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养之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与技能)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与技能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与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25e26d3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65.png)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即《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应该具备的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基本技能。
以下为部分内容:
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3.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4.无偿献血,助人利己。
5.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7.成年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90mmHg且<140 mmHg,舒张压≥60mmHg且<90
mmHg;腋下体温36℃~37℃;平静呼吸16~20次/分;心率60~100次/分。
8.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儿童出生后应当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更多内容可查阅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获取。
健康素养66条2020
![健康素养66条2020](https://img.taocdn.com/s3/m/9c7230b576c66137ef06193e.png)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一、基本知识和理念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3.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4.无偿献血,助人利己。
5.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7.成年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90mmHg且<140 mmHg,舒张压≥60mmHg且<90 mmHg;腋下体温 36℃~ 37℃;平静呼吸16~20次/分;心率60~100次/分。
8.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儿童出生后应按照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疫苗。
9.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患流感后的症状。
10.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11.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核传播;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12.坚持规范治疗,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并能有效预防耐药结核病。
13.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应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及时进行检查或接受预防性治疗。
14.家养犬、猫应接种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15.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16.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不食用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
17.关注血压变化,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要学会疾病自我管理。
18.关注血糖变化,控制糖尿病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自我管理。
19.积极参加癌症筛查,及早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
20.每个人都可能出现抑郁和焦虑情绪,正确认识抑郁症和焦虑症。
21.关爱老年人,预防老年人跌倒,识别老年期痴呆。
22.选择安全、高效的避孕措施,减少人工流产,关爱妇女生殖健康。
健康素养66条 宣传标语
![健康素养66条 宣传标语](https://img.taocdn.com/s3/m/6fb9a34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18.png)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一、基本知识和理念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预防是促进健康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2.公民的身心健康受法律保护,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健康和不损害他人健康的责任。
3.主动学习健康知识,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4.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5.无偿献血,助人利己。
6.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7.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8.血压、体温、呼吸和心率是人体的四大生命体征。
9.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防控传染病人人有责。
10.儿童出生后应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成年人也可通过接种疫苗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11.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12.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坚持规范治疗,大部分肺结核患者能够治愈。
13.家养犬、猫应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立即冲洗、消毒伤口,并尽早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或血清或单克隆抗体)和人用狂犬病疫苗。
14.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多种疾病。
15.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
不猎捕、不买卖、不接触、不食用野生动物。
16.关注血压变化,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17.关注血糖变化,控制糖尿病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18.关注肺功能,控制慢阻肺危险因素,慢阻肺患者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19.积极参加癌症筛查,及早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
20.预防骨质疏松症,促进骨骼健康。
21.关爱老年人,预防老年人跌倒,识别老年期痴呆。
22.关爱青少年和女性生殖健康,选择安全、适宜的避孕措施,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保护生育能力。
23.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健康保护的权利;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如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等),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职业健康损害。
健康素养66条
![健康素养66条](https://img.taocdn.com/s3/m/5a0c197b915f804d2a16c127.png)
一、基本知识和理念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三、基本技能
一、基本知识和理念
(一)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 的完好状态。
(二)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 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三)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 理平衡4个方面。
(二十一)应该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 主动寻求帮助。 (二十二)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二十三)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 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的症状。
(二十四)妥善存放农药和药品等有毒物品,谨防儿童接 触。
(二十五)发生创伤性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时,应立即包 扎止血;对骨折的伤员不应轻易搬动。
三、基本技能
(六十)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六十一)能看懂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 (六十二)会测量腋下体温。 (六十三)会测量脉搏。
(六十四)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志,如高压、易燃、易爆、 剧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远离危险物。
(六十五)抢救触电者时,不直接接触触电者身体,会首先 切断电源。
(十六)坚持正规治疗,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
(十七)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3种途 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十八)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十九)异常肿块、腔肠出血、体重骤然减轻是癌症重要的 早期报警信号。
(二十)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可通过人工呼吸和 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二十六)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 (二十七)每天刷牙,饭后漱口。 (二十八)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二十九)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不吸烟者免于被动吸烟 的权利。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及释义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及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526d8e0959eef8c75fbfb321.png)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基本知识和理念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这个定义提示我们:健康不仅仅是无疾病、不虚弱,而是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
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人体各器官功能良好。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恰当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同事等),情绪稳定,行为有目的性,不放纵,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压力,能够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
社会适应是指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协调。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每个人都有获取自身健康的权利,也有不损害和(或)维护自身及他人健康的责任。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采取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取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为主,越早越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人生投资。
提高公民的健康水平,需要国家和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健康的支持性环境。
3、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人类所患的许多疾病都与环境污染有很大的关系。
无节制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是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源。
每个人都有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的责任。
遵守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遵守讲求卫生的社会公德,自觉养成节约资源、不污染环境的良好习惯,努力营造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环境,为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作贡献。
4、无偿献血,助人利己。
献血救人,是人类文明的表现。
无偿献血利国、利人、利己、利家人。
适量献血是安全、无害的。
健康的成年人,每次采集的血液量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得超过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对献血者,发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作的无偿献血证书,有关单位可以给予适当补贴”。
中国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和理念
![中国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和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4b6a053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e.png)
中国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和理念1.坚持自我保健,提高身体免疫力。
2. 每天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保证身体的休息。
3. 坚持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4.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控制油脂和糖分的摄入。
5. 保持身心平衡,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
6.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7.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和卫生。
8. 饮水安全,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水源。
9. 预防传染病,注意个人和公共卫生。
10. 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饮酒和吸毒等有害行为。
11. 着重预防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12. 多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13. 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用眼。
14. 着重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健康。
15. 重视环境卫生,避免环境污染。
16. 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饮食、规律作息、定时锻炼等。
17. 保持心理健康,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18. 着重防止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等。
19. 保持良好的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减少精神压力。
20. 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21. 注意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存储。
22. 坚持科学运动,避免过度和不适当的运动行为。
23. 着重保护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24.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疾病的预防。
25. 避免过度饮食和暴饮暴食,保持健康体重。
26. 加强饮食营养知识,合理搭配食物。
27. 注意安全饮食,防止食物中毒和传染病。
28. 多吃含纤维素的食物,促进肠道健康。
29. 合理饮食,避免营养过剩和不足。
30. 坚持饮食多样化,避免偏食。
31.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品污染。
32. 饮食清淡,少吃油腻、辛辣和烧烤等食物。
33. 多吃鱼、豆制品和坚果,保持心血管健康。
34.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35. 远离毒品和毒品交易。
36. 重视预防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播疾病。
37. 保护女性的生殖健康,注意避孕。
38. 了解流行病情况,避免感染传染病。
39. 坚持健康的生活态度,积极面对生活。
中国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和理念
![中国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和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ce6f0d3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7.png)
中国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和理念1.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生命生存的基础。
2. 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社交、环境等多个方面。
3. 饮食均衡,膳食多样化,避免暴饮暴食。
4. 合理控制饮酒,不超过每天两杯,不要酗酒。
5. 戒烟限酒,远离二手烟。
6. 睡眠充足,每天保证七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7. 坚持运动,每天至少进行半小时的体育锻炼。
8. 爱护眼睛,避免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或手机屏幕。
9. 注意保护耳朵,避免噪音过大的环境。
10. 注意洁净卫生,避免传染疾病。
11.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12.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
13. 频繁洗手,避免病毒感染。
14. 疫苗接种,预防疾病。
15.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疾病。
16. 不滥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
17. 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过度依赖药物。
18. 坚持科学的治疗方式,不轻信偏方。
19. 避免长时间接触电磁辐射,如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20. 避免长时间坐着不动,保持身体活动。
21. 注意心理健康,积极应对压力。
22. 坚持正向思维,保持乐观心态。
23. 学会放松自己,避免过度紧张。
24.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孤独感。
25. 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避免内心压抑。
26. 坚持学习新知识,保持学习能力。
27. 关注健康资讯,了解健康知识。
28. 爱护自己的身体,避免伤害身体。
29. 避免长期处于压力和负面情绪中。
30.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有毒有害的环境中。
31. 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工作压力过大。
32.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平衡。
33. 坚持正常作息,保持规律性。
34. 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35. 学会正确的呼吸方式,保持身体健康。
36. 随身携带急救药品,避免突发情况。
37.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38.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清洁卫生。
39. 学会正确使用保健品,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公民健康素养66条-核心知识与健康行为
![公民健康素养66条-核心知识与健康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dc7e454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6.png)
公民健康素养66条-核心知识与健康行为公民健康素养66条,旨在培养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以下是核心知识与健康行为:一、维持健康1.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
2.不吸烟,避免二手烟。
3.减少或避免饮酒,如需饮酒请选择低度数酒品。
4.饮食要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蛋白质来源和低脂肪食品。
5.控制糖分及饮食盐摄入。
6.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如每天步行、慢跑、骑行、跳舞等运动。
7.要掌握心理压力管理的方法,如放松、冥想、呼吸训练等。
二、预防疾病8.保证充足的饮水量,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3000ml。
9.保证安全卫生食品,如熟食、蔬菜水果等。
10.定期接种疫苗,如麻疹、脊髓灰质炎等。
11.定期体检,进行高血压、糖尿病、癌症、肺部疾病、骨质疏松等筛查。
12.远离流行病传染源,如禽流感、甲型H1N1等病毒。
13.正确使用药品,不滥用或分享药品。
14.避免暴露于有害环境中,如放射性物质、铅中毒、化学污染等。
三、紧急处理15.掌握基本的紧急处理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16.生活和工作场所应备有急救箱。
17.了解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如消防疏散、地震避难等。
四、维护口腔健康18.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刷牙、使用牙线、漱口等。
19.避免吃甜食,尽量避免针对特定口味的零食。
20.对于牙齿的疾病及时就医,如龋齿、牙周炎等。
21.儿童要注意牙齿保护,避免糖分过度摄入,及时洗牙。
五、维护眼健康22.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平板等。
23.每半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
24.长时间保持同一姿态工作(坐姿、站立等)后,应适当休息并做眼部按摩等。
六、私密健康保护25.生活中要注意私密性卫生,保持清洁并经常更换衣物。
26.定期进行生殖器官的检查。
27.避免不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等防护用品。
28.定期进行乳房检查,注意乳腺疾病。
七、维护耳健康29.避免长时间接触高噪音环境。
30.定期检查耳朵,如炎症、耳垢等。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https://img.taocdn.com/s3/m/581cdfe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6d.png)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第一章:健康知识与健康意识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
2.加强体育锻炼,保持适度运动。
3.掌握日常预防医学知识,如个人卫生、传染病预防等。
4.学习适宜的心理调节方法,保持心理健康。
5.关注健康饮食的重要性,避免过量摄入糖盐油脂等不健康食物。
6.提高对常见疾病的识别能力,及早就医。
第二章:生活方式与健康7.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8.避免熬夜和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9.多参与社交活动,保持良好人际关系。
10.保持心态乐观,积极面对生活压力。
11.避免烟酒等不良嗜好。
12.注意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保护环境健康。
第三章:常见疾病与健康早期干预13.学习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14.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疾病。
15.特殊人群要更加关注个体化的健康需求。
16.学会急救知识,应对常见紧急情况。
17.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口腔疾病。
第四章: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18.学习认识常见心理问题,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9.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避免和解决人际矛盾。
20.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
21.维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22.在逆境中保持坚强和勇敢,正面面对困难。
第五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3.积极参与健康教育活动,学习健康知识。
24.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传递健康知识。
25.学校、社区等单位要加强健康教育宣传。
26.制定健康管理计划,定期开展健康体检。
27.鼓励全民参与公益健康活动,推动健康共建。
第六章:职业健康与安全28.关注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
29.注意劳动保护,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
30.学习职业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31.避免职业健康危害的接触,注意防护。
32.学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设备。
第七章:环境与健康33.关注环境污染和健康相关信息。
34.学习环境保护知识,主动参与环保活动。
全民健康素养66条内容
![全民健康素养66条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13e52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0.png)
全民健康素养66条内容全民健康素养是指个人对健康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涵盖了健康知识、健康技能和健康决策能力。
在2018年,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全民健康素养行动66条》的指导意见,旨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以下是《全民健康素养行动66条》的内容:1. 健康教育普及,提高健康意识。
2. 科学合理膳食,均衡饮食。
3. 适量运动,保持体态。
4. 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
5. 预防传染病,保持个人卫生。
6. 预防慢性病,控制危险因素。
7. 避免吸烟,拒绝二手烟。
8. 戒酒限酒,拒绝酗酒。
9. 预防意外伤害,安全出行。
10. 预防职业病,保护职业健康。
11. 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儿童安全教育。
12. 预防老年人意外伤害,老年人安全关怀。
13. 保护妇幼健康,关爱孕产妇和婴幼儿。
14. 保护学生健康,学生健康教育。
15. 保护青少年健康,青少年健康教育。
16. 保护老年人健康,老年人健康教育。
17. 保护残疾人健康,残疾人康复关怀。
18. 保护农村居民健康,农村健康教育。
19. 保护流动人口健康,流动人口健康服务。
20. 保护城市居民健康,城市居民健康教育。
21. 保护少数民族健康,少数民族健康服务。
22. 保护地方居民健康,地方居民健康服务。
23. 保护特殊人群健康,特殊人群健康服务。
24. 保护社区居民健康,社区居民健康服务。
25. 保护困难群众健康,困难群众健康服务。
26. 保护环境健康,环境健康教育。
27. 保护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教育。
28. 保护饮用水卫生,饮水卫生教育。
29. 保护职业健康,职业健康教育。
30. 保护学校卫生,学校卫生教育。
31. 保护医疗卫生,医疗卫生服务。
32. 保护公共卫生,公共卫生服务。
33. 保护社会卫生,社会卫生服务。
34. 保护个人卫生,个人卫生服务。
35. 保护家庭卫生,家庭卫生服务。
36. 保护儿童卫生,儿童卫生服务。
37. 保护老年人卫生,老年人卫生服务。
中国健康素养66条内容
![中国健康素养66条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0eb1f4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1.png)
中国健康素养66条内容健康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为了提升中国人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我们制定了以下66条内容,旨在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第一条,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第二条,坚持早起早睡,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
第三条,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加身体的运动量。
第四条,保持心情愉快,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第五条,合理安排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
第六条,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减少热量摄入。
第七条,控制饮食中的盐分摄入,预防高血压。
第八条,适量饮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第九条,戒烟限酒,远离吸烟和饮酒对健康的危害。
第十条,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
第十一条,保持心理健康,学会缓解压力。
第十二条,避免长时间熬夜,保护眼睛健康。
第十三条,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第十四条,适度晒太阳,增加维生素D的合成。
第十五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空气污染。
第十六条,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洗牙。
第十七条,预防传染病,注意个人防护。
第十八条,加强免疫力,接种疫苗。
第十九条,避免过度使用药物,减少药物滥用。
第二十条,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身体异常。
第二十一条,学习急救知识,提高自救能力。
第二十二条,保持良好的心血管健康,避免患心脑血管疾病。
第二十三条,积极预防肥胖症,控制体重。
第二十四条,保护听力健康,避免噪音污染。
第二十五条,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保护视力。
第二十六条,注意防晒,预防皮肤病。
第二十七条,保护生殖健康,定期体检。
第二十八条,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预防职业病。
第二十九条,加强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
第三十条,保护肾脏健康,避免肾脏疾病。
第三十一条,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药物滥用。
第三十二条,预防口腔疾病,保持口腔健康。
第三十三条,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保护眼睛健康。
第三十四条,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第三十五条,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学会缓解压力。
第三十六条,定期参加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疾病。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https://img.taocdn.com/s3/m/3b94611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e.png)
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正常体重有助于保持健康,预防疾病。
体重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易患多种疾病。
超重和肥胖者易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肿瘤等。
体重正常者应保持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到正常范围。
体重是否正常取决于进食量与活动量的平衡。
食物提供人体能量,运动消耗能量。
进食量大而运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下来,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进食量不足,可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
体重是否正常可用体重指数(BMI)来判断,BMI=体重(Kg)/身高(m2)。
成人正常体重指数为18. 5〜23. 9kg/m2,体重指数在24〜27. 9k g/m2范围内为超重,体重指数彡28kg/m2为肥胖。
腰围是判断超重肥胖的另一种常用指标。
成年男性正常腰围的警戒线为彡85cm,女性为80cm;男性超标线为90cm,女性超标线为85cm。
一\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亲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 类,注意荤素、粗细搭配。
食物可以分为谷类(米、面、杂粮等)和薯类,动物性食物(肉、禽、鱼、 奶、蛋等),豆类和坚果(大豆、其他干豆类及花生、核桃等坚果),蔬菜、水 果和菌藻类,纯能量食物(动植物油、淀粉、糖、酒等)等五类。
多种食物组成 的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
三餐食物要多样化,注意荤素搭配。
谷类食物是我国居民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类最好的基础食物,也是最经 济的能量来源。
以谷类为主的膳食既可提供充足的能量,又可避免摄入过多的 脂肪,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有益。
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50〜 400克的谷类食物。
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和全谷类食物,每 天最好能吃50〜100克。
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
薯类 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蔬菜、水果和薯类能够 保持肠道正常功能,调节免疫力,降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病 风险。
中国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和理念
![中国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和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661f75c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5.png)
中国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和理念1. 饮食健康知识:均衡饮食、少油少盐少糖、多吃蔬菜水果、不吃过多肉类等。
2. 运动健康知识:定期运动、避免长时间久坐、强度适宜等。
3. 心理健康知识:保持积极心态、避免压力、学会放松等。
4. 睡眠健康知识: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规律作息等。
5. 抽烟和饮酒的危害:戒烟限酒、避免二手烟等。
6. 预防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接种预防疫苗等。
7. 健康体检: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及时治疗预防疾病等。
8. 清洁卫生:保持家居环境清洁、避免传染病等。
9. 饮用水卫生:保持饮用水卫生、避免污染等。
10. 个人卫生: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传染病等。
11. 疾病治疗:遵医嘱治疗、合理用药等。
12. 疾病预防:预防疾病、避免交叉感染等。
13. 营养素的重要性:了解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合理搭配食物等。
14. 饮食禁忌:避免食用过期食品、避免过度摄入等。
15. 健康饮食选择:选择健康的食品、避免过度加工、不吃过多零食等。
16. 饮食安全:避免食品中毒、食物过敏等。
17. 营养餐搭配:合理搭配三餐、根据个人需要搭配营养餐等。
18. 饮食文化:了解中华饮食文化、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等。
19. 传统中药:了解传统中药的养生保健作用、食用禁忌等。
20. 中药煮法:了解中药的煮法、注意药物煎煮等。
21. 食品添加剂: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食用禁忌等。
22. 食品安全:了解食品安全、避免食品污染等。
23. 食品储存:正确保存食品、避免食品变质等。
24. 食品加工:正确加工食品、避免食品过度加工等。
25. 食品原料选择:选择优质食品原料、注意食品原料的质量等。
26. 食品烹饪技巧:掌握基本的烹饪技巧、避免食物烹煮不熟等。
27. 食品认证:了解食品认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食品等。
28. 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节约意识等。
29. 睡眠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等。
30. 睡前注意事项:注意饮食规律、避免刺激性物品等。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与技能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与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c476c90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d.png)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与技能近年来,随着健康理念的不断普及,公民健康素养逐渐受到关注。
提高公民健康素养水平,既是预防疾病、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国家健康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为此,特总结了以下66条公民健康素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一、饮食与营养1.了解膳食指南,合理安排饮食结构。
2.控制饮食量,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素。
3.增加蔬果和食物纤维的摄入。
4.降低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5.增加水的摄入量,保持充足的水分。
6.减少盐的摄入,保持适宜的钠盐摄入量。
7.增加食物中的钙、维生素D、铁等营养素的摄入。
8.避免烹调方法过于油腻和高温。
二、运动与体能9.掌握适宜的运动强度和时长。
10.鼓励每天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11.保持正常体重,控制脂肪肥胖。
12.坚持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结合。
13.选择适宜的运动场所和设备。
14.进行适度的暖身与放松运动。
15.加强肌肉力量训练,提高身体机能。
三、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16.学会合理放松,可以通过冥想、音乐、阅读等方式。
17.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
18.培养正面的生活态度和乐观心态。
19.有问题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
20.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21.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
22.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拓展人际关系。
23.遇到心理问题,学会与他人交流,寻求帮助。
四、卫生保健与疾病防控2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换洗衣物等。
25.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26.了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方法。
27.掌握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礼仪。
28.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和食品安全意识。
29.了解常见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方法。
30.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疾病风险。
31.合理使用药物,遵医嘱服用药物。
32.学会紧急救护技术与常见急救方法。
五、养生与生活习惯33.避免烟草和酒精等有害物质的嗜好。
34.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进行室内通风。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https://img.taocdn.com/s3/m/87696fb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5.png)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中国的公民健康素养日益受到重视。
保持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生活方式对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为此,中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指导方针,以提高公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以下是关于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的66条建议。
1. 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以确保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2. 均衡饮食:摄入多种多样的食物,包括五谷杂粮、肉类、蔬菜和水果。
3. 避免暴饮暴食,理智控制食量,防止体重过重或过轻。
4. 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消化功能。
5. 限制食用高糖、高盐和高脂肪食品,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
6. 每天进行适量的锻炼,以增强体质和心肺功能。
7. 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刷牙、洗澡等。
8. 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干净。
9. 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
10. 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心理平衡。
11. 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与家人和朋友分享快乐和忧愁。
12. 避免长时间久坐和缺乏运动,保持良好的体姿和行动力。
13. 学会科学合理地应对压力和困难,减轻精神负担。
14. 放松心情,学会一些解压的方法,如听音乐、读书等。
15. 每年参加一次全面的身体健康检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16. 吃早餐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不可忽视。
17. 避免长时间用眼过度,定期休息眼睛,预防眼部疾病。
18. 经常锻炼大脑,保持头脑清晰和记忆力。
19. 积极参与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如运动、旅行等。
20. 坚持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
21. 关注自己的身体语言,及时发现和解决身体不适。
22. 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帮助他人,提高社会责任感。
23. 学会适当处理与他人的冲突和纠纷,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24. 避免吸烟和长时间暴露在有害的环境中,保护呼吸道健康。
25. 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6. 培养充满爱心和宽容的个人品质,构建和谐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与技能)
一、基本知识和理念
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3.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4个方面。
4.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5.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6.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
7.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
8.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9.献血助人利己,提倡无偿献血。
10.成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腋下体温36℃-37℃;平静呼吸16-20次/分;脉搏60-100次/分。
11.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液,注射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12.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保护的权利。
13.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14.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15.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16.坚持正规治疗,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
17.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3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18.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19.异常肿块、腔肠出血、体重减轻是癌症重要的早期报警信号。
20.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21.应该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
22.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23.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的症状。
24.妥善存放农药和药品等有毒物品,谨防儿童接触。
25.发生创伤性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时,应立即包扎止血;对骨折的伤员不应轻易搬动。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26.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
27.每天刷牙,饭后漱口。
28.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29.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不吸烟者免于被动吸烟的权利。
30.少饮酒,不酗酒。
31.不滥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剂等成瘾性药物。
32.拒绝毒品。
33.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
34.讲究饮水卫生,注意饮水安全。
35.经常开窗通风。
36.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
37.经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38.膳食要清淡少盐。
39.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40.生病后要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按照医嘱用药。
41.不滥用抗生素。
42.饭菜要做熟;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
43.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
44.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45.妇女怀孕后及时去医院体检,孕期体检至少5次,住院分娩。
46.孩子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6个月后合理添加辅食。
47.儿童青少年应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48.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养成良好习惯。
49.孩子出生后要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50.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51.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
52.家养犬应接种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53.在血吸虫病疫区,应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及时进行预防性服药。
54.食用合格碘盐,预防碘缺乏病。
55.每年做一次健康体检。
56.系安全带(或戴头盔)、不超速、不酒后驾车能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伤害。
57.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预防溺水。
58.安全存放农药,依照说明书使用农药。
59.冬季取暖注意通风,谨防煤气中毒。
三、基本技能
60.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61.能看懂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
62.会测量腋下体温。
63.会测量脉搏。
64.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志,如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远离危险物。
65.抢救触电者时,不直接接触触电者身体,会首先切断电源。
66.发生火灾时,会隔离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会拨打火警电话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