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习题
3.4.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第2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 )【解析】乙与丙不符合能量传递效率,属于同一营养级。
【答案】A2.分析下图所示的食物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全部浮游植物体内含有的能量最多B.全部大鱼体内含有的能量最少C.如果大鱼只以浮游动物为食,其数量将减少D.浮游植物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是流经该食物链的总能量【解析】大鱼若以浮游动物为食则能量利用效率更高,所以其数量应该增多。
【答案】C3.下表是Ⅰ、Ⅱ、Ⅲ、Ⅳ四个种群在一个达到生态平衡的环境中所含有的总能量,这四个种群间的营养关系应是( )A.Ⅰ→Ⅱ→Ⅲ→ⅣB.Ⅰ→Ⅱ→Ⅲ和Ⅰ→Ⅱ→ⅣC.Ⅰ→Ⅱ→Ⅳ和Ⅰ→ⅢD.Ⅰ→Ⅱ→Ⅳ和Ⅰ→Ⅲ→Ⅳ【答案】D4.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化学元素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解析】物质循环的特点之一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的,因此物质在循环过程中是不会递减的。
【答案】D5.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传递效率为10%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上一营养级约有10%的个体被下一营养级吃掉B.上一营养级约有10%的能量流到下一营养级C.最顶部的消费者的能量约占生产者能量的10%D.分解者能量约占生产者能量的10%【答案】B6.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
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解析】根据题意,该菌种是需氧型微生物,”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又说明它不是自养型微生物。
2020版高考人教版生物总复习训练:第33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含答案解析
第33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测控导航表一、选择题1.(2018·贵州遵义联考)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总能量越少。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B )A.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B.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数量少需要能量少C.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D.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解析: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能量就越少,不能满足太多数量的个体所需的能量。
2.(2014·海南卷)用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
在某一栎林中,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栎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营养级生物为蛇。
该栎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 B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数量金字塔需要参考生物个体的大小。
第一、二营养级分别是栎树(体型很大)和昆虫,所以第二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于第一营养级的;与第二营养级生物相比,第三营养级生物含有的能量少,并且生物个体较大,所以第三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少于第二营养级的,同理可知蛇的数量会更少。
3.(2018·河北邯郸模拟)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如图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数量上呈正金字塔模型B.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A表示C.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C+D+F表示D.若迁走全部杜鹃,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解析: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能量上呈正金字塔形,而数量上松毛虫的数量多于马尾松,不呈现正金字塔形;松毛虫的同化量是A,杜鹃的同化量是E,能量传递效率可用 E/A表示;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D+F,C表示松毛虫粪便量,属于马尾松的能量;若迁走全部杜鹃,但由于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现“S”型曲线。
4.(2016·全国Ⅰ卷)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练习题
知识点一碳循环1.如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对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这是碳元素的循环B.A与B两种生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C.图中缺少化学燃料的燃烧D.该物质循环只在某生态系统内进行答案 A解析图中B是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物质循环是在生物圈范围内进行的。
煤和石油属于化学燃料。
2.在生态系统中,对碳循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环节是() A.微生物的分解作用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C.动物的呼吸作用D.煤和石油的燃烧答案 B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而无机环境中的CO2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转化为有机物,才能被消费者利用。
生产者和消费者中的有机物一部分可以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将碳回归到无机环境中。
还必须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CO2,返回无机环境。
因此选B。
3.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甲、乙、丙各代表()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答案 A解析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
首先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被合成有机物进入生产者体内,再通过食物链流到各级消费者体内,各营养级部分有机物流到分解者,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再释放到大气中,同时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也产生二氧化碳,直接回到大气中。
知识点二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4.如图是两个生态系统中腐殖质总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这两个生态系统分别是()A.A是热带草原,B是热带雨林B.A是热带雨林,B是温带草原C.A是冻土苔原,B是热带雨林D.A是冻土苔原,B是温带草原答案 C解析腐殖质是落叶等与土壤的混合物,含有大量的未完全分解的动植物残体。
对这些残体进行分解的是分解者,分解者在热带雨林中的数量和种类最多,因此在该环境中,腐殖质的数量少,而矿质元素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高。
第三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第三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2019·四川巴中)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A.循环往复B.逐级递减C.单向循环D.双向循环2.(2019·四川遂宁)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关系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②与③之间是捕食关系C.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D.该生态系统只有一条食物链3.(2019·达州)达州市某地鼠患成灾,当地生态环境受到影响。
为此,生物研究所调查了当地的生物及其它指标,以下是他们调查的部分图示。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一有五条食物链,其中小麦是生产者B.图二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二写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可以是:小麦→鼠→蛇→鷹C.图一中若施用鼠药使鼠的数量减少,则蛇的数量将减少D.能量会沿着图三中的丁→乙→甲→丙逐级增多4.(2019·杭州)水葫芦是一种繁殖能力极强的水生植物。
某地因水葫芦疯长成灾,采用机械捕捞、利用天敌生物、植物病原体与化学除草剂进行综合防治外,还大力发展水葫芦为原料制取燃料乙醇。
(1)该地的生态系统中,引入专食水葫芦的动物——水刮芦象甲,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主要是增加了。
(2)以水葫芦为原料制取乙醇,并利用如图甲所示乙醇燃料电池(模式图)发电,可实现水葫芦的深度利用。
请在图甲中a、b电极处标出这个电池的正负极,并写出该电池发电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3)如图乙是该地2016年能源消费结构扇形图,如果在此区域大力推广以作物为原料制取乙醇,以乙醇燃料电池作为汽车动力,请预测未来几年该地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5.(2019·湖北襄阳)人间最美四月天。
隆中山下,鱼儿跳,花儿笑,是踏青寻芳的好地方。
那里的牡丹品种繁多,久负盛名,最美当属“襄阳大红”和“卧龙出山”,这两个新品种是襄阳人自己培育出来的。
请分析作答:(1)鱼儿在水中生活用呼吸。
2010年至2013年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高考题
2010年至2013年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高考题1.(安徽卷)Ⅱ.(12 分)合理密养、立体养殖是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1)某池塘中有水草、绿藻、草鱼、鳙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和鳜鱼(肉食性),以及水溞、轮虫等浮游动物。
请按主要捕食关系,绘出该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2)轮虫和水溞的种间关系是。
(3)研究池塘生态系统不同水层光合速率,对确定鱼的放养种类和密度有参考价值。
从池塘不同深度采集水样,分别装入黑白瓶中(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包裹的玻璃瓶)并封闭。
然后将黑白瓶对应悬挂于原水样采集位置,同时测定各水层剩余水样溶氧量,作为初始溶氧量。
24h 后,测定各黑白瓶中溶氧量。
若测得某水层初始溶氧量为A mg·L-1, 白瓶溶氧量为B mg·L-1,黑瓶溶氧量为C mg·L-1,则该水层总光合速率为mg·L-1·d-1.若上午黑白瓶被悬挂于水深25cm 处时,白瓶意外坠落至池塘底部,短时间内,该瓶内绿藻叶绿体重C3 含量。
(4)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立体养殖可以。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合理密养可以。
【答案】II (1)如右图(2)竞争(3)B–C 增加(4)充分利用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等资源提高能量利用率,使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II.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顶级消费者结束。
轮虫和水蚤的食物相同存在竞争关系。
A-C 为呼吸量,B-A 为净光合作用,两者的和为总光合作用。
水的深度越深光照越少,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 减少,C3 积累。
立体养殖从群落结构的角度考虑,充分利用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等资源,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合理密养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试题点评】本题综合性很强,综合考查了神经调节、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群落结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与能量流动,对核心概念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很高。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同步练习
6.2.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练习1.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于()A.绿色植物B.动物C.细菌和真菌D.太阳能2.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去向不包括()A.部分被分解者利用B.部分被第二营养级摄取C.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D.部分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3.越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其数量越少,这是因为越是顶端的生物()A.生物越凶猛B.生物形体越大C.生物越珍贵,更易被捕杀D.生物所获得的总能量越少4.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的能量来各不相同,但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自于()A.绿色植物B.肉食动物C.微生物D.阳光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同时进行,彼此依存D.在草→昆虫→青蛙→蛇这条食物链中,青蛙是第二营养级6.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一定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是()A.始终不变的B.越来越多的C.逐渐减少的D.可多可少的7.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是()A.先有物质循环,然后才有能量流动B.由于有了能量的流动,所以才有了物质循环C.虽然二者是同时进行的,但它们是各自独立的过程D.物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储存、转移和释放8.萤火虫能发出好看的荧光,它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自()A.ATP B.植物C.太阳D.食物9.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⑧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A.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最终来于生产者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二.解答题(共4小题)11.如图表示碳在某生态系统内部的运动情况,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生物部分,B1、B2、B3之间具有捕食关系,①﹣⑤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3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作业含答案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CO2和有机物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叫作碳循环B.生产者与分解者的部分生理活动是完成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C.能量为物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提供动力D.湖泊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在该生态系统内独立地进行解析: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形式进行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湖泊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在该生态系统内独立地进行。
2.为探究落叶是否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下列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C )A.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选出落叶和土壤B.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网兜中C.把土壤分成两组,对照组土壤进行接种微生物处理,实验组土壤不做处理D.将落叶连同网兜分别埋入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土壤中,观察落叶腐烂情况解析:土壤中已含有大量微生物,无需专门接种,对照组土壤不做处理(自然状态),实验组土壤应进行处理,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3.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B.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C.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完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D.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碳,只是碳循环的一部分,并没有完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4.碳循环是生物圈物质循环的最主要部分,如图是碳循环过程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随着工业的发展,①过程的加剧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节能减排主要是控制该过程B.参与②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可以增强③过程,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①②③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的循环转移、利用和释放解析:①②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转移、利用和释放,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初二生物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试题
初二生物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试题1.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量消耗降到最低,人应采取下列哪一种食物结构A.以淡水养殖的鱼类为主B.以家畜的肉类为主C.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D.以禽类的肉和蛋为主【答案】C【解析】谷类属于糖类,它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每一个营养级大约减少20%,在食物链中,谷类和植物蛋白的营养级别最低,处在食物链的始端,体内含有的能量最多;故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量消耗降到最低,人们应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
故选:C2.能够把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并释放到无机环境中的生物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并释放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中,并释放能量;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可见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3.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A.甲→乙→丙→丁B.丙→丁→甲→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答案】C【解析】由于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且逐级递减。
在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越往后数量越少。
根据数量的多少可以从多到少排序即食物链:丙→丁→乙→甲。
能力小题训练1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9 【 案 】 1S z 呼 吸 ; ( ) ( ) 形 成 难 溶 的 化 .答 ()O ; 2C 3 铁
、
选 择 题
合物 , 不能再度利用 ; ( ) 产者 固定的全部 太 阳 4生 能 ; () 5 大力 种植 吸收 S 2的植物或 对工 厂 排放 O 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
1 。 3 分 ) 图表 示 生 态 系统 的 能量 流 动. 0 (1 下 据 图作答.
B B B B
树造 林 , 护植 被 , 加 二氧 化 碳 进 人 保 增
维普资讯
生 物
参 考答 案
能力小题训练 1—— 生态 系统 的类型和结构 3
维普资讯
生 麦 物 能 力 小题 训 练 1 — — 生 态 系统 的 能 量 4 流 动 和 物 质 循 环 , 态 系统 的稳 定 性 生
韦觉林 邓云 图
一
、
选 择题 ( 小题 只 有 一个 选 项符 合 题 意 , 每 每
小题 6分 , 5 共 4分 )
稳 定
性
稳
定
性
A 能量作 为驱 动物质 循环 的动力 . B 物质 和 能量可循 环利 用 .
营 养 结 构 复 杂 程 度
C
营 养 结 构 复 杂 程 度
D
维普资讯
生物
7 西部 农业 的发展 要 以生 态建 设 为前 提 , 盲 . 若
连结生 物群 落与无机 环境 的重要生 理作用 和 重要环 节分别 是 ( ①蒸腾 作用 ④生产 者 ) . ③ 呼 吸作用
() 了达到此 主要 目的 , 的建议 是 ( 4为 你 至少
两 点) :
②光 合作用 ⑤消费 者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7.19.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同步测试(解析版)
2021-2021学年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7.19.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蘑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A. 分解者B. 消费者C. 消费者D. 植物2.以下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分解者通常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B. 分解者都不含有叶绿体C. 分解者也要进展呼吸作用D. 分解者体内通常没有DNA3.中美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能“吸食〞石油的细菌,这种细菌属于( )A. 消费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消费者和分解者4.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才能是有限度的.在一个由小草、鼠、兔、鹰、狐、蛇等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中,假设缺少以下那组生物,生态系统必将无法稳定〔〕A. 蛇与鹰B. 兔与狐C. 草与鼠D. 兔与鼠5.保护花草树木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树木属于生态系统中的〔〕A. 非生物局部B. 消费者C. 消费者D. 分解者6.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鼠→蛇→鹰〞是一条食物链B. 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才能强D. 消费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好的生态系统7.〔2021•广东〕如图是生态系统几种生物的关系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②③④是消费者B. 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C. 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才能D. 该图同时存在食物链和食物网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红〞化着“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消费者B. 分解者C. 阳光D. 消费者9.以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的是〔〕A. 金针菇B. 噬菌体C. 含羞草D. 金丝猴10.“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消费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阳光11.“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总量是 逐级递减
的。不易分解的有害 物质(如重金属)的质量分数是逐级递增 的。 (选填“逐级递减”、“逐级递增”、“不 变”)
化学物质 (CO2、O、N和其他物质)
.光能.
分解者
生产者
消费者
能量流动: 物质流动:
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间有什么联系? 2、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为什么会不断减少?
非生物的
物质与能量: 生产者 (绿色植物) 消费者 (动物) 分解者 (细菌、真菌 等微生物)
水、大气、矿物质、 太阳能、热量
无机物转化 为有机物 直接、间接以 绿色植物为食
生 态 系 统
生物 成分
分解动植物遗体, 残落物和排泄物
1、在生态系统中, 是生态 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2、在食物链中,有机物总量是 逐级递减 的。
2.识图作答:
1)写出①②③④的生理过程及⑤产生CO2的方式。 ① 光合作用 ② 呼吸作用 ③_______ 微生物分解作用
④ 呼吸作用 ⑤ 燃烧 . CO2 2)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__形式进行循环。 绿色植物 3)碳循环中最简单的循环途径是在____和大气之间
的循环。
3、右图所示,是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模拟池塘 生态系统制作的一个封闭生态瓶,请根据图回答: 有阳光 1) 这个生态瓶应放在___的地方,这样可以使金鱼 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放出氧气 藻、绿萍__________________ 。 2)在这个生态瓶中,金鱼藻,绿萍为虾等提供__和 食物 二氧化碳 ___;虾等为绿萍等提供____, 氧气 所以二者能共存。 3) 使金鱼藻、绿萍、虾和螺蛳 能长期生存,生态瓶中还必须有的 一种生物成分是____。 分解者 4)生态瓶放置在明亮的窗台上,那 < 么生态瓶中早晨时水溶液的PH_____ (<、>或=)傍晚时水溶液的PH值。
高考生物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28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
专题28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高频考点解读】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热点题型】题型一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分析例1、如图A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
对图B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
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答案:D【提分秘籍】1.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与去路②定量定时: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a.自身呼吸消耗;b.流入下一营养级;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d.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即“未利用”。
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这部分的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
2.流动模型——生态金字塔的类型、含义比较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形状特点 正金字塔形一般为正金字塔形一般为正金字塔形 象征 含义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具有逐级递减的特性 一般生物个体数目在食物链中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一般生物有机物的总质量沿食物链升高逐级递减 每一阶 含义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每一营养级生物个体的数目每一营养级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特殊形状无极少3.能量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一般说来,能量传递的平均效率大约为10%~20%。
【高考警示】(1)生态系统中同化量和摄入量不同。
①同化量为每一营养级通过摄食并转化成自身有机物的能量,摄入量是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②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2)能量传递效率指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而不是两个个体或两个种群之间。
(3)建立新型农业生态系统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但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举一反三】2.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 ①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 一般情况下,次级消费者增加1 kg,生产者至少增加100 kgC.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D. 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答案:C题型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例2、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 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C. ⑦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D. 疏松土壤可能加快⑤过程解析:据图可知A是分解者,B是生产者,C是消费者;③过程代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⑥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疏松土壤可增加土壤中O2的浓度,促进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生物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习题及答案
天成教育生物限时练27答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总能量越少。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B.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C.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D.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数量少,需要能量少答案 D解析各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一部分用于呼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其中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一部分流向分解者,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因为所处营养级最高,因而获得的能量最少,不能满足太多数量的个体所需。
2.一只羊一年内吃了100 kg的草,排出20 kg的粪,长了10 kg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 kgB.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C.20 kg的粪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D.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 kg答案 B3.有一食物网如下图所示。
如果能量传递效率为10%,各条食物链传递到庚的能量相等,则庚增加1 kJ的能量,丙最少含多少能量A.550kJ B.500 kJC.400 kJ D.100 kJ答案 A解析设丙的能量为x,经丙→丁→己→庚传递到庚的能量为0.5 kJ,则需要丙0.3=,经丙→戊→庚传递到庚的能量为0.5 kJ,则需要丙0.2=,即丙最少含500+50=的能量。
4.下图中为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乙为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下列相关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食肉动物所含的能量一般为食草动物所含能量的10%~20%B.甲生态系统受到DDT农药污染,污染物含量最高的是食肉动物C.图乙中,人类一定处于第三营养级D.图乙表示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会很快退化答案 C5.如图为某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⑤大于①B.图中④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是完全相同的D.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答案 D解析在人工鱼塘中,人们可通过投放饲料等措施来饲养更多的鱼类,所以⑤可能比①小,A 错误;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所以④应包含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B错误,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不完全相同,C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所以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D正确。
初二生物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试题
初二生物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试题1.在池塘生态系统中,生活着许多种动植物,其中草鱼属于A.分解者B.生产者C.第二营养级D.第三营养级【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
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题中的草鱼以生产者为食物,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故选:C2.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内碳元素的最终来源是A.食物所含有机物中的碳B.非生物界中的碳酸盐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答案】C【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
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被植物利用,因此动物体中碳元素的最终来源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故选:C3.在生态系统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是A.氮循环B.水循环C.能量循环D.能量流动【答案】D【解析】食物链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物质和能量就随着食物链进行传递下去,所以在生态系统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是能量流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生物之间的取食过程完成的,它们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能量流动伴随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不可循环的。
故选:D4.对“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的正确叙述是A.有4个营养级,2个次级消费者B.有3个营养级,1个生产者C.食虫鸟是第3营养级、次级消费者D.有3个营养级,3个消费者【答案】C【解析】A、食物链有4个营养级,1个次级消费者,A错误;B、食物链有4个营养级,1个生产者,B错误;C、食物链食虫鸟是第3营养级,次级消费者,C正确;D、食物链有4个营养级,3个消费者,D错误。
【人教2023中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提分专练1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附解析)
提分专练(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分关键点理解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怎样在生态系统中进行的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1. [2022·包头]我国古代就已发展出“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利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鱼塘泥肥桑。
下列关于“桑基鱼塘”说法错误的是( )A. 桑树可为蚕提供物质和能量B. 蚕沙(蚕粪)可为鱼提供物质和能量C. 桑树获得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鱼塘泥D. 该生产方式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有效利用2. [2022·达州]“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句歌词优美的旋律让人们对美丽的大草原十分向往。
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其中A、B、C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TF1-1A. 图甲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需要添加图乙中的C和非生物部分B. 若该草原生态系统遭到污染,图甲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鹰C.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图乙中②过程开始的D. 物质和能量在图乙中的A、B、C之间循环流动3. 最近几年,反常天气纷现世界各地,凸现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其主要原因与碳循环不平衡有关。
如图TF1-2是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TF1-2(1)自然界中的碳主要以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2)图中的①是指,图中的②是指。
(3)参与过程⑤的主要生物种类有,其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
4. 如图TF1-3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变化示意图。
图中甲代表某种物质,A、B表示生物种类,①②③表示生物体的生理活动,“”和“”代表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TF1-3(1)动物能通过[①] 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甲,供生物A重新利用。
由此得出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特点是。
(2)如果仅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生物A体内的能量有三个方面的去向:一是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二是通过流入动物体内;三是流向。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6.2.3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如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②表示植物的蒸腾作用B.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C.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D.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2.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A.食草昆虫B.食肉动物C.食草动物D.绿色植物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能量由被捕食者流向捕食者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无限延伸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4.如图表示某草原上能量的转化和利用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草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太阳能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能量的最主要来源C.兔以草为食,狼以兔为食,狼和兔均能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D.腐生微生物能将枯枝败叶、动物粪便中的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5.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四种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可以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复杂的有机物B.甲的存在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C.丙可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丁能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6.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和最终来源分别是()A.OTC,太阳B.ATP,太阳C.水,太阳D.ATP,氧气7.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在食物链“藻类植物→虾→小鱼→大鱼”中,获得能量最多的生物是()A.藻类植物B.虾C.小鱼D.大鱼8.在河流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能量的最终来源是()A.水的流动B.水生植物C.水生动物D.阳光9.下列图解中,能正确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是()A.B.C.D.10.在“草→昆虫→鸟→狐狸”这条食物链中,根据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分析,你认为数量最多的和最少的分别是()A.草、昆虫B.鸟、昆虫C.鸟、狐狸D.草、狐狸二.填空题(共2小题)11.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7.19.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同步训练题(带解析)
【练基础】一、选择题1.从“狼吃羊,羊吃草”中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A.草B.水C.羊D.阳光【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来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然后有机物沿着食物链流动。
在这一过程中还伴随着能量流动。
2.太阳的能量最先进入下列食物网的哪一生物体内( )A.小麦B.鼠C.鼬D.鹰【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及流动。
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能量固定在生态系统中,然后能量沿着食物链依次流动。
3.在一片稻田中,人们总是让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 )A.水稻B.所有植物C.所有生物D.人类【解析】选A。
在稻田中,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人们总是让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水稻。
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各个环节传递,其特点是( )A.单方向传递,逐级不变B.单方向传递,逐级减少C.循环流动,逐级增加D.循环流动,逐级减少【解析】选B。
本题考查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特点。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单方向传递的,传递过程中因为呼吸作用中热能的散失等原因逐级减少,食物链最末端的生物含能量最少。
5.在生态系统中,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是( )A.吸收作用B.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D.呼吸作用【解析】选D。
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蒸腾作用是水蒸气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6.“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在人体细胞的组成成分中,有许多含碳元素的物质(如糖类)。
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直接来自( )A.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B.燃料中的碳C.生物遗体中的碳D.食物中的碳【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理解。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而植物中的有机物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因此选D。
7.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物质还原到自然环境中的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解析】选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1.在“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食物链中,个体数量最少的动物应该是()A.食草昆虫B.昆虫C.蛇D.鹰2.狼吃羊,羊吃草.从能量流淌的角度看,狼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A.狼B.羊C.草D.光3.如图是一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X、Y、Z差不多上草食动物B.图中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只能单向流淌C.从数量上分析,X+Y+Z>蝗虫D.草是生产者,其他为消费者4.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B.“雨露滋润禾苗壮”要紧表达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正常情形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固的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若水体受到污染,则大鱼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最多5.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解者猎取的能量最多B.营养级越多,积聚的能量越多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循环流淌的D.下一营养级只能获得上一营养级能量的10%到20%6.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那个地点的“物质循环”是指()A.动物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B.动物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回到自然界中C.动物能为植物提供粪便,促进植物生长D.动物能抑制植物的生长,爱护自然界中生物的平稳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淌情形(单位:千焦),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乙的个体数量B.甲固定的太阳能等于乙、丙的能量之和C.乙具有的能量越多,则丙获得的能量越少D.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8.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微生物中的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B.狐和兔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C.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D.该食物网中的能量是循环流淌的9.能量沿食物链的流淌过程中是()A.循环往复的B.单向流淌,同时逐级递减C.单向流淌,同时逐级增加的D.没有任何规律的10.通常肉类食物的价格要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A.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B.饲养动物苦恼,花工多,投资大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11.如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A的数量和占有的总能量最多,H的数量和占有的总能量最少B.该食物网中,假如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可不能发生明显变化C.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D.该食物网中,最短的食物链是:A→B→H12.如图所示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淌的方向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13.在某池塘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那么A、B、C三者之间的关系()A. A=B=CB. A=B+CC. A>B+CD. A<B+C14.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淌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C.一样情形下,②为①的10%~20%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能逆转,因此能量流淌具有单向性15.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用如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丁为微生物B.若用如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丙处于最高营养级C.若丁为沼气池,沼渣、沼液作为甲的肥料,使能量循环利用D.若乙为初级消费者,则乙的数量比甲的少16.从“狼吃羊,羊吃草”这一事实能够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A.草B.羊C.光D.狼17.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二氧化碳、草、蛇等差不多上阻碍鼠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B.要增加此生态系统稳固性的有效方法是增加生物的种类C.图中在物质循环中起作用的生理过程有①②③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食物链循环流淌的18.地球上能为多数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的是()A.太阳B.土壤C.动物D.植物19.如图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处于两个营养级,是杂食性动物B.图中表示出了两条食物链C.图中的箭头能够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D.乙获得能量多于甲获得的能量答案解析1.D【解析】在“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食物链中,猫头鹰位于食物链的最末端.由于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而猫头鹰体内的能量最少,其数量也最少.2.D【解析】食物链:草→羊→狼中,狼吃羊,狼获得的能量来自羊;羊吃草,羊获得的能量来自草;草体内的能量,是草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因此狼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阳光.3.D【解析】A、此食物网中,X直截了当以草为食,属于草食性动物;Y 既能够以草为食,又能够以蝗虫为食,因此属于杂食性动物;Z以蝗虫为食,属于肉食性动物,A错误;B、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流淌的特点.能量的流淌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然而物质是循环流淌的,B错误;C、绿色植物处在第一营养级,数量应最多,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数量就越少.X和蝗虫只是竞争关系,单独从数量上分析,Y和Z的数量均小于蝗虫的数量,然而三者之和与蝗虫数量关系无法判定,C 错误;D、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是绿色植物,动物为消费者,腐生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D正确.4.B【解析】A、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A正确;B、“雨露滋润禾苗壮”,表达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阻碍.B错误;C、正常情形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固的,叫做生态平稳,C正确;D、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存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固,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因此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存,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网的最高级消费者.大鱼是该生态系统的最高级消费者,它们体内积存有毒物质最多.D正确.5.D【解析】ABD、能量流淌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各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向:①该生物呼吸作用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营养级越多,能量流淌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因此,营养级越高,储能越少,个体数量越少.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对生物的个体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这就决定了:大多数食物链一样只有3﹣4个营养级.一样地说: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AB错误,D正确.C、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淌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C错误.6.B【解析】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截了当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取,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通过分解,开释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回到自然界中.这些物质能够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通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开释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7.D【解析】A、并不是营养级越低个体数量越多,如在食物链:松树→松毛虫→鸟中,松树的数量会少于松毛虫的数量.故A错误;B、丙的能量来自于乙的一少部分,乙的能量来自于甲的一少部分,二者的能量之和少于甲的能量,因此与甲的能量不相等.故B错误;C、在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率为10%﹣20%,因此乙具有的能量越多,则丙获得的能量越多.故C错误;D、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200,第三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3 0,因此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0÷200×100%=1 5%.故D正确.8.D【解析】A、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开释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故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A正确;B、如图所示:狐以兔为食,因此狐和兔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B正确;C、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书写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指向捕食者.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运算食物网中食物链条数:从植物开始,求每个分支的条数的和.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从左到右:草→兔→鹰;草→鼠→狐;草→鼠→蛇→鹰;草→鼠→狐.C正确;D、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依次传递的,能量流淌的特点是沿着食物链单向流淌、逐级递减的,同时是不循环的.D错误.9.B【解析】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开释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人类和其它生物直截了当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可见进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有三种去路,一个是被植物体自身利用,用来进行自身的生命活动以及产生热量;第二个是储存在自己体内的有机物中;第三个是被其它动物等消费者消耗.当绿色植物被植食性动物如牛马等取食后,那么这些有机物转变成这些动物体内的有机物,被这些动物的生命活动所消耗,同时也产生热量.因此这些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中的能量也被分解者分解.植食性的动物又会被肉食性的动物所捕食,那么有机物又转变成这些动物体内的有机物,又会被消耗.如此由原先的太阳所获的光能,在一级一级的营养级中,能量就变成有机物的形式、植物和动物生命活动的消耗能量和热能三种形式.而在这三种形式中每一种形式差不多上不能够回收的,因此能量只能从第一级向最后一级迁移,同时在迁移的过程中不可逆转,即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淌特点是单向流淌;而物质流淌的特点则是反复循环的.可见B符合题意.10.C【解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通过食物链依次传递的.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叫做一个营养级,由于生物自身的呼吸作用的消耗,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骨骼、皮毛等难以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因而能量沿着食物链流淌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消耗的也多,成本也越高.故肉类和鸡蛋的价格要比粮食和蔬菜高.11.C【解析】A、该食物网中,A的营养级别最低,其数量和占有的总能量最多,H的营养级别最高,其数量和占有的总能量最少,A正确.B、在该食物网中,若C种群的数量下降,则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B或G)来补偿,通过食物网中生物这种相互补偿、相互制约的自动调剂机制,生态系统可坚持平稳状态,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能保持相对的稳固.因此H的数量可不能发生明显变化,B正确.CD、在那个食物网中,食物链有:①A→B→H;②A→C→D→H;③A→C→F→G→H;④A→E→D→H;⑤A→E→F→G→H,共5条.食物网中,最短的食物链是:A→B→H,故C错误,D正确.12.C【解析】由于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同时逐级递减.在食物链前端的生产者物质和能量最多,越往后物质和能量越少.依照能量的多少能够从多到少排序即食物链的顺序.因此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淌的方向是丙→丁→乙→甲.13.C【解析】假设在一定时刻内某个生态系统的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则A、B、C三者的关系是A>B+C,因为A中的能量还有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没有被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14.A【解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淌的,并逐级递减,每一个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是单向不循环的;因此,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终止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淌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可见A符合题意.15.D【解析】A、若图示表示的是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丁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A错误;B、若图示表示的是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丙为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的成分,B错误.C、能量流淌的特点单向流淌,逐级递减,能量不能循环流淌,C错误.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故乙的有机物总量比甲少,D正确.16.A【解析】狼吃羊,狼体内的有机物来源于羊体内的有机物;羊吃草,羊体内的有机物来源于草体内的有机物;草体内的有机物是草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因此狼体内有机物最终来源于草.17.D【解析】A、在生物学上,把二氧化碳、草、蛇等阻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通称为生态因素.A正确;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因此要增加此生态系统稳固性的有效方法是增加生物的种类,B正确;C、植物、动物的呼吸作用能把体内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实现了从有机环境到无机环境的物质循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把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实现了从无机环境到有机环境的物质循环;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能把残枝、败叶、尸体、粪便等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实现了从有机环境到无机环境的物质循环.因此图中在物质循环中起作用的生理过程有①②③,C正确;D、能量流淌的特点是单向流淌、逐级递减,能量不能循环,D错误.18.D【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开释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有三个:①完成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同时开释出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呼吸利用.②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庞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③从全然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坚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稳.由这三大意义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源泉.19.C【解析】食物链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因此图中食物链为:甲→乙,丙为分解者.A、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丙是生物部分中的分解者,A错误;B、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甲→乙,B错误;C、图中箭头由生产者指向消费者、分解者,表达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C正确;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因此甲的能量最多,D错误.。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练习题(八年级生物上册)
一、选择题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A.绿色植物B.真菌C.动物D.人2.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沿着食物链的单向传递,叫做()A.能量输入B.能量输出C.能量流动D.能量交换3.在生态系统的碳——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中,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A.分解者B.植食动物C.绿色植物D.肉食动物4.一个天然湖泊生态系统中,肉食性鱼总比草食性鱼的数量少得多。
这是由于()A.湖泊中鱼的密度太大B.湖泊中氧气不足C.水鸟叼走肉食性鱼苗过多D.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5.下面四幅图中均表示在一个食物链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比例,在每一个图最下面一层表示生产者。
问哪一个图可以表示下面这个食物链:“草→蜗牛→画眉→食雀鹰”()A B C D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是碳循环的重要物质B.当动物以植物为食后,植物体内的能量就全部流入到动物体内,供动物生长的需要C.没有绿色植物,自然界的碳、氧相对平衡难以维持D.其他物质如氮、磷、硫等也和碳一样,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循环二、填空题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从固定开始的。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
2.流入植物体内的能量,一部分以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则用于植物体的、和繁殖。
大气中的是碳循环的主要形式。
3.生物富集常伴随着而发生。
动植物的遗体中存留的能量可被利用。
4.绿色植物既可以通过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又可以通过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来自于。
三、问答题1.你能用绘图的方法,说明在池塘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怎样进行的吗?2.为什么说绿色植物在碳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四、综合题1.猪笼草是一种植物,但是以昆虫等小型动物为食。
(1)用图示的方法说明维持这一食物关系的食物链。
(2)在这一食物链中,哪类生物是生产者?哪类生物是消费者?2.你知道水体富营养化吗?探究造成河流、湖泊富营养化的根源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C4.D5.D6.B二、填空题1.太阳能物质循环2.热能生长发育二氧化碳3.食物链分解者4.光合呼吸太阳能三、问答题1.提示:太阳能→藻类、浮游植物→草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2.提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含碳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1.从健康的角度考虑,提倡素食可以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等的摄入,能降低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
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考虑,对提倡素食的好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提倡素食能使人类的食物链缩短
B.提倡素食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C.提倡素食能减少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散失
D.提倡素食能使人类从生产者体内获得更多的能量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兔子吃了1千克的草,则这1千克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
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
3.
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Ⅰ是初级消费者B.Ⅳ为分解者
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4.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如图表示的是()
选项表示内容甲乙丙
A 碳元素的流向消费者CO2库生产者
B 内环境成分的关系血浆淋巴组织液
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下丘脑甲状腺垂体
5.下表是有机物从植物传递到蝗虫的能量流动情况,下图表示植物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c为b和d的重合区域,e与b、d为并列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项目能量(J)
蝗虫吃掉的植物所含能量419
蝗虫粪便含有的能量219
蝗虫呼吸消耗的能量146
用于蝗虫生长的能量54
A.蝗虫从植物获取了200 J的能量
B.图中的e表示植物未被利用的能量,则字母c的数值等于219 J
C.图中字母b+d+e代表植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D.蝗虫从植物获得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流动是不可循环的
6.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图解(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则下列选项中,能使该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C获得能量最多的是()
A.E增多、D增多、A减少B.D减少、B减少、A减少
C.E减少、D减少、A减少D.A减少、D增多、E减少
7.(2014·抚顺市六校期中考试)有人想同时养鼠和水貂、用鼠喂水貂,再用剥去皮的水貂喂鼠,这样是否可以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A.可以,因为这个系统会平衡
B.可以,因为用鼠喂水貂,所损失的能量可通过用水貂喂鼠收回来
C.不可以,因为食物形成过程中大部分能量都散失了
D.不可以,因为不能用食肉动物喂养食肉动物
8.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
D.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A
9.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甲、丙、丁表示该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
B.从捕食关系分析,能量最少的是图中丙所处的营养级
C.甲→丁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
D.甲→乙和乙→甲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相同,但对应的生理反应不同
10.(2014·豫东、豫北十校高中阶段考试)如图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蚕的同化效率和生长效率是影响养蚕效益的重要因素
B.一棵桑树上有成千上万条蚕,但它们的能量关系不会构成倒金字塔
C.图中C=A-B,C可表示桑树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
D.桑树→蚕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1+C1+D1)/C
11.下图为某人工松林18年间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统计(单位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Q”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无需人工能量投入该松林就可维持其稳定性
C.18年间该松林中分解者获取总能量是285×1010
D.动物的存在加快了人工松林的物质循环
12.(2014·东城区检测)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为kJ/(m2·a)。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20 810 kJ/(m2·a)
B.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1.3%
C.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出都是通过各营养级的细胞呼吸实现的
D.据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分析,该生态系统的群落还没有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
13.如图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示意图,E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分别表示流入牲畜、昆虫、鼠的能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中存在4条食物链
B.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E1+E2+E3)/E
C.人类发展草原生态系统主要是为了提高E1/E
D.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分解者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5分)
14.(18分)如图是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及彼此间的关系,根据图示回答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问
题:
(1)图中由于缺少________和________,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2)图中食物网中仙人掌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成分),鹰和蛇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食物网中碳元素以________的形式流动,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图是食物网内能量流动的图解,①~⑥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则流入该食物网中的总能量是_________,⑥/②的值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7分)如图①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
图②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①中雪兔和狼之间明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 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对植物增加消耗的能量是________kJ。
(3)图②中C代表的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
(4)下表表示图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
同化总量(×106 J) 储存能量
(×106 J)
呼吸消耗
(×106 J)
A 900 200 700
B 100 15 85
C 15 2 13
D 18 60 12
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