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丙转氨酶活性检测-课件PP讲义T(演示稿)

合集下载

血清转氨酶的活性测定PPT课件

血清转氨酶的活性测定PPT课件
4
急性传染性肝炎、血清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 期、肝硬变代偿期、阻塞性黄疸、心肌梗死; 急性胰腺炎、胆囊炎、风湿活动性心脏病及一 些对肝脏有毒害的药物如安眠药、麻醉药、锑 剂、砷剂等均可使转氨酶活性升高。 转氨酶升高原因 肝细胞受损伤,使细胞内 酶泄露,进入血液,从而引起酶活性升高。 (转氨酶水平在0—40之间是正常的。)
7
实验操作步骤
1、绘制标准曲线 取5支试管,如下表加入试剂,绘制标
准曲线
8
试剂,mL 对照 丙酮酸标准液 0
1 0.15
2
3
4
0.3
0.45 0.6
ALT底物液 0.6
0.45
0.30 0.10 0
0.1mol/L磷酸盐缓冲液
0.1
0.1
0.1
0.1 0.1
丙酮酸毫克 1
丙氨酸转移酶活力单位/dl=
ALT底物
0.6
0
37 ℃水浴30min (酶促反应)
2,4 -二硝基苯肼 1.0
1.0
ALT底物 0
0.6
水浴20分钟后加入再加入0.4MNaOH溶液2 mL,混匀,10
min/室温,于500nm处测量光吸收值。根据标准曲线查出样品的 ALT活力单位
10
实验操作步骤
3、结果分析计算 按照标准曲线查出样品的酶活力单位数
-------------2.5
*
---0.1
*
100
加入上述试剂后,37 ℃水浴5min ,各管在加入2,4 -二硝基苯肼
溶液0.5 mL,混匀,水浴20min,再加入0.4MNaOH溶液2 mL,混匀, 于500nm处测量光吸收值。
9
实验操作步骤
2、血清ALT测定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血清谷丙转氨酶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血清谷丙转氨酶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谷丙转氨酶 >>>
临床意义:
转为慢性肝炎。若黄疸加重,ATL反而降 低,即所谓的“胆酶分离”现象,常是肝 坏死的先兆。 (2)慢性肝炎、肝硬化、肝 癌等ALT活性轻度升高。 (3)胆道疾病、 心肌和骨骼肌损伤也可引起ALT升高。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谷丙转氨酶 >>>
正常值: (1)比色法测定:5~25卡门单位。
医学检验·各论 血清谷丙转氨酶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谷丙转氨酶 >>>
别名: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谷丙转氨酶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简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通常所称 谷丙转氨酶(CPT),存在于各组织细胞, 以肝脏含量最多,其次是心肌细胞内,血 清中酶活性很低。当这些组织病变,细胞 坏死或通透性增强时,细胞内酶释放入血, 使血清中ALT活性增高。血清ALT测定主要 用于肝脏病的诊断。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谷丙转氨酶 >>>
临床意义:
ALT测定对肝炎的诊断、疗效观察和 预后估计均具有重要价值。 (1)急性肝炎 显著升高,尤其对无黄疸、无症状肝炎的 早期诊断更有帮助,其阳性率高,阳性出 现时间较其他试验早,其活性的高低随肝 病的进展和恢复而升降,据此可观察病情 及预后。ALT持续处于高水平或反复波动, 表示病变仍在进行或
(2)连续监测法:成人5~40U/L(基质中含 P-5’-P时为8~50U/L)。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谷丙转氨酶 >>>
相关检查: 色氨酸耐量试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血 清天冬氨酶氨基转移酶同工酶、总蛋白 (TP)、血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测定ppt演示课件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测定ppt演示课件
意义】
肝细胞中含ALT最丰富,因此当肝脏疾病致肝细 胞受损伤时,ALT即大量释放入血液,致使血清 中ALT活性增高。测定ALT是检查肝功能的重要 指标之一。ALT显著增高见于各种急性肝炎及药 物中毒性肝细胞坏死,中等程度增高见于肝癌、 肝硬化、慢性肝炎及心肌梗塞,轻度增高则见于 阻塞性黄疸及胆道炎等疾病。骨骼肌损伤、多发 性肌炎亦可引起转氨酶活性升高。
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的 测定(改良赖氏法)
1
【目的要求】 1.掌握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的基本原理。 2.熟悉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的具体操作
方法。 3.了解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2
【实验原理】 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在37℃、
pH7.4的条件下,可催化基质(底物)液中 的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和丙酮酸:
5
取干净试管12支,按下表所示标号,要求各S管和U管进行双管平行操 作。先做对照管和测定管,在30min保温期间再做空白管和标准管。
6
【实验结果】 1.赖氏法测定ALT的标准曲线(即计量反应曲线) 在
坐标纸上以上表中An-A 0之值为纵坐标,相应的 酶活性的卡门氏单位为横坐标作图,即得赖氏法 测定ALT的标准曲线 2.标本中ALT活性结果 ⑴查标准曲线 利用测定所得的吸光度结果(AU- AB),便可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标本的ALT结果 ⑵计算 将实验测得的AU-AB 、AS 代入下面计 算公式,即可算得标本中ALT活性
7
【方法评价 】 ALT活性测定主要有两类。一是卡门氏(Karman)
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是酶促反应速率。其原理如 下: 由于NADH在波长340nm处有特异吸收峰,因此 ALT的活性可通过NADH的减少量,亦即通过 340nm吸光度的减少量间接作出定量测定。这一 方法特异性、准确性高。但是此法除要加入待测 酶ALT的底物外,还需要加入指示酶LDH及其辅 酶NADH,又需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因此不易为 一般临床化验室推广。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实验八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相关知识1. 酶活力:2. 酶活力单位(即酶含量的多少)国际单位 习惯单位:谷丙转氨酶在37度与底物作用30min 后,能产生2.5ug 的丙酮酸者为一个谷丙转氨酶活力单位 3.转氨酶4 谷丙转氨酶一、 实验目的1. 了解转氨酶的性质及临床意义 2. 掌握谷丙转氨酶活力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丙氨酸及α-酮戊二酸作用为谷丙转氨酶的作用底物,利用内源性磷酸吡哆醛作辅酶,在一定条件下及时间作用后测定所生成的丙酮酸的量来确定酶活力。

丙酮酸能与2,4-二硝基苯肼结合,生成丙酸-2,4二硝基苯腙,后者在碱性溶液中呈现棕色,其吸收光谱的峰为439~530nm ,可用于测定丙酮酸的含量。

α-酮戊二酸也能与2,4-二硝基苯肼结合,生成相应的苯腙,但后者在碱性溶液中吸收光谱为与丙酸-2,4二硝基苯腙的吸光度有差别,在520nm 波长比色时,丙酸-2,4二硝基苯腙吸光度高出3倍。

在520nm 处吸光度增加的程度与反应体系中丙酮酸与α-酮戊二酸的摩尔比基本上呈线性关系,故可以测定谷丙转氨酶的活力。

三、实验器材、试剂、材料 1. 新鲜猪猪脏2. 722型分光光度计、剪刀、吸管3. 标准丙酮酸溶液;谷丙转氨酶底物;0.1mol/L 磷酸缓冲液(pH7.4);0.02%2,4-二硝基苯肼;0.4mol/L NaOH 溶液2 +辅基为磷2 2 + + ‘ ‘四、实验操作步聚1.肝匀浆制备(1)将猪肝脏用生理盐水冲洗,滤纸吸干,称取肝脏0.25g,剪成小块,置于玻璃匀浆管内(或小研砵中),加入2.25ml预冷的pH7.40.1%mol/L磷酸缓冲液,制成10%肝匀浆。

(每四组1份)(2)吸取肝匀浆0.1ml于另一试管中,加入预冷的0.1mol/L磷酸缓冲液(pH7.4)4.9ml摇匀,为稀释肝匀浆(稀释50倍)(每四组1份)2.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每组做1份)取试管4支按下表加液五、实验结果与讨论2.每毫升稀释肝匀浆谷丙转氨酶活力单位(谷丙转氨酶活力计算:规定酶在37度与底物作用30min后,能产生2.5ug的丙酮酸者为一个谷丙转氨酶活力单位)3.每克肝脏谷丙氨酶的活力单位。

谷丙转氨酶活性检测

谷丙转氨酶活性检测
3. ALT底物液(含α-酮戊二酸2μmol/ml及DL-丙氨酸200μmol/ml) 取α-酮戊二 酸29.2mg,DL-丙氨酸7g ,用试剂1溶成100ml,在稀释到刻度前,以1mol /L NaOH调pH至7.4(因为转氨酶在pH7.3以下或7.6以上的环境中酶活性下 降),加数滴氯仿防腐。此液于冰箱保存可使用4天。
4℃保存。 ⑶将0.1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420ml和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80ml混和即
为0.1mol/L 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加氯仿数滴,4℃保存。
精品医学ppt
5
2. 标准丙酮酸(含丙酮酸2.0μmol/mL)
取标准丙酮酸钠10mg,用上述缓冲液准确定容为5批试剂的空白管吸光度上下波动不应超过0.015A,若有 超出,应仔细检查试剂与仪器方面的问题。
8.严重脂血、黄疸、溶血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血清标本 可增加测定的吸光度,测定这类标本应做血清标本对照管
精品医学ppt
12
七、酶活性单位的定义
* 1个卡门氏单位的定义是:在温度25℃,pH7.4,波长340nm,光径1cm
30 min,每生成2.5微克丙酮酸为1单位。
精品医学ppt
13
六、临床意义
化验介绍:
正常时,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以肝细胞 含量最多,心肌细胞中含量其次,只有极少量释放血中。所 以血清中此酶活力很低。
当肝脏、心肌病变、细胞坏死或通透性增加时,细胞内各 种酶释放出来,使血清中此酶活性升高。所以测定血清中此 酶的含量可作为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观察的依据。
的条件下,1ml血清使NADH的吸光度下降0.001的转氨酶活性。 * 国际单位:在最适温度(25℃)下,1分钟产生1μmol丙酮酸的酶量为1 个活性单位,即1IU=1umol/min。

实验十二谷丙转氨酶活性检测

实验十二谷丙转氨酶活性检测
○ 时间(min)
六、注意事项
1. 在测定SGPT时,应事先将底物、血清在37℃水浴中 保温,然后在血清管中加入底物,准确记时。
2. 标准曲线上数值在20~500U是准确可靠的,超过 500U时,需将样品稀释。
3. 转氨酶只能作用于α-L-氨基酸,对D-氨基酸无 作用。实验室多用α-DL-氨基酸(较L-氨基酸 价廉),若用L-氨基酸,则用量减半。
三、仪器与试 剂
* 仪器
1. 5×15cm试管、刻度吸量管。 2. 恒温水浴、离心机、721型分光光度计。
* 试剂
磷酸盐缓冲液 ⑴0.1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称取Na2HPO414.22g或Na2HPO4·2H2O17.8g溶
解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 000ml,4℃保存。 ⑵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称KH2PO413.61g溶解dH2O中,稀释至1000ml,
(2)其他疾病:
心肌梗塞及心功能不全导致肝淤血可使 ALT明显升高。骨骼疾病、多发性肌炎、 肌 营 养 不 良 均 可 使 A LT 活 性 升 高 。 某 些 药物或毒物如异菸肼、鲁米娜、四氯化 碳等可引起ALT活性升高。
参考值: 速率法:0-30IU/L
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的测 定有何临床意 义?
血清谷丙转氨 酶活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的基本原
01
理。 熟悉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的具体操
02
作方法。
了解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的临床意
03
义。
二、基本原 理
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在37℃、pH7.4 的条件下,可催化基质(底物)液中的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反应生成谷氨酸和丙酮酸:
严重脂血、黄疸、溶血和糖尿病酮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测定(改良赖氏法)ppt课件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测定(改良赖氏法)ppt课件

临床意义

ALT(GPT)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种组织中,但 在肝细胞中含量最多,当肝脏有病变,特别是 急性肝炎及肝细胞坏死是,血清中ALT活性显 著升高。在肝癌、肝硬变以及胆道疾病时,此 酶活性也可或轻度增高。另外,其他脏器或组 织的疾病,该酶活性也升高。
注意事项


1.不同血清对照管光密度基本相同,因此,同一批标本制作2~3个血清 对照管求其平均值即可,亦可用空白管代替对照管。对超过正常的标本 进行复查时,每份标本均应作对照管。 2.严重脂血症、黄疸或溶血的血清都能引起测定管OD值增加,因此,检 查此类标本时,应做血清对照管。 3.赖氏法标准曲线只到97卡门氏单位,其线性关系良好。超过此活力的 标本,应将血清稀释后再测定,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4.ALT底物液与2,4-二硝基苯肼液配置要准确,每次测定时空白管的 OD值上下波动不应超过0.015.如超出此范围应检查试剂及仪器等方面的 问题。 5.除了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再碱性溶液中能成腙外,α -酮戊酸亦 能与2,4-二硝基苯肼产生苯腙,两种苯腙的吸光度在520nm处有较大 差异,因此超过一定范围时,该方法所绘制的标准曲线呈抛物线。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 性测定(改良赖氏法)
关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转氨基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指的是一种α-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一种α-酮 酸上的过程。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脱氨基作用 的一种途径。其实可以看成是氨基酸的氨基与 α-酮酸的酮基进行了交换。
谷丙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是临床上进行肝功能测试的一个标 准,来确定肝脏是否健康。它也被叫做血清谷 氨酸丙酮酸转氨酶(serum glutamate pyruvate transaminase,简称SGPT)或丙 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简 称ALAT)。诊断上,基本上都是以“单位每 升”(U/L)为单位进行测量。

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的测定ppt课件

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的测定ppt课件

混匀,室温放置5min,在波长为505nm处比色,蒸馏水调“0”
【实验结果】
1.校正曲线的制备
以标准管各管的A值-“0”号管的A值,所得差 值与对应酶卡门氏单位作图,即成校正曲线。 2.测定管 测定管A值-对照管A值,根据所得差值,从校正
曲线查得标本中ALT的卡门氏单位。
参考值范围:5-25卡门单位
酸生成2,4-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条件下显红棕色,于波
长505nm处读取A值。 两种苯腙的吸收光谱曲线在500~520nm处差异最 大,丙酮酸苯腙的呈色强度是α-酮戊二酸苯腙的3倍,据 此可以计算出丙酮酸的生成量,后者与血清中的ALT的
活性浓度成正比。
【实验原理】

丙氨酸+ α-酮戊二酸
ALT
丙酮酸+谷氨酸
0.20 0.30
1.0mmol/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
0.5
0.5
0.5
0.5
0.5
混匀,37℃保温20min
0.4mol/L NaOH溶液 卡门单位
5.0
0
5.0
28
5.0
57
5.0
97
5.0
150
混匀,室温放置5min,在波长为505nm处比色,蒸馏水调“0”
取7支试管,按下表操作
卡门单位 加入物(ml) 血清 基质缓冲液 0.1mol/L磷酸盐缓冲液 2.0mmol/L丙酮酸标准液 基质缓冲液 1.0mmol/L 2,4-二硝基苯 肼溶液 基质缓冲液 0.5 0.5 混匀,37℃保温20min 0.4mol/L NaOH溶液 5.0 5.0 5.0 5.0 5.0 5.0 5.0 0.5 对照管 0.1 测定管 0.1 0.5 混匀,37℃水浴30min 0.1 0 0.50 0.5 0.1 0.05 0.45 0.5 0.1 0.10 0.40 0.5 0.1 0.15 0.35 0.5 0.1 0.20 0.30 0.5 0 0 28 1 57 2 97 3 150 4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实验教学教案首页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验证性)相关知识1.酶的提纯基本操作程序及基本原则2.酶的活力单位(IU)的定义及酶活力的测定(酶的定量测定)3.测定酶活力一般经如下几个步骤①选择适宜的一定浓度的底物。

②确定酶促反应的条件。

优化条件③将一定量的酶液和底物溶液混合,确定反应时间(因要测定酶促反应初速度)。

④反应到一定时间后取出反应液终止反应。

⑤测定产物的生成量。

⑥计算酶活力、酶的比活力。

4.酶的比活力--表示酶纯度的指标⏹每单位酶蛋白所含的活力单位数。

对固体酶:比活力=活力单位/mg酶蛋白对液体酶:比活力=活力单位/ml酶液⏹比活力越大,酶的活力越大,含酶量或有活性的酶量越多。

5.总活力、纯化倍数和回收率6.酶活力测定方法—不同酶选用不同的方法7.氨基酸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8.谷丙转氨酶及临床意义: 查肝功为什么要抽血化验转氨酶指数呢?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GOT)是人体内糖和蛋白质互相转变所需的酶,人再生体内分布广泛。

ALT的分布以肝中最高,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AST存在于肝细胞浆和线粒体内。

其次是肾、心、骨骼肌、脾等。

AST的分布则以心肌最高,其次为肝、骨骼肌、肾脏等。

①谷丙转氨酶为细胞内酶,血清中活性很低,各组织器官中以心和肝的活性最高。

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过性↑,转氨酶可大量释放入血液,血清中转氨酶活性↑↑。

②抽血化验若转氨酶比正常水平偏高则有可能肝组织受损破裂,肝细胞的转氨酶进入血液。

(结合乙肝抗原等指标进一步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③常作为疾病诊断、观察疗效和预后的指标:急性肝炎:S-GPT↑↑、S-GOT↑心肌梗塞:S-GOT↑↑一、实验目的1.了解转氨酶的性质及临床意义 2.掌握谷丙转氨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联合脱氨基作用是大多数氨基酸的主要代谢方式,通过转氨基作用与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偶联而完成。

丙氨酸及α-酮戊二酸为谷丙转氨酶的作用底物,利用内源性(肝细胞已有的)磷酸吡哆醛作辅酶,在一定条件下及时间作用后测定所生成的丙酮酸的量来确定酶活力。

谷丙转氨酶医学生生化学习PPT课件

谷丙转氨酶医学生生化学习PPT课件

连续监测法测定ALT
ALT测定中存在二个副反应 血清中存在的α-酮酸(如丙酮酸)能消耗 NADH。 血清中谷氨酸脱氢酶(GLDH)增高时,在有 氨存在条件下,亦能消耗NADH。 上述副反应都能消耗NADH,使测定结果偏高。 但在双试剂法,因温育期长,能有效消除干 扰反应。
赖氏法测定ALT
连续监测法测定AST
L-门冬氨酸+α-酮戊二酸 AST 草酰乙酸+L-谷氨 酸 草酰乙酸+NADH+ MOH L-苹果酸+NAD+ 340nm连续测定NADH被氧化为NAD+,从而计算出酶 的活力。 在AST双试剂测定中,首先使血清与缺少α-酮戊二 酸的底物溶液混合,37℃保温5分钟,将样品中所 含的α-酮酸消耗完,然后,加入α-酮戊二酸启动 ALT的催化反应,在波长340nm处连续监测吸光度的 下降速率,根据线性反应期吸光度的下降速率,本 计算ALT的活性浓度。
连续监测法测定AST
连续监测法测定AST的误差可来自内源性和 外源性,内源性干扰主要来源于血清中高浓 度丙酮酸和L-谷氨酸脱氢酶(GLDH)。外源 性干扰来自于试剂中污染的GLDH和AST。内 源性丙酮酸的干扰通过加入高活性的LDH在 温育期间将其迅速转变为乳酸而消除。血清 中的GLDH能催化α-酮戊二酸 和NH3生成谷 氨酸,同时使NADH氧化为NAD&#的肝脏损害,如心功能不全时, 肝淤血导致肝小叶中央带细胞的萎缩或坏死, 可使ALT、AST明显升高,某些化学药物如异 菸肼、氯丙嗪、苯巴比妥、四氯化碳、砷剂 等可不同程度的损害肝细胞,引起ALT的升 高。
连续监测法测定ALT
L-丙氨酸+α-酮戊二酸 ALT α-丙酮酸+L-谷氨酸 α-丙酮酸+NADH+ LD 乳酸+NAD+ 340nm连续测定NADH被氧化为NAD+,从而计算出酶 的活力。 在ALT双试剂测定中,首先使血清与缺少α-酮戊二 酸的底物溶液混合,37℃保温5分钟,将样品中所 含的α-酮酸消耗完,然后,加入α-酮戊二酸启动 ALT的催化反应,在波长340nm处连续监测吸光度的 下降速率,根据线性反应期吸光度的下降速率,本 计算ALT的活性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