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杂种优势利用.

合集下载

《植物生产与环境》自测题(含答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自测题(含答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自测题一、名词解释第一章1.主根2.侧根3.完全花4.显性性状5.隐性性状6.表现型7.基因型 8.纯合体 9.杂合体10.杂种优势 11.基因突变 12.多倍体第二章1.生长2.发育3.营养生长4.生殖生长5.顶端优势6.植物生长的大周期7.双受精8.春化作用9.光周期现象10.长日照植物(长日性植物) 11.短日照植物(短日性植物) 12.生态型第三章1.光合作用2.光呼吸3.呼吸作用4.植物的光能利用率第四章1.积温2.生物学下限温度3.活动积温4.有效积温5.植物的温周期现象第五章1.伤流现象2.吐水现象3.蒸腾4.空气相对湿度第六章1.土壤肥力2.土壤3.田间持水量4.土壤耕性5.土壤质地6.土壤容重7.土壤孔隙度第七章1.植物必需营养元素2.主动吸收3.被动吸收4.营养临界期5.最大效率期6.复合肥料7.肥料利用率8.配方施肥第八章1.季风2.暖带二、填空题第一章1.植物的细胞由( )和( )构成。

2.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体由( )、( )及( )组成。

3.染色体是( )的载体,它决定了生物体的发育和性状表现。

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必须是( )的,否则便会影响到生物体的发育。

4.染色体在细胞中是成对的,同一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结构相同,称为( );不同对的染色体之间形态结构不同,则互称为( )。

5.性细胞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 ),通常以( )和( )分别表示体细胞和性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6.细胞通过( )分裂能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通过( )分裂能使染色体数目有规律地减少一半,( )就是通过这种分裂方式产生的。

7.植物的组织依其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 )和( )两大类。

8.( )根系的主根发达,与侧根有明显区别。

9.从靠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的分枝叫( ),它是( )科植物特有的分枝方式。

10.一个完整的叶包括( )、( )和( )三个部分,缺少其中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叶叫( ) 。

第十章习题答案

第十章习题答案

第十章数量性状遗传一、名词解释1、数量性状(计量性状):凡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在一个群体内表现为连续性变异的性状。

2、标准误:即平均数方差的平方根,表示平均数变异范围。

3、遗传率:又称遗传力,是指一群体内由遗传原因引起的变异在表型变异中所占的比率。

4、表现型值(P):对个体某性状度量或观测到的数值,是个体基因型在一定条件下的实际表现,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5、基因型值:表现型中由基因型所决定的部分,称为基因型值(G)。

6、环境离差:如果不存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则表现型值与基因型值之差就是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称为环境离差(E)。

7、广义遗传率:指遗传方差占表型总方差的比值。

8、狭义遗传率:真实遗传的加性方差占表型方差的百分比。

9、加性方差:指同一座位上等位基因间和不同座位上的非等位基因间的累加作用引起的变异量,是能够在上下代间真实遗传的方差。

10、显性方差:指同一座位上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变异量。

11、上位性方差:指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变异量。

12、近交系数(F):一个个体从某一祖先得到一对纯合的、且遗传上等同的基因的概率。

13、杂种优势: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

二、是非题1、数量性状中每对微效基因的遗传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 √ )2、方差和标准差都是表示一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变异程度。

( √ )3、性状的遗传率越大,在后代出现的机会就越大,人工选择效果也就越好。

(×)4、杂种后代性状的形成决定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亲本的基因型,二是环境条件的影响。

( √ )5、遗传率是指一个性状的遗传方差或加性方差占表型总方差的比率,它是性状传递能力的衡量指标。

(×)6、根据遗传率的定义:一个纯系的遗传率最大等于1。

( √ )7、AAbb和aaBB杂交,F1代基因型为杂合体,因此F1代中存在遗传方差,V G≠0。

植物生产与环境答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答案

一、名词解释第一章1.主根:由种子的胚根发育成的根。

P52.侧根:由主根生出的分枝。

P53.完全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齐全的花。

P94.显性性状:遗传学中把杂种一代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

P145.隐性性状:遗传学中把杂种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P146.表现型: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P157.基因型:生物体的基因组成。

P158.纯合体:成对基因中由两个相同的显性基因或两个相同的隐性基因构成,称为纯合体。

P159.杂合体:成对基因中由两个性质不同的基因构成,称为杂合体。

P1510.杂种优势:将两个不同的亲本杂交,F1不但表现高度整齐一致,而且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产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它们的亲本。

将F1表现出来的这一现象叫做杂种优势。

P1611.基因突变:作为遗传物质的基因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基因也可能发生变异,由原来的某一基因变为与其相对的等位基因。

由于基因的这种变异是偶然发生的,因此,叫做基因突变。

P1712.多倍体: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数在两组以上的统称为多倍体。

P1713.不定根:在茎、叶和胚轴上产生的根。

P514.原生质体:细胞壁以内所有生命活动的部分,是细胞最重要的结构。

P115.后含物: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原生质不断进行生命活动所产生的废物及储藏物质。

P316.分生组织:由具有持续分裂能力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

P317.成熟组织:分生组织分裂所产生的细胞经过生长和分化逐渐转变为成熟组织。

P418.单轴分枝:主茎的顶芽活动始终占优势,形成主干,侧芽所形成的分枝,其顶端生长弱于主轴,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单轴分枝。

P619.合轴分枝:主茎的顶芽生长到一定时候就死亡,或生长缓慢,或分化为花芽,于是顶芽下的腋芽萌发长成新枝;新枝长一段时间后,其腋芽又代替了顶芽生长,如此反复,形成由许多侧枝结合而成的茎干,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合轴分枝。

P620.假二叉分枝:顶芽死亡或不发育,由靠近顶芽下面的对生腋芽同时发育出两个分枝,以后各分枝再重复这种方式,称为假二叉分枝。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复试-作物遗传育种[试题]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复试-作物遗传育种[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0基因型频率:在群体遗传学中,某一种基因型个体数在总群体中所占的比率称基因型频率0同形异位现象:器官形态与正常相同,但生长的位置完全不同。

0染色质:染色质是细胞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是由DNA与蛋白质组合成的复合物,也是构成染色体的结构。

0、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占有同一基因座的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0、性导:细菌细胞在接合时,携带的外源DNA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的过程。

通常利用F'因子(带有部分细菌染色体的性因子)来形成部分二倍体。

0、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特定群体,该群体具有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0、自交不亲和性:指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自花花粉落在柱头上,不能发芽或发芽后不能受精结实的特性。

、杂交育种:指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进行杂交,并在其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的方法。

0、近等基因系:除了某一两个基因外,其他基因都相同的两个遗传材料,通常是经过饱和回交形成的除了目标性状有差异,其他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两个遗传材料(品系)。

0、轮回亲本:一般在第一次杂交时选具有优良特性的品种作母本,而在以后各次回交时作父本,这亲本在回交时叫轮回亲本0二、简答题(45分)01、相互易位杂合体半不育的原因。

02、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

03、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

04、同源三倍体不育的原因。

05、远缘杂交育种的重要性及远缘杂交存在的困难。

06、转基因育种的程序。

07、作物品种的类型及各类型的育种特点。

08、人工诱导产生单倍体的途径。

09、在生产实践中利用杂种优势的方法,每种方法举出一两种作物为例。

0三、论述题01、论述基因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20分)02、由于病菌生理小种变异,某作物品种丧失对某病害的抗性,其一近缘植物由此抗性基因,且抗性为显性。

是设计完整的改良这一品种的育种技术方案。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练习题库含答案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练习题库含答案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练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大楼桃在种植时一般都要同时搭配种植几个不同的品种,是因为()A、可以提高抗病性B、可以提高产量 .C、可以提高品质D、可以延长采收期正确答案:B2、作为保存种质资源的细胞和组织培养物不包含()A、愈伤组织B、花粉C、子叶D、幼胚正确答案:C3、下列不属于迁地保存方式来保存种质资源的是()A、原种场B、花卉园.C、药用植物园D、自然保护区正确答案:D4、某重游型菊花品种性器官退化严重,如果要利用其开展有性杂交育种,下列措施中可能最有效的是()A、在盛花期挑选B、多施氮肥加强管理C、种植在贫瘠土壤D、以上都不可行正确答案:C5、有性杂交过程中,更换不同的父本系统前,需要对工具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剂为()A、双氧水B、50%酒精C、90%酒精D、70%酒精正确答案:D6、种质资源的超低温长期保存,保存温度最接近的是O。

A、-100CB、-50CC、-200CD、-150C正确答案:C7、我国杂交水稻在成功实现规模化、商业化育种过程中利用到很多技术,下列没有涉及的是()A、雄性不育系B、杂种优势利用C、有性杂交D、人工去雄正确答案:D8、种质资源的搜集方法不包括()A、从种质资源机构搜集B、育种单位互相交换C、野外考察搜集D、个人互相交换正确答案:D9、原产南方的短日照植物引种到北方时,生育期可能会()A、缩短B、没有变化、C、不一定D、延长正确答案:D10、下属措施可以延迟开花的是(A、增施氮肥B、控制水分C、修剪D、降低温度正确答案:A二、判断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品种就是植物分类学上的种。

A、正确正确答案:B2、果实颜色、含糖量、酸度一般属于数量性状。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物种发生了基因突变也不一定有表型的改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有性杂交育种工作,通过人工授粉杂交得到杂种,只是完成了育种的前期工作。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及答案一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及答案一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一)一、解释(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品种更换:就是用新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替换生产上表现不良的另一品种。

2 .引种:所谓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品种或有价值的品种资源,经过试验成功后直接应用于生产,或作为选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

3.诱变育种:是指用物理或化学因素诱发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细胞质突变等改良品种。

4.一般配合力:指一个被测自交系和其他自交系组配的一系列杂交组合的产量 ( 或其他数量性状 ) 的平均表现5.自交不亲和性:同一植株上机能正常的雌、雄两性器官和配子 , 不能进行正常交配的特性 , 称为自交不亲和性。

6.倍体育种:用杂种F1或F2花药培育出单倍培体植株,再经染色体加倍而选育作物新品种的方法7水平抗病性:寄主品种对各小种的抗病性反应性大体上接近同一水平二、填空每空0.5分)1、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2、现代化农业对育种目标总的要求是:高产、稳产早熟优质;适应机械化作业。

3、性状鉴定的方法有:直接鉴定间接鉴定;按鉴定条件可分为自然鉴定诱发鉴定。

4、选择的基本方法有单株选择混合选择。

5、杂交育种的程序是:原始材料圃亲本圃杂种圃株系选择圃(选种圃)鉴定圃和品比试验圃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6、作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两种。

有性繁殖作物根据其花器构造和授粉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自花受粉作物异花受粉作物常异花受粉作物。

7、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有:人工去雄化学杀雄自交不亲和性利用标志性状利用雄性不育性的利用。

8、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加速育种材料的纯合提高选择效果缩短青种年限。

9、“四化一共”的内容是: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以县为单位有计划地供应良种”。

10、作物的逆境包括温度胁迫水分胁迫矿物质胁迫。

三、选择(单选或多选,每小题2分)1、单倍体育种时宜选择 C 进行离体培养。

A.母本花药B. 父本花药C.杂种F1或F2花药D.都可以2、远缘杂交的困难是 A B C。

园艺植物育种学自考选择题

园艺植物育种学自考选择题

园艺植物育种学自考选择题园艺植物育种学自考选择题1、中国在2004年获得国际品种登陆权的花卉是(D)A、梅花B、兰花C、菊花D、桂花2、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独有种质资源的是(A)A、金粟兰B、山茶C、百合D、杜鹃花3、下列关于我国花卉种质资源的主要形成原因,说话不正确的是(C)A、气候多样B、地形复杂C、人口众多D、历史文化悠久4、下列木本植物中,属于我国原产树种的是(B)A、东京樱花B、银杏C、雪松D、广玉兰5、下列植物中,不属于雌雄异株的是(B)A、苏铁B、瓜叶菊C、银杏D、杨梅6、下列选项中,不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的植物是(D)A、山茶B、杜鹃C、栀子D、柽柳7、根据达尔文的解释,下列不属于植物进化动力的是(A)A、修剪B、遗传C、可遗传的变异D、自然选择8、植物南引的主要限制因子是(C)A、日照B、高湿C、高温D、土壤9、以A×B表示的杂交方式为(D)A、回交B、三交C、双交D、早交10、下列那一项不是花粉贮藏的必要条件(B)A、阴凉B、加压C、干燥D、黑暗11、花大、色彩多但花期晚的普通秋菊和花小、花色单调但花期早的五九菊的杂交属于(C)A、复交B、回交C、远缘杂交D、近缘杂交12、优势育种的方式育成的品种(A)A、不可继续留种B、可继续繁育留种C、基因型纯合D、以上选项均错13、下列哪一项不是粒子辐射源(C)A、α射线B、β射线C、中子D、×射线14、下列哪一项不是标准载体应具备的基本条件(B)A、有适合的酶切点B、分子量应大C、必具有自主复制的能力D、能在受体细胞内扩增较多的拷贝15、下列对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A、处理前要预先实验B、幼苗生长点的处理愈早愈好C、水溶液的浓度一般2~4%D、处理后要清水清洗,避免残留药剂16、下列对单倍体育种表述不正确的是(A)A、单倍体植物可直接单独利用B、可缩短育种年限C、须利用单倍体加倍获得纯二倍体D、可克服远缘杂种不育性17、下列关于化学诱变育种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A)A、延长育种年限B、提高突变频率C、专一性强D、操作方法简便易行18、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品种审定的申报条件(B)A、主要遗传性状稳定一致B、未进行生产试验C、经2个或以上省级品审会通过D、连续2~3年品种区域试验19、固定营养系杂交育种所获杂种优势的方法是(C)A、染色体加倍B、平衡致死C、无性繁殖D、继续杂交20、人们将二球悬铃木种子经C0—γ射线处理后,引起基因突变,叶型和表皮细胞都发生变异,从中筛选出少毛悬铃木,这里用到的育种方法是(D)A、引种B、倍性育种C、杂交育种D、辐射育种21、L1周缘嵌合体的表达式为(D)A、o—m—mB、m—o—mC、o—o—mD、m—o—o22、下列不属于园林植物物种资源范畴的是(A)A、真菌B、细菌C、核酸片段D、染色体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外来花卉的是(C)A、千日红B、波斯菊D、一串红24、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保存了丰富的种质资源,这种保存法属于(B)A、种子贮藏保存B、就地保存C、组织培养保存D、异地种植保存25、远缘杂种南埝性是指(B)A、难以得到远缘杂种B、远缘杂种无性生殖能力C、雌、雄配子不能正常形成合子D、雌雄配子不亲和26、下列植物中,不属于异花授粉植物的是(D)A、苏铁B、黄瓜C、瓜叶菊D、豌豆27、人们早期在芍药花上发现一两个多余的花瓣,后来对它加以选择,经过若干代的积累,培育出了重瓣芍药这种选择为(A)A、人工选择B、自然选择C、相关选择D、评分比较选择28、例如“金心”黄杨、“银边”六月飞雪等芽变品种,从它们发生的时间看,历史上有过,现在也有,将来还会有,这表明芽变具有(C)A、多样性B、稳定性C、重演性29、中国在1998年获得了国际品种登陆权的花卉是(D)A、桂花B、菊花C、兰花D、梅30、下列哪一项不是常用的化学诱导剂(B)A、抗生素B、H2OC、烷化剂类D、核酸碱基类似物31、防城金花茶和“红装素裹”山茶的交配是(C)A、回交B、近缘杂交C、远缘杂交D、四交32、下列有关单倍体育种,表述不正确的是(A)A、不可与人工诱变相结合使用B、可快速简便获得新品种C、可克服杂交分离D、可快速获得异花授粉的自交系33、园艺作物栽培基础薄弱的地区,解决生产用品种最快捷的途径是(D)A、杂交育种B、分子育种C、选种D、引种34、下列哪一项不是测定花粉生活力的方法(B)A、直接授粉B、浇水C、碘反应D、利用培养基35、下列哪一项不是品种审定的标准(C)A、与同类品种比,有明显的性状差异B、具有一定的抗病虫害能力C、交审查费 D 、主要性状稳定,具连续2年观察资料36、与优势育种相比,重组育种是(A)A、先杂后纯B、先纯后杂C、純杂不分先后D、以上选项均错37、下列品种属性,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是(A)A、优良和适应B、稳定和特异C、整齐和稳定D、稳定和适应38、大丽花栽培在南方湿热地区,往往生长不良,花序变短,花朵变小,其原因是(B)A、机械混杂B、栽培环境不适C、生物学混杂D、繁殖方法不当39、下列关于多倍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A、三倍体无籽或皱缩B、抗逆性提高C、新陈代谢减缓D、有可能恢复远缘种的可孕性40、下列哪一项不是电磁辐射源(D)A、×射线B、γ射线D、中子1、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植物进化的基本要素为(D)A、变异和选择B、突变、基因重组、隔离和选择C、变异与隔离B、D、变异、遗传和选择2、在植物生长的早期阶段,根据某些特征,特性,预测开花后的某些性状,以预先淘汰不良类型的选择方法是(A)A、相关选择B、评分比较选择C、混合选择D、芽变选择3、下列关于我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C)A、物种丰富B、分布集中C、野生花卉少D、特点突出4、下列木本植物中,哪一项不属于原产我国的珍稀植物(B)A、水杉B、日本冷杉C、银杉D、台湾杉5、诱变剂的浓度与处理时间(B)A、成正比B、成反比C、不成比例D、以上选项均错6、1993年,天津水上公司将菊花“风流潇洒”的芽变枝条培育出新品种“玉凤还巢”这里成功采用的育种方法是(D)B、杂交育种C、辐射育种D、芽变选种7、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独有种质资源的是(A)A、泡桐B、猕猴桃C、油杉D、石楠8、蔷薇曾经出现无刺的芽变,但无刺枝条上采种繁殖,后代全部有刺。

作物育种学:10第九章 杂种优势利用

作物育种学:10第九章 杂种优势利用

a1
b1
a2
b2
×
a1
b1
a2
b2
上位性效应:不同等
位基因之间的基因相
互作用的效应
a1
b1
a2
b2
32
CROP BREEDING
QTL的遗传分析为杂种优势的 研究提供了强大武器
Q1
Q2 Q3
Q4
Q5
Q6
Q7
×
1992年,stuber等报道 超显性是玉米杂种优势 的遗传基础
Q1
Q2
Q3
Q4
Q5
Q6
Q7
1995年,xiao等报道显性是 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1997年,Yu等报道上位性 是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2002年,Hua等提出各种效 应在水稻中均可检测
33
CROP BREED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the genetic components varied with traits. Overdominance/pseudo-overdominan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or to heterosis of yield, number of grains per panicle, and grain weight. Dominance × dominance interaction is important for heterosis of tillers per plant and grain weight and has roles in yield and grain number. Single-locus dominance has relatively small contributions in all of the trait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umulative effects of these components may adequately explain the genetic basis of heterosis in the hybrid.

第十章 杂种优势利用

第十章 杂种优势利用

第一节 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
一、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 杂种优势一词虽然最先由Shull于1908年提出。 但在此之前,1763年Kolreuter就研究了烟 草的杂种优势表现。1866—1876年, Darwin提出了杂交有优势的观点。1761— 1766年Kolreuter育成了早熟优良的烟草种 间杂种,并提出种植烟草杂种品种的建议。
统计资料表明,1934年美国玉米杂种品种只占 玉米种植面积的0.40%,到1944年,玉米 杂种品种的面积已占56%,在美国玉米带各 州所占面积已达90%,到1956年,全美已普 及了玉米杂种品种。1960年以前,生产上种 植的主要是双交种和一部分三交种与品种群 体。1963年后,由于自交系生产水平的提高, 开始推广玉米单交种。
第十章 杂种优势利用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性状不同的品种、品 系或自交系进行杂交,所产生的杂交种, 在生活力、生长势、抗逆性、适应性以及 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其亲本的现象。
我国是利用杂种优势最早的国家,早在公元 584年就有利用动物杂种优势的记载,后魏 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雌马 和雄驴杂交产生骡的事实。 1637年出版的《天工开物》中也记载了蚕的 杂交事例。 欧洲在产业革命之后才开始作物杂种优势利 用的研究。
Shull首次提出了“杂种优势”这一术语和选 育单交种的基本程序,从遗传理论上和育 种模式上为玉米自交系间的杂种优势利用 奠定了基础。但因当时的自交系产量低, 生产商品杂种种子成本高,玉米单交种未 能投入生产。直到1918年Jones提出利用双 交种的建议,才使玉米自交系间杂种优势 的利用变得实际可行。20世纪20年代中后 期,美国创建了一批以生产玉米商品杂种 品种种子为主的科技行业——种子公司, 使玉米杂种品种得以迅速推广。

遗传学试题集锦1

遗传学试题集锦1

1、模拟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无融合生殖:2、简并:3、测交:4、性导:5、顺式元件:6、反转录酶:7、复等位基因:8、生化突变:9、孢子体不育:10、杂种优势: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人和水稻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和。

2、真核生物mRNA最初转录产物必须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有功能的mRNA。

加工过程包括在5’端加,在3’端加。

3、基因A、B、D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并表现完全显性,杂合体AaBbDd可产生种遗传组成不同的配子,后代可有种不同的基因型。

4、已知南瓜的果形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所控制,用两个圆球形品种杂交,F1为扁盘形,F2出现3种果形:9/16扁盘形、6/16圆球形、1/16长圆形。

由此可以推断这两对基因的互作属于类型。

5、染色体结构变异中,假显性现象是由而引起的,臂内倒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前期Ⅰ交换而导致后期Ⅰ交换出现,易位杂合体在联会时呈形象。

6、细菌的遗传重组是接合还是转导所致,可以通过试验加以鉴别。

7、基因工程中所用的最重要的工具酶是,载体DNA分子,必须具有复制原点,在寄主细胞中不仅能自主复制,而且能带动携带的一起复制。

8、已知人的ABO血型是受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的,这一组复等位基因包括I A、I B、i,I A和I B对i为显性,一个O血型女同志与A血型的男同志结婚,生育的小孩中可能的血型是。

9、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测得小麦不同世代的某数量性状的表现型方差如下:世代P1P2 F1F2B1B2方差 6 4 5 40 16 34试估计该性状的广义遗传率(H2)为,狭义遗传率(h2)为,加性方差为。

10、在一群体中,基因型AA、Aa和aa的频率分别为0.5、0.4和0.1。

若该群体经过一代随机交配,则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和。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中写“+”,你认为错误的,在括号中写“—”。

)()1、在正常的情况下,50个卵母细胞将产生200个成熟的单倍体卵。

遗传模拟试卷(五)

遗传模拟试卷(五)

模拟试卷(五)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

请在答题纸上解答。

)1. 臂间倒位:2.测交:3.共显性:4. 原核细胞:5.RNA聚合酶:6.生化突变:7.正调控:8.跳跃基因:9.溶源性细菌:10.基因型频率:二.是非题(10分,每题1分。

你认为正确的,在括中请写“+”,你认为错误的,在括号中请写“-”) ()1.在大肠杆菌中,“部分二倍体”中发生单数交换,能产生重组体.()2.减数分裂是维持物种染色体数目恒定的基本机制。

()3. 近亲繁殖导致隐性基因纯合而表现,而显性基因却一直处于杂合状态。

()4. 发生基因互作时,不同对的基因间不能独立分配。

()5. 椎实螺的外壳旋转方向是属于母性影响的遗传现象。

()6.在利用单体进行隐性基因定位时,在F1代的单体中的那个成单的染色体总是来源于单体亲本()7. 倒位杂合体产生的大多数含交换染色单体的孢子是败育的,这是造成倒位杂合体育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8. 杂合体通过自交,后代群体的遗传组成迅速趋于纯合,每自交一代,杂合体所占的比例即减少一半。

()9.人有46条染色体,所以人有23个连锁群。

()10.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有很大差别而无法杂交,但它们可以进行DNA重组。

三. 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请在正确的选项上划0)1. 一般地说,X连锁隐性突变比正常染色体隐性突变较易研究,其原因是( ):A. 隐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容易检测B. 隐性基因纯合率高C.隐性基因容易在雄性半合子身上表现出来2. 假定abde四个基因相互独立,杂合体AaBbDdEe与AabbddEe个体杂交,后代群体中aabbddee 基因型个体的比例为( ):A .1/16 B. 1/ 64 C.1 /32 D.1 / 243. 估计狭义遗传率时,由2VF2——(VB1+VB2)计算所得的是( ):A.加性方差值B.显性方差值C.遗传方差值D.环境方差值4. 杂合体AaBb所产生的同一花粉粒中的两个精核,其基因型有一种可能性是( ):A. AB和AbB.AB和ABC.Aa和AaD.Aa和Bb5指出下列哪一种部分二倍体是组成型的合成β-半乳糖苷酶(斜线左侧是染色体基因型,右侧是质粒基因型)( )A、I-O+Z+/F’I+ B、I-OCZ+/F’O+C、I+O+Z+/F’I-D、I+O+Z+/F’OC6. 大肠杆菌A菌株(met-bio-thr+leu+)和B菌株(met+bio+thr-leu-)在U型管实验培养后出现了野生型(met+bio+thr+leu+),证明这种野生型的出现属于( )A. 转化B. 接合C.性导7.染色体上整合有F因子的大肠杆菌称为( )A. F菌株B.F+菌株C. Hfr菌株D.F’菌株8.易位是由于两条染色体断裂片段错接形成,这两条染色体是( )A. 姐妹染色单体B. 非姐妹染色单体C. 同源染色体D. 非同源染色体9. 一个有3对杂合基因的个体,自交5代,其后代群体中的纯合率为( )A.87.5%B.90.91%C.51.3%D.93.75%10. 杂种优势利用中成功地应用了质-核不育型,对于如下基因型,哪一组能构成理想的三系配套?( )A. S(rr)B. N(rr)C. S(rr)D. S(rr)S(Rr) N(RR) S(RR) N(Rr)S(RR) N(Rr) N(rr) N(RR)四.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园艺植物育种学自考选择题

园艺植物育种学自考选择题

园艺植物育种学自考选择题1、中国在2004年获得国际品种登陆权的花卉是(D)A、梅花B、兰花C、菊花D、桂花2、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独有种质资源的是(A)A、金粟兰B、山茶C、百合D、杜鹃花3、下列关于我国花卉种质资源的主要形成原因,说话不正确的是(C)A、气候多样B、地形复杂C、人口众多D、历史文化悠久4、下列木本植物中,属于我国原产树种的是(B)A、东京樱花B、银杏C、雪松D、广玉兰5、下列植物中,不属于雌雄异株的是(B)A、苏铁B、瓜叶菊C、银杏D、杨梅6、下列选项中,不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的植物是(D)A、山茶B、杜鹃C、栀子D、柽柳7、根据达尔文的解释,下列不属于植物进化动力的是(A)A、修剪B、遗传C、可遗传的变异D、自然选择8、植物南引的主要限制因子是(C)A、日照B、高湿C、高温D、土壤9、以A×B表示的杂交方式为(D)A、回交B、三交C、双交D、早交10、下列那一项不是花粉贮藏的必要条件(B)A、阴凉B、加压C、干燥D、黑暗11、花大、色彩多但花期晚的普通秋菊和花小、花色单调但花期早的五九菊的杂交属于(C)A、复交B、回交C、远缘杂交D、近缘杂交12、优势育种的方式育成的品种(A)A、不可继续留种B、可继续繁育留种C、基因型纯合D、以上选项均错13、下列哪一项不是粒子辐射源(C)A、α射线B、β射线C、中子D、×射线14、下列哪一项不是标准载体应具备的基本条件(B)A、有适合的酶切点B、分子量应大C、必具有自主复制的能力D、能在受体细胞内扩增较多的拷贝15、下列对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A、处理前要预先实验B、幼苗生长点的处理愈早愈好C、水溶液的浓度一般2~4%D、处理后要清水清洗,避免残留药剂16、下列对单倍体育种表述不正确的是(A)A、单倍体植物可直接单独利用B、可缩短育种年限C、须利用单倍体加倍获得纯二倍体D、可克服远缘杂种不育性17、下列关于化学诱变育种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A)A、延长育种年限B、提高突变频率C、专一性强D、操作方法简便易行18、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品种审定的申报条件(B)A、主要遗传性状稳定一致B、未进行生产试验C、经2个或以上省级品审会通过D、连续2~3年品种区域试验19、固定营养系杂交育种所获杂种优势的方法是(C)A、染色体加倍B、平衡致死C、无性繁殖D、继续杂交20、人们将二球悬铃木种子经C0—γ射线处理后,引起基因突变,叶型和表皮细胞都发生变异,从中筛选出少毛悬铃木,这里用到的育种方法是(D)A、引种B、倍性育种C、杂交育种D、辐射育种21、L1周缘嵌合体的表达式为(D)A、o—m—mB、m—o—mC、o—o—mD、m—o—o22、下列不属于园林植物物种资源范畴的是(A)A、真菌B、细菌C、核酸片段D、染色体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外来花卉的是(C)A、千日红B、波斯菊C、春兰D、一串红24、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保存了丰富的种质资源,这种保存法属于(B)A、种子贮藏保存B、就地保存C、组织培养保存D、异地种植保存25、远缘杂种南埝性是指(B)A、难以得到远缘杂种B、远缘杂种无性生殖能力C、雌、雄配子不能正常形成合子D、雌雄配子不亲和26、下列植物中,不属于异花授粉植物的是(D)A、苏铁B、黄瓜C、瓜叶菊D、豌豆27、人们早期在芍药花上发现一两个多余的花瓣,后来对它加以选择,经过若干代的积累,培育出了重瓣芍药这种选择为(A)A、人工选择B、自然选择C、相关选择D、评分比较选择28、例如“金心”黄杨、“银边”六月飞雪等芽变品种,从它们发生的时间看,历史上有过,现在也有,将来还会有,这表明芽变具有(C)A、多样性B、稳定性C、重演性D、局限性29、中国在1998年获得了国际品种登陆权的花卉是(D)A、桂花B、菊花C、兰花D、梅30、下列哪一项不是常用的化学诱导剂(B)A、抗生素B、H2OC、烷化剂类D、核酸碱基类似物31、防城金花茶和“红装素裹”山茶的交配是(C)A、回交B、近缘杂交C、远缘杂交D、四交32、下列有关单倍体育种,表述不正确的是(A)A、不可与人工诱变相结合使用B、可快速简便获得新品种C、可克服杂交分离D、可快速获得异花授粉的自交系33、园艺作物栽培基础薄弱的地区,解决生产用品种最快捷的途径是(D)A、杂交育种B、分子育种C、选种D、引种34、下列哪一项不是测定花粉生活力的方法(B)A、直接授粉B、浇水C、碘反应D、利用培养基35、下列哪一项不是品种审定的标准(C)A、与同类品种比,有明显的性状差异B、具有一定的抗病虫害能力C、交审查费 D 、主要性状稳定,具连续2年观察资料36、与优势育种相比,重组育种是(A)A、先杂后纯B、先纯后杂C、純杂不分先后D、以上选项均错37、下列品种属性,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是(A)A、优良和适应B、稳定和特异C、整齐和稳定D、稳定和适应38、大丽花栽培在南方湿热地区,往往生长不良,花序变短,花朵变小,其原因是(B)A、机械混杂B、栽培环境不适C、生物学混杂D、繁殖方法不当39、下列关于多倍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A、三倍体无籽或皱缩B、抗逆性提高C、新陈代谢减缓D、有可能恢复远缘种的可孕性40、下列哪一项不是电磁辐射源(D)A、×射线B、γ射线C、激光D、中子1、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植物进化的基本要素为(D)A、变异和选择B、突变、基因重组、隔离和选择C、变异与隔离B、D、变异、遗传和选择2、在植物生长的早期阶段,根据某些特征,特性,预测开花后的某些性状,以预先淘汰不良类型的选择方法是(A)A、相关选择B、评分比较选择C、混合选择D、芽变选择3、下列关于我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C)A、物种丰富B、分布集中C、野生花卉少D、特点突出4、下列木本植物中,哪一项不属于原产我国的珍稀植物(B)A、水杉B、日本冷杉C、银杉D、台湾杉5、诱变剂的浓度与处理时间(B)A、成正比B、成反比C、不成比例D、以上选项均错6、1993年,天津水上公司将菊花“风流潇洒”的芽变枝条培育出新品种“玉凤还巢”这里成功采用的育种方法是(D)A、引种B、杂交育种C、辐射育种D、芽变选种7、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独有种质资源的是(A)A、泡桐B、猕猴桃C、油杉D、石楠8、蔷薇曾经出现无刺的芽变,但无刺枝条上采种繁殖,后代全部有刺。

(完整版)《遗传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完整版)《遗传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普通遗传学》试题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连锁遗传图:描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和相对距离的数轴图叫连锁遗传图,又称遗传图谱。

2 二价体与二倍体:联会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二价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称为二倍体3颠换与转换:指DNA分子中一种嘌呤被另一种嘌呤替换,或一种嘧啶被另一种嘧啶替换的突变方式;颠换:指DNA分子中的嘌呤碱基被嘧啶碱基替换,或嘧啶碱基被嘌呤碱基替换的突变方式4异固缩:同一染色体上异染色质与常染色质的不同步的螺旋现象。

5重叠作用5重叠作用:两对独立的基因对表现型产生相同的影响,它们中若有一对基因是纯合显性或杂合状态,表现一种性状(显性);都为纯合隐性时,则表现另一种性状(隐性),从而使F2呈现15:1的表现型比例。

6操纵子:功能上相关的成簇的基因,加上它的调控的部分定义为操纵子。

7转座因子:又称移动基因,跳跃基因,它可以从染色体基因组上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甚至在不同的染色体之间跃迁。

8无融合生殖:指不经过雌雄性细胞结合,但由性器官产生后代的生殖行为,它是介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之间的一种特殊生殖方式;或者说是有性生殖的一种特殊方式或变态9母体遗传即细胞质遗传,由于细胞质基因所决定性状的遗传现象与规律,有性生殖生物细胞质遗传物质通常来自于母本;母性影响属于细胞核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由于后代个体的性状表现由母本基本型决定,因而在某些方面类似于母体遗传。

10杂种优势:两个遗传型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第一代(F1)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比其双亲优越的现象。

二、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1 栽培大麦(2n=14)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具有的染色单体数目为(C)A. 14条B. 7条C. 28条D. 42条2遗传学上把同一植株上的自花授粉或同株上的异花授粉称为( D )A.杂交B.回交C.测交D.自交3在下列各种基因型中,哪一种能产生8种类型配子(B)。

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五:利用植物雄性不育性.

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五:利用植物雄性不育性.

利用植物雄性不育性生产杂种种子雄性不育是指雄性器官发育不良,失去生殖功能,导致不育的特性。

雄性不育性在植物界普遍存在。

据Kaul(1988)报道,已经在43科162属617个物种及种间杂种中发现了雄性不育,其中包括玉米、水稻、小麦、高粱、油菜、棉花等主要农作物。

雄性不育可以作为重要工具用于各种作物的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特别是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的杂种优势利用,更是把雄性不育作为最重要的途径。

当杂交母本获得了雄性不育性,就可以免去大面积繁殖制种时的去雄劳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杂种种子质量,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植物雄性不育性的分类(一)质核互作雄性不育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是受细胞质不育基因和对应的细胞核不育基因共同控制的不育类型,常被简称为胞质不育(CMS)。

当胞质不育基因S存在时,核内必须有相对应的隐性不育基因rr,个体才表现不育。

在杂交或回交时,只要父本核内没有显性可育基因R,则杂交子代一直保持雄性不育,表现细胞质遗传的特征。

如果细胞质基因是正常可育基因N,即使核基因是rr,个体仍然正常可育;如果核内存在显性可育基因R,不论细胞质是S或N,个体均表现育性正常。

按照细胞质中有可育基因N或不育基因S,细胞核中有显性可育基因RR,隐性不育基因rr,杂合基因Rr,质核结合后将会组成6种基因型(表10-1)。

6种基因型中只有S(rr)一种不育,具有这种基因型的品系或自交系就称雄性不育系,简称不育系(A)。

它由于细胞质基因体内生理机能失调,以致雄性器官发育不良没有生殖能力,但它的雌蕊是正常的,可以接受外来花粉而受精结实。

其余5种基因型都是可育的,如果以不育型为母本,分别与5种可育型杂交将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表10-1 质核互作的6种遗传结构细胞核基因细胞质基因RR Rr rr N(可育)N(RR)可育N(Rr)可育N(rr)可育S(不育)S(RR)可育S(Rr)可育S(rr)可育(1)S(rr)×N(rr)→S(rr),F l全部表现不育,说明N(rr)具有保持不育性在世代中稳定传递的能力,具有N(rr)基因型的品系或自交系称雄性不育保持系,简称保持系(B)。

《家畜育种学》试题与答案

《家畜育种学》试题与答案

《家畜育种学》试题与答案《家畜育种学》试题(A)闭卷适用专业年级:动物科学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本试题一共5 道大题,共 4 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题号一二三四五阅卷人题分 30 15 15 20 20核分人得分注:1.答题前,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请把选择题的答案填入下表: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选择差除以该性状的标准差称为( )。

A 留种率B 选择反应C 世代间隔D 选择强度2. 伴性快羽公鸡与伴性慢羽母鸡交配后,子一代的母雏为( )。

A丝羽型 B 慢羽型 C 常羽型 D 快羽型3. 选择指数法是针对( )性状的选择方法。

A 单一B 质量C 抗病D 多个4. 发源于一头优秀种公畜的畜群称为( )A 单系B 品族C 近交系D 群系5. 核心群取得的遗传改进扩展到商品群是通过( )实现的。

A 繁育体系B 杂交C 选择D 繁殖6. 下列交配类型中,属于种间杂交的组合是( )。

A 太湖猪×长白猪B 水牛×黄牛C 马×驴D 山羊×绵羊7. 下列那种措施是防止近交衰退最有效的措施( )。

《家畜育种学》试卷第 1 页A 异质选配B 选择+淘汰C 环境控制D 后裔测定 8. 下面哪个因素不会影响选择反应( )。

A 遗传变异B 选择强度C 世代间隔D 留种率9. 在下列品种中,属于原始品种的是( )A 藏鸡B 新疆细毛羊C 荣昌猪D 四川白鹅10. 一般配合力的遗传基础是基因的( )效应。

A显性 B 上位 C加性 D 互作11. 纯合的相同等位基因来自同一个共同祖先的概率称为( )。

A 亲缘系数B 近交系数C 相关系数D 回归系数12. 如果A与B两个体间的亲缘系数是20%,且这两个个体均非近交个体,则这两个个体交配所生后代的近交系数是( )A 40%B 10%C 20%D 12.5% 13. 在下列品系中,采用杂交的方法建立的品系是( )。

育种学名词解释

育种学名词解释

】、.杂交育种亲本选择的一般原则(1)亲本优点多,主要性状突出,缺点少又较易克服,双亲的优缺点能互补(2)选择当地推广的优良品种作杂交亲本之一(3)双亲亲缘关系远,遗传差异大(4)目标性状遗传力高,注意性状间的相关性(5)亲本的一般配合力要高从品种选到的自交系称为第一环系,从杂交后代中选到的自交系称为第二环系。

1、综合品种:由两个以上具有高配合力的自然系、无性系或改良系按一定方式相互杂交、混合育成,并通过自然随机授粉来维持的品种,又称合成品种、复合杂种品种等。

2、单性结实:一种无融合生殖。

是在卵细胞没有受精,但在花粉的刺激下,果实也能正常发育的现象。

3、纯系:通过单株选择或连续自交所产生的后代,在表现型和基因型上都表现一致,一般称为纯系。

4、引种:指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或作物的新品种,以及各种种质资源,在本地区通过试种鉴定,从中选出适应于本地栽培的品种,直接用于生产;或者利用它们的某些优良性状,作为育种原始材料,加以间接的利用。

5、一般配合力:指一个被测系(自交系、纯系等)在一系列的杂交组合中平均产量(或其他经济性状)的表现,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决定。

6、远源杂交:亲缘关系比较远的亲本之间的杂交,一般指植物分类学上不同种、属、甚至科之间的杂交。

7、杂种优势: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后,所产生的杂种一代在生长势、抗逆性、适应性、产量等方面比亲本能优越的现象。

8、生理小种:病原菌的种或变种杂内在形态上相似,但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病理或其他特性上有差异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群,称为生理小种。

9、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对植物组织进行培养的过程。

10、基因工程:指在体外将核酸插入病毒、质粒或其他载体分子,构成遗传物质的新组合,并使之渗入到原先没有这类分子的寄主细胞内,而能持续稳定地繁殖。

1、综合品种: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具有高配合力的自交系、无性系或改良群体按一定方式相互杂交、混合育成,并通过随机授粉来维持的品种。

10个饲用玉米群体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10个饲用玉米群体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试 验 。试验 采 用 完 全 随 机 区 组 设 计 , 3次 重 复 , 2
成一 般配 合力 和特 殊 配 合 力 的分 析 , 根 据 特 殊 并
配合 力效 应值 确定群 体与 自交 系间 的杂种 优势模
式。
2 结 果 与分 析
2 1 杂 交 组 合 各 性 状 的 方 差 分 析 .
基金 项 目 : 津 市 农 科 院 院长 基 金 项 目“ 质 高 产 饲 用 玉 米种 质 的创 新 研 究 ” 0 0 7 。 天 优 ( 8 0 ) 作者 简 介 : 辰 军 (9 3) 女 , 夏 人 , 楼 17 , 宁 副研 究 员 , 主要 从 事 玉 米 遗 传 育 种 工 作 。
收 稿 日期 : 0 2 0 — 3 2 1 — 22
以小 区调查 数据 的均值 为单 位 , 4 个 杂交 对 0
组 合 9个农 艺 、 济性 状进 行 方差 分 析 ( 2 , 经 表 ) 可 以看 出 , 除穗 行数 差异 不显 著外 , 长 、 穗 秃尖 长 、 穗 粗 、 粗 、 高 、 位 高 、 粒重 、 区产 量均 达极 轴 株 穗 百 小
行 区 , 距 0 6m, 长 6 8r 。成 熟后 每小 区取 行 . 行 . l l 中间 1 0株 调查穗 长 、 秃尖 长 、 行数 、 粗 、 粗 、 穗 穗 轴 株 高 、 位 高 、 粒 重 、 区 产 量 等 资 料 [ 。用 穗 百 小 2 ] D S和 Exe 软件 完 成 , 验 各 基 因型 间 的差 异 P cl 检 显 著性 , 确认 F值 显 著 或 极 显 著 后 , 一 步 完 在 进
关 键 词 : 用 玉米 群 体 ; 种 优 势 ; 饲 杂 配合 力
饲用玉米 , 即青贮 玉米 , 果 穗 、 叶都 可 用 其 茎 作 饲料 , 有 生 物 产量 高 、 具 营养 丰 富 的特 点 , 全 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杂种优势利用


第一节 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杂交亲本

• • •
第三节 杂交方式
第四节 第五节 杂交效果预测 配合力的测定
第六节 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效果的途径
第一节 杂种优势的概念和意义
• 概念:
– 不同种群个体杂交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和 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 平均值的现象。
• 表现:
– 生活力、耐受力、抗病力和繁殖力提高,饲料利 用率加强和生长速度加快;群体均值提高。
• 产生原因:
– 显性学说、超显性学说、遗传平衡学说
二、杂种优势度量
• 杂种优势值: H F1 P ;
• ( F1 为杂一代均值,即杂种组平均值;
P 为亲本种群均值,即亲本纯繁组均值)
即杂种优势率(%): • 杂种优势率:
• 选优:
– 通过选择,使亲本种群原有优良、高产基因的频率尽可
能增大。
• 提纯:
– 通过选择和近交,使亲本种群在主要性状的纯合子基因 型频率尽可能增加,个体间差异尽可能减小。
• 亲本群的类别:
– 品种、品系
杂交亲本的选择
(一)对母本的要求:
1、数量多、适应性强; 2、繁殖力高、母性好、泌乳力强的品种或品系; 3、不影响杂种生长速度的前提下,体格不要求太大;
(二)对父本的要求:
1、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品质好;
2、父本群类型与对杂种的要求相一致;
3、数量要求少,故适应性和种源问题放在次要地位;
第三节 杂交方式
• A、二元杂交(单杂交);
• B、三元杂交;
• C、回交: • D、双杂交(四元杂交); • E、轮回杂交:
– 几个种群轮流作为父本杂交(见后);
体的选择以杂交后裔测验为主。
• 3、杂种的培育:注重饲养管理条件的提供
第四节 杂交效果预测
• 主要影响因素和预测依据:
1、杂交种群的平均加性基因效应; 2、种群间的遗传差异; 3、性状的遗传力;
4、种群的整齐度:反映成员纯合性和遗传差异
5、母体效应; 6、长期与外界隔绝的种群间杂交,杂种优势较大;
– C、目的性要明确; – D、同一地区内集中进行比分散进行更节省
• 配合力测定的方法:
– A、完全双列杂交、
– B、 不完全双列杂交; – C、正反循环双列杂交
第六节 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效果的途径
一、认真做好组织工作:
– (一)制定计划积极推广:
– (二)建立健全繁育体系:
• 为开展整个地区的杂种优势利用工作,建立的一 套合理的组织机构。
一整套综合措施。
三、配合力
• 配合力:
– 种群通过杂交能够获得的杂种优势程度,也即 杂交效果的好坏和大小。
• 种类:
– 一般配合力;
– 特殊配合力:

• 一般配合力:
– 一个种群和其它各种群杂交能获得的平均效果。 其遗传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
• 反映的是杂交亲本群平均育种值高低,主要 依靠纯繁选育提高。对遗传力高的性状提高 比较容易;反之,遗传力低的性状,一般配 合力不易提高。
• 特殊配合力:
– 两个特定种群间杂交所能获得超过一般配合力的
杂种优势。其遗传基础是基因的非加性效应。
• 反映的是杂种群平均基因型值与亲本平均育
种值之差,其提高主要依靠杂交组合的选择。
遗传力高的性状,各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不会
有很大差异;遗传力低的性状,特殊配合力
可有很大差异,因而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第二节 杂交亲本
三、合理利用现有杂种
• 对已有杂种的利用可以提高生产性能。
• 其利用主要可作为母本,进行轮回杂交 • 也可以现有杂种为基础,培育大量专门化品
系,准备为选育提供杂交亲本。
二、大力开展系间杂交
• (一)品种间杂交的缺点:
1、品种培育难度大,品种间杂交受限制; 2 、品种范围大,分布广,故提纯工作不利进行, 影响杂种优势利用; 3、品种形成慢,种群周转慢; 4、品种培育需各场协作,环境条件不易控制。
• (二)大力开展系间杂交的根据:
1、品系培育比品种培育快;
2、品系范围较小,种群的提纯比较容易; 3、品系形成快,能快淘汰,多淘汰; 4、品系的培育在一个场内就可进行。
– 4、配合力测定应在与推广地区相仿的饲养管理条件下 进行。
– 5、重复实验时条件应该相同。
– 6、尽量压缩测定任务,可不测的组合尽量不测。
• 压缩测定任务的方法
– A、根据资料分析和遗传学知识估计与目的要求相差 太远的组合可不测;
– B、适合做母本的就做母本,适合做父本的就做父本, 不必每种组合都进行正反交;
A、地理交通上的隔绝; B、繁育方法上的隔绝: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闭锁群繁育;
7、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预估;
第五节 配合力的测定
• 注意事项:
– 1、各种性状都可进行配合力测定;
– 2、每次试验必须有全部亲本的纯繁组做对照,各组条 件控制一致;
– 3、注意试验组与对照组群体的代表性,减小取样误差;
• 故要求亲本种群本身标准差小,且每组有一定含量,太少没有 代表性。
– 4、每代交配双方都有相当大差异,始终能产生一定的杂种 优势。
• 缺点:
– 1、要代代变换公畜,即使发现杂交效果较好的公畜也不能 继续使用;
– 2、配合力测定较难,特别是第一轮回的杂交;
杂交应该注意的问题
• 1、经济杂交不考虑后代亲缘关系,故尽量减 少公畜头数,以增加整齐度;
• 2、杂交时必须对公畜个体选择,杂交公畜个
• F、顶交:
– 近交系公畜与无亲缘关系的非近交系母畜交配。适用 于近交系杂交。
轮回杂交:两元、三元、多元轮回杂交
• 优点:
– 1、除第一次杂交外,母畜始终是杂种,有利于利用繁殖性 能的杂种优势;
– 2、对单胎家畜,需较多母畜,可利用杂种母畜;
– 3、每代只需引入少量纯种公畜,不需维持几个纯繁群;
• 为便于各性状间比较,杂种优势转化为相对值,
F1 P H (%) 100 P
杂种优势产生的关键:
– 1、是否对亲本群体选育提纯; – 2、亲本群基因频率的差异大小; – 3、亲本是否含优质高产基因;
– 4、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是否明显
• 杂种优势利用:
– 也称经济杂交,既包括纯繁,又包括杂交,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