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合集下载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什么关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什么关系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统一性,主要表现在第一,财政政策与货市政策都是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手段,都是为促使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保持平衡,并以此来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能够得到顺利实现,因此两者进行宏观调控的总目标是一致的;第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与社会资金运动相联系,共同调节再生产资金的循环,制约社会资金流量和流向;第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都要通过控制超越当年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达到货币供应量的稳定第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同属需求管理政策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着相当大的互补性,必须保持密切的相互配合.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每一政策都会受其政策功能及实施范围的限制而难以产生全面的效应,而且在实践中还可能产生政策手段之间的相互掣肘和抵触,如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当财政实施扩张政策而货币实施紧缩政策时,它们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作用会产生相互抵消,反之亦然: 又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时会产生联动效应。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有可能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又有可能引起财政预算的不平衡。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性第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范围的不同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税收增减,发行国债,调整支出规模和结构来实现的,其主要在分配领域实施调节,通过分配领域进而影响生产领域。

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则主要是通过影响流通中的货币量来实现的,其调节行为主要发生在流通领域,并通过流通领域影响生产领域。

第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上,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强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有结构特征。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政府用于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两者在调控对象、执行部门等方面是不同的。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例如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价格手段(降息/加息)或者数量手段(提高/降低准备金率)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相关政府部门(如中国的财政部、发改委等)通过调节税率或者提高/降低政府开支(例如建设公共设施)等影响宏观需求或供给的政策。

1、制定政策的主体有差别。

财政政策主体是政府,货币政策主体是一国货币当局(一般为中央银行)。

2、政策目标有区别。

虽然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都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目标,但各有侧重。

货币政策侧重于货币稳定,而财政政策多侧重于其他更广泛的目标。

在供给与需求结构的调整中,财政政策起着货币政策所不能取代的作用,调节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

在调节收入分配公平方面,货币政策也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只能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手段来解决。

3、政策手段有区别。

财政政策主要手段是税收、政府公共支出、政府转移支出;货币政策主要手段是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信用控制等。

它们在其特性、运作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4、政策时滞不同。

政策时滞是指从发生问题、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行动到政策产生效果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任何政策都存在着时滞问题,时滞越短,政策当局越能够对有关情况做出及时反应,政策越能及时发挥作用。

按照不同阶段政策时滞可划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从发生问题到政策当局意识到应该采取措施,到政策制定并开始执行所需要的时间。

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较短。

而要变更财政政策手段如公共支出、税收等则需要通过冗长的立法程序。

外部时滞是指从政策开始执行到政策对目标发挥作用之间需要的时间。

相对来说,财政政策的外部时滞较短,而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货币供给量、利率来间接地影响微观组织的经济活动。

5、对利率的影响不同。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有哪些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有哪些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有哪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政府用于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两者在调控对象、执行部门等方面是不同的。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指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具体措施;货币政策也称金融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货币流通的组织、管理政策。

内容不同。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化,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投资的多少等;货币政策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三部分构成。

类型不同。

根据对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财政政策一般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两种类型。

扩张性财政政策即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增长,减少失业,使经济得以较快发展;紧缩性财政政策则指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来抑制总需求,从而降低通货膨胀率。

而我国在2005年实行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则不属于以上两种类型,它是既有扩张又有紧缩的松紧适度的财政政策。

从总量调节出发可以把货币政策分为均衡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三种类型。

均衡性货币政策是保持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要量的大体平衡,功能是促使和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扩张性货币政策是使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需要量,功能是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和经济的较快发展,但有可能会形成通货膨胀或使已有的通货膨胀加剧;紧缩性货币政策是使货币供应量小于流通中对货币的需要量,功能是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但也可能会抑制生产的发展,导致经济停滞。

我国近几年来实行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属于以上类型,而是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在操作层面上或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或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

政策的制定者不同。

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制定的。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的指导原则进行规划财政,以财政的支出以及变动税收的政策来进行调节。

而货币政策,指的是政府或央行所采取的影响经济活动的措施。

那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是什么呢?本期乔布简历的小编就为大家来讲解一下。

财政一般是由政府支出、税收政策等,主要是由政府(财政部)制定的,而货币政策,主要运用的是利率、货币发行量、存款准备金率等,主要是中央银行(人民银行)制定的。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本是不同的两个个概念,但都是宏观调控的一种。

具体的区别如下:
1、分主体:负责财政政策的主体部门是财政部;而制定货币政策的主体则是中国人民银行。

2、看对象:财政政策针对的是税利等;货币政策针对的是纸币。

3、看关键词:财政政策一般会出现税收、税率、财政收入与支出、国债等;货币政策一般会出现利率(存、贷款)、存款准备金率、汇率、币值变化等。

此外,货币政策是从改变市场上钱的多少这个角度上来调节经济的。

比如,央行觉得市场上货币过多,造成物价上涨等毛病,就发行行票、国债,提高利率和保证金率。

这样就有效回收了部分货币,让市场有序发展。

财政政策是从调节实体经济的总共给与总需求的角度上来说的。

比如,国家觉得现在出口不景气,国内经济有下滑的危险,于是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就拉大了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相信有了乔布简历的小编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解释,大家现在已经基本清楚了。

本文来源
找工作/knowledge/articles/562897d80cf27f62096c844b。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区分和例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区分和例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区分和例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的两大调控工具,二者存在一些显著的区别,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联系。

财政政策的含义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
节总需求,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当经济出现衰退时,政府会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

而在经济过热时,政府会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

货币政策的含义则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中央银行通常通过调节利率的方式影响经济。

在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可能会降低利率,鼓励投资和消费;而在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能会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

此外,两者的性质也有所不同。

财政政策有很强的行政色彩,借助国家权力进行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

而货币政策则更多借助于经济手段,例如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间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尽管两者存在差异,但在某些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可以搭配使用。

例如,在应对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同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更有效地刺激总需求。

总的来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物价稳定、就业充分等宏观经济目标。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运用这两种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区别:(1)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2)内容不同。

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

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

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1.财政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不同。

财政政策更多地偏重于公平。

财政政策是影响和制约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环节,它的主要责任是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调节各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差别,保持适当合理的分配差距,以防止过度的收入悬殊,并从收入和支出两部分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形成。

货币政策则更多地偏重于效率。

货币政策的实施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主要是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来影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进而引导资源流向效益好的领域。

2.从两种政策调节的方式和途径看,财政政策可以由政府通过直接控制和调节来实现,如要控制总需求,可通过提高税率,增加财政收入,压缩财政支出,特别是基本建设支出等措施,可立见成效;而要刺激需求,则可通过减税,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等手段较快实现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首先是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调节手段,调节存款准备金和对商业银行贷款数量,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行为。

若抑制总需求则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及再贴现比率,若刺激总需求则降低比率,商业银行则立即做出反映,相应调整对企业和居民的贷款规模,影响社会需求,从而利于政策目标的实现。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1。

目标对象不同,货币政策是针对整个经济体系,而财政政策主要是国家调控某些领域;2。

实施方法不同,由于财政与生俱来就带有公共性质,因此在运行中必然要强调公平、效率等原则;货币政策则不需要,它只通过信贷活动影响经济。

3。

调节机制不同,财政政策实际上是根据需求管理政策为其基础的;相反,货币政策所采取的工具可能是直接干预市场流通过程。

4.资金筹集方式不同:财政收入是以税收形式或者利润上缴形式而取得;而货币政策往往是以银行存款准备金形式、透支证券或发行债券的形式。

5.支出作用时间长短不同:一般情况下财政具有稳定性特点;而货币政策却表现为灵活性。

6.适用范围不同:财政适用于整个社会产品的分配,从宏观角度考察这种分配,其结果也服务于宏观经济;但货币政策并没有这样严格的界限。

扩展资料货币政策的功能包括:1.确保充足的商业银行体系是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市场繁荣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新的“竞争压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大多数西方央行已被迫降低了其规模并转向较小的监管风险和市场约束更加明显的区域。

尽管在我们看来央行还可以继续保持自己的巨型系统,但事实上它们仍在衰退和萎缩。

为什么他们选择这条道路?很简单,它们认识到如果不改变操作框架并允许其部门的扩张,那么他们最终将失去政府支持,除非他们保留他们的优势地位。

货币政策工具不仅应当帮助政府重振私营企业,而且还应当保护消费者免受商业周期波动的打击,尤其是在目前的技术环境中。

例如,这项规则阻止政府试图推迟纳税日期,使劳动力供给在潜在失业时无法回复,从而鼓励劳动力市场参与者,即雇员和消费者,延缓技术进步速度。

同样,财政政策需要在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根据国际经验,实施正常的积极财政政策措施可以起到刺激投资、扩大内需、降低成本的效果。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内涵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

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

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财政政策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旨在复苏经济,降低失业率,解决社会需求不足;二是紧缩性财政政策,旨在抑制社会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三是介乎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之间的中性财政政策,不干扰市场机制的作用,多在经济运行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又存在结构性矛盾的条件下实行,其核心是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货币政策也可分为三类:一是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通货膨胀情况下,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减少信贷规模等方式来减少货币供应量的政策;二是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经济萧条时采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率、扩大信贷规模等手段来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政策;三是稳健(中性)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在社会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经济运行较为稳定的情况下采取货币供给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政策,其主要目标是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抑制通货膨胀,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和保持物价的稳定。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1、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财政政策对经济发生作用的过程,称为财政政策传导机制,表明财政政策影响产品市场的总需求,总需求影响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影响货币市场上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又影响利率,利率最后影响产品市场上的投资与总需求。

以政府购买支出增加为例,其作用过程可用符号表示为:G(政府支出)↑→AD(总需求)↑→Y(国民收入)↑→L(货币需求)↑→i(利率)↑→I(投资)↓→AD(总需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1、通货紧缩: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

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意味着消费者购买力增加,但持续下去会导致债务负担加重,企业投资收益下降,消费者消极消费,国家经济可能陷入价格下降与经济衰退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的严峻局面。

通缩的危害表现在:物价下降了,却在暗中让个人和企业的负债增加了,因为持有资产实际价值缩水了,而对银行的抵押贷款却没有减少。

比如人们按揭购房,通缩可能使购房人拥有房产的价值,远远低于他们所承担的债务。

2、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根据经济变化的征兆来调整政策取向,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货币政策偏向扩张;当经济出现过热时,货币政策偏向紧缩。

这种政策取向的调整,最终反映到物价上,就是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目前中央银行执行的货币政策,核心内容包括:一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二是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引导贷款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三是执行金融稳定计划,发挥货币政策保持金融稳定的作用;四是在发展货币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货币政策工具改革,实现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

一、什么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①含义不同: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运用税收、债务等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增减变动以调节经济活动总水平的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增减货币供应量。

②涉及的机构不同:财政政策主要涉及财政税务部门;货币政策主要涉及金融机构。

(2)联系①两者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手段相同)②两者都是为了达到社会总供求平衡(目标相同)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两种,一种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即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另一种是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即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指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具体措施;货币政策也称金融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货币流通的组织、管理政策。

2内容不同。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化,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投资的多少等;货币政策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三部分构成。

3类型不同。

根据对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财政政策一般可分为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两种类型。

扩张性财政政策即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增长,减少失业,使经济得以较快发展;紧缩性财政政策则指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来抑制总需求,从而降低通货膨胀率。

而我国在2021年实行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则不属于以上两种类型,它是既有扩张又有紧缩的松紧适度的财政政策。

从总量调节出发可以把货币政策分为均衡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三种类型。

均衡性货币政策是保持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要量的大体平衡,功能是促使和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扩张性货币政策是使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需要量,功能是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和经济的较快发展,但有可能会形成通货膨胀或使已有的通货膨胀加剧;紧缩性货币政策是使货币供应量小于流通中对货币的需要量,功能是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但也可能会抑制生产的发展,导致经济停滞。

我国近几年来实行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属于以上类型,而是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在操作层面上或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或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

4政策的制定者不同。

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制定的。

联系①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

②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

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局面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
财政主要是通过政府支出、税收政策等,主要是由政府(财政部)制定的,货币政策主要是运用利率、货币发行量、存款准备金率等,主要是中央银行(人民银行)制定的。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个概念,都属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但财政政策不包括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
(1)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2)内容不同。

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

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

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政府用于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两者在调控对象、执行部门等方面是不同的。

1.财政政策(1)概念: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方向和数量的确定,及其对数量的增减变化的调整来调节社会总需求。

如税收、债券、社会保障金发放、财政收入和支出等。

(2)应用指导: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①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指增加税收、减少债券发放、减少财政支出,抑制消费需求。

②积极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增加国债、扩大财政支出,刺激需求、扩大财政赤字。

③稳健的财政政策: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

2.货币政策:(1)概念: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等对货币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措施。

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再贴现率、市场业务等。

(2)应用指导: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①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增加储蓄、提高存款准备紧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控制货币信贷、抑制投资和消费、抛售证券。

②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存款储蓄、降低存款准备紧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买进证券。

③稳健的货币政策:介入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中间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服从服务于改革开放发展大局,服从服务于中央宏观调控大局。

3、两者的联系和区别联系:(1)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

(2)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

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局面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改变税法或采用增税等财政政策都需要时间,这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及时性。

区别:(1)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一、区别1、两者的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

2、两者采取的方式不同。

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率、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

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银行准备金率政策、央行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则属于货币政策.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财政机关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直接制定的。

二、联系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政策。

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

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

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

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

它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

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1.在储蓄动员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扩张和货币供给扩张是有内在协调性的。

什么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什么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什么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与联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

它们在目标、工具和运作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区别,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与联系对于我们理解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机制,以及对应的经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1. 目标不同财政政策的目标主要是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社会公平、改善收入分配和提高就业水平等。

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运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是维护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来影响市场利率、信贷总量以及金融市场的运行,从而实现物价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2. 工具不同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调整政府支出、税收和债务来影响经济运行。

政府通过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增长,通过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来抑制经济增长。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发行债务来融资,影响市场利率和信贷总量。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来影响经济运行。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市场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市场的货币供求关系,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

3. 实施主体不同财政政策的实施主体是政府,政府对经济运行承担主要责任。

政府通过预算编制、改革政策等手段来实施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的实施主体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负有主要责任。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实施货币政策。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联系1. 共同目标尽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目标上存在差异,但它们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服务,协同作用于经济运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2. 相互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一方面,财政政策的实施对货币政策的实施产生影响。

例如,政府通过增加政府支出,会带动经济活动,增加货币需求,对货币供给和利率产生影响。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联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联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联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二者各有侧重,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联系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联系一、区别1、两者的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2、政策的制定者不同。

财政政策是由国家财政机关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直接制定的。

3、政策目标有区别。

虽然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都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目标,但各有侧重。

货币政策侧重于货币稳定,而财政政策多侧重于其他更广泛的目标。

在供给与需求结构的调整中,财政政策起着货币政策所不能取代的作用,调节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

在调节收入分配公平方面,货币政策也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只能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手段来解决。

4、调节的范围不同。

财政收支及其政策体现政府职能的各个方面,其调节范围不仅限于经济领域,也涉及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货币政策主要处理商业性金融系统功能边界内的事务,其调节范围基本上限于经济领域(当然,可以由经济领域间接传导到其他领域)。

5、调节的侧重点不同。

虽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对总量与结构发生调节作用,但财政政策相对于货币政策而言带有更为强烈的结构特征,因为财政收入按不同项目与不同规定来组织,可以直接调节不同地区、部门、企业及个人的收入水平,财政支出按资金性质与用途来安排,可以直接调节产业结构、部门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财政政策对总量的调节,则主要是以政府收支及其乘数作用影响社会总资金运动的全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1、两者的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

2、两者采取的方式不同。

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率、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

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银行准备金率政策、央行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

财政政策是由国家财政机关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直接制定的。

二、联系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政策。

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

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

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

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

它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

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1.在储蓄动员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扩张和货币供给扩张是有内在协调性的。

财政支出扩张刺激需求,扩张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发债实现储蓄动员;二是向中央借款,转而投入实体经济,增加总需求。

货币供给扩张刺激需求,扩张也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发基础货币,二是通过降低利率实现储蓄动员,增加派生货币。

显然,从结构角度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有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特别是在储蓄动员方面,在储蓄规模既定的条件下,两者的效应不可能同步、同等程度实现。

同时启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者都在“争夺”储蓄资源,都有可能引起基础货币供给扩张。

在增发货币方面,理论上讲,两者可以同等
程度放大,但问题是谁也无法承受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

因此,货币供给的扩张会对财政支出扩张客观上起到限制作用。

贷款增长幅度反映的是间接融资的储蓄动员效应的放大程度。

现在我国的储蓄动员由于股票市场低迷、严控企业发行,起主导作用且操作简便的就是银行信用扩张。

对财政来说,贷款增长会压缩国债发行空间。

对高利润追求的本性使得机构投资者不会过多持有国债,银行当然也乐于放款。

所以,不能认为财政扩张支出时发行国债没有硬障碍。

而且,货币供给扩张时,资本市场会被激活,大量资金会流入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

另外,近年来我国居民资金来源结构已发生变化,消费信贷成为居民重大支出的资金来源。

从今后趋势看,房价如果下调,购房者会借低利率之机介入房市,此时,房贷规模自然膨胀。

这些因素,实际上都是储蓄动员,当然会压缩国债发行的空间,也会抬高国债发行成本。

因此,在全面启动增长上,货币政策显然有作用空间。

货币政策的切入点是直接刺激市场投资需求,而市场主体积极性的强化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在货币供给扩张过程中,调低利率、放松贷款限制的直接效应是限制财政支出扩张。

2.财政政策具有结构特征,货币政策具有总量特征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能对总量和结构进行调节,但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强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有结构特征。

而货币政策的重点是调节社会需求总量,具有总量特征。

只有财政和货币两种手段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调配合,才能把政府配置资源和市场配置资源结合起来,做到在有效刺激需求的同时兼顾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目标的实现。

财政政策通过变动收入和支出来调节经济结构。

由于税负及支出规模的调整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分配关系,并受国家财力的限制。

因此,财政赤字或结余都不能太大,这使得财政政策对需求总量调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反,财政政策对社会供求结构的调整作用要大得多。

市场机制可实现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但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为了减少资源浪费,需要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干预。

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的调节主要表现在:通过扩大或减少对某行业的财政投入,来“鼓励”或“抑制”该行业的发展。

即使在支出总量不变的条件下,政府也可通过差别税率和收入政策,直接对某行业进行“扶持”或“限制”,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和调节经济结构的效果。

货币政策扩张的优势在于既可充分调动存量货币,又可直接增发基础货币,这对投资和消费的扩张具有无可比拟的诱惑性。

其本质上是把更多的储蓄吸收过来注入到实体经济,反过来又使货币供应量按乘数效应增加。

从总需求扩张诱导的角度看,利率下调对投资主体和消费主体的吸引力最强。

我国现行制度基本不允许实施财政贷款,财政对投资的支持,要么是无偿拨款,要么是贴息,但这两者资金额都比较小,而且不可能大幅扩张,
因为财政支出主要是保公共产品供给。

货币供给扩张恰好打消了人们对财政资金的期望。

现在刺激总需求,从引导全社会投资和消费角度看,冲击力最大的还是货币供给扩张。

但货币政策调节社会供求结构和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方面的作用相对有限。

中央银行运用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利率、信贷规模、公开市场业务等各种工具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达到调节社会总需求。

可是,因为银行信贷资金是追求盈利的,其在带动资源配置方面要体现市场原则的基本要求,政府不能指望信贷资金能直接按照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投入预期收益率低的产业,特别是公共产品产业。

如果真有银行信贷资金做到了这一点,则其背后往往有财政的支持。

为了更好地解决社会经济结构矛盾和总量矛盾,必须根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要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经济结构,间接作用于经济总量;货币政策直接作用于经济总量,间接作用于经济结构。

从财政政策调节看,对总供给的调节首先反映为社会经济结构的调节,如财政运用税收、贴息和投资政策,引导货币流向新兴产业和瓶颈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对总需求的调节主要通过扩大或缩小财政支出,以结构调节为前提,以刺激和抑制社会总需求。

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投放货币和再贷款等手段控制基础货币量,通过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等控制基础货币乘数,以有效控制社会总需求。

同时,中央银行在控制社会总需求的基础上也会对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

一般来说,运用财政政策启动经济较为直接、迅速,对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较为明显,往往起的立竿见影的效果,适用于公共性和难以取得直接回报的项目。

货币政策需要通过商业银行以及整个金融体系间接作用于社会,其效果的显现通常存在着一定的时滞,适用于那些在比较短时间内能够得到直接回报的项目。

同时,为提高国际竞争力所需的技术改造和为解决所需的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不能靠财政手段,而要更多地依靠信贷手段的支持。

基础设施建设视其回报情况的不同,有的可用财政手段来启动,有的也可吸收非财政性的资金,包括信贷资金来实施。

正因为财政手段与货币手段各有长短,所以两者必须紧密配合,在实现社会供需总量平衡的前提下,加快社会供需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这样才能相互扬长避短,共同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稳定发展。

三结论
财政政策不是孤立的,我们应注意避免财政政策在作用的发挥上与货币政策发生冲突、相互抵销。

财政支出扩张究竟应该到什么程度,要受多种因素约束,可以把握的原则是让财政政策在货币政策作用不足的领域内发挥独特作用。

当货币政策已发挥出刺激需求作用时,可考虑压低财政支出扩张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