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认知障碍的评定与康复
康复科里的八大专科康复,你都懂吗?
![康复科里的八大专科康复,你都懂吗?](https://img.taocdn.com/s3/m/12f9730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0.png)
康复科里的八大专科康复,你都懂吗?康复科在医院是什么地位?看到这个问题,许多人不假思索会说道:“没啥地位啊!医院不重视、老百姓不认识、同行不理解啊。
”真的是这样吗?康复科真的不重要?我们听听医学界大咖们是怎么说的:“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近年来在推动心脏康复与预防一体化发展,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并有中国特色的心脏预防、康复和慢病防控的模式和道路。
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前任主席励建安教授说“临床没有哪个科室不要康复。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运动医学中心陈世益教授指出“有些人做了手术,畸形矫正了、病痛去除了,但最后结果是关节僵掉、肌肉萎缩了,其实这个时候康复就显得很重要!”著名骨科专家戴尅戎院士多次说过:“手术一半,康复一半。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烧伤科主任吴军说:“烧伤不发展康复,不能体现它的医疗价值。
神经外科的凌锋教授、崔丽英教授等也强烈呼吁要提前康复介入的时间。
这说明医疗界已经有一批领袖级的人物认识到康复医学在患者治疗中的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医院是一个重要的朝阳科室,正逐渐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并向临床各学科延伸,成为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看来康复科真的很重要啊!康复科也许不是医院的核心学科,但它一定是医院的多学科间的润滑油;康复科也许不是医院创造收入最多的科室,但它一定是医院创造纯收益最多的科室之一;康复科也许不是医院知名度最高的科室,但它一定是医院美誉度最高的科室之一;医院其他科室是把患者抢救下来,康复科是让患者活得质量更好。
康复产业是块“大蛋糕”,存在康复需求的潜在人群数量预测总人口为1.7亿,其中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和慢性病患者三类康复患者,预计2022年中国康复市场将达到1000亿。
所以,康复将是未来十年最有价值的事业,也是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发展转型的突破口。
康复医学科是卫生部规定的12个临床一级学科之一,是综合性医院必备临床科室,它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康复评估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与相关临床科室密切协作,着重为病伤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早期的有关躯体、内脏器官、脑高级功能和心里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全面和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并所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人员提供康复医学技术咨询、培训,为所在区域功能残障患者提供康复医学治疗技术指导的科室。
认知功能障碍训练及感觉统合失调治疗详解演示文稿
![认知功能障碍训练及感觉统合失调治疗详解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34ceec0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70.png)
信息编成押韵诗帮助记忆。
PQRST法:预习(
Previewing)、提问(
Questioning)、评论(
Reviewing)、陈述(Stating
认知功能障碍训练及感觉统合失 调治疗详解演示文稿
第1页,共158页。
优选认知功能障碍训练及感觉统 合失调治疗
第2页,共158页。
一、认知及知觉的概念 二、常见认知及知觉障碍
三、脑与认知功能
四、认知障碍的影响
第3页,共158页。
+ 认知(cognition)是认识和知晓事物过程的 总称。包括感知、识别、记忆、概念形成、 思维、推理及表象过程。
傍晚,我穿着红外套骑着 红色的自行车放学时,看到 晚霞将天空染的红彤彤的, 我向红色的天空望了一眼, 看到了几只飞翔的鸽子。回 到家里,我的姐姐小红穿着 一条红裙子,头上束着一条 红发带在客厅的红地板上跳 舞。她告诉我说要去红树林 剧场表演,就骑上我的红自 行车走了。
第24页,共158页。
+ 让患者闭目听铃,将铃在患者左、右、前、 后和头上方摇动,让患者指出铃所在的位 置。
+ 每种位置评1分,少于5分为异常。
第25页,共158页。
声认识 向患者播放一段录音,含有重
复出现的电话铃声、钟表滴答声、门铃
声和号角声等,其中号角声出现5次, 患者每听到一次号角声就敲击一下
桌子,少于5次为有缺陷。
在杂音背景中辨认词 向患者播放 一段录音,其内容是在喧闹的集市 中朗诵一段短文,其中有10个指定 词,如“红”字,让患者每听到一 次该词时就敲击一下桌子,敲击少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与康复新进展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与康复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a7ae8184431b90d6c85c76f.png)
37 9
血 管 性 认 知 障碍 的治 疗 与康 复新 进 展
李 芙英
【 键 词】 血 管 性 认 知 障 碍 ; 复 关 康
【 图 分 类 号1 R 9 R 4 中 4 ; 73 【 I DO 】
随着 人 口老龄 化 的提高 , 果不 采取 干预 性措 施 , 如
( n n a saee a n t n MMS ) 分 、 间定 mii me tl tt x miai , o E总 时 向、 点 定 向 、 地 即刻记 忆 、 意 、 算 、 语 表 达 评 分 均 注 计 言
认 知 障碍 。颈动 脉 闭塞 以及 同侧短 暂 性脑 缺血 发作 患 者 , 部 的神经 功 能未 受 损 或 者 受损 的局 部 神 经 功 能 局 得 到逐 步恢 复 , 但认 知功 能缺 失却 永久 遗 留 。另外 , 血 栓 栓塞 及 慢性脑 血 流灌 注不 足被认 为在血 管认 知 功能 损 害过 程 中发挥 了重要作 用 。脑 的代 谢 障碍被 认 为与
l 3的人 口将 会 患脑卒 中和 ( ) 呆 ; / 或 痴 脑卒 中后 , 高达
质是 迄 今为 止发 现 的 与学 习 、 忆 关 系 最 为 密 切 的 一 记 种神 经 递质 [ , 脑 内含 量 的 降低 将 引 起 明显 的 智 能 4其 ]
6 的患 者存 在 不 同程 度 的 认 知 障 碍 , / 4 1 3会 发 展 为
明显 的痴呆 l 。痴呆 是脑 损伤 最持 久 和最 重要 的并 发 】 ]
障 碍[ 。 病 理 切 片 显 示 , 缺 血/ 灌 注 导 致 海 马 5 ] 脑 再
C A1区 内许 多细 胞 核 固 缩 深 染 、 浆 疏 松 、 胞 数 目 胞 细 显著 减 少_ 。缺 血 性 损 害使 海 马 乙酰 胆 碱 ( h 6 ] AC )的 合成 减 少 , 量 降低 , 含 影响 学 习 、 记忆 等认 知 功能 , 最终 造成 痴呆 , 推测 海 马 AC 故 h含 量 的 持续 降低 , 能是 可
认知障碍的评定与康复PPT课件
![认知障碍的评定与康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7fa8e65fbfc77da269b1b6.png)
3
7
9
1
21
2
19
14
20
二、常见认知障碍的表现及评定方法
• 注意障碍
– 常用评定方法 • 注意分配检查
采用视觉和听觉双任务或双耳分听任务进行测试。 例如:一边听电话一边听我讲课… 一边…一边…
二、常见认知障碍的表现及评定方法
• 注意障碍
– 常用评定方法
划消(删除)测验 在无序排列的数字、字母或汉字中删去指定内容。 165283649572294292749202745623463450265244890
二、常见认知障碍的表现及评定方 法 • 执行功能障碍
– 评定 •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 • 言语流畅性检查: 例如在1min内说出尽可能多的以“发”开头的 词语 • 反应-抑制和变换能力检查 做-不做测验:(检查者举起1个手指时要求受 试者举起2个手指;检查者举起2个手指时要求受试 者举起1个手指;共做10遍) 连线测验:
测试项目
A经历 B定向 C数字顺序关系
内
容
评分方法
每回答正确一题记1分 每回答正确一题记1分 限时记错、记漏或退数次数,扣分分别 按记分公式算出原始分 限时记错、记漏或退数次数,扣分分别 按记分公式算出原始分 限时记错、记漏或退数次数,扣分分别 按记分公式算出原始分
5个与个人经历有关的问题 5个有关时间和空间定向的问题 ①顺数1~100
585966009283446254942047282076519374529384765
二、常见认知障碍的表现及评定方法
• 记忆障碍
– 记忆的基本概念 • 记忆是指获得的信息
认知障碍的诊断与康复治疗技术
![认知障碍的诊断与康复治疗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ececf989e3143323868932b.png)
知觉障碍:指在感觉输入系统完整的情况下, 大脑皮质特定区域对感觉刺激的认知和整合障 碍。
二、认知障碍评估和康复
知觉障碍的种类: 躯体构图障碍 空间关系综合征 失认症 失用症
二、认知障碍评估和康复
躯体构图障碍:
躯体构图(body scheme)指本体感觉、 触觉、视觉、肌肉运动觉、肌肉运动知觉 以及前庭觉传入信息整合后形成的神经性 姿势模型,其中包含了对人体各部分之间 相互关系以及人体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即 自身在空间的定位特征)。
一、认知障碍概述
• ④那些疾病可致认知障碍
泛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包 括轻度认知障碍直至痴呆。
脑卒中
痴呆
脑外伤
抑郁焦虑
脑瘫
自闭症
帕金森病
癫痫……
脑白质病变(MS)
一、认知障碍概述
• 脑外伤患者损害 运动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行为与情感
障碍、交流障碍。 认知障碍是脑外伤后突出症状之一,认
知障碍患病率为25-70%。 认知障碍的程度和损伤领域与脑损伤范
围(弥漫或局灶)和损伤部位有关。
一、认知障碍概述
• 脑外伤患者损害 预后:对康复治疗的敏感性强,神经可
塑性强。 部分患者可出能会遗留永久性认知功能
障碍,重度者可能会自己发展为阿尔茨海 默病的风险。
一、认知障碍概述
• 脑瘫 2/3的脑瘫患儿存在认知障碍 低智商(IQ≤70分):推理,学习,解
决问题,适应能力均↓
认知障碍的诊断与康复治疗技术
目录
•认知障碍概述 •认知障碍评估和康复 •儿童认知障碍的评定
一、认知障碍概述
• ①什么是认知
认知过程是高级脑功能活动。 是指个体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对感 觉输入信息的获取、编码、操作、提取和使用 的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计算、 执行功能及语言等。
康复评定学教案-康复评定与康复计划制定
![康复评定学教案-康复评定与康复计划制定](https://img.taocdn.com/s3/m/7b2c914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18.png)
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康复评定学将更加注重个体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各种新型评定技术和方法将 不断涌现。
挑战与对策
面对日益复杂的康复需求和不断提高的康复标准,康复评定学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技能,加强与 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康复评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还需要加强康复评定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为 康复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发展历程
康复评定学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主观到客观、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 逐渐形成了包括身体功能评定、心理功能评定、社会功能评定等在内的综合评 定体系。
现状
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康复评定学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新的评定技术和 方法不断涌现,为康复治疗提供了更加科学、准确的评估手段。
康复评定学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康复评定学教案-康复评定与 康复计划制定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24-02-05
目录
• 康复评定学概述 • 康复评定基本方法与技术 • 康复计划制定原则与流程 • 常见功能障碍康复评定与计划制定
目录
• 康复评定与康复计划制定实践案例分 析
• 康复评定学教案总结与展望
01
康复评定学概述
康复评定学定义与重要性
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遵循客观规律
康复计划必须遵循人体生理和病 理的客观规律,不能违背自然法
则和人体生理机制。
注重实证研究
康复计划的制定应注重实证研究 ,根据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的结
果进行不断的改进和优化。
可行性原则
1 2 3
考虑实际条件
康复计划的制定必须考虑患者的实际条件,包括 身体状况、经济能力、家庭环境等,以确保计划 的可行性。
发生。
脑梗死后的认知障碍:评估与干预
![脑梗死后的认知障碍:评估与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18a5686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4.png)
认知康复训练的法包括个体训 练、团体训练、家庭训练等
• 个体训练: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个性化认知训练,提高训练效果 • 团体训练:与其他患者一起进行认知 训练,提高患者的兴趣和动力 • 家庭训练:在家属的协助下进行认知 训练,增加患者的训练时间和频率
评估方法:神经心理评估方法主要包括 个体测试和团体测试
• 个体测试:针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进行个体化评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团体测试:适用于大量患者的筛查, 效率高,但准确性相对较低
神经影像学检查在认知障碍评估中的应用
• 神经影像学检查:常用的神经影像学检查方法有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 • 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能清晰显示脑组织和血管结构,适用于脑梗死的诊断和评估 • 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能快速显示脑组织和血管结构,适用于急诊患者的筛查
02
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评估方法
神经心理评估工具及方法
神经心理评估工具:常用的神经心理评估工具有蒙 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
检查(MMSE)**等
• MoCA:评估患者的记忆、语言、执 行功能等认知领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和特异性 • MMSE:评估患者的记忆、语言、 定向力等认知领域,简便易行,适用于 临床筛查
定期筛查:定期进行脑梗死和认知障碍的筛查,可 以早期发现疾病,提高治疗和康复的效果
• 筛查方法:常用的筛查方法有神经心 理评估、神经影像学检查等,可以准确 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 • 筛查频率: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 基础疾病,制定合适的筛查频率,及时 发现疾病
早期干预:早期干预可以降低脑梗死后 认知障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01af5d6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13.png)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一、本文概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卒中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日益成为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临床关注的重点。
PSCI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及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卒中复发率和死亡率的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本文旨在通过专家共识的形式,总结国内外关于PSCI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临床医师提供一套科学、规范、实用的管理策略。
共识内容涵盖了PSCI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诊断评估方法、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等多个方面,旨在为PSCI患者的全面管理和康复提供指导。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发布,能够促进PSCI领域的研究进展,提高临床医师对PSCI的认识和管理水平,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我们也期待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交流,不断完善和优化PSCI的管理策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与临床表现指卒中后出现的各种认知功能损害,包括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力、语言能力和视空间能力等。
PSCI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其发生率在卒中后患者中相当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在流行病学方面,PSCI的确切发生率因研究方法和诊断标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但总体来说,大约有一半的卒中患者会出现某种形式的认知障碍。
PSCI的发生率还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卒中类型、卒中部位、卒中严重程度以及合并症等因素有关。
在临床表现方面,PSCI的症状多样,且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
常见的认知障碍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语言障碍和视空间障碍等。
患者还可能出现情绪障碍、行为异常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问题。
这些症状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社交和职业能力,还可能导致其家庭和社会角色的改变。
因此,对于卒中后患者,及时评估其认知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专业的认知评估工具,可以及早发现PSCI,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认知障碍的名词解释康复
![认知障碍的名词解释康复](https://img.taocdn.com/s3/m/a85ad73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0.png)
认知障碍的名词解释康复认知障碍的名词解释与康复在现代社会,认知障碍是一种常见而复杂的疾病。
它涉及到人们的认知能力的受损,包括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方面。
认知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常常出现在老年人身上,但也可能在其他年龄段出现。
本文将对认知障碍进行详细解释,并探讨其康复的方式。
一、认知障碍的定义认知障碍是指个体的认知能力在某些方面受到影响,无法正常运作的状态。
它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思维过程,使得他们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逻辑思维以及进行日常生活的思考和决策等。
这种障碍往往会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可能会逐渐加重。
二、认知障碍的种类1. 老年性认知障碍(MCI)老年性认知障碍是最常见的认知障碍。
它通常在晚年出现,但并不是每个老年人都会发展成为痴呆症。
患者可能遗忘日常事务,不能保持注意力,或者无法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
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渐进性的神经系统疾病,也是老年性痴呆的一种特定类型。
它会导致脑细胞的死亡和脑区域的萎缩,进而破坏记忆、思考和行为控制等认知功能。
3. 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脑外伤是指头部遭受的外力冲击,对大脑功能产生直接影响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乏力等症状,同时认知能力也会受损。
三、认知障碍的康复方式1.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认知障碍患者,药物治疗是康复的关键。
例如,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这类药物并不能彻底治愈认知障碍,只能暂时缓解症状。
2. 认知训练认知训练是一种重要的康复方式。
通过参加认知训练课程,患者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和任务来锻炼记忆、注意力、思维等认知功能。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大脑功能,提高日常生活的独立性。
3. 心理支持对认知障碍患者来说,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康复过程中,他们可能面临着挫折和困惑,而心理咨询和支持可以帮助他们应对困难,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理解。
关于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评估及治疗
![关于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评估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c3e9c80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9.png)
关于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评估及治疗发布时间:2022-08-30T01:16:48.554Z 来源:《时代教育》2022年8期作者:陈思妍刘全惠[导读] 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的疗效和独特的优势。
陈思妍刘全惠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福州市 350000摘要: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的疗效和独特的优势。
本文通过总结目前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评估及治疗方法,结合传统康复及现代康复两大技术的优势,旨在为临床治疗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供思路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评估;康复治疗脑卒中是指临床上一类急性的心脑血管病症,是由于大脑中突然发生的缺血现象或是毛细血管发生了堵塞现象,进而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阻塞的一类凶险性疾病。
认知功能障碍是缺血性脑卒中发展进程中的常见并发症,由于脑卒中恶化后的神经功能损伤巨大且长时间无法修复,从而使得认知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如不进行适当干预处理,不仅会危害病人身心健康,还会对其家庭功能造成极大影响[1]。
医学研究证明,康复训练、物理疗法以及非药物方法在防治脑卒中后认知功能的效果和稳定性方面获得一些医学研究者的肯定[2],本文将现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评估和治疗进展介绍如下。
1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评估1.1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临床上多以整体意识检查或检测量表为早期检测手段,如简易的精神状态检测测试量表、神经活动感知状态检测量等[3]。
其中MMSE历时时间较短,且所涉及的认知区域范围较小,但存在着一定的地板作用。
而MOCA和LOC-TA测定量表虽然所涉及的认知区域范围比较全面,但历时也较长,且患者具有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
因此针对初筛结果,可选取某些文化知识领域的测试量表进行评价。
1.2神经电生理评估近年来,事件相关电位测量也正逐渐开始运用于对脑部认知处理能力的测试。
P300(ERP的主力波)则是主要由脑部认知处理任务所直接引起,衡量人脑皮质信号处理能力强弱与整体脑部机能状况好坏的一种非侵入性工具。
轻度智能减退的评定标准
![轻度智能减退的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aa67b4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5.png)
轻度智能减退的评定标准摘要:一、轻度智能减退的定义与背景1.轻度智能减退的概念2.轻度智能减退的背景与影响二、轻度智能减退的评定标准1.国际通用的评定标准2.我国现行的评定标准3.评定标准的局限性与改进方向三、轻度智能减退的诊断与治疗1.诊断方法与流程2.治疗方法与康复措施3.患者与家庭的心理调适四、轻度智能减退的社会关怀与政策支持1.社会对轻度智能减退患者的关怀2.政策支持与资源配置3.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正文:一、轻度智能减退的定义与背景轻度智能减退,又称轻度认知障碍,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出现一定程度的记忆、思维、语言等能力下降的现象。
轻度智能减退虽然对个体的生活影响较小,但如果不及时干预和治疗,可能会发展为更严重的认知障碍,如老年痴呆症等。
因此,关注轻度智能减退的评定与治疗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轻度智能减退的评定标准1.国际通用的评定标准目前,国际上对轻度智能减退的评定主要采用《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手册》(DSM-5)和《国际疾病分类》(ICD-10)等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从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判断个体是否存在轻度智能减退。
2.我国现行的评定标准我国对轻度智能减退的评定主要依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hinese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Disorders,CCMD)。
该标准结合了国际通用的评定方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对轻度智能减退的诊断进行了详细规定。
3.评定标准的局限性与改进方向尽管目前已有较为完善的评定标准,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评定方法主要依赖于医生的主观判断,缺乏客观的生物学指标;此外,现有评定标准难以适应个体差异和轻度智能减退的动态变化。
因此,未来评定标准的改进方向将更加注重客观指标的应用和个体化评估。
三、轻度智能减退的诊断与治疗1.诊断方法与流程轻度智能减退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详细的病史询问、认知评估和心理测验等方法。
智力障碍儿童认知康复
![智力障碍儿童认知康复](https://img.taocdn.com/s3/m/207cb6b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e.png)
智力障碍儿童认知康复智力障碍儿童认知康复智力障碍儿童是指在智力发展方面存在明显的困难,表现为智商水平低于正常水平,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无法达到与同龄人相当的认知能力。
这些儿童通常面临着学习、交流和适应社会环境的挑战。
为了帮助这些儿童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智力障碍儿童认知康复显得尤为重要。
智力障碍儿童认知康复是一种系统的康复治疗,旨在通过各种认知训练和干预方法,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技能。
认知康复的目标是通过强化认知过程,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促进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中的适应能力。
认知康复通常包括一系列的训练和干预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教育干预、认知训练和社交技能训练等。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儿童认识和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教育干预是通过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儿童逐步提高学习技能和学习效果。
认知训练是通过各种认知任务和游戏,锻炼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策略。
社交技能训练则是帮助儿童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和适应社会环境。
智力障碍儿童认知康复的效果取决于康复师的专业技能和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康复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能够正确评估儿童的认知水平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应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设置合理的目标和方法,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儿童的潜力。
除了专业的康复治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支持也是智力障碍儿童认知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成员应提供爱和关心,帮助儿童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参与日常生活和学习。
社会环境应提供包容和支持,消除歧视和偏见,为智力障碍儿童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智力障碍儿童认知康复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通过专业的康复治疗和家庭、社会的支持,我们相信每个智力障碍儿童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潜力,融入社会,享受幸福的生活。
阿尔茨海默病康复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
![阿尔茨海默病康复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https://img.taocdn.com/s3/m/14836b1102768e9951e738f5.png)
阿尔茨海默病康复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
AD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占全部痴呆的50%~75%[1]。
对AD进行早期、正规、系统、全面的康复,可改变行为水平的可塑性以及脑结构与功能水平的可塑性[2-4],从而减轻功能障碍[5-6],延缓病情进展,增强社会参与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目前,我国AD患者接受系统性康复治疗的比例较少,且缺乏规范的流程和有效的方法。
因此,根据国际AD康复领域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编写本共识,以促进AD的规范化康复在临床上的应用。
本共识依据AD病程进展特点,即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到轻、中、重度痴呆不同阶段的主要症状,针对受损认知域(包括学习和记忆、复合性注意、执行功能、语言、知觉性运动和社会认知)[7]、神经精神行为异常、运动功能障碍、以及个人生活活动能力和家庭社会参与能力,推荐针对性康复评估和相应的康复管理策略及方法。
本共识旨在推动康复科、神经科、老年科等相关科室临床医护人员及照料者重视AD的康复管理,本共识中的康复治疗对其他类型的痴呆亦具有指导意义。
一、AD的康复基本原则对诊断明确的AD患者,首先应进行痴呆严重程度的评定,通常应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分为MCI和轻、中、重度痴呆;也可选用全面衰退量表(global deterioration scale,GDS)[8]、Blessed痴呆评定量表(Blessed dementia rating scale,BDRS)[9]或严重损害成套量表(severe impairment battery,SIB)[10]。
之后,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disability and health,ICF)为指导,进行认知、运动、精神行为、日常生活能力(ADL)和参与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评定。
阿尔茨海默病的康复管理,专家推荐的五个意见
![阿尔茨海默病的康复管理,专家推荐的五个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7e5924994028915f804dc2ba.png)
阿尔茨海默病的康复管理,专家推荐的五个意见阿尔茨海默病(AD)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
AD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占全部痴呆的50%~75%。
对AD进行早期、正规、系统、全面的康复,可改变行为水平的可塑性以及脑结构与功能水平的可塑性,从而减轻功能障碍,延缓病情进展,增强社会参与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目前,我国AD患者接受系统性康复治疗的比例较少,且缺乏规范的流程和有效的方法。
因此,相关专家(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委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与行为神经病学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编写《阿尔茨海默病康复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以积极推进AD的规范化康复治疗。
本文对共识中的推荐意见进行总结。
AD推荐意见一览1.认知功能障碍的评定与康复推荐:综合认知功能评估应用MMSE或者MoCA等筛查量表了解AD患者是否存在认知障碍,并通过动态评估了解认知功能衰退的进程。
如果需要进行认知康复训练,建议应用成套评定量表ADAS-Cog或LOTCA详细评定认知功能受损的范围、类型和程度,以便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认知训练方案。
单项认知域的评定可根据DSM-5提供的评定实例,对6项关键神经认知领域(复杂的注意、执行功能、学习和记忆、语言、知觉运动、社会认知)及其亚型进行评定。
认知康复的干预方法包括小组或者团体非特异性认知刺激疗法和针对特定认知域的标准化训练,训练形式有传统纸张卡片和计算机辅助康复等,针对不同受损的不同认知域采取相应的训练。
2.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与康复推荐:AD患者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的原因可能为运用相关脑区受累所致失用、合并锥体系受损所致瘫痪或活动减少所致的继发性肌肉萎缩无力等因素有关。
因此,需要对AD患者运动功能相关的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协调、平衡、步行及运用等主要内容进行评估。
应根据功能障碍的原因、范围和程度制定相应的康复方案。
认知障碍评价与康复
![认知障碍评价与康复](https://img.taocdn.com/s3/m/ab6aed2eaa00b52acec7ca8a.png)
8
哪些疾病可以导致认知障碍?
变性疾病:
• 各种痴呆:AD、FTD、DLB • 帕金森病 • 脑白质变性病变:MS • 亨廷顿病 • 皮质基底节变性 • 豆状核变性
9
非变性疾病:
• 脑卒中 • 脑外伤 • 正常颅压脑积水 • 脑瘫 • 抑郁焦虑 • 自闭症 • 脑肿瘤或占位性病变 • 癫痫 • 代谢性或中毒性脑部 • 感染……
14
评定方法与工具选择
• 筛查:总体认知功能评定 从总体上大致检出患者是否存在认知 障碍(MMSE、MoCA)。
• 特异性检查:用于评定某种特殊类型的认知障碍。 • 成套测验:用于认知功能较全面的定量测定。 • 功能检查法:通过观察患者从事日常生活活动的情况来评定相
关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ADL)。
,使大脑处于不断构筑与变化之中。 • 学习可以改变我们的大脑结构和功能,这也是认知康复的基础。
7
何为认知障碍?
• 认知障碍(cognitive deficit)是认知过程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损害
,导致上述过程效率的降低或功能的受损。 • 常见的认知障碍主要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和痴呆两类。 • 脑损伤后常见认知障碍表现(不同的认知域):
何为认知康复?
• 认知康复:是指系统地运用医学和治疗学专科手段用以改善认知功能 和因单一或多方面认知损害而受到影响的日常活动。(美国脑损伤学 会)
• 认知康复:针对认知缺陷,制定针对性康复训练计划。 • 认知康复的目的
改善认知功能 改善相关ADL
10
内容
A 认知障碍康复概述 B 认知障碍的康复评定 C 认知障碍的康复治疗
儿童康复认知计划书
![儿童康复认知计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886f247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d.png)
儿童康复认知计划书1. 引言儿童康复是指通过各种专业的康复手段和方法,帮助儿童克服疾病或损伤带来的身体和认知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
儿童康复认知计划是在儿童康复过程中制定的一个计划,旨在促进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帮助他们克服认知障碍,提高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儿童康复认知计划书,包括目标、方法和评估等内容。
2. 计划目标儿童康复认知计划的目标是帮助儿童改善认知功能,提高学习和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交环境。
具体的计划目标如下:1.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并延长持续时间。
2.提高认知灵活性,帮助儿童快速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提高儿童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4.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他们在艺术、文学和其他创造性活动中的发展。
5.培养儿童的社交交往能力,包括与同龄人和成人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3. 计划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如下所示:3.1 认知训练认知训练是指通过各种认知任务和游戏来锻炼儿童的认知能力。
我们将设计一系列的认知训练任务,包括注意力训练、记忆训练、反应速度训练、逻辑推理训练等。
这些训练任务将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并逐步增加难度和复杂度,以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
3.2 情绪管理训练情绪管理是指帮助儿童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并增强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
我们将通过情绪管理训练来帮助儿童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识别不同情绪状态,并提供相应的情绪调节策略和技巧,以提高他们的情绪自控能力。
3.3 社交技能培养社交技能培养是指通过各种社交情境和角色扮演活动来培养儿童的社交交往能力。
我们将组织一系列的社交技能培训课程,包括与他人的眼神接触、肢体语言、情绪表达、互动对话等内容。
通过这些活动和训练,儿童将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并提高自己的人际关系能力。
4. 计划评估为了评估儿童康复认知计划的有效性和进展情况,我们将定期进行评估,包括以下方面:1.认知功能评估:通过各种认知测试和评估工具,对儿童的认知能力进行评估,包括注意力、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注意障碍的评定与康复 • 二、记忆功能评定与康复 • 三、失算症评定与康复 • 四、思维与执行能力障碍评定与康复 • 五、知觉功能障碍评定
一.注意障碍的评定与康复
(一)注意的相关概念
• 1.注意的定义:
• 心理活动指向一个当前活动需要的特 定刺激,同时忽略或抑制无关刺激的 能力。从信息加工角度而言,注意是 在一定时间内,从现有的信息中为进 一步信息加工而选择刺激的过程。
• 视觉注意广度即快速呈现黑色圆点或其 他图形等,记录被测试者在单位时间内能 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
• 听觉注意广度常用数字广度检查,要求 被试者正向或逆向复述逐渐延长的数字串。
• (2)注意的维持和警觉:连续作业测验
• (3)注意选择:由计算机呈现具有多个维 度的视觉刺激,如颜色、形状等,要求被 试者对某维度选择性注意,抑制其他具有 干扰作用的信息。Stroop字色测验。
• (1)注意的广度训练 • (2)注意维持和警觉训练 • (3)注意选择性训练 • (4)注意转移性训练 • (5)注意分配训练
• 2.对策训练
• 并非强调训练某种特定的注意技能或品 质,而是重点训练对策的应用
• 对策是指调动患者自身因素以学会自己 控制注意障碍的一些方法。
• 自我指导是指针对注意分散、有离题倾 向或过分注意细节的策略之一。
• 2.注意维持和警觉障碍:不能进行长时间 的活动,易于中断。
• 3.注意选择障碍:患者不能有目的的注意 符合当前需要的特定刺激及剔除无关刺激。
• 4.注意转移障碍:患者不能根据需要及时 的从当前注意对象中脱离并及时转向新的 对象,因而不能跟踪事件的发展。
• 5.注意分配障碍:患者不能同时利用所有 有用信息,表现为不能在同一时间做两件 事。
长时记忆、近事记忆。 • 前瞻性记忆(PM):基于时间的PM、基于
事件的PM、基于活动的PM
• 基于时间的PM:指在一段时间内或一段时 间后执行某项任务。
• 基于事件的PM:指当一些外部事件出现时 执行某个特定任务。这种PM要求当外部事 件出现时能够回忆并执行某项活动。
• 基于活动的PM:要求在完成某个活动之前 或之后去做某件事情。这种PM活动以某项 活动作为特定任务的启动点。
• 组成:中央执行系统、视觉空间模板和语 音环。
• 前瞻性记忆(PM) • 成分: • 回溯性成分:记住活动的时间和内容。 • 前瞻性成分:在正确时间或外部事件出
现时记得去执行某项活动。
• 认知过程:
• 形成意图:活动主体计划何时完成何项活动。
• 保持意图:活动主体在进行当前活动的同时将 意图保存在脑海里。
• 3.作业与环境的适应性调整
• 目的:最大限度的降低对注意的要求。
• 开始训练时应在有组织、整齐和安静的 环境中进行。随着注意力的改善,环境应 逐渐接近正常,不需要刻意组织和安排。
• 4.对患者家属指导 • 告知家属患者存在的注意障碍; • 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患者的注意能力。
附录:连线测验
工作记忆
• 定义:指在解决认知任务的过程中,用于 信息加工并同时保持与当前任务相关信息 的能量有限系统或机制。
• 作用:它是一个位于知觉、记忆与计划交 界面上的重要系统,它为复杂的任务如言 语理解、心算、学习和推理提供临时的储 存空间和加工时所必需的信息。
• 与短时记忆的区别:它能同时储存和加工 信息,而短时记忆仅强调对最近信息的储 存功能。
•二、记忆功能的评定与康复
• 记忆的定义:
• 指能记住经验过的事物,并能在以后再 现或回忆,或在它重新呈现时能再认识; 或记住将来要实现的活动或意图。
•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记忆是信息的 输入、加工、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一)记忆的分类
• 1.按时间分 • 回溯性记忆(RM):顺时记忆、短时记忆、
• LOTCA成套测验评分标准
• 1分:很短的注意广度,集中注意力不超过5分钟, 需要不断的重复指导语;
• 2分:能短期保持注意,能集中注意力达15分钟, 需要重复某些指导语;
• 3分:注意集中轻度困难,需要重新调整注意和集 中力才能完成检查;
• 4分:没有注意集中力的问题。
(四)注意障碍的康复
• 1.基本技能训练
(三)注意障碍的评定
• 1.传统的评定方法 • (1)神经心理成套测试 • Hastead-Reitan神经心理学成套测试中的节
律测验和语声知觉测验; • 简易精神状况检查中计算100-7,连续减五次; • 常识-记忆-注意测验中反述红、黄、蓝、白、黑
和正反述1-20; • 老年性痴呆评定量表则根据观察被试者在测验过
• (4)注意转移:在不同任务之间进行转换, 如在加法和减法间的转换,在形状和颜色 间转换等。将转换总次数和转换错误数进 行比较,并记录完成作业的时间。
用视觉和听觉双任务或双 耳分听任务。
• (6)行为观察:主要通过与患者的交谈来观察患 者的谈话与行为。
• 2.注意的基本特征: • 注意广度 • 注意维持和警觉 • 注意选择 • 注意转移 • 注意分配
• 3.唤醒 • 是一种一般性的警觉状态,是具体注意的
基础。
• TOP-DOWN模型 • BOTTOM-UP模型
(二)注意障碍特征与临床表现
• 1.注意广度缩小:主动注意减弱,不能注 意较多的信息。
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的次数评定注意力
• (2)注意单项测验 • 划消测验 • 同步听觉系列加法测验 • 符号-数字模型测验 • 连线测验
• 传统测定方法的优点: • 传统神经心理成套测验有标准化版本; • 数据处理比较容易,有完备的常模资料。
• 传统评定方法的缺点:
• 依赖记忆和视觉空间功能,而没有分离出 注意这种基础成分;
• 对脑损伤患者而言,肢体功能障碍和其他 认知障碍如失语、失算等均可影响测验的 准确性;
• 测验和不同注意维度之间的对应比较少;
• 划消测验因涉及较少的其他认知负荷,仍 被广泛应用,但目前尚无完备常模。
• 2.现代评定方法:根据现代注意理论,通 过设计不同的任务评价注意的各个维度。
• (1)注意广度:包括视觉和听觉注意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