判别某种细菌此试验的阴阳性。

授课容:第一节微生物的生化试验六、毒性酶类试验(一)溶血试验;(二)链激酶试验;(三)卵磷脂酶试验;(四)血浆凝固酶试验七、三糖铁(TSI )琼脂试验作业:10、写出溶血试验的溶血类型及现象11、简述链激酶试验的原理,12、简述血浆凝固酶试验的原理,并写出玻片法的试验方法13、简述三糖铁(TSI)试验的试验的原理教学方法:面授课后分析:授课时间第十三教学周授课节数3 课时教学目的:掌握细菌生化试验的概念,各种生化试验的原理、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的观察及记录。

授课章节:第三章细菌的生化试验第二节血清学试验重点与难点:重点各种生化试验的原理、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的观察及记录。

难点各种生化试验的试验方法的掌握和如何利用试验结果来判别某种细菌此试验的阴阳性。

授课容:第二节血清学试验一、抗原与抗体;二、血清学反应的特点;三、影响血清学试验的的因素;作业:1、血清学反应、抗原、抗体、抗原抗体反应的概念2、影响血清学试验的因素有哪些?3、血清学试验常用的电解质有哪些,有什么作用?教学方法:面授课后分析:授课时间第十三教学周授课节数3 课时教学目的:掌握细菌生化试验的概念,各种生化试验的原理、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的观察及记录。

授课章节:第三章细菌的生化试验第二节血清学试验第四章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程序重点与难点:重点各种生化试验的原理、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的观察及记录。

难点各种生化试验的试验方法的掌握和如何利用试验结果来判别某种细菌此试验的阴阳性。

授课容:第二节血清学试验四、血清学反应的种类;第四章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程序一、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一般步骤二、检验前的准备三、样品的采集(一)采样的目的和意义(二)样品的种类(三)采样的步骤作业:4、写出血清学试验中玻片凝集法的原理和试验的方法步骤。

5、诊断血清、抗O血清、抗H 血清、多价诊断血清、单价诊断血清、因子诊断血清的概念1、在微生物检验中,检验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2、在微生物检验中,采样时要遵守哪些要求?教学方法:面授课后分析:授课时间第八教学周授课节数3 课时教学目的:了解检验前应做好的准备工作;掌握样品的采集方法及技术要求;了解样品的送检要求;掌握样品的处理方法及技术;了解在检验中如何选择致病菌的参考菌群;了解如何选择检验方法;掌握如何报告结果授课章节:第四章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程序重点与难点:重点样品的采集,样品的处理。

难点如何根据采样现场的实际情况按要求采集样品,并根据不同的样品按要求进行样品处理。

授课容:三、样品的采集(四)采样的要求(五)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采样方案(六)食品微生物检验采样方法(七)采样标签的填写四、样品的送检五、样品的处理方法(一)液体样品的处理(二)固体样品的处理(三)冷冻样品六、致病菌检验参考菌群的选择七、样品的检验(一)、收样(二)、检验八、检验结果的报告作业:1、在微生物检验中,检验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2、在微生物检验中,采样时要遵守哪些要求?教学方法:面授课后分析:教案纸授课时间第十四教学周授课节数3 课时教学目的:掌握菌落总数的定义和测定的意义,菌落总数测定的方法;掌握大肠菌群的定义和卫生学意义,大肠菌群的生物学特性,检验操作方法;了解粪大肠菌群的检验;了解大肠菌群的快速检验法;掌握微生物检验水样的采集技术、生活饮用水或食品生产用水的检验、水源水的检验、瓶装矿泉水的检验授课章节:第五章食品的卫生细菌学检验: 第二节食品肠菌群的检验重点与难点:重点菌落总数的定义,大肠菌群的定义,菌落总数测定计数的方法;大肠菌群的生物学特性,检验操作方法。

微生物检验水样的采集技术,及不同水样的检验方法。

难点菌落总数测定的计数和报告,如何根据大肠菌群的生物学特性及试验的结果来判别大肠菌群的真假。

如何根据水样采集现场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水样采集。

授课容:第二节食品肠菌群的检验一、大肠菌群二、大肠菌群的测定意义三、大肠菌群的生物学特性四、大肠菌群检验方法及操作方法五、粪大肠菌群的检验六、检验注意事项七、大肠菌群快速检验八、水的大肠菌群检验作业:1、什么是大肠菌群?大肠菌群由哪些微生物组成?2、测定食品、饮料等产品的大肠菌群数有什么意义?3、大肠菌群具有哪些生物学特性?4、在大肠菌群数的检验中,要注意哪些事项?5、在水的大肠菌群数检验中,如何进行水样的采集?教学方法:面授教学目的:了解食品中常见的肠道致病菌,肠道致菌的生物学特性,肠道致菌的抗原构成,肠道致菌的致病性,肠道致菌检验的基本程序;掌握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沙门氏菌的食物中毒,沙门氏菌的微生物检验技能;掌握志贺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志贺氏菌的致病性与食物中毒,志贺氏菌的微生物检验技能授课章节:第五章食品的卫生细菌学检验第四节食品肠菌群的检验第六章肠道致病菌的检验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沙门氏菌检验重点与难点:重点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沙门氏菌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志贺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志贺氏菌的微生物检验课后分析:教案纸授课时间第十一教学周授课节数3 课时技术。

难点如何根据肠道致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试验结果来判断某种细菌是属于那种肠道致病菌。

授课容:第五章食品的卫生细菌学检验第四节食品肠菌群的检验八、水的大肠菌群检验第六章肠道致病菌的检验第一节概述一、食品中常见的肠道致病菌;二、生物学特性;三、抗原类型;四、致病性五、微生物检验的基本程序第二节沙门氏菌检验一、概况;二、生物学特性:(一)、形态与染色;(二)、培养特性;(三)、生化特性;作业:1、肠道致病菌具有哪些生物学特性?2、肠道致病菌具有哪些抗原?又称为什么?有什么特点?3、写肠道致病菌检验的基本程序1、沙门氏菌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是什么?2、沙门氏菌有哪些抗原?各有何特点?O、H抗原如何表示,A—F 群沙门氏菌中,代表每群O特异性抗原的独特因子是什么?3、沙门氏菌哪几个菌型具有Vi 抗原,Vi 抗原对O抗原血清涟试验有何影响,对含Vi 抗原菌,如何做O 抗原血清学试验。

教学方法:面授课后分析:教案纸授课时间第十二教学周授课节数教学目的:了解食品中常见的肠道致病菌,肠道致菌的生物学特性,肠道致菌的抗原构成,肠道致菌的致病性,肠道致菌检验的基本程序;掌握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沙门氏菌的食物中毒,沙门氏菌的微生物检验技能;掌握志贺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志贺氏菌的致病性与食物中毒,志贺氏菌的微生物检验技能授课章节:第六章肠道致病菌的检验沙门氏菌检验重点与难点:重点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沙门氏菌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志贺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志贺氏菌的微生物检验技术。

难点如何根据肠道致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试验结果来判断某种细菌是属于那种肠道致病菌。

授课容:第一节、沙门氏菌检验二、生物学特性:(三)、生化特性;(四)、抗原结构;三、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四、微生物检验:(一)、基本步骤(程序);(二)、检验操作关键点;五、检验结果的报告第三节、志贺氏菌的检验一、概述;二、生物学特性;三、志贺氏菌的致病性与食物中毒四、微生物检验:(一)检验步骤(程序);(二)检验操作要点;(三)血清学试验作业:4、沙门氏菌检验时为什么要进行前增菌和增菌?5、典型沙门氏菌的五项生化试验结果如何?6、沙门氏菌在SS平板,TSI 培养基上生长的现象如何,说明其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