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合集下载

政治经济学原理 1-2 章

政治经济学原理 1-2 章

政治经济学原理 1-2 章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P6A.家庭关系B.生产关系C.宗教关系D.政治关系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P5A.17世纪中叶B.18世纪中叶 C.19世纪中叶 D.20世纪中叶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P6A.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B.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C.经济体制及经济运行方式D.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P5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唯物主义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P9A.为两个对立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B.为某几个阶级的利益服务的C.为各个阶级的共同利益服务的 D.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的科学6.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是由()A.威廉•配第完成的B.凯恩斯完成的C.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完成的D.西斯蒙第和普鲁东完成的7.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A.15世纪中叶产生的B.16世纪中叶产生的C.17世纪中叶产生的D.19世纪中叶产生的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于()A.17世纪中叶B.18世纪中叶 C.19世纪中叶D.20世纪中叶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A.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 B.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C.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D.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科学因素10.世纪中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 )A.封建主义生产关系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D.共产主义生产关系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是()A. 分工学说B. 货币学说C. 资本积累学说D. 剩余价值学说12.政治经济学是( )A.为各阶级共同利益服务的B.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C.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的D.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13.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政治关系B.家庭关系C.宗教关系D.经济关系14.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A.奴隶社会经济 B.封建社会经济 C.资本主义社会经济 D.社会主义社会经济15.在经济学说史上出现过的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A.西斯蒙第 B.普鲁东 C.马尔萨斯 D.萨伊 E.巴师夏1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社会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17.下列属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代表人物的是()A.威廉·配第 B.萨伊 C.西斯蒙第D.普鲁东第二章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单选: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P12A.阶级关系B.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力D.物质资料生产2.在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 )P20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存在的客观条件是( )P26A.资本主义经济制度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C.商品经济D.社会生产4.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P15A.劳动者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生产资料5.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P14A.劳动者的劳动和劳动资料的总和 B.劳动者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总和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 D.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6.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 )P15A.经济规律B.劳动力C.生产资料D.生产关系7.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是指人们( )P25A.不会违背客观经济规律B.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C.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余地D.必须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8.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P23A.体现一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特有本质B.体现几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共同本质C.决定各个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区别D.决定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9.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指()P17A.畜牧部落和其他原始部落之间的分工B.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C.商业和农业的分工D.商业和手工业的分工10.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P12A.政治关系B.家庭关系C.物质资料生产D.文化艺术生产11.经济规律赖以产生的经济条件主要是()P25A.由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力水平 B.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生产关系C.由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分配关系 D.在一定经济时期人们的劳动交换方式12.经济规律既然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那么()A.不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B.不存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C.可以存在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D.不存在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13.劳动对象是指()A.人们用来传导劳动的物件 B.人们把劳动加于其上的东西C.劳动过程中各种必要的物质条件 D.劳动过程中除生产工具以外的其他要素14.决定一个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的经济规律是()A.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C.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D.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15.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是()A.劳动者 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D.劳动资料16.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A.原料和材料B.道路和土地 C.生产工具D.厂房和仓库17.农场的劳动资料包括()A.土地 B.种子 C.道路D.仓库 E.农业机械18.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是()A.生产关系 B.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19.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并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按劳分配规律20.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是()A.科学技术 B.生产工 C.劳动者D.劳动对象21.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A.人可以创造经济规律 B.人可以改造经济规律C.人无法把握经济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2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A.物质资料的消费B.物质资料的生产C.物质资料的交换D.物质资料的分配23.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A.劳动对象 B.劳动工具C.生产资料D.劳动资料24.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集中表现为()A.生产工具的发展B.管理水平的改善C.劳动者素质的提高D.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25.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A.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B.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C.商业与农业的分工D.商业与手工业的分工26.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之一是()A.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者是人们主观创造的B.后者是客观存在的,前者是人们主观创造的C.前者一般是长久不变的,后者是经常变化的D.后者一般是长久不变的,前者大多数不是长久不变的27.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劳动者的技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生产工具28.在几个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并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按劳分配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9.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A.政治关系 B.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C.分配关系 D.交换关系 E.消费关系30.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意味着人们( )A.只能接受经济规律的摆布 B.无法改变经济规律作用的后果C.认识和不认识经济规律都一样 D.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31.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是( )A.互不相干的四个独立过程 B.相互平行的四个过程C.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D.以消费为主导组成的总过程32.原始社会解体和奴隶社会形成初期出现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 )A.工人阶层B.商人阶层C.农民阶层D.手工业者阶层3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A.社会分工B.商品交换C.物质资料生产D.生产社会化34.在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中,起主导、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35.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是()A. 自然资源B. 生产资料C. 劳动者的劳动D. 生产工具3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生产关系B.商品C.生产方式D.物质资料生产37.在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 )A.劳动资料B.生产力C.劳动对象D.生产关系38.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A.劳动技术B.生产工具C.容器D.生产场所39.任何社会再生产所包含的两方面内容是()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物质资料再生产D.价值再生产E.生产关系再生产40.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环节是()A.生产 B.分配 C.交换D.消费4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构成社会的()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生产方式D.意识形态42.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是()A.生产资料B.劳动者C.劳动对象D.资本43.在一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P27A.基本经济规律B.一般经济规律C.共有经济规律D.商品经济规律多选:1.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有( )P13A.劳动者的劳动B.劳动方法C.劳动对象D.劳动资料E.劳动组合2.生产力( )P14A.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和最革命的因素B.总是经常处在发展变化中C.体现着人和自然的关系D.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E.发展的状况集中体现在生产工具的发展与变化上3.社会生产总过程内部的四个环节包括()P20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E.协作4.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都包括( )P27A.共有的经济规律B.特有的经济规律C.基本经济规律D.价值规律E.剩余价值规律5.人们对经济规律的主观能动作用表现在能够()P25A.改造经济规律B.利用经济规律C.废除经济规律D.制定经济规E.认识经济规律6.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简单要素有()A.劳动分工 B.劳动协作 C.劳动者的劳动 D.劳动资料 E.劳动对象7.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概括地说表现在()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D.生产力决定着旧的生产关系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E.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所能变化的程度8.劳动资料的内容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A.生产工具B.各种容器C.原材料D.燃料、辅助材料E.厂房、仓库等9.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关系体系是指()A.生产关系B.分配关系C.交换关系D.消费关系E.信贷关系10.任何社会的劳动过程都必须具有的基本要素是( )A.劳动者的劳动B.科学技术C.劳动资料D.经营管理E.劳动对象1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A.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B.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C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D人们可废除、改造和制定经济规律E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1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A.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D. 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E.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13.物质资料生产是()A.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经济活动B.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C.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D.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E.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4.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都包括()A.共有的经济规律 B.特有的经济规律 C.基本经济规律D.价值规律E.剩余价值规律政治经济学原理 3 章单选:。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docx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docx

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第三节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家是拥有资本并能不断剥削工人的使用价值的人,是不是任何有货币的人都叫资本家?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任何一个资木家在开始他的剥削活动时都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用这些货币来购买生产资料,雇佣工人,这叫做原始资本,资本和货币的区别是什么?1、货币和资本的区别■当货币作为一般流通手段时,货币流通公式:W-G-W (运动目的是实现不同商品的交换) ■当货币在执行资本职能时,资本流通公式:G—W—G、(运动目的是更多的货币) 这两种流通在形式上有明显的区别:■(1)顺序不同。

它们在买和卖的顺序上是相反的,前者是先卖后买,后者是先买后卖;■(2)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前者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后者都是货币;■(3)在整个过程中起媒介作用的,前者是货币,后者是商品。

■(4)内容不同。

商品流通的内容是不同的使用价值相交换,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适合占己需要的使用价值。

资本流通的两极都是货币。

在质上没有区别,但是量有区别,收回的货币在量上大于付出的货币,资本流通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

究竟什么是资木?■资木流通过程的完整公式应该是:G—W—G'。

G' =G+AG,即原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

这个增殖额就是剩余价值。

可见,资本流通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量的变化,即实现了价值增殖,正是这种增殖,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木流通公式G-W-G z,概括了产业资木、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所以是资木的总公式。

2、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1)G-W-G '适用于产业、商业、借贷资本,是资本总公式。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有矛盾。

(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先决条件:★ “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匕①等价交换不会发生价值增殖;②不等价交换也不会发生价值增殖。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劳动价值理论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劳动价值理论
主讲:毛孟凯
思考题
• 1、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2、简述商品经济在我国存在的条件。
• 3、为何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从分析商品开始? • 4、马克思关于劳动二重性的学说。 • 5、影响商品价值量的因素 • 6、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 7、既然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生产者为
• 通货膨胀:是指投入流通中的纸币量超过商品流通 量中的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和物价普遍持 续上涨的现象。
• 分析通货膨胀原因,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主讲:毛孟凯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 凯恩斯写道:通货膨胀的伤害主要在于改 变财富的分配,而通货紧缩的破坏力则主 要是阻碍财富的产生。“所以说,通货膨 胀不公平,不聪明。只要不是德国那种过 度通货膨胀,两害相比,还是通货紧缩的 害处更大,因为在一个陷入贫困的世界上, 通货紧缩加剧失业,而不是损害‘食利 者’。”
解释:①客观条件,②主观条件,③简单劳动。
1、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关系。 2、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时间的关系 3、动态变化
主讲:毛孟凯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有 • 1、生产工具的改进、创新和利用程度; • 2、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 • 3、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分工协作、劳动组织、生
主讲:毛孟凯
二、货币的本质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三、货币的职能
• 1、 价值尺度,即衡量和计算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 1)为什么可以充当价值尺度? • 2)充当价值尺度的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 • 2、 流通手段,即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 1)是一切现实货币或货币符号。 • 2)有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 3、贮藏手段 • 4、支付手段,即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支付税赋、工资等。 • 1)一方面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使经济危机的可能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商品和价值)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商品和价值)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是由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二要 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劳动二重性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一)具体劳动

概念

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就是具体劳 动。
2.具体劳动的性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由不同种类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商品,具有各种不同的作用。例如, 铁器是由铁匠的劳动生产的,木器是由木匠的劳动生产的。这些生 产劳动都是在特定的形式下进行的,都有不同的生产目的、劳动对 象、劳动手段、操作方法和劳动结果。

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 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 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 劳动时间。”(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23卷,第52页)。


这里所说的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时某一 生产部门大多数产品生产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 这里所说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指 中等水平或部门平均水平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 度,是劳动的主观条件。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的商品价值是该种商品的社会价值。

使用价值本身并不反映社会生产关 系

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 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不管社会经济关系怎么 变化,人们从商品的使用价值中,分辨不出 它是那种社会制度下的产物,使用价值本身 并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二)交换价值

概念

商品通过买卖所具有的能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 即交换价值。

具体劳动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 的永恒条件。


不论在哪种社会形态下,人类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从事各种具体 劳动,生产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但是,具体劳动必须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使用价值。具 体劳动和自然物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原因;第一,社会主义国家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 经济,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社会中心来统一指挥和协调,这个统一的 社会中心。在社会主义阶段就是国家。 第二,全民本身是一个整体概念,全民占有意味着全体 劳动者作为一个同统一的整体,对生产资料占有,不是每个 劳动者个体占有的简单相加,因此,必须有一个代表社会利 益的社会机构来行使所有权,这样的机构在社会主义现阶段 就是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是全体劳动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的 代表者,通过社会主义国家掌握了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 才能在生产资料使用过程中,把劳动人民的长远利益和目前 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从而真正为全体 劳动者共同的、根本的利益服务。
5、生产资料四种权能的多样组合 在实际生活中,生产资料的四种权能是以复杂多样的形 式组合在一起。四种权能可以统一于一个主体,全部归一个 主体去实施(如国有国营);也可以被劈分、拆细、互相分 离、独立出去;也可以重新组合为统一组权能,如占有权、 使用权和部分支配权结合成经营权。 总之,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四种权能的统一与分合存在着 不同情况,呈现出不同的组合,这其实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的不同实现形式。 ***说明:《企业法》规定:企业对国有资产具有占有、 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该法特地将企业的支配权规定为 “依法处分”,表明企业只能根据国家规定分享国有资产的 部分支配权,还有一部分支配权仍然掌握在国家手里。这是 将国有资产支配权劈分、拆细的典型例子。***
注意:这里的分析是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
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一)全民所有制的含义与特点
1、含义: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属于社会全体人 民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这种形式基本上实现了劳动者在 生产资料关系上的平等。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来衡量的,因此价值量也是用劳动时间来衡量的。
编辑ppt
41
考察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必须区分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每个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实际耗费 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 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不同的物品其有用性不同则使用价值不同,一种商品可能 有多种使用价值。
物品的有用性寓于物品自身之中,同人们取得它所耗费的 劳动多少没有关系。
使用价值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考察:
从质的方面看,商品具有何种使用价值,是由商品的自 然属性决定的。
从量的方面看,任何使用价值都有一定的数量。
编辑ppt
16
• 使用价值是商品必须具备的一个因素。商品必须具
——这个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
编辑ppt
26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
系。 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的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永恒
的范畴;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 使用价值的存在并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为前提。
编辑ppt
7
商品经济是一种生产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社会经济 关系商品化的经济形式
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
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条件
社会化生产是商品经济的物质基础
编辑ppt
8
商品经济的发展进程
商品经济的发展经过了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和发达商 品经济阶段。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例 如
1只羊=2把石斧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
4
相对价值形式
——是指主动将商品的价值,相对的表现在作 为等价物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的形式。
等价形式
——是指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一 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这样的商品叫做等价 物,也叫价值镜,即反映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 的商品价值的一面镜子。
5
理解这一形式要注意三点
(三)一般价值形式 ——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的表现在从商 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 商品上。它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之前。

例 如
2把石斧 = 40公斤小麦= 2匹布 = 1克黄金 = X其他商品 =
1只羊
12
理解这一形式要注意二点
第一,从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的一般价值形式是一 次质的飞跃。它使商品之间直接的物物交换发展成 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在一般价值形 式下,各种相对价值形式都通过一般等价物来反映 自己的价值量,因而它们之间可以互相对等,互相 表现为交换价值。 第二,在一般价值形式下,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变成社会劳动的唯一体现 者,因而商品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 的这种性质,便完全的、充分的表现出来了。
Political Economy
第二章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第二节 货币的形式 第三节 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商品具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使用价值 的表现形式;二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货币是 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原始社会末期以前
没有商品交换
生产力 发展
②前者是商品经济中自发产生的,不依赖于国 家权力,后者通常由国家规定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本身有价值,其价值随 着生产货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而 作为价格标准,与劳动生产率没有关系 ④规定价格标准是为了使货币能够更准确的执 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大学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大学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两者的区别表现为:具体劳动考察的是劳动的特 性,在质上相异,因而在量上无法比较,表明的是怎 样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抽象劳动考察的是劳动的 共性,在质上相同,在量上有异,表明的是劳动多少、 劳动时间长短的问题。
编辑ppt
11
三、商品的价值量
(一)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是指不同生产条件的
第二章 商品经济一般理论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商 品 第三节 货 币 第四节 价值规律 第五节 例证分析
编辑ppt
1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二、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
逾越的阶段
编辑ppt
2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一) 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
(二)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不同所有者所有 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编辑ppt
3
二、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 不可逾越的阶段
由于私有制的出现,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发展起来,使 产品变成商品,产品生产变成为商品生产,因而产生了商品经济。
不同社会的商品经济有不同的类型。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里,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是简单的商品经济(或称小商品经 济)。因为,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交换的内容少,交换 的规模小,交换的频率低,交换的范围也小。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体现着 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 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 有的历史范畴。
编辑ppt
10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二者的联系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 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既不是两种劳动, 也不是两次劳动。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 也支出了抽象劳动,没有具体劳动,就无抽象劳动可 言。

政治经济学第一-三章脉络图

政治经济学第一-三章脉络图

七 )会导致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汰。
3- -
、货币转 化为资 本
政 治 经 济 学 (资本主义部分)脉络
1.货币与资本的本质区别:资本最
商品流通形态:撕一0 —撕(商品一货币一商品:1,以卖开始,以买告终,即为买而卖,交换的目的是为了换取所需要的使用价值,
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 但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当作资 本的货币和当作商品流通的货币
「①它具有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但是决不能创造、改造和消灭客观经济规律。但是人们可以认识经济规律, (” 特 点 彳 在 认 识 的 基 础 上 ,利用经济规律。
1 ②一定的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挥作用的,当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时,在该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规律就会退出,新的经济规律就会出现并发挥作用。
6 分黄金 二
其他种种商品二 一
1 货币
80斤粮食 二
斗.货币价值形态,公式如: 60尺布

2 把斧子 二 ^
6 分黄金 二
其他种种商品二 〉
6 分黄金
一般价值形态与 扩大价值形态相 比,发生了根本 性的变化。
2^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3^货 币 的 职 能
广⑴ 价值尺度 (2) 流通手段 (3) 贮藏手段 (4) 支付手段
- 1-
政 治 经 济 学 (资本主义部分)脉络
商品经济
1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飞0 自然经济是指以劳动产品的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 幻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的经济形式。
~
社会分工
2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幻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第二章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第二章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第二章)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第二章)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1、为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2)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在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和存在的。

离开了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也就不存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更不会产生反映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客观经济规律。

因此,要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需要了解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3)所以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2、为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们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维持自己的生存,就需要有食物、衣服、住房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这些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

另一方面,只有人们的物质生活随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而丰富起来之后,政治、文化、科学和教育等活动才能发展起来。

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从事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先决条件。

3、劳动过程有哪些简单要素?(如何理解生产要素和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1)人们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生产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所以是劳动过程最一般、最基本、最有普遍适用性的要素,任何劳动产品都是这三个生产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任何社会的劳动过程都必须具有这三个基本生产要素,否则根本不可能进行物质生产活动。

(2)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劳动过程简单要素的基础上,会逐步加入某些新的生产要素,如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等,它们是现代化大生产劳动过程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

4、社会生产力是如何构成的?生产力的构成,概括地说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1)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货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货币
商品,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二、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1.价值尺度含义:货币作为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P52 2.价格含义: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P53 3.价格标准: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及其等分。 P53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是什么呢?价格标准为什么不是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是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价格标准则
(二)流通手段 1.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P54 2.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P54 3.流通手段两面性: ▲买和卖的分离,在推动了商品流通的发展;同时也加深了商品生产的内存矛盾。 ★马克思说,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是商品价值从商品使用价值跳到商品的价值上,
这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不能实现“这一跳跃”意味着( )。 A.摔坏的一定是商品,因为会造成商品的积压 B.摔坏的一定是货币,因为生产者无法得到货币 C.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因为无法实现价值 D.摔坏的一定是消费者,因为无法实现使用价值
这是一次质变 ,是一种进步。 (2)局限性 就商品全体来说,它们的价值仍然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表现,商品的相对价值
仍然是不完全和不充分的。
(三)一般价值形式 1.含义:指从许多商品中分离出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交换中所
有商品的价值都由这一商品来表现。 可表示为:P50—图; 2.一般价值形式的性和局限性 (1)进步性 ①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一种和它们分离出来的商品即一般等价物来表现,因此它
店赊了5斤苹果,今天去付了10元钱;4.小王昨天领取工资1000元。
《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是中国清朝与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 国、日本帝国、俄罗斯帝国(沙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意大利 王国、奥匈帝国、比利时王国、西班牙王国和尼德兰王国(荷兰)在义和团运动 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和平协定。 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 (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 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 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款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详情为 赔偿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

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货币

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货币

货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质
LOGO 您黄的河公交司通学名院称 YOUYReCllOoNwPARNiYveNrAME
本质
货币
货币无非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 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货币作为特殊商品的特殊性
货币作为价值的直接代表而存在,是表 现其它商品价值的材料,普通商品的价 值必须与货币交换后才能表现出来。
PA,B ZA ZB
相①对使价用值价形值式成为它的对立面
等价形式
(即相1对价)价值质值的的量表规:现定处形性于式相。对价值 方表②即③形形的◇相现式式数具私抽具交在的的量体人象有换对商商或劳劳人主,方品品比动 动类动主身AB例成成劳的的性动上关为为动价价。地。系它它的值值主把,的的表ZZ动自即AB对对现与间地身交立立形等交与价换面面式价换对值。
不足
商品的价值没有一个被社会公认的统一表现形式,等 价物是经常变换的,给商品交换带来一定的困难
13
会使交换经常发生困难 两把石斧
3kg茶叶
LOGO 您黄的河公科司技名学称院 YOYUeRlClOoNwPANRYivNAeMrE
1g黄金
20kg小麦
(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01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只是简单价值形式构成的总和,反映了交换
(四)货币形式
一般等价物的 职能固定的由 某种商品来承 担,这种商品 就成为货币, 从而一般价值 形式就发展成 为货币形式。
两把石斧= 20kg大米= 1件上衣= 3kg茶叶=
25kg粮食= 其它若干商品=
1g黄金
22
贵金属的特点
1、它本身也是包含一定价 值的商品
贵金属的特点 贵金属的特点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经济发展以经济增长为前提 经济发展表现为经济增长
2.区别 经济增长,不一定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一定伴随着经济增长
二、人口发展与经济增长
劳动力与生产资料适当的比例关系是经济发 展的前提条件
从量的方面考虑 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和规模必须与消费资 料的增长速度和规模相适应 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和规模必须与生产资 料的增长速度和规模相适应 分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 从质的方面考虑 分析重视教育的必要性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 展的动力
注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动力,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应该是生产 力自身的内在矛盾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变化的表现 ——理解(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理解(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状况的规律,怎样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2)改革的实质和现实意义
如何看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生产 力发展的的作用 生产力内部矛盾的表现 联系我国实际分析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生 产力的内部矛盾 “民工荒”、“技工荒” 民工荒” 技工荒”
“民工荒”
谁也没有想到,在拥有9亿农民和1.5亿农村剩余 谁也没有想到,在拥有9亿农民和1.5亿农村剩余 劳动力的中国竟出现了“民工荒”:从2004年初 劳动力的中国竟出现了“民工荒”:从2004年初 开始至今,广东、福建、浙江等地民工劳动力市 场纷纷告急,普遍缺工。据媒体报道,仅珠江三 角洲地区,农民工缺口保守统计就高达200万人。 角洲地区,农民工缺口保守统计就高达200万人。 大量农民工纷纷离厂,使众多企业的生产顿陷困 窘。一些缺工的企业为吸引农民工前来应聘,甚 至把漂亮厂房拍成照片一并附在“招工启事” 至把漂亮厂房拍成照片一并附在“招工启事”上, 但依旧没有多少“农民工” 但依旧没有多少“农民工”买帐。 “民工荒”产生的原因 民工荒”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习笔记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习笔记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习笔记第二章1、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答:⑴在简单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不雅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两重属性。

劳动的社会性要求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符合社会的需求,而劳动的私人性又往往使商品不能符合社会的需求,从而导致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发生矛盾。

⑵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这是因为:第一,这一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这些矛盾包罗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第二,这一矛盾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第三,这一矛盾决定着私有制下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价值规律为什么自发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答:商品生产者改进了生产技术,改善了生产经营办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他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会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仍可按照社会价值销售商品,就可获得较多盈利;反之,就会收入较少,不能盈利,甚至亏本。

所以,商品生产者为了降低其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在竞争中取胜,便力求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方法,改善经营办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格机制作用。

答:价格机制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多方面的调节作用。

它可以调节生产和投资的标的目的及规模,即调节资源的配置,并可以调节商品供求关系,调节消费需求标的目的和结构,调节收入分配,调节技术进步和经营办理,从而起着鞭策和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4、怎样决定商品价值的大小?答:商品价值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因而商品的价值量就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不取决于个别劳动时间,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5、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必然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取决于哪些因素?答:货币流通规律就是必然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数量的规律。

政治经济学复习知识点: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政治经济学复习知识点: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第2章商品和价值一、商品及其内在矛盾1.商品经济(1)含义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①社会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或行业,各个生产者依照社会需要生产不同的产品。

②剩余产品的出现并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

(3)商品经济的特征①商品经济具有自主性。

商品生产者具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动力。

②商品经济具有平等性。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是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商品交换。

③商品经济具有竞争性。

不同商品生产者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展开竞争,由此推动生产者提高效率并关心社会需要。

④商品经济具有开放性。

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商品生产者之问的经济联系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日益紧密,其范围也不断扩大。

(4)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①简单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它是农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手工业劳动为技术特征的。

②市场经济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它是工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价值规律成为支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成为调节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1)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就使用价值本身来说,它的用途、性质等并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①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针对生产者自己有用,而是针对他人、针对社会有用的。

③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他人才能进入消费,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一篇与第二篇课后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一篇与第二篇课后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课后题答案导论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狭义上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再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过程中的经济关系。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1他解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严谨的科学性2同时,它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3.对经济规律客观性的认识:1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经济发展趋势上呈现出必然性;2它自身不能说明自身,而应该从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中得到发现和证明;3它还表现为经济规律具有重复性、普遍性和强制性4.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运用的根本方法;2科学抽象法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运用的重要方法;3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是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紧密相关的辩证思维方法4马克思对数学方法和定量分析也非常重视。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一章商品1.解释概念:1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使用价值:物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3价值: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

4具体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即一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5抽象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6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所具有的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虚幻为物与物的关系的性质。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如何理解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1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2两种使用价值相交换时,形成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是一种实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矛盾: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矛盾外溢为一般商品同等
价物商品的外部对立。
左端商品只是直接当作使用价值,其价值通过右端商品的使
用价值表现出来;
右端商品只是当作价值,其使用价值变成了表现左端商品价
值的材料。
作用: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局限:
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的价值只表现在一种商品上,因而
是不充分的,还没有充分体现价值的本质;
(2)纸币由政府发行、依靠国家权力强制流通的, 银行券则是由银行通过短期商业票据贴现方式 发行的
(3)纸币不能兑现,而银行券可以兑现 (4)纸币如超量发行就会贬值,而银行券不会贬值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现代货币(按流动性大小)
M0 = 现金 M1 = 现金 + 活期存款 M2 = M1 + 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 = M2 + 其他金融机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4 = M3 + 其他短期流动性资产(国库券、债
备,并可自由兑换 价值;完全割断
金属货币。
了与贵金属的联
形态:辅币→纸币 系,无十足储备
可能:货币的媒介 不承诺兑换;基
作用
本保证是国家和
优点:成本低;便 银行的信誉
于携带和运输;可 形态:银行券
以避免金属货第二币章流政治经济学(1) 通中所产生的问题
银行券和纸币的区别:
(1)纸币产生于货币作为流通媒介的职能,银行券 则产生于信用体系
(2)作为国际的一般购买手段
(3)充当国际间财富转移的手段
第二章 政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联系
它们共同体现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使货币的一般等价 物作用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方面的表现。
具体职能 衡量、表 实现价值

现价值
货币性质 观念上 现实货币
2.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如:1件上衣=2两黄金 3.价格标准:是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 4.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货币的区别: ➢ 衡量对象不同:价值尺度用来衡量各种不同商品的价值;价
格标准则代表一定的金属含量,用来衡量货币本身的数量; ➢ 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不同:价值尺度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
后期清偿债务(现实的货币) 5.作用和问题:减少了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解决了现
金交易中买者暂时不能支付货币的矛盾,促进了商品 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加深了危机的可能性。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世界货币
1.含义: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
的作用。
2.货币性质:金银——世界主要货币——特别提款权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四、货币形式及其发展
含义及公式: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由货币来表现,货币
固定地独占了一般等价物的地位,成为价值和财富的化身, 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用公式表示即:
2把斧子=
80斤粮食= 60尺布= 5张兽皮=
一定量其他商品=
1两黄金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货币形式的特点、作用
优点:体积小,价 值大,便于携带; 质地坚固,不易损 坏和变质,宜于长 期保存;质地均匀, 便于分割或熔合成 不同重量的条块。 发展历程:金属块、 铸币 理解:金银天然不 是货币,但货币天 然是金银
特点:货币物品本
身的价值低于它所 特点:信用货币
代表的货币价值; 本身的价值低于
有十足的贵金属储 它所代表的货币
券、保单、承兑票据等) 电子货币(信用卡)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与货币流通规律
一、货币的职能
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派生职能
储藏手段 支付手短 世界货币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价值尺度
1.含义: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把不同商品的价值尺度出来, 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外在价值尺度与内在价值尺度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具有内在价值的金 属货币数量为限度。
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 物价上涨的现象,叫做通货膨胀。
纸币发行量少于商品流通所需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货币升值、 物价下跌的现象,叫做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的原因:生产能力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政府支出 缩减和放松管制等。
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只是个别等价物,只能表现一种商品的
价值。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判断思考?
在简单价值形式:1只绵羊=2把斧子中,
(1)左端商品的价值通过右端商品的使用 价值表现出来,右端商品充当表现左端 商品价值的材料。
(2)左端商品的价值通过右端商品的价值 表现出来;
(3)左端商品的使用价值通过右端商品的 使用价值表现出来;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2020/12/9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Contents
第一节
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的起源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与货币的流通规律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第一节 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的起源
商品两种 表现形式
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可以直接 感触到的商品的自然体本身。
的货币
保存、再 生产必要
现实且足 值的货币
延期支付 世界流通
从观念到 从黄金到 现实货币 世界主要货币
别危 机
潜藏危机 的可能性
加剧危机 的可能性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二、货币流通规律
1.含义: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在一定时期内商品 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的规律。
2.决定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的因素: (1)待售商品数量(正比); (2)商品价格水平(正比); (3)货币流通速度(反比)。 3.公式:
价值的客观性与表现形式:交换中表现
商品价值形式的四个发展阶段:
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和货币形式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一、简单的价值形式
性质:是和简单的、偶然的物物交换相适应的
公式
一只绵羊 = 2把斧子
作用:主动作用
被动作用
地位: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等价物(价值镜)
意义:“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简 单的价值形式中。”
的价值发生变动,则商品A的相对价值与商品B的价值成反比例变动。
▪ 如果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A(绵羊)的价值与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B
(斧子)的价值按相同方向和相同比例发生变动,则商品A(绵羊)的相 对价值不变。
▪ 如果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A(绵羊)的价值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B(斧子)
的价值按同一方向不同比例、或按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动,则对商品A的相 对价值的影响可以根据上述三种情况推知。
调节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不会产生通胀。 4. 贮藏手段的货币职能及性质:必须是现实且足值的
货币,诸如金银或金银饰品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支付手段
1.含义: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用 于清偿债务
2.产生前提:商业信用 3.主体关系:债权债务关系 4. 货币的两种职能:前期价值尺度(观念上的货币)
1.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相当长时期稳定在一种商品上:货币
2.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发展为商品和货币 的对立统一关系。
3.货币的出现解决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使得商品交换能以最高效 率和最低成本进行,极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4.货币形式是从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 式逐步发展过来的。货币的本质在于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 价物的特殊商品。
(4)左端商品的使用价值通过右端商品的
价值表现出来;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二、扩大的价值形式
含义:某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其他一系列商品上的价值 形式,用公式表示即:
2把斧子
1只绵羊 =
80斤粮食 60尺布
5张兽皮 一定量其他商品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意义
1.质: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绵羊)价值经常地 表现在一系列的其他商品上,使价值第一次表现为 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
基本内容 表现形式 作用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1.左端——相对价值形式
质:把自己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对方身上
量:相对的(取决于两端商品本身价值量的大小)价值量,其变动有四种情
况:
▪ 如果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B(斧子)的价值不变,而商品A(绵羊)的相对价
值与它自身的价值成正比例变动
▪ 如果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A(绵羊)的价值不变,而商品B(斧子)
1.价值表现是单一的(而非无限延长)——绵羊 2.价值表现是统一的(而非特殊的),一切商品的价值作为无差
别人类劳动凝结的性质,完全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3.价值表现是一般的,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成了一切商品价
值的表现材料
缺点和局限性——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并不是固定不
变的,在时、空上阻碍了商品交换的扩大。所以,适应交换的进 一步发展,客观上要求等价物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在地区上 具有统一性。
(SDR):即根据成员国在IMF分摊的基金份额按比例分配的记账单
位,这种单位只能用于政府间的结算,可与黄金(含金量0.888671)、美 元一起作为外汇储备,支付国际收支逆差、偿还贷款,但不能直接用于贸 易或非贸易支付。(如何看待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
3.主要职能:
(1)作为国际间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
三、一般价值形式
含义: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大家公认的某一种特殊 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用公式表示即:
2把斧子
80斤粮食 60尺布 5张兽皮 一定量其他商品
= 1只绵羊
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世 界中分离出来充当其他商 品的统一的价值表现材料 的特殊商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