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68页PPT

合集下载

《当代文学史》(上)课件

《当代文学史》(上)课件

26
胡风的文艺思想极为复杂, 胡风的文艺思想极为复杂, 独具特色, 独具特色,其核心在于强 调作家的“ 调作家的“主观战斗精 神”,表现描写对象的 精神奴役的创伤” “精神奴役的创伤”,主 张创作方法大于世界观, 张创作方法大于世界观, 认为它们是现实主义的关 键所在。 键所在。 而1955年推向高潮的对胡 年推向高潮的对胡 风文艺思想及其政治上的 批判, 批判,将本来属于文艺思 想范畴的论争等同于政治 斗争。 斗争。 胡风写了《三十万言书》 胡风写了《三十万言书》。
22
2、形式主义地理解 红楼梦》 《红楼梦》对古典传 统的继承, 统的继承,以模仿性 代替了作品的独创性。 代替了作品的独创性。 俞平伯说《红楼梦》 俞平伯说《红楼梦》 “源本西厢,脱胎于 源本西厢, 源本西厢 金瓶, 金瓶,以水浒传为蓝 得力于《庄子》 本,得力于《庄子》 离骚》 《离骚》。” 3、以考证代替科学 的分析, 的分析,而且有时流 于烦琐。 于烦琐。
23
毛泽东于1954年10月16日给中央政治局同志撰写 年 月 日给中央政治局同志撰写 毛泽东于 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 指出: 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指出: “这是三十多年以来向所谓红楼梦研究权威作家 的错误观点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 看样子, 的错误观点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看样子, 看样子 这个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 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 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也许可以开展起来 俞平伯这一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了。……俞平伯这一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当然 俞平伯这一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是应当对他们采取团结态度的, 是应当对他们采取团结态度的,但应当批判他的 毒害青年的错误思想,不应当对他们投降。 毒害青年的错误思想,不应当对他们投降。” 于是,在党中央号召之下,文艺界便把这一批判 于是,在党中央号召之下, 当作一场重大的运动开展起来。 当作一场重大的运动开展起来。远远超出捍卫文 学的现实主义原则的问题了。 学的现实主义原则的问题了。

中国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一)左翼作家联盟(左联)
1. 1928年初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 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关于无产阶级文艺思潮的推广 2.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 立。 1936年春解散。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 自觉地加强了与世界文学的,特别是世界无产阶级文 学运动的联系。 积极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大众语和文字拉丁化的讨 论。
大学语文
第二部分 文学作品赏析
第九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 现代:modem (1917-1949) 当代:contemporary (1949-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一、现代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世界文化的催生和新文学对外来文化的择取。 2.自身历史孕育的结果,晚清以来文学变革的态势 启蒙 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思路,强调用现代知识照亮人们的 头脑,用科学民主理性来启蒙。“立人”(“五四”运动称 为“人的运动”)。梁启超提出“新民”,新的是思想, “欲新一国民,必新一国之小说”。 李大钊《晨钟报》:由来新文明之诞生,必有新文艺为之先 声,而新文艺之勃兴,尤必赖有一二哲人,犯当世之不韪, 发挥其理想,振其自我之权威,为自我觉醒之绝叫,而后当 时有众之沉梦,赖以惊破。 文学是思想文化、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要革新旧文化,就 必须革新旧文学。

(五)文学革命的功绩
1.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2.思潮涌入:把西方几千年的思潮在几年内全 部搬演一遍 3.社团蜂起: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 4.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5.创作实绩 1918年5月《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小说问世
三、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
三个特征: 1.“五四”所开启的有相对思想自由的氛围消失了,文 学主潮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得空前政治化。 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 论的传播与初步的运用,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此 后二三十年间文坛的面貌 3.左翼文学兴发的同时,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及其 他多种倾向文学彼此互相竞争,共同丰富着30年代 的文学创作。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必读书目
• 卢新华《伤痕》,刘心武《班主任》 卢新华《伤痕》 刘心武《班主任》 •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冯骥才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 《啊!》 • 王蒙《布礼》、《蝴蝶》、《活动变人 王蒙《布礼》 蝴蝶》 春之声》 形》、《春之声》 • 张贤亮《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 张贤亮《绿化树》 灵与肉》 人》、《灵与肉》 • 谌容《人到中年》 谌容《人到中年》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主讲人: 主讲人:周丽娜
绪论 • 一、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和历 史分期 •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与演 变
一、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和历史分期
• 1、概念: 、概念: 中国当代文学”是指自1949年中华人 “中国当代文学”是指自 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迄今六十余年以及此后 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发生、发展、 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发生、发展、消 繁荣于整个中国大地上的文学。 长、繁荣于整个中国大地上的文学。它包 括了台湾、香港、 括了台湾、香港、澳门和各少数民族地区 的文学。 的文学。
年代、 第一节 1950年代、1960年代的文学思 年代 年代的文学思 潮与文学运动
• 三、文艺界的三次大批判 1、1951年,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 年 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2、1954年,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 、 红楼梦》 年 论的批判。 论的批判。 3、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 、 年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
第二十三章 1949-1976年的文学思潮 年的文学思潮 年代、 第一节 1950年代、1960年代的文学思 年代 年代的文学思 潮与文学运动
文化大革命”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十年文艺思潮
年代、 第一节 1950年代、1960年代的文学思 年代 年代的文学思 潮与文学运动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全套课件253P)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全套课件253P)

《小说月报》——二十年代文坛第一刊
立场与宗旨
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 创造新文学。 ——《文学研究会简章》 将文艺当做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 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人相信 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与人生很切 要的一种工作。 ——《文学研究会宣言》

势 种 《 《 《 《 ( 社 留 当 田 吾 郁 员 东 月 一 物 《 。 创 创 共 异 洪 创 学 时 汉 、 达 有 京 成 九 , 创 先 造 造 廿 军 在 等 夫 郭 立 二 水 造 造 生 张 , 显 后 月 周 六 突 日 日 沫 于 一 》 , 资 、 最 示 》 , 办 刊 报 期 起 本 若 日 年 平 初 出 等 》 创 都 成 季 》 》 ) 之 有 的 本 七 成 一 刊 、 造 是 、 仿 , 刊 、 、 、
新月社



1923年由胡适、陈源、徐志摩、 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北京发 起,成员多为英美留学生。新 月社成员较复杂,本来不是一 个专门的文艺团体,带有文化社交俱乐部的性质, 1925年,徐志摩接偏《晨报副刊》,1926年4月在 《晨报》副刊上开辟《诗镌》栏目,宣称“要把创 格的新诗当作一件认真事情做”。在徐志摩的周围 形成了一个诗人群,成为新月诗派,包括闻一多、 朱湘等诗人。

创 造 社
立场与主张
只是本着我们内心的要求,从事文艺的活 动罢了。——郭沫若

创造社转向

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 1925年“五卅”为界,分 前后两期,“五卅”后, 冯乃超、彭康、朱镜我、 李一氓、阳翰笙等进步作 家加入创造社,随着革命 形势的发展变化,郭沫若 等又提出了“革命文学” 的口号。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胡风亊件
• 胡风:继鲁迅以后最特立独行癿中国文学家
“主观戓斗精神”说 • 1、“到处都有生活”说——“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 斗争,也能够有诗” • 2、“精神奴役创伤”说——应该继承“改造国民性 主题” • 3、“丐界迚步文艺支流说”
胡风亊件
1、胡风一直戓争在左翼阵营癿最前刊,但他癿理论 观点一直不中国共产党癿文艺政策有分歧,在民 族形式、现实主义、主观戓斗精神等各方面固守 着自己癿观点幵拒绝妥协。
《红豆》
• • • • 细致绵密、略为感伤 关二革命不爱还必须癿冲突癿敀亊 个人生活道路不历史抉择 投身革命不个人感情生活癿纠葛
两种体裁
• 短篇:从短篇敀亊到短篇小说 • 长篇:从传奇到史诗
• 《荷马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 《格萨尔王传》《亚鲁王》
• 史诗:叒述英雄传说和重大历史亊件癿叒亊长 诗。史诗 是一种庄严癿文学体裁,内容为民 间传说戒歌颂英雄功绩癿长篇叒亊诗,它涉及 癿主题可以包括历史亊件、民族、宗教戒传说。
《组织部新来癿年轻虎癿官僚主义者。他 善二对部下启収诱导,有时还能把工作做得很出色, 幵丏还有一套坚固癿理论,诸如“领导艺术论”、 “成绩基本论”、“条件成熟论”等,成为他掩盖和 庇护自己癿缺点和错误癿挡箭牌。

刋丐吾癿精神丐界里充满了冷漠,但这幵丌 等二往日癿革命热情在他身上已绊完全泯灭。 丌,他对自己癿生活方式有时也有丌满乊感, 因而他为了摆脱自己对实际生活癿厌倦感情和 无聊心绪,常常贪婪地读小说、诗歌等文艺作 品,从中寄托自己癿思想感情
《武训传》批判
• • • • 1、1950年的电影,导演孙瑜,主演赵丹 2、关于武训行乞办义学的故事。 3、曾得到陶行知的大力赞赏 4、毛泽东批判“用革命的农民斗争的失败作为反 衬来歌颂,就是承认污蔑农民革命斗争” • 5、开启了建国以来以政治批判代替学术讨论的恶 劣文风的先河

《中国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彼岸》:表现“人与人的牵制关系”主题。戏剧提 供一系列游戏的方式,展示了作者的思考。
(四)80年代散文概述
80年代散文呈现出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是对散文基本品格真实与真诚的追寻; 二是创作主体对散文本体意识的自觉,注重散 文的审美存在。 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是巴金的《随想录》。此 外,陈白尘的《云梦断忆》、杨绛的《干校六 记》、贾平凹的《爱的踪迹》、曹明华的《一 个女大学生的手记》等中青年作家的散文创作, 不乏高质量的作品。
以及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 捍卫,对人道主义与理想 主义的呼唤。
舒婷、北岛、顾城、 江河、杨炼、梁小斌、 芒克、多多、食指等 “朦胧诗派”主将的 名 字,将永远与20世纪 80年代的中国诗坛紧 联在一起。
1986年,“新生代”诗 歌“新生代”以绝对 反传统的姿态跃上诗 坛。
以韩东、于坚、王小龙、 车前子、蓝马、尚仲 敏等人为代表,在极 短时间内各自树立起 不同的旗帜。
《绝对信号》:以小剧场的新颖方式和独特的剧作结构、 舞台形象别具匠心而引起人们的广泛注目。剧作在形 式上打破了现实生活的逻辑,黑子、蜜蜂、小号的回 忆、现实与想象有机交织与穿插,现实时空和心理时 空交错叠加,在现代化的声光设施的帮助下,将人物 的内心世界、心理时空具像化于舞台上。
《野人》:表现了人类的迷惘和痛苦,是对人的全面 反思和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思考。
2.现实主义的争论。
讨论所涉及的作品有《班主任》(1977年)、《伤痕》、 《失去的爱情》(1978年)、《乔厂长上任记》、《我 该怎么办》(1979年)、《在社会档案里》(1979年)、 《女贼》、《爱,是不能忘记的》、《人啊,人》、 《夏》、《人到中年》、《公开的情书》和“朦胧诗” 等。
(三)80年代后期的文学思潮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和文化大革命时期 (1949——1976) • 2、新时期(一)(1976——1984) • 3、新时期(二)(1984——今) • 上述文学分期,既有相对的独立性,更 有其承续性,当代文学是现代文学的发 展,现代文学是当代文学的前导。
五: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学习
• 1、作品(感性)和思潮(理性) • 2、感知历史和把握当下
• 当代文学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
三、特点:
• 1、发展变化的、动态的历史。 • 2、鲜明的政治性。
四、历史分期
• (传统的三分法) • 1949-1966:简称“十七年”。当代文学从稚 嫩走向成熟的阶段,当代文学格局基本形成。
• 1966-1976:文革十年。文学的浩劫时期。
• 1976年以来:又称“新时期”。当代文学的复 苏、兴盛和文学的多元化时期。
• 《红楼梦》研究有两派,早先着 • 眼于影射的索隐派,称为“旧红学派”,后 来,以胡适为代表的考证派,称为“新红学 派”。 •
2、批判经过
俞平伯《红楼梦辨》 《红楼梦研究》《红楼 梦简论》 李希凡、蓝翎《关于红 楼梦简论及其他》
3、评价
(三)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1、时间:1955年1月 2、胡风其人 3、批胡经过 4、批胡的偏差和教训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主讲:茯苓花


• 一、当代文学的概念和特点: • 1、概念: • 时间: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
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标志现代文学的终结、 当代文学开始。
• 地域:大陆地区
二、性质
• “一定的文学艺术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 济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中国文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同时又影 响着中国社会生活和历史的发展。 • 重大历史事件——反映到文学上来—— 文学性质发生变化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件
不是为个人造名的文学;是以博爱心为基础的文学, 不是以好名心为基础的文学;是为文学而创作的文 学,不是为文学本身以外的什么东西而创作的文学。

三、外国文学作品的引入。几乎所有文学革 命的发起者和参加者都做过译介外国文学的 工作。如鲁迅、胡适、周作人、刘半农、沈 雁冰等人都是极为活跃的译介者。 《新青年》从
第二节 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


一、文学革命的思想根源来源于外国文学的 影响 在文学革命的酝酿过程和发动初期,发难 者就直接从外国文学中得到过启示。 如胡适深受美国庞德诗歌影响,陈独秀的 文学革命论则以西方19世纪资产阶级文学作 为蓝本。其倡导文学革命的基本理论——文 学进化论就是从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主要学 说之一的进化论脱胎而来的。

2、1918——五四运动爆发,是五四文学革命 的“发展期”。在1917年,文学革命虽然形 成了一定的声势,但反响并不强烈。1918年3 月,为了增强其反响,《新青年》第四卷第 三号发表了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信”。 3、五四运动——1927年,是文学革命取得全 面胜利的时期,其重要标志是:新的、优秀 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纯粹的文学社团如雨 后春笋般出现。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从文学 革命到革命文学发展的转折时期。
第一卷开始就先后译介了屠格涅夫、王尔德、契珂夫、易朴生 这些俄国、法国文学样式和创作手法的涌入和 被接受。在五四后短短的几年内,西方文艺 复兴以来的各种各样的文学思潮及相关的哲 学思潮都先后涌入中国。文学思潮如:形式主义、自
然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心理分 析派、意象派、立体派、未来派等等;哲学思潮如:进化论、 人道主义、实证哲学、尼采超人哲学、叔本华悲观哲学、弗洛 伊德主义、托尔斯泰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国 家主义、马克思主义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PPT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PPT课件

• 蒋光慈、钱杏村1928年1月办《太阳》月刊,李初梨、

• • • •
冯乃超、彭康办《文化批判》,共同倡导“革命文学”。 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人1928年3月办《新月》月 刊,倡导自由主义文学。还有朱光潜、沈从文、萧乾等。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1929年9月提出“三民主义文艺”, 潘公展、朱应鹏发表《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147 -149) 第二个十年文学思潮的特征:1、政治化;2、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的运用;3、多种文学倾向的竞争。(147) 鲁迅、茅盾的处境。(149) “左联” 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 海,成员有鲁迅、冯雪峰、郭沫若、郁达夫等50余人。鲁 迅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讲话》。他们的纲领是:反 对封建阶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文艺,从事无产阶 级文艺的产生。后来,他们办有《拓荒者》、《萌芽月刊》 等刊物,在日本设有分盟,在国内一些城市设有小组,在 北平设有“北方左翼作家联盟”,吸引了一批追求革命的 青
• 语丝社:1924年11月成立于北京,办有《语丝》周刊, •



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文炳、俞 平伯等,针砭时弊的小品文(语丝体)。(122)莽原社、 未名社、沉钟社、湖畔社。(18) 胡适的文学理论 1、白话文学论:1916年在美国留学即 提出这个观点;2、历史的文学观论。(19-21) 周作人的文学理念 1、人的文学:1918年12月发表于 《新青年》;2、平民的文学:1919年1月发表于《每周 评论》(仲密)(21-24)1923年出版<自己的园地>. 对林纾、“学衡派”、“甲寅派”的斗争 1、林纾(琴 南),《荆生》(10)。2、学衡派:因1922年创刊于南京 的《学衡》而得名,梅光迪、胡先驌、吴宓,主张用伦理 道德来凝聚中国(文化保守),他们受到了鲁迅等人的批 判。(11)3、甲寅派:因章士钊复刊的《甲寅》而得名, 认为白话文不能代替文言文,《评新文学运动》,与新文 化运动者发生争论。(10-11)复古派的观点也有其合理成 份。 第一个十年文学的特点:理性精神的显现、感伤情怀的流 行、主体个性的张扬、多种方法的尝试。(24-30)人与文。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选讲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选讲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
• 按照政治、经济和文化(文学)形态相对应的观 点,1949年以后,中国社会的“整个性质”已转变 为“社会主义”的,文学也必然发生“根本性质” 上的变化,中国在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之后, 将必然地出现一种新的性质的文学形态。 • 既然认为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学,而它们的 关系又呈现为上升的生成过程,那么,笼统地用 “新文学”加以涵盖,可能会导致文学的各自的 “性质”不能凸现,削弱文学发展的目的性表达 的后果。这样,在50年代前期的几部文学史仍然 采用“新文学”的称谓之后,到50年代后期开始, “新文学”的使用已大大减少,并开始出现了以 “现代文学”加以取代的趋向。
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及发展概况
• 第二阶段:1978年--1989年 ,文学的真正“复苏” 是以这一年8月开始的“伤痕文学”为标志的。 1979年1 0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 会的召开,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不要横加干涉” 的意见,并且承认文艺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 动,紧接着,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含义比 较宽泛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的总方针,来取代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 上的讲话》中强调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 “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
中国当代文学的开放特质
• 开放性,中国当代文学并不是一个形态完 整的封闭型学科,无论是“五四”以来的 新文学,还是1949年以来的当代文学,时 间上都缺乏明确的下限界定,也就是说, 我们今天并没有让这门学科完全脱离现实 环境的影响,把它放在实验室里作远距离 的超然的观察,对于这门学科的考察和研 究,始终受到现实环境的制约;
学习中国当代文学的层次
• 中国士大夫的传统随着20世纪新的世界格局的形 成而自崩,原来单一价值体系的士大夫庙堂政治 文化向多元价值体系的现代知识分子的民间文化 转移,知识分子在民间建立起各自的专业岗位, 以确立新的价值立场和精神传统。中国20世纪文 学史的研究和总结,也同样包含了这样的意义和 价值取向,它既融化在具体作家的复杂命运和作 品的美学精神之中,又是抽象地体现在现代知识 分子的继往开来的精神传统之中,在学习的过程 中,我们需要慢慢地摸索知识分子的精神立场。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文学思潮
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
1949年7月2日到19日,中华全国第一次文 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这一事件被当 做是“当代文学”的起点。
第一次文代会召开时的台上与台下
一、新的主流 二、有意的忽视 三、徘徊的远走者
第一次文代会和文学新体制的建立
• 思想方面高度的统一性(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指导) • 队伍方面高度的组织性(机构建设、机关刊物、作家身份)
• 艺术方面高度的规范性(以革命现实主义为艺术规范)
• 新中国文学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的主导趋势,同“五四”以来多元化 的文学格局形成显著的比照。
1、思想方面高度的统一性

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下 简称“第一次文代会”)。

周恩来把这次大会称为各路文艺工作者的“大团结,大会师”:“是从 老解放区来的与新解放区来的两部分文艺军队的会师,也是新文艺部队 的代表与赞成改造的旧文艺的代表的会师,又是在农村中的,在城市中 的,在部队中的这三部分文艺军队的会师”。
诗歌:郭小川、贺敬之、李季、闻捷、田间、顾 工等。 散文:魏巍、杨朔、刘白羽、秦牧。 话剧:茶馆、曹禺《明朗的天》、郭沫若《蔡文姬 》、沈西蒙《霓虹灯下的哨兵》。 文化性格:从出身江浙、福建(鲁、周、冰、 叶、朱、郁、茅、徐、夏、艾、戴、钱、穆、路) ;四川、湖南(郭、巴、丁、周、何、沙、艾芜) ;转移到山西、陕西、河北、山东,即晋察冀、陕 甘宁、晋冀鲁豫地区。(重人文、才情、学识的文 人传统变成意识形态;题材上从市民、知识分子到 农民)文化素养、写作经验的缺失导致“一本书” 作家。
• 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
• “新的人民的文艺”就是:要选择“新的主 题”,使“民族的、阶级的斗争与劳动生产 成为作品中压倒一切的主题”;塑造“新的 人物”,即写“人民中的各种英雄模范人物 ”;采用“新的语言、形式”,使“语言做 到相当大众化的程度”。

中国当代文学史全套精品课件

中国当代文学史全套精品课件
2、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反对教条主义,提倡现实主义的 “广阔道路论”,提倡文学写人性,恢复人道主义传统。
3、在具体的创作上,出现了一批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内部 矛盾的作品,这标志着社会主义文学开始成熟。在文学创 作中,最能显示“双百方针”的巨大精神力量的是青年作 家王蒙、刘宾雁、宗璞、李国文、陆文夫、丛维熙等人的 小说创作和流沙河、邵燕祥、公刘等人的诗歌创作。
“反党集团”的批判。
三、对批判的认识
1、这些批判不是纯粹学理上的批评,是主 流意识形态强行要求文学认同其规范的行 为,带有行政手段和权力色彩。
2、作为批判对象的“异端”派由于得不到 官方支持,处于弱势地位而不战自败。
这些批判共同巩固了第一次文代会所确定的 文学规范在当代文学前30年的统治地位。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绪论
一、中国当代文学定义 1、“中国当代文学”(分三个层面来理解) (1)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 (2)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的
文的分期
(1)50—70年代的文学,主要叙述特定的文 学规范如何取得支配地位,以及这一文学 形态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文艺大跃进”和走向
“文革文学”
一、“文艺大跃进”
1、从“民歌”到“文艺大跃进”。1958年春在成都召开的 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搜集民歌”的任务,后又经再三 提出,“搜集民歌”成为了重要的政治任务。从上至下的 新民歌运动开始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后来“搜集民歌”发 展为写作民歌,提出了“村村要有李有才,县县要有郭沫 若”的口号。为顺应当时的经济大跃进,郭沫若提出“文 艺也要放卫星”,要求文艺上的大跃进。各省各地开始定 计划、作规划,“文艺大跃进”运动就此展开。此次运动 的成果是大跃进民歌的大量出版,单1958年下半年出版的 诗集数量就超过了新诗产生以来的诗歌总和。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木,对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梁实秋的散文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 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美好与哲理,给人以宁 静与启迪。如《雅舍小品》系列文章,通过对雅 舍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
悟与热爱。
散文的影响与发展
对读者审美的影响
对后续创作的启迪
文化传承的意义
现代散文以其丰富的类型与深刻的内涵,对读者 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拓宽了读者的阅 读视野,提高了读者的审美品味,促进了文学素
现代文学的诞生奠定了舆论基础。
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白话文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推广白话文作为文学创作的主要语言。 这一运动推动了文学语言的现代化,为现
代文学的创作提供了重要工具。
代表性作家
鲁迅及其《狂人日记》
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白话文短 篇小说,通过狂人的形象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对现代文学 产生了深远影响。
的独特魅力。
随笔的随意与深刻
随笔以其形式自由、内容广泛而著称,强调作 者随感而发,表达对生活、自然的独特见解。 如周作人的《苦雨》,以雨为引,探讨人生苦 短与淡然处之的生活哲学,展现了随笔的深刻
与随意并存的魅力。
杂文的社会批判
杂文以短小精悍、针砭时弊为特点,通过对社 会现象的深刻剖析与批判,展现作者的思想深 度与社会责任感。如鲁迅的《热风》,以其犀 利的笔触揭露社会黑暗,呼唤民众觉醒,是杂
城市与乡村的对比
在现代诗歌中,城市与乡村的对比成为了 一个重要的主题。诗人们通过不同的视角 和手法,展现了城市与乡村的不同面貌和 生活方式,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的社会现实。
爱情与革命的诗篇
爱情与革命是现代诗歌中常见的题材。诗 人们以真挚的情感和崇高的理想,歌颂了 爱情的甜蜜与伟大,同时也表达了对革命 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

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资料尹才干篇PPT课件

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资料尹才干篇PPT课件

2021/3/10
4
世界文学史上第一短序——哇——尹才干作
2021/3/10
5
三、尹才干——中国当代图像诗歌第一人
2000年3月,尹才干提出了“内容即形式,形式
即内容”的“汉语图像诗”理论。后对当代图像诗歌
进行了全新的开拓,其作品形意结合、新颖精巧、意
境空灵、清新淡远,堪称一绝,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
中国当代文学史 研究资料.尹才干篇
2012年4月23日
2021/3/10
1
四川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尹才干对中国当代 文坛有五大开创性贡献,获得了“五个第一人”称号。
一、尹才干——中国“文趣学”第一人
1985年,尹才干将修辞学知识与趣味学知识结合起
来,通过反复研究,提出了“文趣学”理论(或曰“汉
语三美理论”:单一结构的象形美,组合群体的图画
丰富的意境美”的“汉语三美理意新、感情深、道理正、颜色鲜
(诗的语言新鲜)、态式宜(诗呈现的内、外部形态适宜)、趣
味浓”的现代诗歌评价标准;“立足本来(传统),学习外来,
开拓未来”的“立根派诗歌创作公约”。创作了世界文学史上最
短的序言——一个字“哇”。尤其是在汉语图像诗歌创作方面,
代2021图/3/1像0 诗歌第一人”。
6
2021/3/10
7
四、尹才干——中国诗歌公约创立第一人
2006年2月,尹才干提出了中国第一个诗歌创 作公约《立根派诗歌创作公约》,比较全面而具体 地提出了“立根”的历史渊源和系统理论,“不忘 本来(传统),学习外来,开拓未来”是其核心主 张,为振兴诗坛作了明确而实用的指导,具有划时 代的意义(近一年之后中国北方的14位诗人又提出 了《天问诗歌公约》)。
对其理论、形式、技巧均有重大开拓。他的图像诗不仅形式别致、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PPT共40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PPT共40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6、法律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